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件-微生物遗传m.g第四章_第1页
四小件-微生物遗传m.g第四章_第2页
四小件-微生物遗传m.g第四章_第3页
四小件-微生物遗传m.g第四章_第4页
四小件-微生物遗传m.g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细菌

转移与

重组第三节、转导第四节、放线菌遗传第三节、转导一、普遍性转导1、转导现象的发现2、普遍性转导噬菌体及转导机制3、普遍性转导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二、局限性转导1、局限性转导机制及低频转导(LFT)2、高频转导(HFT)三、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比较转导(Transduction)Transduction

is

the

term

used

to

designate

thebacteriophage-mediated

transfer

of

DNAfrom

one

cell

(a

donor

)

to

another

cell

(arecipient).转导是以噬菌体作为媒介,将供体细菌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菌的过程。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转导的DNA为供体菌

组DNA的任何随机片段。分为:转导(Abortion

transduction),如P22共转导(Cotransduction),如P1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附着位点附近。如噬菌体λ。噬菌体专一性转导宿主的一段DNA或少数几个分为:低频转导高频转导1、转导现象的发现1952年,Zinder

,

Lederberg实验材料为沙门氏菌属的2株菌:LT22A:

trp

-LT2:

trp

+his

+

(p22)his

–杂交实验:

LT22A

x

LT2trp

+ his

+(机率为10-5)转导的证明1、用U型管将2个菌株隔开,仍有重组子出现,证明不是接合作用。2、分析“可滤过因子”,对DNase不敏感,与噬菌体p22有相同的质量大小、相同的血清型反应。因此证明重组子出现与噬菌体p22有关。2、普遍性转导噬菌体及转导机制普遍性转导噬菌体有p22

和p1,特点是:噬菌体

进寄主后,不将寄主

完全降解,而是切割成较大的片段。噬菌体p22识别包装位点(packaing

site,

简称pac序列)的特异性不高。噬菌体p1在寄主中包装时,不要求pac序列,只认长度,转导的

范围更具随机性。噬菌体P22

和p1的颗粒形成机制转导颗粒的形成机制:HeadfulHeadful含义为单个噬菌体头部所含的DNA量。p.104,图4-17,4-18,转导机制:错误包装3、普遍性转导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转导进行功能互补测验利用图5.7二、局限性转导1、局限性转导机制及低频转导Campbell

Model:λDNA在组入细菌环形分子。之前形成Prophage

从上寄主的上切离时,会发生交换重组,带,形成转导噬菌体。(图5-8)低频转导形成的转导子(图5-42)1/3为非溶源性的、稳定的转导子2/3为缺陷溶源性的转导子,称为“杂子”。2、高频转导高频转导的条件:双重溶源见图5-43第四节、放线菌遗传一、链霉菌

DNA二、链霉菌的接合作用重组的发现链霉菌的

体制和重组一、1链、霉特菌

DNA一条,在细胞中以拟核状态存在。与蛋白质和RNA结合在一起,菌丝中多拷贝,芽孢中单拷贝。DNA为线性,

无内含子,平均大8Mb,几乎是E.coli

的2倍。约含7000个

。的2个末端具有很长的反向重复序列,简称TIR(terminal

inverted

repeat),TIR通常的长度为24~600Kb。每条DNA链的5’端都有共价结合蛋白,简称TP(terminalprotein)。TP与TIR组成的复合体结构称为端粒(

omere)。向起始位点位于

,从该起点进行双。(p.140

图6-1)2、链霉菌

的缺失、扩增和重排的缺失:链霉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自发的丢失部分

,而失去某些功能

。缺失最多可达2000

kb以上。的扩增:

某些区段的DNA序列,其拷贝数专一性的大量增加的现象。AUD(amplified

unit

of

DNA):

DNA扩增单位,长度通常是5~25

kb,两端是1~2

kb的重复序列。ADS

(amplified

DNA

sequence):DNA扩增序列,它是AUD通过串联重复而形成的,ADS包括若干个AUD,最多达200~300个。在链霉菌

扩增突变型中,ADS是的重要组成成分,含量可达

DNA的30

%。的缺失和扩增是链霉菌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的高度不稳定性从而引起染色体的重排。P.141~143综述了4种链霉菌的缺失和扩增现象。链霉菌的特点链霉菌作为放线菌的代表,研究的比较深入。为线形分子,两端具有很长的反向重复序列,简称TIR,

DNA

5’端的TIR与一种特殊的末端蛋白(简称TP)结

复合体结构,类似真核生物

末端的端粒。二、链霉菌的接合作用(一)

重组的发现1955-1956年期间,Sermonti首先发现天蓝链霉菌(Sreptomycescoelicolor)A3菌株中具有类似大肠杆菌接合重组现象。频率为10-4-10-5英国学者Hopwood证实了这一重组作用,并鉴定了2个主要的接合质粒:363kb

的scp1

和31kb

的scp2

。scp1是线型,双链的巨大质粒分子,大363kb

。2端各有80kb的TIR,编码几种与产孢子有次甲基霉素的

簇,有3种关的蛋白,具有存在形式:自主型-scp1整合型-scp1-NF带有

片段的自主型-scp1’TIR:terminal

inverted

repeat(二)

体制和1、S.c.A3

菌株的重组体制S.c.A3菌株相当于E.coli最初名scp1-scp1+F-F+UFIFscp1-NFHfrNFscp1’F’—UF:Ultra

Fertility (超致育型)IF:

Initial Fertility(原始致育型)NF:Normal

Fertility(正常致育型)天蓝色链霉菌A3菌株不同致育型混合培养的重组频率致育型致育型IFNFUFIF

(scp1+)NF

(scp1-NF)UF

(scp1-)10-410-110-210-4110-52、放线菌与大肠杆菌在致育类型上的不同1)E.coliF-

XF-不育;S.c.A3scp1-

Xscp1-可有低频率的重组子2)E.coli F+X

F+

Hfr

XHfr

基本不育S.c.A3 scp1+X

scp1+

scp1

X

scp1

高度可育3)

E.coli Hfr

X

F-S.c.A3 scp1

X

scp1-F-仍为F-scp1-全部为scp14)

E.coli

转移呈单向梯度,S.c.A3呈两向梯度3、放线菌scp1-NF

菌株的形成及其杂交特征支持上述模型的:1、SCP1质粒中含有

序列

IS466,而天蓝色链霉菌中也同样含有IS

466及其他

序列。2、

NF菌株中的SCP1质粒与宿主

连接部位发生较大片段的缺失,而缺失的部位都带有相同的IS

466。3、NF菌株中的SCP1质粒与宿主连接部位的序列分析发现,SCP1质粒的左末端重复序列TIR-L总是完整的,而右末端TIR-R总是发生缺失。杂交分析S.coelicolor

SCP1-NFXSCP1-杂交后,供体受体中出现的频率呈双向梯度现象。p.156,图6-15在呈双向梯度现象的解释:SCP1-NF的转移前,在SCP1质粒的两端都可以被切开,而且是随机的,当接合转移时,总是从质粒DNA开始转移。E.coli

Hfr

X

F-杂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