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统计方法课件_第1页
试验统计方法课件_第2页
试验统计方法课件_第3页
试验统计方法课件_第4页
试验统计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习题1P47/1(1)总体是指所研究的金针虫总体;(2)样本是指从金针虫总体中随机抽取的6个个体组成的样本;(3)变数是指金针虫的头数;(4)观察值是指变数的6个取值为6个观察值。P47/12P47/2

极差=46-26=20;组数=7;组距=20/7=2.8571≈3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次数分布表P47/2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次数分布表3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方柱形图P47/3⑴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方柱形图P47/3⑴4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多边形图⑵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多边形图⑵5P47/4直接法:加权法:P47/4加权法:6P47/5等级差法:假定y0=35,P47/57P47/6BS24:金皇后:P47/6金皇后:8P47/7

10株小麦的分蘖数为:3,6,2,5,3,3,4,3,4,3。n=10,y3=2,y7=4,y2-1=y1=3,y2–1=6–1=5P47/8P47/7P47/89P72/2⑴⑵⑶P72/2⑴⑵⑶10P72/3⑴在回交后代200株中,杂合体非糯稻与纯合体糯稻出现的概率各为1/2,即杂合体非糯稻与纯合体糯稻各有100株。⑵F1自交得F2代的分离作3:1遗传比率,即非糯稻为0.75,糯稻为0.25,这一分布属离散型随机变数的概率分布——二项式分布。P72/3⑴在回交后代200株中,杂合体非糯稻与纯合体糯稻11P72/4非糯稻:Np=2000×0.75=1500;糯稻:Nq=2000×0.25=500调查单位为5株的概率分布表(p=0.75,q=0.25,n=400)400.00P72/4调查单位为5株的概率分布表(p=0.75,q=0.12样本平均数(成数)的抽样分布:样本总和数(次数)的抽样分布:样本平均数(成数)的抽样分布:样本总和数(次数)的抽样分布:13P73/6⑴⑵⑶⑷⑸P73/6⑴⑵⑶⑷⑸14⑹⑺⑻⑼⑽⑹⑺⑻⑼⑽15P73/7N(16,4)⑴⑵⑶⑷P73/7N(16,4)⑴⑵⑶⑷16P73/8N=5,n=2⑴⑵P73/8N=5,n=2⑴⑵17⑶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表⑶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表18

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图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图19⑸

平均数分布的方柱形图作正态分布。⑷由25个平均数构成的新总体平均数与方差:⑸平均数分布的方柱形图作正态分布。⑷由25个平均数构成的20P73/9

⑴⑵⑶P73/9⑴⑵⑶21P73/10结果为:0,1,0,0,1,1,0,1,1,0⑴⑵P73/10结果为:0,1,0,0,1,1,0,122P97/4⑴⑵P97/4⑴⑵23P97/5否定无效假设,接受备择假设。P97/5否定无效假设,接受备择假设。24P97/6

否定H0接受H0P97/6否定H0接受H025P97/7

接受H0P97/7接受H026P97/8

接受H0P97/8接受H027P97/9

⑴P97/9⑴28⑵⑵29⑶⑷接受H0⑶⑷接受H030P97/10⑴P97/10⑴31⑵⑶否定H0⑵⑶否定H032⑷⑸

成组数据(t=2.905)<成对数据(t=3.444),即成组数据容易犯第二类错误。⑷⑸成组数据(t=2.905)<成对33P97/11⑴接受H0P97/11⑴接受H034⑵令属真实差异⑵令属真实差异35P127/5

P127/536组1组2组3组4⑴⑵组1组2组3组4⑴⑵37⑶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完全相同。⑷与总变异平方和完全相同。⑶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完全相同。⑷与总变异平方和完全相同。38测定4种密度下金皇后玉米的千粒重结果P128/6

测定4种密度下金皇后玉米的千粒重结果P128/639试验统计方法课件40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41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

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测验)结论:金皇后玉米的千粒重在不同的密度下有极显著的差异,种植密度愈高千粒重愈低。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42P128/7

3个稻田的农药残留量T=27.0P128/73个稻田的农药残留量T=27.043试验统计方法课件44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45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

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测验)结论:水样间无显著差异;稻田间有极显著的差异,稻田3农药污染最重,稻田2次之,稻田1最轻。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46P128/8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干物质积累量P128/8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干物质积累量47试验统计方法课件48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49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

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差异显著性(SSR测验)结论:5个水稻品种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其中,戊与丙、甲与乙、乙与丁间无显著差异;戊与甲、乙、丁间达极显著水平。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差异显著50P128/95个小麦品种的黑穗病率(%)反正弦转换P128/95个小麦品种的黑穗病率51方差分析表结论: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方差分析表结论:品种间差异不显著。52方差分析表结论:数据转换后,品种间差异显著。说明转换后各品种的均方得到改进,从而提高了测验的灵敏度。方差分析表结论:数据转换后,品种间差异显著。说明转换后各品种53P143/1接受H0:差异不显著P143/1接受H0:差异不显著54P143/26个方差同质性测验的计算P143/26个方差同质性测验的计算55否定H0:差异显著否定H0:差异显著56P143/3测验下表各样本观察次数是否适合各相应的理论比率P143/3测验下表各样本观察次数是否适合各相应的理论比率57P144/4接受H0:差异不显著P144/4接受H0:差异不显著58P144/5200个稻穗粒数分布与正态分布的适合性测验P144/5200个稻穗粒数分布与正态分布的适合性测验59P144/6接受H0:差异不显著P144/6接受H0:差异不显著60P144/7杂交F3代在室内与田间对某种病害反应的相关研究H0:两个变数相互独立;HA:两个变数彼此相关否定H0:差异极显著P144/7杂交F3代在室内与田间对某种病害反应的相关研究H61P144/8测验以下4个样本的分离是否一致符合3:1的分离比率P144/8测验以下4个样本的分离是否一致符合3:1的分离比626个方差同质性测验的计算否定H0:极显著6个方差同质性测验的计算否定H0:极显著63习题习题64P47/1(1)总体是指所研究的金针虫总体;(2)样本是指从金针虫总体中随机抽取的6个个体组成的样本;(3)变数是指金针虫的头数;(4)观察值是指变数的6个取值为6个观察值。P47/165P47/2

极差=46-26=20;组数=7;组距=20/7=2.8571≈3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次数分布表P47/2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次数分布表66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方柱形图P47/3⑴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方柱形图P47/3⑴67

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多边形图⑵100个小区水稻产量资料的多边形图⑵68P47/4直接法:加权法:P47/4加权法:69P47/5等级差法:假定y0=35,P47/570P47/6BS24:金皇后:P47/6金皇后:71P47/7

10株小麦的分蘖数为:3,6,2,5,3,3,4,3,4,3。n=10,y3=2,y7=4,y2-1=y1=3,y2–1=6–1=5P47/8P47/7P47/872P72/2⑴⑵⑶P72/2⑴⑵⑶73P72/3⑴在回交后代200株中,杂合体非糯稻与纯合体糯稻出现的概率各为1/2,即杂合体非糯稻与纯合体糯稻各有100株。⑵F1自交得F2代的分离作3:1遗传比率,即非糯稻为0.75,糯稻为0.25,这一分布属离散型随机变数的概率分布——二项式分布。P72/3⑴在回交后代200株中,杂合体非糯稻与纯合体糯稻74P72/4非糯稻:Np=2000×0.75=1500;糯稻:Nq=2000×0.25=500调查单位为5株的概率分布表(p=0.75,q=0.25,n=400)400.00P72/4调查单位为5株的概率分布表(p=0.75,q=0.75样本平均数(成数)的抽样分布:样本总和数(次数)的抽样分布:样本平均数(成数)的抽样分布:样本总和数(次数)的抽样分布:76P73/6⑴⑵⑶⑷⑸P73/6⑴⑵⑶⑷⑸77⑹⑺⑻⑼⑽⑹⑺⑻⑼⑽78P73/7N(16,4)⑴⑵⑶⑷P73/7N(16,4)⑴⑵⑶⑷79P73/8N=5,n=2⑴⑵P73/8N=5,n=2⑴⑵80⑶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表⑶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表81

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图52个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次数分布图82⑸

平均数分布的方柱形图作正态分布。⑷由25个平均数构成的新总体平均数与方差:⑸平均数分布的方柱形图作正态分布。⑷由25个平均数构成的83P73/9

⑴⑵⑶P73/9⑴⑵⑶84P73/10结果为:0,1,0,0,1,1,0,1,1,0⑴⑵P73/10结果为:0,1,0,0,1,1,0,185P97/4⑴⑵P97/4⑴⑵86P97/5否定无效假设,接受备择假设。P97/5否定无效假设,接受备择假设。87P97/6

否定H0接受H0P97/6否定H0接受H088P97/7

接受H0P97/7接受H089P97/8

接受H0P97/8接受H090P97/9

⑴P97/9⑴91⑵⑵92⑶⑷接受H0⑶⑷接受H093P97/10⑴P97/10⑴94⑵⑶否定H0⑵⑶否定H095⑷⑸

成组数据(t=2.905)<成对数据(t=3.444),即成组数据容易犯第二类错误。⑷⑸成组数据(t=2.905)<成对96P97/11⑴接受H0P97/11⑴接受H097⑵令属真实差异⑵令属真实差异98P127/5

P127/599组1组2组3组4⑴⑵组1组2组3组4⑴⑵100⑶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完全相同。⑷与总变异平方和完全相同。⑶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完全相同。⑷与总变异平方和完全相同。101测定4种密度下金皇后玉米的千粒重结果P128/6

测定4种密度下金皇后玉米的千粒重结果P128/6102试验统计方法课件103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104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

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测验)结论:金皇后玉米的千粒重在不同的密度下有极显著的差异,种植密度愈高千粒重愈低。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105P128/7

3个稻田的农药残留量T=27.0P128/73个稻田的农药残留量T=27.0106试验统计方法课件107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108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

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测验)结论:水样间无显著差异;稻田间有极显著的差异,稻田3农药污染最重,稻田2次之,稻田1最轻。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种植密度的差异显著性(SSR109P128/8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干物质积累量P128/8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干物质积累量110试验统计方法课件111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112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

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差异显著性(SSR测验)结论:5个水稻品种间有极显著的差异。其中,戊与丙、甲与乙、乙与丁间无显著差异;戊与甲、乙、丁间达极显著水平。

多重比较时的LSRa值计算5个水稻品种干物质的差异显著113P128/95个小麦品种的黑穗病率(%)反正弦转换P128/95个小麦品种的黑穗病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