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河南省方城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23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2年11月河南省方城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23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2年11月河南省方城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23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2年11月河南省方城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23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2年11月河南省方城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23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1月河南省方城县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23名工作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实数:木耳

A.长江:河流

B.硕士:法官

C.黄山:牛顿

D.燕雀:鸿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两词间的逻辑关系。

实数和木耳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词语,题干两词间无任何逻辑关系。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为包容关系;B项为交叉关系;D项为对应关系。与题干规律相同的只有C项的黄山和牛顿,无任何逻辑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C。2.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因此,本题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大多数群居的哺乳动物,雌性个体怀孕生育后,随着后代迅速

,它们也会很快

原有的社会地位。然而在人类的大部分历史中,生育和照顾幼儿几乎是女性壮年时期的全职工作。有研究认为,人类婴儿的

,让人类与母亲的关系与一般的动物相比更加紧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熟

改变

重要性

B.分离

恢复

可塑性

C.长大

获得

依附性

D.独立

回归

脆弱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前后文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后代迅速成长之意,A项“成熟”、C项“长大”、D项“独立”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分离”与“群居”矛盾,排除。

第二空,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人类照顾幼儿是全职工作,可知“雌性哺乳动物”不是“全职”,“会很快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D项“回归”符合文意,保留。A项“改变”、C项“获得”均未体现“会很快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之意,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文段将动物的幼崽和人类的婴儿进行对比,其结果体现了人类婴儿的“脆弱性”,符合文意,D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知识分子《站起来,双足走

|

36个月》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第二句由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导,前后语句意思相反,后面一句提到在人类历史中,“生育和照顾幼儿几乎是女性的全职工作”,说明前面一句表示雌性个体在生育后不再全职照顾后代,而是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所以第二空要填入的词语应表示回归、恢复等意思,B项和D项符合语境。A项“改变”与后文不照应,无法得出,排除A项。C项“获得”表示得到,侧重从无到有,与“原有社会地位”搭配不合理,排除C项。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雌性个体”在生育后不再照顾后代,可知第一空应该表示后代迅速长大。B项“分离”表示分开、分别,和语境无关,且“后代分离”这个用法不合语法规则,排除B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人类婴儿的“脆弱性”使得其难以离开母亲,与母亲的关系更紧密,语义逻辑合理。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第一空较难区分,可先从第二空入手,根据“然而”提示的转折关系,排除填入句中与文意相悖的“改变”,再根据词义排除与句意不符的“获得”。第三步,根据第三空后的“让”提示的因果关系锁定D。第四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然而”表示转折,由“生育和照顾幼儿几乎是女性壮年时期的全职工作”可知,前文是说大多数群居哺乳动物用于照顾后代的时间很少,会很快重回原本的社会地位。“改变”与文意相悖,排除A。“获得”指取得、得到事先不具有的事物。“原有的社会地位”是原本就具有的,动物只是重新回到这一地位,“获得”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C。

再看第三空,“让”表明,所填词语是后文人类与母亲关系紧密的原因。“可塑性”是指被塑造成某种样式的可能性,“人类婴儿的可塑性”与“人类与母亲的关系紧密”之间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排除B。人类婴儿的“脆弱性”使他们需要母亲的长期保护,因此他们与母亲关系紧密,恰当。

验证第一空,“独立”填入句中,形容后代迅速独立,从而使生育的雌性动物回归原有的社会地位,恰当。

故本题选D。

4.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每个图形都由上下两部分图形通过一条直线连接组成,且第二组图形中的元素均在第一组图形中出现过,考虑遍历规律,第二组图形中没有出现过的图形为正方形与蝴蝶结形,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5.报告的主送机关是(

)。

A.上级机关

B.下级机关

C.平行机关

D.上级机关和平行机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指的是上行文,一般有请示、报告、意见等;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指的是下行文,一般有命令、决议、决定、公报、通报、批复、公告、通告、通知、纪要、意见等;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指的是平行文,主要是函,此外还有议案、公告、通告、通知、纪要、意见等。

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属于上行文,因此主送机关为上级机关。

故正确答案为A。6.一杯浓度为20%氯化钠溶液,先倒出后,加入10%的氯化钠溶液至原体积,再倒出,加入清水至原体积,此时氯化钠的浓度为多少?

A.9.6%

B.7.2%

C.5.6%

D.3.2%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假设原溶液体积为100,根据“浓度=溶质÷溶液×100%”可知,第一次操作之后溶液浓度变为=16%。

第三步,第二次操作后的浓度为16%×1-=9.6%。

因此,选择A选项。

重复操作公式:设已有溶液质量为M,每次倒出溶液为M0,再添入M0清水补满,重复n次。则c=(其中c为稀释后的浓度,为溶液原来的浓度)。

7.7,8,15,(

A.22

B.25

C.39

D.44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平缓,做差、做和均无规律,考虑递推数列。

第二步,观察原数列:8=7×1+1;15=7×2+1;规律为:第n+1项=7×n+1,故所求项为:7×3+1=22。

因此,选择A选项。

8.语音融合:指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的现象。

下列属于语音融合的是:

A.楼先生旅居海外多年,很少使用中文,更不用说家乡话了。一次晚宴上遇到了一个老乡,一句“烂糊面”勾起了差不多早已忘光的乡音,两人用家乡话整整聊了一夜

B.老张夫妇结婚十多年了,家里的饮食习惯已经分不清南北,就连张先生的东北腔也几乎失去了原先的味道,妻子的广东话听起来也变得怪怪的,女儿经常取笑他们是真正的“夫唱妇随”

C.朱女士的汉语口语课深受留学生喜爱,不仅发音标准、语调柔美,还时不时地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小段子。不到半年时间,大多数学员都能学着她的腔调进行日常会话

D.小黄来到南方某海滨小城工作后,每天坚持收看当地的方言电视节目,模仿播音员的发音。半年之后,她的语调、语气、用词,听起来就像一个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楼先生旅居海外多年,很少使用中文,一句“烂糊面”勾起了乡音的记忆,说明有意识地参与,不属于“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同时与老乡用家乡话畅聊,说明二人口音相同,不属于“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老张夫妇结婚十多年,二人的口音都发生了变化,夫妻之间的交流是频繁的,属于“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同时根据家里的饮食习惯已经分不清南北,可以判断出,习惯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属于“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符合定义,当选;

C项:学生上课跟着朱女士学习汉语口语,学习这一行为,不属于“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同时,只是学生学会了她的腔调,不属于“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小黄坚持学习和模仿播音员的发音,不属于“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完全不自觉;

②频繁交流;

③口音逐渐趋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楼先生与老乡的交流,不符合“完全不自觉”,不符合定义;

B项:老张夫妇结婚十多年,属于“频繁交流”,张先生和妻子的口音都变了,体现“完全不自觉”,夫唱妇随,体现“口音逐渐趋同”,符合定义;

C项:大多数学员都是学着朱女士的腔调,不符合“完全不自觉”,且朱女士的口音如何变化并没有提及,未明确体现“口音逐渐趋同”,不符合定义;

D项:小黄学习当地播音员的口音,不符合“完全不自觉”,且并非和播音员“频繁交流”,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定义,发现其关键信息为“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在解题时严格依据题干定义的关键信息。语音融合的定义要点:①在完全不自觉的情况下;②频繁交流的两人口音逐渐趋同。

A项,楼先生因一句家乡话勾起了乡音,就开始用家乡话聊了一夜,没有逐渐变化的过程,不符合要点②。

B项,老张夫妇两人十多年的相处中,因对方不自觉的交流使得家乡话逐渐失去原来的味道,符合定义。

C项,学员们因为喜爱朱女士的口音,有意学习进行日常对话,不符合要点①。

D项,小黄是有意识地模仿播音员的发音,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B。9.下列民间传统节日中,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相关的是: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化常识。

第二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国古代的九月九日指的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习俗。

因此,选择D选项。

10.4,23,68,101,(

A.128

B.119

C.74.75

D.70.7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比较大,考虑递推倍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4×6-1=23,23×3-1=68,68×1.5-1=101,乘数6,3,1.5是一个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下一项为0.75,于是所求项为101×0.75-1=74.75。

因此,选择C选项。

11.循环小数3.415415…的小数点后前n位数之和等于2015,则n的值为:

A.203

B.205

C.603

D.60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循环周期问题。

第二步,观察题干可知,循环小数3.415415…小数点后循环数字为415,即每三个数字和为10,可得,=201…5,5=4+1,即再多2个数字,因此n=201×3+2=605。

因此,选择D选项。

12.决策执行完成后对决策效果进行的评估,是最重要的一种评估方式,它是(

)。

A.事后评估

B.事中评估

C.现场评估

D.执行评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正确,事后评估是在决策执行完成后对决策效果进行的评估,有利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和以后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活动,是政策评估中最重要的一种评估方式。

B项错误,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方案执行前对政策效果的评估,是对政策方案执行效果的一种预测。事前评估可以使人们在政策执行前对不利状况的出现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C项错误,执行评估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进行的评估。事后评估是政策执行结束后对执行效果的评估。执行评估可以避免造成损失,事后无法挽回的弊端。

D项错误,执行评估通常用于医疗评估。

故正确答案为A。13.村民甲借乙的摩托车开往外地,途中因违章将丙撞伤,但交通险已不足赔偿,对不足部分的赔偿,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甲是摩托车驾驶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B.乙是摩托车所有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C.甲和乙是利害关系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如果乙对事故发生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参考答案:A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题干中,甲是机动车驾驶人、乙是机动车所有人。所以,甲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乙对事故发生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AD。14.下列情形所反映的权利类别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李女士送修电动车,后拒不支付修车费,店老板遂滞留电动车

B.小张向老刘借款6000元,并将祖传玉镯交与老刘,二人约定三年内还钱取镯,否则老刘有权变卖玉镯获偿

C.某银行向购房人王先生发放了一笔按揭贷款,贷款期限25年

D.某公司在地方政府组织的拍卖会上拍得一块土地,用于日后的商业开发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由此可知,某公司享有对该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而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用益物权。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三十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由此可知,店老板行使的是自己的留置权,属于担保物权。A项错误。

B项:根据《物权法》第二百零八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也由此可知,老刘行使的是对该玉镯的质权,属于担保物权。B项错误。

C项: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由此可知,银行享有对该房屋的抵押权,而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C项错误。

15.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三包”义务的内容是

A.包修、包换、包赔

B.包修、包退、包赔

C.包修、包换、包退

D.包换、包退、包赔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因此,三包是“包修、包换、包退”。

故正确答案为C。16.饭后马上喝水不能减肥很正常,但饭后一段时间喝水是可以的。因为饭后半小时正是肠胃蠕动开始对食用进去的食物进行消化和分解的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喝水,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肠胃对于食物的消化作用,减少肠胃的负担,不利于脂肪的囤积,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减肥作用,而且对于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好处。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

A.饭后半小时喝水有助于减肥

B.饭后喝水可预防肠胃疾病

C.饭后立即喝水,对健康不利

D.喝水太少,对身体有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用转折词“但”指出饭后一段时间喝水可以减肥。下文通过“因为”引导原因解释,指出为何饭后半小时喝水能够减肥。综上,文段为“总—分”结构,主旨句是首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最适合做文段标题。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非重点,属于下文对主旨句进行解释的部分内容,且“饭后喝水”与“饭后半小时喝水”表意不符。C项和D项:均属于无中生有。

17.附加刑是补充刑的刑罚方式,不可以独立适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根据《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所以说,附加刑不可以独立适用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错误。

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根据《刑法》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18.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故表述正确。19.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协调好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这三种分配的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下列有关三种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产生次序上可以并行不悖

B.都要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

C.均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D.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相同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三次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其中初次分配是根据土地、资本、劳动力、数据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再分配(二次分配)是指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征收税收和政府非税收入,在各收入主体之间以现金或实物进行的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三次分配有别于前两者,主要是企业、社会组织、家族、家庭和个人等基于自愿原则和道德准则,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慈善、公益方式对所属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

A项正确,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三种分配并不必然存在产生次序上的先后关系。三次分配体现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全过程之中,甚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之外。

B项错误,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者企业无偿地支付给个人或者下级政府,以增加其购买力和收入的一种形式。是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初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不是通过转移支付来实现的。

C项错误,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因此初次分配应该计入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

D项错误,初次分配主要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即以生产中要素的效率功能来进行分配,这对于“做大蛋糕”很关键;再分配主要体现的是公平原则,主要是政府运用“看得见的手”来分配,从而实现民生目标、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这对于“分好蛋糕”很关键;而三次分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使大量的高收入人群按照社会公益、社会公德、社会和谐等道德伦理体系来行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三种分配对于共同富裕的作用有区别也有联系。

故正确答案为A。20.关于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的描述,正确的选项包括:

A.体现了竞争规律在起作用

B.供求关系总是依照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趋势运行

C.体现了价值规律在起作用

D.供求规律反映了供求双方力量对立统一运动的趋势

参考答案: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竞争知识。

第二步,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B项:由商品的价值规律可知,在市场经济下,由于影响供求双方的因素经常波动,所以供给和需求在客观上就必然存着供求平衡、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等现象,而这种供求关系又总是依照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趋势运动着,最终或长时间状态下总是归于平衡的状态。B项正确。

C项:价值规律决定了供求关系的变化。根据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可知,供求规律是在价值规律的影响之下而发生作用。先由价值决定价格,然后再根据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因此,供求规律体现了“价值规律在起作用”。C项正确。

D项:供求规律,指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必然性,它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基础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必须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相适应。供求关系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对立统一。供求规律就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法则。当供大于求时,买方拥有选择市场的能力,因此处于买方市场;当供不应求的时候,卖方拥有控制市场的能力,因此处于卖方市场。由此可知,“供求规律反映了供求双方力量对立统一运动的趋势”表述正确。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A项:竞争规律: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的客观必然性,它和价值规律一样,都是商品经济固有的规律。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容之一,是商品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手段和方法。其基本特点是:①普遍性。它存在于市场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之间;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与劳动者之间,促进竞争者争夺有利的市场,力求创新,降低成本,获取超额利润;存在于不同部门之间,促进竞争者抢占有利的投资市场、投资条件,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②刺激性。它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各利益主体的能动性。竞争规律主要讲的是竞争行为对市场主体的刺激作用,而没有反应供求关系。A项错误。

21.近年来,汉式婚礼渐成时尚的婚礼形态。下列关于汉式婚礼相关仪节的寓意,解释错误的是:

A.男须送女一贽见礼物,多为大雁,寓意不离不弃

B.夫妇各剪一缕青丝以红缨结起来,寓意永结同好

C.夫妇共饮一匏酒后将匏一剖为二,寓意阴阳相生

D.夫妇共食一鼎所盛装的一牲之肉,寓意尊卑相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C项解释错误,古代汉人结婚时,会将匏(葫芦)一分为二变成两瓢,再用红线将两柄连住,新郎新娘各执半匏酒,一起喝下,象征夫妻二人结为一体。同时又因为匏瓜味苦,用来盛酒,酒带苦味,夫妻共饮,寓意今后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因此,汉式婚礼中,夫妇共饮一匏酒的寓意是合二为一,而非阴阳相生。A、B、D三项的解释均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匏(páo)是中国古代对葫芦的称呼,汉式婚礼时会将匏瓜一分为二盛酒后为新人送上,匏瓜本为一体,象征夫妻二人经此合为一家,又因青瓜味兼甜涩,又有夫妻二人由此同甘共苦之意,并非寓意阴阳相生。

因此,选择C选项。2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般来说,菊花的花期是每年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菊花是一种观赏价值非常高的花卉,同时它也是中国十大名花以及世界四大切花,喜欢菊花的花友非常多。菊花的花期在每年的秋季,养菊的朋友这段时间一定要加强菊花的养护。

因此,选择C选项。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23.我市某中学拟新建一栋教学楼,其行文的主送机关是(

)。

A.区政府

B.市政府

C.市财政局

D.市教体局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写作与处理。

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对公文负有办理和答复责任的机关。市中学的直接上级为市教体局,那么拟新建教学楼应向直接向上级部门行文,所以行文的主送机关为市教体局。

故正确答案为D。24.妇产科B超室李医生的好友王某带着自己怀孕的妻子来做检查,要求李医生鉴定胎儿的性别。李医生不同意,但是王某表明自己真的很想要男孩,而且承诺事后有种种好处。如果你是李医生,这时应该:

A.看在多年的情谊上帮王某这个忙,理解王某想要男孩子“传宗接代”的观念

B.告诉王某自己在大医院不方便,推荐其去私人小诊所做性别鉴定

C.拒绝王某,并讲明无论何时,做胎儿性别鉴定都是违法行为

D.表面上答应王某,B超检查之后和王某说“性别看不清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不能违反法律。AB是原则性错误。D隐性拒绝,但并没有让王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能还会去别的医院。但C也有不严谨的地方,“无论何时”不严谨,禁止的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比如性别相关的遗传病,如果符合医学需要,是可以性别鉴定的。

C虽然不严谨,但4个选项中最好,选C。

25.在今日10时的家属沟通会上,马航工作人员向家属表示,目前马来西亚外交部已向南北走廊上所有国家发出外交照会,并请求这些国家提供支持和协助,包括雷达和卫星信息、海陆空搜救行动、相关国家的搜救行动计划及马来西亚请求提供的信息等。目前已有26个国家参与搜救,几乎涵盖南北走廊的所有国家。

为这段新闻拟写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A.马航组织家属沟通会

B.马来西亚请求援助搜救工作

C.马航与家属协商搜救工作

D.马方已向多国发出外交照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文段第一句话指出马航工作人员向家属汇报工作进展——已向南北走廊上所有国家发出外交照会并请求提供搜救帮助。第二句话介绍已有26个国家参加搜救。D项能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当选。

A项表述过于笼统,没有体现事态的进展。B项“请求援助搜救工作”是发出外交照会的内容,且第二句话介绍了各国参加援助的情况。C项“协商”文段没有提及,文段是汇报。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主要讲述了马来西亚已向许多国家发出外交照会,并请求其他国家提供搜救的支持和协助,接着说明了请求别国给予支持的具体方式。第二句介绍了参与搜救的国家情况。本文段的体裁为新闻,首句的导语即是新闻的重点,主要内容是马来西亚外交部请求别国提供搜救的支持和协助。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首句主要内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给新闻类题目加标题属于中心理解题的变形,应概括文段中心。而新闻又有自己的固定结构,标题-副标题-导语-主体,导语是新闻第一句话,用来提示新闻的重要事实,让读者一目了然,是对重点的概括,一般新闻标题对导语强调的重点事件进行概括即可。文段首句对“时间、人物”进行说明,接着引出事件说马来西亚发出外交照会,后面具体说请求其他国家提供支持协助,并解释了请求别国给予支持的具体方式,最后介绍了参与搜救的国家情况,属于对前文的解释说明。涉及到这个新闻重点事件的选项是B、D两项,对比两个选项,新闻标题要体现简明概括性,因此D项“马方已向多国发出照会”比B更适合做新闻标题。A、C两项,均介绍“家属”,“家属”非重点,故排除A、C。

故正确答案为D。26.在植物学上,植物组织是由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机构单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番茄植株

B.番茄果实

C.番茄皮

D.番茄种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机构单位”。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番茄植株是指成长的植物体,包括根茎叶等部分,不符合“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机构单位”,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番茄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种子起传播和繁殖的作用,不符合“执行同一功能”,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番茄皮是由相似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构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符合“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机构单位”,符合定义,当选;

D项: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不符合“执行同一功能”,不符合定义,排除。

注: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故正确答案为C。27.(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预防性等特点。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方法一般分为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技术方法,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方法体系。

A项错误,传播方法是指管理主体通过与管理对象双向信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从而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的方法。

B项正确,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预防性特点。

C项错误,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行政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无偿性的特点。

D项错误,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这里所说的各种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润、奖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等,具有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等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B。28.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闪电的形成机制

B.宇宙射线对人类的危害

C.臭氧对人类的贡献

D.闪电对地球的保护作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即指出闪电是人类的“清洁工”,然后具体论述闪电对人类的作用。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即提出“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然后分两方面展开具体论述,指出闪电能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同时闪电还可以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综合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闪电对人类的保护作用。A项在文段中未提及,B项非文段重点所在,C项脱离了文段的论述主体“闪电”,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以反面论证引出话题“闪电是清洁工”,接下来围绕“闪电”的两个好处进行论述,先讲了雷电将氧气激发成臭氧,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又讲了闪电使空气变纯净且清新宜人。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在首句,主体为“闪电”,强调“闪电”对地球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是“总-分”结构,提出闪电是人类的“清洁工”,然后分两段论述闪电使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危害,闪电使空气变得纯净,这两个具体作用对地球环境均是有益处的,与D项表述相符合。

A项闪电的形成机制在文段中未提及;B项在文段中只是稍有提及,并不是文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闪电的作用,主体是闪电,而非臭氧,C项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29.据统计,2011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6632.2元,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可见,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无怪乎人们看病住院时都会感慨“真的病不起”。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加强以上论证的是:

A.医药费用成为群众生活的负担,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所在

B.我国的医疗费用过高,一些医生滥用药物,在必要时,应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

D.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的医疗保险参与率都不高,在生病就医时得不到保险支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加强题干论证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都较为明显,抓住“医药费”和“负担”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论点: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论据:2011年,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179.8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6632.2元,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

A项,医患关系与医药费成为群众的沉重负担无关,属于无关项。

B项,医疗费用过高,应使用行政手段干预,但是否会成为群众的沉重负担不明确,属于不明确项。

C项,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但是否成为群众的沉重负担不明确,属于不明确项。

D项,居民医疗保险参与率都不高,在生病就医时得不到保险支持,因此,在医疗费用较高时,必须自己一力承担,会成为负担,加强了题干论证。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加强”,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

论据: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强调医药费用负担重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重点在医患关系紧张,而不是医药费用负担重,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医疗费用过高,但若民众收入也很高或者国家、社会承担一部分费用,它就不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效果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不明确项。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但若民众收入增长也很快或者国家、社会承担一部分费用,它就不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效果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居民医疗保险参与率都不高,在生病就医时得不到保险支持,因此,在医疗费用较高时,必须自己一力承担,会成为负担,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医药费用是群众生活中一项沉重的负担。

论据:一次住院费接近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纯收入。

本题提问是加强论证,优先考虑搭桥和必要条件。题干论点论据都在说医药费用负担重,话题一致,故考虑加强论证寻找说明医药费用成为负担的必要条件的选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医患关系与群众负担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加强题干论证就应指出群众的医药负担确实重,与“行政手段干预”无关,排除;

C项:医药费增长过快,是对题干论据的具体说明,可以加强题干论证,保留;

D项:得不到保险支持。医药费用重,群众收入低,而又得不到保险支持,是导致医药费用成为负担的必要条件,可以加强,保留。

对比C、D两项,C项为补充论据,而D项为必要条件,D项加强力度更强。

故正确答案为D。30.德尔菲技术是激发对某一议题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要求专家写下他们的所有观点,但彼此之间不允许讨论,最后汇总所有专家的不同看法。(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德尔菲技术的步骤是:(1)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家。(2)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各自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3)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如果分歧很大,可以开会集中讨论;否则,管理者分头与专家联络。(4)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基本一致意见的方案。所以本题关于德尔菲技术的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31.下列诗句中所提到的花对应错误的是:

A.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梅花

B.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紫薇花

C.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牡丹花

D.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菊花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该句出自宋代陆游的《落梅》,意思是梅花在狂风大雪中更显得凛然不可犯,

它是花中气节最高尚最坚定的一个。冬季百花凋谢,只有梅花傲然开放,因此由“雪虐风饕”可知诗句描写的是梅花。

B项错误,该句出自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意思是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因此诗句描写的是荷花。

C项正确,该句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意思是一定要将整个洛阳城的花朵都看尽了,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洛城即洛阳,洛阳盛产牡丹,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故诗句所写洛城花指牡丹花。

D项正确,该句出自清代曹雪芹的《残菊》,意思是菊花残落后仅有残留的香气,金黄的花朵颜色暗淡,枝叶破败散落。“淡泊”指花的颜色消退,“金淡泊”意思是金黄色的花颜色渐渐消退。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出自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意思是: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菡萏”是荷花的别称。描写的是荷花,而非紫薇花。B项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主要考查古诗词中所描写的花,考生可用关键词法和排除法作答。根据诗句中的“雪虐”“气节最高坚”可判断其描写的是梅花,排除A。B项对应的紫薇花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可先跳过。根据“洛城花”可推断其描写的是洛阳的名花,结合常识可知洛阳牡丹花最出名,排除C。根据“金”可推断花的颜色是金色,其描写的是菊花,排除D。由此可推断B项为当选项。

A项对应正确。“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落梅》,意为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该项提到的是梅花。

B项对应错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出自南唐词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意为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菡萏是荷花的别称。该项提到的是荷花。

C项对应正确。“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意为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该项提到的是牡丹花。洛城,一般指洛阳。洛城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D项对应正确。“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出自清代诗人曹雪芹的《残菊》,意为花蒂还留有残香,只是秋菊金黄的颜色已经浅淡消退,花枝上也已经没有完整的叶子,叶子的翠色也衰残凋敝。该项提到的是菊花。

故本题选B。32.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一号。

A.“映山红”

B.“夕阳红”

C.“东方红”

D.“满江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四国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故正确答案为C。33.行政诉讼中,被告一方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的主体。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是指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认问题直接关系到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否顺利地行使诉讼权并及时有效的获得相关救济。故在我国的行政诉讼中,被告是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中行政机关占更为主要的部分。

故表述正确。3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A.上网就是为了消除无聊

B.无聊是没有阶级性的

C.人的欲望决定了人的无聊

D.无聊从不需要物质基础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根据最后一段“中国人的无聊则异化为生活本身,你问问自己为什么每天上网16个小时,是为了消除无聊还是不由自主的惯性使然”可知,上网有两个可能的目的“为了消除无聊”和“不由自主的惯性使然”,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B项,根据第三段“只有无聊感是没有阶级性的”可知,选项表述正确,当选。

C项,“人的欲望”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排除。

D项,根据第三段“无聊曾经是需要物质作为基础的”可知,选项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新周刊《从无聊经济到无聊的哲学》35.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哪种情况不构成违法行为(

)。

A.小王在防卫中过当造成对方死亡

B.小李因与丈夫感情破裂离家出走

C.某公司拒不执行法院的有效判决

D.未成年人小张独自驾驶自家私车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违法是指违反现行法的规定从而侵犯了法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的行为。广义的违法行为,是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狭义的违法行为,也可以称为一般侵权行为,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行政侵权行为等。

A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小王在防卫中过当造成对方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属于广义的违法行为。

C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钱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钱款的规定处罚。”某公司拒不执行法院的有效判决,构成犯罪的,成立拒不执行判决罪。

D项正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2016年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十二条:“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年龄条件:1、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在18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小张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独自驾驶自家私车属于违法行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6.沙漠里真有魔鬼吗?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看起来,确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们在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便可把海市蜃楼这种________的现象说清楚。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奇形怪状

B.鬼斧神工

C.光怪陆离

D.鬼鬼祟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结合词语的含义及适用对象,再根据句中的修饰对象“海市蜃楼”,选择与其搭配最恰当的一项即可。分析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用来形容“海市蜃楼”。“奇形怪状”指不同寻常的,奇特怪异的形状。“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鬼鬼祟祟”形容行动不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结合词义可知,“奇形怪状”“鬼斧神工”“鬼鬼祟祟”用在此处形容“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均不恰当,排除A、B、D。故本题选C。37.“通报”草拟时一般应先叙后议,而非先议后叙。(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通报的正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所以说一般应先叙后议,而非先议后叙。

因此,本题正确。

撰写通报应注意的问题:

①通报的内容必须真实。通报的事实,所引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动笔前要调查研究,对有关情况和事例要认真进行核对,客观、准确地进行分析、评论。

②通报决定要恰如其分。无论哪一种通报,都要做到态度鲜明,分析中肯,评价实事求是,结论公正准确,用语把握分寸。否则通报不但会缺乏说服力,而且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③通报的语言要简洁、庄重。

38.英国有着高福利的传统,1601年英国引入世界首部《济贫法》,1948年依据《贝弗里奇计划》,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承诺提供“从摇篮到坟墓”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服务。但随着经济不景气、尤其是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英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目前已达16%,养老金严重入不敷出,目前养老金缺口已达GDP的26%。养老金改革合情合理,但这无疑触动了国民养老费用的奶酪,遭到强烈反抗也在情理之中。显然,福利制度的刚性特征使得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英国养老金改革计划举步维艰的状况

B.揭示人口老龄化对英国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C.反思英国实行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的弊端

D.分析英国高福利传统难以为继的客观原因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英国高福利传统”这一话题,之后通过几部法律进行阐述。接着通过转折词“但”指出在“经济不景气、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英国养老金入不敷出”这一问题。然后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即英国养老金改革,并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养老金改革遭遇的两个阻力:一是触动国民养老费用的奶酪,二是福利制度的刚性特征。尾句通过“显然”总结前文,强调养老金改革困难。文段结构为“分—总”结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重点强调养老金改革难。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先指出英国有高福利传统,而后指出,随着经济不景气以及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严重入不敷出,养老金改革合情合理。再由“但”一转,表明改革遭受强烈反抗。最后以“福利制度的刚性特征使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强调养老金改革的艰难处境。A项表述与文意最相符,为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介绍了英国的高福利传统,接着通过转折词“但”指出当下英国的福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随后提出对策“养老金改革”,并通过转折词“但”强调改革遇到了阻力。尾句通过“显然”总结前文得出结论,强调养老金改革困难。故文段重在强调英国养老金改革难,对应A项“描述英国养老金改革计划举步维艰的状况”,“举步维艰的状况”即是文中改革实施障碍重重的概括。

B项“揭示人口老龄化对英国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新要求”不明确,文段中“新要求”体现为养老金改革,排除;C项“反思英国实行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的弊端”、D项“分析英国高福利传统难以为继的客观原因”均对应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9.公共行政的根本和唯一的目标在于追求:

A.公共利益

B.国家利益

C.民族利益

D.个人利益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公共行政的根本的和唯一的目标立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不应当有单独的利益,而应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唯一目标。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不符题意,B项不当选。

C项:民族利益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优越条件。本民族人民整体利益的反映。捍卫本民族的利益,是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民族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风俗习惯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整体。不符题意,C项不当选。

D项: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相对是个人活动的前提和动力,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方面,如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工作条件以及发展自己有益于社会的个性和特长的需要等等。不符题意,D项不当选。

40.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与中国的往来,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

)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A.福建

B.香港

C.澳门

D.台湾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经过几次海战,葡萄牙战败,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故正确答案为C。41.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学技术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这句话没有语病,该判断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句子。根据“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中的“能否”可知,句中涉及“是”与“否”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后面的句子只对应了其中“是”的一面。这句话有语病,属于一面对两面。

第二步,对比结论。结论是“没有语病”。

因此,判断错误。

42.在西方,足球曾经是卑贱、粗野的代名词。那时的足球活动没有什么规则,更谈不上什么礼仪,和打群架没有什么区别,弄出人命是常有的事。但这种游戏特别血腥,特别刺激,特别有吸引力,虽屡屡遭禁,却每每“春风吹又生”。为了使得这个人们又爱又恨的游戏益于身心,也为了改变“下贱的踢球人”的形象,人们创造了足球规则,增加了足球礼仪。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规则和礼仪对足球运动很重要

B.足球在西方一直颇受大众欢迎

C.足球运动曾有遭人唾弃的历史

D.足球运动面貌经历了巨大变化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介绍足球曾经是野蛮、危险的游戏,接着又强调“足球深受人们喜爱,这项运动屡禁不止”最后文段提出结论,为了让人们参加足球运动的同时又能改变这种野蛮形象,人们增加了足球规则和足球礼仪。也就是说,增加足球规则和足球礼仪可以解决足球运动原来面对的两个问题,可见,规则和礼仪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性,故文段重在强调尾句结论,即规则和礼仪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性。

A项,是对中心句的同义替换,当选。

B项,文段的主题词是“足球礼仪和规则”,不是“足球”,偏离重点,排除。

C项,“遭人唾弃的历史”为文段结论词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的主题词是“足球礼仪和规则”,不是“足球运动”,且“巨大变化”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美的足球〉之规则与礼仪之美》4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历法,下列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

A.清明

B.立春

C.中秋

D.冬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中秋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中秋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二十四节气具体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由此可知中秋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

因此,选择C选项。

44.在题干中给出一套图形,其中有五个图,这五个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给出的另一套图形中,有四个图,从中选出唯一的一项作为保持左边五个图规律性的第六个图: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出现单一直线,考虑数直线,五个图形的直线数分别为8、7、6、5、4,故应该选3条直线数的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题干图形构成相对简单,但图形之间差异较大,一般考查数量性。封闭区域数和线条数显然不构成规律,考虑交点数可得规律。题干图形包含的交点数依次为5、4、3、2、1、(0),只有B项交点数为0。故本题选B。45.本土的东西要想传承,一定要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要善于理解并_____多元的文化门类,从自己的世界走到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去。毕竟,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因为封闭和自锁而实现持久传扬的,不勇于迎接挑战,不在挑战的磕碰中_____、革新、发展,就难像浴火的凤凰一样,实现自身的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吸收反省升华

B.包容自省涅槃

C.吸纳醒悟突破

D.兼容觉醒重生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突破口为第三空。空格前以“浴火的凤凰”做比喻,而“凤凰涅槃”为最常见的搭配,D项中的“重生”意思也可,但不如“涅槃”更符合语境。所以,

先排除A、C两项。

再以前两空做验证。第二空考查语境词义搭配。填入的词和“革新、发展”是层层递进关系,在“革新”之前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反思”即“自省”。D项中的“觉醒”含义不符,且放在此处语义过重,可排除。第一空填入“包容”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云南日报:刘薇薇《原生态文化交融与突围》

解题思路:第一空,快速阅读文段,分析选项,通过第三空的固定搭配可直接锁定答案。第二步,验证前两空。本题可由第三空入手解答,与“浴火的凤凰”对应,“涅槃”最恰当,且“包容”“自省”填入句中也恰当。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语境“像浴火的凤凰一样”可知,此处应填入“涅槃”,“凤凰涅槃”是固定搭配。A项“升华”、C项“突破”、D项“重生”均不符合“像浴火的凤凰一样”这个语境。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第一空B项“包容”体现了语境中对待世界文化的态度,彰显了“文化自信”,符合语境。第二空在“磕碰”中“自省”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46.下列诗句与描写的景点对应正确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徽黄山

B.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杭州西湖

C.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北京昆明湖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贵州黄果树瀑布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

项对应错误:出自杜甫的《望岳》,描写的是东岳泰山。

B

项对应正确: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杭州西湖。

C

项对应错误: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描写的是扬州二十四桥。

D

项对应错误: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的是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水光潋(liàn)滟(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杭州西湖的美景。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运用联想法解题。一般选项中不容易找到关键信息的诗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诗,可通过联想诗名和上下句寻找解题关键词。A项全诗中有“岱宗”“齐鲁”二词,可直接断定为山东泰山,可直接排除。B项的下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则直接点出了“西湖”,可直接选出。C项诗名为《寄扬州韩绰判官》,D项诗名为《望庐山瀑布》,两项可通过诗名判定排除。A项错误。诗句出自杜甫的《望岳》,描写的是山东泰山;

B项正确。诗句出自杜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描写的是杭州西湖;

C项错误。诗句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描写的是扬州的瘦西湖;

D项错误。诗句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的是江西庐山。

故本题选B。47.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这些史料主要是各种文献、遗存,它们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文本,而且最终它们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就此而论,历史学家永远无法真正直接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而,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

B.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遗憾

C.对史料本身的收集和考证就成了史学客观性的保证

D.重建和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成了历史学的根本目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由设空位置和“因而”可知,填入句子可能是文段的总结句。解题关键在于理清行文结构,归纳主旨观点。由“因而”可知,横线处所填内容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文段说的是历史学家永远无法接触到过去本身,而只能借助于各种历史文本而对过去有所言说,因此A项符合题意,最为恰当。B项“遗憾”在文段中没有体现,C、D两项不能从文段中得出,不是对文段的总结。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前的“因而”可知,横线起总结前文的作用。文段首先指出历史学家的工作对象是史料,而史料最终都要以语言形式进入史家的研究。随后以“就此而论”引出文段重点,即历史学家研究史料只能借助历史文本言说过去。因此,横线处应与文段表述重点一致,即与历史学家研究史料及文本有关。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文本性就是历史学家的全部工作所无法脱离的樊篱”中“无法脱离的樊篱”对应“只能借助历史文本”,“历史学家的工作”对应“历史学家研究史料”,“文本性”对应“历史文本”,A项表述正是对前文的总结,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最后一句“因而”,即通过上文总结出结论,文段指出历史学家只能借助于文本对历史进行研究,只能通过历史文本对历史进行言说,故文段的最后一句话也应该围绕“文本”与“历史学家的工作”进行阐述,强调“历史研究是被文本限制了”这种状态。A项“文本性”、“樊篱”体现出了这种意思;B项“无法接触完整的史料”在文中并没有表述,文段强调遗憾的是“无法接触到过去本身”,而不是“无法接触史料”,排除;C、D两项没有提到“文本”这一概念,与前文意思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8.研究发现,每天保持三顿正餐的时间表大致稳定,对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保持规律的用餐时间能够改善新陈代谢和身心状态,更具体地说,遵循并保持固定的饮食时间表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情绪改善的风险降低有关,这种习惯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生物钟的良好运行,从而使我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的是:

A.一些著名的医学家呼吁公众不仅要考虑每天的饮食健康和保持适当体育锻炼,还要注意饮食规律

B.某生物医药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周末不规律的饮食可能与体重指数的增加有关

C.如果我们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那么罹患II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有所增加

D.当我们的用餐时间与正常时间相差三小时以上时,对体重指数的影响最大,而代谢性疾病与肥胖密不可分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每天保持三顿正餐的时间表大致稳定,对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

论据:保持规律的用餐时间能够改善新陈代谢和身心状态,更具体地说,遵循并保持固定的饮食时间表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情绪改善的风险降低有关,这种习惯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生物钟的良好运行,从而使我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

论点论据都在讨论的是保持规律的用餐时间和身体状况的关系,论点论据话题一致,加强考虑补充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医学家呼吁要注意饮食规律,论点讨论的是三顿正餐时间稳定对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否重要,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周末不规律的饮食可能与体重指数的增加有关,说明不规律饮食和身体状况有关系,可以加强,但是属于可能性加强,力度较弱,保留;

C项:该项说的是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罹患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论点讨论的是三顿正餐时间稳定对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否重要,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该项说的是用餐时间与正常时间相差三小时以上时,对体重指数的影响最大,补充论据说明三顿正餐的时间表稳定跟身体状况有关,保留。

对比B、D两项,B项是可能性加强,D项是补充确定的论据,可能性加强力度较弱,D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9.张军在一次羽毛球训练中不慎拉伤了手臂,要是在平常,这样的伤根本不算什么,但________是在就要走上比武场的时候,这样的伤,________让人揪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偏偏异常

B.恰巧很是

C.刚好非常

D.恰逢有些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和选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副词的使用,副词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解题关键在于对语境的准确把握。第二步,由文段中的提示信息“要是在平常,这样的伤根本不算什么,但……”,分析语境选择与文意最相契合的一项。第一空,由“要是在平常,这样的伤根本不算什么,但……”可知,比武时受伤不是时候。“偏偏”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恰巧”指恰好、凑巧;“刚好”指恰巧、正巧。“恰逢”只刚好遇到。“偏偏”暗含事情发生的不是时候之意,最符合走上比武场前受伤的语境,排除B、C、D。

第二空,“异常”能够体现比武时受伤让人担心的程度。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在就要走上比武场的时候……让人揪心”可知,文段对张军在就要走上比武场的关键时刻受伤表示惋惜。A项“偏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