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教育需求与供给、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过度教育第四讲教育需求与供给、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过度教育1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教育的需求与供给2第一节教育需求需求,是经济学的范畴,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需求,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第一节教育需求需求,是经济学的范畴,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3一、教育个人需求教育个人需求:指个人出于投资于教育将使他增进知识、技能,进而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较高的收入的目的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一、教育个人需求教育个人需求:指个人出于投资于教育将使他增4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B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和个人兴趣C为了谋求一份良好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D为了提高社会地位E为了父母的期望F看别人都上大学就跟着学G其他原因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5(一)教育个人需求的动机
精神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社会地位需要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需要
(一)教育个人需求的动机6(二)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个人的天赋能力职业的需求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杂费的高低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二)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个人的天赋能力7二、教育社会需求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基于国家经济与未来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一)教育社会需求的特点可规划性层次性二、教育社会需求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8(二)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社会人口状况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性影响(二)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社会人口状况9第二节教育供给供给,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生产者原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教育供给,指在一段时间内,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机构提供给青少年的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注:教育供给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提供的机会,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等。
第二节教育供给供给,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10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师资供给资源配置教育的单位成本劳动力需求的结构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师资供给11第三节、教育供求关系调节和平衡一、教育的供需矛盾教育个人需求与教育社会需求的矛盾。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矛盾,不仅体现在教育需求量的变化,还体现在教育需求结构的变化;第三节、教育供求关系调节和平衡一、教育的供需矛盾12“教育机会”的供求矛盾,即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机会多少的矛盾;“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即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就业问题的矛盾。“教育机会”的供求矛盾,即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机会多少的矛盾13
两种供求矛盾相互关系分析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机会劳动力两种供求矛盾相互关系分析
家14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机会供求体现为卖方市场下的供求关系
1.我国教育卖方市场集中于公立学校系统
2.教育卖方市场是一个分割的市场
3.教育乱收费——卖方市场中的必然现象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机会供求体现为卖方市场下的供求关15(二)“劳动力”供求已成为一个买方市场
(1)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使社会主体多元化,各主体的自主性增强。
(2)相对封闭的学校系统依然沿用计划经济的一套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与专业设置几十年没有根本改观。
(3)学生片面的择业观(不愿到乡村就业,希望留在城市)和社会文凭膨胀也强化了教育产品的买方市场特征。
(二)“劳动力”供求已成为一个买方市场
(1)经济体制改革16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至少应在本世纪的20—30年内,政府始终需要优先重点解决三个基本发展问题:1.吃饭问题:为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粮食与食品需求,保证粮食与食品安全。2.就业问题: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就业、固定与临时就业、全时与部分时间就业等多种灵活就业机会。3.养老问题:为占世界1/5以上的老龄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保证他们能够安度晚年并充分享有经济发展成果。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至少应在本世纪的20—30年内,政府17(一)实际劳动力供给量越来越大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2.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3.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实际劳动力供给量越来越大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18表1:2003—2005年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表1:2003—2005年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19表2:2003—2005年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表2:2003—2005年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20(二)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三)部分地区就业与失业问题十分突出(四)女性就业压力大于男性(五)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日益突出(六)经济结构调整使供求矛盾增加(七)就业面对入世机遇与挑战(二)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21
抑制需求还是扩大供给?教育机会均等该如何体现?“择校”现象与教育机会均等抑制需求还是扩大供给?教育机会均等该如何体现?“择校”现象22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结构性就业问题: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基本特征是,一方面“人找事”,另一方面“事找人”。解决办法:改变劳动力结构,对劳动力进行再培训、再教育,改善其能力结构,提高其技术熟练程度,以适应新的劳动岗位的需求。
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结构性就业问题:由于经济结23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教育的发展影响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二)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教育的发展影响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教育的发展影响劳动者24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个人职业选择性的就业问题:指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而未能就业。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个人职业25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相同点
都存在着职业空位,这些空闲着的工作岗位需要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都期望有工作可做,因此,表现为“人找事”与“事找人”之间的矛盾。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相同点26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不同点
结构性就业问题:某些工作岗位空闲着,没有工作做的劳动者本人愿意去做该种工作,但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技术,不适应该项工作的需要,因此未能如愿;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尽管某些工作岗位空着,没有工作做的劳动者有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和技术,但他们出于对职业的选择,宁肯待业也不愿做该种工作。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不同点27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通过教育建立正确的职业社会评价(二)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三)通过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通过教育建立28二、三种调节方式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二、三种调节方式市场调节29
社会产品(物品)的类型
1.私人产品(物品)(privategood)
Anygoodorservicewhichifusedbyoneindividualorfirmisnotavailabletoothers.Mostordinaryconsumerandcapitalgoodsareprivategoods.——OxfordDictionaryofEconomics
一旦被某个人或机构使用便不可能被其他人或机构使用的产品(物品)。大多数普通消费品和资本品都属于私人产品(物品)。社会产品(物品)的类型1.私人产品(物品)(p30
同时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即任何人不付费就不能消费,私人产品的所有者完全拥有享受该产品的好处,并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占有。同时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即312.公共产品(publicgoods)
当每个人消费某种产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这种产品或劳务即为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
Goodsorserviceswhich,iftheyareprovidedatall,areopentousebyallmembersofsociety.……Asnobodycanbeexcludedfromusingthem,publicgoodscannotbeprovidedforprivateprofit.——OxfordDictionaryofEconomics2.公共产品(publicgoods)32
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是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的成本为零、且无法排除人们享受的物品。如国防、外交、司法、消防、路灯、不拥挤的道路等。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是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333.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goods)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范围的非竞争性和可排他性:如公园、高速公路、桥梁等。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如教育、卫生、科技等。3.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goods)准公34
公共产品必须由集体或公共提供,即由享有该产品利益的全体受益者来共同负担费用。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决定了绝大多数公共产品只能由它来组织提供。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部分特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应当属于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必须由集体或公共提供,即由享有该产品利益的全体35三、调节供需矛盾的政策措施三、调节供需矛盾的政策措施36中国一些学者的观点义务教育的供求原则上不应由市场调节,而应实行计划调节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供求应主要由市场来调节高等教育的供求比较复杂,运用何种调节机制,应区别对待应用学科市场调节基础学科计划调节中国一些学者的观点义务教育的供求原则上不应由市场调节,而应实37西方干预学派的观点建立个人潜能测定和发掘制度通过立法提供某种水平和类型的免费教育提供财政援助弹性学费制提供信息资料西方干预学派的观点建立个人潜能测定和发掘制度38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过度教育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过度教育
39授课内容教育扩展(educationalexpansion)与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授课内容教育扩展(educationalexpansion4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研究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涉及到两个领域:教育扩展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的影响教育扩展对教育及相关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如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研究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涉及41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教育扩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内容教育扩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就业状况:就业率、工作搜寻时间、工作稳定性、就业心理、失业率对相同层次和类型学校毕业生在不同时点的就业状况进行纵向比较(Schrammel,1998;Filmus,2001)对同一时点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毕业生的相对就业状况进行横向比较(Dolado,etal.,200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教育扩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内容42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教育扩展与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相对收入的变动情况(Knight&Sabot,1987;费尔茨,1995)不同教育层次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Ryooetal.,1993)过度教育问题
(Hartog,200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教育扩展与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相对收入的变43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实证研究结果a)教育扩展与毕业生收入1973-1979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差距减少(市场出清);而在1980年代收入差距增大(职位排挤)(费尔茨,1995)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早期,肯尼亚的教育扩展缩小了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市场出清);而在坦桑尼亚则不然(职位排挤)(Knight&Sabot,1987)1955-1975年,日本男性大学毕业生起薪为男性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起薪的比例从260%下降到144%(市场出清)(文东茅,200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实证研究结果44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b)教育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率高等教育扩展与毕业生失业率的不确定关系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21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与毕业生失业率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1976-1988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英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变化年份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失业率(%)5.74.18.112.18.66.65.1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b)教育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率年份197645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988-1995年台湾专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劳动力市场分层模型:1970年代印度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1974年,印度本科以下毕业生失业率为13%,而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为15%)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失业率(%)7.218.278.457.597.667.709.2110.35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988-1995年台湾专科以上毕业生失46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结论由于地域和时间的差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不尽相同,因而教育大规模扩展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环境,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总的来看,如果劳动力需求不变,教育扩展使得受过良好教育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有所恶化,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受过良好教育劳动者的收入下降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开始失业一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进入比较差的工作岗位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结论47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讨论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可能性?提高教育质量与扩大教育规模的可替代性?教育扩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基本认识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较快,但未必赶得上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且需求的增长是结构性的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割有可能延长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在不能保证相应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教育质量将因规模扩展而受损,降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讨论48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4.教育扩展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其他行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实证分析: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展扩招48万对增加就业的影响(丁小浩、陈良琨,2000)方法估算生均支出根据扩招规模计算出总需求的增加量根据各个行业的就业增加值弹性,估算上述需求增加导致的就业增加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4.教育扩展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49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高教扩招的消费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额外伙食支出——饮食业:12674人额外交通支出——旅游运输业:2377人学习用品——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3077人机构成本——教育文化及广播电影电视业:238080人合计:256208人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高教扩招的消费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5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高教扩招的基建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校舍(建筑业):61142人教学仪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6520人图书(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227人合计:67889人(3)总计增加就业机会:256208+67889=324097人(4)讨论:挤出效应;就业冗余;滞后效应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高教扩招的基建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51过度教育1.过度教育(或过量教育,overeducation)的含义(Tsang&Levin,1985)与历史上较高水平相比,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更高的教育技能,而这部分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过度教育1.过度教育(或过量教育,overeducatio52过度教育三个核心概念(Duncan&Hoffman,1981)工作所需教育(educationrequiredinthejob):工作岗位对就职者个体教育内容和水平的实际要求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水平教育不足(undereducation):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低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水平过度教育三个核心概念(Duncan&Hoffman,153过度教育讨论:过度教育是虚假现象吗?——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17%的美国大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低于普通的11年级中学生过度教育讨论:54过度教育2.过度教育的测量(Hartog,2000)1)工人自我评估(workerself-assessment,WA)工人直接说出其工作岗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工人对其自身实际教育水平与工作所需教育水平做出比较过度教育2.过度教育的测量(Hartog,2000)55过度教育2)工作分析(jobanalysis,JA)根据职业分类中确定的各类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与工人的实际教育水平相比较,以确定其为过度教育、教育不足或教育匹配(match)TheDictionaryofOccupationalTitles,DOT过度教育2)工作分析(jobanalysis,JA)56过度教育3)实现了的教育匹配(realizedmatches,RM)对于某一特定职业而言,当某一工人的教育水平高于全体工人平均教育水平一个标准差时,称其为过度教育;当其低于平均教育水平一个标准差时,称为教育不足;当其落在平均教育水平的正/负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时,称为教育匹配过度教育3)实现了的教育匹配(realizedmatch57过度教育3.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年份过度教育教育不足美国1969351976421219853320199431荷兰1974173019821622198316161994392过度教育3.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年份过度教育教育不足美国58过度教育年份过度教育教育不足英国198631171991159西班牙1985172319902811葡萄牙198224481985264319923338中国香港19913426过度教育年份过度教育教育不足英国1986311719911559过度教育结论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都比较高,教育不匹配现象严重各个国家过度教育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过度教育结论60过度教育4.存在过度教育的原因1)人力资本理论:过度教育是短期现象匹配理论(matchtheory〕:过度教育是短期的,而教育不足将长期存在替代理论:学校教育与其他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干中学、在职培训等)具有替代性,过度教育者用教育替代了工作经验或培训,受教育水平较高者更容易获得升迁,从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实现教育水平与工作要求的匹配教育收益的变化将调节个人的教育投资策略,从而在长期中达到均衡过度教育4.存在过度教育的原因61过度教育2)过度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宏观方面: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微观方面筛选假说:教育信号与文凭膨胀工作竞争模型:求职序列与文凭膨胀技术进步的压力:更换旧的劳动力还是雇佣高水平劳动力?过度教育2)过度教育长期存在的原因62过度教育3)发展中国家存在过度教育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农村缺少现代经济部门,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争夺现代经济部门的少量工作岗位,教育文凭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偏向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补贴过高过度教育3)发展中国家存在过度教育的原因63过度教育5.过度教育的影响1)对个人收入的影响:ORU模型(theover-,required-andunder-educationspecification)
LnY=c0+crSr+coSo+cuSu工资竞争模型(人力资本理论):cr=co=-cu
工作竞争模型:co=cu=0过度教育5.过度教育的影响64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的收益率是正值,但低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教育不足的收益率是负值教育收益率(%)实际教育工作所需教育过度教育教育不足所有国家5.67.83.0-1.5美国5.58.13.9-1.9欧洲国家5.67.62.1-1.2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高于实际教育的收益率实际教育工作65过度教育2)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过度教育——降低职业满足感——影响工人行为和工人健康——降低生产效率实证研究:过度教育每增加一年,工人满足感下降3.3%,导致产出减少8.35%(美国贝尔公司,Tsang,1987)过度教育2)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66过度教育3)对社会的影响过度教育引发劳动者不满,特别是高学历劳动者失业的现象增多,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动荡过度教育3)对社会的影响67过度教育6.过度教育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力资本理论只考虑劳动力供给方而不考虑劳动力需求方的缺陷解释了为什么教育过度会长期存在过度教育6.过度教育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68过度教育2)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启示在劳动力供给大量过剩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对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缩小城乡差距消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高等教育应与经济协调发展,不宜盲目超前加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资助力度而减小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力度过度教育2)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启示69第四讲教育需求与供给、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过度教育第四讲教育需求与供给、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过度教育70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教育的需求与供给71第一节教育需求需求,是经济学的范畴,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需求,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第一节教育需求需求,是经济学的范畴,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72一、教育个人需求教育个人需求:指个人出于投资于教育将使他增进知识、技能,进而在未来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获得较高的收入的目的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一、教育个人需求教育个人需求:指个人出于投资于教育将使他增73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B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和个人兴趣C为了谋求一份良好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D为了提高社会地位E为了父母的期望F看别人都上大学就跟着学G其他原因你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A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74(一)教育个人需求的动机
精神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社会地位需要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需要
(一)教育个人需求的动机75(二)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个人的天赋能力职业的需求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杂费的高低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二)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个人的天赋能力76二、教育社会需求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基于国家经济与未来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一)教育社会需求的特点可规划性层次性二、教育社会需求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77(二)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社会人口状况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性影响(二)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社会人口状况78第二节教育供给供给,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生产者原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教育供给,指在一段时间内,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机构提供给青少年的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注:教育供给还包括非正规教育机构提供的机会,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等。
第二节教育供给供给,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79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师资供给资源配置教育的单位成本劳动力需求的结构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影响教育供给的因素师资供给80第三节、教育供求关系调节和平衡一、教育的供需矛盾教育个人需求与教育社会需求的矛盾。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矛盾,不仅体现在教育需求量的变化,还体现在教育需求结构的变化;第三节、教育供求关系调节和平衡一、教育的供需矛盾81“教育机会”的供求矛盾,即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机会多少的矛盾;“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即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就业问题的矛盾。“教育机会”的供求矛盾,即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机会多少的矛盾82
两种供求矛盾相互关系分析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机会劳动力两种供求矛盾相互关系分析
家83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机会供求体现为卖方市场下的供求关系
1.我国教育卖方市场集中于公立学校系统
2.教育卖方市场是一个分割的市场
3.教育乱收费——卖方市场中的必然现象
(一)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机会供求体现为卖方市场下的供求关84(二)“劳动力”供求已成为一个买方市场
(1)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使社会主体多元化,各主体的自主性增强。
(2)相对封闭的学校系统依然沿用计划经济的一套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与专业设置几十年没有根本改观。
(3)学生片面的择业观(不愿到乡村就业,希望留在城市)和社会文凭膨胀也强化了教育产品的买方市场特征。
(二)“劳动力”供求已成为一个买方市场
(1)经济体制改革85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至少应在本世纪的20—30年内,政府始终需要优先重点解决三个基本发展问题:1.吃饭问题:为占世界22%的人口提供粮食与食品需求,保证粮食与食品安全。2.就业问题: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就业、固定与临时就业、全时与部分时间就业等多种灵活就业机会。3.养老问题:为占世界1/5以上的老龄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保证他们能够安度晚年并充分享有经济发展成果。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至少应在本世纪的20—30年内,政府86(一)实际劳动力供给量越来越大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2.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3.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实际劳动力供给量越来越大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87表1:2003—2005年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表1:2003—2005年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88表2:2003—2005年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表2:2003—2005年不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比较表89(二)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三)部分地区就业与失业问题十分突出(四)女性就业压力大于男性(五)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日益突出(六)经济结构调整使供求矛盾增加(七)就业面对入世机遇与挑战(二)创造就业的能力下降90
抑制需求还是扩大供给?教育机会均等该如何体现?“择校”现象与教育机会均等抑制需求还是扩大供给?教育机会均等该如何体现?“择校”现象91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结构性就业问题: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基本特征是,一方面“人找事”,另一方面“事找人”。解决办法:改变劳动力结构,对劳动力进行再培训、再教育,改善其能力结构,提高其技术熟练程度,以适应新的劳动岗位的需求。
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结构性就业问题:由于经济结92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教育的发展影响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二)教育的发展有助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教育的发展影响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教育在解决结构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教育的发展影响劳动者93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个人职业选择性的就业问题:指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而未能就业。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个人职业94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相同点
都存在着职业空位,这些空闲着的工作岗位需要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都期望有工作可做,因此,表现为“人找事”与“事找人”之间的矛盾。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相同点95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不同点
结构性就业问题:某些工作岗位空闲着,没有工作做的劳动者本人愿意去做该种工作,但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技术,不适应该项工作的需要,因此未能如愿;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尽管某些工作岗位空着,没有工作做的劳动者有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文化和技术,但他们出于对职业的选择,宁肯待业也不愿做该种工作。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与结构性
就业问题的不同点96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通过教育建立正确的职业社会评价(二)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三)通过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教育在解决个人职业选择性
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通过教育建立97二、三种调节方式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二、三种调节方式市场调节98
社会产品(物品)的类型
1.私人产品(物品)(privategood)
Anygoodorservicewhichifusedbyoneindividualorfirmisnotavailabletoothers.Mostordinaryconsumerandcapitalgoodsareprivategoods.——OxfordDictionaryofEconomics
一旦被某个人或机构使用便不可能被其他人或机构使用的产品(物品)。大多数普通消费品和资本品都属于私人产品(物品)。社会产品(物品)的类型1.私人产品(物品)(p99
同时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即任何人不付费就不能消费,私人产品的所有者完全拥有享受该产品的好处,并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占有。同时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或服务,即1002.公共产品(publicgoods)
当每个人消费某种产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这种产品或劳务即为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
Goodsorserviceswhich,iftheyareprovidedatall,areopentousebyallmembersofsociety.……Asnobodycanbeexcludedfromusingthem,publicgoodscannotbeprovidedforprivateprofit.——OxfordDictionaryofEconomics2.公共产品(publicgoods)101
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是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的成本为零、且无法排除人们享受的物品。如国防、外交、司法、消防、路灯、不拥挤的道路等。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是扩展其服务给新增消费者1023.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goods)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范围的非竞争性和可排他性:如公园、高速公路、桥梁等。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如教育、卫生、科技等。3.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goods)准公103
公共产品必须由集体或公共提供,即由享有该产品利益的全体受益者来共同负担费用。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决定了绝大多数公共产品只能由它来组织提供。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部分特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应当属于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必须由集体或公共提供,即由享有该产品利益的全体104三、调节供需矛盾的政策措施三、调节供需矛盾的政策措施105中国一些学者的观点义务教育的供求原则上不应由市场调节,而应实行计划调节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供求应主要由市场来调节高等教育的供求比较复杂,运用何种调节机制,应区别对待应用学科市场调节基础学科计划调节中国一些学者的观点义务教育的供求原则上不应由市场调节,而应实106西方干预学派的观点建立个人潜能测定和发掘制度通过立法提供某种水平和类型的免费教育提供财政援助弹性学费制提供信息资料西方干预学派的观点建立个人潜能测定和发掘制度107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过度教育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过度教育
108授课内容教育扩展(educationalexpansion)与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授课内容教育扩展(educationalexpansion109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研究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涉及到两个领域:教育扩展对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就业状况和收入状况的影响教育扩展对教育及相关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影响,如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研究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涉及11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教育扩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内容教育扩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就业状况:就业率、工作搜寻时间、工作稳定性、就业心理、失业率对相同层次和类型学校毕业生在不同时点的就业状况进行纵向比较(Schrammel,1998;Filmus,2001)对同一时点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毕业生的相对就业状况进行横向比较(Dolado,etal.,200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教育扩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内容111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教育扩展与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相对收入的变动情况(Knight&Sabot,1987;费尔茨,1995)不同教育层次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Ryooetal.,1993)过度教育问题
(Hartog,200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教育扩展与不同教育水平劳动者相对收入的变112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实证研究结果a)教育扩展与毕业生收入1973-1979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收入差距减少(市场出清);而在1980年代收入差距增大(职位排挤)(费尔茨,1995)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早期,肯尼亚的教育扩展缩小了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市场出清);而在坦桑尼亚则不然(职位排挤)(Knight&Sabot,1987)1955-1975年,日本男性大学毕业生起薪为男性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起薪的比例从260%下降到144%(市场出清)(文东茅,2000)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实证研究结果113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b)教育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率高等教育扩展与毕业生失业率的不确定关系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21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与毕业生失业率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1976-1988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英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变化年份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失业率(%)5.74.18.112.18.66.65.1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b)教育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率年份1976114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988-1995年台湾专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劳动力市场分层模型:1970年代印度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1974年,印度本科以下毕业生失业率为13%,而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为15%)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失业率(%)7.218.278.457.597.667.709.2110.35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988-1995年台湾专科以上毕业生失115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结论由于地域和时间的差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特性不尽相同,因而教育大规模扩展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环境,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总的来看,如果劳动力需求不变,教育扩展使得受过良好教育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有所恶化,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受过良好教育劳动者的收入下降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开始失业一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进入比较差的工作岗位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结论116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讨论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可能性?提高教育质量与扩大教育规模的可替代性?教育扩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基本认识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较快,但未必赶得上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且需求的增长是结构性的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割有可能延长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在不能保证相应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教育质量将因规模扩展而受损,降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讨论117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4.教育扩展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其他行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实证分析: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展扩招48万对增加就业的影响(丁小浩、陈良琨,2000)方法估算生均支出根据扩招规模计算出总需求的增加量根据各个行业的就业增加值弹性,估算上述需求增加导致的就业增加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4.教育扩展对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118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高教扩招的消费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额外伙食支出——饮食业:12674人额外交通支出——旅游运输业:2377人学习用品——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3077人机构成本——教育文化及广播电影电视业:238080人合计:256208人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1)高教扩招的消费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119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高教扩招的基建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校舍(建筑业):61142人教学仪器(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6520人图书(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227人合计:67889人(3)总计增加就业机会:256208+67889=324097人(4)讨论:挤出效应;就业冗余;滞后效应教育扩展与劳动力市场(2)高教扩招的基建需求导致各行业就业120过度教育1.过度教育(或过量教育,overeducation)的含义(Tsang&Levin,1985)与历史上较高水平相比,受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的期望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更高的教育技能,而这部分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过度教育1.过度教育(或过量教育,overeducatio121过度教育三个核心概念(Duncan&Hoffman,1981)工作所需教育(educationrequiredinthejob):工作岗位对就职者个体教育内容和水平的实际要求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水平教育不足(undereducation):个体接受的教育水平低于工作所需教育的水平过度教育三个核心概念(Duncan&Hoffman,1122过度教育讨论:过度教育是虚假现象吗?——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17%的美国大学毕业生的阅读水平低于普通的11年级中学生过度教育讨论:123过度教育2.过度教育的测量(Hartog,2000)1)工人自我评估(workerself-assessment,WA)工人直接说出其工作岗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工人对其自身实际教育水平与工作所需教育水平做出比较过度教育2.过度教育的测量(Hartog,2000)124过度教育2)工作分析(jobanalysis,JA)根据职业分类中确定的各类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与工人的实际教育水平相比较,以确定其为过度教育、教育不足或教育匹配(match)TheDictionaryofOccupationalTitles,DOT过度教育2)工作分析(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买卖租房合同范本
- 酒店安全教育培训
- 供热设备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统计质量管理基础理论试题库
- 2025年SAT语法测试卷:实战演练2025年SAT考试语法题型及解题技巧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全真模拟卷(语文综合素养拓展详解)
- 2025年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模拟卷: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
- 2025年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样本均值推断试题解析
- 期权j激励合同范本
- 采购玩具电池合同范本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MOOC】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零星维修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风电制氢制甲醇一体化示范制氢制甲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立项
- 2024年教科版(广州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无答案)
- 2024年人力资源行业变革: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应用
- 2024-2030年中国玩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竞争力策略分析报告
- 上门按摩企业标准操作实务白皮书-爱尚往约企业标准开源手册 2024
- 吉利并购沃尔沃绩效分析
- DB11T 1028-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 GB/T 32151.25-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5部分: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