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李伟兴
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三所
2011年04月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李伟兴
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三
目录项目概况建筑设计简介塔楼结构体系简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弹性分析结果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目录项目概况
1.
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
1.1区域定位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选址于中国上海陆家嘴CBD金融区Z3-1地块,位于东泰路以西、花园石桥路以南、银城路以东、陆家嘴环路以北,地块面积约3公顷。1.项目概况1.1区域定位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选址于中国上海陆家嘴CBD
上海中心大厦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用地相连,在区域总体布局中三者的主要朝向相互错开,避免了对视干扰,也有效保证了各自展示形象的可能。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上海中心大厦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用地相连,在区
未来上海中心将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成为统领浦江两岸的制高点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未来上海中心将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成为统领浦江两岸的制高点
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
1.2
项目定位及功能目标
项目定位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上海中心”设计成为满足公众审美层面与专业审美层面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成为建筑、人、城市和谐共生的领袖之作
功能目标商务活动“中心”商务交流休憩“中心”市民休闲娱乐“中心”1.项目概况1.2项目定位及功能目标1.项目概况
1.3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30370m2
容积率:12.51
地上建筑面积:38万m2
地下建筑面积:16万m2
绿化率:30%建筑密度:45%
建筑总高度:632m1.项目概况1.3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概况
1.4
国际化设计团队
建筑设计:Gensler
——设计总包
合作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咨询及全部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ThorntonTomasetti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
机电设计:Cosentini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机电设计1.项目概况1.4国际化设计团队1.项目概况
1.4国际化设计团队
景观设计:SWA(美国)风洞试验:RWDI、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工料测量:利比工料测量师事务所酒店咨询:HVS(酒店)咨询公司、大班(酒店)咨询公司市场咨询:高纬环球公司其他提供咨询的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I.DEA誉德上海建科院柏诚(亚洲)有限公司增德防火技术服务咨询公司
Koopx1.项目概况1.4国际化设计团队1.项目概况
方案设计:2008.6~2008.11
初步设计:2008.8~2009.11
施工图设计:2008.9~2010.4
精装饰设计:2009.1~2011.5
施工:2008.11.28~2014.5
低区办公及裙房部分试营业:2012.9.30
全部营业:2014.12.181.5工程项目总体进度安排1.项目概况1.5工程项目总体进度安排1.项目概况
2.建筑设计简介2.建筑设计简介2.1
世界超高层建筑比较2.建筑设计简介2.1世界超高层建筑比较2.建筑设计简介2.2
几何特征
由三段圆弧构成的圆导角三边形(其中之一切角)作为上海中心外围几何的基本构形,旋转上升并均匀缩小,演进为一个平滑光顺的非线性扭曲面,形成了大厦独特的立面造型。
Zone1Zone2Zone3Zone4Zone8Zone7Zone6Zone52.建筑设计简介2.2几何特征由三段圆弧构成的圆导角三边形(其中之2.2
几何特征2.建筑设计简介2.2几何特征2.建筑设计简介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精简版)课件概况建筑高度:632m
结构高度:574m
塔楼层数:地下5层,地上124层大楼竖向划分为9个区
1个裙房商业区
5个办公区
2个酒店区1个观景区每个区被2层高的设备层分隔空调设备电力设备逃生区域电梯设备维修保养设备1区:5层商业/会议4区:13层办公9区:3层观景/以上设备层5层地下商业/停车Zone1Zone2Zone3Zone4Zone5Zone6Zone7Zone8Zone92.3
竖向功能布置3区:13层办公5区:14层办公6区:14层办公7区:15层酒店8区:10层酒店+5层精品办公2区:12层办公概况1区:5层商业/会议4区:13层办公9区:3层观景/以上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Zone1--裙房商业区透视图Zone1--裙房商业区透视图商务休闲层中庭功能排布餐饮健身多功能厅艺术展厅便利店前台中庭悬挑近14米2.4
平面布置图商务休闲层中庭功能排布餐饮健身多功能厅艺术展厅便利店前台中庭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1抗侧力结构体系3.1抗侧力结构体系3.1抗侧力结构体系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共6道)伸臂桁架核心筒巨型柱环带桁架外伸臂+环带桁架环带桁架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1抗侧力结构体系伸臂桁架核心筒巨型柱环带桁架外伸臂+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巨柱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巨柱+外伸臂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巨柱+外伸臂+箱型空间桁架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2巨型柱3.2巨型柱结论:巨柱的布置宜结合建筑布局及结构性能综合确定。主巨柱设置于核心筒内隔墙对应位置,通过伸臂桁架协同抗侧力,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力臂。次巨柱主要作用是减小环带桁架跨度,故不设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避免伸臂与核心筒角部连接构造的困难。巨柱采用SRC组合柱,含钢率控制在4~7%。可有效减小巨柱截面,并提高延性。经过多轮结构体系选型分析,并与建筑布局充分协调,确定以下巨柱布置方案3.2巨型柱1~5区普通楼层加强层6~8区普通楼层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结论:经过多轮结构体系选型分析,并与建筑布局充分协调,确定以ZONE6~8典型平面8根主巨柱ZONE1~5典型平面
8层主巨柱+4根角柱3.2巨型柱区段截面(m)砼等级含钢率8主:1.9x2.4C504%7主:2.3x3.3C504%6主:2.5x4.0C604%5主:2.6x4.4C604%角:1.2x4.5C604%4主:2.8x4.6C604%角:1.5x4.8C604%3主:3.0x4.8C704%角:1.8x4.8C704%2主:3.4x5.0C704%角:2.2x5.0C704%1主:3.7x5.3C705%角:2.4x5.5C704%ZONE6~8典型平面ZONE1~5典型平面
8层主巨柱+4
3.3核心筒3.3核心筒ZONE6~8
ZONE9
ZONE1~4
ZONE5~6
ZONE7~8
上部为十字形布置中部为切角方形布置底部为方形布置3.3核心筒ZONE6~8ZONE9ZONE1~4ZONE5~63.3核心筒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3核心筒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区段混凝土等级翼墙厚(mm)腹墙厚(mm)翼墙钢板含钢率腹墙钢板含钢率1C6012009004%(1F~3F)3%(4F~8F)2%(1F~3F)1.5%(4F~8F)2C6012009002%(9F~13F)1.5%(9F~13F)3C6010008004C608007005C607006506C606006007C606005008C606005003.3核心筒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区段混凝土等级翼墙厚腹墙厚翼墙钢板腹墙钢板1C6012009
3.4伸臂桁架3.4伸臂桁架外伸臂+环带桁架环带桁架数量5outriggers6outriggers6outriggers8outriggers位置3/5/6/7/81/3/5/6/7/82/4/5/6/7/81/2/3/4/5/6/7/8第一阶周期(s)9.29.159.078.91最大层间位移角h/501h/500h/496h/492
3.4伸臂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外伸臂+环带桁架环带桁架数量5outriggers6位于第2、4、5、6、7、8区外伸臂桁架贯穿核心筒腹墙876542
3.4伸臂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8765423.4伸臂桁架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伸臂桁架轴侧图区段构件规格(mm)OT8H1000x1000x90x90OT7H1000x1000x80x80OT6H1000x1000x60x60OT5H1000x1600x100x100OT4H1000x1000x80x80OT2H1000x1000x90x90OT2OT4OT5OT6OT7OT8伸臂桁架立面图塔楼剖面图
3.4伸臂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伸臂桁架轴侧图区段构件规格(mm)OT8H1000x1000
3.5楼面体系3.5楼面体系155mm厚组合楼板79mm厚混凝土现浇板76mm厚压型钢板3.5楼面体系——标准层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155mm厚组合楼板3.5楼面体系——标准层3.塔楼结构体200mm至250mm厚组合楼板设置径向桁架径向桁架3.5楼面体系——加强层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200mm至250mm厚组合楼板径向桁架3.5楼面体系——约束箱型桁架的扭转承担悬挑楼层以及外玻璃幕墙荷载876542313.5楼面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约束箱型桁架的扭转876542313.5楼面体系3.塔楼结
3.6幕墙支撑体系3.6幕墙支撑体系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支撑结构采用轮辐式结构体系双层玻璃幕墙效果图内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中庭3.6幕墙支撑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双层玻璃幕墙效果图内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中庭3.6幕墙支轮辐水平支撑楼板带水平支撑的轮辐结构在各个楼层将幕墙结构的水平风荷载传递到楼板。楼板轮辐结构幕墙体系轴侧图幕墙体系平面图3.6幕墙支撑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轮辐水平支撑楼板带水平支撑的轮辐结构在各个楼层将幕墙结构的水悬挑钢桁架幕墙结构的自重通过吊杆传递到加强层内的悬挑钢桁架上。吊杆轮幅水平支撑3.6幕墙支撑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悬挑钢桁架幕墙结构的自重通过吊杆传递到加强层内的悬挑钢桁架上3.6幕墙支撑体系塔冠结构整体轴侧图鳍状竖向桁架皇冠结构支承框架结构轮辐结构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6幕墙支撑体系塔冠结构整体轴侧图鳍状竖向桁架皇冠结构支
3.7地基基础3.7地基基础
桩型: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桩径:1000mm
桩长:核心区56米,扩展区52米基础持力层:9-2-1层粉砂单桩承载力:10000KN(1000吨)
承载力取值依据:1)地质勘察报告提供参数计算:11267.419﹥10000kN2)试桩取得参数计算:13000﹥10000kN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11661.6﹥100004)桩基础选型科技委专家意见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桩型:钻孔灌注桩(后注浆)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
总桩数:947根核心区:桩长56米,共247根扩展区:桩长52米,共700根长度依据:通过增加核心区桩长度,减小核心区沉降核心区及巨柱下:梅花形布置其它部位:矩形布置布置依据:荷载大的位置桩位集
中布置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总桩数:947根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有限元基床系数法计算沉降:基床系数:核心区刚度80kN/mm
扩展区刚度100kN/mm
桩基最大沉降量:96mm规范公式计算沉降:最大沉降计算值120mm综合评价:对比上海中心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形式、桩型、持力层深度,综合分析预估上海中心桩基础沉降值约为120~150m。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有限元基床系数法计算沉降: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
4.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弹性分析结果4.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弹性分析结果
4.1塔楼主要设计指标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承载力及正常使用情况下为50年;2)耐久性下重要构件为100年,次要构件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1)塔楼重要构件一级,重要性系数1.1,包括:核心筒、巨型柱、伸臂桁架、环带桁架和径向桁架;2)塔楼次要构件二级,重要性系数1.0,包括:除重要性构件以外的其他构件,如楼面梁。建筑位移内容限值重现期为50年的风荷载下层间位移角h/500重现期为50年的风荷载下底层层间位移角h/2000~h/2500多遇地震荷载下层间位移角h/500多遇地震荷载下底层层间位移角h/2000~h/25004.1塔楼主要设计指标4.
4.2塔楼周期与振型图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4.2塔楼周期与振型图4.
竖向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不含地下室B2及以下部分)
荷载重量恒载62.5万吨活载12.3万吨总计74.8万吨基底反力分配巨型框架承担40.4万吨(54%)核心筒承担34.4万吨(46%)4.3自重下基底反力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竖向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不
超高层建筑自重比较
4.3自重下基底反力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建筑名称建筑高度(m)总重(t)塔楼建筑面积(m2)每平米重量(t/m2)金茂大厦42130×10420×1041.50环球金融中心49244×10425.3×1041.74台北101大楼50870×10441.25×1041.70广州西塔43242.5×10424.7×1041.72上海中心63274.8×10437.9×1041.97超高层建筑自重比较
4.4风载和地震作用下基底反力基底剪力(kN)倾覆力矩(kN.m)X向Y向X向Y向数值比例数值比例数值比例数值比例风荷载8042718234613.04e713.14e71小震883951.10888221.081.90e70.6251.88e70.60中震2229212.772239732.725.11e71.685.06e71.61基底反力分配巨型框架57%79%核心筒43%21%注:1)风荷载取值为基于100年重现期,2%阻尼比;2)小震作用取上海规范反应谱与场地反应谱的包络值,4%阻尼比;3)中震作用取上海规范反应谱,4%阻尼比。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4.4风载和地震作用下基底
4.5风荷载下巨型框架与核心筒的剪力和倾覆力矩分配楼层剪力倾覆力矩核心筒巨型框架总剪力核心筒巨型框架总倾覆力矩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4.5风荷载下巨型框架与核
4.6地震作用下巨型框架与核心筒的剪力和倾覆力矩分配楼层剪力倾覆力矩核心筒巨型框架总剪力核心筒巨型框架总倾覆力矩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4.6地震作用下巨型框架与
4.7风载与多遇地震作用下塔楼变形风荷载小震中震X向Y向X向Y向X向Y向单向层间位移角h/580h/612h/623h/644h/234h/242位置(层数)124F113F94F105F94FL94F合成层间位移角h/505限值h/500h/500h/200顶点位移比H/933H/954H/1152H/1173H/428H/434注:1)风荷载取值为基于50年重现期,4%阻尼比;2)小震作用取上海规范反应谱与场地反应谱的包络值,4%阻尼比;3)中震作用取上海规范反应谱,4%阻尼比。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4.7风载与多遇地震作用下
4.8风载与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角X向Y向1/500限值风荷载下多遇地震作用下Y向X向1/500限值4.塔楼结构主要分析结果4.8风载与多遇地震作用下
5.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5.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5.1风工程研究5.2地震工程研究5.3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4巨型柱设计分析与研究5.5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与研究5.1风工程研究
5.1风工程研究5.1风工程研究5.1.1风工程研究内容5.1风工程研究风气候研究根据气象资料,确定设计风速和风向分布。空气动力学优化研究优化建筑形态,减小横风向动力响应。缩尺比为1:500为高频测力天平试验(HFFB)。风洞试验研究进行缩尺比为1:500的高频压力积分模型试验(HFRI),考察高阶模态响应的影响;进行缩尺比为1:85的高雷诺数试验,考察高雷诺数的影响;进行缩尺比为1:500的气动弹性模型试验,考察结构振动情况,校核高频测力天平试验及高频压力积分模型试验结果。5.1.1风工程研究内容5.1风工程研究风气候研究5.1.2风气候研究5.1风工程研究风气候模型上海的强风主要由台风控制,风气候模型应能反映台风的影响;目前所采用的风气候统计模型是根据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近地风记录以及最新的台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得到的。台风模拟结果由美国的应用研究所(ARA)提供。5.1.2风气候研究5.1风工程研究风气候模型5.1.2风气候研究5.1风工程研究风气候模型根据美国应用研究所(ARA)提供的风气候模型,10米高度处100年回归期10分钟平均风速为31m/s,500米高度处100年回归期10分钟平均风速为50m/s。中国规范上海地区10米高度处100年回归期10分钟平均风速为31m/s,500米高度100年回归期10分钟平均风速为55m/s。高度(m)100年回归期10分钟平均风速(m/s)RAR中国规范10313150050555.1.2风气候研究5.1风工程研究风气候模型高度(m)超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荷载及效应明显。当风速达到临界风速时,超高层建筑易产生横风向涡激振动,从而导致横风向响应增加。5.1.3
空气动力学优化研究横风向响应无横风向涡激振动有横风向涡激振动风速5.1风工程研究超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荷载及效应明显。当风速达到临界风速时,超高5.1.3
空气动力学优化研究超高层建筑横风向荷载较大,横风向效应明显。对建筑形态进行优化可以有效减小结构的横风向荷载及效应。常用的可以有效减小风荷载的形态优化方法包括: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形态采用了“圆弧倒角”、“契形立面”、“截面变化”等三种形态优化方法。圆弧倒角契形立面截面变化扰流翼立面开洞5.1风工程研究5.1.3空气动力学优化研究超高层建筑横风向荷载较大,横风5.1.4风洞试验高频测力天平试验1:5005.1风工程研究5.1.4风洞试验高频测力天平试验1:5005.1风工5.1.4风洞试验高雷诺数试验1:855.1风工程研究5.1.4风洞试验高雷诺数试验1:855.1风工程研究5.1.4风洞试验气弹试验1:5005.1风工程研究5.1.4风洞试验气弹试验1:5005.1风工程研究5.1.5风洞试验结果与中国荷载规范比较风向基底反力荷载规范风洞试验比值顺风向基底剪力6.56e75.75e70.876基底倾覆力矩2.10e102.08e100.99横风向基底剪力1.9e89.71e70.511基底倾覆力矩8.2e103.59e100.438合成向基底剪力2.08e81.03e80.495基底倾覆力矩8.65e103.8e100.439荷载规范计算风荷载值在顺风向与风洞试验结果比较吻合;在横风向,荷载规范结果明显大于风洞试验结果。5.1风工程研究5.1.5风洞试验结果与中国荷载规范比较风向基底反力荷载上海中心大厦高度较高,周期较长,且上部楼层设有高档酒店公寓,对舒适度要求较高。根据上海市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的规定,十年重现期风荷载作用下的顺风向和横风向建筑顶点最大加速度限值可按下表取值:根据CTBUH的建议,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扭转速度限值可按下表取值5.1.6舒适度验算25cm/s2旅馆、办公楼15cm/s2公寓加速度限值用途3.0milli-rad/s10年重现期风荷载1.5milli-rad/s1年重现期风荷载扭转速度限值荷载及作用类型5.1风工程研究上海中心大厦高度较高,周期较长,且上部楼层设有高档酒店公寓,根据RWDI最近的风洞试验结果(下图),结构顶点在10年一遇风荷载作用下的顶点最大加速度约为8gal,可以满足舒适度的要求。5.1.6舒适度验算5.1风工程研究根据RWDI最近的风洞试验结果(下图),结构顶点在10年一遇尽管根据初步的风洞试验结果,在不进行结构控制的情况下结构的舒适度是可以满足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塔楼的使用品质,目前设计中考虑了将来设置TMD的可能性。5.1.7阻尼器概念方案5.1风工程研究尽管根据初步的风洞试验结果,在不进行结构控制的情况下结构的舒
5.2地震工程研究5.2地震工程研究5.2.1
地震作用取值多遇地震:
按以下两个反应谱取包络: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50年63%超越概率的反应谱。50年10%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乘以本工程地震影响系数C,地震影响系数C可取为0.35。基本地震: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50年10%超越概率的地震动。罕遇地震: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5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动。5.2地震工程研究5.2.1地震作用取值多遇地震:按以下两个反应谱取包络:多遇地震包络谱规范谱安评谱5.2地震工程研究5.2.1
地震作用取值多遇地震包络谱规范谱安评谱5.2地震工程研究5.2.1地基本地震5.2地震工程研究5.2.1
地震作用取值基本地震5.2地震工程研究5.2.1地震作用取值罕遇地震5.2地震工程研究5.2.1
地震作用取值罕遇地震5.2地震工程研究5.2.1地震作用取值5.2.2
阻尼比与周期折减系数取值建议的阻尼比取值如下:建议的周期折减系数如下:地震烈度阻尼比多遇地震4.0%基本地震4.0%罕遇地震5.0%地震烈度周期折减系数多遇地震0.90基本地震0.95罕遇地震1.005.2地震工程研究5.2.2阻尼比与周期折减系数取值建议的阻尼比取值如下:地5.2.3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地震作用抗震性能目标7度小震结构完好,处于弹性状态7度中震结构基本完好,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地震作用后的结构动力特性与弹性状态的动力特性基本一致,超级柱,型钢混凝土角柱、核心筒墙体及外伸臂桁架等主要结构构件和节点基本完好,框架梁、连梁等次要构件轻微开裂7度大震结构严重破坏但主要节点不发生断裂,结构不发生局部或整体倒塌,主要抗侧力构件超级柱,型钢混凝土角柱和核心筒墙体不发生剪切破坏5.2地震工程研究5.2.3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地震作用抗震性能目标7度小震结构5.2.3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地震作用设计控制指标7度小震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500,底层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20007度中震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200;取不考虑构件内力调整和风荷载的中震组合内力设计值及材料强度设计值对超级柱、型钢混凝土角柱、核心筒墙体及外伸桁架等主要结构构件和节点的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框架梁、连梁等次要构件中的钢筋(钢材)应力不超过屈服强度(80%以下)。5.2地震工程研究5.2.3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地震作用设计控制指标7度小震最大地震作用设计控制指标7度大震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100;框架梁、连梁等次要构件可出现塑性铰,但塑性铰的转角不大于1/50。主要节点中钢筋(钢材)应力可以超过屈服强度,但不能超过极限强度。地震剪力取大震时的弹性地震作用力标准值,材料强度取标准值,不考虑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验算受剪截面控制条件();验算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超级柱和核心筒的极限抗剪承载力。5.2.3基于性能抗震设计5.2地震工程研究地震作用设计控制指标7度大震最大层间位移角不大于1/100;5.2.4
可靠度分析上海中心是核心筒-巨型框架组合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复杂、环境荷载多样。配合结构初步设计及超限和抗震审查,有必要进行这一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可靠性设计研究。结合上海市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参数研究成果和工程场址的场地特性,进行考虑设定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随机性的随机地震动研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以弹性分析为基础,进行以满足“小震不坏”为准则的结构地震可靠度分析与评估。5.2地震工程研究5.2.4可靠度分析上海中心是核心筒-巨型框架组合的超高层根据安评报告提供的场地特性生成360条地震波时程地震动典型样本(84)地震动典型样本(105)5.2地震工程研究5.2.4
可靠度分析根据安评报告提供的场地特性生成360条地震波时程地震动典型样随机地震动样本均值及标准差随机地震动样本均值随机地震动样本标准差5.2地震工程研究5.2.4
可靠度分析随机地震动样本均值及标准差随机地震动样本均值随机地震动样本标进行了360条地震波的时程分析,获得了抗震可靠度分析结果。塔楼各层位移可靠度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上海中心在小震作用下的整体抗震可靠度达到0.99379。5.2地震工程研究5.2.4
可靠度分析进行了360条地震波的时程分析,获得了抗震可靠度分析结果。
5.3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1
世界部分超高层建筑用钢量比较建筑名称高度楼层数结构体系高宽比材料地上总面积(m2)总用钢量(钢材+钢筋)备注总用量(T)单位面积用量(kg/m2)世界贸易中心(纽约)417110框筒6.6钢结构42000078000185.7不包括钢筋重量约翰·汉考克中心344100支撑筒6.6钢结构26012637700145不包括钢筋重量西尔斯大厦442110束筒6.4钢结构41806476000181.8不包括钢筋重量马来西亚石油双塔大厦45288筒中筒9.7钢筋混凝土结构18040036900204.6不包括钢材重量金茂大厦42188巨型柱+核心筒+伸臂桁架8混合结构28000032200115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42088巨型柱+核心筒+伸臂桁架8.7混合结构18600046000247台北101508101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8.2钢结构374220135200361环球金融中心492101支撑外筒+核心筒+伸臂桁架8.5混合结构316686620002455.3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1世界部分超高层建筑用钢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2
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计塔楼范围内,地上及地下部分钢结构总用钢量为99796T。5.3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2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2
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计塔楼范围内,地上及地下部分钢筋总用钢量为48388.14T5.3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2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塔楼各部分型钢用钢量统计5.3.2
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计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塔楼各部分型钢用钢量统计5.3.2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计塔楼各部分钢筋用钢量统计5.3.2
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计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塔楼各部分钢筋用钢量统计5.3.2上海中心优化前用钢量统计1、合理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贡献:能使底板弯矩值较大程度的降低;2、配筋分区由三个区细化为六个区,从而降低总配筋量;3、筏板板底配筋由全拉通配筋改为基本配筋贯通,柱下局部加强的方式,有效减小了配筋量;
5.3.3筏板用钢量优化措施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1、合理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贡献:能使底板弯矩值较大程度的降低;1、结构周期适当延长至9s。2、适当降低巨柱最小含钢率。
5.3.4巨型柱用钢量优化措施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1、结构周期适当延长至9s。5.3.4巨型柱用钢量优化措5.3.5核心筒用钢量优化措施1、优化措施一:组合钢板剪力墙最小钢板厚度调整;通过减小钢板的构造厚度,一方面降低了结构用钢量,另一方面减小了焊缝、节点板等用量,便于施工,综合效益明显。2、优化措施二:翼墙抗震等级调整;考虑到翼墙部分承担竖向荷载较小,轴压比均值约0.2左右,设定地下室各层翼墙抗震等级比核心筒抗震等级低一级,从而减小了抗震构造所需的钢筋用量。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5核心筒用钢量优化措施1、优化措施一:组合钢板剪力5.3.5核心筒用钢量优化3、优化措施三:钢筋及钢板抗剪承载力比例调整;通过提高钢筋的承载力比例,可以降低钢板用量,尽管钢筋用量有增加,但总费用降低。4、优化措施四:翼墙刚度折减。由于翼墙部分受力较大,考虑混凝土开裂及徐变影响对刚度进行折减(折减系数为0.8),从而降低构件内力,减小了用钢量。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5.3.5核心筒用钢量优化3、优化措施三:钢筋及钢板抗剪承5.3.6用钢量优化汇总5.3
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项目钢筋(吨)钢骨及钢板(吨)优化前优化后优化量优化前优化后优化量筏板1143110290-1141------巨柱和角柱91958087-11084160733363-8244核心筒和翼墙1457915125+5461148910612-877外伸臂及环带桁架1329312293-1000径向桁架5001.94601.9-400塔冠钢结构42003200-1000楼面结构16528165280次结构201620160幕墙610061000总计3520533502-170310023588714-11521比例-5%-11%5.3.6用钢量优化汇总5.3结构用钢量优化设计项目钢筋
5.4巨型柱设计分析与研究5.4巨型柱设计分析与研究5.4.1相关工程调研环球金融中心巨柱平面布置巨柱A巨柱B建造中的环球金融中心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5.4.1相关工程调研环球金融中心巨柱平面布置巨柱A巨柱B巨柱B构造巨柱A构造大楼中有A和B两种类型的巨型柱。A型巨柱由两根边缘柱与连接两柱的腹墙体组成。最小含钢量为巨型柱截面面积的4%。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为0.8%。抗震等级“特一级”考虑,抗剪箍筋沿巨型柱的全长紧密的配置,其体积配箍率为0.8%至1.2%。5.4.1相关工程调研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巨柱B构造巨柱A构造大楼中有A和B两种类型的巨型柱。A型巨柱环球金融中心巨柱平面布置
巨柱
巨柱金茂大厦巨柱平面布置
巨柱
巨柱5.4.1相关工程调研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环球金融中心巨柱平面布置巨柱巨柱金茂大厦巨柱平面布置巨构件楼层底部-17层17-31层31-53层53-64层64-87层巨柱1500mm×5000mm1500mm×4500mm1000mm×3000mm材料C60C50C40金茂大厦型钢混凝土巨柱构造5.4.1相关工程调研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构件楼层底部-17层17-31层31-53层53-64层64台北101巨柱平面布置
巨柱5.4.1相关工程调研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台北101巨柱平面布置巨柱5.4.1相关工程调研5.4台北101钢管混凝土巨柱构造巨柱截面2.4mX3.0m,内灌C70混凝土含钢率10%左右5.4.1相关工程调研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台北101钢管混凝土巨柱构造巨柱截面2.4mX3.0m,内灌CCTV巨柱端面形式新台址CCTV主楼工程结构外筒柱采用了SRC柱,截面1900mm×1250mm,部分SRC柱构件的有效截面含钢率达到了28.6%,远大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的相关规定。内填C60混凝土钢板最大厚度达110mm5.4.1相关工程调研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CCTV巨柱端面形式新台址CCTV主楼工程结构外筒柱采用了S5.4.2设计指标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5.4.2设计指标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5.4.3截面优化设计第一阶段:九肢格构式钢骨九肢型钢分散布置,需通过缀板连接以协调抗力。但型钢肢数越多,传力越不直接,各肢协同工作的难度越大。伸臂只和中间三肢型钢直接连接,需要通过大量的缀板连接后才能把力传递给其他六肢,传力途径不直接。型钢间联系很弱,依靠缀板传力在节点区应力集中处,易产生纵向劈裂破坏和剪切破坏。抗震性能不好。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5.4.3截面优化设计第一阶段:九肢格构式钢骨九肢型钢分第二阶段:‘王’字形实腹式钢骨改进:
可有效解决协同抗力和剪切破坏两个关键问题。钢骨内部形成约束混凝土,提高巨型柱的抗压能力和延性。在节点区域与伸臂和环带桁架的连接较方便,伸臂和环带的力可直传递给整个钢骨。钢骨可在工厂焊接完成,现场可整体吊装,减少了现场焊接量。5.4.3截面优化设计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第二阶段:‘王’字形实腹式钢骨改进:5.4.3截面优化设第三阶段:1~6区‘王’字形实腹式钢骨7~8区‘日’字形实腹式钢骨改进:在7~8区,将中间大腹板和两侧翼缘合二为一,形成“日”字型钢骨,整体性更好,相同含钢率前提下,钢骨抗弯承载力更好。“日”字型钢骨焊接量减少。7~8区的巨柱尺寸减小,即使将腹板拉开到两侧,也能方便实现与伸臂的连接。5.4.3截面优化设计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第三阶段:改进:5.4.3截面优化设计5.4巨型柱设计与5.4.4承载力分析巨型柱纤维单元巨型柱承载力校核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5.4.4承载力分析巨型柱纤维单元巨型柱承载力校核5.45.4.5延性分析混凝土巨型柱钢骨钢筋笼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5.4.5延性分析混凝土巨型柱钢骨钢筋笼5.4巨型柱设计巨型柱断面图5.4.5延性分析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巨型柱断面图5.4.5延性分析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一区巨型柱在小震组合下的延性曲线混凝土开裂钢骨及钢筋强化5.4.5延性分析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一区巨型柱在小震组合下的延性曲线混凝土开裂钢骨及钢筋强化5.巨型柱极限状态下应力分布混凝土应力分布钢骨应力分布钢筋应力分布箍筋应力分布5.4.5延性分析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巨型柱极限状态下应力分布混凝土应力分布钢骨应力分布钢筋应力分5.4.6节点分析巨柱-伸臂-环带整体模型型钢构件混凝土钢筋笼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5.4.6节点分析巨柱-伸臂-环带整体模型型钢构件混凝土大震作用下钢骨Mises应力各杆件除应力集中处外均未进入屈服阶段5.4.6节点分析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大震作用下钢骨Mises应力各杆件除应力集中处外均未进入屈服大震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已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开裂。5.4.6节点分析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大震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已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开裂。5大震作用下钢筋应力纵筋和箍筋在伸臂下弦节点区以及在环带直段部应力达到320N/mm2,未达到屈服。5.4.6节点分析5.4巨型柱设计与分析大震作用下钢筋应力纵筋和箍筋在伸臂下弦节点区以及在环带直段部
5.5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与研究5.5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时程5.5.1应用程序1)ABAQUS2)ANSYS3)PERFORM-3D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1应用程序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2三维模型的建立——ABAQUS模型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2三维模型的建立——ABAQUS模型5.5弹塑性外伸臂桁架、内外环带桁架、加强区的径向桁架和各主要杆件:B31梁单元模拟巨柱:S4R壳单元(混凝土部分)+B31梁单元(钢骨)耦合耦合点耦合点耦合点5.5.2三维模型的建立——ABAQUS模型5.5弹塑性时程分析耦合点耦合点耦合点5.5.2三维模型的建立——ABAQUS核心筒剪力墙、连梁:——S4R壳单元一、二区的钢板剪力墙:采用分层的壳元模拟剪力墙中内埋钢柱:采用B31梁单元模拟,并耦合到壳单元中钢筋利用ABAQUS中的Rebar功能加入到混凝土剪力墙中分层壳单元示意图steelRCRC5.5.2三维模型的建立——ABAQUS模型5.5弹塑性时程分析核心筒剪力墙、连梁:分层壳单元示意图steelRCRC5.5钢材采用双线性动力硬化模型,并假定塑性段切向模量为弹性模量的1/100。该模型可考虑包辛格效应,在循环过程中刚度无退化。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采用Mises屈服条件5.5.3材料模型5.5弹塑性时程分析钢材5.5.3材料模型5.5弹塑性时程分析混凝土混凝土骨架曲线关系采用Stephen简化模型。如右图示,其中fc为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5.5.3材料模型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3材料模型5.5弹塑性时程分析在第一周期9s处的地震影响系数MEX006>L7111>S79010>US725≈US1214>US257>US3355.5.4地震波选取5.5弹塑性时程分析在第一周期9s处的地震影响系数MEX006>L7111>S75.5.5自振特性分析5.5弹塑性时程分析振型ETABS模型ABAQUS模型ANSYS模型PERFORM-3D模型周期周期差异(%)周期差异(%)周期差异(%)T1(s)9.049.131.09.070.339.302.8T2(s)8.909.041.559.011.249.203.3T3(s)5.564.50-19.04.6117.095.590.0T4(s)3.283.27-0.373.134.57T5(s)3.143.18-1.463.091.59T6(s)2.622.23-14.91.6835.88与弹性模型(ETABS)自振周期比较,以验证弹塑性模型的准确性。5.5.5自振特性分析5.5弹塑性时程分析振型ETABS5.5.5自振特性分析——ABAQUS结果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5自振特性分析——ABAQUS结果5.5弹塑性时5.5.6层间位移角X向地震层间位移角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6层间位移角X向地震层间位移角5.5弹塑性时程分5.5.6层间位移角Y向地震层间位移角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6层间位移角Y向地震层间位移角5.5弹塑性时程分5.5.6层间位移角以上各条波计算得出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100,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的楼层在92-94层(第七区的中间层),或106-109层(第八区的中间层)。
US257US335US725US1214Mex006S79010L7111X主方向输入顶点最大位移(m)1155106911931026245118861928最大层间位移角及对应楼层1/1771/1701/1871/1871/1161/1461/13393F94F94F93F92F92F92FY主方向输入顶点最大位移(m)1183108812851664252619532280最大层间位移角及对应楼层1/2031/1791/2021/1641/1501/1721/150109F109F92F109F93F94F106F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6层间位移角以上各条波计算得出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巨柱核心筒连梁环带桁架外伸臂桁架径向桁架及加强区各楼面梁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巨柱5.5弹塑性时程分析巨型柱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巨型柱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巨型柱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巨型柱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核心筒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核心筒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核心筒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核心筒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核心筒内埋钢板核心筒内埋钢板塑性发展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核心筒内埋钢板核心筒内埋钢板塑性发展5.5弹塑性时程分析5核心筒连梁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核心筒连梁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
连梁塑性发展百分比弹性46.7%弹性~IO44.9%IO~LS8%LS~CP0.4%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核心筒连梁5.5弹塑性时程分析连梁塑性发展百分比弹性46.1、塑性发展位置位于各区底部一到二层和顶部的一到二层,即加强区的部位附近的有较强水平约束的楼层。第六区顶部和第七区底部墙体塑性损伤最为严重,往两端逐次递减。2、发生塑性严重的部位位于核心筒转换的位置,即第四区与第五区、第六区与第七区连接处。3、连梁塑性发展与层间位移角大小的变化趋势相符,层间位移角越大的部位连梁的塑性损伤也越严重。核心筒与连梁塑性发展小结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1、塑性发展位置位于各区底部一到二层和顶部的一到二层,即加强环带桁架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环带桁架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伸臂桁架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伸臂桁架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径向桁架和加强层构件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件的塑性发展状况径向桁架和加强层构件5.5弹塑性时程分析5.5.7主要构
说明1由于项目设计处于过程阶段,本报告中的分析数据均为阶段性资料,将随着设计的深入进行调整和更新,敬请关注。2本报告中所有用钢量统计资料仅供评价结构优化结果使用,不作为其他用途参考。说明1由于项目设计处于过程阶段,本报告中的分析数据均为阶
谢谢!谢谢!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李伟兴
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三所
2011年04月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李伟兴
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三
目录项目概况建筑设计简介塔楼结构体系简介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弹性分析结果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目录项目概况
1.
项目概况1.项目概况
1.1区域定位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选址于中国上海陆家嘴CBD金融区Z3-1地块,位于东泰路以西、花园石桥路以南、银城路以东、陆家嘴环路以北,地块面积约3公顷。1.项目概况1.1区域定位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选址于中国上海陆家嘴CBD
上海中心大厦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用地相连,在区域总体布局中三者的主要朝向相互错开,避免了对视干扰,也有效保证了各自展示形象的可能。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上海中心大厦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用地相连,在区
未来上海中心将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成为统领浦江两岸的制高点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未来上海中心将与东方明珠遥相呼应,成为统领浦江两岸的制高点
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1.1区域定位1.项目概况
1.2
项目定位及功能目标
项目定位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上海中心”设计成为满足公众审美层面与专业审美层面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成为建筑、人、城市和谐共生的领袖之作
功能目标商务活动“中心”商务交流休憩“中心”市民休闲娱乐“中心”1.项目概况1.2项目定位及功能目标1.项目概况
1.3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30370m2
容积率:12.51
地上建筑面积:38万m2
地下建筑面积:16万m2
绿化率:30%建筑密度:45%
建筑总高度:632m1.项目概况1.3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概况
1.4
国际化设计团队
建筑设计:Gensler
——设计总包
合作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咨询及全部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ThorntonTomasetti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结构设计
机电设计:Cosentini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机电设计1.项目概况1.4国际化设计团队1.项目概况
1.4国际化设计团队
景观设计:SWA(美国)风洞试验:RWDI、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工料测量:利比工料测量师事务所酒店咨询:HVS(酒店)咨询公司、大班(酒店)咨询公司市场咨询:高纬环球公司其他提供咨询的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I.DEA誉德上海建科院柏诚(亚洲)有限公司增德防火技术服务咨询公司
Koopx1.项目概况1.4国际化设计团队1.项目概况
方案设计:2008.6~2008.11
初步设计:2008.8~2009.11
施工图设计:2008.9~2010.4
精装饰设计:2009.1~2011.5
施工:2008.11.28~2014.5
低区办公及裙房部分试营业:2012.9.30
全部营业:2014.12.181.5工程项目总体进度安排1.项目概况1.5工程项目总体进度安排1.项目概况
2.建筑设计简介2.建筑设计简介2.1
世界超高层建筑比较2.建筑设计简介2.1世界超高层建筑比较2.建筑设计简介2.2
几何特征
由三段圆弧构成的圆导角三边形(其中之一切角)作为上海中心外围几何的基本构形,旋转上升并均匀缩小,演进为一个平滑光顺的非线性扭曲面,形成了大厦独特的立面造型。
Zone1Zone2Zone3Zone4Zone8Zone7Zone6Zone52.建筑设计简介2.2几何特征由三段圆弧构成的圆导角三边形(其中之2.2
几何特征2.建筑设计简介2.2几何特征2.建筑设计简介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介绍(精简版)课件概况建筑高度:632m
结构高度:574m
塔楼层数:地下5层,地上124层大楼竖向划分为9个区
1个裙房商业区
5个办公区
2个酒店区1个观景区每个区被2层高的设备层分隔空调设备电力设备逃生区域电梯设备维修保养设备1区:5层商业/会议4区:13层办公9区:3层观景/以上设备层5层地下商业/停车Zone1Zone2Zone3Zone4Zone5Zone6Zone7Zone8Zone92.3
竖向功能布置3区:13层办公5区:14层办公6区:14层办公7区:15层酒店8区:10层酒店+5层精品办公2区:12层办公概况1区:5层商业/会议4区:13层办公9区:3层观景/以上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
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2.3竖向功能布置2.建筑设计简介Zone1--裙房商业区透视图Zone1--裙房商业区透视图商务休闲层中庭功能排布餐饮健身多功能厅艺术展厅便利店前台中庭悬挑近14米2.4
平面布置图商务休闲层中庭功能排布餐饮健身多功能厅艺术展厅便利店前台中庭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1抗侧力结构体系3.1抗侧力结构体系3.1抗侧力结构体系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共6道)伸臂桁架核心筒巨型柱环带桁架外伸臂+环带桁架环带桁架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1抗侧力结构体系伸臂桁架核心筒巨型柱环带桁架外伸臂+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巨柱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巨柱+外伸臂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巨柱+外伸臂+箱型空间桁架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核心筒3.1抗侧力结构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
3.2巨型柱3.2巨型柱结论:巨柱的布置宜结合建筑布局及结构性能综合确定。主巨柱设置于核心筒内隔墙对应位置,通过伸臂桁架协同抗侧力,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力臂。次巨柱主要作用是减小环带桁架跨度,故不设伸臂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避免伸臂与核心筒角部连接构造的困难。巨柱采用SRC组合柱,含钢率控制在4~7%。可有效减小巨柱截面,并提高延性。经过多轮结构体系选型分析,并与建筑布局充分协调,确定以下巨柱布置方案3.2巨型柱1~5区普通楼层加强层6~8区普通楼层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结论:经过多轮结构体系选型分析,并与建筑布局充分协调,确定以ZONE6~8典型平面8根主巨柱ZONE1~5典型平面
8层主巨柱+4根角柱3.2巨型柱区段截面(m)砼等级含钢率8主:1.9x2.4C504%7主:2.3x3.3C504%6主:2.5x4.0C604%5主:2.6x4.4C604%角:1.2x4.5C604%4主:2.8x4.6C604%角:1.5x4.8C604%3主:3.0x4.8C704%角:1.8x4.8C704%2主:3.4x5.0C704%角:2.2x5.0C704%1主:3.7x5.3C705%角:2.4x5.5C704%ZONE6~8典型平面ZONE1~5典型平面
8层主巨柱+4
3.3核心筒3.3核心筒ZONE6~8
ZONE9
ZONE1~4
ZONE5~6
ZONE7~8
上部为十字形布置中部为切角方形布置底部为方形布置3.3核心筒ZONE6~8ZONE9ZONE1~4ZONE5~63.3核心筒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3核心筒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区段混凝土等级翼墙厚(mm)腹墙厚(mm)翼墙钢板含钢率腹墙钢板含钢率1C6012009004%(1F~3F)3%(4F~8F)2%(1F~3F)1.5%(4F~8F)2C6012009002%(9F~13F)1.5%(9F~13F)3C6010008004C608007005C607006506C606006007C606005008C606005003.3核心筒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区段混凝土等级翼墙厚腹墙厚翼墙钢板腹墙钢板1C6012009
3.4伸臂桁架3.4伸臂桁架外伸臂+环带桁架环带桁架数量5outriggers6outriggers6outriggers8outriggers位置3/5/6/7/81/3/5/6/7/82/4/5/6/7/81/2/3/4/5/6/7/8第一阶周期(s)9.29.159.078.91最大层间位移角h/501h/500h/496h/492
3.4伸臂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外伸臂+环带桁架环带桁架数量5outriggers6位于第2、4、5、6、7、8区外伸臂桁架贯穿核心筒腹墙876542
3.4伸臂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8765423.4伸臂桁架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伸臂桁架轴侧图区段构件规格(mm)OT8H1000x1000x90x90OT7H1000x1000x80x80OT6H1000x1000x60x60OT5H1000x1600x100x100OT4H1000x1000x80x80OT2H1000x1000x90x90OT2OT4OT5OT6OT7OT8伸臂桁架立面图塔楼剖面图
3.4伸臂桁架
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伸臂桁架轴侧图区段构件规格(mm)OT8H1000x1000
3.5楼面体系3.5楼面体系155mm厚组合楼板79mm厚混凝土现浇板76mm厚压型钢板3.5楼面体系——标准层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155mm厚组合楼板3.5楼面体系——标准层3.塔楼结构体200mm至250mm厚组合楼板设置径向桁架径向桁架3.5楼面体系——加强层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200mm至250mm厚组合楼板径向桁架3.5楼面体系——约束箱型桁架的扭转承担悬挑楼层以及外玻璃幕墙荷载876542313.5楼面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约束箱型桁架的扭转876542313.5楼面体系3.塔楼结
3.6幕墙支撑体系3.6幕墙支撑体系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支撑结构采用轮辐式结构体系双层玻璃幕墙效果图内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中庭3.6幕墙支撑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双层玻璃幕墙效果图内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中庭3.6幕墙支轮辐水平支撑楼板带水平支撑的轮辐结构在各个楼层将幕墙结构的水平风荷载传递到楼板。楼板轮辐结构幕墙体系轴侧图幕墙体系平面图3.6幕墙支撑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轮辐水平支撑楼板带水平支撑的轮辐结构在各个楼层将幕墙结构的水悬挑钢桁架幕墙结构的自重通过吊杆传递到加强层内的悬挑钢桁架上。吊杆轮幅水平支撑3.6幕墙支撑体系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悬挑钢桁架幕墙结构的自重通过吊杆传递到加强层内的悬挑钢桁架上3.6幕墙支撑体系塔冠结构整体轴侧图鳍状竖向桁架皇冠结构支承框架结构轮辐结构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3.6幕墙支撑体系塔冠结构整体轴侧图鳍状竖向桁架皇冠结构支
3.7地基基础3.7地基基础
桩型: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桩径:1000mm
桩长:核心区56米,扩展区52米基础持力层:9-2-1层粉砂单桩承载力:10000KN(1000吨)
承载力取值依据:1)地质勘察报告提供参数计算:11267.419﹥10000kN2)试桩取得参数计算:13000﹥10000kN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11661.6﹥100004)桩基础选型科技委专家意见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桩型:钻孔灌注桩(后注浆)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
总桩数:947根核心区:桩长56米,共247根扩展区:桩长52米,共700根长度依据:通过增加核心区桩长度,减小核心区沉降核心区及巨柱下:梅花形布置其它部位:矩形布置布置依据:荷载大的位置桩位集
中布置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总桩数:947根3.7地基基础3.塔楼结构体系简介有限元基床系数法计算沉降:基床系数:核心区刚度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木材行业木方材料进出口采购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现代农业园区麻石灌溉系统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合同争议处理规则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公交公司驾驶员服务合同标准模板3篇
- 2025年公共安全项目投标失败应急响应与合同条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境游领队导游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夹板行业供应链管理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木托盘租赁与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合同4篇
- 2025年度医疗损害责任诉讼代理委托合同范本
- 2025贵州贵阳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和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健康》课件精1
- 汽车、电动车电池火灾应对
- 中医药适宜培训-刮痧疗法教学课件
- 免疫组化he染色fishish
- 新东方四级词汇-正序版
- 借名购车位协议书借名购车位协议书模板(五篇)
- 同步轮尺寸参数表详表参考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