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临沭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届山东省临沭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届山东省临沭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届山东省临沭一中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C. D.2、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CO2(g)SO2(g)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洗气BNH4Cl(aq)FeCl3(aq)NaOH溶液过滤CCH4(g)CO2(g)NaOH溶液、浓H2SO4洗气DFeCl2(aq)CuCl2(aq)铁粉过滤A.A B.B C.C D.D3、相同质量的铝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中反应生成氢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稀硫酸B.稀盐酸C.氢氧化钡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4、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溴苯(溴):加入KI溶液,振荡,分液B.乙烷(乙烯):通过盛有KMnO4溶液的洗气瓶C.硝基苯(浓HNO3):将其倒入足量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D.乙烯(SO2):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5、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作时,电池的正极质量逐渐减轻B.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C.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g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指针不偏转6、医疗上给病人的输液中,常含的糖是()A.纤维素 B.蔗糖 C.淀粉 D.葡萄糖7、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B.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C.Z的氢化物比H2O稳定D.X和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8、下列反应从原理上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①CaO+H2O=Ca(OH)2②NaOH+HCl=NaCl+H2O③2H2O=2H2↑+O2↑④2CO+O2=2CO2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下图是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离子半径大小:A>C>BB.C元素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C.A与C的气态氢化物饱和水溶液的pH:A<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C>B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X2为0.2mol·L-1B.Y2为0.45mol·L-1C.Z为0.35mol·L-1D.Z为0.4mol·L-111、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和一些青香蕉,将袋口密封,两天后青香蕉成熟了。导致青香蕉成熟的物质是成熟苹果释放出的A.C2H4 B.CH3COOH C.C6H6 D.CH3CH2O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沸点:H2O>HF B.NCl3、SiCl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C.热稳定性:HF>H2O D.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13、在20℃,5.05×105Pa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xB(g)4C(g),达平衡时c(A)=1.00mol•L-1,现将压强减小到1.01×105Pa,建立平衡后,c(A)=0.18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数x>2B.若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变小C.若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水乙醇作医疗消毒剂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聚氯乙烯用作食品保鲜膜D.油脂用于制造肥皂15、反应A+3B==2C+4D(A、B、C、D均为气态),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1mol/(L·s)B.v(B)=0.6mol/(L·s)C.v(C)=0.6mol/(L·s)D.v(D)=0.8mol/(L·s)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17、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错误的是A.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B.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C.溴苯(溴):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D.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18、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大黑点表示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的“原子实”(指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黑点表示没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其中分子结构图与化学式关系错误的是A.(C3H4O) B.(HCN)C.(NH3) D.(BF3)19、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能源——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①温室效应②形成酸雨③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浓度④白色污染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1、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22、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同素异形体)。在100kPa时,1mol金刚石和1mol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5.4kJ和393.5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石墨转化为1mol金刚石时要放出1.9kJ的热能B.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高C.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以下几种粒子:X、Y、Z是阳离子,Q是阴离子,M、N是分子.除Z外其余粒子都由短周期元素A、B、C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且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性质:①它们(X、Y、Z、Q、M、N)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②N溶于M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③Y和Q都由A、B两元素组成,Y核内质子总数比Q多两个;④X和N都由A、C两元素组成,X和Y核内质子总数相等;⑤X和Q形成的浓溶液在加热情况下生成M和N;⑥Z为单核离子,向含有Z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含Q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含Q或Y的溶液,沉淀消失.(1)Q的化学式为______;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2)试比较M和N的稳定性:N____M;(3)写出Z和N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六种微粒中的两种阳离子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盐(不含结晶水),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NaOH溶液,出现了如图中a、b、c三个阶段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5)将2.56g铜投入到一定量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共收集到896mL气体(标准状况下),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mL.24、(12分)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一小块钠和镁片分别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钠剧烈反应产生气体;镁片无明显现象,加热后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红。(实验2)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盐酸中。镁粉很快消失并产生大量气体、放出大量的热;铝片反应比镁粉慢、放热不如镁粉明显。(1)实验1中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根据实验1可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2得出结论:金属性Mg>Al。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26、(10分)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1)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2)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3)B装置中通入的b气体是____,目的是使溴蒸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4)C装置的作用是____。27、(12分)某实验小组测定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甲小组同学称量3.9g合金按照下图进行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3)检查装置气密性好后开始实验,滴加稀硫酸时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4)若测得气体的体积是4.48L(转化为标准状况下),则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若读数时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测得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填写“偏大”或“偏小”)。(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镁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A.W1gMg、Al合金量→过滤足量NaOHB.W1gMg、Al合金→过滤足量浓HNOC.W1gMg、Al合金→足量NaOH溶液D.W1gMg、Al合金→足量稀H2SO428、(14分)(I)利用反应CuSO4+Fe===Cu+FeSO4可设计为原电池。(1)负极材料是________(写名称),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中SO42-向________极移动。(II)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4)如果将1molN2和3mol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理论数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10mol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6)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c.反应达到最大限度d.N2和H2的浓度相等e.生成1molN2的同时,消耗2molNH3f.生成3molH2的同时,生成2molNH329、(10分)物质生产工艺的设计,必须牢牢抓住物质的性质,而推断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常从两个角度分析:Ⅰ、物质的属类(如氧化物、酸、碱或盐等);Ⅱ、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处于最高价、中间价态或最低价)。请回答2(1)已知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试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有Fe2O3、FeO、SiO2、Al2O3等多种氧化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可利用该炉渣制备Fe2O3。利用炉渣制备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①若盐酸浸泡后所得滤液用氯气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足量的NaOH溶液”处理后,存在于炉渣中的铝元素最终以_____________形式被除去。A.AlB.Al(OH)3C.Al3+D.[Al(OH)4]—②现有a、稀硫酸b、HNO3溶液c、KSCN溶液d、KMnO4溶液e、NaOH溶液f、碘水等试剂,为检验原炉渣中是否含有FeO,应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对应的字母)。若存在FeO,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答案解析】

A.该装置是过滤操作,适用于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分离,A不符合题意;B.该装置是蒸馏操作,适用于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B不符合题意;C.该装置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C符合题意;D.该装置是分液操作,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2、B【答案解析】

A.二氧化硫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则洗气可除杂,故A正确;B.NH4Cl和FeCl3均与NaOH反应,应选氨水、过滤,故B错误;C.NaOH溶液能吸收CO2,浓硫酸干燥甲烷,则洗气可除去CH4中混有的CO2,故C正确;D.CuCl2溶液和过量Fe粉作用生成FeCl2溶液和Cu,过滤可除去Cu和过量Fe粉,故D正确;故答案为B。【答案点睛】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3、C【答案解析】

设Al均为2mol,则A.由2Al~3H2SO4可知,生成氢气,消耗3molH2SO4;B.由2Al~6HCl可知,生成氢气,消耗6molHCl;C.由2Al~Ba(OH)2可知,生成氢气,消耗1molBa(OH)2;D.由2Al~2NaOH可知,生成氢气,消耗2molNaOH;所以消耗溶质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氢氧化钡溶液。答案选C。4、C【答案解析】

A.溴与KI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溴苯,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应加NaOH溶液、分液除杂,故A错误;B.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选溴水、洗气除杂,故B错误;C.硝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硝基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杂,故C正确;D.二者均与溴水反应,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洗气除杂,故D错误;故选C。5、C【答案解析】分析:热激活电池为原电池原理,根据电池总反应,结合装置可判断出,硫酸铅电极为正极,钙电极为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以此分析解答。详解:A项,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因此,电池的正极质量逐渐减轻,故A项正确;B项,放电过程为原电池,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项正确;C项,每转移0.1mol电子,生成0.05molPb,为10.35g,故C项错误。D项,常温下,电解质不能融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指针不偏转,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基本理论,涉及电极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流动方向以及简单计算,掌握电子守恒是计算的关键。6、D【答案解析】葡萄糖可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在食品、医药工业上可直接使用,而麦芽糖、淀粉不具备这样的性质,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故选D。7、A【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由于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因此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1个或2个,因为X原子内层电子数至少是2个,所以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6个,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个。所以X是7号元素氮元素,Y是12号元素Mg,Z是16号元素S。详解:A.MgO是离子化合物,A正确;B.N的氢化物溶于水是氨水,显碱性,B不正确;C.O比S活泼,所以H2O比H2S稳定,C不正确;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而亚硫酸H2SO3则是弱酸,D不正确。答案选A。8、B【答案解析】分析:设计原电池必须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即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必须是放热反应。详解:①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②NaOH+HCl=NaCl+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③2H2O=2H2↑+O2↑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吸热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④2CO+O2=2CO2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放热,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设计,难度不大,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反应必须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9、B【答案解析】分析: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设B元素的质子数为x,则A的质子数为x-9,C的质子数为x-7,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B的质量数为2x,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B的质量数,则x-9+x+x-7=2x,解得:x=16,所以A的质子数为7,B的质子数为16,C的质子数为9,所以A为N元素、B为S元素、C为F元素。A、B原子电子层数大于A、C,阴离子半径最大,A和C电子层数相等,且A原子序数小于C,阴离子A>C,故B>A>C,故A错误;B、C为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其单质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故B正确;C、A、C分别为N、F,对应氢化物分别为NH3、HF,则氢化物溶液的pH:HF<NH3,故C错误;D、C为F元素,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解题关键:根据图示位置关系确定原子序数关,易错点:注意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D为F元素,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10、C【答案解析】

Z全部转化时,X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mol/L="0.2"mol•L-1,Y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mol/L=0.4mol•L-1,故c(X2)的取值范围为:0<c(X2)<0.2mol•L-1;当X2全部转化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0.1mol/L×2=0.4mol•L-1,Y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0.1mol/L=0.2mol•L-1,故c(Y2)的取值范围为:0.2mol•L-1<c(Y2)<0.4mol•L-1,c(Z)的取值范围为:0<c(Z)<0.4mol•L-1。【题目详解】A、0<c(X2)<0.2mol•L-1,A错误;B、0.2mol•L-1<c(Y2)<0.4mol•L-1,B错误;C、c(Z)的取值范围为:0<c(Z)<0.4mol•L-1,C正确;D、0<c(Z)<0.4mol•L-1,D错误。答案选C。11、A【答案解析】乙烯具有催熟作用,成熟的苹果可以释放出乙烯,导致青香蕉成熟,答案选A。12、D【答案解析】

A.常温常压下,H2O为液态,HF为气态,所以沸点:H2O>HF,故A正确;B.NCl3、SiCl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B正确;C.F的非金属性比O强,所以HF比H2O稳定,故C正确;D.NH4NO3仅由N、H、O三种元素形成,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D。13、D【答案解析】

A.在5.05×105Pa条件下达平衡时c(A)=1.00mol•L-1,现将压强减小到1.01×105Pa,压强为原来是五分之一,若平衡不发生移动,则建立平衡后,A的浓度也应该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即c(A)=0.200mol/L.但是却是c(A)=0.18mol•L-1。说明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2+x<4.所以x=1,A错误。B.若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即向左移动。但是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也不变。B错误。C.若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即向左移动,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D.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生成物幂指数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幂指数乘积的比,对该反应来说,其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D正确。答案选D。14、D【答案解析】分析:A.无水乙醇能够是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的变性速度过快;B、甲醛是有毒的物质,能使蛋白质变性;C.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等有害物质;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详解:A.无水乙醇能够是蛋白质发生变性,但变性速度太快,容易使细菌外围形成保护膜,不能完全杀死细菌,常用75%的乙醇溶液作医疗消毒剂,故A错误;B、甲醛是有毒气体,不能做食品防腐剂,故B错误;C.聚氯乙烯塑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等有害物质,不能用作食品保鲜膜,常用聚乙烯制作食品保鲜膜,故C错误;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所以油脂可以制造肥皂,故D正确;故选D。15、C【答案解析】分析: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一致。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VA1=0.1mol/L•s);B.VB3=0.2mol/L•s);C.VC2=0.3mol/L•s);D.VD4=0.2mol/L•s);故反应速率VC>V点睛: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注意利用比值法可快速解答,要注意单位应一致,也可以利用归一法解答比较,难度不大。16、D【答案解析】分析:A项,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项,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项,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有关。详解:A项,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A项正确;B项,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C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C项正确;D项,人体运动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有关,如人体内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提供能量等,D项错误;答案选D。17、D【答案解析】

A、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饱和碳酸钠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然后分液,故能得到纯净乙酸乙酯,A正确;B、生石灰能够吸收水,然后利用乙醇沸点较低,采用蒸馏的方法,提纯乙醇,B正确;C、溴单质和NaOH发生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而溴苯和氢氧化钠很难反应,且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提纯溴苯,C正确;D、乙酸电离出H+大于乙醇,金属Na先与乙酸反应,把乙酸消耗了,方法不可取,D错误;故选D。18、A【答案解析】

A、这个分子应该是CO(NH2)2,根据图形可以判断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再根据1~10号原子结构就可以知道这些原子是C、H、N、O,再根据他们的数量就可以推断出该式子代表的物质是尿素,其结构式为,A错误;B、从B来看,最左边的原子只形成一个共价键,其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为H,中间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则其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1~10号元素中只有C;最右边原子除形成三个共价键外,还有2个电子剩余,则其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1~10号元素中只有N,所以B的化学式为HCN,B正确;C、从A来看,上方原子除形成三个共价键外,还有2个电子剩余,则其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1~10号元素中只有N,下方3原子各只形成一个共价键,其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为H,所以A的化学式为NH3,C正确;D、中间原子只形成三个共价键外,则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1~10号元素中只有B,其它三个原子相同,除形成一个共价键外,还有6个电子剩余,则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1~10号元素中只有F,所以B的化学式为BF3,D正确;答案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共价键的形成以及物质的推断,难度较大,注意根据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和孤电子对数判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此推断元素的种类。19、C【答案解析】

煤燃烧易产生温室效应、形成酸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浓度增加等,白色污染主要是指有机物中难分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和煤燃烧无关,答案选C。20、A【答案解析】

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故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D错误。【答案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羊绒衫和棉衬衣的区别。21、B【答案解析】①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③溴水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④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侧重还原性和漂白性的考查,注意使溶液褪色不一定为漂白性,明确二氧化硫对品红溶液的漂白,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以此来解答。22、C【答案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元素的性质,需要明确键能、稳定性和元素具有的能量大小之间的关系。1mol金刚石和1mol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5.4kJ和393.5kJ,说明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详解:A.1mol石墨转化为1mol金刚石要吸收1.9kJ热能,故A错误,B.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大,能量越低,越不容易发生反应。由题干阐述可知,1mol石墨的键能更大,更稳定,故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低,故B错误;C.1mol石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1mol金刚石少1.9kJ,说明石墨燃烧时吸收了更多的能量来破坏其共价键,故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故C正确;D.物质越稳定,键能越大,能量越低。所以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低,即石墨更稳定,故D错误;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OH﹣<Al3++3NH3·H2O=Al(OH)3↓+3NH4+NH4Al(SO4)2448【答案解析】X、Y、Z是阳离子,Q是阴离子,M、N是分子.它们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性质:①它们的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由②N溶于M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可推知N为NH3、M为H2O;由⑥Z为单核离子,向含有Z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含Q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含Q或Y的溶液,沉淀消失,可推知Z为Al3+、Q为OH-,由③Y和Q都由A、B两元素组成,Y核内质子数比Q多2个,则Y为H3O+;由④X和N都由A、C两元素组成,X和Y核内质子总数相等,则X为NH4+;由⑤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氨气和水,符合转化关系;结合③④可知,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N元素。(1)Q的化学式为OH-;铵根离子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OH-;;(2)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N,所以N为NH3的稳定性弱于MH2O的稳定性,故答案为:<;(3)铝离子和氨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答案为:Al3++3NH3•H2O=Al(OH)3↓+3NH4+;(4)由图可知,b阶段氢氧化铝沉淀不变,消耗氢氧化钠为1体积,应含有NH4+,而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为1体积,故铝离子与铵根离子之比为1:1,则该盐的化学式为NH4Al(SO4)2,故答案为:NH4Al(SO4)2;(5)2.56g

Cu的物质的量为:n(Cu)=2.56g64g/mol=0.04mol,反应时失去电子为:2×0.04mol=0.08mol,反应整个过程为HNO3NO、NO2HNO3,反应前后HNO3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气,则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得到电子的数目,所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0.08mol4=0.02mol,标况下需要氧气的体积为:V(O2)=0.02mol×22.4L/mol=0.448L=448mL,故答案为:448。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氢化物稳定性判断等知识点,正确推断微粒、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转移电子守恒的灵活运用。24、Cl2SO2H2SO4HClBaSO3BaSO4Cl2+SO2+2H2O===4H++SO42-+2Cl-【答案解析】

(1)由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且A、B和水反应的产物能与Ba(OH)2和AgNO3均产生沉淀,B能与Ba(OH)2产生沉淀,由此可知A为Cl2;B为SO2;A、B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B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SO2===BaSO3↓+H2O;含C、D的无色溶液与B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溶液D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故C为H2SO4;D为HCl;E为BaSO3;F为BaSO4。【答案点睛】熟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为: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等物质的量与水反应。结合后面沉淀现象,能推知由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25、2Na+2H2O=2NaOH+H2↑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温度不正确实验2中没有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一致,Mg粉反应速率快不能说明金属性Mg>Al【答案解析】

钠能与冷水反应,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加热后的水反应,说明钠的金属性强于镁;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时,应注意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否则不能说明。【题目详解】(1)实验1中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2)根据实验1可知,钠能与冷水反应,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说明金属的活泼性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加热后的水反应,说明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温度;(4)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片的固体表面积不同,镁粉的表面积大于铝片,反应速率快、放出热量多,若要比较金属性Mg>Al,应选用表面积相同的镁和铝,同时要选用浓度完全相同的盐酸,故答案为:不正确;实验2中没有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一致,Mg粉反应速率快不能说明金属性Mg>Al。【答案点睛】注意控制固体表面积和盐酸浓度一致是设计实验的关键,也是答题的易错点。26、Cl2+2Br-=2Cl-+Br2吹出Br2SO2Br2+SO2+2H2O=2HBr+H2SO4吸收未反应的Cl2、Br2、SO2,防污染【答案解析】分析:由流程可知,氯气与浓缩海水中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在吹出塔中富集溴,然后在吸收塔中溴、二氧化硫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由实验装置可知,a为氯气,可氧化溴离子,热空气可将生成的溴蒸气吹出,气体b为二氧化硫,在B装置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C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氯气、二氧化硫、溴等,以此来解答。详解:(1)要想使溴离子变成溴单质,则加入的a能和溴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溴单质,氯气能和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2)溴易挥发,升高温度促进其挥发,所以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吹出Br2;(3)使溴蒸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可知气体b为SO2,发生的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4)氯气不可能完全反应,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氯气和溴都有毒,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且这几种物质都能和碱反应,所以C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可知C的作用为吸收未反应的Cl2、Br2、SO2,防污染。27、分液漏斗关闭分液漏斗玻璃活塞,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锥形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冷却,形成一段水柱,表示气密性好金属镁、铝表面有氧化膜,开始酸溶解氧化膜,没有气泡产生30.8%偏小A、C、D【答案解析】分析:(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用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镁、铝表面有氧化膜,开始酸溶解氧化膜,没有气泡产生。(4)Mg、Al与稀硫酸反应都放出H2,根据合金的质量和放出H2的体积计算Mg的质量分数。等质量的Mg、Al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Al放出H2的量大于Mg放出H2的量。(5)从反应的原理和测量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详解:(1)根据仪器A的构造特点,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用微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玻璃活塞,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锥形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冷却,形成一段水柱,表示气密性好。(3)镁、铝合金中滴加稀硫酸时开始没有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是:镁、铝比较活泼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表面生成氧化膜,开始酸溶解氧化膜,没有气泡产生。(4)Mg、Al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设Mg、Al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列式24g/molx+27g/moly=3.9g,x+32y=4.48L22.4L/mol,解得x=0.05mol,y=0.1mol,合金中Mg的质量为0.05mol×24g/mol=1.2g,Mg的质量分数为1.2g3.9g×100%=30.8%。等质量的Mg、Al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Al放出H2的量大于Mg放出(5)A项,Mg与NaOH溶液不反应,Al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最后称量的W2g固体为Mg,Mg的质量分数为W2W1×100%;B项,Mg溶于浓硝酸,Al与浓HNO3发生钝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