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汕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广东汕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广东汕头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文件,规定了联邦宪法和法律为美国最高法律的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1791年宪法》2.以下是两位史家关于德国统一的历史论述:甲说:“发生在1871年的‘统一’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方式。”乙说:“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俾斯麦明白,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下列选项与论者观点一致的是A.两位史家关于德意志统一动因的看法相互冲突B.乙认为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C.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意志统一的说法D.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3.“(这一时期)人们不再简单去观察事物,然后下断言。人类自身本性成了怀疑对象,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强调理性思考和判断 B.人文主义精神出现C.神学思想得到了根除 D.理性主义思想成熟4.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并呼呼中国的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李大钊意在说明A.中国革命需要民众的支持B.农业落后急需青年去发展C.应该效仿苏俄的革命道路D.青年代表中国革命的未来5.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A.梭伦B.汉穆拉比C.恺撒D.穆罕默德6.北洋政府警察厅规定,各种饮食经营场所和经营者必须领取执照,对汽水业、牛乳业、羊肚作坊、剔骨肉作坊等对卫生有特别要求的行业,还应该遵守警察厅制定的单项规则。这表明A.北洋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 B.警察厅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C.北洋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 D.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7.如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下列说法比较贴切的是A.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设施,为抵御游牧民族的铁骑而建B.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标志,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建C.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征D.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8.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即A.“强干弱枝”B.“重内轻外”C.“重文轻武”D.“冗官冗费”9.下图是明朝汀州(今龙岩)人的蓝靛(一种植物,可作染料)种植基地转移图。据此,以下推论合理的是A.东南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B.闽浙省际交通十分便利C.市场导向促进产业调整 D.移民加速经济重心南移10.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平等的外交观念已经形成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外交心态由自大转为自卑 D.“师夷长技”已成外交共识11.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A.加强了对宗教的管理 B.团结了宗教人士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12.“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A.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C.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所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二1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钱满素《美国文明》(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材料三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14.(20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朝中叶,学风日益浮华,官学教育守旧废弛。当时在官学读书的生员待遇优厚,可免除徭役、税粮,故势力强大的地方乡绅趋利而为,假冒籍贯现象泛滥。为此,张居正实行生员管理制度改革,规定:严禁冒籍,凡是查出顶替他人者,即行革退;地方向上推荐生员时,大府不允许超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对岁考中发现的学业荒疏、不值得培养的生员直接黜退;生员中凡是敦本尚实,品行高尚之人,即使学业稍差,也适当予以奖励;如有益惑人心、伤风败俗者,不论学业如何,立即开除。但改革仅持续了七个年头,即被废止。此后,明代生员管理中的固有弊端逐渐恢复。——摘编自史仲文《百卷本中国全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C正确。考点: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联邦制度的确立【题目详解】2、D【答案解析】从材料“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或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可以看出甲认为不应把民族主义当作德国统一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可知乙认为俾斯麦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两位史学家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D正确;甲和乙的论述可以看出两种看法是互相支持的,A错误;从材料“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可以看出B、C两项错误。3、B【答案解析】

材料“人类自身本性成了怀疑对象,思想被拉回到自身,人类开始‘反思’”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反思自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本质,B正确;AD反映的是启蒙思想,排除;C错在“根除”的表述上,排除。故选B。4、A【答案解析】

根据材料“庶民的胜利”“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意在倡导中国青年深入农村,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觉悟,让民众参与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故本题答案选A项。BD项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中国效仿苏俄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排除C项。5、B【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公正之主’石碑……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汉穆拉比制定了《汉穆拉比法典》,原文刻在石柱上,故B正确;梭伦属于古代雅典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恺撒属于古罗马时期,故C错误;穆罕默德生存于公元6-7世纪,故D错误。6、D【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对食品行业加强管理,说明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北洋政府也鼓励工商业的发展,A排除;当时的议会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B排除;材料与手工业发展无关,C排除。故选D。7、D【答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标志,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建,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因此,“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是长城和柏林墙比较贴切的说法,故选D;A只描述了中国的长城,没有涉及“柏林墙”问题,因此,不是长城和柏林墙贴切的说法,排除;B只描述了“柏林墙”,没有涉及“中国的长城”问题,因此,不是长城和柏林墙比较贴切的说法,排除;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不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不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征,C错误。8、C【答案解析】材料反映了武臣危害更大,所以要重用文臣,即要“重文轻武”,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强干弱枝”以及“重内轻外”,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重用文臣而非冗官冗费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意在强调文臣危害远远低于武臣,所以要“重文轻武”。9、C【答案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蓝靛从龙岩一带向北转移到浙江一带,主要是为了满足浙江一带染布专业的工商业市镇发展的需求,故体现出市场导向对产业调整的影响,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地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闽浙省际之间属于山区,交通并不便利,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蓝靛种植的转移而不是人口转移,排除D项。10、B【答案解析】

不得提书‘夷’字,是对传统华夷观的冲击,即对“天朝上国”观念的冲击,故B正确;此时的外交并不平等,排除A项;自卑的说法不准确,不能体现,排除C项;“共识”说法错误,排除D项。11、C【答案解析】

清朝中央政权册封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中央对西藏的控制和管理,实质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种表现,C正确;ABD三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排除。12、D【答案解析】

题干体现“夷夏之辨”由利器逐渐被遗弃,表明不同民族间的界限越来越小,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当时苏俄正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时“退却”一步。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2)调整:从自由竞争到国家干预。贡献: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实现了经济复苏;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相似之处: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20世纪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政府及时作出政策的调整,实现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改善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后来被斯大林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