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_第1页
商贸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_第2页
商贸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_第3页
商贸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_第4页
商贸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泓域咨询/商贸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

商贸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xx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第一章项目绪论 6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6二、项目承办单位 6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6四、项目建设选址 6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6六、资金筹措方案 7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7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8九、项目综合评价 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8第二章发展规划 10一、公司发展规划 10二、保障措施 14第三章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 17一、发展布局 17二、企业营销对策 28三、保障措施 29四、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点 31五、主要任务 33六、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 38七、规划背景 40八、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 45九、总体要求 47十、定位的概念和方式 50十一、目标市场战略 53十二、全面质量管理 60第四章人力资源 64一、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 64二、员工福利的类别和内容 65三、工作岗位分析 79四、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 82五、实施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原则 84六、员工福利计划 85七、岗位评价的特点 88八、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 89九、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项目设计的原则 91第五章经营战略分析 94一、企业市场细分 94二、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 98三、企业战略目标的含义与作用 100四、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重点工作 101五、企业投资战略的目标与原则 109六、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 110七、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划分 113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115一、公司经营宗旨 115二、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115三、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116四、财务会计制度 119第七章项目投资计划 123一、建设投资估算 123建设投资估算表 124二、建设期利息 12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125三、流动资金 126流动资金估算表 126四、项目总投资 12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127五、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12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28第八章财务管理分析 130一、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130二、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 133三、企业资本金制度 136四、短期融资券 143五、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 146六、短期融资的分类 149七、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150第九章项目经济效益 153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15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5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5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56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5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58三、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59四、偿债能力分析 16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161五、经济评价结论 162项目绪论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商贸物流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徐xx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293.4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88.3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54%;建设期利息13.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1%;流动资金891.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8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388.3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007.9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52.68万元,预备费27.72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293.48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570.9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104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8056.91万元。3、净利润(NP):1719.51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3.18年。2、财务内部收益率:59.88%。3、财务净现值:4460.41万元。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项目综合评价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293.481.1建设投资万元1388.391.1.1工程费用万元1007.991.1.2其他费用万元352.681.1.3预备费万元27.721.2建设期利息万元13.991.3流动资金万元891.102资金筹措万元2293.482.1自筹资金万元1722.582.2银行贷款万元570.903营业收入万元104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8056.91""5利润总额万元2292.68""6净利润万元1719.51""7所得税万元573.17""8增值税万元420.13""9税金及附加万元50.41""10纳税总额万元1043.71""11盈亏平衡点万元2782.43产值12回收期年3.1813内部收益率59.88%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4460.41所得税后发展规划公司发展规划(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公司秉承“不断超越、追求完美、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贯彻“安全、现代、可靠、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将紧密契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类别,加大研发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以及市场地位。(二)扩产计划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相关领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优势,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年增长,产能瓶颈日益显现。因此,产能提升计划是实现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公司将以全球行业持续发展及逐渐向中国转移为依托,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巩固并扩大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影响力。在产品拓展方面,公司计划在扩宽现有产品应用领域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保持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三)技术研发计划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在现有技术研发资源的基础上完善技术中心功能,规范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流程,引进先进的设计、测试等软硬件设备,提高公司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开发效率,提升公司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竞争实力,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公司将本着中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前瞻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研发中心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从人、财、物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确保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公司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开发。(四)技术研发计划公司将以新建研发中心为契机,在对现有产品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公司的研发设计能力、满足客户对产品差异化需求的同时,顺应行业技术发展,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自动化程度,在充分满足下游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强化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公司技术的行业先进地位,强化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是公司今后持续发展的关键。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保障,公司未来三年将重点关注专利的保护,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盈利水平。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量引进或培养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以培养技术骨干为重点建设内容,建立一支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搭配的人才队伍,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公司将采用各种形式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包括:提高技术人才的待遇;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实行对口培训等形式,强化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行就地取才、内部挖掘和面向社会广揽人才相结合。确保公司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整合产、学、研资源优势,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并举的方式,持续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公司对重大项目的攻克能力,提高自身研发技术水平,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五)市场开发规划公司根据自身技术特点与销售经验,制定了如下市场开发规划:首先,公司将以现有客户为基础,在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以求充分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不断增加现有客户订单;其次,公司将在稳定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同时,凭借公司成熟的业务能力及优质的产品质量逐步向新的客户群体拓展,挖掘新的销售市场;最后,公司将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公司售后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公司整体服务水平,实现整体业务的协同及平衡发展。(六)人才发展规划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为了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公司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潜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公司将立足于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引进。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评估机制,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公司将根据不同部门职能,有针对性的招聘专业化人才:管理方面,公司将建立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需要招聘行业内专业的管理人才,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技术方面,公司将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公司核心技术储备,并加速成果转化,确保公司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人才梯队,以培养管理和技术骨干为重点,有计划地吸纳各类专业人才进入公司,形成高、中、初级人才的塔式人才结构,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未来公司将强化现有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及员工的发展意愿,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司将采用内部交流课程、外聘专家授课及先进企业考察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技能。人才培训的强化将大幅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队伍进一步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步伐。公司将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结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潜力挖掘的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服务年限及贡献,逐步提高员工待遇,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全力打造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敬业爱岗、开拓创新的员工队伍,从而有效提高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措施(一)扶持产业中小企业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进一步减免或取消涉及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增加采购预算中面向小微企业的份额。健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各类特色融资超市建设。(二)完善统计评价体系根据国家产业分类标准,结合当地实际,加强新兴产业统计研究,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健全统计指标体系。根据产业功能区发展定位,完善产业功能区发展评价机制。强化对重点产业、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工作,为保障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依据。(三)优化投资环境优化服务机制。完善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优化政策引导、市场监管、质量监督服务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发展模式。根据规划产业布局,结合园区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实施,积极引导产业关联项目或企业向重点园区聚集,集群发展。加快编制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优化投资布局,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促成产业发展高地、成本洼地。优化配套建设。落实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相关配套建设,利用多种合作模式,合作共建,推进项目落地。(四)开展宣传教育和检查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行业生产和应用的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对行业政策的理解与参与,使行业的生产与应用成为全行业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开展行业行动检查,对不执行行业生产和使用有关规定的,要加强舆论监督和通报批评。(五)强化人才支撑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体系。加强专业学位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应急相关专业,推动各方联合培养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制定产业专家库,制定专家队伍储备机制和管理制度,打造一支有实力的专家队伍。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补贴和安家补贴,在签证、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生活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六)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产业资金规模,设立产业工作专项资金。加大产业战略实施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实施转化、构建支撑体系、加强宣传培训、加大奖励力度等方面。引导企业增加产业投入。大力发展产业质押融资、产业保险等金融创新,形成多渠道的产业投入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发展布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立足于获批的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交通强省战略部署的发展契机,以我省“一圈引领、双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为总纲,以重点建设大南昌商贸物流圈及赣州、九江、上饶和宜春四大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为主体,引领带动其他设区市建设商贸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充分发挥京九、沪昆“十字型”高铁经济带对各区域商贸物流协同发展和内生外拓的一体化驱动作用,构建我省“一圈四中心六节点、两轴多通道”的商贸物流总体发展布局,同时综合考虑各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规模、主营业态、功能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发展15个物流产业集群。(一)一圈大南昌商贸物流核心圈围绕提升大南昌都市圈辐射带动能级的强省会战略,以南昌市为中心,以一小时交通时空距离为半径,充分利用全省交通中心、经济中心、商贸中心、会展中心等有利条件,重点发展先进商贸制造业物流、农产品(药品)冷链物流、日用商品物流、进出口贸易物流、会展旅游业物流、城市居民生活服务物流和智慧城市商贸物流网络等。依托新洪城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商贸集聚区,以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城配为抓手,着力建设国内领先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城乡多级物流服务网。依托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南昌国际智慧空港“南北呼应”的两大开放发展门户,加快推进中国(南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数字化综合保税区建设,把南昌打造成全省商贸物流核心增长极和全国重要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二)四中心作为江西省的南大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应充分发挥赣州市区位交通优势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体作用,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托赣南脐橙、南康家具、钨和稀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一批千亿产业优势,推动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空港物流、制造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进口冷冻食品集散地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赣州国际陆港为核心带动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赣州水运码头、高铁货运码头等对外开放平台联动发展,深度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培育中欧班列精品线路,打造区域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提高对周边地区进出口货源集聚能力,把赣州建设成赣南区域高质量商贸物流中心以及内陆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先行区。紧紧围绕打造江西江海直达开放门户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积极利用九江沿江综合交通走廊和昌九综合交通走廊优势、152公里长江岸线和一类水运口岸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一城一港”战略,大力发展九江港多式联运建设,通过江海、铁水、陆海等多种方式打通面向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欧洲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依托九江综合保税区和木材、粮食、肉类等进口商品指定口岸的监管场地优势,重点引进和培育仓储物流、冷链配送、加工配套等口岸关联产业,打造覆盖江西全域、面向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中心,助推九江口岸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将九江市航运物流业培育成国际国内辐射能力强的发展新高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支点。有效利用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的区位条件,加快上饶开放门户建设进程,进一步完善“一纵一横”区域物流大通道和海陆空立体物流运输网络,充分发挥向东开放的桥头堡和高铁枢纽的集散作用。基于独特的风景旅游资源和丰富的优质绿色农产品资源,发挥发达的商贸业基础以及电子商务和品牌快递企业聚集优势,重点发展农业物流、旅游物流、空港物流、电商物流等,加快建设区域性快递物流基地,形成物流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以上饶国际陆港为核心的江西省赣东北物流中心建设,构建“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城乡配送”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将上饶市打造成为带动赣东北、辐射赣浙闽皖、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联通国际的重要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宜春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依托锂电、中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健康养生、循环经济等产业优势,以绿色生态、转型升级为契机,协同促进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重点发展冷链物流、旅游物流、生态物流等。科学规划和建设功能完备的示范性现代化物流园区,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需求,着力构建多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物流服务网络。大力推进宜春中心城区智慧快递物流核心区、高安智慧物流产业园、樟树智慧医药物流园建设等智慧物流项目建设,推动宜春陆港建设,加快实现樟树河东港、高安陆港等对外平台的畅通开放,打造引领赣西及湘、鄂等周边省市物流发展的供应链物流枢纽节点和商贸物流中心。(三)六节点抚州:积极对接海西经济区,充分利用海关封关运行、中欧班列和铁海联运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等开放优势,推进海西国际陆港建设,形成抚州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南丰蜜桔、黎川陶瓷等本地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物流产业整合聚集。加快昌抚一体化进程,强化抚州对大南昌都市圈商贸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对接沪昆高铁、向莆铁路经济带的次级战略枢纽,打造我省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吉安:发挥京九高铁枢纽的集聚效应,以吉泰走廊为核心增长极,聚力在吉泰走廊打造1-2家高质量的示范物流园区,强化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终端设备普及,建立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做好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依托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快布局冷链物流、旅游物流、电商物流、智慧物流、高铁物流等物流业态。加快推进吉安港建设,积极融入粤苏皖赣四省大通道,使吉安成为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节点城市,打造成我省赣中商贸物流节点城市。鹰潭:依托移动物联网支柱产业与眼镜、医药食品、雕刻三大特色产业,以集聚商贸物流园区、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引进商贸物流大项目为重点,着力发展城乡商贸物流、旅游物流、冷链物流、口岸物流以及电子商务物流。结合城乡高效配送、城乡融合发展等国家级试点,建立“统仓共配”城乡高效配送物流服务机制,整合资源发展鹰潭有色金属物流产业集群,发挥信江的通江达海优势,稳步推进鹰潭港综合货运码头建设,并配套建设港口物流园区,打造江西商贸物流节点城市。景德镇:基于浙赣皖三省交汇区域优势,充分利用景德镇机场、“一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皖赣铁路等交通基础,以景德镇鱼山码头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构建景德镇综合物流园、景北物流铁运航空基地、景西多式联运物流基地“1园2基地”的物流节点,发展景德镇物流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打造我省赣东北商贸物流节点城市。萍乡:基于毗邻长株潭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和完备的现代交通条件,加强区域高铁枢纽建设,以赣西国际陆港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赣西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转港、赣湘边区域物流中心。重点推进区域性冷链物流专业化建设,着力建设农产品预冷集采、深加工、农副产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冷链物流集聚区,依托对冶金建材、工业陶瓷、花炮、电瓷等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整合全市已有物流产业资源,打造成我省赣西商贸物流节点城市。新余:利用多条铁路交汇、袁河直通赣江等交通优势,依托东西对接、梯度跟进的战略区位,积极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加强物流园区的现代化建设和运营。推动钢铁、光伏、装备制造等制造业物流发展。以新余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全面推进商贸物流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冷链、社区团购、快消品配送等业态发展,加快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把新余打造成我省赣西商贸物流中转节点城市。(四)两轴多通道以沪昆高铁为轴带,以沿江通道、岳九衢通道、衡吉武通道、韶赣厦通道为支线,充分发挥大南昌商贸物流核心圈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南昌、上饶、鹰潭、抚州、新余、宜春、萍乡商贸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空港物流、农业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增强南昌、上饶、萍乡等交通枢纽功能,充分发挥上饶、鹰潭内陆无水港的国际物流功能,加强赣西、赣东北对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辐射作用,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普速铁路等多层次集疏运体系。对内加快区域融合和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对外加大与长三角、长株潭等沿线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构建成为江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商贸物流主通道。以京九高铁为轴带,以合福通道、阜鹰汕通道、银福通道、蒙吉泉通道为支线,推动大南昌市商贸物流核心圈和赣南商贸物流区的联通互动,大力推进空港物流、港口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产业物流协同发展。促进南昌、九江的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着重提升赣州和吉安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推动高铁与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依托于粤苏皖赣-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加速推进赣州国际陆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九江水运港、吉安港、定南铁路港等节点项目建设,稳定开行赣欧班列,大力拓展江西至深圳、广州、厦门、宁波等沿海港口铁海联运,构建成为江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融入“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主通道。(五)15个重点发展物流产业集群1、向塘综合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南昌县向塘开发区、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即以向塘省级物流中心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涵盖区域,将周边区域的物流企业纳入集群范围。依托国家级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平台,全省唯一的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口岸、商品车铁路物流基地,开行中欧班列、铁海联运,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京东、菜鸟网络、传化、苏宁等30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入驻等优势,建设区域性货物集散中心,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物流产业集群。2、昌北航空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赣江新区、南昌临空经济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昌北国际机场航空一类开放口岸,进境指定口岸等优势,扩大现有的国际国内航空货运航线,积极引进重要的快递物流企业在昌北国际机场增设航空货运营运点,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航空物流产业集群。3、九江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九江浔阳区、九江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农产品产地、肉类进境指定口岸等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形成全省重要的农产品货物集散中心,打造成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4、九江水运口岸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柴桑区、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等县区的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国家级水运一类开放口岸,整合九江港、瑞昌港区、湖口港区等港口资源,积极与长江流域重要港口对接,开行九江至上海“天天班水运班轮”,重点发展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水运口岸物流产业集群。5、南康家具家电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赣州市南康区、章贡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赣州国际陆港和城乡一体化配送体系,家具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开行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班列和内贸班列等优势,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家具家电物流产业集群。6、赣南综合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赣州市“三南”片区以及赣南脐橙主产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赣南脐橙,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以及赣粤物流大通道重要的物流中心节点和城乡一体配送体系等优势,发展商贸物流,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综合物流产业集群。7、高安汽运陶瓷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高安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汽运、陶瓷产业,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汽运物流,形成整车、专用车制造,货车流通、二手车流通、零部件配套为一体的汽运物流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发展陶瓷物流,发展集研发、会展、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为一体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统仓共配、零担专线、铁海联运的专业服务。主动接受大南昌都市圈辐射,承接批发商品物流中转服务,建设区域性货运集散中心,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汽运陶瓷物流产业集群。8、樟树医药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樟树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医药、化工产业,铁路专用线,智慧医药物流中心、中药材物流中心、全国药交会展会中心等优势,重点发展医药物流产业,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医药物流产业集群。9、萍乡工业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萍乡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冶金建材、工业陶瓷、花炮、电瓷等传统产业,赣西陆港、烟花鞭炮物流中心等优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物流产业集群。10、新余钢铁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新余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钢铁、新能源等产业,以及城乡一体化配送体系,快递区域性分拣中心、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等优势,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钢铁物流产业集群。11、吉安电子信息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吉安市吉州区、吉安县、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电子信息产业,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吉安港和综合保税区平台等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供应链物流,建设区域性货运中心,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物流产业集群。12、抚州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抚州临川区、南丰县、广昌县和崇仁县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海西国际陆港,南丰蜜桔、广昌白莲等农产品优势,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形成农产品货物集散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13、上饶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上饶信州区、广信区、广丰区、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和品牌快递企业转运中心聚集等优势,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集群。14、鹰潭有色金属物流产业集群该物流产业集群涵盖鹰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贵溪市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鹰潭铁路港、铜产业等优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物流,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物流产业集群。15、景德镇陶瓷航空物流产业集群涵盖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陶瓷工业园等县区所有物流企业及相关物流业态。未来五年依托陶瓷、航空等产业优势,发展陶瓷、航空物流,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陶瓷航空物流产业集群。企业营销对策用上述矩阵法分析、评价营销环境,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结果。在环境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企业对威胁与机会水平不等的各种营销业务,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对理想业务,应看到机会难得,甚至转瞬即逝,必须抓住机遇,迅速行动;否则,丧失战机,将后悔莫及。对风险业务,面对其高利润与高风险,既不宜盲目冒进,也不应迟疑不决,坐失良机,应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创造条件,争取突破性的发展。对成熟业务,机会与威胁处于较低水平,可作为企业的常规业务,用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为开展理想业务和风险业务准备必要的条件。对困难业务,要么是努力改变环境,走出困境或减轻威胁,要么是立即转移,摆脱无法扭转的困境。保障措施(一)强化金融支持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广供应链金融,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适合商贸物流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案,积极发展仓单质押、存货质押、在途货物抵押、应收账款融资等物流金融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债券融资,城乡配送网络、公共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优化用地保障落实商贸物流业用地政策,制定物流产业用地标准,充分考虑并满足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优先保障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重点物流产业集群以及纳入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的物流仓储用地。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优先支持效益高、质量好的物流园区扩区调区,引导园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倡合理集约用地,鼓励利用已有厂区、闲置仓库、旧厂房改造或加层改造等建设符合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盘活省内城镇、城乡交界闲置、低效用地,提高物流项目的土地利用率。(三)规范市场环境推进优化商贸物流营商环境,积极推动解决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停靠难、卸货难、罚款多、收费多“三难两多”等问题,各设区市应尽快制定出台城市配送车辆标识管理办法和通行便利政策,对生活必需品配送、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品配送、共同(集中)配送以及使用节能和新能源的车辆予以优先通行,并抓好清理和规范商贸物流领域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落实。(四)推进人才培养引导省内高等院校开设商贸物流相关课程,培养与商贸物流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机构共同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商贸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各项技能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海内外精通商贸物流、经营管理和信息化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福利待遇、职称评聘、成果转化奖励等激励措施,推动出台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五)强化监测体系依托行业协会完善商贸物流行业统计监测制度,健全统计样本库,完善全面反映我省商贸物流发展规模、结构、效益及潜力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提高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企业直报、社会采集等方式,完善数据报送体系。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多种方式,实施评估体系,科学评估实施效果,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点(一)绿色营销的内涵关于绿色营销,广义的解释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既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因此,绿色营销也称伦理营销。狭义的绿色营销,主要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因此又称生态营销或环境营销。绿色营销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英国威尔斯大学的肯˙毕泰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者与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首先,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仅是顾客,还包括整个社会;其次,市场营销过程的永续性一方面需仰赖环境不断地提供市场营销所需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能持续吸收营销所带来的产物。”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将四方面利益结合起来,全面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二)绿色营销的特点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绿色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与绿色产品的需要。(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绿色营销以满足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损害健康的产品。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绿色营销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新观念,所要实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必须有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体制,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与绿色营销的方针、政策,制约各方面的短期行为,维护全社会的长远利益。(4)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决定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必然要求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如背离绿色观念,其结果有可能加快环境污染的进程。只有以绿色科技促进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生以及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开发,才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主要任务(一)完善商贸物流运行体系,推动内陆双向开放以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构建我省功能完善、集约高效、安全便捷的骨干物流通道,加大对赣州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以及其他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建设力度,推动具有较强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南昌、九江、赣州、上饶、宜春建设成为辐射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增强省内各区域其他节点城市商贸物流服务的渗透力与辐射力,统筹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区域商贸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功能对接。依托粤苏皖赣-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以及南昌昌北国际空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赣州国际陆港、上饶国际陆港、海西国际陆港、九江江海直达航运中心等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实现货物出入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等效率的“三同”目标,重点推进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与各沿海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以及国际国内货运航线航班,巩固和拓展与欧洲腹地国家、中亚各国以及国内重要物流枢纽城市的经贸往来,为我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电子信息与服装等主要出口商品开辟便捷贸易通道。(二)优化城乡配送网络布局,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商贸物流在支撑我省城乡商品流通、保障居民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打通衔接有效、往返互动的双向流通网络。重点推动县域标准化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和村级公共服务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昌、赣州、宜春、鹰潭等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巩固试点成果,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加以推广。加大“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农村“快邮合作”、“交邮合作”推进力度,充分整合顺丰、邮政、菜鸟网络等省内重点快递物流企业的配送资源,在配送速度、配送时效和配送范围上进行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创新城乡配送组织方式,推行快消品统仓共配、电商快递城乡往返配送、农产品集采共配等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探索物流公司与农户合作形式,有机整合农村物流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相关环节,有效解决偏远乡村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问题。围绕赣南脐橙、万年贡米、广昌莲子、江西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布局,依托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完善物流通道、延伸功能,建立链接全省的农产品骨干流通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品质。(三)发挥物流产业集群效能,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根据各区域发展需要对全省范围内的物流产业集群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整合,在重要物流口岸、交通枢纽、商贸聚集区以及产业优势突出的地区,着力打造和发展15个重点物流产业集群。根据各物流产业集群的功能定位和业态特征积极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备的生产服务型、交通枢纽型、商贸服务型或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的入驻,扩大集聚效应和辐射范围。依托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与各类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网络,提升我省各区域重点产业供应链服务能级水平,加强产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一体化联动。促进各地物流龙头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为省内樟树中药材、新干箱包、新余钢铁、南康家具、高安建陶、景德镇陶瓷等区域特色制造业提供便捷化、定制化和精准化的物流服务,积极运用先进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其引入专业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四)构建商贸物流供应链,实现全链条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供应链上下游系统化、专业化、协同化与共享性特征优势,形成“聚而优”的商贸物流产业供应链生态。支持省内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向供应链“链主”转型,改革“小而全”和“大而全”的物流运作模式,将短板项目外包以重点发展其核心竞争力,积极向供应链服务型企业转型,通过“以强带弱、强弱联动”提升供应链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加大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针对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快递、冷链等新兴领域引进国内外领先企业,与本土物流企业合作共生,以行业内先进技术为核心带动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商贸物流供应链的建设。引导上下游生产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信息平台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多种市场机制和运营方式形成企业联盟,打通采购、分销、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以此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有效推进我省商贸物流产业全链条的高质量发展。(五)推广数字化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引导省内商贸物流企业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搭建全过程物流活动的信息化和数据化采集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广泛应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终端设备,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流程可监视、去向可查证。不断提高智慧物流体系在我省商贸领域的覆盖率和服务效率,在省内重点区域积极建设智慧物流园区和物流云平台,支持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大力开展“互联网+仓储”建设,优化云仓运营模式、赢利模式、配送模式和选址问题,扩大自动分拣、快速分拣、智能配货等仓储物流技术的应用范围。大力发展包括即时配送、无人配送、众包物流、前置仓等在内的智慧型末端物流体系,科学部署和建设一批智慧商店和智慧商圈,扩大智能信报(快件)箱在城市住宅小区的布放数量与范围,推广无人机、无人车、智运快线等先进无人配送技术的试点使用,实现新零售背景下末端物流配送的智能化改造。(六)推行绿色化设施应用,落实物流低碳化发展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引导省内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增强环保节能意识,全面推进绿色仓储设施设备与技术应用,重点推动冷库提升节能技术水平、仓储设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广新能源配送车辆,在商品仓储、运输、配送、分拣、加工的全过程推进可循环包装、减量包装和可降解包装,实现绿色仓储与配送可持续发展。加快制定完善绿色物流标准,完善运输车辆能耗和排放监测,建立绿色物流评估标准和认证体系,以城乡高效配送试点为契机,鼓励企业整合资源,优化配送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减少返空、迂回运输。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和物流龙头企业率先开展逆向物流试点,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回收网络,推动绿色物流经营机制规模化、集约化,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通过其内容的不断扩大及其自身各因素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影响。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初,西方企业仅将销售市场视为营销环境;30年代后,将政府、工会、竞争者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者也看作是环境因素;进入60年代,又把自然生态、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力度的加强,愈加重视对政治、法律环境的研究。环境因素由内向外的扩展,国外营销学者称之为“环境外界化”。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制约因素,营销活动依赖于这些环境才得以正常进行。这表现在:营销管理者虽可控制企业的大部分营销活动,但必须注意环境对营销决策的影响,不得超越环境的限制;营销管理者虽能分析、认识营销环境提供的机会,但无法控制所有有利因素的变化,更无法有效地控制竞争对手;由于营销决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营销管理者无法直接把握企业营销决策实施的最终结果。此外,企业营销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取得,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种产品,也需要获得消费者或用户的认可与接纳。虽然企业营销活动必须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但营销活动绝非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营销管理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就宏观环境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来自环境的威胁,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运用自身的资源,积极影响和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更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空间。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会造就良好的营销环境,从而进一步形成良好的企业营销行为,反之亦然。营销环境与企业的循环互动作用,使营销环境与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菲利普•科特勒的“大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企业为成功地进入特定的市场,在策略上应协调地使用经济的、心理的、政治的和公共关系的手段,以博得外国的或地方的各有关方面的合作与支持,消除壁垒很高的封闭型或保护型市场存在的障碍,为企业从事营销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就微观环境而言,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事实上都是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按市场营销的双赢原则,企业营销活动的成功,应为顾客、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带来利益,并造福于社会公众。即使是竞争者,也存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因素,在竞争中,有时也会采取联合行动,甚至成为合作者。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我省商贸物流业实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商贸物流对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及保障作用不断增强。(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全省商贸物流总额持续增长,商贸消费持续升级,物流需求大幅提升。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71.8亿元,年均增长8.4%,其中网络零售额1318.2亿元;商贸物流总额17389.5亿元,年均增长10.0%;快递业务量11.2亿件,年均增长36.7%;进出口总值4010.1亿元,年均增长8.8%,居全国第18位,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达26.3亿元,居全国第13位。“十三五”期间,南昌、九江列入全国第三批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鹰潭、宜春、赣州、南昌先后入选全国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加快落实商贸物流产业链链长制,推动技术、人才、供应链对接,培育14家供应链“链主”型企业。推动步步高、国光连锁、坚强百货、九江联盛等大型连锁企业完善自营配送模式,不断链接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上下游企业协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全省商贸物流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我省批发和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为7.2%,较2015年下降0.5个百分点。我省持续开展城市配送、城乡高效配送试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仓专项行动,使大型连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配送成本不断下降,配送效率逐步提高。全省基本形成“六纵六横”物流通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截止202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1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国道、省道覆盖100%县城和86%乡镇;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546.3公里,高铁实现设区市全覆盖;水路通航总里程达到5716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871公里。邮政邮路总条数737条;快递服务网路条数2486条。各类商贸配送中心近150个,仓储总面积2181.6万平方米,其中高标仓360.0万平方米;已建冷库容量240.7万吨;在建冷库55万吨;快递末端网点8897个,年均增长17.2%,居中部第3位,覆盖全省100%的县、97%的乡镇、85%的行政村。截止2020年底,全省进入全国零担30强企业1家;冷链百强企业2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4家;星级仓库企业11家;担保存货资质企业4家;具备网络货运线上服务能力企业34家,其中28家获得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全省在工商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2.2万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266家,年均增长25.7%;5A级物流企业4家、4A级物流企业106家,企业数量和质量均有了明显提升。共认定重点商贸物流园区(中心)15家,较2015年新增4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84家,较2015年新增47家。十三五”期间,陆续出台了《江西省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江西省商贸物流产业链长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了全省商贸物流健康有序发展,“放管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二)面临形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作用、相互激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商贸物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1.发展机遇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新空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制度优势日益彰显,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总体有利环境。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商品和要素资源向国内市场加快转移,为商贸物流产业带来持续发展优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生产力布局逐步向内陆腹地延伸,有利于我省商贸物流业全方位拓展新发展空间。数字经济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加速转型提供了新引擎。以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数字经济,开启了数字时代,互联网金融、网络自媒体等一系列新业态应运而生,为商贸物流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随着“互联网+”背景下产业跨界融合加速,我省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移动购物、电商平台化、物联网、社区O2O、社交购物等新消费场景和新零售模式,极大促进了电商与物流线上线下的高效整合和互联互动。我省商贸物流业也要紧紧抓住数字时代难得的重大机遇,在这一新引擎的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消费结构升级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赋予了新任务。创新驱动、扩大内需、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等新一轮宏观发展政策的实施调整,我省商贸物流业支撑农业、制造业、流通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需求进一步凸显,急需从传统生活服务型业态向多场景多功能业态拓展;尤其是在我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带动了城乡生产生活资料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有利于全面激发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活力,推动城乡物流网络设施一体化的双向物流体系建设,在新动能培育上取得新突破。2.面临挑战全球供应链重构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贸易摩擦仍在持续,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整体进入低速增长期,并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广泛深远的影响下,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使得我省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加剧,作为面向省外、辐射全球的重要流通环节的商贸物流业,保链、补链、强链任务更加艰巨,重构稳健、安全的供应链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省商贸物流重点关注的焦点。区域竞争加剧为我省商贸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挑战。随着中西部各省市正逐步加快布局流通节点,基础设施和相关政策对周边流通要素的吸附能力成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因素,尽管现阶段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正处于稳步提升的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商贸物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不协调、基础设施不优、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主体偏小偏弱、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要素入赣机制有待完善,这些制约我省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有待加快破解。总体来看,我省商贸物流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着力在优化商贸物流结构、增强内生动力、补齐发展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商贸物流发展水平,为我省加快跨越赶超增添新动能。营销组织的设置原则企业的具体情况各异,营销机构不可能、也无必要都按一种模式。但有一些共性原则需要注意和遵循:(一)整体协调和主导性原则协调是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设置营销机构需要注意:(1)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协调企业与环境,尤其是和市场、顾客之间的关系。满足市场、创造满意的顾客,是企业最根本的宗旨和责任;能比竞争者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也是组建营销部门的基本目的。(2)设置的营销机构能够与企业内部其他机构相互协调,在服务顾客、创造顾客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3)营销部门的内部结构、层级设置和人员安排能够相互协调,充分发挥营销职能的整体效应。总之,营销职能部门应当面对市场、面对顾客时能代表企业,面对内部各部门、全体员工时能代表市场、代表顾客。同时内部具有相互适应的弹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是构建“现代营销企业”重要的组织基础。(二)精简以及适当的管理跨度与层级原则组织建设要“精兵简政”,切忌机构雁肿。一是防止因事设职、因职设人,人员要精干;二是内部层级不宜太多。内部层级少,信息流通快,还能密切员工之间关系,利于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提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最佳的机构是既能完成任务,组织形式又最为简单的机构。这涉及管理跨度与层级问题。管理跨度又称管理宽度或管理幅度,指领导者能够有效地直接指挥的部门或员工数量,是一个“横向”的概念;管理层级又称管理梯度,指一个组织属下不同层级的数目,是一个“纵向”的概念。管理的职能、范围不变,一般来说,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是互为反比关系的:管理跨度越大、层级越少,组织结构越扁平;反之,跨度越小,则管理的层级越多。通常情况下,管理层级过多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与传递过慢,可能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管理跨度过大,超出领导者能够管辖的限度,又会造成整个机构内部的不协调、不平衡。营销部门要真正做到精简,在设置机构时能否把握营销工作的性质和职能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前提。(三)有效性原则效率是衡量组织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机构的效率高,说明结构合理、完善。直观地讲,“效率”是指一个组织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机构的效率表现在能否在必要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能否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最大的成果;能否很好地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业务上不断创新;能否维持机构内部的协调,及时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紧紧围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区位、产业、交通等优势,构建完善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商贸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方式和经营业态,构建商贸物流产业供应链,加快数字化转型,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做出重要贡献。(二)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商贸物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通过合理布局,统筹制定并完善产业规划、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积极营造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2.坚持创新驱动、转型优化充分发挥重点领域、区域与龙头企业的典型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顺应新一代信息网络的发展趋势,着力培育商贸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统筹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硬件和软件的同步建设和发展,实现创新驱动下商贸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3.坚持链群联动、产业协同加强物流业与商贸业、制造业、农业和金融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产业协同、城乡一体的商贸物流服务网络,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化重点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扩张的新优势,更好发挥商贸物流支撑产业、繁荣市场、满足消费等改善民生功能。4.坚持开放融合、一体发展提高我省商贸物流业的开放水平,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的联动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实现资源要素高效一体化整合,以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和物流枢纽培育为起点,构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供应链。(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智慧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化商贸物流运行体系,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商贸物流业建设成为辐射国内、联通国际、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商贸物流总额达到3万亿元;商贸物流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15个物流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0亿元。到2025年,全省区域性物流中心达到5个,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服务网点实现100%全覆盖。全省仓储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其中高标仓占比达到30%;冷库容量达到400万吨,每万人拥有冷库容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400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10家;重点商贸物流园区(中心)达到30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达到150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达到12家,其中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达到2家。到2025年,全省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40%以上,商贸物流信息化普及率达到90%。物流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省市县三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形成全省商贸物流大数据,并与市场主体实现互联互通。定位的概念和方式(一)市场定位的概念“定位”一词,是由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1972年提出的。他们对定位的解释是:定位起始于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定位并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事,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的行动,即把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他们强调定位不是改变产品本身,改变的是名称和沟通等要素。定位理论最初是被当作一种纯粹的传播策略提出来的。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定位理论对营销影响已超过了原先把它作为一种传播技巧的范畴,而演变为营销策略的一个基本步骤。这反映在营销大师科特勒对定位所下的定义中:定位是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的策划行为,目的是使它在目标顾客的心理上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因此营销人员必须开发所有的营销组合因素,使产品特色确实符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即实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定位。现在使用的“定位”一词,一般都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的,即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策略,更重要的还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策略。“定位”概念被广泛使用于营销领域之后,衍生出来多个专门术语,市场定位就是其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市场定位,也被称为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位置。产品的特色或个性可以从产品实体上表现出来,如形状、成分、构造、性能等;也可以从消费者心理上反映出来,如豪华、朴素、时髦、典雅等;还可以表现为价格水平、质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