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旅游文化概论》课程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990479课程中文名称:中国旅游文化开课教师姓名:陈卫军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本课()专业课()授课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课()上机()其她()学时/学分:24/1.5
二、课程地位教学对象:一般高校非旅游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专业级班开课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结识旅游的文化本质和发展规律,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文化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中国老式文化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文化保护的意识,从而增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文化人格的塑造。前置课程:《中国老式文化》
三、教材及参照文献教材:《中国旅游文化》甄尽忠主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9参照文献:《中国老式文化教程》梁国楹主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旅游文化概论》王玉成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派、重要教学方式教学规定:深刻理解旅游活动的文化本质,全面结识中国老式文化的旅游价值,掌握多种旅游文化的鉴赏措施,不断提高文化保护意识和人文素质。内容概要与学时分派:绪论(4学时)、旅游山水文化(4学时)、旅游聚落文化(2学时)、旅游园林文化(2学时)旅游建筑文化(4学时)、旅游宗教文化(4学时)、旅游民俗文化(2学时)、旅游饮食文化(4学时)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揭示国内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结识国内旅游文化的精神实质,感受国内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难点是对丰富的中国旅游文化知识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揭示中国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同步结合中国旅游发展实际,把每一文化门类的讲授与地区文化、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教学方式:1.讲授法(√)2.谈话法()3.演示法(√)4.参观法(√)5.实验法()6.实习作业法(√)7.练习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比例:(90)%
五、考核方式
考核的方式:考察(其中平时成绩占40%)六、具体教学内容设计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在初步掌握旅游和文化的基本概念的基本上,明确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的本质特性,从而结识旅游和文化互相依存关系和提高旅游者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二、重要内容:第一节
旅游文化概述
一、文化与旅游文化释义
二、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中国旅游文化的特性
一、旅游文化的特性
二、中国旅游文化的特性
第三节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
一、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特性四、学时分派:4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照书目:(1)柳诒微编著.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2)向仍旦编.中国古代文化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沈祖祥主编.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甄尽忠主编.中国旅游文化.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5)余秋雨著.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七、思考讨论题:
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
2.什么是旅游文化?如何理解旅游文化以及中国旅游文化的特性?
3.如何分析旅游文化的构成体系?理解旅游文化的构成对从事旅游工作有什么现实意义?
4.文化在旅游业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5.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
旅游山水文化
一、教学目的:协助学生深刻理解山水景观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提高山水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二、重要内容: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与文化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一、山水文化内涵
二、山水审美意识
三、山水审美形态
四、山水欣赏角度
第三节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一、山地景观
二、水体景观
三、森林景观
四、大漠景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山水文化的审美价值及鉴赏措施难点:中国老式山水审美意识及形态四、学时分派:4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照书目:《中国山水文化》.陈水云.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七、思考讨论题:
思考讨论题:
1.什么是山水景观?
2.如何理解山水景观的文化内涵?
3.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具有什么特色?
4.中西在山水审美上存在哪些差别?
5.中国人的山水审美形态表目前哪些方面?
第三章旅游聚落文化
一、教学目的:协助学生理解中国旅游聚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提高对中国历史名城、中国古村落的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旅游鉴赏能力。二、重要内容:第一节聚落文化概述
一、聚落文化释义
二、聚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聚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第二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和特点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及其特色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
第三节
中国特色古村落
一、特色古村落的地区分布
二、特色古村落的基本类型
三、特色古村落的文化体验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特色古村落的类型难点:特色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与鉴赏措施四、学时分派:2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照书目:《中国古镇游-自助旅游地图手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七、思考讨论题:
1.什么是聚落文化?
2.如何理解聚落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独特旅游价值?
3.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何在?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第四章旅游园林文化
一、教学目的:协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来源、发展和特点及重要类型,提高园林文化的鉴赏能力。二、重要内容:第一节旅游古典园林文化概述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三、中西古典园林的文化差别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及其特性
一、皇家园林
二、江南园林
三、寺庙园林
四、凭海临风的岭南园林
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一、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二、讲究谐和,追求含蓄
三、讲究形式美,追求意境美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特性四、学时分派:2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照书目:(1)徐建融:《府邸园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1996。
(2)章采烈:《中国园林特色旅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1997。七、思考讨论题: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具有什么重要特点?
3.中西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主线差别?试从文化角度分析形成的因素?
4.如何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对自然美、含蓄美以及意境美的追求,采用哪些手法实现这种文化特性
第五章旅游建筑文化
一、教学目的: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基本特点,熟悉宫殿、帝王陵墓、坛庙、祠堂等中国古代重要建筑类型。二、重要内容: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本质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体系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取向
一、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二、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
三、浓于忠孝的礼乐精神
四、兼容并蓄的包容观念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及特色
一、门阙森森的宫殿建筑
二、事死如生的陵墓建筑
三、礼制森严的坛庙建筑
四、功能各异的建筑小品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建筑类型及特点。难点: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体系与文化取向。四、学时分派:4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照书目:(1)罗哲文编著.中国古代建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楼西庆编著.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三联书店,七、思考讨论题:1.如何理解建筑的本质?对发展旅游业有什么现实意义?
2.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性?
3.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与礼乐观念有什么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取向?
5.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遵循哪些布局原则?如何理解其文化内涵?
6.如何理解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文化内涵?
作业:以实际景区景点为例,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文化取向。第六章旅游宗教文化
一、教学目的:协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这几种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宗教的产生、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影响。二、重要内容:第一节宗教的本质和旅游价值
一、宗教的定义与本质
二、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第二节宗教的流派及其教义
一、种类繁多的宗教流派
二、各具特色的宗教教义
第三节宗教的神佛偶像
一、佛教神佛偶像
二、道教神仙谱系
三、基督教上帝信奉和伊斯兰教一神信奉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佛教诸神、佛寺道观清真寺教堂的旅游价值。难点:四种宗教的教义。四、学时分派:4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照书目:(1)程裕祯编著.中国文化揽萃.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2)沈祖祥主编.旅游宗教文化.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3)霍国庆编著.佛教旅游文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七、思考讨论题:1.如何理解宗教的本质?
2.为什么说宗教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3.如何理解佛教、道教的建筑艺术?
4.如何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
第七章民俗旅游文化
一、教学目的:理解民俗文化及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掌握礼仪民俗、节日民俗、服饰民俗、婚嫁民俗知识,并能运用于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二、重要内容:第一节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文化释义
二、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
三、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第二节民俗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
一、民族服饰
二、民居民宅
三、游艺活动
四、民俗节日
第三节民俗旅游的文化意蕴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二、民俗旅游的作用
三、民俗旅游的文化体验三、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古代礼俗、节日民俗文化、婚姻民俗四、学时分派:4学时五、授课方式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六、参照书目:(1)宁采义,各遂营,宁若涛编著.中国旅游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2)王淑良编著.中国旅游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巴北祥编著.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孙之龙编著.世界屋脊的民俗与旅游。西藏卷.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七、思考讨论题:1.如何理解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2.如何理解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
3.如何运用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进行文化旅游开发?
4.中国民间建筑具有什么特性?
5.为什么说民俗旅游能带给旅游者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和高档的精神享有?
第八章饮食文化与旅游
一、教学目的:理解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和中国老式饮食礼仪的重要内容。熟悉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国的茶道和茶艺,以及中国古代的酒政、酒戏、酒令和中国重要名酒。二、重要内容:第一节
饮食文化概述一、饮食文化的内涵二、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
三、饮食文化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食文化
一、食文化的成因
二、重要地方风味
三、中国食文化的特色
第三节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一、酒文化的形成
二、酒的社会功能
三、酒品、酒器与酒戏
四、酒德、酒礼
第四节源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工临时用工管理规范合同
- 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创新
- 科技公司如何帮助员工心理调适
- 2025年度林业资源综合利用承包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行车座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盖库房合同范本
- 物联网与移动支付的融合创新研究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园场地无偿使用合同
- 招商建房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离职赔偿协议书中的竞业禁止条款解析
- 企业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培训
- 2023合同香港劳工合同
- 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特选参考)课件
- 材料化学课件
- 智能传感器芯片
- -《多轴数控加工及工艺》(第二版)教案
- 智能交通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烧结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 新战略营销课件
- (完整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夏秋冬》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