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考)福师《中国法制史》通关资料21.08_第1页
福建师范大学(网考)福师《中国法制史》通关资料21.08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制史》考试大纲一、单项选择题1、律典中第一次正式规定依服制定罪是在(C)。A曹《魏律》B《北魏律》C《晋律》D《北齐律》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出自下面哪部法律文献?(A)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大明律》D《大清律例》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是(D)A《元典章》B《蒙古律例》C《钦定西藏章程》D《天盛改旧新定律令》4、关于元代的刑罚制度,论述正确的是(B)A沿用唐宋的流刑制度,分里数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B笞杖刑以“七”为尾数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对民族间的犯罪行为同罪同罚D实行剥夺宗教僧侣的法律特权,对其犯罪行为予以严惩5、清代的秋审是指(A)A每年秋季举行的对各省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复审B每年霜降后对京师重犯进行的复审C由皇帝令三法司长官,会同吏、户、礼等九卿的会审D犯人如果在行刑前提出申诉,要求案件重新审理的制度6、甲乙同是波斯人,二人长期在唐代长安经商,因发生经济纠纷,甲遂殴伤了乙。若你是当时的司法官审理此案,将如何适用法律?(BA、适用波斯法律B、适用唐朝法律C、适用的法律由当事人自己选择D、适用的法律由主审法官决定7、元代统一中国后所颁布的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律是(A)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经世大典》D.《元典章》8、“鞫谳分司”的司法审判制度始于(C)A.秦朝B.汉朝C.宋朝 D.元朝9、“亲亲得相首匿”的立法原则始设于(B)A.秦朝B.汉朝C.唐朝 D.宋朝10、清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将六科给事中并入(C)A.都察院B.御史台C.大理寺 D.刑部11、《法经》六篇列为篇首的是(B)。A杂篇B盗篇C贼篇D具篇12、进入近代以后,在租界内设立了特殊的审判机关(B)。A.租界法庭B会审公廨C.地方审判厅D.领事裁判法庭13、秦律将诉讼分为(D。A诬告与自首B“狱”与“讼”C公罪与私罪D“公室告”与“非公室告”14、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减少冤案,允许向皇帝直诉,建立了(A)。A登闻鼓制度B拦车马制度C嘉石制度D匦函制度15、在以“重典治乱国”的思想指导下制定明律的皇帝是(C)。A秦始皇B汉文帝C朱元璋D唐太宗16、中国历史上首次改法为律的人是(C)。A子产B邓析C商鞅D李悝17、中国古代将以非法手段获得钱财的犯罪称为(B)。A五刑B六赃C七杀D十恶18、西汉文景时期改革肉刑,其中改为弃市的是(D)A黥刑B劓刑C宫刑D斩右趾19、法律中最早规定对外国人的风俗习惯予以维护的是(A)。A唐朝法律B宋朝法律C元朝法律D清末法律20、“八议”入律最早始于时期。(C)。A、西周B、西汉C、三国D、唐朝21、刑法中的“折杖法”规定最早出现在(B)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2、下列哪部律曾得到张裵、杜预两位律学家先后作注,而被称为“张杜律”?(B)A.《新律》B.《泰始律》C.《北魏律》D.《北齐律》23、清朝刑法典《大清律例》的基本律文在(D)皇帝时期最后确定下来,再无大的变化。A顺治

B康熙C雍正

D乾隆24、《唐律》规定“杀一家非死罪三人,杀人而支解之”的罪名是(B)A不义B不道C不睦D悖礼25、宋朝在审判制度中为不影响农时,规定了(B)。A保辜制度B务限制度C翻异别勘制度D登闻鼓制度26.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A)。A.王位世袭制B.皇帝世袭C.爵位世袭制D.总通世袭制27.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A)。A.神权法B.明德慎罚C.法令由一统D.约法省刑28.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这种刑罚叫做(C)。A.炮烙B.醢C.脯D.劓殄29.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C)。A.叔向B.孔子C.子产D.邓驷颛30.战国时期,在秦国进行二次变法改革的人物是(B)。A.子产B.商鞅C.李悝D.吴起31.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律是(C)。A.唐律疏议B.九章律C.汉律D.开皇律32.晋律的特点是纳礼入律,将儒家的(C)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A.八议B.官当C.服制D.重罪十条33.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D)。A.55岁B.60岁C.65岁D.70岁34.宋朝将历史上最残酷的生命刑正式纳入法典,即(C)。A.折杖法B.刺配之法C.凌迟刑D.重法地法35.明代刑罚除死刑外,以(D)为最重。A.徒刑B.迁徙C.刺配D.充军36.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的是(B)A.《开皇律》B.《贞观律》C.《武德律》D.《永徽律》37.北宋末年查检无主田收归国有的法律,称为(D)A.屯田制B.限田制C.均田法D.公田法38.现存关于遗嘱继承的最早的法规是唐代制定,宋代沿用的(C)A.《户令•应分条》B.《户绝法》C.《丧葬令》D.《户绝条贯》39.在元朝建立前后的立法活动中,被《新元史•刑法志》称为元朝“一代法制之始”的是(B)A.《大札撒》B.《条画五章》C.《至元新格》D.《大元通制》40.元代死刑定制为(B)A.绞、斩二等B.斩、陵迟二等C.绞、斩、陵迟三等D.绞、斩、枭首、陵迟四等二、多项选择1、汉律六十篇包括(ABCD)A、《傍章律》B、《九章律》C、《越宫律》D、《朝律》2、唐中央三法司包括(ABD)A、刑部B、大理寺C、廷尉D、御史台3、明代创制的刑罚种类是(AC)A、充军B、刺配C、廷杖D、发遣4、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ABD)A、"重典治史"B、镇压"犯上作乱"C、德主刑辅D、治乱世用重典5、本着仁政、恤刑的思想,汉朝创立了(BC)A、公室告B、疑狱谳报C、录囚制度D、八议6、下列哪些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AB)A八议制度入律B存留养亲制度的出现C保辜制度D察举制度7、以下属于秦代法律形式的有(BD)A比B廷行事C科D式8、宋朝的“两府”是指(AC)A、中书省B、内阁C、枢密院D、大理寺9、宋朝选任官吏的途径主要包括(CD)A、纳捐B、互推C、科举D恩荫10、元朝将当时在中国境内的居民分为(ABCD)A、蒙古人B南人C、色目人D、汉人11、下列属于明朝会官审录制度的有(ABD)A、大审B、热审C、秋审D、圆审12、下列属于《大清会典》的是(ABD)A、《康熙会典》B、《雍正会典》C、《道光会典》D、《光绪会典》13、唐律规定,死刑的执行方式有两种(BC)A弃市B斩C绞D凌迟14、以下对于清朝法律制度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是(AD)A它是中国封建法律的完备形态B实行了开放的对外贸易法令C清代的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D清代的民族立法取得很大的成就三、名词解释1、亲亲得相首匿答: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这种亲属之间隐匿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来源于孔子宣扬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具体指三代以内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谋大逆等罪之外,有罪应互相包庇,不得向官府告发。2、《法经》答: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初具体系的成文法典,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是中国法制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对后世两千多年各代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充军刑答:源于秦的谪戍和汉的罪人戍边。唐有加役流,无充军之制,宋代于流罪配役之外,其罪重者,刺字、舂杖、发配。但作为正式刑种出现是在明代。明初由于边境卫所需要充实士兵,于是将犯死刑应减等者,发配边远充军,后成定制,成为重刑苦役制度。这是一种近似流刑但又比流刑重的刑罚,《明史•刑法志》将其列入流刑的重刑。充指补充军伍,军指分屯边防,是中国古代将罪犯遣送边远地区服役的终身刑或永远刑,被列入流刑的重刑。4、廷杖答:皇帝在朝廷杖打大臣,是明代皇帝对官吏的一种酷刑。明律并无廷杖的规定,但从朱元璋开始,经常于殿廷之上,由太监监刑,锦衣卫行刑,对冒犯皇帝的大臣施以笞刑,轻者血肉模糊,重者立毙杖下。这种残忍的刑责羞辱大臣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5、五听答: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最早见于西周时期,《周礼》有明确的记载。已经注意到司法心理分析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司法实践之中。6、春秋决狱答: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它的基本原则是“原心定罪”,即如果他的动机是好的,那么一般要从轻处理,甚至可以免罪。如果动机是邪恶的,即使有好的结果,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犯罪未遂也要按照已遂处罚。7、准五服以制罪答:中国古代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即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五服”是指用葬礼的服饰来描述与死者的亲属关系,其亲疏远近依次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故称“五服”。服制愈近,即血缘关系越亲,以尊犯卑者,处刑愈轻;相反,处刑愈重。服制愈远,即血缘关系疏远者,以尊犯卑,处刑相对加重;以卑犯尊,相对减轻。8.折杖法答:(1)为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所创。(2)是把笞、杖、徒、流四种刑罚减轻刑量或折抵为杖刑的制度。(3)是宋代统治者慎刑思想在刑罚制度上的体现。9.“秋审”制答:(1)清朝的会审制度之一。(2)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各省上报斩、绞监候案件的审判制度。规定由各省先对斩、绞监候案件提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留养承祀”等处理意见,然后上报刑部,由中央各部院长官会同复审,再报皇帝批准。10.“礼法之争”答:(1)指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两种不同立法思想的交锋。(2)虽以“法理派”的失败而告终,但这场争论客观上对传播近代法律思想和理论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四、问答题1、试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婚姻法中的“七去”、“三不去”的理解。答:七去(也称七出)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僻、恶疾、嫉妒、多口舌、窃盗,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用以规定丈夫不得任意要求与妻子离婚(即休妻)的三种情况,即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和前贫贱后富贵。2、简述刑罚世轻世重的刑罚原则。答:出自《尚书·吕刑》,是西周初年统治者的刑事基本政策,即对于刑罚的适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轻重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就是讲根据不同时期犯罪的不同情况,应当依照客观形势的需要,制定出不同轻重的刑罚,使其符合于各个不同时期同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正确执行轻重不同的刑罚,才能有区别有分析地去适当用刑,以求得安定社会秩序的一致需要。这种思想和制度,既是对刑罚适用的历史总结,又反映出适用刑罚的客观规律性。自其形成以后,即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的普遍重视。3、简述北齐律的立法成就。答: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立法成就,对后代封建法典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一部法典。它集中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的封建立法经验,使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进一步完善。其立法成就主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