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33.关于黄河特点的叙述()

a.我国第二水量大河

b.地上河段超过2000km

c.黄土高原是黄河的泥沙源地

d.中下游河段内河航运便利

2.武王伐纣后,建立周期,其国都在()A.A.咸阳B.歧山C.镐京D.长安

3.

29

下列气候类型中,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密切关系的是()

4.第

4

5.

6.

7.

8.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我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B.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刚进入梅雨期D.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

9.以下河流与其流经的国家配对正确的是()

A.泰晤士河——英国B.莱茵河——西班牙C.伏尔加河——德国D.多瑙河——法国

10.3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a.伊朗高原

b.德干高原

c.巴西高原

d.青藏高原

11.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八七”会议的内容()

①批判和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以湘鄂粤赣为中心发动秋收起义④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A.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第

31

13.据图推断,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地区中多为()A.发达国家B.内陆国家C.高原国家D.发展中围家

14.

39

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的交替,这种分布规律是()

15.第

7

16.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符合自南向北次序的是A.A.陇海线、京九线、胶济线、大秦线

B.梵净山、鼎湖山、黄山、长白山

C.北海、汕头、温州、宁波

D.鄂尔多斯、大同、淮南、抚顺

17.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东亚的黑龙江B.南亚的印度河C.东南亚的湄公河D.西亚的幼发拉底河

18.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沪宁杭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辽中南重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19.1865年美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A.独立战争爆发B.独立战争结束C.内战爆发D.内战结束20.关于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脉以北为黄土地,以南为红土地

B.山脉以北为内蒙古高原,以南为华北平原

C.山脉以北为准噶尔盆地,以南为塔里木盆地

D.山脉以北为高原,以南为盆地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9)。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华北春秋多大风,公园和景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1)简述北京的气候特点。(6分)(2)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3)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22.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

三、图表题(2题)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著名的石油生产国:A();B();C()。(2)著名的蔗糖生产国:D();E()。(3)F()海;G()运河。(4)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和(),成为世界上输出()最多的国家。24.读沿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各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原因是什么?(3)C地所在的半球是()(填东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国家是(),其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四、非选择题(5题)2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注图中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岛、B________列岛、C_________溪、D________山(2)台湾最大城市是_______(图中字母______);台湾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_______(图中字母______);台湾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________(图中字母________)。(3)从图中有关内容可判断台湾地形东部_________,西部_________;气候类型_________;北部为_______,南部为_________。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都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50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一一摘自英国《星期六评论》杂志(1897年)材料二:“……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拥有舰队,并且发展这个政策而不同时采取步骤建立一个舰队,是愚蠢的。我们现在背上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变成此前为英国所无懈可击的德国的惟一的弱点,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使我们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而英国在不久以后一定要宣告我们在海上是完全无能的。……”一一摘自德皇威廉致德国首相电(1896年)问题:(1)英、德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什么表现?(2)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英、德都采取了哪些政策?

27.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此地区与我国LLl水相连,其中三个陆上临国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2)此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群岛___________.有我国的四个海上临国,其中H__________F________I___________.

(3)本区最大河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在我国叫___________.

(4)F与H之间为________海峡,它沟通了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洋.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摘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材料二: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摘自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问题:概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内容及意义。

2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兵,顾谓融日:"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引自《资治通鉴》回答:(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著名战役名称是什么?交战双方分别是谁?(2)这场战役结局如何?原因是什么?(3)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是什么?

五、问答题(2题)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如何称谓?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战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土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

(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C

6.D

7.D

8.B本题结合地球运动,综合考查有关气候、河流等知识。地球运行到远日点大约是每年的7月初,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河流处于丰水期。我国夏秋季节雨带自南而北推移,5~6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9.A本题考查欧洲的主要河流等知识点。莱茵河主要流经德国,最终注入北海,没有流经西班牙;伏尔加河被俄罗斯称为“母亲河”,最终注入里海,没有流经德国;多瑙河主要流经德国等国家,最终注入黑海,没有流经法国。

10.C

11.A①②③都是“八七”会议的内容,④是遵义会议的作用.

12.C

13.D从图6可以看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长较快,位列前三位,且三大洲中绝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可以推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14.B

15.B

16.C

17.C本题考查的是亚洲主要河流的流程状况。湄公河自中国青海省发源,向南流经中南半岛的多个东南亚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18.A从题干可知,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要问聚件下,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最终取决于市场的需要。

19.D

20.D本题考查了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等知识点。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该山脉是秦岭。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原,以南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土壤为紫色土。21.(1)北京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6分)(2)春秋季节森林景观多落叶,夏季枝繁叶茂。(2分)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枯枝落叶多;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雨热同期,利于树木生长。(4分)(3)赞成,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可以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供人们欣赏;而且落叶和荒草可以当作养料给土壤提供营养。或不赞成,保留落叶和荒草会给城市环卫工作加重负担;破坏城市景观,易形成脏、乱、差现象。(言之有理即可)(6分)

22.(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3.(1)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2)古巴巴西(3)加勒比巴拿马(4)现代化地区生产专业化农产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图上进行国家定位。根据图形轮廓,A是美国,B是墨西哥,C是委内瑞拉,D是古巴,E是巴西。24.(1)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2)CC位于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3)东日本有利的自然条件:多优良港湾。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根据题设,该题考查亚欧大陆的气温、降水等相关知识,结合图中所给的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分析解答相关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大陆的内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而使当地降水量少。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可计算出各地的气温年较差,得出C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小,其影响因素是C地位于大陆西岸,在40°N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小。3.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C地在此范围内。据经纬度可判断B地属于曰本,日本是亚欧大陆东岸的岛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是多优良海港,技术先进,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25.(1)钓鱼澎湖浊水玉(2)台北E高雄G基隆F(3)高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解题指要】本题是对宝岛台湾地理的考的(1)和(2)容易回答,(3)问中,台湾岛占2,3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玉山为最高峰西部是平原,台湾省有两种气候类型,大约以北回归线为界,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6.(1)商业贸易的竞争,争夺殖民地?海军军备竞争,争夺世界霸权。(2)英国:继续强占殖民地;协调与法俄之间的矛盾,形成三国协约;增加军费,扩充军备,并同德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德国:继续侵略扩张。支持奥国争夺巴尔干地区,并同奥国订立同盟条约,以后意大利加入,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增加军费,扩军备战,并同英国开展海军竞赛。

27.(1)缅甸老挝越南

(2)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3)澜沧江

(4)马六甲太平印度

【解析】本题是考查东南亚的地理知识.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不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起人文地理环境,都与我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复习中,必须重视东南亚部分,特别是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和热带经济作物分布.28.(1)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3)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解题指要】材料分析题往往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内容和意义的掌握情况。材料涉及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复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材料内容、文字并不复杂,读懂史料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解题关键是把相关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

29.(1)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2)东晋取胜,前秦兵败。东晋军队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