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_第1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_第2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_第3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_第4页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15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15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陨首(yǔn)逋慢(pū)修葺(qì)门衰祚薄(zuò)B.矜育(jīn)拔擢(zhuó)优渥(wò)茕茕孑立(jié)C.先妣(bǐ)呱呱(ɡū)栏楯(xún)万籁有声(lài)D.炫耀(xuàn)坍圮(jǐ)熨帖(yùn)窸窸窣窣(sū)﹒﹒﹒﹒﹒﹒﹒﹒﹒﹒﹒﹒﹒﹒﹒﹒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解析】选B。A项中“逋”应读bū;C项中“楯”应读shǔn;D项中“圮”应读pǐ;“熨”应读yù。【解析】选B。A项中“逋”应读bū;C项中“楯”应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万赖有声雨泽下注渗漉隽永B.暝然兀坐迨奉圣朝猝然琐事C.瞻顾遗迹偃仰啸歌问侯步履D.气息奄奄殆有神护黏土劫难【解析】选D。A项中“赖”应为“籁”;B项中“暝”应为“冥”;“迨”应为“逮”;C项中“侯”应为“候”。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选A。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动词,拜见。B.介词,比;C.结构助词,的;D.表示转折的连词,可是,却。【解析】选A。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长沙众多的IT培训机构中,长沙北大青鸟华瑞软件校区的教学质量是有口皆碑的。B.我的错误在于忍了不该忍的事情,企图以委曲求全未能求全。C.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D.在国家有关“建材下乡”细则和补贴还没有正式出台前,山东很多地方企业就已经蠢蠢欲动。【解析】选D。“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一般用作贬义,此处用于企业不当。﹒﹒﹒﹒﹒﹒﹒﹒﹒﹒﹒﹒﹒﹒﹒﹒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5.(2010·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5.(2010·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解析】选B。A项“模型”应该在引号外;C项去掉冒号;D项“科技下乡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衅:___________(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鲜:___________(3)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峻:___________(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卒:___________答案:(1)祸患(2)少(3)严厉、严峻(4)终﹒﹒﹒﹒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一项是(5分)()①况臣孤苦,特为尤甚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④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⑤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选C。①④⑥句都是“辞不就职”的原因。②③句是说应该就职,⑤句是向皇上尽忠。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8.对这篇文章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李密首先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为下文申述要终养祖母以尽孝道而不能出仕立下最具说服力的理由。B.“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可见李密陈情时没有浮泛之语,而是用合情合理、感人至深的语言来辞谢征召。C.在文中以“乌鸟私情”“死当结草”这两个故事来比喻人的孝心,增强说服力。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纲常,措辞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一向为人所传诵。【解析】选C。“死当结草”表报恩之意。8.对这篇文章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面没有近亲,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地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2)这样看来,我向陛下尽忠的日子还很长,报答赡养祖母的日子却不多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10.“这样的瓦房真是奢侈”“连砖都嫌奢侈了”两句中的“奢侈”表达的意义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一样。第一句中的“奢侈”表达的意思是:如今的社会,这种能从中体会传统、给人以家的感受的瓦房已经很少,在这个地方有这样一片瓦房很难得。第二句的“奢侈”表达的意思是:如今的城市到处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连路也是水泥的,已经很少见到建造有瓦房子的砖了。10.“这样的瓦房真是奢侈”“连砖都嫌奢侈了”两句中的“奢侈11.作者为什么说“从无瓦的巴黎回来,觉得人情依旧,视线却有伤”?(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认为虽然乡情依旧,但见到的北京的建筑已经没有了瓦,阳台上也没有如巴黎一样的雕花,楼房显得很粗糙、单薄。11.作者为什么说“从无瓦的巴黎回来,觉得人情依旧,视线却有12.解释下列语句的含意。(5分)(1)时间文火烹出的瓦因易碎而高贵,不似塑料有着不顾廉耻的坚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人绵绵千年在瓦下度日,任何乡愁都欠说辞。(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解释下列语句的含意。(5分)答案:(1)传统的事物因为时间的关系逐渐减少,所以显得越来越珍贵;而当今一些看似有生命力的事物的存在总是以损害传统为代价的,这种做法撕裂了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联系。(2)国人都习惯生活在有瓦的房子里,游子们在他乡也曾见到与故乡一样的瓦的世界,不会产生乡愁。如果非要说自己有乡愁,是缺乏根据的。答案:(1)传统的事物因为时间的关系逐渐减少,所以显得越来越13.作者列举梁思成、林徽因住过的四合院的目的是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说明瓦是北京的根,是传统的一部分。(2)瓦是人们精神的依靠、抚慰,能引发幽思。(3)瓦是一个民族的标记。(4)批判当前城市建设对传统建筑的破坏。13.作者列举梁思成、林徽因住过的四合院的目的是什么?(5分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10.文章第二段写了幼年时围剿麻雀的事,联系上下文看,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说明麻雀这种鸟一直是作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从侧面说明麻雀和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而幼年由此产生的同情与愧疚,加深了作者后来善待麻雀、亲近麻雀的情感。10.文章第二段写了幼年时围剿麻雀的事,联系上下文看,这一内11.“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作者在养麻雀经历中产生了哪些体会?(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将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喂养成羽毛丰满的麻雀,是个不简单的过程。②在麻雀还没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的相处是最美妙的。③对于麻雀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11.“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作者在养麻雀经历中12.第四段中的两个画线句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试比较两处心理活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一处作者推测的是独脚麻雀残疾的原因,表现的是对它艰难求生的同情;后一处推测的是独脚麻雀的下落,表现的是对它生存处境的隐忧和再也见不到它的遗憾之情。12.第四段中的两个画线句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试比较两处心理13.从作者善待麻雀的叙谈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生命的养育和成长都是极为艰辛的;在艰难的处境里,为了生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以乐观的心态享受自己经过拼搏所得到的生活;对一切生命都要有足够的同情和尊重。(答出三点即可)13.从作者善待麻雀的叙谈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三、语言运用(15分)14.仿照下面这个句子,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合理依托某一自然物,有意趣,结构大致相似,不要求字数相等。(5分)新月正视自己的不足,才是走向圆满的开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运用(15分)答案(示例):竹子经常总结自己,是它直立不屈的前提。大海吸纳百川,是博大、辽阔的基础。飞蛾冲破束缚自己的蛹,才能破茧成蝶。雄鹰张扬自己的个性,才能成为搏击长空的一代天骄。荷花收敛自己的美艳,是收获硕果的开始。滴水相信自己的毅力,是穿透顽石的保证。螳螂无视黄雀的存在,是走向灭亡的开始。(任选其一即可)答案(示例):竹子经常总结自己,是它直立不屈的前提。大海吸纳1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5分)(1)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5分)答案(示例):(1)学习第一、“减肥”第二(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意思对即可)答案(示例):(1)学习第一、“减肥”第二16.将下列信息进行整合,为“海啸”下一个定义。(5分)①水下地震②火山爆发③水下塌陷④滑坡⑤激起巨浪⑥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形成破坏性大浪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海啸是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大浪。16.将下列信息进行整合,为“海啸”下一个定义。(5分)四、写作表达(50分)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曾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暴露了影星的生活糜烂,为我们所不齿。然而,那传播图片的人更为我们所不齿,因为他侵犯了别人隐私,缺少必要的个人道德;2008年7月21日,连续发生两起公交车爆炸案,然而引起的是更强烈的谴责,因为不法之徒挑战的是社会道德;7月29日,韩国SBS电视台公开播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的一些细节,遭到许多国家的谴责,因为他们无视国家道德。四、写作表达(50分)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道德可以约束一部分人,更重要的,它像一片绿洲,充满生机。请以“道德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处,文体不限。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道德可以约束一部分人,更重要的,它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15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资料15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陨首(yǔn)逋慢(pū)修葺(qì)门衰祚薄(zuò)B.矜育(jīn)拔擢(zhuó)优渥(wò)茕茕孑立(jié)C.先妣(bǐ)呱呱(ɡū)栏楯(xún)万籁有声(lài)D.炫耀(xuàn)坍圮(jǐ)熨帖(yùn)窸窸窣窣(sū)﹒﹒﹒﹒﹒﹒﹒﹒﹒﹒﹒﹒﹒﹒﹒﹒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解析】选B。A项中“逋”应读bū;C项中“楯”应读shǔn;D项中“圮”应读pǐ;“熨”应读yù。【解析】选B。A项中“逋”应读bū;C项中“楯”应读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万赖有声雨泽下注渗漉隽永B.暝然兀坐迨奉圣朝猝然琐事C.瞻顾遗迹偃仰啸歌问侯步履D.气息奄奄殆有神护黏土劫难【解析】选D。A项中“赖”应为“籁”;B项中“暝”应为“冥”;“迨”应为“逮”;C项中“侯”应为“候”。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解析】选A。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动词,拜见。B.介词,比;C.结构助词,的;D.表示转折的连词,可是,却。【解析】选A。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长沙众多的IT培训机构中,长沙北大青鸟华瑞软件校区的教学质量是有口皆碑的。B.我的错误在于忍了不该忍的事情,企图以委曲求全未能求全。C.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D.在国家有关“建材下乡”细则和补贴还没有正式出台前,山东很多地方企业就已经蠢蠢欲动。【解析】选D。“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一般用作贬义,此处用于企业不当。﹒﹒﹒﹒﹒﹒﹒﹒﹒﹒﹒﹒﹒﹒﹒﹒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5.(2010·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5.(2010·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解析】选B。A项“模型”应该在引号外;C项去掉冒号;D项“科技下乡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衅:___________(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鲜:___________(3)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峻:___________(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卒:___________答案:(1)祸患(2)少(3)严厉、严峻(4)终﹒﹒﹒﹒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一项是(5分)()①况臣孤苦,特为尤甚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④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⑤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选C。①④⑥句都是“辞不就职”的原因。②③句是说应该就职,⑤句是向皇上尽忠。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不属于李密“辞不就职”的原因的8.对这篇文章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李密首先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为下文申述要终养祖母以尽孝道而不能出仕立下最具说服力的理由。B.“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可见李密陈情时没有浮泛之语,而是用合情合理、感人至深的语言来辞谢征召。C.在文中以“乌鸟私情”“死当结草”这两个故事来比喻人的孝心,增强说服力。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纲常,措辞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一向为人所传诵。【解析】选C。“死当结草”表报恩之意。8.对这篇文章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面没有近亲,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地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2)这样看来,我向陛下尽忠的日子还很长,报答赡养祖母的日子却不多了。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10.“这样的瓦房真是奢侈”“连砖都嫌奢侈了”两句中的“奢侈”表达的意义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一样。第一句中的“奢侈”表达的意思是:如今的社会,这种能从中体会传统、给人以家的感受的瓦房已经很少,在这个地方有这样一片瓦房很难得。第二句的“奢侈”表达的意思是:如今的城市到处是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连路也是水泥的,已经很少见到建造有瓦房子的砖了。10.“这样的瓦房真是奢侈”“连砖都嫌奢侈了”两句中的“奢侈11.作者为什么说“从无瓦的巴黎回来,觉得人情依旧,视线却有伤”?(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认为虽然乡情依旧,但见到的北京的建筑已经没有了瓦,阳台上也没有如巴黎一样的雕花,楼房显得很粗糙、单薄。11.作者为什么说“从无瓦的巴黎回来,觉得人情依旧,视线却有12.解释下列语句的含意。(5分)(1)时间文火烹出的瓦因易碎而高贵,不似塑料有着不顾廉耻的坚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人绵绵千年在瓦下度日,任何乡愁都欠说辞。(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解释下列语句的含意。(5分)答案:(1)传统的事物因为时间的关系逐渐减少,所以显得越来越珍贵;而当今一些看似有生命力的事物的存在总是以损害传统为代价的,这种做法撕裂了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联系。(2)国人都习惯生活在有瓦的房子里,游子们在他乡也曾见到与故乡一样的瓦的世界,不会产生乡愁。如果非要说自己有乡愁,是缺乏根据的。答案:(1)传统的事物因为时间的关系逐渐减少,所以显得越来越13.作者列举梁思成、林徽因住过的四合院的目的是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说明瓦是北京的根,是传统的一部分。(2)瓦是人们精神的依靠、抚慰,能引发幽思。(3)瓦是一个民族的标记。(4)批判当前城市建设对传统建筑的破坏。13.作者列举梁思成、林徽因住过的四合院的目的是什么?(5分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语文ⅰ苏版单元质量评估15课件10.文章第二段写了幼年时围剿麻雀的事,联系上下文看,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说明麻雀这种鸟一直是作者生活中的一部分,从侧面说明麻雀和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而幼年由此产生的同情与愧疚,加深了作者后来善待麻雀、亲近麻雀的情感。10.文章第二段写了幼年时围剿麻雀的事,联系上下文看,这一内11.“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作者在养麻雀经历中产生了哪些体会?(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将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喂养成羽毛丰满的麻雀,是个不简单的过程。②在麻雀还没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的相处是最美妙的。③对于麻雀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11.“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作者在养麻雀经历中12.第四段中的两个画线句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试比较两处心理活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前一处作者推测的是独脚麻雀残疾的原因,表现的是对它艰难求生的同情;后一处推测的是独脚麻雀的下落,表现的是对它生存处境的隐忧和再也见不到它的遗憾之情。12.第四段中的两个画线句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试比较两处心理13.从作者善待麻雀的叙谈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生命的养育和成长都是极为艰辛的;在艰难的处境里,为了生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以乐观的心态享受自己经过拼搏所得到的生活;对一切生命都要有足够的同情和尊重。(答出三点即可)13.从作者善待麻雀的叙谈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三、语言运用(15分)14.仿照下面这个句子,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合理依托某一自然物,有意趣,结构大致相似,不要求字数相等。(5分)新月正视自己的不足,才是走向圆满的开始。答: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