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D-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年产5000吨D-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年产5000吨D-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年产5000吨D-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年产5000吨D-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D-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安徽睿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合肥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D-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TOC\o"1-2"\h\z\u1、概述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经济开发区。固镇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东南部,地处北纬33°00′10″至33°30′10″,东经117°2′42″至117°35′57″之间,南与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相邻,北隔沱河与灵璧县相交,东与五河县接壤,西南与怀远县毗连,西北与宿州市埇桥区为邻。全县土地总面积1363km2,全县地势平坦低洼,自西北向东南坡降,地面高程15.0~22.0m,按地形和土质大体分为湖地、岗坡地、湾地和河道占地四种类型。全县耕地面积105.4万亩。北淝河、澥河、浍河、怀洪新河、沱河两岸的岗坡地和湾地有20.4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属近代黄泛冲积土。其它占耕地五分之四的85万亩湖地,一般地面高程在18.5~22.0m,地面坡降约万分之一。拟建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4.1.1-1。图4.1.1-1项目地理位置图4.1.2地形、地貌、地质(1)地形评价区地处淮北平原的南缘部分,地形平坦,地势呈北高南低之趋势,向淮河倾斜,自然坡降约万分之一,地面标高一般为14.7~21.7m。(2)地貌评价区在区域上属于淮北平原,区域地貌按地貌形态划分为河漫滩、河间坡平地、河间洼地三种类型。地貌分类具体见表4.1.2-1和图4.1.2-1。表4.1.2-1区域地貌分类简表形态类型特征平原河漫滩(Ⅰ-1)沿浍河、澥河及其支流两侧平行展布,宽2~10km,地形低洼,一般低于周围地形0.5~1m左右,组成物为河流近代沉积物、岩性为全新统粉土、粉质粘土、粘土。标高一般15~18m左右河间平地(Ⅱ-1)分布于淮河及其支流两侧2~6km以外的广大地区,地形开阔,局部发育微高地、微洼地,地面标高20~25m。地表岩性为上更新统粉质粘土河间洼地(Ⅱ-2)地势平坦,标高18~20m,组成物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粘性土、粉土、粉细砂1、河漫滩2、河间平地3、河间洼地4、第四系全新统蚌埠组5、第四系上更新统茆塘组6、地质界线7、地貌界线8、高程点9、项目位置10、评价区范围图4.1.2-1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4.1.3气候、气象固镇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季风显著。据固镇县气象站多年统计资料(2001年~2021年),固镇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5.1℃,最热多在7~8月,平均气温为28.1℃,极端最高气温达38.2℃,最低气温多出现在1月,平均气温为0.75℃,极端最低气温为-8.8℃;多年平均降水量903.2mm,降水量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为1559.5mm(1956年),最小年降雨量为442.1mm(1978年),降水在全年中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较大,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0%;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mm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无霜期215天。由于季风明显和气候呈过渡型特征,因而天气多变,常有洪涝灾害发生;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平均风速3.7m/s。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春季3~5月份平均降雨量169.98mm,占全年降雨量的19.5%;夏季6~8月份平均高达473.33mm,占全年降雨量的54.3%;秋季9~11月份平均降雨量159.52mm,占18.3%;冬季12~2月份,平均降雨量68.86mm,占7.9%。这种季节降雨的差异很容易形成“夏洪秋涝冬春旱”的状况。4.1.4河流水系固镇县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内河流属淮河洪泽湖水系,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沱河、浍河、澥河、怀洪新河四条过境河,河道总长153km。80年代以来,人工(机械)先后开挖大中沟82条,总长627km。1、沱河沱河,古代又称洨水,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李堤口西,流经虞城、夏邑、永城至王庄入安徽,经濉溪、宿州、宿县、固镇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河,全长275.13km。1966年开挖新汴河时将宿州市埇桥七岭子以上沱河上游3936km2的流域面积截入新汴河。截流后,七岭子以上称为沱河上段,七岭子以下称为沱河下段。沱河下段纳新汴河以北206km2来水经沱河地下涵与濉溪县戚家沟来水交汇于宿东闸上,流经埇桥、灵壁、固镇、五河、泗县于樊集入沱湖。现沱河下段,流域面积1115km2,长112.7km。蚌埠市沱河流域涉及固镇、五河两县七个乡镇,境内河道长66.95km,流域面积224.7km2。固镇县境内全长42km,流域面积109.7km2,濠城闸上20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18.5m,流量570m3/s,5年一遇设计除涝水位17.52m。2、浍河浍河是淮北地区主要的跨省排水河道,原属漴潼河水系,怀洪新河开挖后属怀洪新河水系。浍河干流上游豫境称为东沙河,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县关庄集,流经夏邑,在张瓦店进入安徽省濉溪县境,经临涣、南坪、祁县、固镇,于九湾汇入怀洪新河香涧湖。浍河干流全长213km,安徽省境内河线长为153km,其中固镇县境河线长为56.72km。九湾以上流域面积4850km2,其中安徽省境内为2930km2,流域面积619.1km2,固镇闸上20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19.02m,流量1540m3/s,5年一遇设计除涝水位17.37m。3、澥河澥河位于北淝河与浍河之间,源于淮北市濉溪县白沙乡潘庄,流经濉溪县、宿州市、怀远县和固镇县。在怀洪新河没有开挖之前,澥河至九湾入香涧湖,为漴潼河水系二级支流,全长98km,总流域面积2596km2。怀洪新河开挖后,澥河于老胡洼闸泄入怀洪新河,成为怀洪新河的一级支流,全长80km,流域面积为2427km2,其中本干757km2,北淝河中游刘桥闸上1470km2,新淝河刘桥闸至老胡洼闸区间200km2。固镇县境内全长23km,流域面积173.8km2,老胡洼闸上20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18.16m,流量516m3/s,5年一遇设计除涝水位16.78m。4、怀洪新河怀洪新河起点在涡河口以上6.7km的何巷,出口为洪泽湖溧河洼,全长125.0km。主要任务是分泄淮河中游洪水,并可扩大漴潼河水系的排水出路。怀洪新河本干河道是按3年一遇除涝标准开挖,按淮河分洪流量2000m3/s碰40年一遇内水进行防洪治理。大部分河段是利用老河道扩建和现有湖泊洼地整治而成,其河道自上而下由符怀新河、澥河洼、香涧湖、香沱引河、沱湖、新开沱湖、漴潼河、南峰山、窑河及双沟引河等河段组成,同时还利用了现有的新浍河、北峰山和下草湾等河段。固镇县境内全长31.71km,流域面积402.3km2,共分为3段,分别为符怀新河段、澥河洼段、香涧湖段。符怀新河段:新胡洼闸上设计(分洪2000m3/s)防洪水位20.07m,流量2000m3/s,设计3年一遇除涝水位17.07m,流量480m3/s。澥河洼段:防洪水位(分洪2000m3/s)19.87~19.15m,流量2490m3/s,设计3年一遇除涝水位17.02~16.73m,流量610m3/s。香涧湖段:防洪水位(分洪2000m3/s)19.15~18.37m,流量3700m3/s,设计3年一遇除涝水位16.73~15.52m,流量610m3/s。5、北淝河下游北淝河下游流域位于涡河口以下至沫河口的沿淮淮北地区,西起怀洪新河符怀新河段右堤,东至五河县沫河口镇仇冲坝,南起淮北大堤,北达怀洪新河澥河洼、香涧湖段分水岭,流域面积505km2、耕地44.12万亩、总人口31万人,涉及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及蚌埠市淮上区,共10个乡镇。流域内地势低洼,整个地形南北高,中间洼,东西向坡降缓,中部圩区一般高程为15.50~17.50m,最低的圩外地面高程14.00~15.50m,最高的南部沿淮和北部分水岭地面高程也仅19.00~19.50m。据统计,地面低于17.50m高程的面积198km2,其中圩外面积55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40%。北淝河下游干流河道西起尹口闸,东至沫河口闸(又称北淝闸),全长39.4km,其涝水出路主要通过沫河口闸向淮河抢排。6、张家湖张家湖流域位于固镇县东部,五河县西部,汇集通浍河、大黄沟、团结沟、官路沟、蔡家沟及董庙沟等6条大沟来水于下游洼地,经张家湖排涝闸入怀洪新河,流域面积175km2,流经固镇、五河四个乡镇,29个行政村,89个自然庄,13718户,人口5.49万,耕地面积10.37万亩。流域内地势基本平坦,属典型的河间平原,地面高程在20.00~15.50m之间。张家湖洼地位于张家湖两岸,高程低于18.50m的土地面积有30km2。受怀洪新河高水位顶托,涝灾频繁。7、化家沟化家沟为浍河固镇闸上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固镇县任桥镇境内,该沟西起固镇县任桥镇王桥村北,东南至化家沟闸,主河道全长7.7km,流域面积183.1km2,共有61个行政村,195个自然庄,人口11.54万人,耕地面积23.34万亩。化家沟下游地势低洼,主要分布在京沪铁路、蚌宿公路以南,浍河大堤以北,共有10个行政村,有村民小组97个4800户,2.07万人,土地总面积5.0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5万亩。项目周边水系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图4.1.4-1项目周边水系分布图4.1.5生态环境固镇县全境土壤共分三个土类,分别为砂礓黑土、棕壤土、潮土。固镇县生态环境保持较好,植被丰富,树木植被以杨树为主,杂有少量的梧桐、泡桐、桑树、槐树、果树等。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油菜、玉米、花生、大豆、棉花、蔬菜、瓜类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藕、菱角、芦苇、蒲草、杂草、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节节草、三棱草、牛毛毡等。4.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基本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数据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本次评价选择2021年作为基准年。根据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蚌埠市2021年环境质量概况》,2021年蚌埠市属于不达标城市,超标因子主要为PM2.5,因此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域,具体判定数据如下表所示。表4.2.1-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687097.1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3735105.7不达标SO2年平均质量浓度116018.3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274067.5达标O3最大8h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数质量浓度800400020达标CO日平均第95百分位数质量浓度15516096.9达标其它污染物现状监测与评价(1)监测布点综合考虑本地区风频特征、重点保护目标位置、本地区近年来开展的环境监测工作以及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产生的种类和特征,本项目监测点位位于项目所在地下风向1313m,监测点及监测因子布置情况见表4.2.1-2和图4.2.1-1所示。表4.2.1-2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与监测因子监测点名称监测点坐标/m监测因子监测时段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界距离/mXY连城镇(G1)-8200氯化氢、硫酸雾、非甲烷总烃2022年7月29日至8月4日W820注:以2#生产车间西南角为坐标原点,坐标为117.35294540、33.24825036。图4.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图(2)监测时间和频次监测频率:连续监测7天。硫酸雾、氯化氢、非甲烷总烃监测一次值(每日采样一次,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采样时间);硫酸雾、氯化氢监测日均值(每日采样一次,每日至少有20小时的采样时间)。监测时间及技术方法满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监测期间的气象条件见表4.2.1-3。表4.2.1-3检测期间气象条件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气压(hPa)风向风速(m/s)2022.07.29多云23~291000.4~1001.2东北2.1~2.72022.07.30多云23~32999.9~1001.0东北2.2~2.72022.07.31晴25~321000.2~1001.2东北2.2~2.82022.08.01多云26~341000.1~1001.3东北2.0~2.22022.08.02晴25~35999.8~1000.3东南2.2~2.52022.08.03晴26~37999.0~999.6东南2.1~2.52022.08.04晴27~37998.3~999.6东南2.2~2.6(3)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时间及技术方法满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4)监测结果采样监测数据见表4.2.1-4。表4.2.1-4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项目1小时(一次)平均浓度监测结果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G1氯化氢<0.0200<0.005//硫酸雾<0.00500///非甲烷总烃0.21~0.9000///(5)评价方法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公式为:Iij=Cij/Csj式中:I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Cij:第i种污染物在第j点的监测值,mg/m3;Csj: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当以上公式计算的污染指数Iij≥1时,即表明该项指标已经超过了规定的质量标准。(6)评价结果按照上述评价方法,本次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汇总见表4.2.1-5。表4.2.1-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监测点位监测项目1小时(一次)平均浓度污染指数日平均浓度污染指数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G1氯化氢/0.4/0.33硫酸雾/0.017//非甲烷总烃0.1050.45//注:未检出按照检出限的一半计。由表4.2.1-5可见,拟建项目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各监测点的Iij值均小于1,对应日均浓度、小时浓度均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及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4.2.2地表水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引用《固镇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编号:环科字20201119-01号),监测时间为2020年11月4~6日。引用数据有效性:本次引用地表水质监测时间为2020年11月4~6日,引用数据在三年内,引用时间有效;项目所在区域内污染源未发生重大变化,地表水引用数据有效;引用点位在项目相关评价范围内,则地表水引用点位有效。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具有可行性。(1)现状监测点位根据项目区域内的地表水系分布状况,共设置了6个监测断面,断面布置情况见表4.2.2-1,断面位置见图4.2.2-1。表4.2.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一览表水体名称编号位置监测项目怀洪新河W1团结沟排入怀洪新河上游500mpH、COD、BOD5、氨氮、总磷、氟化物、硫化物、挥发性酚W2团结沟排入怀洪新河下游500mW3团结沟排入怀洪新河下游2000m北淝河W4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入北淝河处上游500米W5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入北淝河处下游5000米W6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入北淝河处下游10000米图4.2.2-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图(2)监测项目根据项目特点,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指标为pH、COD、BOD5、氨氮、总磷、氟化物、硫化物、挥发性酚,同时测量断面的水深、河宽、流量等有关水文要素。(3)分析方法水质采样执行《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4)监测频次监测日期为2020年11月4~6日,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一次。(5)评价方法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i—i种污染物分指数;Ci—i种污染物实测值(mg/L);CSi—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值(mg/L)。pH污染物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当pHj≤7.0时);(当pHj>7.0时);式中:SpH—pH值的分指数;pHj—pH实测值;pHSd—pH值评价标准的下限值;pHSu—pH值评价标准的上限值。当以上公式计算的污染指数Iij>1时,即表明该项指标已经超过了规定的质量标准。当监测值低于检出限时,按检出限的一半作为监测值进行计算。(6)评价结果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汇总见表4.2.2-2。表4.2.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单位:mg/L,粪大肠菌群数:个/L)断面项目pHCODBOD5氨氮总磷氟化物硫化物挥发酚W1最小值7.34152.40.2550.150.605<0.005<0.0003最大值7.94193.10.4090.190.689<0.005<0.0003平均值7.66172.50.3440.170.649<0.005<0.0003污染指数00超标率%00000000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W2最小值7.14172.20.2930.120.739<0.005<0.0003最大值7.62203.80.4040.180.774<0.005<0.0003平均值7.34600.1550.756<0.005<0.0003污染指数00超标率%00000000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W3最小值7.15153.50.2710.080.112<0.005<0.0003最大值7.91203.80.3940.140.826<0.005<0.0003平均值7.59183.60.3290.110.792<0.005<0.0003污染指数00超标率%00000000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W4最小值7.51194.20.5400.110.657<0.005<0.0003最大值7.64224.70.5610.140.694<0.005<0.0003平均值7.56520.164.450.5490.1250.677<0.005<0.0003污染指数00超标率%00000000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W5最小值7.04204.40.6580.100.494<0.005<0.0003最大值7.73234.90.6860.120.507<0.005<0.0003平均值7.2921.34.650.6720.1080.501<0.005<0.0003污染指数00超标率%00000000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W6最小值7.21204.10.5710.150.497<0.005<0.0003最大值7.36234.50.5960.190.517<0.005<0.0003平均值7.27521.74.270.5840.170.508<0.005<0.0003污染指数00超标率%00000000达标分析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上表可知,地表水各监测断面各因子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3\*ROMANIII类标准要求。4.2.3声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监测点布设根据声源的位置和周围情况,在厂界外布设4个监测点。噪声现状监测布点见表4.2.3-1和图4.2.3-1。表4.2.3-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编号监测点位描述监测点功能区N1东厂界GB3096-20083类区N2南厂界N3西厂界N4北厂界注:考虑到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聚乳酸产业化示范项目与本项目同步建设,厂界定位两个项目的边界。图4.2.3-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图(2)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3)监测时间和频次2022年8月3日~8月4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监测一次。(4)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环境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执行。(5)监测结果与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2.3-2。表4.2.3-2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单位:dB(A))点位编号检测点位2022.5.102022.5.11昼间Leq夜间Leq昼间Leq夜间LeqN1项目东厂界52.843.053.143.2N2项目南厂界55.145.955.345.1N3项目西厂界53.243.852.943.1N4项目北厂界52.343.652.643.7由上表可知,监测期间,厂界各点位现状监测结果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4.2.4地下水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监测布点和监测因子本次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在项目厂区及周边布设了3个地下水现状监测点,6个水位监测点。对地下水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点位置分布见表4.2.4-1和图4.2.1-1。表4.2.4-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场监测布点及监测因子点位编号点位坐标监测因子D1E117°20′47.07″N33°15′28.76″水位、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总细菌个数D2E117°20′36.76″N33°14′58.04″D3E117°21′27.79″N33°14′35.18″D4E117°21′49.09″N33°15′36.36″水位D5E117°22′3.56″N33°15′9.56″D6E117°22′2.16″N33°14′31.35″图4.2.4-1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图(2)监测时间和频次监测时间为2022年7月30日,采样1次。采样及分析方案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质量控制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3)监测结果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4.2.4-2,地下水水位监测结果见表4.2.4-3。表4.2.4-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位监测因子D1D2D3pH(无量纲)氨氮(mg/L)0.0690.1470.075硝酸盐(以N计)(mg/L)1.322.011.48亚硝酸盐(以N计)(mg/L)0.005L0.005L0.005L挥发酚(mg/L)0.0003L0.0003L0.0003L氰化物(mg/L)0.004L0.004L0.004L六价铬(mg/L)0.004L0.004L0.004L总硬度(mg/L)193207201溶解性总固体(mg/L)386421371耗氧量(mg/L)硫酸盐(mg/L)43.555.342.6氯化物(mg/L)氟化物(mg/L)0.310.420.38铁(mg/L)0.03L0.03L0.03L锰(mg/L)0.01L0.01L0.01L铅(µg/L)1L1L1L镉(µg/L)0.1L0.20.1L砷(µg/L)汞(µg/L)0.04L0.04L0.04L总大肠菌群(MPN/100mL)2L2L2L菌落总数(CFU/mL)233229钾(mg/L)5.476.325.31钠(mg/L)74.283.681.2钙(mg/L)镁(mg/L)16.518.117.3SO42-(mg/L)43.555.342.6Cl-(mg/L)碳酸根(mg/L)5L5L5L碳酸氢根(mg/L)341390339甲苯(μg/L)2L2L2L甲醇(mg/L)0.2L0.2L0.2L氯苯(mg/L)0.01L0.01L0.01L表4.2.4-3地下水水位监测结果点位编号点位坐标水位(m)D1E117°20′47.07″,N33°15′28.76″4.9D2E117°20′36.76″,N33°14′58.04″5.3D3E117°21′27.79″,N33°14′35.18″4.8D4E117°21′49.09″,N33°15′36.36″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