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1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2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3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4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植物生长与环境的性质是种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充分体现适度、够用的原则,加强实践性、紧密联系各专业是本门课程的特点。因此,教学实践实习成为本门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自然,掌握从事农业生产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实习体现针对性、应用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农业现代化服务。本教学大纲是在结合各专业特点和本门课程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制订而成。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实习共分三个部分,各部分的时数安排如下表:实践教学教学时数分配表序号实践内容时数第一部分植物野外实习技能培训一植物形态识别与检索表使用0.5天技能培训二农作物及田间杂草识别1.0天技能培训三观赏植物识别1.0天技能培训四植物形态描述0.5天第二部分植物营养诊断技能培训一植物营养的外观诊断技术0.5天技能培训二植物营养的化学诊断2.5天第三部分壤剖面观察及主要土类识别技能培训一土壤分类技术0.5天技能培训二土壤剖面观察与土壤种类鉴别1.5天技能培训一植物形态识别与植物检索表的使用一、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各器官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掌握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能借助检索表识别常见植物。

二、实习内容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形态识别。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三、实习考核

实习操作记录,植物器官形态观察,检索表使用。技能培训二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一、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的生态环境,学会采集、制作及保存植物标本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实习内容

植物标本的采集,腊叶标本的制作,浸渍标本的制作,植物标本的保存。

三、实习考核

标本采集,记录卡填写,标本制作,标签填写。技能培训三植物形态描述一、目的要求

掌握植物形态描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植物形态的观察能力。

二、实习内容

1.利用放大镜等有关工具详细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并认真做好记录,填于记录本上。

2.借助检索表查明要描述植物的名称(包括科名、种名)。

3.综合归纳,形成文字。

4.举例:刺蓟

三、实习考核

2-3种植物的形态描述。技能培训四常见农作物及田间杂草识别一、目的要求

识别当地主要农作物及田间杂草,掌握农作物、田间杂草的常见种类及其形态特征,了解农作物常见杂草所在科的主要识别特征和农作物的分类方法。

二、实习内容

1.在野外田间、果园、菜园及塑料大棚识别主要农作物及田间杂草(科、种)。

2.借助检索表及其它工具书识别农作物及田间杂草(名称、形态特征)。

三、实习考核

作物识别,杂草识别。技能培训五观赏植物的识别一、目的要求

针对观赏园艺、园林及相关专业的特点及要求,了解观赏植物所在科的主要识别特征和分类方法,掌握常见观赏植物(树木花卉)的常见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二、实习内容

1.参观标本,在花卉大棚、苗圃、公园、街道等校内外实训基地识别主要观赏植物(科、种)。

2.借助检索表识别常见观赏植物,并比较不同科、相同科植物的异同。

3.认识常见观赏植物(科、种名)

三、实习考核

观赏植物种类及科属识别。技能培训六野生植物群落、生态环境观察及其资源调查一、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群落类型、组成、外貌结构及季相,了解野生植物的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调查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方法,识别当地的野生植物特别是经济植物,结合实习,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二、实习内容

1.借助检索表及其它工具书广泛识别校内外基地的植物名称及类别,观察各种野生植物的生活型、生态型及其生态环境。

2.以组为单位,选典型地块进行调查。

3.以组为单位,观察某地植物自然群落特点及其植物资源情况。

4.观察植物群落其它特征(包括高度、垂直结构、季相、密度等)。

三、实习考核

调查记录,多度、频度计算。技能培训七植物营养的形态诊断技术一、目的要求

植物营养的形态诊断是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植物主要缺素症的理论讲授及幻灯片的观看,在田间进行植物营养失调的外观症状诊断。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植物营养的形态诊断技术,掌握常见缺素症的形态特征,能独立在田间判断缺素症并且能查找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

二、实习内容

植物主要缺素症的典型特征,重点是植物缺氮、缺磷、缺钾及微量元素锌、硼、铁、锰的缺乏典型症状及发生的主要原因。观看植物缺素幻灯片,掌握植物主要缺素症状。田间进行实物观察和描述,使学生能独立判断缺素症,并能找出发生的原因,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

三、实习考核

植物主要缺素症的一般理论描述,幻灯片缺素症的判断,田间缺素症的判断,提出发生的可能原因及主要的纠正措施。技能培训八植物营养的化学诊断技术一、目的要求

植物营养的化学诊断是植物营养诊断的最主要最可靠的技术,通过在实验室对植物样品的化学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植物营养化学诊断的常规分析方法,并且通过分析结果,了解植物的营养状况,并结合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预期达到的产量,推荐合理的施肥量。

二、实习内容

田间多点选定、采集有充分代表性的,且对养分丰缺最敏感的样株或器官,组成混合样品。对样品进行洗涤、以清除泥土、灰尘、肥料、农药对分析的影响。对新鲜样品尽快干燥、以减少其化学和生物的变化,然后进行粉碎,使其全部过筛,称量或保存。用浓硫酸和双氧水将样品进行消煮,使有机氮和磷转化为铵盐和磷酸盐,使同一消煮液中可分别测定氮、磷、钾。选用碱解扩散法测定植株全氮含量。将分析结果与临界值进行比照,分析判断植物氮素营养的丰缺程度。选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植株全磷含量,同时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将分析结果与临界值进行比照,分析判断植物磷素营养的丰缺程度。选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植株全钾含量,同时掌握火焰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将分析结果与临界值进行比照,分析判断植物钾素营养的丰缺程度。综合分析结果,提出肥料施用与否及数量。

三、实习考核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过程及注意事项,样品消煮的温度和时间的掌握,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火焰光度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磷、钾工作曲线的绘制,分析结果的判断分析,施肥的推荐依据。技能培训九土壤分类技术一、目的要求

了解土壤分类的原则和依据,依照我国现行的土壤六级分类系统,揭示土壤的发生、发展规律,揭示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之间的联系,为认土、评土、改土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习内容

自然条件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北方主要土壤的成土过程,我国现行土壤分类系统,土类、亚类、土属、土种的划分标准和依据,使用连续命名法对土壤进行命名。

三、实习考核

对校园土壤采用连续命名法命名。技能培训十土壤剖面观察与土壤性状识别一、目的要求

土壤剖面观察是认识土壤的重要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土壤剖面的选择和挖掘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观察,联系周围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利设施、农业利用情况,初步分析土壤的肥力状况,为确定用土、改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习内容

有代表性地选择土壤剖面,正确挖掘土壤剖面,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依照土壤颜色、结构、质地、松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