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疾病课件_第1页
涎腺疾病课件_第2页
涎腺疾病课件_第3页
涎腺疾病课件_第4页
涎腺疾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涎腺疾病1第十六章涎腺疾病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发育异常及异位非肿瘤性疾病

涎腺炎(急性、慢性)

涎石病

巨细胞包涵体病

坏死性涎腺化生

舍格伦综合征

涎腺病(变性型涎腺肿大症)2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发育异常及异位2第一节、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学习要求:掌握:急性及慢性涎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病理;涎石病的病理及涎石形成的过程;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病理所见。熟悉: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发病因素。了解:涎腺炎、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临床表现。3第一节、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学习要求:3一、涎腺发育异常涎腺先天缺失与发育不全副涎腺与涎腺先天性肥大涎腺导管发育异常涎腺异位与迷走涎腺多囊腮腺4一、涎腺发育异常4涎腺发育异常

1、涎腺先天缺失与发育不全:极少见单侧:可代偿多个腺体先天缺失:可导致口干症,伴猖獗龋。粘膜干燥,严重影响咀嚼、吞咽、发音涎腺发育异常:腺体过小畸形,常伴头颈部其他畸形

5涎腺发育异常1、涎腺先天缺失与发育不全:极少见52.副涎腺与涎腺先天性肥大

副涎腺:是涎腺发育过程中,与主腺体连接的上皮条索又向周围呈蕾状增生,形成一个或多个副涎腺。局限性肿块,误认为肿瘤先天性涎腺肥大:临床:无痛性肿块,表面粘膜色深或呈淡蓝色。硬软腭交界,下颌磨牙后区,双唇或巨唇病理:见黏液性腺泡和导管在数量上明显增多致腺小叶明显增大

62.副涎腺与涎腺先天性肥大

副涎腺:是涎腺发育过程中,与主涎腺发育异常3、涎腺导管发育异常:导管扩张:导管呈球状、圆筒形扩张,形成憩室涎腺造影:腮腺轮廓正常,点状阴影常伴复发性涎腺炎导管异位:颌下腺导管:口底后部,腮腺导管:口角先天性瘘镜下:扩张导管被覆单层或多层上皮,腔内有絮状分泌物7涎腺发育异常3、涎腺导管发育异常:7涎腺发育异常4、涎腺异位与迷走涎腺:

涎腺异位:是指腺体位置异常腮腺:咬肌前缘或下缘下颌下腺:扁桃体窝或舌下间隙一般无症状,局部隆起,进食发胀,偶瘘,炎症迷走涎腺:指在原来腺体的附近或远离部位又存在局灶性涎腺组织。

无导管不分泌唾液,可形成瘘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

,症状不明显8涎腺发育异常4、涎腺异位与迷走涎腺:

涎腺发育异常5、多囊腮腺:症状:反复无痛性腮腺区肿胀腮腺造影:显示末端导管处有多个球状囊性扩张或为囊性泡沫状改变。病理:囊腔大小不等,囊壁上皮呈扁平,立方或柱状。鉴别:涎腺导管囊肿,淋巴上皮囊肿等9涎腺发育异常5、多囊腮腺:9二、涎腺炎症细菌:化脓菌结核放线菌病毒10二、涎腺炎症细菌:化脓菌101.急性涎腺炎(acutesialadenitis)病因:抵抗力低下:腹部大手术后细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逆行感染。症状:早期为腮腺部疼痛、肿胀,腮腺导管口红肿,唾液分泌减少,患者多有发热,血中白细胞升高,唾液涂片见中性粒细胞及细菌。病理: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导管周围及腺实质内化脓灶:涎腺组织坏死,多个。急性炎症消退后,形成纤维性愈合。111.急性涎腺炎(acutesialadenitis)病因:导管周围及腺实质内密集中性粒细胞浸润12导管周围及腺实质内密集中性粒细胞浸润122.慢性涎腺炎(chronicsialadenitis)部位:多发于颌下腺及腮腺来源:结石、异物、瘢痕孪缩等堵塞导致继发感染急性涎腺炎转为慢性长期口腔内压力增高如口吹乐器等逆行感染可能是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单侧,涎腺局部肿大、酸胀感、进食加重涎腺造影:主导管呈腊肠状,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132.慢性涎腺炎(chronicsialadenitis)慢性涎腺炎/病理特点腺导管扩张,腺管内有炎症细胞;腺管周围及纤维间质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形成淋巴滤泡;腺泡萎缩、消失而为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腺导管上皮增生,有时可鳞状化生。14慢性涎腺炎/病理特点腺导管扩张,腺管内有炎症细胞;1415151616慢性涎腺炎

导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17慢性涎腺炎

导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1818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chronicrecurrentparotitis)多见于儿童,与自身免疫病有关腮腺的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病,局部弥漫性肿大,胀疼,唾液浑浊粘稠,可多次反复发作,病变可持续到成年以后。青春期后可自愈涎腺造影:末梢导管出现点状或斑片状扩张。19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chronicrecurrentp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病理病理:1.导管上皮增生,囊状扩张,囊壁为一至数层扁平上皮,囊腔可融合;2.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3.腺泡细胞萎缩。4.唇腺活检腺体可萎缩,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20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病理病理:204.涎腺结核来源:腮腺内淋巴结核破溃后累及涎腺实质所致临床:腺体弥散肿大,挤压腺体有稀薄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触诊有波动感,于皮肤粘连,形成瘘管。病理:中央:干酪样坏死周边:类上皮细胞,郎汉斯巨细胞,LC,214.涎腺结核来源:腮腺内淋巴结核破溃后累及涎腺实215.涎腺放线菌病性质:一类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菌:布氏放线菌临床:病程长,板结样坚实周界不清的肿块,皮肤暗棕红色,肿块破溃形成窦道,脓液中可见硫磺颗粒病理:菌落形成菌落外脓肿形成脓肿周围类上皮细胞,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225.涎腺放线菌病性质:一类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22病毒性涎腺炎1.流行性腮腺炎:病因:副粘液病毒儿童多见,病后终生免疫临床:发热,头痛,呕吐。腮腺区肿胀、疼痛、咀嚼和进食时加重。腮腺导管口红肿,双侧同时发病。血尿淀粉酶升高。23病毒性涎腺炎1.流行性腮腺炎:23流行性腮腺炎/病理性质:非化脓性渗出性炎症腺泡细胞内含空泡,可见包涵体,部分腺泡细胞坏死;导管上皮水肿,腔内充满坏死细胞和渗出物;被膜充血,间质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血尿淀粉酶升高,有助于早期或鉴别诊断24流行性腮腺炎/病理性质:非化脓性渗出性炎症242.巨细胞包涵体病病菌:巨细胞病毒,主要为接触传染。临床:2岁内儿童,主要侵犯腮腺,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出血倾向。病理变化导管上皮细胞出现包涵体,包含体位与核内或胞浆近管腔侧。包涵体细胞可变性、崩解。腺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252.巨细胞包涵体病病菌:巨细胞病毒,主要为接触传染。25巨细胞包涵体病导管上皮细胞内包涵体、腺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26巨细胞包涵体病3.AIDS病病毒相关性涎腺疾病--囊性淋巴样增生口干症,大涎腺肿大病理:囊性淋巴样增生,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和淋巴滤泡囊腔大小不一,内含粘液或胶冻样物囊内壁为鳞状上皮,厚薄不一273.AIDS病病毒相关性涎腺疾病--囊性淋巴样增生口干症,大三、涎石病(sialolithiasis)又名涎腺管结石(salivaryductstone)。下颌下腺最多见。结石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异物或细菌分解产物为核心,钙盐沉积于核心周围而形成。结石可无症状,若发生阻塞时,则于进食时腺体出现肿胀、疼痛,进食后不久肿胀消失,疼痛也随之消失。多数结石X线片可显示出来。

28三、涎石病(sialolithiasis)又名涎腺管结石(s三、涎石病/病理结石为单个或多个,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柱形,约0.1-2.0cm不等,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呈泥沙样。结石为浅黄色或褐色,剖面呈同心圆层板状,中央有一个或数个核心。结石所在部位的导管增生扩张,或出现鳞状化生,导管表面上皮脱落形成糜烂或溃疡。导管周围形成炎症性肉芽组织,腺体其他部位导管扩张,管腔内充有粘液和炎症细胞。腺泡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慢性炎症细胞浸润。29三、涎石病/病理结石为单个或多个,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柱形,30303131四、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本病又称Kuthner瘤(Kuthnertumor),临床易误认为真性肿瘤。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因素与分泌障碍、涎石阻塞导管系统有关,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及导管系统的免疫反应。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临床单侧下颌下腺无痛性肿胀,无自觉症状或有局部轻微疼痛,挤压颌下腺有粘稠的脓性分泌物流出。32四、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本病又称Kuthner瘤(Ku四、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病理病变早期:表现为导管周围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导管扩张,管腔内含粉染的粘液以后:小叶内导管周围纤维化,小叶间CT显著增生,并发生玻璃样变性,导管扩张,导管上皮可鳞状化生,腺泡消失,为淋巴细胞取代,并可形成淋巴滤泡。33四、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病理病变早期:表现为导管周围局灶性淋3434五.坏死性涎腺化生

(necrotizingsialometaplasia)

病因不明,有自愈倾向的涎腺良性病变,其临床和病理表现易误认为恶性肿瘤。35五.坏死性涎腺化生

(necrotizingsialom临床特点多发于腭部,也可发生于唇、颊及磨牙后腺;腭部病变多在硬软腭交界处,可为单侧或双侧;本病特征为粘膜表面形成火山口样溃疡,溃疡可深达骨面,但不破坏骨组织,溃疡中心坏死,周围粘膜充血,也有少数不出现溃疡,而为表面粘膜发红的肿块;一般无痛或偶有刺激痛;病程约6~8周,可自愈36临床特点多发于腭部,也可发生于唇、颊及磨牙后腺;36病理特点溃疡周围的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腺小叶坏死,腺泡壁溶解消失,粘液外溢形成粘液池;腺导管有明显的鳞状化生,形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岛或上皮条索。有的腺小叶完全被鳞状细胞团取代,易被误认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或粘液表皮样癌。但化生的鳞状细胞形态较一致,无核异形性或间变;腺体内有弥散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37病理特点溃疡周围的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373838六.舍格伦综合征

(Sjogrensyndrome)病因: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MHC)环境(EB及巨细胞病毒)主要症候包括:慢性涎腺炎,干燥综合征,口干症为主要表现,可伴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需进行血清学,眼科及涎腺造影39六.舍格伦综合征

(Sjogrensyndrome)病因临床特点女性多发,为男性的4~5倍;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口干症状:口渴、唾液分泌减少(嚼蜡法),龋齿增多,吞咽和咀嚼障碍;镜面舌:舌乳头萎缩,舌表面光滑潮红疼痛:唇颊舌黏膜裂纹溃疡形成40临床特点女性多发,为男性的4~5倍;40临床特点眼干症状:眼易疲劳、异物感,施墨(Schirmer)试验检查泪液分泌;涎腺肿大:腮腺多见,弥漫肿大,界不清,表面光滑,质实无压痛,有感染时疼痛,挤压有絮状或脓液流出,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涎腺造影显示主导管扩张,边缘不整齐,末梢导管扩张呈点状、球状或腔状。确诊:唇腺活检41临床特点眼干症状:眼易疲劳、异物感,施墨(Schirmer镜面舌42镜面舌424343舍格伦综合征/病理特点肉眼:见腺体弥漫性肿大或呈结节状包块,剖面灰白,腺小叶界限清楚或可辨认。镜下: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1.早期淋巴细胞浸润于腺泡间,将腺泡分开,病变发展使腺泡破坏消失,被密集的淋巴细胞所取代,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2.病变严重时,小叶内腺泡全部消失,而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所取代,但小叶外形轮廓仍保留。

44舍格伦综合征/病理特点肉眼:见腺体弥漫性肿大或呈结节状包块,早期45早期454646舍格伦综合征/病理特点3.小叶内缺乏纤维组织修复,这种表现可区别于腺体的其他慢性炎症。4.小叶内导管增生,导管上皮增生形成实质性上皮团块,称为“上皮肌上皮岛“。细胞有泡状核5.上皮团块内可有嗜伊红无定形物质。6.小叶内导管增生扩张,有的形成囊腔,导管上皮可被压成扁平上皮或上皮衬里变性液化而残缺不全。7.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变: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异常增生可发生恶性淋巴瘤;上皮异常增生可发展为癌。47舍格伦综合征/病理特点3.小叶内缺乏纤维组织修复,这种表现可舍格伦综合征早期改变严重期改变48舍格伦综合征早期改变严重期改变4849495050515152525353恶性淋巴瘤54恶性淋巴瘤54唇腺的病理变化与大涎腺基本相似,因此多取唇腺组织作病理检查。唇腺活检的定度标准:小叶内导管周围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每50个淋巴细胞为一灶,每4mm2至少有1个或更多的灶。

55唇腺的病理变化与大涎腺基本相似,因此多取唇腺组织作病理检查。唇腺活检56唇腺活检56七、涎腺症与涎腺萎缩1.涎腺症:慢性、复发性、无痛性、非炎症性、非肿瘤性、双腮腺肿胀性疾病镜下:浆液性腺泡增大水肿,浆内小空泡,核缩小间质CT水肿或玻变或脂肪变2.涎腺萎缩:涎腺组织萎缩,尤其是浆液性腺泡萎缩增龄性改变57七、涎腺症与涎腺萎缩1.涎腺症:慢性、复发性、无痛性、非炎症八、涎腺囊肿组成:纤维结缔组织囊壁,上皮衬里及腔内容物分类:发育不全性:多腮囊肿有上皮衬里:导管囊肿,淋巴上皮囊肿无上皮衬里:外渗性粘液囊肿导管囊肿:老年男性,腮腺多见,无痛性肿块囊液为唾液淋巴上皮囊肿:慢性炎使淋巴样间质和上皮增生58八、涎腺囊肿组成:纤维结缔组织囊壁,上皮衬里及腔内容物58九、涎腺放射线损伤59九、涎腺放射线损伤59第二节、涎腺肿瘤学习要求:掌握: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腺泡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及生物学特点。熟悉: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发生。了解: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60第二节、涎腺肿瘤学习要求:60涎腺肿瘤/WHO分类腺瘤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基底细胞腺瘤Warthin瘤(腺淋巴瘤)嗜酸细胞腺瘤管状腺瘤皮脂腺瘤-皮脂腺淋巴腺导管乳头状瘤-内翻性导管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涎腺瘤囊腺瘤-乳头状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61涎腺肿瘤/WHO分类腺瘤皮脂腺瘤61涎腺肿瘤/WHO分类癌腺泡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终末导管癌)上皮-肌上皮癌涎腺导管癌基底细胞腺癌皮脂腺癌嗜酸细胞腺癌乳头状囊腺癌粘液腺癌非特异性腺癌鳞状细胞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肌上皮癌(恶性肌上皮瘤)未分化癌其它癌瘤62涎腺肿瘤/WHO分类癌嗜酸细胞腺癌62涎腺肿瘤/WHO分类非上皮性肿瘤血管瘤脂肪瘤神经性肿瘤其它良性间叶性肿瘤肉瘤恶性淋巴瘤继发性肿瘤未分类的肿瘤瘤样病变63涎腺肿瘤/WHO分类非上皮性肿瘤继发性肿瘤63前言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第二大类肿瘤。在我国,涎腺肿瘤约占人体全部肿瘤的2.3%。涎腺肿瘤结构复杂,形态多变,种类繁多。其在口腔颌面部较牙源性肿瘤更常见,而且恶性肿瘤多见。涎腺在口腔颌面部分布广泛。大涎腺、小涎腺。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广,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有些恶性肿瘤发生在青少年也较多,如粘液表皮样癌。有的肿瘤有一定的性别分布特性。64前言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第二大类肿瘤。在我国,涎腺肿组织发生基底储备细胞理论:排泄管和闰管基底细胞。多能单储备细胞理论:来自排泄管基底细胞。半多能双储备细胞理论:排泄管的基底细胞及闰管导管细胞。多细胞理论:各类细胞均具有增殖能力65组织发生基底储备细胞理论:排泄管和闰管基底细胞。65组织发生半多能双储备细胞理论来源于排泄管的基底细胞:涎腺的鳞状细胞癌,乳头状囊腺癌、导管癌、粘液表皮样癌等;来源于闰管储备细胞: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低度恶性多形性腺癌等一般而言,排泄管发生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而闰管发生的肿瘤恶性程度较低。66组织发生半多能双储备细胞理论66涎腺肿瘤与涎腺上皮形态学相类似模式图

A:腺泡;I:闰管;SG:皮脂腺;S:纹管;E:排泄管

67涎腺肿瘤与涎腺上皮形态学相类似模式图

A:腺泡;I:闰管;组织发生组织学上,通常把涎腺的腺泡、闰管和纹管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称为小管—腺泡复合体(tubelo-acinae-complexes),它在涎腺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致瘤因子作用下,上述细胞的增殖可形成三大类肿瘤:①单纯由腺泡或导管腔面细胞增殖,形成腺瘤或腺癌;②导管腔面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同时增殖,形成多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等;③只有肌上皮细胞增殖,则形成肌上皮瘤或肌上皮癌。68组织发生组织学上,通常把涎腺的腺泡、闰管和纹管作为一个独立的肌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多样:上皮样肌上皮细胞浆(细胞)样肌上皮细胞梭形肌上皮细胞透明肌上皮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肌上皮细胞,表达多种抗原如S-100,SMA,actin,MT等。因此肌上皮也是涎腺肿瘤研究中的重要课题。69肌上皮细胞形态变化多样:69上皮样肌上皮细胞70上皮样肌上皮细胞70浆细胞样肌上皮细胞71浆细胞样肌上皮细胞71梭形肌上皮细胞72梭形肌上皮细胞72透明肌上皮细胞73透明肌上皮细胞73肌上皮细胞Ⅰ型:主要由肌上皮细胞形成的肿瘤,如肌上皮瘤和多形性腺瘤;

Ⅱ型:由上皮、肌上皮细胞形成的肿瘤。如基底细胞腺瘤,腺样囊性癌、上皮一肌上皮癌等;

Ⅲ型:小部分由肌上皮细胞形成的肿瘤,如粘液表皮样癌,涎腺导管癌等;(粘液表皮样癌、涎腺导管癌是否含肌上皮细胞,目前尚无定论)

Ⅳ型:不含肌上皮细胞的肿瘤,如腺淋巴瘤,腺泡细胞癌等。74肌上皮细胞Ⅰ型:主要由肌上皮细胞形成的肿瘤,如肌上皮瘤和多形免疫组化技术

1、淀粉酶用于确定腺泡细胞癌之透明细胞变异型;

2、S-100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用于鉴别肌上皮细胞;

3、细胞角蛋白(CK)用于区分未分化癌和恶性淋巴瘤与肉瘤;

4、CEA和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鉴别原发性涎腺腺癌和转移性甲状腺癌。75免疫组化技术

1、淀粉酶用于确定腺泡细胞癌之透明细胞变异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概念: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在组织结构上由上皮、变异肌上皮和粘液样物质及软骨样组织混合构成。无细胞的多形性。包膜情况不定。临床特点:最常见的涎腺肿瘤(占所有涎腺肿瘤的50%以上)可见于任何年龄,30-60多见。平均46岁部位:腮腺(80%),下颌下腺,小涎腺腭部多76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概念: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临床特点:女性多于男性生长缓慢、自觉症状无或不明显大小不定(多2-5cm)(与病程有关)多为圆形或不规则,表面结节状、质软硬不一活动可,界限清楚,腭部和多次复发者不活动可复发77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临床特点:777878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肉眼观察:形状、包膜情况、剖面、囊性变、坏死79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肉眼观察:形状、包膜情况、剖面、囊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肉眼观察:形状:不规则结节状,表面光滑包膜:多完整,粘液多/小涎腺不完整剖面:实性,灰白色,可有囊腔,腔内有透明粘液。可见浅蓝色的软骨样组织,半透明胶冻状的粘液样组织以及灰白色圆形的小块角化物。偶见出血和坏死灶。80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肉眼观察:80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1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1

多形性腺瘤:左硬腭部无痛性肿物,表面光滑,基底较大,质地硬韧。多形性腺瘤:左硬腭部无痛性肿物,表面光滑,基底较大,质地硬韧。82

多形性腺瘤:左硬腭部弥漫性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地硬韧(应用反光镜)。83

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光镜观察:组织结构复杂,细胞类型多样腺上皮肌上皮粘液粘液样组织软骨样组织84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光镜观察:组织结构复杂,细胞类型多多形性腺瘤病理1.腺管样结构:

内层的腺上皮细胞:呈扁平,立方或矮柱状;核圆形,空泡状,外层肌上皮细胞或基底细胞:前者小而核深染,细胞梭形,有时单层,有时细胞增生成片状,胞浆透明。管腔内常见粘液。

85多形性腺瘤病理1.腺管样结构:85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6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6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7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7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8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88多形性腺瘤病理2.肌上皮结构:实性条索与团片。形态变化多样:浆细胞样:最多,片状或弥漫排列,细胞圆,核偏位,浆红染,梭形:束状,细胞梭形,似平滑肌上皮样:巢状,条索,细胞圆,核位于中央透明:多边形,细胞界清,胞浆透明,内为糖原

89多形性腺瘤病理2.肌上皮结构:实性条索与团片。89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0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0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1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1多形性腺瘤病理3.鳞状上皮化生:常见,细胞间桥,角化珠,囊腔形成,偶见菊花团结构4.粘液样组织与软骨样组织:与上皮逐渐移行粘液样组织细胞多少不一,呈星状,疏松,胞浆突起互相连接呈网状。软骨细胞酷似透明软骨,大小不一,浆空泡状,有的位于软骨“陷窝”内。

92多形性腺瘤病理3.鳞状上皮化生:常见,细胞间桥,角化珠,92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3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3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4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4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粘液样物质95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粘液样物质95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6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96多形性腺瘤病理5.间质结缔组织不多,有时可见玻璃样变、脂肪组织,钙化或骨化或出血。6.肿瘤的包膜大多数完整,少数包膜内有瘤细胞侵入或形成卫星瘤结。97多形性腺瘤病理5.间质结缔组织不多,有时可见玻璃样变、脂肪组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肿瘤间质:纤维组织玻变98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肿瘤间质:纤维组织玻变98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镜下特点:结构的多形性--上皮、粘液、软骨样组织混合存在99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镜下特点:结构的多形性--上皮、粘多形性腺瘤

100多形性腺瘤100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101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101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102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102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软骨样组织103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软骨样组织103外耳道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肿瘤由多样组织构成,上皮细胞呈索状及腺管样排列,上皮细胞巢间可见软骨样及粘液样组织成分。HE×200。104外耳道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多形性腺瘤复发:多中心生长特征105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多形性腺瘤复发:多中心生长特征10106106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总结

组织像具有多形性或“混合性”特征,即肿瘤性上皮细胞与粘液样、软骨样组织混杂在一起。上皮细胞呈腺管样排列,有时细胞增生成片状,胞浆透明。管腔内常见上皮性粘液。肌上皮细胞形成的实性条索与团片。肌上皮细胞呈梭形、多角形或浆细胞样。鳞状上皮化生在瘤组织内颇为常见。107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病理总结组织像具有多形性或“混合性”4.上皮团块间见片状之粘液样组织与软骨样组织。粘液样组织细胞少,呈星状,有细长突起互相连接。酷似透明软骨的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5.间质结缔组织不多,有时可见玻璃样变、钙化或骨化。6.肿瘤的包膜大多数完整,少数包膜内有瘤细胞侵入或形成卫星瘤结。

免疫组化:上皮:CK,actin,SMA,S-100+

间叶:Actin,SMA,S-100+1084.上皮团块间见片状之粘液样组织与软骨样组织。粘液样组织细胞导管外层肌上皮细胞和黏液软骨样细胞S-100阳性导管外层肌上皮细胞CK阳性

109导管外层肌上皮细胞和黏液软骨样细胞S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瘤:粘液表皮样癌:神经鞘瘤:110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鉴别诊断腺样囊性癌:110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生物学行为良性肿瘤包膜有时不完整、有时见瘤细胞浸润瘤细胞易种植生长,切除不彻底易复发病程长者或多次复发易恶变恶变指征:生长突然加快、出现神经浸润症状、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破溃等(>5-10年,>4cm)111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生物学行为良性肿瘤111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组织发生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腺上皮肌上皮导管粘液、软骨化生112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组织发生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腺上皮肌上皮(二)肌上皮瘤

(myoepithelioma)临床表现:发病率:较为少见,不及1%,但并非罕见,部位:腮腺(40%),小涎腺以腭部多见年龄:40-50岁多见肿瘤生长缓慢,无痛,活动度好113(二)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临床表现:1肌上皮瘤/病理变化肉眼:形状:多为单个类圆形或结节状包块大小:直径约1.5~5cm薄膜:周界清楚,有包膜,但有时不完整质地:中等。切面:切面灰白或灰黄色,为实质性或部分含半透明胶冻状物,有时见出血灶。114肌上皮瘤/病理变化肉眼:114肌上皮瘤/病理变化镜下:1.形态多样:呈梭形、浆细胞样、上皮样或透明一种为主或同时混在。多聚集呈条索或团片浆细胞样:细胞椭圆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充满嗜酸性均质物,有偏位的大圆核或泡状核梭形细胞:呈梭形或星形,核居中,核膜薄,染色质细而分散,胞浆大部分被核占据而趋向两极。排列成束状或漩涡状。115肌上皮瘤/病理变化镜下:115肌上皮瘤/病理变化上皮样细胞:立方状,核圆形,胞浆嗜酸性,排列成巢状或条索状,或假腺腔,腔内有粘液透明细胞:多边形,细胞界清,胞浆透明,内为糖原,细胞间可见微囊腔隙2.粘液样基质和粘液样结构,一般无软骨样基质3.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可发生粘液样变。4.导管结构不确定:不存在/存在(<5-10%)

116肌上皮瘤/病理变化上皮样细胞:立方状,核圆形,胞浆嗜酸性,排梭形肌上皮细胞

117梭形肌上皮细胞117浆细胞样肌上皮细胞

118浆细胞样肌上皮细胞118上皮样细胞

119上皮样细胞119透明肌上皮细胞

120透明肌上皮细胞120涎腺肿瘤/肌上皮瘤免疫组化:S-100、CK、GFAP、SMA+生物学特点:良性肿瘤,局部完整切除后疗效尚佳,预后良好。以透明细胞为主的应属恶性肿瘤。多次复发可恶变。组织发生:来自闰管细胞或闰管储备细胞。121涎腺肿瘤/肌上皮瘤免疫组化:S-100、CK、GFAP、SM(三)基底细胞腺瘤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以基底细胞样形态为主腮腺(75%),60-70岁,肿瘤生长缓慢,无痛,病理变化肉眼:肿瘤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大小1-3cm,剖面实质性,灰白或灰黄色。发生于腮腺者多有完整包膜;发生于小涎腺,特别是腭部者,常无包膜。肿瘤常有囊性变,囊腔大小不等,内含褐色的粘液样物。122(三)基底细胞腺瘤临床:少见的良性肿瘤,以基底细胞样形态为主光镜下:基底样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界不清,胞浆少,核大,圆形或卵圆形,位于中央

四种排列方式:实性型/小梁型/膜性型/管状型实性型:实性团片或岛状,外围柱状,栅栏状排列,中央细胞较大,疏松,可见不规则的囊腔样或裂隙。细胞岛间由胶原纤维分割小梁型:实性的小梁或条索状,粗细不等,或单独存在,或彼此连接成网状。间质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和细胞多123光镜下:基底样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界不清,胞浆少,核大,圆基底细胞腺瘤--实性型

124基底细胞腺瘤--实性型124基底细胞腺瘤--小梁型

125基底细胞腺瘤--小梁型125膜性型:瘤细胞形成团片。外周为矮柱状小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中心细胞大,呈多边形,胞浆丰富,核浅。团片外周有明显的PAS阳性的基底膜包绕。有家族史管状型:较多的管状结构。管腔由2-3层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围绕而成,内层大多排列整齐呈栅栏状,腔内可见嗜伊红物质,PAS染色阳性。区域切除后很少复发,膜性型复发率为25%。来源于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126膜性型:瘤细胞形成团片。外周为矮柱状小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中基底细胞腺瘤--膜性型

127基底细胞腺瘤--膜性型127基底细胞腺瘤--管状型

128基底细胞腺瘤--管状型128基底细胞腺瘤/小梁型129基底细胞腺瘤/小梁型129

管状型实性型130管状型实性型130膜性型131膜性型131涎腺肿瘤/Warthin瘤/概述Warthin瘤(adenolymphoma,papillarycystadenomalymphomatosa,Warthintumor)又名腺淋巴瘤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第二(5-10%)几乎全部发生在腮腺,双侧发生亦可见40岁以上男性多见,50-70生长缓慢,一般无症状,有消长史132涎腺肿瘤/Warthin瘤/概述Warthin瘤(ad涎腺肿瘤/腺淋巴瘤/概述造影:末稍导管点、球状扩张133涎腺肿瘤/腺淋巴瘤/概述造影:末稍导管点、球状扩张133

134134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肉眼观察圆形或卵圆形肿物多有包膜切面红褐色,多为实性,质均匀细致部分区域见小囊腔,内含粘液,囊内壁可见小乳头135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肉眼观察135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光镜下见: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上皮细胞形成大小和形态不一的腺管或囊腔样结构,有乳头突入囊腔。腔壁被覆双层上皮,腔面侧细胞为大嗜酸粒细胞,呈柱状,较大,基底侧细胞小,扁平或立方形。肿瘤间质为不同程度的反应性淋巴样组织,可见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常见淋巴滤泡形成。136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光镜下见:肿瘤由上皮和淋巴样组织组成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镜下观察:肿瘤由上皮和淋巴组织构成137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镜下观察:肿瘤由上皮和淋巴组织构成1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138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138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139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139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140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140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淋巴组织成分少141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淋巴组织成分少141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上皮鳞状化生142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上皮鳞状化生142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上皮粘液细胞化生143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上皮粘液细胞化生143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生物学行为:良性肿瘤。术后复发少组织发生:腺内淋巴结或淋巴结内易位的涎腺组织。144涎腺肿瘤/腺淋巴瘤生物学行为:良性肿瘤。术后复发少144(五)嗜酸性腺瘤嗜酸性腺瘤(Oxyphilicadenoma)少见。约占全部腮腺肿瘤的1%,发生在颌下腺或其他部位者甚少。此瘤生长缓慢、无痛。与辐射等因素有关。病理变化

肉眼:肿瘤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或微呈结节状。中等硬度。切面实性,褐色或淡黄色,偶见小囊腔。145(五)嗜酸性腺瘤嗜酸性腺瘤(Oxyphilicadenom光镜下:大嗜酸粒细胞,体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膜清晰,胞浆中充满嗜酸性颗粒。核圆呈空泡状,有一至多个核仁暗细胞:有时部分细胞体积变小,颗粒深染,核染色质密集,(darkrcells)排列成实性、片状或小梁状结构,偶见微囊、腺泡状或导管样结构,腔内通常无内含物。间质有少量结缔组织间质,血管丰富,偶见淋巴细胞,但一般不形成淋巴滤泡。罕见:可见透明细胞

146光镜下:146

嗜酸性腺瘤

大嗜酸粒细胞排列成小梁状,肿瘤间质少,血管丰富147

嗜酸性腺瘤(Oxyphilicadenoma)148嗜酸性腺瘤(Oxyphilicadenoma)148嗜酸性腺瘤生物学特性此瘤小,生长缓慢,外科切除无复发。发生于小涎腺的肿瘤长呈局部浸润生长,应视为低度恶性肿瘤。149嗜酸性腺瘤生物学特性149(六)小管状腺瘤由柱状上皮细胞构成,排列成互相吻合的细条索状结构,似串珠样。间质细胞少,血管丰富。此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无复发。(七)皮脂腺腺瘤罕见。由大小和形态不规则的皮脂腺细胞巢构成的肿瘤,细胞无异型性,伴有鳞状细胞分化和囊性变。此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无复发。150(六)小管状腺瘤150小管状腺瘤:小管状结构和串珠样结构,间质疏松,血管丰富

151小管状腺瘤:小管状结构和串珠样结构,间质疏松,血管丰富15皮脂腺腺瘤:排列成巢,见微囊肿形成152皮脂腺腺瘤:排列成巢,见微囊肿形成152(八)导管乳头状瘤是一组较少见的良性乳头状涎腺肿瘤,包括内翻性导管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头状涎腺瘤。(九)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以多囊性生长为特征,其上皮成分呈腺瘤样增生。153(八)导管乳头状瘤153内翻性导管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头状涎腺瘤

乳头状囊腺瘤

154内翻性导管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涎腺瘤乳头状囊腺三、涎腺上皮恶性肿瘤(一)腺泡细胞癌(aciniccellcarcnoma)亦名浆液细胞腺癌(serouscelladenocarcinoma),较少见。

临床表现年龄:以中年或中年以上人多见,女性稍多。部位:腮腺多(80%),小涎腺则多见于唇颊部。生长:多数肿瘤生长缓慢,实质性,活动;少数肿瘤生长较快,与皮肤或肌组织粘连而不活动,可出现疼痛,面瘫,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155三、涎腺上皮恶性肿瘤(一)腺泡细胞癌155腺泡细胞癌/病理变化肉眼: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质软,有薄包膜,但不完整。剖面实性,呈分叶状,黄白色或褐色黄白色,可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光镜下:肿瘤实质细胞有以下5种:腺泡样细胞圆形或多边形,核小偏位;闰管样细胞立方或矮柱状,均质,核位于中央;空泡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浆内含空泡,核被压至一侧,伴固缩;非特异性腺样细胞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形,细胞界不清,呈合体细胞样。透明细胞156腺泡细胞癌/病理变化肉眼: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质软,有薄包膜腺泡细胞癌/病理变化可分为四种组织类型:1.实体型常见,以腺泡细胞为主,呈腺泡状或片状,细胞团片中可出现微腔隙、坏死、出血和钙化小体。2.微囊型可见腺泡样细胞、空泡细胞和闰管细胞,细胞间形成大量微小囊状间隙。3.滤泡型可见腺泡样细胞、空泡细胞及非特异性腺样细胞,形成类似甲状腺滤泡的结构。4.乳头囊状型以闰管样细胞为主,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腔,增生上皮形成乳头突入囊腔。

157腺泡细胞癌/病理变化可分为四种组织类型:157腺泡细胞癌/病理变化

肿瘤间质:多少不一,偶见胶原纤维玻璃样变及钙化,有时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包膜薄,常不完整。

免疫组化染色,ɑ-糜蛋白酶抗体和Leu-M1抗原阳性生物学行为:为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浸润性生长,手术彻底切除后预后良好。也可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158腺泡细胞癌/病理变化肿瘤间质:多少不一,偶见胶原纤维玻腺泡细胞癌实体型

腺泡细胞癌微囊型

腺泡细胞癌滤泡型159腺泡细胞癌实体型腺泡细胞癌微囊型

腺腺泡细胞癌/实体型160腺泡细胞癌/实体型160腺泡细胞癌/微囊型161腺泡细胞癌/微囊型161腺泡细胞癌/滤泡型162腺泡细胞癌/滤泡型162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属多见者(30%)30~50岁女性多见,儿童涎腺恶性肿瘤多为此型腮腺多发(90%)临床表现与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生长慢无痛,>10年,2-4cm,可有囊性变,面瘫少低分化:生长快,瘤体大,>4cm,疼痛,面瘫,转移163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属多见者(30%)16164164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肉眼观察:低恶:无包膜,剖面灰白或粉红,有小囊腔,高恶:无包膜,界不清,剖面灰白,实性,囊腔少,常伴出血坏死镜下观察:肿瘤由表皮样细胞、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165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肉眼观察:165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66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66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粘液细胞呈立方、柱状或杯状,核小而深染,位细胞基部。表皮样细胞多边形,核居中,可见细胞间桥,角化罕见。中间细胞体积小,立方状,胞浆少,核圆形大小一致,类似上皮基底细胞。根据三种细胞的比例和分化,可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种。167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粘液细胞呈立方、柱状或杯状,核小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68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68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69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69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0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0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1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1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2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2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3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3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4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4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5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751.高分化:粘液细胞占50%以上,表皮样细胞分化良好,中间细胞不多。无核异形,有丝分裂极少或没有。细胞常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样腔隙,囊壁衬里常为粘液细胞,较大囊腔内可有乳头突入。肿瘤间质较多,可见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及炎症反应。

1761.高分化:粘液细胞占50%以上,表皮样细胞分化良好,中间细2.低分化:粘液细胞不足10%,肿瘤系中间或表皮样细胞形成的实性团片,缺乏囊腔和腺腔样结构。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异形及较多的有丝分裂相。肿瘤常向周围组织浸润。有时易误诊为鳞癌。肿瘤间质缺乏淋巴细胞。3.中分化:介于高分化和低分化之间。粘液细胞多于10%,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较多,常形成实性团片。细胞轻度或中度异形,偶见有丝分裂相。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属低度恶性,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低分化的为高度恶性,预后差。1772.低分化:粘液细胞不足10%,肿瘤系中间或表皮样细胞形成的

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粘液细胞>50%10-50%<10%中间细胞少多最多异型性:缺乏有明显排列巢片/囊腔实性/囊腔少实性/无腔间质多/粘液多中等/粘液有少浸润少可浸润明显浸润预后五年>90%中等差178高分化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179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179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80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病理180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学发生:排泄管储备细胞生物学行为:分化程度不同,恶性程度不同。复发率较高,可发生局部淋巴转移,偶见转移至骨181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学发生:排泄管储备细胞181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复发率较高,可发生局部淋巴转移,偶见转移至骨182涎腺肿瘤/粘液表皮样癌复发率较高,可发生局部淋巴转移,偶见转(三)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是一种基底细胞样肿瘤,有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排列呈管状、筛状和实性巢等不同形态结构。又称圆柱瘤。临床表现:较常见,高发年龄为40~60岁,部位:以腮腺和硬腭部多见,发生在舌下腺者,应首先考虑为腺样囊性癌。外形:圆形或结节状,质中等,生长缓慢,病期长,浸润性生长,一般不活动,突出不明显。并发症:可并发溃疡、穿孔,侵及神经可引起疼痛和麻痹。183(三)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肉眼:圆形或结节状,大小不等,直径2~4cm,无被膜向周围组织浸润,质稍硬,剖面灰白色,质地均匀,可见出血和囊性变184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184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光镜:两种细胞+三种结构两种细胞:缺乏异型性

导管内衬上皮细胞:立方状,卵圆形,大小较一致,胞浆少,核圆或卵圆,较大,深染;

变异肌上皮细胞:扁平状、梭形或不规则形。三种结构:腺样(筛状)型管状型充实(基底细胞样)型

185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185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1.腺性(筛状)型

主要特点是肿瘤细胞团块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似藕的断面,腔隙周围有基底膜样结构。筛状结构为此瘤最经典的结构。2.管状型肿瘤细胞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管内层为导管细胞,外层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

186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1.腺性(筛状)型186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

3.充实型细胞较小,胞浆少,嗜碱性,核分裂象多,排列成大小不一的团块,中心组织变性、坏死。此型预后不好。肿瘤间质常有玻璃样变性。187腺样囊性癌病理变化187腺样囊性癌

188腺样囊性癌188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89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89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0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0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1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1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2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2腺样囊性癌/193腺样囊性癌/193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4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4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5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5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6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6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7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7腺样囊性癌预后及组织发生

预后:此瘤为恶性,尽管细胞缺乏异型性,侵袭性强,易向神经,血管和骨浸润,术后常复发。淋巴结转移少见,可发生血道转移。组织发生: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198腺样囊性癌预后及组织发生198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9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199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200涎腺肿瘤/腺样囊性癌/病理200201201(四)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特点:细胞形态一致、组织结构多样、浸润性生长和低转移潜能为,又称终末导管癌,小叶癌临床:主要发生于小涎腺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女性稍多。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偶见出血或溃疡。病理变化肉眼:通常无包膜,浸润性生长,剖面实性,黄褐色,分叶状。

202(四)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202光镜:细胞形态一致: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和肿瘤性导管上皮细胞,细胞小,较一致,圆形或梭形,核圆或卵圆,染色深,核仁不明显,缺乏异型性和坏死组织结构多样性:小叶状结构、乳头或乳头囊状结构、筛状结构、条索状结构和小导管状结构。浸润性生长:可侵犯颌骨,血管,可围绕血管或神经呈漩涡状或靶环状。

预后:此瘤为低度恶性,预后好。偶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很少远处转移。203光镜:203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204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204(五)上皮-肌上皮癌构成细胞为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临床:不常见。多见于老年女性,主要发生于大涎腺。临床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低分化者可表现为生长加快、疼痛和神经麻痹。病理变化肉眼:肿物呈圆形,略呈结节或分叶状,被膜不完整,周围组织粘连,切面实质性,灰白色,可见坏死与囊性变。

205(五)上皮-肌上皮癌构成细胞为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上皮-肌上皮癌/病理光镜见:典型的双层管状结构内层为润管样上皮细胞,立方形,核圆,位于细胞中心或基底部;外层为肌上皮细胞,多边形,界清,胞浆透明,核空泡状,偏心位。导管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可扩张成囊腔;有的导管状结构很少,形成完全有透明的肌上皮细胞构成的团块。一般情况下,肿瘤细胞缺乏恶性表现,但复发者异型性及核分裂象明显。肿瘤间质可发生玻璃样变。

206上皮-肌上皮癌/病理光镜见:典型的双层管状结构206上皮-肌上皮癌

207上皮-肌上皮癌207208208上皮-肌上皮癌/预后此瘤为低度恶性肿瘤,但浸润性生长,术后复发和局部淋巴结转移不少见,远处转移少见。209上皮-肌上皮癌/预后此瘤为低度恶性肿瘤,但浸润性生长,术后复6.非特异性透明细胞癌:肿瘤细胞形态单一,胞浆透明,排列成片状2106.非特异性透明细胞癌:肿瘤细胞形态单一,胞浆透明,排列成(七)乳头状囊腺癌(papillarycystadenocarcinoma)211(七)乳头状囊腺癌(papillarycystadenoc(八)涎腺导管癌(salivaryductcarcinoma)侵袭性腺癌,与乳腺导管癌极为相似,恶性度较高部位:好发生于大涎腺,少见性别: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为生长迅速的肿块,可出现疼痛和面瘫早期易远处转移。病理变化肉眼:肿瘤呈圆形或呈结节状,坚硬,无包膜。剖面为灰白色或灰黄色,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偶见小囊腔形成。212(八)涎腺导管癌(salivaryductcarcino涎腺导管癌/病理光镜见:相似乳腺导管内癌和侵袭性导管癌。细胞较大,立方形或多边形,异型性明显,胞浆丰富。核较大,核仁明显,染色质粗,可见核分裂象。结构:细胞排列成实团状,中央坏死形成粉刺样,为此瘤的特征表现。此外,导管可有扩张,导管上皮乳头状突起,乳头内无纤维轴心,可伴有砂粒体和鳞状细胞分化。间质富含胶原纤维,常见玻璃样变。213涎腺导管癌/病理光镜见:相似乳腺导管内癌和侵袭性导管癌。21涎腺导管癌

214涎腺导管癌214涎腺导管癌(salivaryductcarcinoma)215涎腺导管癌(salivaryductcarcinoma)216216217217218218(十)多形性腺瘤癌变典型的癌的特征+良性多形性腺瘤结构,故此瘤亦名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rcinomainpleomorphicadenoma)。典型临床表现是长期存在的肿块生长突然加快,如果浸润神经和周围组织,可伴疼痛、面瘫和溃疡形成。病理变化肉眼:肿物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呈浸润生长,良性部分灰白、质韧,癌变部分污灰色或鱼肉状,瘤实质中可见出血与坏死灶。219(十)多形性腺瘤癌变典型的癌的特征+良性多形性腺瘤结构,故此多形性腺瘤癌变/病理典型多形性腺瘤结构异型性:细胞成分丰富,大小不等,核多形性,核染色质和核浆比例增加,出现异常核分裂相浸润现象:侵入周围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恶性成分:可见典型的腺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或软骨肉瘤的组织像。220多形性腺瘤癌变/病理典型多形性腺瘤结构220多形性腺瘤癌变/病理非侵袭性癌:癌变停留在多形性腺瘤内者;微侵袭性癌:侵入薄膜外小于、等于1.5mm者侵袭性癌:大于1.5mm者。疑有恶变:长期存在的多形性腺瘤组织内有出血、坏死、严重的玻璃样变和钙化等预后与癌变组织类型及浸润程度等有关。221多形性腺瘤癌变/病理非侵袭性癌:癌变停留在多形性腺瘤内者;2多形性腺瘤癌变222多形性腺瘤癌变222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3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3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4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4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5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5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6涎腺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226(十一)鳞状细胞癌此瘤罕见。为高度恶性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术后易复发,常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十二)小细胞癌此瘤罕见。属高度恶性肿瘤。(十三)大细胞癌同上.(十四)淋巴上皮癌227(十一)鳞状细胞癌227涎腺鳞状细胞癌

小细胞癌

淋巴上皮癌

228涎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淋巴上皮癌228作业题1、舍格伦综合症的镜下改变。2.简述多形性腺瘤的组织来源、病理变化特点及生物学特点。3、简述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变化特点。4、试述腺样囊性癌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229作业题1、舍格伦综合症的镜下改变。229第十六章涎腺疾病230第十六章涎腺疾病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发育异常及异位非肿瘤性疾病

涎腺炎(急性、慢性)

涎石病

巨细胞包涵体病

坏死性涎腺化生

舍格伦综合征

涎腺病(变性型涎腺肿大症)23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发育异常及异位2第一节、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学习要求:掌握:急性及慢性涎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病理;涎石病的病理及涎石形成的过程;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病理所见。熟悉: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发病因素。了解:涎腺炎、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临床表现。232第一节、涎腺非肿瘤性疾病学习要求:3一、涎腺发育异常涎腺先天缺失与发育不全副涎腺与涎腺先天性肥大涎腺导管发育异常涎腺异位与迷走涎腺多囊腮腺233一、涎腺发育异常4涎腺发育异常

1、涎腺先天缺失与发育不全:极少见单侧:可代偿多个腺体先天缺失:可导致口干症,伴猖獗龋。粘膜干燥,严重影响咀嚼、吞咽、发音涎腺发育异常:腺体过小畸形,常伴头颈部其他畸形

234涎腺发育异常1、涎腺先天缺失与发育不全:极少见52.副涎腺与涎腺先天性肥大

副涎腺:是涎腺发育过程中,与主腺体连接的上皮条索又向周围呈蕾状增生,形成一个或多个副涎腺。局限性肿块,误认为肿瘤先天性涎腺肥大:临床:无痛性肿块,表面粘膜色深或呈淡蓝色。硬软腭交界,下颌磨牙后区,双唇或巨唇病理:见黏液性腺泡和导管在数量上明显增多致腺小叶明显增大

2352.副涎腺与涎腺先天性肥大

副涎腺:是涎腺发育过程中,与主涎腺发育异常3、涎腺导管发育异常:导管扩张:导管呈球状、圆筒形扩张,形成憩室涎腺造影:腮腺轮廓正常,点状阴影常伴复发性涎腺炎导管异位:颌下腺导管:口底后部,腮腺导管:口角先天性瘘镜下:扩张导管被覆单层或多层上皮,腔内有絮状分泌物236涎腺发育异常3、涎腺导管发育异常:7涎腺发育异常4、涎腺异位与迷走涎腺:

涎腺异位:是指腺体位置异常腮腺:咬肌前缘或下缘下颌下腺:扁桃体窝或舌下间隙一般无症状,局部隆起,进食发胀,偶瘘,炎症迷走涎腺:指在原来腺体的附近或远离部位又存在局灶性涎腺组织。

无导管不分泌唾液,可形成瘘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

,症状不明显237涎腺发育异常4、涎腺异位与迷走涎腺:

涎腺发育异常5、多囊腮腺:症状:反复无痛性腮腺区肿胀腮腺造影:显示末端导管处有多个球状囊性扩张或为囊性泡沫状改变。病理:囊腔大小不等,囊壁上皮呈扁平,立方或柱状。鉴别:涎腺导管囊肿,淋巴上皮囊肿等238涎腺发育异常5、多囊腮腺:9二、涎腺炎症细菌:化脓菌结核放线菌病毒239二、涎腺炎症细菌:化脓菌101.急性涎腺炎(acutesialadenitis)病因:抵抗力低下:腹部大手术后细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逆行感染。症状:早期为腮腺部疼痛、肿胀,腮腺导管口红肿,唾液分泌减少,患者多有发热,血中白细胞升高,唾液涂片见中性粒细胞及细菌。病理: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导管周围及腺实质内化脓灶:涎腺组织坏死,多个。急性炎症消退后,形成纤维性愈合。2401.急性涎腺炎(acutesialadenitis)病因:导管周围及腺实质内密集中性粒细胞浸润241导管周围及腺实质内密集中性粒细胞浸润122.慢性涎腺炎(chronicsialadenitis)部位:多发于颌下腺及腮腺来源:结石、异物、瘢痕孪缩等堵塞导致继发感染急性涎腺炎转为慢性长期口腔内压力增高如口吹乐器等逆行感染可能是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单侧,涎腺局部肿大、酸胀感、进食加重涎腺造影:主导管呈腊肠状,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2422.慢性涎腺炎(chronicsialadenitis)慢性涎腺炎/病理特点腺导管扩张,腺管内有炎症细胞;腺管周围及纤维间质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形成淋巴滤泡;腺泡萎缩、消失而为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腺导管上皮增生,有时可鳞状化生。243慢性涎腺炎/病理特点腺导管扩张,腺管内有炎症细胞;142441524516慢性涎腺炎

导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246慢性涎腺炎

导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24718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chronicrecurrentparotitis)多见于儿童,与自身免疫病有关腮腺的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病,局部弥漫性肿大,胀疼,唾液浑浊粘稠,可多次反复发作,病变可持续到成年以后。青春期后可自愈涎腺造影:末梢导管出现点状或斑片状扩张。248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chronicrecurrentp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病理病理:1.导管上皮增生,囊状扩张,囊壁为一至数层扁平上皮,囊腔可融合;2.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3.腺泡细胞萎缩。4.唇腺活检腺体可萎缩,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2493.慢性复发性涎腺炎/病理病理:204.涎腺结核来源:腮腺内淋巴结核破溃后累及涎腺实质所致临床:腺体弥散肿大,挤压腺体有稀薄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触诊有波动感,于皮肤粘连,形成瘘管。病理:中央:干酪样坏死周边:类上皮细胞,郎汉斯巨细胞,LC,2504.涎腺结核来源:腮腺内淋巴结核破溃后累及涎腺实215.涎腺放线菌病性质:一类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菌:布氏放线菌临床:病程长,板结样坚实周界不清的肿块,皮肤暗棕红色,肿块破溃形成窦道,脓液中可见硫磺颗粒病理:菌落形成菌落外脓肿形成脓肿周围类上皮细胞,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2515.涎腺放线菌病性质:一类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22病毒性涎腺炎1.流行性腮腺炎:病因:副粘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