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这次会议研究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受很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判断了党的建设的状况,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历史紧迫感。这就是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全会分析了党的建设的走向,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历史任务。这就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学习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9课七七事变自主学习1.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经过、影响。2.说出平津保卫战中涌现出的抗日英雄是谁?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意义。4.淞沪会战的时间、意义。5.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自主学习1.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经过、影响。北平沈阳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1935年1931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北平沈阳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1935年193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影响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新课讲授一.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影响1二十九军驻防地日军重兵占据日本控制的伪蒙军日本的控制区为什么日军会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二十九军驻防地日军重兵占据日本控制的伪蒙军日本的控制区为什么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赵登禹“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平津保卫战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北平沈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上海2个旅团3个师团×189600万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北平沈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上海2个旅团3个师团×1896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标志: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供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1937年9月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标志: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供的国共合作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叶剑英115师120师129师师长林彪师长贺龙师长刘伯承军长:副军长:工农军的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南方八省游击队朱德彭德怀八路军新四军叶挺项英改编改编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叶剑英115师120师129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时间:经过:三、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挑起事端。时间:三、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姚子青谢晋元守卫宝山四行仓库保卫战姚子青谢晋元守卫宝山四行仓库保卫战13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四.南京大屠杀

,日军攻陷

。国民政府迁往

,把

作为战时的陪都。南京重庆重庆1937年12月13日四.南京大屠杀,日军攻陷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

。30多万人日军侵华过程暴行累累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探讨:南京大屠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教训(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保持警惕,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探讨:南京大屠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教训(启示):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东亚病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东亚病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铭记历史,以史为鉴!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C课堂巩固1、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2、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后C、中共七大之后D、七七事变之后D2、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3、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A3、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4、“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C4、“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5、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列入《世界记忆名录》,30多万我国同胞被日军杀害惨案成为全人类的永远记忆。今年是这一惨案发生的()A、71周年B、81周年C、91周年D、101周年B5、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列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八一三事变④西安事变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

A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材料一: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2)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京大屠杀我们应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等。非选择题材料一: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完成P95课后练习作业:完成同步练习第19课完成P95课后练习学习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这次会议研究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受很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判断了党的建设的状况,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历史紧迫感。这就是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全会分析了党的建设的走向,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历史任务。这就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学习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9课七七事变自主学习1.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经过、影响。2.说出平津保卫战中涌现出的抗日英雄是谁?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意义。4.淞沪会战的时间、意义。5.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自主学习1.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经过、影响。北平沈阳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1935年1931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北平沈阳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1935年193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影响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新课讲授一.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影响1二十九军驻防地日军重兵占据日本控制的伪蒙军日本的控制区为什么日军会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二十九军驻防地日军重兵占据日本控制的伪蒙军日本的控制区为什么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赵登禹“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平津保卫战佟麟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北平沈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上海2个旅团3个师团×189600万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北平沈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上海2个旅团3个师团×1896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标志: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供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1937年9月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标志: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供的国共合作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叶剑英115师120师129师师长林彪师长贺龙师长刘伯承军长:副军长:工农军的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南方八省游击队朱德彭德怀八路军新四军叶挺项英改编改编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叶剑英115师120师129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战》课件时间:经过:三、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挑起事端。时间:三、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姚子青谢晋元守卫宝山四行仓库保卫战姚子青谢晋元守卫宝山四行仓库保卫战41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四.南京大屠杀

,日军攻陷

。国民政府迁往

,把

作为战时的陪都。南京重庆重庆1937年12月13日四.南京大屠杀,日军攻陷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

。30多万人日军侵华过程暴行累累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探讨:南京大屠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教训(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保持警惕,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探讨:南京大屠杀留给我们什么教训和启示?教训(启示):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东亚病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东亚病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铭记历史,以史为鉴!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C课堂巩固1、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2、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后C、中共七大之后D、七七事变之后D2、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3、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A3、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4、“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D、抗日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