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成华区教育系统赴西南大学公开招聘145名教师的323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2年11月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成华区教育系统赴西南大学公开招聘145名教师的323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2年11月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成华区教育系统赴西南大学公开招聘145名教师的323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2年11月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成华区教育系统赴西南大学公开招聘145名教师的323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2年11月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成华区教育系统赴西南大学公开招聘145名教师的323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1月成都市“蓉漂人才荟”成华区教育系统赴西南大学公开招聘145名教师的323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作为著作主旨,立志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史书是《汉书》。(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因此以“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作为著作主旨,立志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史书是《资治通鉴》。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

故表述错误。2.社会公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知识。

第二步,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基础性;②全民性;③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因为社会公德是随着时代精炼下来的调整公共生活的经验结晶。

因此,本题正确。

3.市场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构成市场的要素包括(

)。

A.市场主体

B.市场秩序

C.市场客体

D.市场规则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市场的构成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行为、市场秩序。

A项正确,市场主体是指拥有商品或货币,并独立自主地从事商品交换活动,以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和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其最本质的特征是盈利性。

B项正确,市场秩序是保证市场行为规范化的条件,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必须要有市场规则。

C项正确,市场客体是指作为交换对象的各种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它们共同构成市场交换的基础。

D项错误,市场运行秩序主要表现为分散的市场活动主体进入市场交易所要遵守的市场规则。市场规则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市场规则不属于市场的构成要素。

故正确答案为ABC。4.二把刀:半吊子:渊博

A.替罪羊:千里马:冤枉

B.变色龙:墙头草:坚贞

C.纸老虎:铁公鸡:慷慨

D.地头蛇:瓢把子:强势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二把刀意思是知识不足或技艺不精,半吊子比喻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二者为近义关系,渊博意思是学识又深又广,与前两词为反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变色龙比喻善变、见风使舵的人,墙头草比喻没有主见的、容易动摇的人,二者为近义关系,坚贞意思是坚定而有气节,与前两词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铁公鸡比喻非常吝啬的人,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地头蛇比喻地方上蛮横无理的人,瓢把子比喻在江湖上称首脑、老大的人,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5.有人认为,长时间食用腌制类食物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但是少量食用一种泡菜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对人体有益。因此,一些食品专家建议可少量食用这种泡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建议?

A.食用其他食物不能促进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平衡

B.尚没有确切证据证明长时间食用腌制类食物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C.少量食用这种泡菜给人体带来的益处大于危害

D.对腌制食品加工后可以减少对人体危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可少量食用这种泡菜。

论据:少量食用一种泡菜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对人体有益。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论述的主体是其他食物,论点论述的主体是泡菜,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不明确项。该项表明长时间食用腌制类食物对人体的影响是不明确的,故无法确定该泡菜对人的影响,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若少量食用这种泡菜给人体带来的益处大于危害,那就能得到可少量食用这种泡菜的结论,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腌制食品加工后可减少对人体的危害,与论点所说的这种泡菜对人有没有好处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6.转品,是指在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的一种方法,它是实现词语艺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划横线的字词没有使用转品的是

A.从此,徐悲鸿真正做到了画马时胸有成马

B.这里气候非常夏天

C.他穿的服饰很中国

D.从此,这个人不烟不酒,甚至也不太诗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在构句时;

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

实现词语艺术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马”原来惯用的词性为名词,画马时胸有成马中的“马”也为名词,没有体现“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不符合定义;

B项:“夏天”原来惯用的词性为名词,这里的气候非常夏天,这里“夏天”的词性是形容词,属于“在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符合定义;

C项:“中国”原来惯用的词性为名词,他穿的服饰很中国,这里“中国”的词性是形容词,属于“在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符合定义;

D项:“烟”“酒”“诗”,原来惯用的词性均为名词,这个人不烟不酒,甚至也不太诗了,这里的“不烟不酒”意思为不抽烟不喝酒,“不太诗”意为不经常作诗,形容生活不是那么诗情画意了,所以在这里的词性为动词,属于“在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的一种方法”。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中国”惯用的词性是名词,在选项中用来形容服饰很有中国风格,词性由名词转变为形容词,词性改变,符合“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的一种方法”,符合定义,排除;

B项:“夏天”惯用的词性是名词,在选项中用来形容天气热,词性由名词转变为形容词,词性改变,符合“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的一种方法”,符合定义,排除;

C项:“马”惯用的词性是名词,在选项中依然指马这种生物,词性没有改变,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烟”、“酒”惯用的词性是名词,选项中的意思是抽烟喝酒,词性由名词转变为动词;“诗”惯用的词性是名词,在选项中形容生活不那么诗意,词性由名词转变为形容词,词性都发生了改变,符合“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的一种方法”,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没有使用转品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在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转品定义的关键信息:在构句时改变一个字词原来惯用的词性。

A项,“中国”原来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形容词,改变了其原来惯用的词性,符合定义。

B项,“烟”“酒”原来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诗”原来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形容词。均改变了其原来惯用的词性,符合定义。

C项,“马”原来是名词,在句中仍用作名词,并未改变其原来惯用的词性,不符合定义。

D项,“夏天”原来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形容词,改变了其原来惯用的词性,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7.“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间接经验都是不可靠的

B.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C.认识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起到决定性作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的意思是: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看别人做多少次,也不如自己亲自动手实践一次。体现了认识论中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对认识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可能是正确的。A项错误。

B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通过间接经验也可以获得正确认识。B项错误。

C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C项错误。

8.小红、小兰和小慧三姐妹,分别住在丰台区、通州区、朝阳区。小红与住在通州的姐妹年龄不一样大,小慧比住在朝阳区的姐妹年龄小,而住在通州的姐妹比小兰年龄大。

那么按照年龄从大到小,这三姐妹的排序是:

A.小红、小慧、小兰

B.小红、小兰、小慧

C.小兰、小慧、小红

D.小慧、小红、小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析发现,题干中住在通州的姐妹被提及两次,可以此为突破口推出住在通州的姐妹是谁,然后再根据题干中的其他信息,推出其他姐妹的住处。由“小红和住在通州的姐妹年龄不一样”和“住在通州的姐妹比小兰年龄大”可知,住在通州的姐妹既不是小红,也不是小兰,则小慧住在通州;再由“小慧比住在朝阳的姐妹年龄小”和“住在通州的姐妹比小兰年龄大”可知,朝阳>小慧(通州)>小兰,即小红住在朝阳。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在所有已知信息中,“通州”出现次数最多,利用最大信息法。

由①和③可知小红、小兰都不住通州,则小慧住通州;

结合②可知住通州的比住朝阳的年龄小,结合③可知小慧比小兰年龄大,整理信息如下:

由于只剩下“丰台”这个区和“小红”这个人尚未匹配,故最终匹配结果是:住朝阳的是小红,住丰台的是小兰,整理信息如下:

所以,年龄从大到小依次为:小红、小慧、小兰。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的突破口为信息量最大的对象,即通州的姐妹。由“小红与住在通州的姐妹年龄不一样大”可知,小红不在通州;由“住在通州的姐妹比小兰年龄大”可知,小兰不在通州。因此在通州的是小慧。

第二步:抄信息于表中,即将题干与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个表中。

通州

朝阳

小兰

小慧

第三步:填空,即填上每一个集合的空格。

丰台

通州

朝阳

小兰

小慧

小红

故正确答案为A。9.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代表的是对网络词汇的肯定与重视。但在今天,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毕竟,相较于传统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网络词汇已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不少网络词汇可能火过一阵就开始被遗忘;比如,传统汉语中的新词一般是通过入选词典而被加以确认,从而逐渐被推广、使用,然而网络词汇更多源自自发式生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对网络词汇需要有开放的态度

B.网络词汇相较于传统词汇没有生命力

C.将某些网络词汇纳入词典,确有必要

D.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无关紧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指出“超过一半的人要求将有意义和创意的网络词汇收入词典”,后文提出问题——是否非得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对它的肯定与重视,后文通过两个例子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即考虑到网络词汇的变化速度和路径,是否将网络词汇纳入词典并没有那么重要,对应D项。

A项,文段讨论的是网络词汇是否需要纳入词典,而不是我们对网络词汇的态度,排除;B项为“比如”之后的内容,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C项与文意表述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网络词汇是否纳入词典真没那么重要》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表明一些人要求将一些网络词汇收入词典,接着以转折词“但”提出问题,即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随后对该问题进行了回答。通过说明网络词汇火一阵就被遗忘;与传统汉语新词对比,网络语言无需“加冕”,而是自发式生长。因此概括整个文段的重点就是“网络词汇没大有必要纳入词典”。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要抓住能提示文段行文脉络的一些连接词,如“但”“毕竟”“比如”。“但”之前为铺垫表述,可忽略,重点关注转折词“但”后内容。“但”之后提出问题,后文以“毕竟”“比如”对问题给予分析解答,故文段主旨应与所提问题相关,且与解答内容的倾向一致。文段首先介绍了一种建议将某些网络词汇收入词典的观点,由此引出“重视网络词汇,是否非得要通过将之纳入词典的方式来表现”的质疑,后文通过对网络词汇时效性、自发式生长特点的介绍,说明网络词汇不一定要纳入词典。D项的“无关紧要”与作者观点相符,正确。

A、B两项与网络词汇是否要纳入词典的话题无关,且“开放的态度”“没有生命力”无法得出;C项的“确有必要”与作者观点相悖。

故本题选D。10.明清两代每两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是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这一考试是:

A.乡试

B.院试

C.殿试

D.会试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科举制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所有人都可参加,考中者称为秀才,可参加乡试;乡试被称为大比之年,考试通过为举人,可参加会试;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一般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中的取得贡士资格;会试考中的可以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做主,考中的取得进士资格。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11.小李去外地出差,没有带牙膏,进入一家商店后看到店家推荐的50多种牙膏目录,有不同品牌的,不同功效的······小李看的头昏脑涨,最后随意拿了一支牙膏结账离开,牙膏这种商品所属的市场类型是(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完全垄断市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错误,完全竞争市场是指自由竞争而丝毫不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所谓完全竞争的市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足够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第二,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第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第四,市场信息是完全畅通的。

B项正确,垄断竞争市场是指许多厂商生产相近,但不同质量的商品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两个极端市场结构的中间状态。从总体上说具有厂商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差别、进出容易、可以形成产品集团的特点。题干中生产牙刷的厂商众多,产品存在差别,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C项错误,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模式,是指某种产品的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的市场。每个大企业在相应的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

D项错误,完全垄断市场指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和众多需求者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有三个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故正确答案为B。12.在公文的文稿文本中,(

)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

A.草稿

B.定稿

C.副本

D.修订本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概述知识。

第二步,定稿是内容已确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定稿不可随意修改,否则无效,修改应经法定责任者的认可。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草稿是供讨论、征求意见、修改审核、审批时用的原始的非正式文稿。草稿的内容未正式确定,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与题意不符,A项不当选。

C项:副本是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公文复制本或正本的复份。副本有两种:一种是公文复制本,此类副本由于是复印件,不能再现公文的全部特征,因此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只能用做备查之用。一种是正本的复份,此类副本同正本一起制作,同正本完全一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可用来送达抄送机关或留存备查。与题意不符,C项不当选。

D项:修订本是规范性公文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已发布生效的公文,经实践检验重新予以修正补充后再发布的文本。自修订本生效之日起,原文本即行废止。与题意不符,D项不当选。

13.下图右侧的4个图形中,除了(

),都是左侧立体物体的投影图。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三视图。

A项是左侧立体物体的俯视图;C项是左侧立体物体的侧视图;B、D两项的外形一致,区别在于图形内一个为虚线、一个为实线,两者中有一项是错的。从有凸起的一侧绘制立体物体的侧视图,凹处的线条是看不到的,因此只能用虚线表示,不能用实线绘制,因此B项的图形正确,D项图形错误。本题是选择错误的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

14.关于新型科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材料质量轻、强度高,可用来制作机械外骨骼系统

B.硅橡胶阻尼材料柔顺性好,能将固体机械能转变为热能

C.磁流体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印刷显示、医疗器械等多领域

D.泡沫铝有强吸声和高吸湿特性,使用时环境要注意除湿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泡沫铝是在纯铝或铝合金中加入添加剂后,经过发泡工艺而成,同时兼有金属和气泡特征。泡沫铝材料尤其是通孔泡沫铝,当声音透过泡沫铝时,声波可以在材料内部发生散射、干涉和漫反射,将声音吸收在其气孔中,使内部骨架振动,声能部分转化为热能并且通过热传递消耗掉,起到了吸声的作用,因此泡沫铝具有良好的声音吸收能力。泡沫铝的吸湿率小于0.1%,几乎不存在吸湿现象。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机械外骨骼的材料组成包括钛合金、纳米材料等尖端材料。A项正确。

B项:硅橡胶主链由Si-O-Si链节组成,Si-O-Si键能大,耐高温,性能好;侧链为有机基团,其键角大,取向自由度大,柔顺性好,具有卓越的耐低温性能。阻尼材料是将固体机械振动能转变为热能而耗散的材料。所以,硅橡胶阻尼材料柔顺性好,可以将固体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因此,B项正确。

C项:磁流体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磁性。该流体在静态时无磁性吸引力,当外加磁场作用时,才表现出磁性,这使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印刷方面,磁流体印刷机使用磁场胶印法,可将磁流体代替油墨吹粘在纸上形成文字图像。C项正确。

15.下列文学作品或绘画中描绘过济南风景的是:

A.老舍《四世同堂》

B.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C.刘鹗《老残游记》

D.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

第二步,C项:刘鹗《老残游记》以一位走访郎中“老残”的经历为主线,谐谑描绘特定环境下的社会众生相,借书中人物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书中大量对济南老城区美丽景色的描写,随着这本书的广泛流传,“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老城也名扬天下。C项正确。

D项: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画的是济南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秋天景象,虽然景色秀美,但看了后却给人一种思国怀乡之感。因为这幅《鹊华秋色图》就是赵孟頫为慰好友周密的思乡之情而画。D项正确。

因此,选择CD选项。

A项:老舍《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的长篇小说,而不是济南风景,故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没有描绘济南的风景,故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6.道德素养的体现和道德实践的载体是(

)。

A.生活方式

B.文化发展

C.礼仪礼节

D.志愿服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道德。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

故正确答案为C。17.34569812

A.23654189

B.83562149

C.92563481

D.41268593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字符间的关系。

从左往右数,题干数字排列为奇偶奇偶奇偶奇偶,存在奇数和偶数依次错开的特点。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排列为偶奇偶奇偶奇偶奇,奇数和偶数依次错开,与题干字符的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排列为偶奇奇偶偶奇偶奇,奇数和偶数不存在依次错开的特点,排除;

C项:排列为奇偶奇偶奇偶偶奇,奇数和偶数不存在依次错开的特点,排除;

D项:排列为偶奇偶偶偶奇奇奇,奇数和偶数不存在依次错开的特点,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18.按照我国现行《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权利绝对不能作为物权的客体。(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因此,本题的表述过于绝对。

故表述错误。19.汽车产业是一个长期性产业,作为产业革命带来的核心产品,它形成了相当长的产业链,不仅产业自身的发展会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扩展或成倍的乘数效应,而且会带动金属、电器设备、橡胶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提升了社会福利,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汽车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

B.汽车产业与社会就业问题的关系

C.汽车产业与产业革命进程的关系

D.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指出汽车产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提升了社会福利”,当中既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即本段内容可概括为汽车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项。A、B、C选项均为文段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汽车产业”这一话题,然后通过递进关联词“不仅……而且”强调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提升社会福利的正面作用,即汽车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最后一个分句中代词“这”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会反过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文段结构为“分—分”,对两部分的概括为“汽车工业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两部分概括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文段通过“不仅……而且……”阐述了汽车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巨大贡献。因此正确答案应是对其贡献的全面概括。分析文段可知,汽车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升社会福利做出很大贡献,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A、B、C三项分别是文段提到的部分内容,不能概括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故本题选D。20.某甲于1996年出海捕鱼遇到台风袭击,自此下落不明。其家人满()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布死亡。

A.2年

B.1年

C.3年

D.5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四十六条,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本题中,甲出海捕鱼因台风袭击而下落不明,属于意外事件,只需要下落不明满2年,其家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布死亡。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四十条,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四十七条,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本法规定的宣告死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21.做菜时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放得太多,却没法吃;想吃甜食却端来咸菜,同样让人皱眉。所以,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食盐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涉及食盐效应的是:

A.小明最近心情不好,总借故与同学打架,老师为此经常批评他,小明很不耐烦,老师说:“我是为了你好。”小明却无动于衷

B.小马想知道河水的深浅,松鼠说水太深,老牛说水很浅,小马不知所措,妈妈让它自己亲自试一下,结果发现水不深也不浅

C.老王的母亲住院,动手术急需用钱,同事小红知道后到处帮他找专家,并买了果品去看望病人

D.小丽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学习到凌晨1点才睡,早上5点又起来晨读,一个学期下来,她发现自己经常精神恍惚,看过的东西也很难记住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

②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老师经常批评小明,虽然是为了他好,但是过量的批评会导致学生反感,符合“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另外,小明的无动于衷说明老师的批评没有触动小明,即老师没有抓住小明的需要,属于“需要的才是最好的”,符合定义;

B项:没有涉及到适度问题,也不存在和需要不相符合的给予,没体现食盐效应,不符合定义;

C项:老王需要的是钱,而小红所做的虽然是在帮助老王,但是并不是他需要的,体现了“需要的才是最好的”,符合定义;

D项:学习刻苦是好现象,但是过度的刻苦反而会降低学习效果,体现了“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2.下列做法没有体现爱岗敬业精神的是:

A.王成本科毕业后选择了回农村发展养殖业,实践建设新农村的梦想

B.

山区小学老师刘春花几十年如一日地将自己懂得的知识教授给山区儿童

C.

在国庆长假期间,交警小王依然在道路上执勤

D.

小吴为了追求更高的起点,打算出国深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职业道德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爱岗敬业指的是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D选项中描述小吴为了追求更高的起点,打算出国深造,体现了他积极进取,并未提及他从事什么职业,所以与爱岗敬业精神无关。

因此,选择D选项。

23.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是:

A.土地所有权

B.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C.建设用地使用权

D.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担保法》第三十四条,下列财产可以抵押:(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二)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依据上述法条的规定国有的土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作为抵押物。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BD项:根据《担保法》第三十七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权:(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五)项、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除外;(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由此可知ABD项都属于上述法条中的不得抵押的财产。AB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4.甲乙两人共同投资一件收藏品,约定好费用支出均分,利润也均分。某次甲给了乙500元用于支付专家鉴定费,结果专家只向乙收取了300元鉴定费,但乙忘记将余下的钱给甲。后收藏品以20000元的价格转手,问此时甲乙应该各拿走多少钱?

A.甲10050元,乙9950元

B.甲10200元,乙9800元

C.甲10150元,乙9850元

D.甲10350元,乙9650元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300元鉴定费,甲乙两人均分,每人分担150元,而甲拿出了500元,甲应该收回乙忘记还的500-150=350(元)。收藏品共20000元的售价,甲乙两人均分,每人分得10000元,故甲最终拿走的钱为10000+350=10350(元),乙拿走的钱为10000-350=9650(元)。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费用支出均分,则300元鉴定费甲支出一半,应为150元。甲给了乙500元,乙应该还给甲500-150=350元,最后乙没有还,相当于乙从自己的利润中预支了350元。

藏品以20000元卖出,按照均分原则,每人原本是10000元,由于乙提前预支了350元,所以乙最终应拿10000-350=9650元。

故正确答案为D。25.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书既不是纸浆也不是高等艺术,这部作品足够获得普利策奖,但即使是普通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它那种感伤的情节不能够和伟大的文学作品

。像《飘》这种

了艺术、商业、量产化的书籍,“通俗”是它最好的定义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比肩同行汇集

B.相提并论融合

C.不分轩轾杂糅

D.等量齐观荟萃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不是高等艺术”及“不能够和伟大的文学作品”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表示米切尔的畅销书与“高等”“伟大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差距,B项“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D项“等量齐观”指把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均符合文意。A项“比肩同行”指在生活中共同进退,同甘共苦,常用于形容人,与“作品”搭配不当,排除;C项“不分轩轾”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与文段语义相悖,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语表示《飘》同时具备“艺术、商业、量产化”的特点,D项“荟萃”指杰出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褒义词,而文段仅仅为客观的、中性的陈述,排除。B项“融合”指融成一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为何好莱坞一度辉煌》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感伤的情节不能够和伟大的作品”及“‘通俗’是它最好的定义词”可知,文段想表达《飘》与伟大的作品之间存在差距,因此空格处应填入表达“可以相比”的意思的词语。A项“比肩同行”指两人并排一起行走或可以共同进退、同甘共苦,用于修饰人,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符合语境。C项“不分轩轾”指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飘》是……书籍”可知,《飘》应具备“艺术、商业、量产化”特点。B项“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为一体,符合语境。D项“荟萃”本指草木丛生的样子,后喻优秀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而“商业、量产化”未体现“精美”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待填词语含义。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排除与文意不符的A、C。第三步,辨析“融合”“荟萃”的含义,选择与文段语境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由“它那感伤的情节不能够和伟大的作品……”可知,文段表达的是米切尔的作品同伟大的作品有差距。“比肩同行”指共同进退,同甘共苦。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修饰文学作品,排除A。“不分轩轾”形容不分高低与胜负。不能与前文“不能够”搭配,排除C。“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B、D两项符合文意。

第二空,文段说的是《飘》这部作品本身具有多重元素。“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荟萃”指(杰出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汇集,聚集。“融合”填入更能体现《飘》把艺术、商业、量产化完美融于一身的特点,排除D。

故本题选B。26.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这其实是不科学的。科学研究表明,生活中引起眼皮跳动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劳累、紧张、眼睛本身疾病或者用眼不当等。这些因素刺激眼部神经,会导致肌肉收缩,引起眼皮跳动。这说明:

A.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只有亲身实践所获得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D.认识是一个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过程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本题中,“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是一种认识,科学研究是实践。根据题干表述,“科学研究表明,生活中引起眼皮跳动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劳累、紧张、眼睛本身疾病或者用眼不当等。这些因素刺激眼部神经,会导致肌肉收缩,引起眼皮跳动”,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题干中没有体现“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种错误的认识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获得认识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经验,即亲身经历;二是间接经验,即他人的实践活动,如我们的书本知识就是他人实践的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C项错误。

D项: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即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认识的两大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项错误。

27.海市蜃楼现象通常发生在冬季。(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海市蜃楼又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反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的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气温、水汽含量以及相对湿度是影响折射率的重要气象因素。海市蜃楼是空气中的水珠把远处的景象折射到近处,而在夏季,地球上大部分区域多雨,再加上夏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从而形成海市蜃楼,因此海市蜃楼现象通常发生在夏季。

故表述错误。28.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一层或若干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笼状“纤维”,内部是空的,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比重只有钢的六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钢的一百倍。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的材料,是做防弹背心的最佳选择。如果用碳纳米管做出绳索,是从月球上挂到地球表面而唯一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如果用它做成地球—月球乘人的电梯,人们在月球定居就很容易了。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奇妙的碳纳米管

B.碳纳米管的功用

C.最轻的月梯

D.神奇的“纤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文段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特点——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基于此,碳纳米管是做防弹背心的最佳选择,且可被用作连接地球与月球的绳索、电梯的材料。

作为一篇说明文,论述对象“碳纳米管”应在标题中有所体现,排除C、D。B项的“功用”概括不全面,未突出碳纳米管有别于其他材料的独特之处,故不如A项作为标题恰当。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主要介绍碳纳米管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即重量轻强度大且柔软,可以做成防弹背心、长绳索、电梯等。文段为说明文的文体风格,主体是“碳纳米管”。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碳纳米管”的话题,并介绍其特性,之后通过其具体应用,即“碳纳米管”可以制作“防弹背心”及连接月球与地球的“电梯”,进行进一步论述。故文段重点论述“碳纳米管”的特性,与众不同,对应A项。

B项“功用”及C项“月梯”为后文解释说明部分内容,非文段重点,故排除B、C两项。

D项,与A项对比,“碳纳米管”较“纤维”更为明确,更为准确,故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A。29.下列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国发射世界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

②中国天眼FAST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建成

③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役

④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首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①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

②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③辽宁号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于2012年9月25日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④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由此可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③①②④。

因此,选择D选项。

30.如果有台风,那么庄稼收成就不好。

以下哪项与上述说法的意思相同:

A.如果庄稼收成不好,则有台风

B.如果庄稼收成不好,则没有台风

C.没有台风或庄稼收成不好

D.庄稼收成不好或有台风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有台风→收成不好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收成不好”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得出是否“有台风”,排除;

B项:“收成不好”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得出是否“有台风”,排除;

C项:根据“鲁滨逊定律”,“有台风→收成不好”等价于“¬有台风或收成不好”,可以推出;

D项:根据“鲁滨逊定律”,“有台风→收成不好”等价于“¬有台风或收成不好”,并非是“庄稼收成不好或有台风”,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鲁滨逊定律:A→B等价于¬A或B

31.对某些现实的“吐槽”,对生活重担的调侃,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明不少年轻人在自我认知上实现了重塑,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句话表明了“吐槽”现实应成为年轻人的日常功课。(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分析文段。文段作者对青年“吐槽”和调侃的看法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明不少年轻人在自我认知上实现了重塑,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只是看到了吐槽好的一面,但并未说明“吐槽”要成为青年人的“日常公共课”。题干对作者态度的解读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32.关于正当防卫,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赵某持刀对钱某进行抢劫,钱某奋起反抗将赵某推到,赵某倒地昏迷后,钱某捡起旁边的砖块将赵某的腿打断。钱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B.孙某因生意纠纷扬言要杀了李某,李某决定先下手为强,在孙某回家途中,把孙某杀害。李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C.周某购买吴某的产品后,发现是假冒伪劣产品,周某很气愤,把吴某打伤。周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D.郑某被王某殴打后一直想要报复,便趁王某不注意时,手持木棍尾随其至偏僻处,被发现后两人扭打在一起,王某把郑某的门牙打掉两颗。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项错误,赵某已昏迷,其已经丧失了继续侵害的能力,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并非正在进行,此时钱某对赵某的伤害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属于事后防卫,构成故意伤害。

B项错误,孙某扬言要杀了李某,属于犯意表示,不法侵害行为尚未进行,李某先下手为强的行为,属于事前防卫,不构成正当防卫,构成故意杀人。

C项错误,吴某没有对周某进行不法侵害,周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

D项正确,郑某持木棍报复王某,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王某发现后进行反击,虽然造成郑某门牙被打掉两颗(轻伤范围),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一般指重伤、死亡),故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故正确答案为D。33.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讲此课时,小陈老师安排了如下环节:①字音字形识记②品味语言和修辞③作者生平④朗诵小赛及朗诵指导⑤整体感知⑥仿写练习六个环节中,哪几个可以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

A.①③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识字、写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第一堂课应该以识字、写字、阅读为主,因此在讲此课时,第一课时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对作者有初步了解,而后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生词,朗读课文,能够对课文有整体把握。因此①③④⑤可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

因此,选择C选项。

②品味语言和修辞,是建立在对课文通读,有整体的把握之后的目标,不属于第一课时的内容。

⑥仿写练习,是在熟练掌握课文的语言修辞,写作手法之后的目标,不属于第一课时的内容。

34.我国古代将天子之死称为“卒”,平民之死称为“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古代天子死,叫做驾崩、殡天;诸侯死叫做薨逝、薨亡;大夫死,叫做卒;士死,叫做不禄;庶人之死,才称死。

因此,本题错误。

35.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虽然手机铃声不断,让人有朋友多、人缘好、生意好的感觉。但是,手机常响的人不如能关掉手机的人快乐。随时开机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不关机是“一种责任”。研究结果显示,随时开机的人丧失了独处的时间和乐趣,无法独处,就没办法反省、为未来定计划,也没办法摆脱生活的压力。

上述语段中画线的词“一种责任”的内涵是:

A.保持忧患意识,把握竞争机遇

B.广交天下英才,确保利益最大

C.言而有信,抓住各种商机

D.联系畅通,维持社会关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结合上下文分析可知,“一种责任”即指与他人保持联系,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对应D项。

A项,“忧患意识”、B项,“利益最大”、C项,“言而有信”均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中国新闻网《美国研究者称:关掉手机你会更快乐》36.由于今年气候好,王聪家一共收获了西瓜30吨,梨13吨,准备将这批水果运往外地出售,已知甲型号车辆可装4吨西瓜和1吨梨,乙型号车辆可装2吨西瓜和2吨梨,经调查,每辆甲型号车辆运费1000元,每辆乙型号车辆运费600元,若王聪父母准备雇甲型号车辆和乙型号车辆共10辆,最少运费是(

)元。

A.8000

B.8400

C.8800

D.9000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甲型号车辆和乙型号车辆共10辆,要想装满30吨西瓜和13吨梨,可供选择的运输方案包括:

①5辆甲车5辆乙车:总共可运输西瓜,运输梨,总花费。

②6辆甲车4辆乙车:总共可运输西瓜,运输梨,总花费。

③7辆甲车3辆乙车:总共可运输西瓜,运输梨,总花费。

故正确答案为A。37.下列诗句都是出自李白的有(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D.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的《赠汪伦》。

B项正确,“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出自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C项错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

D项错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故正确答案为AB。38.近期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且范围广,而地震预警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是东汉科学家(

)。

A.袁天罡

B.祖冲之

C.张衡

D.郦道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错误,袁天罡,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著有《九天玄女六壬课》《五行相书》《易镜玄要》等。

B项错误,祖冲之,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首次将“圆周率”值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撰写的天文历法《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

C项正确,张衡,东汉时期科学家和文学家。文学上创作过著名的《二京赋》,科学发明上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公元132年制造了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非常科学和准确,史称“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项错误,郦道元,北魏时期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故正确答案为C。39.商业的最大魅力是其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企业的历程和人生一样,曲折漫长,荆棘密布却又可能_______,真正决定命运的,往往是几个关键的岔路口,特别是在一家企业_____的初创期,没有足够的试错机会,此时做出的向左或者向右的艰难抉择,可能会把一家创业企业导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无依无靠

B.别有洞天孤助无援

C.柳暗花明羽翼未丰

D.曲径通幽筚路蓝缕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转折词“却”字可以告知我们,虽然是“曲折漫长”“荆棘密布”,但在这些困难中一定会遇到转机。A项“峰回路转”与C项“柳暗花明”正好说明了在困难中遇到了转机,符合题意,保留A、C两项。B项“别有洞天”多形容风景别具一格,非常奇特,D项“曲径通幽”用来形容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幽深的地方,均与文意不符,排除B、D两项。

第二空填入的成语应该与下文“初创期”这个语境相符合,故“羽翼未丰”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一个企业在初创期的状态

,对应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企业家》2013年6月《艰难选择:未来之星如何应对“洛克菲勒困境”》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由“却”提示的转折可知,填入词语应与“荆棘密布”构成转折。第三步,根据“初创期”等提示信息,即可判断填入词语的含义,确定答案。第一空,由“却又可能”可知,填入词语与“荆棘密布”构成转折,表示虽然困难但有转机的意思,“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含有这层转折义,排除B、D。

第二空,由“没有足够的试错机会”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企业的初创期”实力弱、经不住打击的特点。“无依无靠”形容孤苦而无所依靠。“羽翼未丰”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羽翼未丰”形容初创时期的企业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转折词“却”可知,该空与前文“曲折漫长,荆棘密布”语义相反。A项“峰回路转”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C项“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A项和C项均符合文意。B项“别有洞天”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D项“曲径通幽”指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初创期”可知,该空应该形容一个企业刚刚起步的状态。A项“无依无靠”指孤独无依靠,无法体现“初创期”这一层含义,排除A项;C项“羽翼未丰”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可以形容一个企业初创期的情形,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40.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_____。

A.蒸汽

B.地热

C.海洋能

D.天然气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核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

A项:错误,蒸汽是煤炭燃烧,把水加热蒸发后形成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

B项:正确,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属于一次能源。

C项:正确,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引起的机械能和热能。无需加工转化,属于一次能源。

D项:正确,天然气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无需加工可直接燃烧使用,属于一次能源。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1.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它可能是由于光线的不同强度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一个物体的颜色受到其周边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改变引起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视觉对比的是:

A.日光灯的光线每秒闪动100次,人们却看不出它在闪动

B.在注视亮着的电灯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灯的光亮形象

C.长时间观察挂钟时,会感觉指针从上往下走时比从下往上走时快

D.同样灰度的正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比放在黑色背景下显得暗得多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关键词。

视觉对比定义条件包括:(1)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2)光线的不同强度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或物体的颜色受到其周边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改变引起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日光灯光线闪动没有体现光刺激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同时不满足(1)、(2),排除;

B、C项亦然,排除;

D项,同样灰度的正方形放在不同的空间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符合(1),同时满足(2),即是受到白色背景和黑色背景影响而产生的视觉差异,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视觉对比是一种视觉经验,分析其形成原因,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即可解题。视觉对比的定义要点:①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②由于光线的不同强度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③由于一个物体的颜色受到其周边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改变引起的。

A项,日光灯的光线闪动,未体现光线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不符合要点①。

B项,注视电灯后闭上眼睛,未体现光线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不符合要点①。

C项,感觉挂钟指针走的速度不同,未体现光线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不符合要点①。

D项,同样灰度的正方形在不同颜色的背景下,颜色不同,是正方形受到其周边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改变,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42.由1、2、3、4不重复使用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将这些四位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则3421排在多少位?

A.15

B.16

C.17

D.18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根据题意,1、2、3、4的排列可分为4种情况:①首位是1:组成的四位数有

=6(个);②首位是2:组成的四位数有

=6(个);③首位是3:组成的四位数有

=6(个);④首位是4:组成的四位数有=6(个)。

第三步,其中3421是首位为3的最大的一个数,因此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排第:6+6+6=18(位)。

因此,选择D选项。

43.一位小学教师声称其发现了“第十名现象”,即在一个班级中,日后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该教师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这类成绩中等的学生拥有性格优势,他们既没有优秀生“想赢怕输”的负担,也没有差生的自卑心理,他们敢闯敢拼,因此在后面的人生中比前两者更容易取得成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教师的观点?

A.最能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因素是老师以及家长的教导,而非成绩的高低

B.当年成绩中等的学生现在的平均工资远高于当年成绩靠后的学生

C.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是否感到幸福

D.一些小学时成绩处在中游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成绩大幅下滑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一个班级中,日后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

论据:这类成绩中等的学生拥有性格优势,他们既没有优秀生“想赢怕输”的负担,也没有差生的自卑心理,他们敢闯敢拼,因此在后面的人生中比前两者更容易取得成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最能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因素是老师以及家长的教导,而非成绩的高低”,否定了第十名的成绩对学生以后成功的影响,而且性格又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说明学生以后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性格,而是教育的作用,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只是对比了成绩中等和成绩靠后学生的工资,无法体现到底谁更成功,而且未涉及到成绩再靠前的同学如何,无法确定是否具有削弱作用,排除。

C项:无关选项。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与班上处于中游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日后是最有出息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小学成绩中游到大学后成绩下降,与班上处于中游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日后是最有出息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44.①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归根到底是从生态自然环境系统中获取各种资源,加工成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人类创造各种文明

②经济发展关系到人类生活水平的高低,而生态环境保护则决定着人类能否生存发展

③生物圈一旦被破坏,自然物质如果出现严重短缺乃至枯竭,就会给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甚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威胁

④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生态保护的本质特征

⑤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最大生态系统即生物圈中进行的

⑥因此,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保护生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⑥①⑤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⑤④③①②⑥

D.①②④⑥⑤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引出“生态自然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性,③句表达“生物圈破坏”之后带来的危害,④句表达“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⑤句表达“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不好确定首句。

第二步,验证关联性。③句和⑤句在均围绕“生物圈”的话题论述,③表达“生物圈一旦被破坏”带来的危害,即③是⑤的反面论证,因此⑤③捆绑,排除B项和C项。

第三步,对比A项和D项,⑥句中出现结论引导词“因此”,并且介绍的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生态,④句强调的是“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④⑥话题不一致,不能捆绑,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四步,验证A选项,文段④句首先提出观点“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接着②⑥①⑤③具体论证,逻辑合理,验证成功。

因此,选择A选项。

45.扎小羊灯

之于

相当于

剪福字窗花

之于

)。

A.灯笼——桃花

B.喜乐——过年

C.小羊——窗户

D.细绳——剪刀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将选项逐一代入,判断各选项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

A项:小羊灯是花灯的一种,即扎小羊灯是制作灯笼(花灯)的过程;剪福字窗花和桃花之间无明显的逻辑关系,两组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过年的时候剪福字窗花,而扎小羊灯则表示喜乐,两组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小羊灯的样子类似羊,而福字窗花则贴在窗户上,两组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扎小羊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细绳,而剪福字窗花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剪刀,两组词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46.某工厂的挂钟每小时快4分钟。早上8时李师傅校准了挂钟,那么,这只钟走到中午12时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几时几分?

A.11时14分

B.11时45分

C.12时16分

D.12时15分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挂钟每小时快4分钟,说明标准时间走60分钟时快钟走了64分钟,时间之比为。

当快钟从早上8点校准后走到中午12点,一共走了4小时即240分钟,此时标准时间走时应该为分钟,所以标准时间为。

故正确答案为B。47.科学家做了一个为期8周的实验:三批实验鼠在白天灯光照射16小时后,再在黑夜里分别处于全黑、暗光和开灯状态8小时,每日如此。实验期间,所有实验鼠的食物类别及食量都完全相同。结果发现,夜间处于暗光环境、开灯环境的老鼠都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据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西方人的普遍肥胖与晚上灯火通明的街景和电脑、电视机的光密切相关。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A.实验时间仅8周,对幼鼠来说太过短暂,应延长实验时间

B.西方人并不是普遍肥胖,中等及以上收入的人群非常重视体重问题,时常进行健身等身材管理

C.据统计,在晚上街景灯火通明的西方城市中,那些经常接受电脑、电视机光照射的人大部分并不肥胖

D.黑夜处于暗光、开灯环境的实验鼠和黑夜处于黑暗环境的实验鼠不一样,前者在夜间进食,而夜晚鼠类新陈代谢率低,能量消耗少,容易增重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西方人的普遍肥胖与晚上灯火通明的街景和电脑、电视机的光密不可分。

论据:三批实验鼠在白天灯光照射16小时后,再在黑夜里分别处于全黑、暗光和开灯状态8小时,每日如此。实验期间,所有实验鼠的食物类别及食量都完全相同。结果发现,夜间处于暗光环境、开灯环境的老鼠都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提到实验时间短,但不能必然说明实验结果不成立,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西方人不是普遍肥胖及哪些人群是否重视健康管理,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提到“大部分人并不胖”与“西方人的普遍肥胖”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提到暗光、开灯环境的实验鼠进食的时间是夜晚,而夜晚鼠类新陈代谢低,容易增重,说明实验鼠增重的原因不是光的问题,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根据对实验鼠进行的实验得出结论,即“西方人的普遍肥胖与晚上灯火通明的街景和电脑、电视机的光密切相关”。要质疑该观点,可以说明肥胖与夜晚的光并无关联。题干结论:西方人的普遍肥胖与晚上灯火通明的街景和电脑、电视机的光密切相关。

A项,指出实验时间太过短暂,但不代表其结论就是错误的,质疑的力度较弱。

B项,指出西方人并不是普遍肥胖,但并未说明那些肥胖的西方人肥胖的原因与晚上灯火通明的街景和电脑、电视机的光密切相关,属于无关项,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C项,指出在晚上街景灯火通明的西方城市中,接受电脑、电视机光照射的人大部分并不肥胖,说明西方人肥胖与夜晚的光并无关联,直接否定了题干结论,削弱力度最强。

D项,解释了黑夜处于暗光、开灯环境的实验鼠体重增加的原因是它们在夜间进食,属于另有他因,但仍无法排除夜晚的光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且实验鼠的情况未必能代表西方人,质疑的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西方人的普遍肥胖与晚上灯火通明的街景和电脑、电视机的光密切相关。

论据:三批实验鼠在白天灯光照射16小时后,再在黑夜里分别处于全黑、暗光和开灯状态8小时,每日如此。在实验期间,所有实验鼠的食物类别及食量都完全相同。结果发现,夜间处于暗光环境、开灯环境的老鼠都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本题论据是用三组老鼠进行试验,通过该实验结果推出论点的结论:西方人的肥胖也与光线有关。论点和论据主体不一致,可以考虑拆桥,即说明老鼠和人不一样,老鼠的实验结论不能代表人类,但是并没有这样的选项。还可以考虑削弱论据,即表明论据的实验不科学不合理。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黑夜处于暗光、开灯环境的实验鼠和处于黑暗环境的实验鼠夜间进食情况不一样,前者在夜间进食,而夜间是否进食又影响了体重,说明论据中实验不科学,会影响实验结果,可以削弱论据,保留;

B项:该项指出论据中实验时间不够长,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但该选项说的是“幼鼠”,而题干中的“实验鼠”是否都是“幼鼠”并不明确,无法削弱,排除;

C项:该项说西方人中某些人会进行身材管理,但是并未说明肥胖是否与光线有关,无法削弱,排除;

D项:该项举了晚上街景灯火通明的西方城市中有些人并不肥胖的例子来说明灯光不会导致肥胖,举例削弱论点,保留。

对比A、D两项,A选项削弱论据,D选项削弱论点力度更强,对比择优选择D项。

故正确答案为D。48.宋代陆游有诗句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句诗中的“写桃符”是我国(

)的习俗。

A.清明节

B.春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桃符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文化。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写桃符”是我国春节的习俗。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游标旗、烧烟花、祈福、掼春,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A项不符题意,不当选。

C项: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