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炼句2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诗句积累:1、身无彩凤双飞翼,
。2、
,蜡炬成灰泪始干。3、晓镜但愁云鬓改,
。4、蓬山此去无多路,
。5、漠漠帆来重,
。6、云横秦岭家何在,
。7,、天街小雨润如酥,
。8、
,乌衣巷口夕阳斜。9、
,飞入寻常百姓家。10、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炼含作品情感主旨的语句二、炼含有表现手法的语句三、炼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题型概说答题范式:表达技巧+内容+作用(效果、结构和主旨)答题步骤:1、解读诗句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2、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答题范式:表达技巧+内容+作用(效果、结构和主旨)方法归纳: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义。回答此类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细读全篇之后,看这关键句写了什么内容。3.揭示该句的句式特点或写法特点。4.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结合表达技巧去分析各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特别提醒:解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致、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
(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答案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表层内容),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之意(深层内容);“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表层内容),又暗示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深层内容)。
2、(2005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内容、技巧)。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作用)。巩固训练(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参考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内容)。“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技巧)。2013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参考答案: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来推辞(内容)。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作用)。2013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2013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①玉花:喻雪花。(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2013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⑴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参考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参考答案: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像,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本题5分。答出表达技巧2分,结合诗句解说2分,答出表达效果1分)课后探究案1、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注:“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本诗“柔蓝一水萦花草”一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加以赏析。参考答案:词人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字更是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句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答案:不同意.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本诗前三联描写了初夏时,江流曲折,燕子、水鸥自由自在,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读之不觉万分怅惘。2013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参考答案: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2008陕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释含义、描景象)。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谈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闲适无拘生活的向往(表感情)。2012四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描景象),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表感情、谈作用)。2013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参考答案:“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描景象),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谈作用)。(3分)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1)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2)请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2)这首诗写了清静的夏日村落,乡村中的疏朗的月影,嘈嘈的溪声,表现出诗人喜爱乡村生活,追求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瀑布[宋]石延年飞势挂岳顶,何时向此倾?玉虹垂地色,银汉落天声。万丈寒云湿,千岩暑气清。沧浪不足羡,就此濯尘缨。①【注】①语出《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屈原遂去,不复与言。”后用“濯缨”指避世隐居。(1)全诗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首联、颔联写瀑布,所用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举两例作简要赏析。答案(1)对此地雄浑遒丽的瀑布、清凉幽雅的环境的钟爱之情,以及寄情山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