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人的心理问题
与心理护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病人的心理问题
与心理护理北京大学医学部1病人的心理问题病人的心理问题2病人的概念病人:指社会人群中那些与医疗系统发生关系的,正在寻找医疗帮助的人群病人的概念病人:指社会人群中那些与医疗系统发生关系的,正在3病人角色的概念病人角色:是一个人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并有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和行为,通过患病和康复的过程,病人与家庭、社会、医务人员之间产生互动病人角色的概念病人角色:是一个人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并有治疗4角色适应不良患者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过程1、角色行为缺如:缺如的原因2、角色行为冲突:心理冲突,必须选择对自己更为重要的角色行为3、角色行为减退角色适应不良患者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过程54、角色行为强化不愿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过分关注自身健康期望患者角色的继发获益逃避面对生活中的问题5、角色行为异常:悲观失望/愤怒攻击4、角色行为强化6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换从正常人角色向患者角色的转换: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熟悉环境,适应病人角色从患者角色向正常人角色的转换:具体指导病人逐渐增加活动,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逐步脱离患者角色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换从正常人角色向患者角色的转换:建立良好的7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是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是寻求医疗8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1、对有病与否的判断:专业人员的观点/非专业人员的观点2、对症状严重程度的判断3、心理社会因素:性别、年龄、种族等。得失评估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1、对有病与否的判断:专业人员的观点/非专9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病人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强度如何,取决于他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与评价。而认知与评价又取决于病人的个性特征、社会文化背景和所患疾病的特点病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病人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强度如何,取决于他10认知的改变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感知觉的指向性、选择性、范围都相应变化。对症状的敏感性增强对疾病可能怀有否认或侥幸的心理认知的改变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感知觉的指向11情绪反应: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下降,易激惹患病——心理应激——理智下降——向家属和医护人员发脾气应对: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下降,易激惹12情绪反应:焦虑与恐惧焦虑:对自身疾病的不安,对症状和体征变化的担心,或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恐惧:多见于急性病或手术病人,主要源于对生命安全的威胁引起焦虑恐惧的因素:对疾病的性质、预后不了解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检查和治疗看到重病人以及医务人员抢救病人的行为情绪反应:焦虑与恐惧焦虑:对自身疾病的不安,对症状和体征变化13情绪反应:悲观患病使个体失去了许多机会,且加重了个人与家庭的负担应对:彻底改变认知患病是不可避免的患病可能的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即使面对死亡,也可以有多种选择情绪反应:悲观患病使个体失去了许多机会,且加重了个人与家庭的14情绪反应:孤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人际交往减少,与外界沟通减少,与亲人的接触减少应对:理解、体谅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在可能条件下,允许亲属探视情绪反应:孤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人际交往减少,与外界沟通减少15情绪反应:疑心加重空闲时间增加+消极自我暗示+躯体不适——易胡思乱想应对:认真查对,取得患者信任交谈大方,减少不必要的猜疑,避免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解释,传授知识情绪反应:疑心加重空闲时间增加+消极自我暗示+躯体不16人格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人格影响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方式不同个性的人对疾病的反应疾病会对人格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影响患病后个体的被动依赖性增强患病后人格改变人格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人格影响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方式17对患者心理问题的一般干预措施1、倾听与交流:2、尊重个体的尊严与人格:与患者平等交往3、挖掘患者的积极因素:使病人对康复充满信心并尽量自我护理4、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采光、色泽、音乐、优美的环境等对患者心理问题的一般干预措施1、倾听与交流:18心理护理心理护理19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是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康复的方向发展心理护理的实施者:不仅限于护士心理护理的对象:不仅限于临床病人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是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20心理护理的目标主要是心理护理的实施者在护理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促使其因患病或住院而引起的适应不良得到改善。具体的目标包括: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消除不良情绪反应,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向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护理的目标主要是心理护理的实施者在护理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21心理护理的程序了解病人的不同需要分析病人的不同需要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心理护理的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心理护理的程序了解病人的不同需要22心理护理的原则交往的原则启迪的原则针对性原则自我护理的原则心理护理的原则交往的原则23心理护理的对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往强化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陌生感和孤独感的产生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合理安排治疗生活:分散病人注意力,调节和稳定情绪心理护理的对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往24心理护理的对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般的卫生保健知识人的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同疾病的因果关系克服不良卫生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心理护理的对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5心理护理的对策组织疗效理想的病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怎样配合检查与治疗怎样以积极态度与乐观情绪对待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种种情况等心理护理的对策组织疗效理想的病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26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高度责任心,善于观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保护儿童的自尊利用儿童心理促进治疗对家长进行心理支持与辅导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高度责任心,善于观察27青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青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否认有病担心疾病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易随着病情变化而波动青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青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28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老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对病情估计比较悲观要求被重视,受尊敬护理过程中,除加强支持、尊重老人、尽量照顾老人习惯以外,还要鼓励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减少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衰退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老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29焦虑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心理疏导工作焦虑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心理疏导工30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多数病人患病后会有或多或少的抑郁反应,预后不良或危重病人可能会有严重抑郁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消极行为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必要时应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多数病人患病后会有或多或少的抑郁反应,预后31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社会因素对痛阈及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很大影响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了解疼痛情况,观察疼痛表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应用心理手段,如:分散注意力、事先进行教育、催眠等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社会因素对痛阈及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很32危重病人的心理问题1、特殊待遇: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2、持续疼痛:濒死感——恐惧3、仪器设备:活动受限制——不适感4、24小时医护工作:失去时间感——焦虑不安,睡眠紊乱5、同病房病人的抢救、死亡6、工作人员的紧张气氛危重病人的心理问题1、特殊待遇: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33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库伯勒·罗斯的临终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她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了400名临终病人,1964年出版了《论死亡与濒死》一书,认为临终病人的心理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五个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库伯勒·罗斯的临终心理发展阶段理论34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否认与隔离期:否认的适应机制应对:帮助病人逐渐适应即将死亡的现实。愤怒期:攻击行为、抱怨、“难伺候”应对:理解病人的反应协议期(妥协期):合作,积极治疗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否认与隔离期:否认的适应机制35抑郁期:情绪抑郁、精神衰退;现实地对待死亡,安排后事。难以通过鼓励、劝导、和支持来帮助病人改善情绪应对:让病人有机会表达悲哀的情绪。使患者感到被接纳。试图使患者高兴是家属的希望而不是患者的愿望抑郁期:情绪抑郁、精神衰退;现实地对待死亡,安排后事。难以通36接受期:接受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实,平静面对。反思人生,思想得到升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应对:尽量满足患者的愿望不是所有的临终病人都必然经历着五个阶段接受期:接受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实,平静面对。反思人生,思想得到37临终关怀是指一套有组织的医疗方案,以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旅途最后一站的人重点着重于对死亡前病人疼痛的控制和情绪支持,以及对家属的心理辅导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是指一套有组织的医疗方案,以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旅途最38目的性命攸关,不可隐瞒。使病人有机会处理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贸然从事目的39帮助患者尽可能高质量地度过最后的时光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感到被接受使患者尽可能享受最后的时光完成未竟的工作或愿望减少痛苦和烦恼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帮助患者尽可能高质量地度过最后的时光40目标希望帮助末期病人了解死亡,进而接受死亡的事实希望给家属以精神支持临终关怀机构的组织类型医院中的专门设立的病房独立的临终关怀院临终病人在家中,由临终关怀院派人前去照顾,直至去世,并帮助料理后事目标41谢谢谢谢42病人的心理问题
与心理护理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病人的心理问题
与心理护理北京大学医学部43病人的心理问题病人的心理问题44病人的概念病人:指社会人群中那些与医疗系统发生关系的,正在寻找医疗帮助的人群病人的概念病人:指社会人群中那些与医疗系统发生关系的,正在45病人角色的概念病人角色:是一个人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并有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和行为,通过患病和康复的过程,病人与家庭、社会、医务人员之间产生互动病人角色的概念病人角色:是一个人被疾病的痛苦所折磨,并有治疗46角色适应不良患者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过程1、角色行为缺如:缺如的原因2、角色行为冲突:心理冲突,必须选择对自己更为重要的角色行为3、角色行为减退角色适应不良患者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过程474、角色行为强化不愿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过分关注自身健康期望患者角色的继发获益逃避面对生活中的问题5、角色行为异常:悲观失望/愤怒攻击4、角色行为强化48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换从正常人角色向患者角色的转换: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熟悉环境,适应病人角色从患者角色向正常人角色的转换:具体指导病人逐渐增加活动,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逐步脱离患者角色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换从正常人角色向患者角色的转换:建立良好的49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是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求医行为:求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躯体不适或产生病感是寻求医疗50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1、对有病与否的判断:专业人员的观点/非专业人员的观点2、对症状严重程度的判断3、心理社会因素:性别、年龄、种族等。得失评估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1、对有病与否的判断:专业人员的观点/非专51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病人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强度如何,取决于他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与评价。而认知与评价又取决于病人的个性特征、社会文化背景和所患疾病的特点病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病人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强度如何,取决于他52认知的改变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感知觉的指向性、选择性、范围都相应变化。对症状的敏感性增强对疾病可能怀有否认或侥幸的心理认知的改变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感知觉的指向53情绪反应: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下降,易激惹患病——心理应激——理智下降——向家属和医护人员发脾气应对:理解患者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情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控制能力下降,易激惹54情绪反应:焦虑与恐惧焦虑:对自身疾病的不安,对症状和体征变化的担心,或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恐惧:多见于急性病或手术病人,主要源于对生命安全的威胁引起焦虑恐惧的因素:对疾病的性质、预后不了解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检查和治疗看到重病人以及医务人员抢救病人的行为情绪反应:焦虑与恐惧焦虑:对自身疾病的不安,对症状和体征变化55情绪反应:悲观患病使个体失去了许多机会,且加重了个人与家庭的负担应对:彻底改变认知患病是不可避免的患病可能的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即使面对死亡,也可以有多种选择情绪反应:悲观患病使个体失去了许多机会,且加重了个人与家庭的56情绪反应:孤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人际交往减少,与外界沟通减少,与亲人的接触减少应对:理解、体谅帮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在可能条件下,允许亲属探视情绪反应:孤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人际交往减少,与外界沟通减少57情绪反应:疑心加重空闲时间增加+消极自我暗示+躯体不适——易胡思乱想应对:认真查对,取得患者信任交谈大方,减少不必要的猜疑,避免医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解释,传授知识情绪反应:疑心加重空闲时间增加+消极自我暗示+躯体不58人格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人格影响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方式不同个性的人对疾病的反应疾病会对人格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影响患病后个体的被动依赖性增强患病后人格改变人格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人格影响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方式59对患者心理问题的一般干预措施1、倾听与交流:2、尊重个体的尊严与人格:与患者平等交往3、挖掘患者的积极因素:使病人对康复充满信心并尽量自我护理4、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采光、色泽、音乐、优美的环境等对患者心理问题的一般干预措施1、倾听与交流:60心理护理心理护理61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是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康复的方向发展心理护理的实施者:不仅限于护士心理护理的对象:不仅限于临床病人心理护理的概念心理护理是根据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62心理护理的目标主要是心理护理的实施者在护理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促使其因患病或住院而引起的适应不良得到改善。具体的目标包括: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消除不良情绪反应,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向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护理的目标主要是心理护理的实施者在护理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63心理护理的程序了解病人的不同需要分析病人的不同需要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心理护理的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心理护理的程序了解病人的不同需要64心理护理的原则交往的原则启迪的原则针对性原则自我护理的原则心理护理的原则交往的原则65心理护理的对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往强化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陌生感和孤独感的产生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合理安排治疗生活:分散病人注意力,调节和稳定情绪心理护理的对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与病人交往66心理护理的对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般的卫生保健知识人的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同疾病的因果关系克服不良卫生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心理护理的对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67心理护理的对策组织疗效理想的病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怎样配合检查与治疗怎样以积极态度与乐观情绪对待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种种情况等心理护理的对策组织疗效理想的病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68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高度责任心,善于观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保护儿童的自尊利用儿童心理促进治疗对家长进行心理支持与辅导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高度责任心,善于观察69青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青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否认有病担心疾病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易随着病情变化而波动青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青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70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老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对病情估计比较悲观要求被重视,受尊敬护理过程中,除加强支持、尊重老人、尽量照顾老人习惯以外,还要鼓励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减少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衰退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老年病人患病后常见的心理反应71焦虑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心理疏导工作焦虑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心理疏导工72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多数病人患病后会有或多或少的抑郁反应,预后不良或危重病人可能会有严重抑郁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消极行为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必要时应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多数病人患病后会有或多或少的抑郁反应,预后73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社会因素对痛阈及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很大影响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了解疼痛情况,观察疼痛表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应用心理手段,如:分散注意力、事先进行教育、催眠等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社会因素对痛阈及个体对疼痛的耐受性有很74危重病人的心理问题1、特殊待遇: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2、持续疼痛:濒死感——恐惧3、仪器设备:活动受限制——不适感4、24小时医护工作:失去时间感——焦虑不安,睡眠紊乱5、同病房病人的抢救、死亡6、工作人员的紧张气氛危重病人的心理问题1、特殊待遇: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75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库伯勒·罗斯的临终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她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了400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讲解陕西
- 2025-2030奢侈品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黄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非胰岛素糖尿病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深感觉障碍的临床护理
- 2025-2030中国芦荟沐浴露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新质生产力解读动漫
- 乙状结肠扭转的临床护理
- 2025-2030中国道路运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驾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服务营销双主动》课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希尔顿管理制度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二模)嘉兴市2025年高三教学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湖北省宜昌二中2025年高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
- MTK安全架构研究-全面剖析
- 餐饮食堂消防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