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都惯用倍速真相是……_第1页
看视频都惯用倍速真相是……_第2页
看视频都惯用倍速真相是……_第3页
看视频都惯用倍速真相是……_第4页
看视频都惯用倍速真相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看视频都惯用倍速真相是……盛倩玉

眼下,无论开启优爱腾,还是B站、微信、微博、小红书……稍微长一点的视频,大约你都会想开倍速,不能开倍速的就要拉进度条。1.0倍、1.25倍、1.5倍、2倍甚至3倍,倍速播放被誉为是“21世纪10年代视频行业的宏伟产物之一〞,在2022年开始日趋成熟。

面对一些热门的剧集、综艺、视频,不少网友表示,“看之前感觉馋死了〞,但是一旦开启,“就情不自禁地开启了倍速。〞以至于大家都认为:这一届年轻人,除了看直播,看视频都用倍速。观众:速度速度速度加快?

何春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不仅看综艺、刷剧要开倍速,甚至连30秒的短视频,也没有“老老实实看完〞的耐心了。

每天下班,躺在沙发上,开启视频软件,每一个视频的封面都很吸引人。随意选中一个,点开看了几秒,发现内容不算好玩儿,和其他视频的观点也有些雷同。逐渐失去耐心,何春长按屏幕,出现倍速选项,点击选择“2.0*〞,视频开始以快速速度推进,BGM出现变调,有时连视频中人说的话都听不清。

即使这样,何春还是会感到无聊,于是关掉界面,再开启下一个视频……几个小时就在不断点开、加速、关闭的过程中“荒废〞掉了。而在看一些电视剧和综艺的时候,跳过头尾、加速,何春有时候看2倍速也觉得“太慢了〞,只能一直快进快进快进……何春觉得,自己正变得越来越“急迫〞,在适应了快节奏的东西,再开启一个正常速度的视频,“莫名就会觉得语速很慢、很慌张。〞

子期也有同感。他表示,自己现在不会像大学时候那样,专门花时间看剧、看电影,而是会在一些短视频平台,“看那种几分钟介绍完整部电影的视频。〞这种“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剧〞的短视频,往往选择一些情节艰难的电影,或是热门剧集、综艺等,再将里面的故事以高度浓缩的形式密集输出——语速快速,“倍〞到极致。

不得不说,在某些时候它们确实起到短暂“过瘾〞的效果,切合当代人的“倍速生活〞。

今年6月,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人,较2022年6月增长4321万人,网民使用率为95.4%,短视频用户达8.73亿人。

而与此同时,用户平均每天花两小时看短视频,28.2%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视频节目,00后群体近四成选择倍速观看方式。

不开倍速没法看视频,听歌听不了长长的前奏,文章看几个自然段就烦了……人们貌似正越来越“赶时间〞,平台方也在“贴心〞地满足大家的需求,大多数视频平台都推出了“倍速功能〞,提供各种观看选择;在一些社交平台,甚至几十秒的短视频也能倍速观看;大量平台还为粉丝群体配备了“只看TA〞的功能,以最快速度筛选出要看的那一部分内容。视频博主:内容丰富后,不再嗑速度了

面对人们貌似“越来越快〞的节奏和习惯,不少观众发现,过去一段时间,一些视频本身也会将速度调快,以适应大家“越来越快〞的视听节奏。

李子是一名B站up主,平日在B站当中共享穿搭、护肤相关内容。她制作的视频时长在1-10分钟不等,并不算太短。为了吸引用户,发视频前,李子会“自觉〞把视频中无用的语气词、慨叹、转折、停顿剪掉,“不要任何的废话,只保存精华部分。〞

即便如此,在她发布完视频之后,还是会收到一些粉丝的私信,在2022年前后,就不少粉丝向她建议,“把视频调快点吧〞,“太慢了,说话没有朝气。〞

为此她有点困惑:她平常说话语速已经不慢,“经常有朋友要求我说话慢点。〞但一到网络中,大家还是觉得她说话速度慢了。

也是那段时间,李子发现,大量博主发视频时,都喜欢把语速调得很快,“加速加到声音尖尖的、锐度很高的那种程度。〞

最终,既是为了满足粉丝的要求,也是由于大家都在加速,李子也开始为自己的视频提速,她把视频速度稳定提高到了118%,“感觉大家都喜欢看对比快节奏一些的视频〞。

只不过,说起最近的状况,李子表示,自己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起码是在B站,快的视频好像不怎么流行了?〞李子发现,不仅热门视频的速度大多没有加快;自己关注的一些博主,以前视频加速严重的,甚至现在速度都慢下来了,“以前调快到120%的,现在只调快到105%,甚至可以忽视不计了〞。

当然也有很快的,譬如她喜欢的其中一位博主,但李子明显感到,“快〞并不是他能吸引受众的主要原因,最多属于“个人风格〞。

在她看来,“以前好多视频,可能都是一个人对着镜头不停地说,为了显得更好玩儿、更有起伏,就会加快;现如今视频更‘卷了,大家出外景,想更多梗,画面也更丰富,也就很少有嗑速度这回事了。〞

甜圈是B站一名up主,平日也会在微信、微博、西瓜视频等等平台发布自己制作的视频。2022年3月,由于疫情居家办公、无法出差,她便借此机遇开设了一个账号制作视频,共享职场相关内容,很快便收获了近15w粉丝。

为了能提升视频质量和关注度,甜圈也会广泛地观看其他优质博主的视频。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拿B站来说,生活区发吃播的、美食的、vlog的,真人出镜在镜头前面巴儿巴儿说的,其实都不太会调快。〞在她看来,“加速〞这个事情,其实没有什么意义,“速度太快,一些信息会简单被观众忽视。在大家看视频的时候,也不会由于你很快就喜欢你,而是会看重你的选题、内容。〞

現如今,甜圈发布的视频好多是对着镜头聊观点,但她完全不会给视频加速,“假如需要带节奏的话,一般是用配乐,或者把后面一些精彩的、一两句话放在前面,达到这种让大家兴奋起来的作用。〞

网友:需要倍速看的就别看了

说毕竟,“加速〞宛如一块“遮羞布〞,注水剧、无聊综艺和海量涌现、乏善可陈的短视频,让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倍速人生〞。

李子觉得,她其实能理解让她把视频“加快点〞的网友,由于“反正信息就那么多,加速了信息也不会减少,反倒能节省时间。〞现如今,她自己看视频、追剧也习惯倍速,“2倍速、3倍速,甚至有些可以4倍速。〞

只是,在不断的倍速、快进、退出和开启新视频的过程中,我们的变化,不仅仅是“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而已。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系教授罗伯特·哈桑曾在《注意力分散时代》一书中解读“慢性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症候——信息传播技术加速了时间、加速了社会运行。它拒绝停顿,拒绝迟滞,拒绝专注,拒绝反思意义的需要。他提到,“持续而慢性的注意力分散状态,既是速度的政治经济学原因,也是其后果。〞

速度消灭了内容,也消灭了专注。就有网友记录了使用倍速功能一段时间后自己发生的变化——

“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我从1.25倍速变成了1.5倍速,再从1.5倍速变成了2倍速。这段时间内我觉得我的听力和反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突然发现,我的脑子跟不上我的耳朵。具体表现为:记不住方才视频里说的东西;无法提炼出这个视频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视频越来越看不到最终,频繁半路跳车,开始下一个视频,总是觉得下一个视频会更有意思。〞

“推送的视频越来越精准、好玩儿,我却焦慮了。这个视频20分钟,2倍速10分钟就能看完,我应当赚了10分钟。实际上刚到5分钟,就开始拖动进度条了。拖动过程中突然发现前后衔接不上了,再把进度条复位,重新关联上信息〞

何春也深有同感。她觉得,“在不断的加速、切换、下一个的过程中,自己花掉了大把的时间,但最终却一无所获,变得愈发暴躁和焦虑。〞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有意识地拒绝这种“加速的信息获取方式〞:譬如徐茵,观看视频时,她开始拒绝无意义的刷新和盲目浏览,以及形形色色的注水剧和无聊综艺。她也选择看“长姿态〞的视频,譬如“偷蛋龙的蛋被偷了怎么算〞“盘点海洋爬行动物〞“澳洲袋狼的灭尽〞……徐茵说,“为了学点东西去看,没有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