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_第1页
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_第2页
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_第3页
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_第4页
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速器操纵机构变速器操纵机构1二、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及类型功用:

进行挡位变换,即根据汽车行驶条件的需要改变变速传动机构传动比、变换传动方向或中断发动机动力的传递。类型:按照变速操纵杆位置的不同直接操纵式远距离操纵式二、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及类型功用:进行挡位变换21、直接操纵式变速杆及所有换挡操纵装置都设置在变速器盖上,变速器布置在驾驶员座位的近旁,变速杆由驾驶室底板伸出,驾驶员可直接操纵变速杆来拨动变速器盖内的换挡操纵装置进行换挡。结构紧凑、简单、操纵方便;变速杆、拨块、拨叉、拨叉轴、安全装置每一根拨叉轴最多实现2个挡位,挡位越多换挡操纵机构越复杂。

对于不同的变速箱,其挡位排列不同,因此在仪表板上或者操纵手柄上应该有变速箱挡位排列图。应用在大多数小轿车和长头货车。1、直接操纵式变速杆及所有换挡操纵装置都设置在变速器3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4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5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6远距离操纵应该具有足够的刚性,而且连接件之间的间隙要小,否则换挡手感不明显。应用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远距离操纵应该具有足够的刚性,而且连接件之间的间隙要7三、典型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1、变速器操纵机构基本构造解放CA1091型汽车六挡变速器操纵机构三、典型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1、变速器操纵机构基本构造解8拨叉轴的两端均支撑于变速器盖相应的孔中,可轴向滑动。所有拨叉和拨块都以弹性固定于相应的拨叉轴上。三四档拨叉的上端具有拨块。3、4挡拨叉和所有拨块的顶部制有凹槽。拨叉轴的两端均支撑于变速器盖相应的孔中,可轴向滑动。9变速器处于空挡时,各凹槽在横向平面内对齐,叉形拨杆下端的球头即伸入这些凹槽中。选当时,可使变速杆绕其中部球形支点横向摆动,则其下端推动叉形拨杆绕换挡轴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叉形拨杆下端球头对准与所选档位相应的拨块凹槽,然后使变速杆纵向摆动,带动拨叉轴及拨叉向前或向后移动,即可实现挂档。变速器处于空挡时,各凹槽在横向平面内对齐,叉形拨杆下10例如:横向扳动变速杆使叉形拨杆下端球头伸入1、2挡拨块顶部凹槽中,再纵向扳动变速杆,1、2挡拨块连同拨叉轴和拨叉沿纵向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便可挂入二挡。动画演示!例如:动画演示!112、锁止装置(1)自锁装置东风EQ1090E型变速器的自锁装置

1-自锁钢球2-自锁弹簧3-变速器盖4-互锁钢球5-互锁销6-拨叉轴

在变速器盖的前端凸起部钻有三个深孔,在孔中装入自锁钢球1和自锁弹簧2,其位置正处于拨叉轴6的正上方。每根拨叉轴对于钢球的表面沿轴向设有三个凹槽,槽的深度小于钢球的直径。2、锁止装置(1)自锁装置东风EQ10912中间的凹槽对正钢球时为空挡位置,前边或后边的凹槽对正钢球时则处于某一工作档位。凹槽正对钢球时,钢球便在自锁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拨叉轴的轴向位置便固定,其拨叉及相应的接合套或滑动齿轮便被固定在空挡位置或某一工作挡位,而不能自行挂挡或自行脱挡。中间的凹槽对正钢球时为空挡位置,前边或后边的凹槽对正13当需要换挡时,驾驶员通过变速杆对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克服弹簧的压力,而将自锁钢球从拨叉轴凹槽中挤出并推回孔内,拨叉轴便可滑过钢球并带动拨叉及相应的换挡元件轴向移动。当拨叉轴移至另一个凹槽与钢球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凹槽,变速器刚好换入某一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保证齿轮处于全齿长啮合或完全退出啮合。动画演示!当需要换挡时,驾驶员通过变速杆对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14(2)互锁装置东风EQ1090E型汽车变速器的互锁装置互锁销6装在中间拨叉轴3的孔中,其长度相当于拨叉轴直径减去互锁钢球的半径;互锁钢球2、4装于变速器盖的横向孔中。(2)互锁装置东风EQ1090E型汽车变速器的互锁装置15在空挡位置时,左右拨叉轴1、5正对着钢球2、4处开有深度相当于钢球半径的凹槽,中间拨叉轴则左右均开有凹槽,凹槽中开有装锁销6的孔。在空挡位置时,左右拨叉轴1、5正对着钢球2、4处开有16这种互锁装置可以保证变速器只有在空挡位置时,驾驶员才可以移动一个拨叉轴挂挡。若某一拨叉轴被移动而挂挡时,另两个拨叉轴便被互锁装置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再轴向移动了。工作原理空挡时,所有拨叉轴的侧面凹槽同互锁钢球、互锁销都在同一直线上。这种互锁装置可以保证变速器只有在空挡位置时,驾驶员才17当移动中间拨叉轴3时,拨叉轴3两侧的内钢球从其侧面凹槽中被挤出,而两互锁钢球2、4则分别嵌入拨叉轴1、5的侧面凹槽中,因而将拨叉轴刚性地锁止在空挡位置。当移动中间拨叉轴3时,拨叉轴3两侧的内钢球从其侧面凹18当移动拨叉轴5,则应先将拨叉轴3退回到空挡位置。于是,在移动拨叉轴5时,互锁钢球4便从拨叉轴5的凹槽中被挤出,同时通过互锁销3和其他互锁钢球将拨叉轴3、1均锁止在空挡位置。5341当移动拨叉轴5,则应先将拨叉轴3退回到空挡位置。于是19当移动拨叉轴1时,拨叉轴3、5被锁止在空挡位置。135动画当移动拨叉轴1时,拨叉轴3、5被锁止在空挡位置。1320(3)倒档锁作用是使驾驶员挂倒档时,必须对变速杆施加较大的力,才能换上倒挡,起提醒作用。弹簧锁销式倒挡锁1—倒挡锁销2—倒挡锁弹簧3—倒挡拨块4—变速杆5—一挡、倒挡轴

倒挡锁销1的杆部装有倒挡锁弹簧2,其右端的螺母可调整弹簧的预紧力和倒挡锁销的长度。(3)倒档锁作用是使驾驶员挂倒档时,必须对变速杆施加21

驾驶员要挂倒挡时,必须用较大的力使变速杆的下端压缩倒挡弹簧,将倒挡锁销推向右方后,才能使变速杆下端进入倒挡拨块的凹槽内,以拨动一、倒档拨叉轴而退入倒挡。动画驾驶员要挂倒挡时,必须用较大的力使变速杆的下端压缩倒22第七章发病

第七章发病23

【目的要求】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

的类型。【目的要求】24概述

1.疾病

2.发病

3.发病学说

一、基本概念概述1.疾病一、基本概念25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疾病:26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

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

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

过程。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27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

径、类型、机制、规

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

素的理论。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28一、是机体自身的功

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

机体的损害和影响。疾病发生的原因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一、是机体自身的功疾病发生的原因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29中医关于发病的认识的历史沿革

发病机理

发病类型

中医关于发病的认识的历史沿革发病机理301.《内经》提出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感,乃客其形”。2.《金匮要略》既重视正气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

邪气的重要作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3.《诸病源候论》强调邪气的重要性:“人感乖戾之

气而生病”。4.《温疫论》指出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内

在因素:“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

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1.《内经》提出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发病31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为“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2.《伤寒论》提出“伏气”概念。

3.元·王履提出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

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邪留的部位

有关。发

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发病类型32第一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33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

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

与不发病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34(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

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

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一身之气:又称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其在体

内的运行分布,既有推动和调节

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机能的作用,又有抗邪、祛邪、调节、修复等能力。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正气的基本概念35

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

充沛以及呼吸功能的完好;

依赖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

和相互协调以维持新陈代谢的

有序进行。

正气的充盛精血津液的化生和气体的正常交换

36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抵抗阳邪的侵袭,并能抑制阳邪,阻止阳热病症的发展和祛除阳邪以使病情向愈。

阳气: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功能,并能制约阴邪,阻止阴寒病证的传变和祛除阴邪以使之康复。

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正气372.正气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入侵

祛除病邪

修复调节能力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正气的防御作用抵御外邪入侵正气的防御作38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

正虚生邪而发病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39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导致生理机能失常——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

造成脏腑经络的形质损害——损伤皮肉筋骨脏腑,亏耗精气血津液。

改变体质类型——改变个体体质特征,影响其对疾病的易罹倾向。

气的侵害作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40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影响病情病位

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外感六淫发病始起多有卫表证候七情内伤多直接伤及内脏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表里同受成两感。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外感六淫发病始起多有41(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

邪正相搏——正气与邪气的交争。

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决定发病与否

邪胜正负则发病。

决定证候类型——发病后,证候类型、病变

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

有关。正盛邪实,多成实

证;正虚邪衰,多成虚证;正虚邪盛,多虚实夹杂。

邪正相搏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

42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环境与发病

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

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包

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

工作环境等。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环境与发病43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

患之病。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

性质、生活习

俗导致地域性

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生活工作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的不良可导致疾病的发

生与流行,如职业

病、矽肺、空调综

合症、急、慢性中毒等。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

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人际关系等

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环境与发病

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环境与发病44(二)体质与发病

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则不易感邪发病,体质

弱则易感邪发病。

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阳虚易感寒邪,阴

虚易感热邪。

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同感湿邪,阳

盛热化成湿热

证,阳虚则寒

化成寒湿证。体质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则不易感邪发病,体质45(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病突发。

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情志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46第二节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第二节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47一、感邪即发

概念——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

病,

发病迅速之意。

①新感外邪较盛——外感风寒之邪

②情志剧变——暴怒大悲

③毒物中毒——服毒自杀、毒蛇咬伤

④外伤

⑤感受疠气。感邪即发

临床常见均可感邪即发。

一、感邪即发

概念——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48二、徐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故湿邪

伤人多为缓发

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

室不节,嗜酒成癖,日久可成虚劳

徐发

临床常见二、徐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徐发临床49三、伏而后发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

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

发病。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期

后才发病。

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

潜伏期。伏而后发

临床常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

三、伏而后发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伏而50四、继发概念——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久疟之后——继发疟母。

肝阳上亢——日久发为中风。

肝胆疾病——日久发为癥积、结石。

小儿食积——日久发为疳积。

哮喘——日久发为肺精气虚、心血瘀阻。

临床举例

四、继发概念——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临床举51五、合病与并病

概念——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

的病证。

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

温病卫气同病、气血两燔、气营两燔。并病的概念——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

另一部位的病证。

二者的区别——合病是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侵害,出现多部位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

临床举例

五、合病与并病

概念——两经或两个部位52六、复发

复发的概念: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

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

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

一种发病形式。

复病:由复发引起的疾病。

引起复发的机理:余邪未尽,正气未复,

同时有诱因的作用。

六、复发

复发的概念: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53(一)复发的基本特点①临床表现类似于初病,但不完全是原

有病理过程的再现,比初病的病理损

害更复杂、更广泛、病情更重。②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恢复就愈不

完全,预后愈差,容易留下后遗症。

③大多有诱因。复发的基本特点

后遗症:是指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

复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

系的疾病过程。(一)复发的基本特点①临床表现类似于初病,但不完全是原复发54(二)复发的主要类型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

感疾病如湿温。2.休止与复发交替——治疗后症状体征

消失,宿根未除,在诱因作用下复发

如休息痢。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实际

上是指临床症状的轻重交替,如哮喘。

复发的主要类型

(二)复发的主要类型1.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复55(三)复发的诱因

1.重感致复: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其机理是新感

之邪助长体内病邪,或引动旧病病机,从

而干扰或损害了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病理

过程再度活跃。

2.食复: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饮食不节可致脾胃病

复发,鱼虾海鲜可致瘾疹和哮喘病复发,饮酒

和过食辛辣之品可致痔疮、淋证复发。

3.劳复: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过劳可

致子宫脱垂、中风、胸痹心痛等复发。

4.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

发者。

5.情志致复: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复发者。如癔病、癫

狂、梅核气。

另外某些气候因素、地域因素也可成为复发的诱因。

复发的诱因

(三)复发的诱因

1.重感致复: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其机56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发病的类型有哪些?怎样理解中医发病学中的正邪斗争?思考题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思考题57变速器操纵机构变速器操纵机构58二、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及类型功用:

进行挡位变换,即根据汽车行驶条件的需要改变变速传动机构传动比、变换传动方向或中断发动机动力的传递。类型:按照变速操纵杆位置的不同直接操纵式远距离操纵式二、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及类型功用:进行挡位变换591、直接操纵式变速杆及所有换挡操纵装置都设置在变速器盖上,变速器布置在驾驶员座位的近旁,变速杆由驾驶室底板伸出,驾驶员可直接操纵变速杆来拨动变速器盖内的换挡操纵装置进行换挡。结构紧凑、简单、操纵方便;变速杆、拨块、拨叉、拨叉轴、安全装置每一根拨叉轴最多实现2个挡位,挡位越多换挡操纵机构越复杂。

对于不同的变速箱,其挡位排列不同,因此在仪表板上或者操纵手柄上应该有变速箱挡位排列图。应用在大多数小轿车和长头货车。1、直接操纵式变速杆及所有换挡操纵装置都设置在变速器60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61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62变速器操纵机构课件63远距离操纵应该具有足够的刚性,而且连接件之间的间隙要小,否则换挡手感不明显。应用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远距离操纵应该具有足够的刚性,而且连接件之间的间隙要64三、典型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1、变速器操纵机构基本构造解放CA1091型汽车六挡变速器操纵机构三、典型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构造1、变速器操纵机构基本构造解65拨叉轴的两端均支撑于变速器盖相应的孔中,可轴向滑动。所有拨叉和拨块都以弹性固定于相应的拨叉轴上。三四档拨叉的上端具有拨块。3、4挡拨叉和所有拨块的顶部制有凹槽。拨叉轴的两端均支撑于变速器盖相应的孔中,可轴向滑动。66变速器处于空挡时,各凹槽在横向平面内对齐,叉形拨杆下端的球头即伸入这些凹槽中。选当时,可使变速杆绕其中部球形支点横向摆动,则其下端推动叉形拨杆绕换挡轴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叉形拨杆下端球头对准与所选档位相应的拨块凹槽,然后使变速杆纵向摆动,带动拨叉轴及拨叉向前或向后移动,即可实现挂档。变速器处于空挡时,各凹槽在横向平面内对齐,叉形拨杆下67例如:横向扳动变速杆使叉形拨杆下端球头伸入1、2挡拨块顶部凹槽中,再纵向扳动变速杆,1、2挡拨块连同拨叉轴和拨叉沿纵向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便可挂入二挡。动画演示!例如:动画演示!682、锁止装置(1)自锁装置东风EQ1090E型变速器的自锁装置

1-自锁钢球2-自锁弹簧3-变速器盖4-互锁钢球5-互锁销6-拨叉轴

在变速器盖的前端凸起部钻有三个深孔,在孔中装入自锁钢球1和自锁弹簧2,其位置正处于拨叉轴6的正上方。每根拨叉轴对于钢球的表面沿轴向设有三个凹槽,槽的深度小于钢球的直径。2、锁止装置(1)自锁装置东风EQ10969中间的凹槽对正钢球时为空挡位置,前边或后边的凹槽对正钢球时则处于某一工作档位。凹槽正对钢球时,钢球便在自锁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嵌入该凹槽内。拨叉轴的轴向位置便固定,其拨叉及相应的接合套或滑动齿轮便被固定在空挡位置或某一工作挡位,而不能自行挂挡或自行脱挡。中间的凹槽对正钢球时为空挡位置,前边或后边的凹槽对正70当需要换挡时,驾驶员通过变速杆对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力,克服弹簧的压力,而将自锁钢球从拨叉轴凹槽中挤出并推回孔内,拨叉轴便可滑过钢球并带动拨叉及相应的换挡元件轴向移动。当拨叉轴移至另一个凹槽与钢球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凹槽,变速器刚好换入某一工作挡位或退入空挡。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保证齿轮处于全齿长啮合或完全退出啮合。动画演示!当需要换挡时,驾驶员通过变速杆对拨叉轴施加一定的轴向71(2)互锁装置东风EQ1090E型汽车变速器的互锁装置互锁销6装在中间拨叉轴3的孔中,其长度相当于拨叉轴直径减去互锁钢球的半径;互锁钢球2、4装于变速器盖的横向孔中。(2)互锁装置东风EQ1090E型汽车变速器的互锁装置72在空挡位置时,左右拨叉轴1、5正对着钢球2、4处开有深度相当于钢球半径的凹槽,中间拨叉轴则左右均开有凹槽,凹槽中开有装锁销6的孔。在空挡位置时,左右拨叉轴1、5正对着钢球2、4处开有73这种互锁装置可以保证变速器只有在空挡位置时,驾驶员才可以移动一个拨叉轴挂挡。若某一拨叉轴被移动而挂挡时,另两个拨叉轴便被互锁装置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再轴向移动了。工作原理空挡时,所有拨叉轴的侧面凹槽同互锁钢球、互锁销都在同一直线上。这种互锁装置可以保证变速器只有在空挡位置时,驾驶员才74当移动中间拨叉轴3时,拨叉轴3两侧的内钢球从其侧面凹槽中被挤出,而两互锁钢球2、4则分别嵌入拨叉轴1、5的侧面凹槽中,因而将拨叉轴刚性地锁止在空挡位置。当移动中间拨叉轴3时,拨叉轴3两侧的内钢球从其侧面凹75当移动拨叉轴5,则应先将拨叉轴3退回到空挡位置。于是,在移动拨叉轴5时,互锁钢球4便从拨叉轴5的凹槽中被挤出,同时通过互锁销3和其他互锁钢球将拨叉轴3、1均锁止在空挡位置。5341当移动拨叉轴5,则应先将拨叉轴3退回到空挡位置。于是76当移动拨叉轴1时,拨叉轴3、5被锁止在空挡位置。135动画当移动拨叉轴1时,拨叉轴3、5被锁止在空挡位置。1377(3)倒档锁作用是使驾驶员挂倒档时,必须对变速杆施加较大的力,才能换上倒挡,起提醒作用。弹簧锁销式倒挡锁1—倒挡锁销2—倒挡锁弹簧3—倒挡拨块4—变速杆5—一挡、倒挡轴

倒挡锁销1的杆部装有倒挡锁弹簧2,其右端的螺母可调整弹簧的预紧力和倒挡锁销的长度。(3)倒档锁作用是使驾驶员挂倒档时,必须对变速杆施加78

驾驶员要挂倒挡时,必须用较大的力使变速杆的下端压缩倒挡弹簧,将倒挡锁销推向右方后,才能使变速杆下端进入倒挡拨块的凹槽内,以拨动一、倒档拨叉轴而退入倒挡。动画驾驶员要挂倒挡时,必须用较大的力使变速杆的下端压缩倒79第七章发病

第七章发病80

【目的要求】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

的类型。【目的要求】81概述

1.疾病

2.发病

3.发病学说

一、基本概念概述1.疾病一、基本概念82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疾病:83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

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

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

过程。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即84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

径、类型、机制、规

律以及影响发病诸因

素的理论。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85一、是机体自身的功

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

机体的损害和影响。疾病发生的原因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一、是机体自身的功疾病发生的原因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86中医关于发病的认识的历史沿革

发病机理

发病类型

中医关于发病的认识的历史沿革发病机理871.《内经》提出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感,乃客其形”。2.《金匮要略》既重视正气的主导作用,也不忽视

邪气的重要作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3.《诸病源候论》强调邪气的重要性:“人感乖戾之

气而生病”。4.《温疫论》指出正气不足是病邪侵入和发病的内

在因素:“本气充实,邪不能入”,“本气亏虚,

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1.《内经》提出外内合邪的发病观:“外内合邪”;发病88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为“伏气学说”奠定了基础。2.《伤寒论》提出“伏气”概念。

3.元·王履提出发病类型之所以不同与正

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邪留的部位

有关。发

1.《素问》提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发病类型89第一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90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

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

与不发病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91(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

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

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一身之气:又称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体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其在体

内的运行分布,既有推动和调节

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机能的作用,又有抗邪、祛邪、调节、修复等能力。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1.正气的基本概念92

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

充沛以及呼吸功能的完好;

依赖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

和相互协调以维持新陈代谢的

有序进行。

正气的充盛精血津液的化生和气体的正常交换

93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抵抗阳邪的侵袭,并能抑制阳邪,阻止阳热病症的发展和祛除阳邪以使病情向愈。

阳气: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功能,并能制约阴邪,阻止阴寒病证的传变和祛除阴邪以使之康复。

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正气942.正气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入侵

祛除病邪

修复调节能力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正气的防御作用抵御外邪入侵正气的防御作95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

正虚生邪而发病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96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导致生理机能失常——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

造成脏腑经络的形质损害——损伤皮肉筋骨脏腑,亏耗精气血津液。

改变体质类型——改变个体体质特征,影响其对疾病的易罹倾向。

气的侵害作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概念——泛指各种致病因97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影响病情病位

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外感六淫发病始起多有卫表证候七情内伤多直接伤及内脏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表里同受成两感。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外感六淫发病始起多有98(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

邪正相搏——正气与邪气的交争。

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决定发病与否

邪胜正负则发病。

决定证候类型——发病后,证候类型、病变

性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

有关。正盛邪实,多成实

证;正虚邪衰,多成虚证;正虚邪盛,多虚实夹杂。

邪正相搏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

99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环境与发病

环境——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

环境与社会环境而言,主要包

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

工作环境等。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环境与发病100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

患之病。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

性质、生活习

俗导致地域性

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生活工作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的不良可导致疾病的发

生与流行,如职业

病、矽肺、空调综

合症、急、慢性中毒等。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

程度、家庭情况、境遇变迁、人际关系等

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环境与发病

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环境与发病101(二)体质与发病

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则不易感邪发病,体质

弱则易感邪发病。

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阳虚易感寒邪,阴

虚易感热邪。

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同感湿邪,阳

盛热化成湿热

证,阳虚则寒

化成寒湿证。体质与发病

(二)体质与发病

决定发病倾向——体质强则不易感邪发病,体质102(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病突发。

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情志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此外,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三)精神状态与发病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103第二节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

第二节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104一、感邪即发

概念——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

病,

发病迅速之意。

①新感外邪较盛——外感风寒之邪

②情志剧变——暴怒大悲

③毒物中毒——服毒自杀、毒蛇咬伤

④外伤

⑤感受疠气。感邪即发

临床常见均可感邪即发。

一、感邪即发

概念——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105二、徐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故湿邪

伤人多为缓发

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

室不节,嗜酒成癖,日久可成虚劳

徐发

临床常见二、徐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徐发临床106三、伏而后发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

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

发病。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期

后才发病。

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

潜伏期。伏而后发

临床常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

三、伏而后发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伏而107四、继发概念——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