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管和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尿路感染的分类根据真性细菌尿是否伴有尿路感染症状,分为:症状性尿路感染——既有真性细菌尿又有临床症状。无症状性细菌尿(又称隐匿性细菌尿)——是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感的临床症状。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尿感又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前者主要指膀胱炎,后者则为肾盂肾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诊断疑似尿路感染:留置或间断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以下任一现象,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找不到其他原因的,诊断为疑似尿路感染。1.新出现的发热、寒战、精神状态变化、乏力、嗜睡,或者原来就有以上症状但症状出现加重2.腹痛3.肋脊角压痛4.血尿(肉眼血尿或者尿常规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5.已拔除尿管患者出现尿痛、尿急或尿频、耻骨上疼痛或压痛6.脊髓损伤患者出现痉挛加剧、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或感觉不适导尿管相关无症状菌尿(CAASB)留置或间断留置导尿管患者,无尿路感染表现,导尿管采集尿标本培养菌落计数≥10*5CFU/ml,诊断为导尿管相关无症状菌尿。说明1.导管尖端培养结果不能用于诊断泌尿系感染;2.尿培养必须用正确方法收集标本,如:清洁中段尿或导尿;3.对于婴儿,尿培养应通过无菌技术导尿或耻骨上穿刺抽取;集尿袋中的标本培养阳性是不可靠的,应该通过无菌导尿或耻骨上穿刺抽取的标本培养来证实。致病菌第一位:大肠埃希菌占43.5%(33.33%)第二位:粪肠球菌占8.0%。第三位:屎肠球菌占7.8%第四位:肺炎克雷伯菌占6.9%(12.5%)美国2006——2007年nhsn(国家医疗保健网)监测数据:大肠埃希菌占21.4%念珠菌属占14.9%铜绿假单胞菌占10.0%肺炎克雷伯菌占7.7%肠杆菌属占4.1%发病机制一、感染源及感染途径:1、内源性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尿为主。2、外源性(1)10%~20%病原菌来自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多发生在24~48小时内。(2)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3)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等(4)医护人员的手。(3)尿路粘膜的杀菌能力:分泌IgG/IgA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4)男性前列腺杀菌作用(5)感染后白细胞起清除细菌作用(6)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活瓣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一、核心预防控制措施1、严格掌握尿道插管及留置导尿指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31%没必要插,36%没必要继续插)2、尽早拔除导尿管,一旦不需要当天拔3、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尽可能减少断开导尿管连接处的次数,始终保持尿袋和连接管低于膀胱平面四、不推荐的预防控制措施1、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预防尿路感染;2、不推荐频繁更换导尿管预防感染,普通尿管2周一次,硅胶管每月一次,或遵医嘱更换。普通集尿袋2次/周,抗反流尿袋1次/周。3、不推荐常规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预防CA-菌尿症和CA-UTI的发生,相反可能导致选择性耐药。4、不推荐集尿袋常规放置抗菌药物预防CA-菌尿症和CA-UTI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I/CR-BSI)的预防
血管内导管主要用途补液与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全静脉营养血液透析血流动力学检测肿瘤局部化疗介入性检查和治疗人造物的植入常用血管内导管或器械的类型周围静脉导管由于短期放置,发生血流感染机会较小周围动脉导管和非隧道中心静脉导管易引发血流感染,非隧道CVC的感染约占全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I)病例的90%经颅内静脉插入CVC的感染危险性高于经周围血管插入的CVC经手术植入的CVC(如Hickman管、Broviac管、Groshong管、Quinto管等)和全植入器械(包括人工瓣膜和一些人造血管,起搏器-除颤器系统,心室辅助装置、矫形装置、脑室分流管等)感染率较低。一、CRI及CR-BSI定义由动静脉插管引起的感染称为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包括局灶性感染和系统性感染(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由静脉或动脉放置器械或导管直接引起的血流感染。此类感染不能从其他部位找到血培养阳性的来源。局灶性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脓肿形成,化脓性血栓炎等,可伴有或不伴血流感染。血流感染(CR-BSI):主要为菌血症和心内膜炎等。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尤其是表皮葡萄球菌(SE)最常见,与血管内应用增多和对CONS致病性认识有关。该细菌可产生粘性物质,有利于细菌生长以及抵抗补体、巨噬细胞和抗生素的攻击。而且,有研究发现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能通过毛细管作用,以及该菌所带负电荷与带正电荷的皮下组织间的静电吸引力,迅速沿导管移动,引起导管相关性菌血症。2、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总医院血液感染的16%,一般认为该菌的血液感染是感染灶播散和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治疗时间往往需要一个月,非复杂性感染可短期治疗(10-14天)。4、真菌真菌感染近几年来比例不断上升,1980年至1990年医院真菌性血液感染的发病率增长至5倍。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多。真菌的增多是由于输液污染,设备污染和医护人员手部皮肤病原体定植引起的外源性感染,加之静脉高渗溶液能使正常人血液中杀菌物质含量降低,同时也是霉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感染因素及发病机制医院规模、病房、导管类型、插入部位和持续时间。导管材料感染菌内在特性细菌生物膜biofilm植入后一周内:管外细菌移行是主要的CRBSI的发生原因。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插管部位皮肤。植入一周后:管内细菌移行和生长是导致CRBSI的主要原因,病原菌主要来源与导管接头。2、生物膜及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与导管类型、置管方法及技术、血流量及留置时间有关。血栓与感染发生率成正相关,狭窄与置管次数、留置时间成正相关。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0%,早期的功能障碍主要与机械因素有关使用较长时间后出现的功能障碍与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部分或全部栓塞、留置导管静脉血栓形成或狭窄、导管外(纤维蛋白包裹导管外端)及内鞘(纤维蛋白附着导管内壁)形成有关。感染因素及发病机制(4)血流速度在血栓形成中也起一定作用:一般来说,a上肢静脉比下肢静脉,b上腔静脉比下腔静脉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血栓形成机会少,c股静脉血流量较慢,红细胞和血小板易于发生聚集,在脱水、低血压及严重烧伤后血粘稠度增高的基础上,更易形成血栓。感染因素及发病机制3、全身抵抗力下降老年患者及原发病病情严重、营养状况差、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和低蛋白血症等可增加感染的发病率。是诱发导管感染的内在因素,尤其在危重病人集中的ICU内,由于各种病人病情危重,病程长、消耗大、免疫防御系统功能下降,直接影响机体感染功能。常见感染类型及诊断导管病菌定植局部感染(静脉炎、出口出感染)隧道感染皮下囊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输液相关的血液感染常见感染类型及诊断1.导管病菌定植:插管部位无感染征象而远端导管半定量培养发现病菌≥15cfu或定量培养病菌浓度≥10²cfu常见感染类型及诊断2、静脉炎:插管出口附近变硬、红肿热通,有压痛。3、出口处感染(局部感染):插管处2cm内皮肤有红肿
、压痛或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可有细菌,伴或不伴血源感染。常见感染类型及诊断4、隧道感染(通道感染):在出口周围2cm以上范围,沿通道性插管的皮下路径出现红肿,有压痛。伴或不伴血源感染。5、皮鞋囊感染(小室感染):完全植入装置皮下储器表面皮肤有红肿压痛,可自发破裂引流,皮表坏死,或皮下包容有储器的软组织腔室产生脓性分泌物。常见感染类型及诊断6.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导管定量或半定量培养和其他静脉抽取的血液培养分离到相同病原体,并且病人有血液感染的临床表现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来源;
血液感染病人导管培养不能取得实验室证据,但如果拔取导管全身感染征象好转,可认为是CR-BSI的间接证据常见感染类型及诊断7.输液相关的血液感染:
输液和经其他部位静脉抽取的血液分离出相同病原菌,且无其他感染来源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诊断标准CR-BSI是指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或拔出导管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存在的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1、临床诊断留置中心静脉插管(包括外周置管的PICC)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或体征之一并且排除其他病因:发热>38℃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少尿(<20ml/hr)血培养未做或阴性,或血中未检测出病原菌特异抗原其他部位无明显感染灶而医生对患者实施了抗感染治疗。"中心静脉导管CR-BSI病原学诊断" (保留导管情况)导管
外周静脉
条件
结果判断
+
+
CRBSI可能
+
+
导管较外周报阳快120分钟
CRBSI
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
+
-
可能是定值菌或采集血标本时污染
不能确定
-
+
但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在
不能确定
缺乏其他感染证据时,则提示可能是
-
-
非CRBSI 保留导管情况: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记,另外的一套则从导管中心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不大于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中心静脉导管CR-BSI病原学诊断"
(不保留导管情况)导管尖端
外周静脉1
外周静脉Ⅱ 结果判断
+
+
+
CRBSI可能
+
+
-
-
+
- 培养为金葡萄或念珠菌,且缺乏其他感
-
-
+
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
-
-
导管定植菌
-
-
-
非CRBSI 不保留导管情况: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followingVortex或超声降解)。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SOP选——置管部位手——手卫生大——铺最大无菌单消——彻底皮肤消毒除——每日评估,尽早拔除中心静脉置管指征:主要用于输注刺激性和发泡性药物七天以上的静脉输液测定中心静脉压及多次采集血样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重大麻醉和癌症患者化疗给药具有重要意义一、核心预防控制措施1、手卫生2、最大无菌屏障预防(1)置管操作人: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2)病人:铺从头到脚覆盖患者全身的大无菌巾。3、皮肤消毒(1)首选氯已定(≥2g/L)乙醇(70%)消毒剂(2)可选消毒剂:碘酒和酒精、1%聚维酮碘、碘伏、安尔碘或洗必泰酒精摩擦消毒2~3遍,阴干2分钟。过敏及婴幼儿慎用。(3)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遍;直径≥15cm,至少应大于辅料面积(10×12cm),待其完全自然干燥后方可操作。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消毒范围包括颈下、颈、锁骨下区域;股静脉穿刺前需备皮,消毒范围自脐下至大腿上1/3。4、每日进行评估有无撤管指征,最大限度减少导管使用天数,降低CRBSI的风险。当不能保证遵守无菌技术的情况下(如紧急插管),应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临床如怀疑CRBSI,应先经导管接口和外周静脉分别取血进行血培养,微生物室初步报告高度提示CRBSI时,即拔除导管,留取经皮获取的血样及导管尖端,做血培养,进一步明确诊断。二、一般预防控制措施1、教育培训:过去二十年的报告表明遵守无菌操作标准时感染的危险度下降,而经验不足人员进行血管内插管和维护则可增加导管细菌定植及CRBSI危险性。专业的静脉输液小组建立,可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2、无菌操作:环境要求:中心静脉穿刺尽量选择在手术室进行,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在急诊室、抢救室、ICU或病房进行时,应提前进行室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并限制室内人员的数量及流量。人员要求:操作者应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操作,操作前应按标准洗手方法洗手及手消毒,佩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和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3、选择最佳置管部位(1)权衡降低感染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危险。(2)成人应避免选择股静脉(3)成人非隧道中央导管置管,选择锁骨下比颈静脉或股静脉发生感染的风险更低。(4)成人隧道式中央导管最佳置管部位,目前尚无推荐意见(5)血液透析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避免选择锁骨下静脉,以防止发生锁骨下静脉狭窄。(6)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透析患者,选择造瘘或导管植入优于中央导管位置。5、导管腔数使用能满足患者需要的最少导管腔数的导管。6、导管接头首选分离膜无针接头,发生感染的风险低于机械阀无针接头。7、穿刺点的辅料(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透半透明辅料覆盖插管部位。(2)如果患者出汗多或插管部位渗血或渗液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标投标流程培训
- 2024年饲料及宠物食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矿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隔热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年产xxx尖尾棘轮扳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
- 年产xx橡胶木饰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方案)
- 慕课职业生涯规划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三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4.3海-气相互作用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01中国电信云计算产品体系架构
- 2024年-科技部技术转让合同等模板
- 产后康复ppt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
- 2023年度中、美创新药获批情况跟踪报告:获批药物愈发多元化本土创新力量不断迸发-20240221
- 徐工集团招聘测评题库
-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第4部分: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课件
- 2024年吊篮应急预案(多场合应用)
- 药品生产技术生涯发展报告介绍职业发展规划实现职业目标
-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游戏活动材料投放与指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