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一课件_第1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一课件_第2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一课件_第3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一课件_第4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复习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胜利中学张丙兰一、中考真题: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1、二世杀之()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宋何罪之有?()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5、顷之,一狼径去()6、(陈涉)辍耕之垄上()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8、故以怪之矣()“之”的用法他这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补足音节去、往助词,的这件事二、“之”的用法归纳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3、结构助词(定语+之+中心语)可译为“的”。4、助词(宾语+之+动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译时省去。

1、用作一般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而”字的用法一、中考真题: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

1、佣者笑而应曰()2、温故而知新()

3、夺而杀尉()二、小结:“而”字通常用作连词,在句子中表现词与词之间的并列、顺接、修饰、转折关系。4、人不知而不愠()翻译为“着”,表修饰翻译为“然后”,表顺接翻译为“却”,表转折翻译为“并且”,表并列6、策之不以其道。()7、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2、以君为长者()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一、中考真题: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3、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字的用法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以塞忠谏之路也()用、拿把凭借、依靠因为以致按照认为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3、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表结果,译为“以致”。有时相当于“而”。

②表示凭借,译为“凭、靠”1、用作介词①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二、“以”的用法归纳一、中考真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1、万钟于我何加焉()2、胡不见我于王()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4、骈死于槽枥之间()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不求闻达于诸侯()8、皆以美于徐公。()“于”字的用法对,对于向跟、与在从到在比、胜过“其”字的用法一、中考真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复前行,欲穷其林()3、其真无马邪?()4、其真不知马也()5、既克,公问其故。()他们的那个难道恐怕其中的一、中考真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乃”字的用法。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久而乃和()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字的用法于是,就竟然才你、你的是一、中考真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为”字的用法。1、不足为外人道也()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3、二虫尽为所吞()4、若为佣耕()5、为坛而盟。()6、以丛草为林()7、或异二者之为()“为”字的用法对,向为了被是筑作为,当作指心理活动3、表示被动,译作“被”。读作“wéi”二、“为”字的用法归纳

(一)用作介词,一般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替“等。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三)用作名词,读作“wéi”。二、“为”字的用法归纳

(二)、用作动词,读作“wéi”。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其意根据语境而定。

3、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百姓多闻其贤()B.安求其能千里也()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其如土石何()2011模拟试题D代词,代扶苏代词,它代词,它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2011模拟试题C动词,雕刻动词,做判断动词,是介词,为了4、与”知之为知之“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径寸之木为宫室()B.行拂乱其所为()C.项燕为楚将()D.愿为市鞍马()E.为天下唱,宜多应者()F.士卒多为用者()介词,向、对表被动,被方法指津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3、代入筛选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4、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句”何……之有?”课外文言文复习中考语文复习之

胜利中学

张丙兰一般为四个小题,近几年考点未发生变化。

1.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题型一般为选择题)2.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多见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3.句子的翻译。4.课文内容的理解。二命题特点

文言文实词解释实用技巧一、联系课内积累推断如:③不得独私故人私:不宜偏私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动词)二、根据字形推断1、根据形旁推断本义。2、由本义引申词义,通过推断可以探知词义。①如:夜则窃啮斗暴。(《永某氏之鼠》)啮:啮——从口;从齿。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躬:本意为身体,引申为“亲自”。②雁奴独不瞑(《雁奴》)瞑:啮:咬瞑——从目;从冥。瞑:合眼;闭眼。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克”可以组词为“克服、“攻克”。等,联系上下文比较,便知“攻克”比较合理。三、参照现代意义推断

(一)名词作动词。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例文:必以人祠,乃雨雨:下雨

(二)名词作状语一般来说,状语由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充当,名词是不能充当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用在谓语动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这样名词就活用为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四)使动用法

主语并不发出动词表示的动作,而是让宾语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若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句子,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的可能性极大。形容词带宾语时,形容词可能属于使动用法。

劳其筋骨(三)形容词作名词吾与汝毕力平险。险:险峻的大山劳:使……劳累

注意:无论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出现在谓语动词位置上发生的。这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五)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利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推断词义如: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此处的“过”,不能理解成“经过”,“路过”。而应该解释成“拜访”。五、语境推断法句子翻译指导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做到“信”“达”“雅”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

“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就是要求译文的用词造句比较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1、翻译以直译为主。2、翻译要字字句句落实。3、翻译要译出文言句中词语、句式的特点。4、翻译甚至要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文言翻译的方法

1、

扩充法——将文言单音节词替换为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如:“商君佐之”——商君辅佐他。2、

替换法

主要是将一些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替换成现代汉语与之相应的词语。

如:

“祖父——祖父和父亲”

“妻子——妻子儿女”

“受业——教授学业”

3、

保留法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物品名称、度量衡等。

4、

删除法

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夫战,勇气也。无丝竹之乱耳。

5、

增补法

句中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时需要补出。

如:“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掉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啊。6、

调整法

一些文言句式的词序,有时必须改变。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译时需颠倒过来。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7、引申法将关键词语的本义译成引申义,才能准确表达愿意。本义“干大事”,引申为“发动起义”今亡亦死,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