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炭疽事件医学处置的启示_第1页
美国炭疽事件医学处置的启示_第2页
美国炭疽事件医学处置的启示_第3页
美国炭疽事件医学处置的启示_第4页
美国炭疽事件医学处置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美国炭疽事件的医学处置及启示一、2001年“炭疽邮件”事件简况

2001年10月4日佛罗里达州卫生局长JeanMalecki接到25年来美国的第1例炭疽(而且是肺炭疽)的报告,指出“炭疽袭击”后果“露出峥嵘”。10d后,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部长汤普森通过福克斯新闻台宣布这是一起严重的“生物恐怖袭击”。美国随即启用了准备多年的危机管理和大规模恐怖袭击医学应对系统,采取一系列医学、国家安全和刑侦措施,防范恐怖袭击进一步扩大,消除袭击后果,直至2003年6月,事件才渐渐平息。

1袭击经过

回顾整个事件,全美国先后出现过2300多宗炭疽警报,涉及至少9个州,虽绝大多数是”骗局”,但在纽约、佛罗里达、新泽西、马里兰、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和康涅狄格州等7个州造成了人员损伤,造成人员发病的袭击活动主要有3次。第1次是对首发肺炭疽病例调查追查到的。佛罗里达州太阳报编辑史蒂文斯在10月4日确诊为肺炭疽。追查发现,史蒂文斯等人曾在2001年9月4日拆看过1封内装“滑腻的白色粉末”的奇怪信件,随即从史蒂文斯的电脑键盘和同事布兰科的鼻拭子查出炭疽芽孢得以证实。

第2次是9月18日,美国多家媒体机构收到内含白色粉末(含炭疽芽孢)、发信地址不详、内容奇怪的邮件。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纽约市、佛罗里达和新泽西州3地发病9例。第3次是10月9日,国会议员汤姆达斯切尔(TomDaschle)和帕特立克里海(PatrickLeahy)两名议员收到类似信件,信纸上写着:“09-11-01………。你不能阻止我们,我们有炭疽,你现在死定了,你害怕吗?”等字样。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纽约市、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马里兰、新泽西、和康涅狄格州5个州发病13例。2损伤情况整个事件共报告22人发病。确诊病人18例、疑似病人4例。分布在7个州,肺炭疽和皮肤炭疽各占一半(表1)。受到感染的主要是分拣信件、处置无地址邮件的邮政人员,或是在收到信件和邮件等接触过含炭疽粉末信件或包裹的人员,其中邮局工作人员14人、媒体工作人员6人,其他2人。发病平均年龄45.5岁。最小的0.6岁,最大的94岁。20例在27~61岁之间。病死5例,病死率22.72%(5/22)。病死者都是严重的吸入型肺炭疽,肺炭疽病死率达45.45%(5/11)。表12001年美国各地区炭疽病例情况地区类型例数最早日期暴露场所-病人数区域污染发病死亡发病确诊佛罗里达州吸入型219.2210.4邮局-1、媒体-1有纽约吸入型119.2510.12邮局-3、媒体-5有皮肤型7(3)0新泽西州吸入型209.2810.18邮局-4、书店-1有皮肤型3(1)0马里兰州吸入型3210.1610.21邮局-3有弗吉尼亚州吸入型2010.2210.25邮局-2有宾夕法尼亚州皮肤型1010.1410.19邮局-1康涅狄格州吸入型1111.1411.21不明-1合计吸入型115---邮局-14媒体-6皮肤型110其他-2注:(

)内为疑似病例数二、炭疽事件的特点及应对措施分析1袭击手段隐匿,很难发现。

恐怖分子利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投递方便的公共服务邮递系统,选定公众媒体机构和国会要员作为袭击目标,在信封上不落款,不留痕迹,以其最小的投入造成最大限度的危害和恐慌。而且,由于信封纸的孔径(约10μm)大于炭疽芽孢(约1μm),还可能在信件分拣、传送、投递过程中因机械搅拌和挤压形成气溶胶泄漏,产生超出预计效果的附加效应。这种袭击直到出现病人才受到怀疑,充分展示了生物恐怖袭击的发现难度。2邮寄的炭疽芽孢绝非普通实验室制品炭疽作为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袭击的生物学特征为全球生物学家和军事家所公认,是经典的战剂。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收到邮件中的粉末,内含炭疽芽孢和化学添加剂,经过除静电处理,能长时间在空气中飘浮,杀伤能力已达“武器级”生物战剂的水平,绝非一般生物学实验室和普通技术人员能力所为。生物技术、实验设施装备及生物科学家都具有明显的两用特征,一旦为恐怖分子所利用,就成为人类健康与安全的巨大威胁。3医学应对措施是危害控制与消除的关键

经过多年规划和发展,美国在灾害救援处置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力更强的危机管理机制,特别是针对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武器袭击的应对处置,建立了以疾病控制系统为骨干,有14个部门的多个机构参与、遍及国土的应急系统网络处理、医院救治能力分级准备和启用机制,以及情报、医学信息学等辅助决策系统,因而能对突发疫情做出快速的反应。具体有:一是,疾病报告系统等各种监测系统起到了生物恐怖袭击查觉和报警系统的作用。二是,国家、州和事发地三级指挥体系迅速按照预案展开了较为有效的工作。三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紧急行动中心指导了应急医学救援队配合事发地实施调查与处置。四是,国家药品储备队为处置工作提供了紧急物资保障。五是,覆盖全国的实验室检验体系(包括医学和环境监测实验室),从时间、人群和空间3个角度实施连续监测,检测了100多万份标本,为污染判断和处置效果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4采取综合措施,避免污染,实施污染消除

CDC及医学会等民间组织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指导民众识别可疑邮件、发现可疑邮件时采取什么措施?怎样向“9.11”救护系统和当局报告?用物理、化学综合措施和手段如何消除炭疽污染?用电子束灭菌系统如何用于消毒信件?以及用放射性钴60射线照射用于箱、整包(大体积)邮件和物体的消毒处理等。5追查暴露者,落实医学观察等检疫措施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所有的暴露者和病例接触者,以及因邮件处理和运送,接触过污染场所和运载工具等可能受到污染的人员,配以检查、症状询问进行医学观察。同时,依据各自的暴露方式和程度给予预防服药(3d)和预防性治疗(60d),或进行疫苗接种。6药品试剂及防护装备储备,以及快速生产和供应是处置的物质保障

处置炭疽病人和污染药品试剂和装备,平时用量极少,虽有储备,但用量陡增。比方说:仅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不到3个月内,国家药品储备队就出动143次,为9个州提供抗生素375万片,保障了36845人的治疗用品。生物制品相关企业为应对处置工作需要,紧急生产提供检测试剂近千万份,以及相当数量的仪器设备,还对邮政系统工作人员和民众提供了大量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消毒用品用具。7事件信息统一管理、发布,把握舆论导向在处置工作中特别重要

袭击规模、危害及医学处置等相关情况、告示、应对处置指南,美国政府保持组织和领导地位,通过媒体,通过CD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流行病学信息交换和卫生通告网及时公布,保证民众知情,建立对政府的信任和处置信心。同时还通过建立热线电话、国内和国际服务咨询网站,动员社会相关力量等方法,提供炭疽防治知识咨询服务和心理疏导,对指导民众消除恐慌,做好防范,震慑犯罪,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8强化相关措施防止连环和新的恐怖袭击

为防止连环恐怖袭击和新一轮生物恐怖袭击,政府立即加强了对农药、农用飞机、日用化学品的管理,强化了交通口岸安检,在国防部五角大楼、国会等重要场所增设了化学生物学监测设备。

9全方位加大反恐投入,特别是加快医学防范和处置能力建设与发展

2001年11月1日卫生部组织制定生物恐怖医学防范原则、内容和具体措施,通过CDC指导各州建立健全“州级卫生力量应急预案”。比方说:仅到2002年6月,就斥资450多亿元,用以加强打击生物恐怖袭击的准备,包括改善医疗、增加天花疫苗储备量、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保护及安全检查;加强供水系统的安全;改善紧急准备状态、训练人员和发展诊治医疗;对36种可能用于恐怖袭击的生物剂建立数据库,以及国内的生物安全管理,对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进行登记管理;鼓励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与发展等。

生物恐怖袭击发现和处置以医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袭击后果的处置要素和技术措施与传染病爆发疫情处置基本相通,但更需要临床(治疗与临床微生物)、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系统)、公共卫生官员的密切合作和协同,以提高医学处置能力。3几点启示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疾病监测,提高预警能力,是发现隐匿型生物恐怖袭击的前提

隐匿型生物恐怖袭击以病人的发现为信号。要整合国家现有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全国1%人口抽样的疾病监测,由部分医院实验室构成的病原体监测系统,增加监测点和监测报告方式,提高对人群疾病和症状发生、流行状态连续监测判断的能力,进而提升为生物恐怖袭击引发疾病的预警能力,特别要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医院为基础的症状监测报告,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提供可靠信息基础和依据。提高报告质量和及时性,要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和传染病的识别能力,提高对发热、流感样病例的甄别和报告,以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人群病种、数量和构成比例动态变化,从源头上保证隐匿型生物恐怖袭击早发现。2建立应对处置专业队伍,是应急处置的组织基础

只有建立掌握了处置程序和要点的应急反应队伍,在组织、人员、技术、行动预案和装备各方面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灵敏反应、快速机动,正确地采集标本,展开调查,进行合理处置。3建立能力衔接、功能配套的检验系统和网络,是生物恐怖袭击确认的专业能力基础

快速检验能指导现场应急处置,系统的实验室检验鉴定能为生物因子进行生物学溯源、甄别疫情性质和污染消除效果评估提供可靠依据。4做好特需药品、试剂和装备等实物与技术储备,是应急处置的物资基础

生物袭击使用的生物因子,可能是战剂,也可能是经过生物学技术改造的病原体或其产物等,往往会超出实验检验的内容与能力。由这些生物因子所引发的疾病需要特殊药品、疫苗和抗血清。恐怖袭击造成的突发污染,短时间内需要较多的消毒药械(还可能需要杀虫、灭鼠药械)和防护装备。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处置无法实施,效果无法保证。5加快生物防御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是解决制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

建立健全恐怖袭击生物剂基本信息数据库,汇集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