![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1.gif)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2.gif)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3.gif)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4.gif)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eaa841254113a2e367d0465d541ac93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着,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地方制度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中央官制)二、选官制度三、监察与谏议制度(监督制度)本节课的三大制度:
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集权,再集权!阅读课本第10页,梳理各朝代中枢权力体系朝代
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秦汉武帝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三公九卿中外朝尚书台(代三公)三省六部制三省制萌芽二府三司一省制
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
执行机构中书省
制令决策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怎样的呢?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尚书省→工部这样的运作程序产生怎样的影响?唐太宗如何认识三省六部制(影响)(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实质)(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1、三省长官不参与政事。2、设“中书门下”,其长官为宰相。设枢密院分宰相军权3、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4、设三司使分宰相财权,为计相。
宋代的相权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形同虚设两府一参三司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形同虚设行政军权财政(一参)二府三司制1、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造成“冗官”现象,效率低、易拖沓。一省制原因: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省。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1、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贵专权,内乱频繁。2、行政机构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皇帝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选官制度隋唐战国魏晋汉朝西周世卿世禄:血缘军功授爵:军功察举、征辟:孝廉(品德)九品中正制:门第科举取士:才能特点:“三公”公平、公正、公开1、科举制度实行的原因是什么?(1)以荐举为主的选官制度选拔人才功能严重衰弱。
(2)以荐举为主的选官制度不能适应社会阶层的变动。(3)以荐举为主的选官制度不能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度2、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发展。(一)科举制度的形成——隋朝(隋炀帝)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推举人才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二)科举制度的完善——唐朝
1、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2、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用高官主考,提高科举考试地位,以后成为定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三)科举制度的改革—宋朝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增加录取人数。实行誊录和糊名。(四)科举制度的中落—元朝(五)科举制度的盛极而衰—明清出题自四书五经、八股文、1905年科举制。材料: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音古)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科举制认识。3、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是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1、抑制门阀势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2、使大批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3、促进了官僚体制的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提高了行政效率。4、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5、把考试引入选官过程,倡导真才实学,进身仕途的良好风气。6、推动了教育文化(文学诗歌)事业的发展。7、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因此,这一制度为历代所沿用,影响深远。直到1905年才废除。(五)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尤其是明清时期):
(1)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3)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
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缺乏进取精神,
开创意识。皇帝的烦恼之官员监察谏议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监察与谏议朝代部门名称职能秦
汉隋唐宋明清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地方:刺史门下省谏院地方:通判中央:科道地方:按察使司监察监察监察(谏议机构取消)谏议谏议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进行综合评价。材料一: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材料二: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权臣、大贪官出现,如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层出不穷。积极: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反对腐败,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三省六部制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人才基础廉洁高效运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服务居间合同委托书
- 物业服务外包合同
- 锅炉购销合同书
- 车辆租赁保险服务合同
- 语言编程及算法操作手册
- 水产养殖与渔业技术作业指导书
- 软件外包业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研究
-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方案
- 保姆雇佣劳动合同书
- 新夫妻离婚协议书参考样板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课件
- 毫针刺法(全)教学课件
- 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供应商现场作业基础安全考试附答案
- 《QHSE体系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小报手抄报简报
-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1课 灯彩辉映|浙美版 (共19张PPT)
- 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多电子原子:泡利原理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固定资产借用登记表
- 行业会计比较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