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综合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综合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综合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综合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练习1.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2.在中世纪西欧封建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由此可知A.西欧君主对贵族具有绝对控制力 B.贵族与君主间的关系具有契约性C.贵族与君主在法律上的地位平等 D.君主能力是贵族宣誓效忠的依据3.393年,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随后,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废止奥运会;426年,狄奥多西二世以基督教的名义,放火烧毁了奥林匹克的部分建筑。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体育竞争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B.奥运理念与基督教教旨相悖C.社会矛盾尖锐致使难以举办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政治冲击4.中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一些城市还兴办了大学,中世纪西欧的城市自治A.导致了封建政权的瓦解 B.使得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C.挑战了教皇的统治权威 D.为其社会转型储备了阶级力量5.查士丁尼时代以前的罗马法中有要事物与略事物之分,前者指土地和牛马等,其转移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后者则不必。但在《民法大全》中,两者间的区别已经消失,财产转让更加简单易行。这反映出罗马法A.有效缓和了罗马阶级矛盾 B.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有意淡化公民的法律意识 D.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6.《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如果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由此可见A.古代罗马法维护私有财

B.《民法大全》重视法律程序

C.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度 D.古代罗马崇尚自由与平等7.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主要强调A.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C.阿拉伯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8.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邮政总局,曾编制了许多旅行指南,指南中记载了各驿站的名称和各站之间的距离,许多驿站位于今叙利亚、伊朗、中亚等地。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A.鼓励长途贩运活动 B.重视交通工具的革新C.开辟了亚欧新商路 D.注重传播本民族文化9.奥斯曼帝国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与分配由国家控制,同样,商业也受国家的监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由法令规定,盐、肥皂、蜡的贸易由国家垄断。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A.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 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0.笈多王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和县制,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设置县,县下设置村,分别派省长和县长管理。这说明A.笈多帝国统一了南亚次大陆B.笈多帝国专制色彩浓厚C.笈多帝国重视宗教在维护自身统治中的作用D.笈多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11.世纪中叶,新罗(今朝鲜)在中央设执事省,地方设州、郡、县、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这反映出当时的朝鲜A.“仿唐”之风盛行 B.民族文化意识淡薄C.与中国平等交往 D.重视政治制度创新12.公元646年正月,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的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B.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C.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 D.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13.印度神话中梵天造了原人“普鲁沙”,之后就以“普鲁沙”的不同部位比喻不同的种姓,其中头部为婆罗门,双臂为刹帝利,双腿为吠舍,双脚为首陀罗。关于种姓制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贵贱分明、职业世袭 B.对印度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之后兴起的佛教继承了种姓制度的特点 D.国王通常是属于刹帝利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C.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 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15.1375年,在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马里国王曼萨•穆萨一手拿着金权杖,一手拿着金块,地图上对其的解说为:这个黑人皇帝,因其国家黄金之富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显贵的皇帝。这表明当时A.西非的文明发展程度高于欧洲 B.欧洲人对非洲极力殖民C.马里国家的名声远播至欧洲 D.曼萨•穆萨仰慕欧洲文化16.15世纪前后,玛雅人以血缘纽带维系的氏族公社,开始向以村居地缘关系为特征的农村公社转换。社会的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成为职位世袭的统治阶级。而广大的氏族成员则成为以农民、工匠为主体的平民,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看A.玛雅人开始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B.玛雅社会发展比较落后C.西班牙人入侵打断了玛雅人独立发展的进程 D.玛雅文明名不副实17.阿兹特克神圣历是一种为期260天的宗教历法,与太阳历服务农业不同,它最大的用途,便是用来占卜天象,预知吉凶。但是普罗大众却并不知晓其具体用法,只有阿兹特克祭司才知晓如何运用历法来行事、预知吉凶。这说明A.太阳历在国家中地位要更加重要 B.阿兹特克历法主要用于祭祀活动C.神圣历与政治宗教生活密切相连 D.阿兹特克文化发展水平领先世界18.印加帝国有几百个部族、儿百种方言,印加法律规定不懂克丘亚语的人不能担任公职,百姓对官员讲话一律要用克丘亚语。印加帝国的上述措施旨在A.统一印加各地的文字 B.强化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平等C.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D.统一南美各地区的宗教信仰

19.11-13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拥有巨额资本的商人崛起为社会新权贵,他们不是凭借武力,也不是他人的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工匠在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在原料供应、成品出口等环节中获利,例如巴黎权贵成立了控制水路贸易的商业行会,并选出1名市长和4名市政官,负责处理政务,管控经济,主持司法。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权贵与庄园主相比,根本区别在于A.要求解除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B.城市通过选举等办法确立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度C.城市权贵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D.依靠经营工商业而不是通过控制土地来获取财富与权势20.在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旅游,你可能会听到导游说:不论是巴黎还是伦敦,都不敢说它们是欧洲文明的中心,但伊斯坦布尔可以理所当然这样讲。以下选项可以支持此观点的是A.拜占庭政治和文化观念的长期团结B.拜占庭帝国延续时间达近千年之久C.拜占庭保留了希腊罗马的众多文化成果D.法国和英国建国时间短,不是文明古国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阿拉伯人在继承了人类文化遗产之后,经过消化、吸收、发明、创造,又把它贡献给了人类,从而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黄运发《略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因成就和世界影响》材料三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材料四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1510年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16世纪80年代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约1700年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18世纪初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