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_第1页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_第2页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_第3页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_第4页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小学语文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个有趣的古代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本文有三条线索,分别是:(1)葫芦的生长变化线索:长叶开花——结出葫芦——叶生蚜虫——蚜虫更多——葫芦落了。(2)种葫芦的人的行动线索:种——只盯葫芦——不治虫——没得到葫芦。(3)种葫芦的人的心理变化线索:希望得到葫芦——希望葫芦快长——只要葫芦不治虫——葫芦掉落失望。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去理解、认识本质,从探究“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的原因,找出: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由此受到思想情感的启迪:一要勤奋学习,掌握事物的规律;二要按规律办事;三是虚心听取别人的好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最后,还要由葫芦这个“特殊现象”推而广之,让学生悟出“事物之间都是有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学情分析本文的语言描述浅显易懂,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结合图画,一般都能容易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不难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是这些发现都是较浅显的表面的认识。在通俗的故事情节中,还隐含了深刻的寓意,即“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一点,最后的结果必然不好”,要理解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教学时,应多指导学生看图,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却得不到葫芦的原因。尤其是寓意要理解到“怎样”的层面,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灵活处理,切记生硬地将寓意向学生灌输。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难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法与学法教法:教法:引导理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蚜虫及葫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观赏葫芦,引入新课6分钟1.课件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葫芦。2.课件出示生字:葫、芦,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质疑。4.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1.观察图片,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葫芦的藤、叶及果实。2.自读生字,读准字音,强调“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仔细观察字形,说出两个字都有“艹”,明白含有“艹”的字和植物有关。3.反复读课题,自主质疑:是谁要葫芦?他不要的是什么?他得到葫芦了吗?有关质疑导入: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10分钟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学生字。2.组织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课件出示自读课文要求1.同桌合作学习。(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同桌互考生字,相互正音。(2)同桌相互交流,试着解决问题。2.小组同学间相互补充,总结课文内容。初读课文时要逐字逐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互相正音。三、学习生字,读通课文12分钟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生字,课件出示:棵、藤、谢、蚜、想、盯、啊、言、赛、邻、治、感、怪、慢。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2.(1)课件出示以上几个生字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看图认识“藤”,理解“盯”和“邻居”的意思。(2)引导学生:“盯”和眼睛有关,“棵”和树木有关,“怪”和心情有关。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1.(1)交流自己圈画的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字音。(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2.(1)齐读生字所在的句子。(2)观察插图一,从图中找出“藤”,说说“盯”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邻居”的意思。3.小组内分段轮流朗读课文,相互正音、评议。有关“教师活动”第1环节:1.学生可借助工具书,通过小组合作,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2.用字扩词,再把词语放回原文理解词义;3.“邻、盯、治、怪”等字,可利用字谜识记,结合插图理解“藤”“盯”的字义。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10分钟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指导学生读准。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思考:你觉得哪些字可以归为一类?3.老师范写生字“想、言、邻”,引导学生发现: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1.先自读生字,再齐读。2.仔细观察字形,“棵、盯、邻、治、怪、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3.观察老师范写,说出自己的发现。4.独立描红、临写。1.小组合作交流字的间架结构的特点,教师相机点拨:左右结构的字,除“邻”字外,书写时要左窄右宽。2.教师示范书写时要让学生注意观看。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本课的生字。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去深入了解那个喜欢葫芦的人种的葫芦凋落的原因。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听。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想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二课时教学步骤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检查复习、谈话导入2分钟1.听写生字词。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1.学生对照课文,互相批改。2.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听写生字词,及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通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巧妙质疑,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二、图文对照,梳理因果。4分钟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机归纳。1.认真观察图画,然后自主说说两幅图不一样的地方。2.自由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要利用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给学生创造说话、写话的机会。三、品读课文,解决问题13分钟1.组织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为什么两幅图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从课文中找找答案。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说一说。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第2、3自然段相关的语句,理解这个人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1)默读课文,想想两幅图前后不同的原因,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2)根据画出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2.小组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本组的学习收获和看法,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交流。有关“教师活动”第1、2两个环节: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插图,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再指导学生反复读,从读中感悟;2.小组合作交流,加深理解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评价。四、朗读句子,体会情感14分钟

1.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感叹号或问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悟出了什么。2.指名交流,相机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1)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2)通过抓重点词或比较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1.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2.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朗读给同学听,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好句子。1.小组合作先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再在组内互读、互评。2.通过教师示范朗读、齐读、表演读等不同方式,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的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五、拓展延伸6分钟1.课件出示(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2.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假如种葫芦的那个人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做?结果会怎么样呢?1.四人小组讨论:先确定话题,然后每人说说自己的想法。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1)种葫芦的人错在他不懂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叶子上生了蚜虫也不治,还有他不听邻居的劝告。(2)种葫芦的人心里可能会想:原来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联系的,叶子生了虫子不治,葫芦就落了。2.同桌合作续编故事。1.有关“教师活动”中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2.有关“教师活动”中第2个问题:关于续编,教师可指导学生联系课文第3、4自然段的内容,对比课文插图,抓住人物的神情,想象人物的思想变化来组织语言合作续编故事。六、布置作业1分钟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把所学寓意用于生活、学习。

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蚜虫多了→叶子黄了→小葫芦落了(互相联系)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当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词句中,因此,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完《我要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