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11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陆海交通、航空的发展历程,感受现代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知识汇总:一、陆海交通的发展_________,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汽车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高速公路在________________出现了。1988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_____________是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1964年,连接__________________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_____________________,在2014年建成通车。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船舶制造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趋势。1994年开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下程度达38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_________________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2018年,中国造船的_____________用于出口。航空的发展______________,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1914年,___________________的航线,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__________,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2020世纪上半期,飞机的材质由____________转变成____________,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代替。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交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城市公共交通始于_____________,交通工具起初为______________,后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区的人口与资源,沿着交通路线的轴线向四周辐射扩展,从而形成了分工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严格的交通工具时刻表,让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从远古时代到如今万物互联网时代,人类自诞生之日起,每一个影响到世界的颠覆性变革,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都是科技大爆发。下列科技成果按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出现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②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③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的诞生④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2.1903年,美国人菜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09-1949年,我国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苏、法等国学习军事航空和飞机制造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积极主持或参与中国飞机的研制工作,试制成功了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仿苏E-16驱逐机、运输机等。这说明A.留学生促进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B.航空救国是所有知识分子的理想C.中国航空工业近代化起步比较晚D.近代中国的航空工业技术力量雄厚3.时代变迁的足迹往往凝结着社会生活的点滴变化。工业革命后,西方的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有①加速了中国近代化
②促进了社会流动③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
④阻止了列强对中国掠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下表为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变化。据此推知时间1500—1840年1850—1930年1950年1960年交通工具马车、帆船汽船、火车螺旋桨飞机喷气式飞机速度16公里/小时56—104公里/小时480—640公里小时800—1120公里/小时A.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C.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D.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5.1898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称建铁路为“自强要策”,正式宣布兴办铁路。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公里,其中自建铁路达5754公里。这一时期中国铁路的发展A.反映了列强倾销商品的要求 B.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是洋务派自强政策推动的结果6.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富尔顿的汽船C.福特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7.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材料表明,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A.适应了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的需求B.大大加快了城市职能的根本性变化C.推动了报纸、广告等传媒的变迁D.促使西方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主流8.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9.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一五计划的实行D.国企改革的结果10.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突飞猛进,很多领域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可以说明的史实有①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②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国际领先③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④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11.1986年12月,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当时年青人的梦想,也成为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这一现象说明A.科技革命推动企业发展 B.改革开放影响人民生活方式C.思想解放推动国企改革 D.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12.2015年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乘坐中国高铁。这应该是李克强总理为中国高铁做的性价比最高的一次“代言”了:一趟高铁,中国总理邀请中东欧16国领导人一起乘坐!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瞩目。下列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千米,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我国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的进步,这说明了()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④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14.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以上数据表明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B.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C.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D.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15.截至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网的七成。这一成就说明了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④西方对我国经济侵略加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摘编于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交通的起步阶段。秦汉时期,交通得到发展,开辟道路、开凿河渠、完善邮驿和馆舍,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交通网络,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政府继续整修道路,建设交通干线,完善驿馆,健全交通法令,形成了以京师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同时开凿大运河,推动了南北交通和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唐宋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用于航海,对外交通发达,与各国保持密切的贸易联系,扬州、广州、泉州、明州成为著名的贸易港口。元朝政府整治河运,将大运河截弯取直,同时政府通过修建道路,加强了对西北及东北地区的控制,利用海运运送南方的粮食供应大都。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材料二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1953—1957),明确提出“发展运输业,特别是铁路的建设,使之适应于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居民对交通的需要”。到195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9862公里,比1949年增长35.8%,公路通车里程为25.5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了215.3%,海拔高、工程艰巨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也都相继通车。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之间也修建了许多简易公路。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在水路运输方面,1957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已达14.4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长51.6%。——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1953—1957年)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交通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国初期交通建设发展的意义。1.C2.A3.B4.A5.B6.D7.A8.A9.C10.A11.B12.D13.A14.C15.A16.(1)(1)变化一:运粮方向由自东向西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原因:秦汉时政治中心多在西北(长安)且经济重心尚在北方,魏晋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元明清时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南北分离。变化二:从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到后来停止海运,只用河运。原因:元代航海技术提高;明朝推行海禁政策,政府疏浚河道提高运力,海运风险较大而河运风险小。变化三:河运从依托自然河道为主,逐渐转变为依托人工运河为主。原因:秦汉运粮方向是自东向西,符合我国自然河流的基本走向;唐以后运粮方向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