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二节真理与价值问题导入什么是真理?真理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学习真理问题?这一节,我们主要弄清三个问题: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第一,人们认识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第二,人们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去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真理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说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辩证发展过程。(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客观本质所谓真理,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凡真理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在于:第一,就它的内容说,来自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客观内容不依赖于任何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尽管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观察同一对象会得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但是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只有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认识才是真理。列宁说:“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就是讲的这个问题。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以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这就是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第二,就检验它的标准来说,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确实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也就是真理。正是由于真理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所以,我们一般又把真理称作客观真理。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这也就是说,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之所以有客观真理,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人们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在把握真理的客观性时,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第一,不能把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等同起来,客观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对规律的复写,它属于认识的范畴、反映的范畴;而客观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物质的范畴。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着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不能一讲真理客观的,就把反映与被反映的界限抹杀了。第二,肯定真理的客观性必然否定真理的阶级性。这就是说,既然真理性的认识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主体的客观内容,也就表明它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阶级的客观内容。客观规律是不依赖于任何人、任何阶级的,作为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的真理,理所当然地也就不以任何阶级的意识、愿望、要求等等如何而定。不管某个阶级承认不承认,拥护不拥护,只要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理。这里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却受着阶级的制约和影响。这是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总是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这对于社会问题尤为突出。反动阶级由于坚持反动立场,由于它们的根本利益、愿望和要求与历史发展的规律相违背,因此就很难发现,特别是不敢承认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历史上进步的阶级,由于它们的地位和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因此,能够取得对社会历史的某些正确的认识。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们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就有可能完全承认、掌握和运用一切客观真理,特别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真理。这就是说,只有无产阶级才能达到阶级性和真理性的高度统一。所有这些,只能说明不同阶级同真理的关系不同,对真理的态度不同,而不是真理本身有什么阶级性的问题。肯定真理的客观性,否定真理的阶级性,就必然要逻辑地得出另一个结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无论就认识来看,还是就实践来看,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原则。就认识来看,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对同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究竟谁能认识到真理,取决于他是否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是否老老实实地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而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地位、职务和权势。在认识的道路上,真理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没有起码的科学态度的人,真理对他是无缘的。从实践来看,任何人又都必须服从真理。真理决不偏袒任何人,不管一个人的地位多高,权势多大,阶级成分多好,只要他不尊重真理,违背真理,不按真理办事,那么,他迟早一定会受到真理的惩罚。第三,凡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否认客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把真理看作是对“绝对精神”的认识。而所谓“绝对精神”,实质上不过是“上帝”的别名,宗教把上帝看作是真理的化身,认为真理只不过是上帝对人们的启示,上帝就是真理,这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所宣扬的“绝对精神”、“上帝”,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主观精神客观化、神秘化的虚幻产物。主观唯心主义者公开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主观自然的东西,是纯主观的东西。实用主义是宣扬主观真理论的典型。实用主义者鼓吹“有用就是真理”,把“有用”和“真的”完全等同起来,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真理既然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就能够指导实践,给人们带来利益,可以说它是有用的;但是,并不是任何有用的都是真理。例如,谎言和骗术对于野心家和骗子是有用的,但它们永远不是真理。实用主义者的“真理”,完全是为了满足他们主观利益的需要而随意捏造的谬论。2.真理与谬误要真正理解真理,就必须进一步把握它的对立面——谬误。所谓谬误,就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1)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第一,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第二,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第三,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第四,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牛顿力学作为真理是以物体宏观低速运动为其成立的范围和条件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它就不再适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有些论断是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不顾条件的变化加以运用,就会产生错误。因此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谬误不同于偏见。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2)坚持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我们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一个自觉地运用真理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而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这个方针不是目的,而是达到认识真理的手段。(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并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为了说明人们掌握客观真理的过程和对客观真理掌握的不同程度,才提出了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概念。任何真理,既是客观真理,同时又是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统一,换一个说法就是,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1.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1)真理的绝对性(绝对性真理)第一,真理的客观性是绝对的。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性真理。正如列宁所说:“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例如,对于物质结构认识中的原子论,是对于物质结构在某一个层次上的正确反映,在它所反映的物质结构层次这个限度内就永远是真理,后来的电子论、基本粒子理论并没有推翻原子论。牛顿力学(如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它正确反映了宏观低速运动的某些方面这个限度内永远是真理,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只是揭示了牛顿力学所不能反映的那些物理运动的规律,而没有推翻牛顿力学。第二,客观真理是可以认识的,这也是绝对的。就是说,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知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性真理。(2)真理的相对性(相对性真理)相对性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它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认识有待于扩展。例如,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如图示)。就是说,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还有很多事物我们没有认识或没有认识清楚。物质世界在内容上、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只能是对无限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对它的全体的认识。也就是说,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总是对物质世界及其属性的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并且是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的认识,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限的。所以,承认了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我们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是承认了相对性真理。第二,从特定的具体事物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它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所以,承认了这一点,也就是承认了相对性真理。例如,刚才提到的对于物质结构认识中的原子论,由于它只是对物质结构在一定层次上的正确的认识,远远没有穷尽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所以,它又只能是近似的、相对正确的真理。总之,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就在于它的有限性和局部性,而不是由于它包含着错误,有一种意见认为,相对性真理是包含着错误的真理,这种意见混淆了真理和错误的界限。2.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相互对立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不移的界限,而是辩证统一的。其具体表现是:(1)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性真理之中,都包含有绝对性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性真理通过相对性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性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性真理。毛泽东的比喻:无数相对真理的水滴构成绝对真理的长河。这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统一。就它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是相对的;就它在这一定条件下,确实反映了客观世界,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它是绝对的。所以可以说,脱离了对方而孤立、单独存在的绝对性真理或相对性真理,实际上是没有的。(2)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曾经作过生动形象的说明:“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长河”是个恰当的比喻,在绝对性真理这条“长河”中,包含着无数相对性真理的“水滴”和“河段”,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性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性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说,既有绝对的一面,又有相对的一面;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这就是客观真理、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相联系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既然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那么,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自然也只能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了。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已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所证明。我们这里仅以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为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产生,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使关于社会的理论成为名符其实的科学。但是,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也是人类的认识由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的一个阶段,体现了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它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绝对性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相对性真理。同一切科学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要用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成果来补充和丰富自己,使自身得到不断的发展;它的某些具体结论和个别原理,也必然要由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结论和新原理来代替。我们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违背了就要犯错误。承认任何事物、任何理论都是不断发展的,这正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的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观点,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3.必须与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划清界限对待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极端,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绝对主义者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的认识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否认真理是一个过程,否认真理的发展。这种观点,必然使认识凝固化,把已经达到的有限的科学理论变成僵死的教条,必然使主观和客观相分离,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教条主义是一个典型。与绝对主义者相反,相对主义者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之中有绝对,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从而抹杀了正确和错误的原则界限,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和诡辩论,庄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就是这种典型。现代西方哲学,如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等都是宣扬这种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典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表现。二、真理的检验标准前面,我们主要讲了什么是真理以及真理的基本性质。现在,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应当根据什么来判定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这就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简称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或真理标准问题。这是认识论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我们有探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强烈愿望,也是很难如愿以偿的。(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在关于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之间的争论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认识的正确与错误,这是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有人持虚无主义态度,干脆否认存在任何真理标准,宣扬什么“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多数哲学家主张要有个标准,但是这个标准究竟应当是什么,却又众所纷纭,莫衷一是。唯心主义哲学否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情形:第一,主张以“圣人”的意见为标准,如中国有所谓“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西方有所谓以《圣经》来裁判一切。第二,主张以自己的意见为标准,如中国古代的王阳明把所谓“良知”作为“自家标准”。第三,主张以多数人的意见、感觉为标准,如贝克莱认为“集体的知觉”就是“实在性的证据”。第四,主张以“有用”、“效果”为标准,这是实用主义的标准。第五,主张以概念是否清楚明白为标准,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观点。第六,唯心主义的实践标准。黑格尔哲学就是这样,他虽然接近于以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但是他所讲的实践仍然是一种精神的活动、绝对观念的产物。凡此种种,这些说法的共同点,就是把检验认识的标准放在主观、精神的范围之内,都是用认识去检验认识。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例如狄德罗说,要以经验、实验和观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认为“除了实验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费尔巴哈也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可贵的。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也没有给实践作出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是在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理论本身再正确、再重要,也没有这种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它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这种转化的条件,就是社会实践。因此,决不能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来取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最终只有通过实践来解决。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3.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我们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谓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判断的正确性的逻辑方法,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第一,逻辑证明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是,逻辑证明给实践提出理论指导。在实践中,如果没有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的正确理论的指导,就无法排除不必要的偶然事件的干扰,就不能进一步地透过大量的偶然现象去揭露事物的本质。因此,这样的实践就无力检验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真理性认识。其二是,逻辑证明能够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上升为理论的形态。检验理论的特定实践,无论怎样精确和细致,总还是具体的、特殊的,而被证明的理论则总是具有一定的抽象的、普遍的形式。如果没有逻辑思维的帮助,没有从特殊到普遍和从普遍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就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就不能从具体实践去充分证实或驳倒某个理论原理。其三是,一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有些科学理论是不能仅仅靠直接的实践经验来证实的,必须要有理论思维的帮助,如我们讲过的时空的无限性的原理,要说明它的正确性,仅仅停留在实践经验的范围内,是很不够的,必须靠逻辑推理。对于诸如此类的不能直接由实践检验的原理,就更显示出逻辑证明的重要性。其四是,逻辑证明能够给实践以理论根据。实践往往只能判定某一原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而不能进一步说明它为什么正确或错误,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逻辑思维则能给实践检验以理论的说明。其五是,逻辑思维能给予人们的实践以力量和信心。例如,任何一个外科医生的手术方案或建筑师的工程设计,只要他们是以经过实验检验的可靠的理论为根据和从经过反复调查核实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依靠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思维制定出来的,那么,他们的方案和设计的真理性就是可以确定的。如果没有这点信心,试问他们在工作中将何以措手足。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假如一定要等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实现以后才能确证它的真理性,我们共产党人就会丧失为它献身的坚定信念。以上的论述,说明了逻辑思维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是必要的,是有重要作用的。如果否认逻辑证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陷入经验主义。但是,逻辑证明的作用再重要也不能代替实践检验,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具有局限性。第二,逻辑证明的局限性。总的说来,就是逻辑证明离不开实践的基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在进行逻辑证明时,所运用的逻辑规则本身就是在人们亿万次的实践中产生出来并且得到证实了的。正如列宁所说:“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教231页)例如,演绎推理:这就是三段式的第一格,它就是从实践中产生并且又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其二是,为要得到正确的结论,逻辑推理的前提又必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可靠的知识,正确的知识。而且逻辑思维过程的每一步分析也都离不开用事实(即实践)来检验。其三是,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即使是经过十分严格的逻辑证明所得出的结论,仍然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作最后的检验。这是因为,由于人们实践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保证推理的前提百分之百的正确;或者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在逻辑证明的过程中,也会在推理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错误。这些都可能造成逻辑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而需要用实践作最后的判决。以上三点说明,逻辑证明只不过是实践检验的一种间接形式,辅助手段和必要补充,它不能离开实践的基础,不能取代实践检验,如果夸大逻辑证明的作用而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含义这一点是说,由于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对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又必须辩证地理解。所谓辩证地理解,就是说,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只有承认这一点,才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确定性即绝对性,不确定性即相对性。为什么说实践标准是确定的?这是因为,认识究竟正确不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法子和途径,这是唯一的标准,是普遍的、客观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确定的。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看,凡是经过实践证实了的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凡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谬误;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切尚未被检验的认识,迟早一定会受到实践的检验,一切真理终究会被证实,一切谬误终究会被实践所否定。所以,实践标准是确定的,或者说是绝对的。为什么说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呢?也就是说是不确定的呢?这是因为,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对于认识检验的广度和深度又都是有局限性的,它在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因而它又是相对的,即不确定的。2.坚持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意义总之,正如列宁所说:“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也就是说,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才能坚信真理,为真理而斗争,同唯心论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只有承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才能防止思想上的绝对化、凝固化,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总之,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人们改造世界则是为了追求和实现某种价值。1.价值的本质(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实质就在于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政治生活中某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能否受到民众的支持;精神生活中某种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艺术领域中某件艺术作品是否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等,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上述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2)正确理解价值的本质,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一讲到价值,就必然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其中,客体的属性是价值的基础和载体,没有它价值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根本无所谓价值;主体的需要是价值的现实构造因素,它将客体的可能意义予以肯定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形态,没有主体需要的肯定和转化作用,同样也无所谓价值。可见,价值虽然既不单纯是客体的规定也不单纯是主体的内部状态,但它却既依赖于客体又依赖于主体,只有当主体产生了某种需要,而客体又具有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属性时,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才能形成,客体对于主体来说也才是有价值的。第二,哲学的价值范畴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其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哲学的价值范畴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的商品价值概念(指商品中凝结的一般人类劳动),也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价格概念(指商品在交换中的货币形式),而是同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物为人而存在)和伦理学中的“善”(社会事物或人的行为合乎一定的道德理想)在性质上一致,但却比它们更抽象、更具普遍性。这样一种价值范畴,在现实中具有极其多样化的形式:从客体方面来划分,大体上有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人的价值等三种基本类型;从主体方面来划分,又有多种角度,如有依主体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而区分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科学认识价值,有依主体(被满足者)层次不同而区分的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价值,还有依客体在主体活动中的地位的不同而区分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等。此外,上述各种价值形态又都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区分为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真实价值和虚假价值、瞬时价值和恒久价值、正价值、负价值和零价值,等等。由上可见,真理与价值具有本质的区别,各自有着不同的规定性。真理所体现的是主体认识与客体的实在状态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所体现的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或效用关系,它们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所必须遵从的两大基本尺度,即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所谓物的尺度,就是真理尺度。遵从物的尺度,就是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必须追求真理和服从真理。所谓人的内在尺度,就是价值尺度。遵从人的内在尺度,就是必须按照人自身的需要和要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创造价值。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2.价值的特性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是由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的客观性所决定的。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一是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在本质上都是客观的。二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三是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例如某种食物被食用后,对人的生存和生长是否有积极意义;人们身处的自然环境,是否能使人身心健康和愉悦等,所有这些,都是客体在与主体相互作用中所构成的意义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价值现象。总之,价值关系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是一种客观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因为主体需要通常表现为主体的主观欲望和追求,因而断言价值是主观现象。这是一种误解,其错误在于欲望、追求、满足感等等观念的东西,都是人们对客观价值现象的主观反映形式,不能把它们与客观的价值现象相等同。观念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实地反映客观的价值关系。例如,人们会因无知而滥用补药;烟、酒等不良嗜好会被有些人认为是有益的生活习惯,等等,都属于这种现象,而这些都是需要加以纠正的错误的价值意识。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例如,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原则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有价值,而对于资产阶级则没有价值,或只有负价值。这是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的突出表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价值的主体性不等于主观性,某一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并不因人的主观好恶而转移,而是因不同人的主体的需要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的主体性实际上是价值的客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例如,木材、煤炭、石油、核能、太阳能、潮汐发电等能源形态对于人类的价值就是历史发展着的、变化着的,它们的价值的变化是由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决定的。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由于社会历史性的进步而引起的需要变化,进而又决定了价值的内容的变化。随着人类的社会历史性进步,一些有价值的事物会失去部分或全部价值,一些原来无价值的事物会变成有价值的事物,还有一些从未有过的东西被制造出来,并对于人类表现出了它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要用社会历史的发展、运动的眼光来考察价值现象。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例如,一块钻石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来说,可以构成多维的价值关系,如审美的、经济的、安全的、科研的、使用的,等等。而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会由于在特定条件下自身的特殊需要而实现它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价值,同时却要放弃它的其他的价值。比如,出于经济需要出卖钻石,就实现了钻石的经济价值,而放弃了钻石的审美的、科研的、使用的价值等。价值的多维性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要避免看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价值评价的含义评价问题是一个认识问题。价值评价是对价值的一种认识。或者说,价值性的认识是一种评价性的认识,简单地说就叫评价。人们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如果从反映的对象和内容上看,人类的全部认识可以分为知识性认识与价值性认识两类。所谓知识性的认识,是指认识主体对客体本身的性质、状况、结构、规律等的反映,回答关于“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认识。所谓价值性的认识,则是认识主体在知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的反映,回答关于“好不好?”“要不要?”“该不该?”“有没有用?”等问题的认识。例如,关于苹果的认识,知识性的认识是回答“苹果是什么?”“苹果的结构、成分是怎样的?”“苹果是怎样生长的?”等问题的认识;而价值性的认识则是回答“苹果的味道、营养好不好?”“苹果能满足人的哪些需要?”“种植苹果对于我们有什么效益?”等问题的认识。知识性的认识和价值性的认识一起构成了人类全部认识的总体。2.价值评价的特点价值评价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价值评价对象的特殊性。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第二,价值评价结果的特殊性。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评价,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第三,价值评价与知识性认识的关联性。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例如,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主体的病症和药品的性能,才能对症用药;只有认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才能形成正确的、为之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只有客观地了解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才能正确地评价他的人生价值,等等,都是评价性的认识依赖于知识性认识的表现。第四,价值评价的客观性。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正如列宁所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比如,不同的阶级由于其阶级利益的差异或对立,势必会影响其对涉及阶级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事物的评价,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甚至完全对立。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1.价值评价的功能价值评价在人们的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什么不惜抛头颅、洒鲜血,前赴后继,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极其伟大的成功,得到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是因为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实行和衡量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第三,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我们党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的战略思想,强调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因为我们党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来的,只有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够建设好惠及13亿人民的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质的关系:这是需要首先明确的。人的价值是和人的本质内在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体现着人的本质。唯物史观对人的价值的思考是对人的本质的思考的必然的逻辑延伸。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及其辩证关系:个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人的社会价值作为客体而存在的个人,对作为主体的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即是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他所具有的能力、学识、智慧、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人的自我价值在这里,个人是需要的主体,而社会及其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则是满足个人需要的客体。在个人与社会这一方面的关系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的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个人贡献的大小;二是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个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一、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离开了社会个人便不可能生存下去。二、社会的发展又有赖于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尽可能充分的自我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在个人的价值中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三、人的价值在于奉献。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应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集体、社会放在第一位。人的价值说到底就是社会价值,要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合理的价值选择。这个问题就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的行为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出发,也可以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比如具有同样化学知识的人,有的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有的可以用来制造毒品危害人民。可见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四)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真理和价值的本质区别(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过了!)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所必须遵行的两大基本尺度: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物的尺度就是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即本质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必须追求和服从真理。人的尺度就是必须按照人自身的需要和要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创造价值。二者是不同的。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第一,人们探寻真理的活动总是以社会实践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作为这一活动的结果,所获得的真理不是盲目地罗列对象的所有方面,而是按照社会实践所要求的方向揭示对象的客观本质。承认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丝毫也没有贬低真理,更不会把客观真理主观化。相反,只有承认真理中内存着价值因素,才能真正理解真理为什么能够向实践转化。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就是说,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我们提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更为重要的是,真理本身就具有重要的价值。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真理的指引,人们只有掌握了客观真理才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对真理的价值的最好说明。我们提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论断本身就说明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有人认为,当真理还仅仅表现为知识和理论、尚未被运用于实践时,它的价值只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这实际上是对真理的价值的非常狭隘的理解,即仅只看到了真理的功利价值。事实上,除了功利价值外,真理还具有认知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只有承认真理本身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人类为了探索和坚持真理曾一次又一次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的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作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的特点在于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某种主观的要求上,而必须通过活动的成功体现出来。凡是取得成功的活动,必然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遵循或利用了事物的某种客观本性,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是说,某种活动的成功,总是这样那样地以某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作为自己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中总包含着某种真理的成份或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6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不过,必须指出,所谓价值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仅仅是指那些客观地实现了的价值必然包含着对真理的某种形式的运用,而不是指任何个别主体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要求中都包含有真理的因素。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反动没落阶级的价值要求不但不包含真理的因素,而且是同客观真理背道而驰的,因而从根本上说也是不能实现的。(3)真理与价值相互促进真理的发展促进建造的实现,价值的实现推动真理的发展。总之,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坚持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的内容。这一节,主要有如下三个问题: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恩格斯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就是说,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定革命策略,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恩格斯曾经把从事实出发看做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并以此与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他还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应该以绝对确凿的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列宁还进一步阐明了应当从揭示规律的高度去把握事实,他认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从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事实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并且要求结合新的具体事实进行阐发和运用。总之,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我们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列宁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归根结底就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