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工作人员23人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2年10月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工作人员23人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2年10月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工作人员23人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2年10月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工作人员23人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2年10月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工作人员23人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下半年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事业单位考试聘用工作人员23人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民航客机发生机毁人亡事故,死亡人数在40人以上的属于(

)事故。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特别重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第二项,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由此可见,客机坠机死亡人数在40人以上应当认定为特别重大事故。

因此,选择D选项。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016年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答有关“农村教育”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办好农村教育,关键在资金。(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16年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答有关“农村教育”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办好农村教育,关键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好。建好的根本是农村的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个涉及农村教师的补充、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农村教师的水平等诸多问题。

因此,本题错误。

3.2018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统一领导,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河南省检察院共同发起的“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黄河流域九省(区)检察机关、河长办共同参与的此次专项行动,致力于解决黄河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

)等问题。

A.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B.乱占、乱采、乱堆、乱排

C.乱占、乱建、乱挖、乱排

D.乱占、乱垦、乱堆、乱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黄河治理知识。

第二步,2018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水利部统一领导,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河南省检察院共同发起的“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此次专项行动致力于解决黄河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专项行动启动后,沿黄流域九个省(区)检察院、河长办将通力协作配合,全面摸清并清理整治黄河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四乱”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黄河流域的“四乱”现象。

因此,选择A选项。

未来黄河治理的核心难题有三个:一是黄河的巨量泥沙如何处理和利用,这是黄河难治的症结,它不仅关系到黄河的防洪安全,也关系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依据黄河水资源的变化,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河流生命对水资源的需求。三是如何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是: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增水减沙。

4.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收录字母词早已是汉语词典和工具书编纂的惯例和通行的做法。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在辞书史上,这部词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它虽然还不是纯粹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典,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这段文字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

)。

A.总结西文字母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规律

B.说明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早有先例

C.论述其对于近代以来辞书编纂的影响

D.探讨汉语词典收词规律的历史演变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然后以《新尔雅》中对“X光线”一词的收录为例,说明这是汉语词典第一次收录字母词。由此可知,文段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说明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早有先例。B项忠于原文,为正确答案。

A项:文段强调的是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而不是总结收录规律,排除;

C项:该项表述未体现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内容,排除;

D项:单单介绍《新尔雅》并不能探讨汉语词典收词规律的历史演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5.直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能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而需先按发生地点或用途加以归集,待月终选择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后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间接成本的是:

A.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的费用

C.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

D.企业为提前完成产品订单而外购的半成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间接成本”,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生产费用发生时,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

②需先按发生地点或用途加以归集,待月终选择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工资属于“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成本”,如一天结束后,不便直接计算出每一天多少,需要按用途加以归类,待月终进行分配后计入人工成本,符合定义;

B项:所消耗的原材料的费用,消耗多少就花费多少,能直接计入成本,属于直接成本,不符合定义;

C项:计件工资,做多少就花费多少,能直接计入成本,属于直接成本,不符合定义;

D项:外购的半成品,买多少就花费多少,能直接计入成本,属于直接成本,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根据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所划分的直接计入成本和间接计入成本。

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等,通常属于间接计入成本。停工损失一般也属于间接计入成本。

某项费用是否属于直接计入成本,取决于该项费用能否确认与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直接有关和是否便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通常属于直接成本。

6.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涓滴效应的是:

A.国家加大对西部扶贫力度

B.政府为应届毕业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条件

C.劳动部门为下岗职工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

D.节假日城市近郊农家乐旅游逐年升温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

②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对西部扶贫,不符合“不给予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不符合定义;

B项:为应届毕业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条件,不符合“不给予弱势群体特别的优待”,不符合定义;

C项:为下岗职工举办培训班,不符合“不给予弱势群体特别的优待”,不符合定义;

D项:城市地区的人去郊区参加农家乐,体现了“不给予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惠及贫困地区”,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涓滴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

A项,为下岗职工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是给予弱势群体特别的优待,不符合定义。

B项,为应届毕业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条件,是给予弱势群体特别的优待,不符合定义。

C项,加大对西部扶贫力度,是给予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不符合定义。

D项,城市近郊农家乐旅游逐年升温,并没有给予其特别的优待,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查找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信息为:“不给贫困地区/阶层特别优待”、“通过优先发展惠及贫困地区/阶层”。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B、C三项均是政府为“贫困地区/阶层”提供优待,与题干定义不符,排除;

D项中城市的发展带动了近郊农家乐旅游升温,指出“优先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联系,即优先发展地区的发展惠及贫困地区,符合题干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7.我们身在人海,不说不行,说出口的话不知是哄了某人,还是得罪了某人。没关系大胆的写,大胆的说,不管是对方曲解了你,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无论如何我们用语言表达了个人的见解。是否自己正确的理解了对方,还是是否对方正确的理解了自己,没有一个度的衡量,只有彼此胸怀的容量。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A.要大胆的表达你的见解或者认识,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B.是否需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意思,在于听者是否心有灵犀

C.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只要我们彼此拥有有容乃大的胸怀

D.突破自我,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吸收知识,开阔眼界就能成就自我的一种胸怀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以什么心态对待自己说出的话与写出的东西”的关键信息。文段首先提到“不说不行”与“大胆的写”,然后指出是否自己正确的理解了对方,还是是否对方正确的理解了自己,“没有一个度的衡量,只有彼此胸怀的容量”,由此,强调了“彼此胸怀的容量”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只要我们彼此拥有有容乃大的胸怀”

符合作者表达的观点。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曲解文意。B项:“在于听者是否心有灵犀”,描述片面。D项:“突破自我,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吸收知识,开阔眼界”,无中生有。

8.4,11,30,67,(

A.126

B.127

C.128

D.129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考虑幂次修正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4+1=5,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均为3的常数数列,所求项为5³+3=128。

因此,选择C选项。

9.决策的主体只能是个人,因为任何决定最终都要由人来做出。(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决策知识。

第二步,决策主体是指参与决策的领导者、参谋者及决策的执行者。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决策机构。该题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根据决策的主体不同分为:个人决策:指个人在参与组织活动中的各种决策,决策主体是组织中的个人。

组织决策:决策主体是组织。决策的依据是组织在一定时期的目标。组织决策对组织内个人具强制性。

10.公文的作者是指:

A.

签发人

B.

审核人

C.

发文机关

D.

撰写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公文的名义作者是依法成立并且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承担义务的国家机关或者行政部门,也可以是个人。大多数公文都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少数公文以领导人的名义制发。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签发人是指上行文,也就是报送上级机关的公文中,发文机关的负责人签署姓名。如果只有一个发文机关,由该机关负责人签署;如果是联合行文,则每个单位的负责人都应签署姓名,称为会签。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审核人在公文审核是对宣传工作公文送审稿进行审查核定的人,一般由秘书部门负责人或拟稿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承担。B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撰写人是指公务文书的起草与修改人,主要从事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D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11.植物在变得生命力很弱时,如果施予高营养的肥料就会变枯萎。所以,这时候,首先应该给予水分,在浇水时要注意,如果是在冬季植物不怎么需要的时候浇水或浇的水太多,根就会腐烂,最终导致枯萎。同样,对身体虚弱的人、病人或老人等没有食欲的人,最好不强迫他们勉强进食,而要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温水和糖分,因为糖分是人体60兆个细胞的主要能源。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

A.糖分是人体细胞的主要能源

B.人体有时候和植物一样脆弱

C.虚时恶补将会影响身体健康

D.选择人体能量补充源很重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告诉读者,植物在不同情况下,补充营养的方式不同。接着通过“同样”引出观点,对身体虚弱的人、病人或老人,最好不要勉强进食,而是补充糖分和温水。也就是说,文段论述重点为要根据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能量的补充方式。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选择人体能量补充源”为文段论述重点内容的同义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为文段论述重点“选择补充方式”的原因,不是重点。B项:非文段论述重点。C项:没提到具体如何补充能量。

12.2,2,3,6,15,45,(

A.157.5

B.121

C.98.5

D.69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有明显倍数关系,考虑做商。

第二步,做商如图所示:

商数列为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3+0.5=3.5,所求项为45×3.5=157.5。

因此,选择A选项。

13.人们通过同位素测定法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绝对年龄。很早以来,人们发现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都会自动并以不变的速率逐渐衰变为非放射性的子体同位素,同时释放出能量。只要温度、压力等因素不变,人们就可以获得准确的数值。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在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时,所选取的样品很难消除后期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如果样品是遭受过风化的岩石,与母岩的性质更是相差甚远,所得到的绝对年龄值往往不能代表岩层的真正年龄。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同位素测定法依然是目前测定岩层年龄的唯一可依赖的较精确的方法

B.要想通过同位素测定法得到一个地区准确的地质年代,精确的取样是关键之一

C.同位素测定法只适合于一些地质年代里变化剧烈因而存在着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岩层

D.人类掌握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科学测量结果也不一定可信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说同位素测定可准确得到地球绝对年龄。第二句说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都会变为非放射性同位素,同时释出能量。第三句说只要温度、压力等因素不变,就可获得准确的数值。第四句说同位素测定法的缺点。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题干解释了同位素测定法的原理以及这种方法的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正确与否。

A项“唯一可依赖的较精确的方法”在题干中并未涉及到,A错误;

B项由第三句“只要温度、压力等因素不变,就可获得准确的数值”可知取样时有条件限制,而且限制越严数值越准确,由此可见精确取样的重要性,B正确;

C项说该方法“只适合于一些地质年代里变化剧烈因而存在着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岩层”,而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C错误;

D项说“结果不一定可信”,这与题干的观点完全不同,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并未涉及“唯一可依赖的较精确的方法”,而且“唯一”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B项:由题干“同位素测定法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绝对年龄”,同时指出“如果样品不准确,测出的年龄不代表岩层的真正年龄”,所以要测定准确的地质年代,“精确的取样”至关重要,可以推出;

C项:题干并未涉及同位素测定法的适用范围,而且“只适合”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D项:由题干“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绝对年龄”说明科学测量结果是可信的,该项“科学测量结果也不一定可信”,两者表述不一致,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14.假如古代有微信,下列人物有可能出现在“武则天”朋友圈中的有:

A.李清照

B.狄仁杰

C.长孙无忌

D.朱棣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自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B项: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B项符合题意,故正确,当选。

C项: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他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上元年间平反。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C选项。

A项: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A项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排除。

D项: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D项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排除。

15.“诗词歌赋”是人们对我国古代文学的概称,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古文中常有“子曰诗云”的字样,“子曰”即孔子说;“诗云”即《诗经》上说

B.《陋室铭》中,“铭”原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联系密切

D.诗歌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根据语文知识,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C项说词的内容与“沁园春”联系密切,说法错误,应当排除。A项正确。“子曰”最早出现于《论语》,文章中的子指孔子。诗,指《诗经》;“子曰诗云”泛指儒家言论。

B项正确。《陋室铭》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C项错误。《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应与“雪”联系密切。词牌名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规定了词的格式而不是词的内容。

D项正确。诗歌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按表达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

故本题选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诗词曲赋。

第二步,“子曰诗云”泛指儒家言论,“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是“说”的意思,故A选项说法正确。“铭”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故B选项说法正确。诗歌按内容主要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三种,《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叙事诗,讲述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故D选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解题思路:A项正确,“子”指孔子,“诗”指《诗经》。“子曰诗云”泛指儒家言论。

B项正确,“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项错误,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故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所关联。

D项正确,诗歌按照内容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故正确答案为A、B、D。16.下列句子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A项错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主要运用的是对偶修辞手法。

B项错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主要运用的是对偶、拟人修辞手法,将花鸟比作人,花也能溅泪,鸟亦能惊心。

C项错误,“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主要运用的是回文修辞手法,全诗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首尾相衔,循环成趣。

D项正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诗里的“将军”和“壮士”、“百战”和“十年”互文见义。意思是说: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次大大小的战斗,有的牺牲了,幸存者胜利归来。上下句意思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内涵丰富,行文精炼。

故正确答案为D。17.下列作者与著作匹配正确的是:

A.关汉卿——《窦娥冤》

B.马致远——《汉宫秋》

C.孔尚任——《桃花扇》

D.汤显祖——《梧桐雨》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关汉卿,字汉卿,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一枝花·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以杂剧的成就最大,最著名的是《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悲剧成熟的标志和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A项对应正确。

B项: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家。代表作品有小令《天净沙·秋思》、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简称《汉宫秋》)。《汉宫秋》被称为元曲四大悲剧之一,主人公是汉元帝和王昭君。B项对应正确。

C项:孔尚任,自称云亭山人,清初诗人、戏曲作家。主要作品有:传奇剧《桃花扇》、杂剧《大忽雷》等。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为“南洪北孔”。《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C项对应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是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杂剧,被誉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主人公是唐明皇和杨贵妃。D项应为“汤显祖——《牡丹亭》”或“白朴——《梧桐雨》”。D项对应错误。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8.以“百发百中:弹无虚发”为例,下列同理的是(

)。

A.转弯抹角:开门见山

B.绣花枕头:华而不实

C.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D.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弹无虚发形容子弹射出去每颗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没有落空的,二者为近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转弯抹角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绣花枕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华而不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畅所欲言指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二者不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9.而“互联网+”所能颠覆的,是传统行业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以共享型的经济和信息结构解决掉冗余环节。但互联网很难赶走黄牛,因为其问题并非信息不对称,而是资源不对等。资源不对等,是体制性的深层弊端,依靠互联网的外部颠覆,很难达成实质性的改变。

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互联网+”很难赶走黄牛的原因是(

)。

A.信息不对称

B.资源不对等

C.经济不共享

D.体制不对等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为典型的细节判断题,将选项答案与原文一一对应即可。

A项,表述错误,文段提到“互联网很难赶走黄牛,因为其问题并非信息不对称”,排除。

B项,对应文段“互联网很难赶走黄牛,因为其问题并非信息不对称,而是资源不对等”的内容,符合文意。

C项,“经济不共享”文段无法体现,排除。

D项,“体制不对等”文段无法体现,文段只是提及“体制性的深层弊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当“互联网+”遇上医疗:医疗不改革互联网无颠覆》20.①与厂家洽谈

②参加展销会

③支付违约金

④签订购货合同

⑤单方面违约

A.②①③④⑤

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④⑤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中选择。

应先“参加展销会”,在会上“与厂家洽谈”,所以②应为首句,排除D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④中选择。

“与厂家洽谈”后,双方达成一致后才会“签订购货合同”,所以①在④前面,即①应为第二句,排除B项。

第三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③⑤中选择。

根据因果关系,应该先“单方面违约”,再“支付违约金”,即③应为尾句,排除A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1.金属∶剪刀∶切割

A.木头∶衣柜∶收纳

B.发簪∶藏银∶装饰

C.房屋∶居住∶石料

D.兔子∶毛衣∶保暖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剪刀”是由“金属”制成的,二者属于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剪刀”有“切割”的作用,二者属于物品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衣柜”是由“木头”制成的,二者属于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衣柜”有“收纳”的作用,二者属于物品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藏银”可以用来制作“发簪”,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房屋”可以由“石料”盖成,二者属于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房屋”有“居住”的作用,二者属于物品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毛衣”的原材料是毛线,与“兔子”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2.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

)、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A.都江堰水利工程

B.盐井技术

C.青铜冶炼技术

D.种植技术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巴蜀的科技在历史上很发达,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种植技术、盐井技术、青铜冶炼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

故正确答案为ABCD。23.如果从伦理的角度着眼,两极分化是一种悲剧性的社会现实。面对落入破产者行列的许多小生产者和劳动者,我们不能不寄予深切的同情。但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着眼,两极分化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后的必然结果,它发挥着约束和激励的功能,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都趋于更合理的配置。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从不同角度看,两极分化既有消极影响,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B.从伦理角度看,两极分化是一种悲剧性的社会现实

C.从生产力角度看,两极分化使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配置更合理

D.两极分化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观规律发生作用后的必然结果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从“伦理的角度”指出两极分化给小生产者和劳动者带来的不利影响,随后,从“生产力的角度”指出两级分化带来的激励功能。故文段的主旨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两极分化既有利也有弊。故选项A正确。

B项,只从伦理角度谈两极分化,过于片面,排除;

C项,只从生产力角度谈两极分化,过于片面,排除;

D项,只从生产力角度谈两极分化,过于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4.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是在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因素或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

A.贵族语言

B.学生腔

C.法律术语

D.客家话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或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形成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是因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符合定义;

B项,是因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符合定义;

C项,是因职业不同而形成的,符合定义;

D项,客家语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母语,没有体现题干定义中的关键词,不符合定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

②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因素或这些因素构成的社会交际习惯所形成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贵族语言”由不同社会地位构成的社会交际习惯而形成的语言差异,属于社会方言,符合定义;

B项:“学生腔”由不同受教育程度构成的社会交际习惯而形成的语言差异,属于社会方言,符合定义;

C项:“法律术语”由不同职业构成的社会交际习惯而形成的语言差异,属于社会方言,符合定义;

D项:“客家话”由不同地域构成的社会交际习惯而形成的语言差异,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社会方言的一项。题干定义社会方言是一种语言变体,分析其形成因素,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社会方言定义的关键信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差异。

A项,贵族语言是受地位影响形成的,属于社会方言。

B项,学生腔是受教育程度影响形成的,属于社会方言。

C项,法律术语是受职业影响形成的,属于社会方言。

D项,客家话是受地域影响形成的,不属于社会方言。

故本题选D。25.李冰修建的郑国渠至今仍然在使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郑国渠是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而成,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李冰是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故表述错误。26.核能给人类提供了安全、洁净、廉价的能源,但是一旦核泄漏,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危害,说明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与火电厂相比,核电站是非常清洁、廉价的能源。尽管人类能和平利用核能,也有控制不好的时候,一旦核泄漏,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危害,例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因此,本题正确。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

,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核能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①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核能。②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核能。③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

27.我国立法监督的方式不包括()。

A.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B.提出质询和询问

C.提出批评与建议

D.罢免有关人员的职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

立法监督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立法监督的方式主要有:第一,改变或撤销政府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第二,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第三,审查和批准政府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决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第四,对政府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提出质询和询问;第五,视察和检查政府工作;第六,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第七,罢免或撤销有关人员职务;第八,受理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和意见。

A项正确,听取与审议报告为立法监督的形式之一。

B项正确,提出询问与质询为立法监督的形式之一。

C项错误,提出批评与建议为批评建议权的主要内容,是公民的政治权利非立法监督。

D项正确,罢免或撤销有关人员的职务为立法监督的形式之一。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8.关于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费用支付方式,分政府免费提供和公民自费自愿接种两类

B.牛痘疫苗彻底消灭天花,是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首次胜利

C.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D.目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正确,按照费用支付方式,中国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B项正确,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绝迹——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这是疫苗战胜病毒的首度成功案例。

C项正确,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D项错误,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乙肝疫苗并不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疫苗。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疫苗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熟悉疫苗相关的知识。这道常识判断题涉及当时的新闻热点“疫苗事件”,题目考查了“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的概念及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热点词汇。要求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跟生活、时事热点联合起来,才能事半功倍。A项说法正确。根据费用支付方式,中国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B项说法正确。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绝迹——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这是疫苗战胜病毒的首度成功案例。

C项说法正确。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D项说法错误。流感疫苗在全世界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故本题选D。29.下列关于人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最小的骨头是听小骨

B.硬度最高的部分是头骨

C.皮肤是最大的器官

D.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并非头骨。头骨是脊椎动物骨骼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

因此,选择B选项。30.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A.中医诊断时所观察的舌苔

B.野外行路时人所使用的指南针

C.十字路口指示用的红绿灯

D.搜救犬救人时所闻的人体气味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舌苔”是对象本身,不是共同约定的标志物,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指南针”是对象本身,不是共同约定的标志物,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红绿灯”是共同约定的标志,而且通过视觉来显示意义,符合定义,当选。

D项,“人体气味”是对象本身,不是共同约定的标志物,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

②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舌苔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观察舌苔也不是中医们的共同约定,而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确定的,不符合定义;

B项:指南针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指南针指南是利用磁铁的特性,并非由“人们共同约定”,不符合定义;

C项:红绿灯是交通规则的标志物,红灯停绿灯行是“人们共同约定”而形成的,红色给人强调的感觉用以代表停止,绿色给人平静的感觉用以代表安全,体现了“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符合定义;

D项:人体气味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能闻气味是狗的天生具备的特性,并非“人们共同约定”,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符号是一种标志物,分析其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符号的定义要点:①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②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

A项,舌苔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B项,指南针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C项,红绿灯是人们共同约定来指称交通规则的标志物,并通过视觉来显示意义,符合定义。

D项,人体气味本身就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标志物,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31.金砖五国分别指的是中国,巴西和:

A.俄罗斯

B.印度

C.菲律宾

D.南非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

第二步,A项、B项、D项:“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俄罗斯(Russia)、中国(China)、巴西(Brazil)和印度(Indi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其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合作与团结。金砖国家已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因此,“金砖五国”是指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A项、B项、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32.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醛的挥发期可以超过10年

B.房屋装修后的刺鼻气味主要来自甲醛

C.人造板材和汽车内饰容易出现甲醛超标

D.甲醛对眼睛、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毒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房屋装修后,刺鼻性气味的来源不仅仅是甲醛,还有苯、氨、TVOC等超标的有毒气体。而且当甲醛不过量时,人体通常感觉不到它。所以房屋装修后的刺鼻气味并不一定主要来自甲醛。B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甲醛的污染释放源有长期释放源和短期释放源。甲醛的长期释放源包括装修用的各种人造板、人造板家具、复合地板等,其中含有的甲醛挥发期可达到3-15年之久,是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治理进行解决的。甲醛的短期释放源包括窗帘、壁纸、床垫及油漆面中的甲醛等,其中含有的甲醛挥发期基本在1年左右。这些物品中的甲醛一般含量不高、挥发期不长,相对容易处理。可知,甲醛的挥发期可以超过10年。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人造板材包括做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因为甲醛有比较强的黏合性,且还能加强板材硬度,并起到防虫、防腐的功能,所以目前生产人造板所使用的胶粘剂,是以甲醛为主要成分的脲醛树脂。汽车内的装饰材料和零件中含有和产生的甲醛都会导致车内甲醛超标。可知,人造板材和汽车内饰容易出现甲醛超标。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甲醛对人体生理系统最大的危害就是具有刺激性、毒性和致癌性,可导致眼疾、皮肤发炎,对眼部、肺功能、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甲醛中毒会造成致癌(鼻咽癌、脑瘤、白血病)等。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33.贸易顺差亦称“贸易出超”,是指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的现象。关于贸易顺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该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

B.促进经济增长

C.减少外汇储备

D.有利于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贸易顺差亦称“贸易出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当出现贸易顺差,一国外汇储备会增加。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该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本国货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贸易顺差加强了国家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贸易顺差使得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使得国家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因而,国家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国家对外清偿能力、保证对外支付,还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项: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首先,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经济增长。其次,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项: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如果出现国际贸易赤字,不能通过多印人民币来弥补国际贸易赤字。因此,在国际收支有逆差、外汇储备又不足时,中国会缺乏足够的外汇购买进口产品和支付到期的外国债务,影响国家信誉和经济发展。经常项目有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强国际支付能力,促进经济发展。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4.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

中。这里所谓的礼治也许就是通常所谓的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

,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态歧义

B.模式偏差

C.情态误解

D.形势干扰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文中“法治和礼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A项“形态”指事物存在的样貌,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B项“模式”指事物的标准样式。C项“情态”指情状、状态。D项“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第一空很难排除,再看第二空。

第二空,横线处搭配“引起”,B项“偏差”是指运动物体偏离确定方向的角度,也指工作上的差错,D项“干扰”指打扰,妨碍、使混乱,均搭配不当,排除。“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是对“礼治”“人治”的错误理解,C项“误解”对于某事物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当选。A项“歧义”指同一(语言文字)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以致”可知,该空是“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的原因,原因是对“礼治”的一种错误的理解,而非对“礼治”有不同、不明确的理解。A项“歧义”指不同或不明确的理解,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D项均不能照应后文“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排除B项和D项。C项“误解”指不正确的理解。符合语境,答案锁定为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把“情态”代入第一空,“社会情态”搭配恰当。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备选词语填入均可,不好辨析,可以选择从第二空入手,通过辨析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二空,“歧义”谓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偏差”指运动的物体离开确定方向的角度;工作上产生的过分或不及的差错。“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干扰”指扰乱,打扰。

“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是对“人治”的一种错误理解。故此处填“误解”最恰当。故本题选C。35.文秘人员根据机关负责人确定的办文原则,对印发形式、发制范围、紧急程度印刷要求等提出具体意见并据此实施,称之为(

)。

A.签发

B.承办

C.注发

D.批办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签发是指由机关领导人或被授以专门权限的部门负责人对文稿终审核准之后,批注正式定稿和发出意见并签注姓名、日期的活动。

B项错误,承办是收文办理流程,指对需要办理的公文进行实质性的处理,解决公文所针对的问题。

C项正确,注发是文秘人员根据机关负责人的意见,明确公文的印发形式、发至范围、紧急程度、秘密等级、发送方式、印刷要求等。

D项错误,批办是收文办理流程,指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包括公文的拟办意见)进行认真阅读分析之后,提出处置意见。

故正确答案为C。36.经典,是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感性中融入深刻理性的杰作。因此,阅读经典常常会陷入深刻的思考。近些年,受大众文化影响,阅读出现了去经典化的倾向。一是追求阅读的快感,推崇碎片化、快餐化、浅易化、感官化的阅读;二是盲目从众,缺乏自己的判断。阅读真正的属性在于自由。大众文化的流行恰恰挤压了读者自由的空间。久而久之,读者的判断力理解力下降,想象力贫乏,经典也可能变成了啃不动的馒头。

对画线部分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典的理性价值难以把握

B.读者自由阅读的空间被挤压

C.大众阅读经典的能力下降

D.经典阅读与大众文化背道而驰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经典”的论述话题并具体阐述其意义,接着指出受大众文化的影响,当前阅读出现去经典化的问题,并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指出该问题导致读者的判断力理解力下降,想象力贫乏,阅读经典的能力不足,故画线部分重在强调大众阅读经典的能力下降,对应C项。

A项,“理性价值”无中生有,且文段重点论述“阅读经典”而非“经典”,偷换概念,排除;

B项,“读者自由阅读的空间被挤压”对应前句“挤压了读者自由的空间”,与画线部分无关,排除;

D项,“经典阅读与大众文化背道而驰”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7.娴熟的技术或者足够的时间(超过一个月)是完成一件工艺品的必要条件。小周只花了25天就完成了一件工艺品,说明小周掌握娴熟的技术。

以下哪项推理方式和题干最类似?

A.一件产品要在市场上销售得好,质量上乘和足够的宣传广告缺一不可。有一款电扇,专家鉴定都说质量上乘,但销售不佳,说明它的宣传广告还不足

B.或者今年业绩超常,或者满30年公司工龄,均可获今年的特殊津贴。黄先生得到了今年的特殊津贴,但他只在公司供职10年,说明黄先生今年业绩超常

C.工资不高又不善理财,家庭经济必然拮据。小赵工资不高,但每月经济均显宽裕,说明小赵善于理财

D.一个罪犯实施犯罪,必须既有作案动机,又有作案时间。在某案中李先生有作案动机,但无作案时间,说明李先生不是该案的作案者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推理方式与题干最为类似的一项,可将题干转化为推理关系,再对比选项选出与题干结构一致的一项。题干推理:A或B是C的必要条件,即C→A或B,已知C且非B,推出A。

A项的推理:A→B且C,已知非A且B,推出非C。与题干不同。

B项的推理:A或B→C,已知C且非B,推出A。与题干不同。

C项的第一句可转化为其逆否命题,即如果家庭经济宽裕,那么工资高或善于理财。则C项的推理:C→A或B,已知C且非A,推出B。与题干推理形式类似。

D项的推理:A→B且C,已知B且非C,推出非A。与题干不同。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推理方式和题干最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完成→技术娴熟或时间超过一个月(A→B或C)。小周:完成时间未超过一个月,说明技术娴熟(A且¬B→C)。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销售好→质量上乘且宣传足够(A→B且C)。有一款风扇质量上乘且销售不佳,说明宣传不足(﹁A且B→¬C)。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工资不高且不善理财→经济拮据。逆否等价命题为:经济宽裕→工资高或善理财(A→B或C)。现:经济宽裕工资不高,说明善理财(A且¬B→C)。与题干的推理方式相同。

C项:业绩超常或满30年工龄→获得津贴,逆否等价命题为:¬获得津贴→¬业绩超常且¬满30年工龄(A→B且C)。黄先生:﹁满30年工龄获得津贴,说明业绩超常(¬A且C→¬B)。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项:罪犯→动机且时间(A→B且C)。李先生:有动机无作案时间,说明不是作案者(B且¬C→¬A)。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完成一件工艺品→娴熟的技术或者足够的时间(超过一个月),小周:完成一件工艺品且-足够的时间(超过一个月),结论:小周:娴熟的技术。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

A项,销售得好→质量上乘且足够的宣传广告,一款电扇:(-销售得好)且质量上乘;结论:一款电扇,-足够的宣传广告;

B项,(-工资高)且(-善理财)→-经济宽裕,利用逆否规则得到:经济宽裕→工资高或者善理财,小赵:(-工资高)且经济宽裕;结论:小赵,善理财;

C项,今年业绩超常或者满30年公司工龄→获得今年的特殊津贴,黄先生:获得今年的特殊津贴且-满30年公司工龄;结论:黄先生,今年业绩超常;

D项,实施犯罪→作案动机且作案时间,李先生:作案动机且-作案时间;结论:李先生,-实施犯罪。

综上,将选项与题干对比可以看出,B项与题干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B。38.消防员∶火场

A.军人∶敌人

B.教师∶学生

C.护士∶病房

D.工人∶工作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消防员”是职业,“消防员”的工作场所一般是“火场”,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场所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军人”与“敌人”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教师”教育“学生”,二者属于主宾关系,排除;

C项:“护士”是职业,“护士”的工作场所一般是“病房”,二者属于职业与工作场所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工人”与“工作”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9.税收可以调节各种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无法调节产业结构。(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步,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比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征。税收的作用有:第一,税收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起调节作用;第二,税收可以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税收可以调节各种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因此,本题错误。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一般有五类:税收、政府收费、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1)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比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征。(2)政府收费:是政府以特许使用权或者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而取得收入的形式。是政府直接为私人或法人提供服务进而直接向提供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规费:政府为公民个人或单位提供某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费用。使用费:政府对其所提供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标准收取的费用。(3)专项收入: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批准设置、征集并纳入预算管理的有专项用途的收入。如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收入等。(4)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比如国企的盈利。(5)其他收入,比如罚没收入。

40.谢某是某个微信群的群主,群成员人数长期保持在二百人以上,从2017年8月至10月,群成员张某在该群上传了121个淫秽视频。谢某既未警告和踢出张某,也未明确表态鼓励张某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淫秽视频成为这个微信群的主要传播内容。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张某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谢某构成包庇罪

B.谢某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张某不构成犯罪

C.谢某和张某系共同犯罪

D.因未达到情节严重,因此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利用互联网建立主要用于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群组,成员达三十人以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建立者、管理者和主要传播者,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传播淫秽物品罪)的规定,以传播淫秽物品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结合题干,谢某作为微信群的群主,兼具建立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一开始明知张某在该群上传了121个淫秽视频而不加以阻止,在之后还放任淫秽视频成为这个微信群的主要传播内容,具有共同犯罪的主观共同故意,并且该微信群群成员人数长期保持在二百人以上,已达到法律所规定的三十人以上。

由此可知,谢某和张某均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共犯。

因此,选择选C项。

《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制作、复制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组织播放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向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41.所谓要约就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属于要约的是(

)。

A.投标书

B.招标书

C.招标说明书

D.拍卖公告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正确,投标书是指投标单位按照招标书的条件和要求,向招标单位提交的报价并填具标单的文书。投标是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向招标人提出缔约条件的行为,其性质为要约。

B项错误,招标书又称招标通告、招标启事、招标广告,它是将招标主要事项和要求公告于世,从而招使众多的投资者前来投标,其性质为要约邀请。

C、D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

故正确答案为A。42.有学者认为,巫觋的地位在夏朝已经急剧下降。不过,巫觋在官方和民间的各种祭祀中仍然发挥作用,其参与的名称各异的前戏剧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我们在江西、贵州等地看到的“傩戏”或“地戏”,其将鬼神祭祀与戏剧融为一体的仪式,就多少包含了远古仪式的遗存。诚然,国家在每年春夏秋冬和各节令大典,及遇有战争之类重大事件时,还是会按例举行严肃的祭祀仪礼,但这些仪礼的效用与功能,早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轼认为早在夏商周三代,各种祭祀性活动,就已包含非常明显的游戏或戏剧的因素,而祭祀神灵、祖先这一原初动机,反渐渐演变为依附性的功能。

这段文字所在的文章,论述主题最可能是:(

)。

A.巫术

B.祭祀

C.戏剧

D.礼仪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的学者的观点并不重要,转折词“不过”引出的作者的观点才重要,即巫觋“参与的名称各异的前戏剧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重点围绕“戏剧”这一话题论述,并以“傩戏”或“地戏”为例进行证明。之后又通过“每年春夏秋冬和各节令大典,及遇有战争之类重大事件时”的例子,说明祭祀仪礼的效用与功能早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后用“苏轼”的观点具体描述了这种变化,即“包含非常明显的游戏或戏剧的因素”,依然突出“戏剧”的作用。故这段文字所在的文章重点围绕“戏剧”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的戏剧源流之祭祀与优伶》43.一位心理学教授选取了1000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并从教务处获取了他们各科成绩的平均积分点。然后,让他们做了智力测试。完成这些工作后,教授将每位学生的智商分数与他/她的平均积分点进行对比,得到一个结论:一般来说,较高的智商对应较高的平均积分点。

如果以下各项都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推论的是:

A.教授选取的1000名学生是随机选取的

B.很多教授认为智商与平均积分点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C.教授选取的1000名学生都是自愿参加测试的

D.教授选取的1000名学生都是学习努力程度相近的学生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加强”,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一般来说,较高的智商对应较高的平均积分点。

论据:一位心理学教授选取了1000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并从教务处获取了他们各科成绩的平均积分点。然后,让他们做了智力测试。完成这些工作后,教授将每位学生的智商分数与他/她的平均积分点进行对比。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学生是随机选取的,选取的学生个体之间是否有差异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很多教授认为”是教授个人的主观认识,和论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是否自愿参加测试和论题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都是学习努力程度相近的学生,排除他因的加强,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44.李先生去10层楼的8层去办事,恰赶上电梯停电,他只能步行爬楼。他从第1层爬到第4层用了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爬到第8层共需要多少秒?

A.112

B.96

C.64

D.48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植树问题。

第二步,由从1层到4层用了48秒,实际爬了3层,可得爬每层用时(秒);故以同样的速度爬到第8层共需要16×(8-1)=112(秒)。

因此,选择A选项。45.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有己、庚、辛、壬、癸五个人对他们的名次做了如下判断:

己:甲第1名,乙第2名;

庚:丁第4名,戊第5名;

辛:丙第3名,乙第2名;

壬:甲第1名,丁第4名;

癸:丙第4名,戊第5名;

赛后公布名次,发现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至少猜对一半,则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

A.1、3、4、2、5

B.2、1、3、4、5

C.1、2、4、5、3

D.5、3、4、1、2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给出己、庚、辛、壬、癸五个人的猜测,并明确“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至少猜对一半”,要求据此推出甲、乙、丙、丁、戊五个人的名次,可以运用代入法进行解题。代入A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1、3、4、2、5,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至少猜对一半,当选。

代入B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2、1、3、4、5,此时庚的猜测都对,不符合庚最多猜对一半,排除。

代入C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1、2、4、5、3,此时己的猜测都对,不符合己最多猜对一半,排除。

代入D项,甲、乙、丙、丁、戊的名次依次是5、3、4、1、2,此时壬的猜测都错,不符合壬至少猜对一半,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辨析选项。

根据题干条件“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等,确定采用代入法解题:

代入A项:甲乙丙丁戊五人的名次为“1、3、4、2、5”,此时,己的猜测有1个对,庚的猜测有1个对,辛的猜测有0个对,壬的猜测有1个对,癸的猜测有2个对,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壬、癸每人至少猜对一半”,符合;

代入B项:庚的猜测有2个对,不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排除;

代入C项:己的猜测有2个对,不符合“己、庚、辛每人最多猜对一半”,排除;

代入D项:壬的猜测有0个对,不符合“壬、癸每人至少猜对一半”,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46.与“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A.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以铜为鉴,可照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得失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意思是:对照明镜是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研究古事是为了知道今天的时势。说明研究并借鉴古代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作出决策,求得好的形势。

“以铜为鉴,可照衣冠。以史为镜,可明得失”意思为,照镜子穿衣服,可以发现自己是否穿戴整齐。学习古人经验,可以知道任何事情的发展过程。同其他人比较,可以知道你自己为人处事的对错。D项与题中“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表达的意思相符。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A项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

B项: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B项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

C项: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C项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

47.下列关于山西省情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西省共辖10个地级市

B.山西省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

C.应县木塔坐落于山西省境内

D.山西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

A项错误,山西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

B项正确,山西省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隆起,中部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布其间。

C项正确,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D项正确,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