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内攻课件_第1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内攻课件_第2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内攻课件_第3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内攻课件_第4页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内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内攻二〇〇九年九月

首先我们重温一下高层建筑的有关常识。高层建筑是指十层以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像上海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国际金融中心;青岛的金融中心;潍坊的阳光大厦。高层建筑有关常识我国高层建筑规模总量已十分惊人。高层建筑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新兴崛起,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商业竞争日益加剧,我国高层建筑方兴未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且仍然没有放缓的趋势。目前,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大城市已建和在建高层建筑均已接近或突破10000栋。其中,上海高层建筑数量更是达到14000栋,总量居世界城市之首。而且,越来越高,高的非常惊人。

高层建筑有关常识金茂大厦

1999年初,上海市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傲然屹立黄浦江畔,人们期待已久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88层金茂大厦终于推向市场,这幢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已成为当今沪上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金茂大厦于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立项,1994年5月10日动工,1997年8月28日结构封顶,至1999年3月18日开张营业,当年8月28日全面营业。金茂大厦占地2.3公顷,塔楼高420.5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国际金融中心【建筑位置】: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号地块。【开工日期】:1997年年初;2003年2月工程复工。【竣工日期】:2008年8月29日。【用地面积】:30,000m2。【占地面积】:14,400m2。【建筑面积】:381,600m2。【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492米。【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SRC结构)、钢结构(S结构)。

【建筑造价】:1050亿日元。【投资单位】:森海外株式会社(ForestOverseasCo.Ltd.)。

【建筑设计】:KPF建筑师事务所。【结构设计】:籁思理·罗伯逊联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设计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联合体。

【所获荣誉】:2008年竣工的最佳高层建筑(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宅委员会”评选)。

1997年年初开工后,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复工。但由于当时中国台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厦,超过环球金融中心的原设计高度。由于日本方面兴建世界第一高楼的初衷不变,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环球金融中心比原来增加7层,即达到地上101层,地下3层,492m,楼层总面积约381,600平方米。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大楼楼层规划为地下2楼至地上3楼是商场,3~5楼是会议设施,7楼至77楼为办公室,其中有两个空中门厅,分别在28~29楼及52~53楼,79~93楼是酒店,将由凯悦集团负责管理,90楼设有两台风阻尼器,94至100楼为观光、观景设施,共有三个观景台,其中94楼为「观光大厅」,是一个约7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及观景台,可举行不同类型的展览活动,97楼为「观光天桥」,在第100层又设计了一个最高的「观光天阁」,长约55米,地上高达472米,超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的观景台,超过杜迪拜的迪拜塔观景台(地上440米),成为未来世界最高的观景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为中心,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毗邻上海金茂大厦,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环球金融中心大楼地上101层,地下3层,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米,比已建成的中国台北国际金融大厦主楼高出12米,成为亚洲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容量10万人,控制通道点3000多个,每天控制记录超过300万条。宁波玺玛克公司承揽的该大楼智能通道控制系统开创了世界智能化大楼安防领域新时代。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5米,比目前已建成的中国台北国际金融大厦主楼主体高度高出12米(台北101大厦实体高度加天线高度为508米),仍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高楼。按照施工计划,工程将于2008年初,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竣工落成。

国际金融中心提纲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火灾的情况二、我国高层建筑火灾的新特点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四、影响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因素五、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对策六、平时应侧重的几项工作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的内攻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起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2007年8月15日,正在施工中的全国第一高楼上海国际环球金融中心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形成6处火点,最高火点位于83层,高度357m,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火点最高的超高层建筑火灾。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起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2008年1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德汇国际广场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控火时间持续33个小时,完全扑灭余火达到60多个小时,两项指数均创下我国高层建筑火灾新的纪录。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起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2009年2月5日9时51分,湖北省武汉市汉正街批发市场武房1号楼发生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蔓延周边几个街区,火灾扑救异常艰难,火场调集空呼400余具,现场充气2000余具(次),在历年来大型火场中都十分罕见。2009年2月9日20时30分左右,位于北京东三环的中央电视台新址配楼着火,火势从屋顶沿外部自上向下蔓延,创下了超高层建筑外部整体燃烧的战例。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起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目前为期8个月的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起数在火灾总数中所占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所造成的损失很大。同时,高层建筑有很多不利因素,发生火灾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也反映出做好高层建筑火灾防范的重要性。公安部消防局防火处处长马恩强说,公安部部署开展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的目的,就是要切实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防止高层和地下建筑火灾的发生。

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石油化工火灾扑救,是目前世界上消防界公认的三大难题。目前影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登高车辆举高有限,难以从外部实施火灾扑救。目前,国内消防登高车的最大举高为101米,也仅有一辆。以在建的上海中心为例,共118层,高632米,一旦发生火情,消防队员无法利用举高车辆进行灭火救援。此外,高楼建成后,人们往往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是高层建筑火灾防范面临的另一个问题。高层建筑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一般都设有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不加强消防管理和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就会出现故障甚至瘫痪,不能发挥防火、灭火的作用。高层灭火面临很多困难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不同于一般的低层建筑,很难靠外部力量进行扑救,因此,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立足于自救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预防措施,也是高层建筑防火的另一关键因素。而预防措施不仅仅是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技防设施的完善,加强对群众的安全意识培训显得更为重要。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单位消防教育培训“挂空挡”现象,显得较为突出。按照消防法规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年要对每名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至少每半年要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单位并没有落实。据悉,由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等9个部委共同制定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即将出台,它对单位职工、居民、村民、在校学生等进行消防教育培训作了明确规定。防火关键在于自防自救返回提纲1、高层建筑火灾出现高发态势。高层建筑火灾在一段时间内的频繁发生,反映了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安全形势的恶化。我国近期发生的几起火灾,从建筑类型上看,既有超高层建筑,也有普通高层建筑,既有传统批发市场,也有现代大型商场;从建筑使用状态看,既有在建建筑,也有投入使用的建筑,可以说包含了高层建筑的主要类型,涉及高层建筑的各个阶段,说存在全面爆发的风险绝非耸人听闻。

我国高层建筑火灾的新特点2、超高层建筑火灾成为消防部队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一直以来,关于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高,防火设计要求严,历来被视为“本质安全”的建筑。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出现打破了人们的固有思维。如何应对超高层建筑火灾,成了消防部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3、火灾发展出现新的形态。出现了央视火灾这种火势由上向下迅速蔓延、由外向内燃烧的新的火灾形态。这种新的火灾形态就连经验丰富的老消防队员也猝不及防,并付出了一名消防员光荣牺牲的沉重代价。我国高层建筑火灾的新特点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的研究,做好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各项准备已经成为各级消防部队的共识。2008年,部局在上海举办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培训班。2009年央视火灾发生后,部局立即部署在全国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并开展火灾扑救准备工作专项检查。同时在认真总结火灾教训的基础上,就防范高层建筑火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汲取央视火灾教训,对建筑外装修材料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针对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的现状,要求建筑建到什么高度,供水管道就铺设到什么高度。应该说,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短时间内遏制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的势头具有重要作用。但除以上“技术措施”以外,必须以更加宏观的视野、科学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潜在危险。

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一)理性看待高层建筑火灾的潜在风险高层建筑火灾潜在风险是高层建筑的固有属性。尽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理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高层建筑的固有特点,高层建筑火灾的风险将始终存在,而且还将不断出现新的安全问题。所以,所谓攻克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世界难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面对高层建筑,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一种敬畏,始终保有一种风险意识,并且共同承担这种风险。这里的“我们”既包括城市的建设规划部门,也包括高层建筑的建设者、设计者、施工者、监理者、管理者,同时还包括每一个入住高层建筑的居民。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寄希望于消防部队的事后扑救,这绝不是现代社会科学、理性的态度。树立这一意识,对消防部队来说意义尤其重大。面对防不胜防的高层建筑重特大火灾,消防部队面临越来越大的问责压力。不管是监督上的疏漏失控,还是火灾扑救时的束手无策,消防部队越来越多地面对这种尴尬。而这显然是消防部队的“不堪承受之重”。

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二)加强火灾防范理论的研究,把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关。高层建筑的高风险决定其安全设计标准高、要求严。立足于防是高层建筑设计必须坚持的原则。对于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上更应做到本质安全,层层设防,万无一失。但就以上几起典型火灾来看,还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1、应加强寒冷地区大体量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专门研究。我国幅员广阔,南北气候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但我国现有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在防火措施上没有体现这种差别,这应该是现行规范的一个严重局限。我国北方地区多存在冬季严寒、风大、缺水的特点,对火灾扑救极为不利。新疆德汇国际广场火灾发生时,气温是“哈气成冰”的零下27度,风力达到五级,且一日三变,大大增加了火灾扑救难度。针对北方的特点,我们在规范制订上,是不是应有所区别?在新疆这样的地方建设这种大体量的、互相勾连的大型商场,是否科学?与新疆气候相近的国家是俄罗斯,他们有没有类似结构的高层建筑?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这些问题必须专门加以研究。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3.商场设计应与消防管理结合起来。武汉汉正街火灾的显著特点是火灾荷载大。为加强空间的利用率,商户在每层的店铺中搭建阁楼用作仓库,使火灾荷载达到惊人的100kg/㎡以上,而且楼中楼的设计使得火势蔓延加快,火灾扑救难度加大。这样的情况,绝非个案。同样的情况,在洛阳东都商厦火灾中也曾出现。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消防管理问题,是商户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但实际上也反映了设计上的原始缺陷。一些批发市场,层高一般设计为5-6米,客观上为商户设置“楼中楼”提供了条件。有些建设方也正是凭借这样的条件来吸引和招揽商户入住。因此,要杜绝这种现象,还得从设计上找原因。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人们总是习惯于从监督管理和火灾扑救的角度总结教训,而忽视了对高层建筑自身设计方面的反思,这是很不正常的。建筑设计是预防高层建筑火灾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道关口。设计者只有不断总结吸收高层建筑火灾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才能不断完善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

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三)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准备工作我们先看看发达国家的做法:

法国消防部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经验谈法国城市内的高层建筑,从60年代开始,就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拔地而起。随之后来的种种消防安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摆在消防部门的面前。针对消防安全问题,新的高层建筑规范,在消防部门的参与下,由内务部在1962年正式制定、颁布。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

1974年2月1日,在巴西圣保罗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高层建筑火灾,(焦马大厦)死亡人数达179人,伤300多人。对此,法国消防当局再次引以为戒,重申了一系列高层建筑防火要求。同年,在法国国内共发生了23起高层建筑火灾,由于扑救措施得当,并没引起人员死亡。然而,近年来,法国消防部门发现,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仍为相当严重。在巴黎,违反建筑规范的高层建筑仍有存在。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对防火分隔不重视,并忽略了防火门的设置,有的高层建筑虽然安装防火门,但根本就不密封。另外,在高层建筑规范中要求做到的限制火灾蔓延的一些特殊要求,建筑部门也并没给予相当重视。消防专家发现,大量的易燃发热材料在一些高层建筑中被使用。

消防队员认为在扑救一些高层建筑火灾的过程中迅速疏散人员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手段。但实战中经常遇到有些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安全出口被锁闭无法打开,并且对住户情况缺乏了解和住户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匮乏,这些都影响了火灾扑救的成功。

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

法国消防部门,通过多年来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实战,得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首先,高层建筑的防火分隔极为重要,这是防止火势迅速蔓延的基本因素。其次,应提高建筑物防火性能,尽量减少使用易燃、发热材料。消防部门认为解决这些客观实际问题的主要办法,在于提高有关人员的主观认识。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讲,在设计时就必须严格遵守高层建筑设计规范中涉及的消防安全条款,包括防火分隔等基本要求。而对于建筑承包商在建设过程中,则必须要求他们绝对按照各类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并根据执法部门规定的要求,选用符合标准的各类建筑材料,不允许因各种原因,而使用低于防火标准的任何材料,从而降低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至于对建筑物业主来讲,他们也必须遵守消防安全条例,日常做好消防设施的安全维护工作。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作为消防队来讲,由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许多传统的灭火战术和常规的灭火器材都已不能适应实战需要。所以他们也必须通晓建筑规范中详细的章节,并监督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一旦建筑物竣工,则必须根据安全执法部门的要求,经常对各类消防安全设施、抢险救灾工具进行经常性检查,以便在实战需要时能发挥实际效果。美国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高层建筑火灾呈一种上升趋势,“9·11”事件再次给世界高层建筑的安全敲起了警钟。在20世纪70年代,纽约市经历了一场蔓延2个楼层的高层建筑火灾。80年代,洛杉矶发生了一起蔓延达5个楼层的高层建筑火灾。90年代的费城也遭受了一场燃及9个楼层的高层建筑火灾。纽约市的火灾,发生在一高层建筑的33和34楼;洛杉矶第一国际银行火灾发生在12到16楼之间;费城的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在22到30楼。这些高层建筑火灾造成了3名大楼内的雇员及3名消防队员死亡。这几起火灾的扑救工作都是在内部展开的(在费城的火灾中,消防部门曾尝试从附近的及毗连的建筑物中出水灭火,但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在低层建筑火灾中,经过30或40分钟的快速扑救后,火势通常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果仍无法扑灭的话,消防队员可能就要撤到室外比较安全的地方,从外部展开灭火行动。但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时则有所不同,如果大火在最初的30到40分钟内没有得到控制,那么可能要花上2个或是3个小时从内部进行扑救了。1970年发生在纽约宾馆的火灾,足足花了消防部门6个小时才将蔓延在2个楼层内的大火熄灭掉,洛杉矶5个楼层的火灾则花了8个小时才熄灭,而费城9个楼层的大火则花了超过16小时的时间才扑灭。也就是说,扑灭一个楼层的火灾就要花费约2个小时。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高层建筑的确认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呢?该如何来确认一起火灾是高层建筑火灾,还是低层建筑火灾呢?为什么消防队无法迅速扑灭高层建筑火灾?

原因如下:当建筑高度超过了消防部门最高的梯子可达到的高度时,消防队员有两项重要的灭火策略就无法得到实施。

首先,利用梯子来转移受困者就不太现实,搜寻和救援行动只能通过室内的楼梯进行。如果人们被困在窗户边,与楼梯之间有火焰相隔的时候,展开营救活动是相当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

第二就是在许多情况下可利用的室外灭火行动无法得到实施。对于发生在云梯所无法达到的高度的高层建筑火灾,其惟一可运用的战术,就是在内部展开灭火行动。消防队员必须在室内的楼道内通过手工操纵水带,克服热和烟雾的影响来灭火。如果这种方法仍无法奏效,那么就没有其它的替代方案了。从室外灭火,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太可能的。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火灾扑救美国消防队所面临的一个事实是,消防队员无法熄灭一场发生在高层建筑中的面积为2万或3万平方英尺的火灾。消防队通常使用带有1/4英寸喷嘴的2.5英寸的水带,它每分钟只能释放300加仑水流,水流只能延伸到50英尺远的地方,仅能熄灭面积在2500平方英尺以内的火灾。一座典型的200×100英尺的办公室,通常被分隔成多个小的空间,但并不会延伸到天花板,这使得火势得以在整个办公区内燃烧。一旦整个区域陷入火海,消防队员就无法利用水枪扑灭大火。消防队员只能在楼道中利用水枪尽可能的压制火势,直至所有的可燃物都被消耗殆尽。为了成功地把高层建筑火灾围堵在一个楼层内,并且不造成逃生人员的伤亡,需要派遣40到50名消防队员,快速响应,闪电作战。如果这一战术失败了,那么可能就要增派100到200名消防队员来控制火情,阻止它蔓延到毗连的建筑物中。假如社区中没有如此多的消防队员可调用,那么每一栋高层建筑都应该装有具有全方位保护作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快速响应在高层建筑中,其响应时间(从接到报警到第一梯队出水灭火)会比较长,这样就有可能使火势迅速蔓延,失去控制。高层建筑火灾的响应可能需要15分钟,甚至更多。因为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物有所不同,在消防队员到达后,他们可能还要通过一个长达100到200英尺的大厅或门厅,然后向有关人员询问起火位置,检查报警控制板,寻找楼梯,关闭空调系统。如果火灾发生在短时间内步行所能达到的高度以上的,他们还必须寻找消防电梯。消防队员在使用电梯时要运用一套复杂的系统来控制电梯,以保证它能够很好的运作,不会将消防队员带到火势正烈的楼层。一般情况下,消防队员会在低于起火楼层2层以上的地方下电梯,然后利用通道到达起火楼层展开扑救行动。若在地下层,消火栓与水带须与室外储水罐的阀门相连接。如是地上楼层,则要将与泵相联的水带利用接头和内部的供水管道相连。在所有这些工作完成后,就要强制破拆通往高层办公室的门,以寻找起火的源头。在一起典型的高层建筑火灾中,在火源被发现前,先要对这一布满烟雾的面积达2万平方英尺的150余个房间和休息室展开搜索,再利用水枪对起火点猛烈喷射,直至火苗被熄灭为止。其间是容不得半点延误的,否则火势会顺着天花板蔓延到房间外部,失去控制。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电梯使用为了成功地扑灭高层建筑火灾,消防队员必须充分运用建筑物内的现有设施。电梯能够帮助消防队运送人员、工具和设备。储水系统则可以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满足灭火的需要。遍布在建筑物内的联络系统可及时为消防队员传递有关信息、指令。如果这些建筑物内的系统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消防队员就可能无法扑灭火灾。然而,事实上,许多建筑物都存在着这方面的缺陷,有的甚至没有安装这些必备的系统。举例来说,纽约市对179场大火进行了为期8年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中的59场火灾中,电梯并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火、热或水引起了电梯内操作系统的电故障。而有些电梯则直接把消防队员带到了火灾爆发的楼层,而不是在其下2个楼层以下的地方。在另外一些火灾中发生过因电梯故障,把消防队员困在电梯内的事情。此外,还有一些电梯无法回到底层,供消防队员使用。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储水系统在洛杉矶发生的那场高层建筑火灾中,储水系统因正在修理而被关闭。这样内部的消防泵就无法得到利用,在最初的40分钟内也就不能提供足够的水压,而储水塔的水管则被落下的玻璃切断。在这起高层建筑火灾中,还发现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在室内安装了铝制的水管出口阀门。燃烧产生的高温熔化了铝制阀门,使得储水塔内的水都浪费掉了。沟通,对于指挥、协调一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来说是必需的。火场指挥官员需要对现场搜寻和援救人员下达指令与命令,而火场的每个人都要与设在大厅或街道上的指挥台保持联系,但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会对消防部门的通讯系统产生干扰。在110层高的世贸中心及102层高的帝国大厦内进行的测试表明,消防部门的通讯信号最高只能传输到65楼。没有了消防部门的接收信号,也就无法对正在高层展开扑救工作的现场人员作出正确的指挥。洛克菲勒中心及其他许多高层建筑正在安装无线通讯联络系统。在各个楼层安装的无线通讯联络可以随时满足消防部门在大楼内传送信息的需求。此外,所有新建的高层建筑都应接受测试,以确保消防部门的无线通讯信号可以顺利传送到各个楼层。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就应该安装一个天线系统了。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关于通风高层建筑通常都是密闭的,或装有需要用锁开启的窗户。高层建筑可以认为是没有窗户的建筑物,打破厚厚的玻璃窗来通风是相当危险的,落下的玻璃可能会伤害到地面上的行人,或是切断供水管。消防队员必须像扑救地窖火灾一样来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因为这些建筑物都是封闭的,内部充满了大量因燃烧释放出的烟和热。大量的烟雾通常在经过低层的通风影响后,在密闭的大楼内盘旋蔓延,产生“烟囱效应"(密闭的高层建筑内外的温度出现差异),造成烟雾在高层建筑内向上或向下燃烧。这种在密封的结构内的温差可迫使大量的烟和热不受控制地移动。这种因“烟囱效应"而形成的不可控制的烟雾移动,也使得窗户通风无法奏效。◆空气调节大多数高层建筑具有“阻燃”结构,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阻燃建筑的目标就是能把火势局限在一个楼层内,防止爆炸或倒塌造成大楼结构受损。墙壁、地面、天花板都应该能够阻燃。但这一点在今天仍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阻燃的建筑物。现代的摩天大楼不能真正具有阻燃功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安装了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为了满足制冷及制热的需要连接了10或20个楼层。阻燃的地面、墙壁、天花板上就必然会有各种管道、竖井及孔洞。这些空调开口和孔洞就可使火和烟雾在空调所遍布的10个或20个楼层内蔓延。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一个高层旅馆中发生的火灾,就出现了这种状况,火和烟通过中央空调系统四处蔓延,造成了85人死亡。由于空调系统并未配备感烟式报警器,因而无法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自动关闭。此外,空调系统中用来防止火和烟在这些管道、竖井中蔓延的防火阀并不能完全关闭,烟、热和火焰就是通过空调系统在旅馆内四处肆虐的。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疏散策略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无法命令高层建筑物内所有人都撤离出去。因为要在短时间内撤离成千上万的人是不太可能的,这可能需要花费几个小时。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主要采取“防御”战术——灭火时,大部分的居住者仍在建筑物内。“防御”战术的成功实施与两个因素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那就是建筑物具有将火势围堵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的能力,以及楼内的人员会服从火灾指挥人员的指令待在原地。然而,这两个假设没有一个可确保实现。高层建筑并不阻燃,人们也不会服从指挥人员的命令,而会去干一些其它的事情。在纽约世贸中心因恐怖分子引发的爆炸和火灾中(1993年2月26日),约有5万人(每座塔楼内有2.5万人)没有听从消防部门的指示而离开了大楼,这主要是因为楼内的通讯系统遭到破坏,消防部门的指令无法传递到建筑物的上层。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多年来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经验表明,真正能为商用或住宅用高层建筑提供一个安全保障的措施是安装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及一个可及时排走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灭火时产生的烟雾的排烟系统。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1.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固为主的战术原则。加强对现代消防设施的学习、掌握,并能熟练操作。以上典型火灾,或是在建建筑,消防设施尚未竣工,或是建设时间早,规范没有要求设置,或是设置了消防设施,但没发挥作用。这也是这几起火灾之所以失控的重要原因。但这绝非高层建筑火灾的常态。在应对高层建筑火灾时,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固为主的战术原则,消防部队特别是基层一线官兵要切实加强对高层建筑现代消防设施的了解,熟练掌握操作。根据笔者对基层中队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官兵对现代消防设施知之甚少,或是一知半解。制作的火灾预案中,没有利用现代消防设施的战术动作,甚至对水箱、水池等一些基本名词概念模糊。在火灾扑救中,不敢用、不会用现代消防设施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是十分危险的。

三.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思考2.必须大力培育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成功处置高层建筑火灾必须立足于初期控制,在行动上要求快速反应,在战术上要求敢于内攻,在作风上要求敢打敢拼,无所畏惧。这也是我们消防部队的传统。但近年来,这一传统有弱化的趋势。一些指挥员产生了对装备的依赖思想,满足于在外面高举高打,内攻意识淡化。有的辖区中队在到场后,不是深入内部积极控火,而是去疏散当时并没有受到火势威胁的居民群众,不负责任地将强攻控火的任务留给增援力量,存在依赖增援力量、依赖更高级指挥员的“怯战”心理。因此,培育勇猛顽强、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应该成为灭火救援攻坚组建设,打造消防铁军的重要内容。返回提纲四.影响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因素因素风力、风向

火灾烟气烟囱效应登高困难现场情况1、风力、风向在建高层建筑大部分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呈敞开式燃烧,风力、风向对火灾的影响很大,能够加快火灾的蔓延,也是影响烟气流动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外部的脚手架和防护网起火后,在风力的影响下能迅速蔓延,引起立体燃烧。

2、火灾烟气火灾烟气的组成取决于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燃烧条件。火灾烟气会造成严重危害,其危害性主要来自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三个方面。毒害性和减光性是对人生理上造成的危害,而恐怖性则是对人在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在建高层建筑由于缺乏防火分隔,火灾后烟气迅速扩散,易造成人员伤亡。3、烟囱效应在建高层建筑由于孔洞多,预留的电梯井、管道井大多呈敞开状态,发生火灾时,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高温烟气迅速扩散到各个空间,加快火灾蔓延。4、登高困难在建高层建筑由于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设备,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消防器材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如遇夜间起火还缺少应急照明设施。5、现场情况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不便于展开战斗。返回提纲五.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对策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除应遵循一般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技战术措施外,还应重视以下几点:

1、选择正确的登高途径。在建高层一般都有施工升降机,虽是普通电源供给,但进户线和配电箱都在地面控制,轿箱是敞开的,并紧连脚手架,即使营运中意外停电,人员也能及时转移,是理想的登高途径。内部楼梯虽然缺乏扶手,但在火灾中也是重要的登高途径。有条件的可以采用举高车登高。五.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对策2、选择正确的进攻路线。由于在建高层建筑为保证施工和下部人员安全,一般每隔五层设置保护网,且火灾时易迅速蔓延,未燃烧处受火势威胁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宜采取外部垂直铺设水带方法供水。内部楼梯一般无扶手,可以利用楼梯间进行垂直铺设水带供水,有三种方法选择,即:一次性登高施放、分层登高施放、原地施放吊升。一次性登高施放对消防员体力要求较高,但技术性要求相对较低,受风力的影响大,用时长;分层登高施放用时最短,展开速度快,但技术要求高;原地施放吊升受建筑物外部影响大,但成功率较高。3、充分利用内部可用水源。在建高层建筑由于施工用水需要,大多在内部铺设纵向的临时供水管道,在每一层有一个出水口,用塑料管相连,虽然管径细、压力低、流量小,但是在供水困难的在建高层建筑火灾中,在扑救小面积的初期火灾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4、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时,战斗员进入室内展开灭火战斗时要防止造成坠落跌倒伤害,停车位置选择要防止高空脚手架坠落。5、脚手架火灾极易把水带烧坏,在水带铺设程序上,可以先垂直后水平,地面部分水带有条件可用水枪喷射水流,用竹木板遮盖保护,以防散落火星烧损。五.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对策五.扑救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几点对策6、夜间火灾要注意火场照明,特别是内攻照明,防止人员坠落、跌倒受伤等。7、要加强消防员个人防护。在建高层建筑由于缺少防火分隔,消防员受火势和高温烟气威胁的范围大,内攻人员应一次性带齐通信、照明、防护等装备。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短,作战时间受影响,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氧气呼吸器。返回提纲六.平时应侧重的几项工作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应注重平时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高单位主体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督促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有效的火灾隐患发现、整改、预防机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2、推动火灾预防关口前移,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章,达到“防消合一”资源整合。强制消防水源、灭火器材、消防车道等设置和配备,落实火灾预防措施。重视源头管理,严格建筑工程消防审验,加大抽检力度,防止增加火灾发生的几率和危险性。六.平时应侧重的几项工作3、建立定期熟悉、演练制度。责任区中队在施工初期要制定灭火救援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要定期熟悉,掌握工程进度过程对灭火工作的影响因素,及时修订灭火预案,并开展针对性演练。六.平时应侧重的几项工作4、加强装备革新和测试,适应火场实际需要。积极组织部队开展新车辆装备性能测试,深挖装备的最大潜能,研究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战法,增强了扑救超高层火灾的信心。同时激发部队开展装备革新,制作一批火场实用的器材装备,如侦察、高效灭火剂、高层水带固定、水带延伸等器材。六.平时应侧重的几项工作返回提纲1、内攻时,应正确选择进攻路线

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的内攻2、内攻为主,外攻为辅3、内攻注意事项4、疏散和抢救人员进攻路线选择的原则是以最简便的方法,最短的距离,最小障碍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限度的体力消耗,安全地到达所攀登的楼层。(1)确定进攻起点层,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进攻起点层既是进攻的起点,又是前沿指挥所,还是人员、器材集结处。(2)消防人员迅速从消防专用通道进入。乘消防电梯进入着火层,并分兵进入起火层上一层及下一层,力量部署数量应是着火层大于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

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的内攻(3)从主楼梯登高进入着火层。高层建筑主楼梯是人员上下的重要通道,一般不防烟,但战斗人员可以先登到起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作为前沿阵地,再在水枪掩护下强行进入着火层灭火。(4)从封闭楼梯进攻。封闭楼梯一般靠外墙设置,能直接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各层走廊相通,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发生火灾时可以从此进攻。(5)从防烟楼梯进攻。因楼梯内设有前室,排烟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是理想可靠的进攻通道。(6)从室外选择进攻路线,利用登高装备、室外楼梯、建筑物平台、施工现场塔吊、升降机、云梯车与挂钩梯联用,毗邻建筑物等途径登高进入着火层。有条件时,可直接利用直升飞机,先登到顶层再下至着火层灭火。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的内攻(1)消防队员进入起火层后,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位置,充分利用楼内消火栓,在喷雾水枪掩护下,强行向火点进攻,射水灭火。同时要充分利用建筑内的现代灭火设施,防排烟设施、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配合灭火。基本战术方法应灵活运用,如:在一层内的局部(或房间)采取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