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课件_第1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课件_第2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课件_第3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课件_第4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中国美学: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总称。指中国的文学与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国人审美心理特征和推举的艺术精神,中国美学的价值观念和心灵体验,中国艺术的意境营造与鉴赏特征等原理。中国美学表现为儒家美学的突出创造新变流动,道家美学的齐同万物,《楚辞》的烂漫美学,禅宗保任圆成的境界美学等形态。第一节远古至先秦的设计与美学思想先秦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滥觞阶段。发展时期主要是春秋后期至战国。先秦的音乐、诗、建筑艺术、绘画、青铜器艺术,体现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在先秦哲学与美学中,由史伯、晏婴所提出的“和”的观念是与音乐直接相关的。第一阶段:儒道的美学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认为美与人生密切相关。深化和发展了孔子的观点。第三阶段: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对墨家的“非乐”的理论做了具体系统的批判。老子的美学思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提出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认为“道”为宇宙万物的本质和本原。道是有与无、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统一,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主张美与丑相互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境生于象外”、“澄怀味象”的理论,“虚实相生”的原则,“味”“妙”“平淡”“右拙”等美学范畴的确立,都出于老子的哲学与美学。澄怀味象:南朝宋宗炳的美学观点。意指只有怀着虚静的心,才能很好体会审美对象。语出《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映象,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是对体验者涤除俗念,超越功利的审美心胸,“味象”即体味、品味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精神。孔子的美学思想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学说以“仁”为核心,并以仁学为基础和出发点,引出其美学主张。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休养中能起到特殊的作用。重视艺术与美的社会作用,重视美育的重要性,为中国历史上提倡美育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原句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从美学角度讲,“中”是一种自在未发的状态,是天地万物之本原;“和”是一种已发的合宜状态,人性发于感情而和于礼节法度。只有做到“适中”,才能达到中正平和的审美态度和天地阴阳二气平衡协调之美。在中国美学史上最先明确提出人格美同样能引起审美快感。提出“以意逆志”的命题,包含着对艺术欣赏特征的认识,主张“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涉及欣赏自然景物的形式美问题。孟子美学作为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世颇有影响。“道”孕育、包容“天地之美”,是最高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对于“道”的观照,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只要做到“坐忘”,“游心”于“道”,就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庄子.田子方》)达到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庄子作为道家美学的代表,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美学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荀子的美学思想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卿。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政治上主张理法兼治、王霸并用。哲学上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人性本恶的“性恶论”出发,肯定对于声、色等感官愉悦的追求,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具有普遍性。又强调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合于礼仪,受到社会的制约。(《荀子.礼论》)在“形”、“神”关系上,主张“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依赖于形而存在(形具神生)。又认为“形不胜心”(《荀子.非相》),形象容貌之美次于道德品质人格之美,“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同上)。发展孔子提出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观点,提出“君子比德”说,主张以自然对象之美来象征君子的美好德行性。墨子的美学思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早年曾习儒术,因不满其“礼”的繁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在美学上,并不否认美的客观存在,认为音、色、甘、美也为人所需要,主张审美与艺术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出发,提出“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的思想,以及“先质而后文”(《墨子间诂.佚文》)的命题。但以狭隘功利主义的观点,否定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提出“非乐”理论。将审美与艺术活动同直接功利联系起来,主张爱惜民力,倡导“节用”,揭露统治者肆意挥霍百姓血汗,但主张以物质功利活动取代对于美与艺术的追求,进而反对一切审美与艺术活动。《考工记》的美学思想先秦古籍中重要的手工艺科技著作,记述“百工之事”。其中涉及车舆、旌旗、冠服、宫室、礼乐诸器的制造及装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审美风尚,对手工业匠人的审美见解亦多有记载,为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美学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二节秦汉美学思想与设计秦汉是大一统的时代,秦代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源时期,而汉代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由战国前把人作为审美认识的重点,强调艺术与伦理的结合,偏重于从外部关系认识艺术的审美特点。《适音》中以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观点论述美与艺术的起源。《大乐》按照战国时期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将宫、商、角、徵、羽“五声”,与金、木、水、火、土“五行”,酸、苦、甘、辛、咸“五味”,青、红、黄、白、黑“五色”一一对应起来,提出“心适”与“音适”的命题,论述了审美主体的心境对于美感获得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内心平静安乐即“心适”的人,才能从审美中获得愉快。提出“侈乐”的命题,强调对音乐美感的享受必须适度,如果违反“适”的原则,追求“侈乐”,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败。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最大的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黄老之学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名。广义地来说,它是古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中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历史上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