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编号:09009110105南阳师范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研究完成人:班级:2009-01学制:4年专业:地理科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3-04-12目录TOC\o"1-3"\u摘要 (1)0引言 (1)1金属矿产 (2)1.1黑色金属矿产 (2)1.2有色金属矿产 (2)1.2.1区域地质背景 (3)1.2.2矿带地质特征 (3)1.2.3成矿控矿因素 (3)1.3贵金属矿产 (4)1.3.1概况 (4)1.3.2石鼓金矿区 (4)1.3.3破山银矿区 (6)1.3.4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 (6)1.4稀有、稀散、放射性矿产 (7)1.4.1概况 (7)1.4.2南召大庄稀有金属矿 (7)1.4.3方城塔山铌、钽稀有金属矿区 (8)2非金属矿产 (9)2.1冶金辅助原料矿产 (9)2.2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10)2.3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12)2.4玉石类矿产 (14)2.4.1区域地质背景 (14)2.4.2矿床地质特征 (14)2.4.3找矿标志 (15)2.5地下热水 (15)2.5.1地层结构 (16)2.5.2分布 (16)2.5.3水质评价 (16)3能源矿产 (17)3.1石油、天然气 (17)3.1.1分布概况 (17)3.1.2区域地质背景 (17)3.1.3东庄油田成矿特征 (17)3.1.4张店油田成矿特征 (18)3.2煤矿 (18)3.3油页岩 (19)3.4石煤 (19)4分析结果 (19)4.1总特征 (19)4.2分布特征 (19)4.3成因类型 (20)5结论 (20)参考文献 (21)Abstract (21)第22页(共21页)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研究摘要:研究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南阳地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的分布、储量、种类状况,以及优势矿产的成矿背景、矿带(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原因,结合前人大量地质和科研工作的多项成果资料,探究了南阳地区成矿规律,得出了南阳地区矿产资源总特征、分布特征、成因类型。根据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将上述三大类矿产分别进行分类,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建议确定重点开采区规划3个,并针对远景储量概况及勘查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分布;南阳引言南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河南省占有重要地位。全区已发现各类矿产72种,矿产地386处,其中大型矿床17处,中型矿床26处,小型矿床53处,各种矿点290余处。有33个矿种和96处大、中、小型矿床经过详查或勘探。在各种矿产中,天然碱、蓝石棉、高铝矿等探明储量居全国之冠,石油、石墨、金、银、铜、钒、钛储量在省内占有重要位置,大理石、花岗岩、水泥灰岩、独山玉等也有相对优势。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型产业对南阳地区乃至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影响显著,研究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及特征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有关南阳地区的油气资源的成藏特征,如对南阳凹陷东庄油田成藏特征[1],南阳凹陷张店油田叠瓦状油藏形成条件[2]的探讨,有关独山玉东矿带的地质特征[3]以及南阳地区矿山环境现状与趋势研究较为深入。但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对南阳地区矿产资源分布与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环境研究不足,仅局限在某些地质构造单元,同时还存在矿产资源勘查的规模扩大但工作程度普遍较低,矿产资源勘查的手段比较单一、后备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的问题。1金属矿产1.1黑色金属矿产⑴铁矿主要分布在桐柏、南召、内乡、西峡、淅川等县,有矿产地64处,其中中型1处、小型12处、矿点51处。全区已探明中型1处、小型7处,保有矿石储量1075万吨,品位27.37%~63.05%。⑵金红石金红石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于西峡县和方城县,具层控特征,矿床规模大,有产地5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处。⑶钒矿分布在淅川-内乡一带。北带西自淅川县西簧乡玉皇顶东至内乡县大桥乡灵山头,全长80多千米,有70余个矿体,产在寒武系下统小泉沟组硅质页岩和杂色页岩中。硅质页岩型矿石含五氧化二钒0.63%~1.10%,杂色页岩矿石含五氧化二钒0.6%~1.2%。此带中勘探淅川余家庄矿段9个矿体,五氧化二钒含量0.915%~1.035%,探明矿石储量119.57万吨,五氧化二钒1.16万吨。中带和南带分布于淅川县关防滩一带和丹江南岸,平均含五氧化二钒0.99%。⑷锰矿点5处,分布在淅川县盛湾乡瓦房沟、南召县留山乡灯扎窝、桐柏县毛集乡溜水板和双头山、桐柏县黄岗乡大坡岭,方城县四里店乡周庙附近,镇平县二龙乡、四山乡等地也发现零星矿点。留山灯扎窝锰矿有3个矿体,含锰16.87%~27.78%,为蓝灰色硬锰矿和葡萄状软锰矿矿石。黄岗大坡岭锰矿位于黄岗自然镇南4千米大坡岭,产在二郎坪群大庙组硅质灰岩层中,含锰6.91%~8.9%,矿石储量5.95万吨。1.2有色金属矿产本区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钨、钼、锑等7个矿种,产地11处,其中大型矿1处,中型矿5处,小型矿26处,矿点79处。铅锌矿分布于方城、西峡、镇平、南召、桐柏等县,探明储量铅9.88万吨、锌3.32万吨。镍矿分布在桐柏县大河乡柳树庄和唐河县湖阳、黑龙镇间的孙庄、西长营、曲庄一带。钛分布在西峡县重阳乡八庙和方城县清河乡柏树岗一带,两处均有特大型矿床,矿石类型属金红石型。铜分布在西峡、镇平、内乡、桐柏等县,以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为例进行分析。1.2.1区域地质背景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构造形态复杂,白家河-菜子湾复式向斜及其分布于南北两翼呈北西向展布的礼县-凤镇-山阳深大断裂带的分支宕昌-礼县断裂带、岷县-两党-镇安深大断裂带和近北东向展布的区域礼县-吊池深大断裂带构成区内的基本构造格架。其中北西及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有利于岩浆和热液活动,次级褶皱构造及其变异部位形成了良好赋矿构造空间。根据带内及区域矿产分布特征看,区内铜矿(化)点与东部铜、铅、锌矿(床)点同处一个构造单元内,矿化均产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群中。东部中泥盆统西汉水群中有我国著名的大型一特大型厂坝式铅锌矿床,含矿岩石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矿体产于灰岩中或两种不同成份的岩性接触部位,矿床成因类型为复杂地层岩石组合的“层控”矿床。1.2.2矿带地质特征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北起兴化铜厂,南至礼县白家河,矿化带长30km,宽6km。呈北西向展布。测区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西汉水组,为一套类复理石建造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其岩性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砂岩、泥质板岩、钙质板岩、砂质灰岩、泥质薄层灰岩、生物灰岩、中厚层灰岩。其中硅化生物灰岩为含矿层。区内已发现4条铜矿化带。矿化均产于泥质板岩与硅化灰岩的接触部位,且靠近硅化灰岩一侧。矿化部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硅化现象,硅化强则矿化也强,反之则矿化弱,具有明显的后期改造作用。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少量辉铜矿,偶见闪锌矿,表生矿物为孔雀石、兰铜矿、褐铁矿等。1.2.3成矿控矿因素南阳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矿床具有成层性、多层性、分带性等“层控矿床”的典型特点,在成因上具有多来源、多阶段及多种成矿作用参与的多成因的特点。不但明显受岩相古地理条件的地层、岩性、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而且还受岩浆作用的影响。1.3贵金属矿产1.3.1概况⑴金分为岩金和砂金。岩金主要分布在桐柏县银洞坡、破山、老湾,西峡县蒲塘、米坪,淅川县毛堂、荆紫关,内乡县夏馆乡许家窑,镇平县祁子堂、蚕头山,南召县花坪分金场,方城县牡丹垛、金巴山等27处;构造蚀变岩型以桐柏县老湾金矿(大型)为代表,矿床产于龟山岩片一系列破碎蚀变带内,围岩为云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主要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金矿以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大型)为代表,矿床产于二郎坪群歪头山组炭质绢云英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中,矿体产于层间剥离带内,矿石金属矿物组合复杂,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斑岩型金矿有2处,以西峡县蒲堂小型金(铜)矿为代表,矿体产于燕山期超浅成相花岗斑岩-角砾花岗斑岩-爆发角砾岩中。砂金分布在丹江、老鹅河河漫滩或阶地上。⑵银分布在桐柏县朱庄乡破山。大河铜矿、方城杨楼铅锌矿中亦伴生银,三处探明储量2658.69t。破山银矿为特大型矿床,成矿带长25千米,含矿层为二郎坪群大庙组上部第二岩性段,矿体呈层状、脉状、透镜状,共8个工业矿体,长840m~1900m,宽0.4km~1km,厚2.35m~5.38m,矿物为辉银矿和自然银,保有银金属储量2544.05t,平均含银287g/t。大河铜矿和杨楼铅锌矿伴生银金属储量各数十吨,含银分别为27g/t和154g/t。1.3.2石鼓金矿区⑴区域地质背景石鼓金矿区位于北秦岭复杂褶皱带东段,乔端一瓦穴子断裂南侧,牧虎顶花岗岩体之北侧。区内出露地层自北向南依次为太古界太华群及上元古界栾川群的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元古界宽坪群的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的细碧角斑岩建造;泥盆系的碎屑岩建造。区内构造比较发育,以乔端一瓦穴子断裂为主要断裂,主构造线沿290°~3l0°方向展布。次级断裂构造主要有近EW向、NNE向、NE向、近SN向。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加里东中期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及燕山早期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及小岩脉。区域上变质作用强烈、蚀变矿化沿次级断裂带分布,局部地段富集成矿[4]。⑵矿床成因特点通过对石鼓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床成因有如下特点:①地层:二郎坪群二进沟组形成于华北陆块南缘裂陷槽内的一套海底火山喷发一沉积岩系主要岩性为变细碧岩、变细碧玢岩夹变石英角斑岩、变凝灰岩及大理岩薄层等。Pb,Zn,Ag,Au等元素丰度值分别为96×10-6~378×10-6,87×10-6~289×10-6,43×10-9~65×10-9,36×10-9~77×10-9,丰度高出区域地壳平均丰度的数十倍,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易萃取矿质富集成矿,是该区重要的矿源层。②构造因素:矿区位于乔端一瓦穴子区域性成矿构造带南侧,次级构造发育,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场所,NNE向及NE向韧脆性构造,具有早期韧性剪切,后期脆性破裂,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构造带普遍发育碎裂岩化、糜棱岩化等现象。矿化严格受构造带制约,在构造带内矿化可强可弱,但构造带之外矿化不发育,充分显示构造控矿特征。③岩浆岩:矿区位于牧虎顶地壳重熔型花岗岩体北侧,区域上是一个多期次岩浆活动带,燕山期花岗岩脉、小岩枝发育。由于岩浆的多期次活动,为Au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条件。特别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与Au成矿关系密切。这与区域上燕山期岩浆岩的成矿特点相一致。⑶找矿标志乔端-瓦穴子断裂带是区域上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燕山期虎顶岩体分布于矿区南侧。岩浆活动为矿质活化、迁移、富集创造了充分的热动力条件。因此,寻找金矿的主要标志为:①在290°~300°区域性断裂之次级构造部位,是形成金矿的有利部位。②区内的石英脉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含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即为金矿(化)体。③矿化蚀变带是金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硅化、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则是找矿的主要矿化标志。④以金为主的多元素组合异常地段,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1.3.3破山银矿区破山银矿位于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北亚带,呈北西-南东向狭长带状展布于南阳、吴城断陷盆地之间。构成矿区的主要地层为歪头山岩组中部第四岩性段至第六岩性段,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与变粒岩;上部第一岩性段至第四岩性段岩性为二云石英片岩夹变粒岩[5]。破山银矿位于朱庄背斜西南翼,为一单斜构造,断层和层间破碎带发育,顺层片理、构造节理和层间褶皱亦较发育。矿区地层呈单斜产出,走向310°~340°,倾角东缓(23°~40°)西陡(50°~71°),中部地段45°左右。断层和层间破碎带,按走向可分4组,北西向一组规模较大,形成时间较早,对成矿有控制作用;北东向一组规模次之,形成略晚,常错切矿体;北北东向及北西西向两组规模小,常以共轭形式出现。F1断层规模最大,呈北西向展布,为层间挤压破碎带,沿炭质绢云石英片岩发育,在平面和剖面上,断裂面均呈舒缓波状。断层总体产状与地层一致,倾角一般在45°~85°。破裂带以发育密集平行的流动面或裂隙带为特征,可能为早期韧性剪切带,后被脆性张性断层改造。北西向层间破碎带为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区往往大部分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赋存其中。层间褶皱形态多为不对称褶皱,褶皱幅度数十厘米至数十米,形态各异,斜歪、翻卷者居多,轴面倾向南西,展布于层间破碎带中及其附近。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其次为绿泥石化、粘土化。1.3.4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朱夏断裂北侧的二郎坪弧后盆地内,东、西分别被吴城盆地和南阳盆地覆盖,长>20km。矿带内由西向东依次分布夏老庄金银矿点、破山特大型银矿床、郭老庄银矿点、银洞坡大型金矿床、张庄金矿点、栾家冲银矿点、江庄银矿点、魏沟银矿点、银洞岭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南小沟银矿点和朱庄金矿点[6]。成矿特点为:⑴围山城金银成矿带包括破山特大型银矿、银洞坡大型金矿、银洞岭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及一些矿点,所有矿床赋存于上元古界歪头山组地层中,并具有层控特征。⑵围山城成矿带应属于典型的层控造山型金银成矿系统,它形成于中生代扬子与华北板块的陆陆碰撞造山过程,碰撞造山期间的下插板片变质脱水诱发了矿带内流体成矿系统的发育,强烈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使歪头山组内的成矿物质被萃取、迁移、聚集到碳质绢云片岩层。1.4稀有、稀散、放射性矿产1.4.1概况本区已发现矿种有铌、钽、铍(绿柱石)、镉、锗、镓、铀和铈。东秦岭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及分布以河南省卢氏、南召两地区几个典型矿床最具代表性,归纳其总体特征为:⑴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早期板块俯冲作用有密切关联,矿床均产于俯冲带中部。⑵深大断裂与区域大断裂交汇部位是稀有金属矿赋存的最佳场所。⑶原生矿全部产于元古界变质岩之中。⑷成矿母岩为碱性花岗岩,成岩成矿时代以加里东早期为主,华力西期次之。⑸赋矿脉岩为伟晶岩脉,常形成脉岩群。⑹矿床成因类型为花岗伟晶岩浆分异交代型铌钽矿床。1.4.2南召大庄稀有金属矿⑴矿区地质位于南召县上岗乡大庄、花子岭一带,出露上元古界二郎坪群大庙组片岩和大理岩。处于南河店-板山坪-洞街复背斜的西南翼,地层走向北西-南东。二郎坪群大庙组呈狭长带状展布,其南部为华力西期花岗岩,北部为加里东期闪长岩。伟晶岩脉侵入于华力西期花岗岩边缘及大庙组中,华力西期花岗岩为伟晶岩脉的母岩。⑵伟晶岩脉长10m以上,厚1m以上的伟晶岩脉共计300余条,其中240条都呈缓倾斜规则的脉状和板状,还有42条呈分枝状,18条呈透镜状,长度小于100m者约占总数1/2,其余多为100m~200m,少数达到500m以上,产状以走向北东、北西两组为主。按云母种类可分成黑云母型,二云母型、白云母型;依结构特点可分为文象-中粗粒结构伟晶岩,块体结构伟晶岩,全分异伟晶岩。伟晶岩脉分布有下列特征[7]:①严格受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控制,分布在内外接触带500m~1000m范围内。②岩脉类型从岩体内向外,由黑云母→二云母→白云母型。③不同类型岩脉沿纵向(走向),从矿区北西-南东,黑云母、二云母型逐渐为白云母型替代。④由黑云母型→二云母型→白云母型,分异程度逐渐增高,交代作用逐渐加强。伟晶岩脉含稀有金属矿物和稀土矿物10余种,主要是铌铁矿、钽铁矿族矿物,其次有细晶石、锰钽矿、钛铌钽矿、铌钛铀矿、黑稀金矿、褐钇铌矿、绿柱石等,还有少量锂云母和铁锂云母。伟晶岩普遍具铌、钽、铍矿化,但规模不大,品位不高,铌钽矿化与钠长石化关系密切,钠长石化可分为叶钠长石化,糖粒状钠长石化和块状钠长石化。铌钽矿化由黑云母型→二云母型→白云母型逐渐增强,铌钽矿脉均为白云母型。铌钽矿物主要分布在具钠长石化的长石单矿物带和小块体结构带内,绿柱石主要富集于二云母型和白云母型小块体结构带内,稀土矿物主要赋存在黑云母型伟晶岩中。1.4.3方城塔山铌、钽稀有金属矿区位于方城县北东12km,1959年至今河南省工业局地质队及豫13队在塔山一带碱性岩开展了以铌、钽为主的预查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含铌岩石以碱性正长岩为主,发现在碱性岩类中铌含量平均值为克拉克值的26倍,钽含量平均值为克拉克值的6.5倍,含量较高部位Nb2O5达0.025%~0.2%,铌的赋存状态经人工重砂证实,除在霓石正长细晶岩中有少量铌铁矿,颗粒<0.07mm,除呈浸染状分布外,绝大部分铌钽元素均呈分散状态,不构成单矿物,但该区具较好的找矿远景。2非金属矿产2.1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已发现矿种有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耐火粘土、白云岩、熔剂大理岩、萤石、冶金用橄榄岩、硅石等10个矿种,共有产地48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3处,小型矿床6处。红柱石和蓝晶石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⑴红柱石含矿层位为下古生代二郎坪群下部沉积变质岩系,西峡县-内乡县北部稳定分布。沿区域含矿层位勘查,仍有可能探明更多新的矿产地。西峡县桑坪羊奶沟红柱石矿,产在小寨组黑云石英片岩中,有6层矿,含红柱石8.35%~11.35%,矿石单晶呈四方柱状,浅红或灰色,硬度7.5,比重3.16g/cm~3.20g/cm,耐火度1750℃~1790℃,探明储量200万吨。⑵蓝晶石分布于南阳市宛城区和桐柏县,有产地两处。隐山蓝晶石矿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新店乡隐山,产于二郎坪群堡子组石英岩中,矿带长300m,宽80m~175m,有大小矿体9个,含蓝晶石15.93%~52.16%,探明储量440.1万吨,预计储量2000万吨。桐柏县祖师顶蓝晶石矿,探明矿物储量58万吨,有南北两个矿带:北带东西长2300m、宽100m~500m,有10个矿体,含蓝晶石7.11%~26.37%,一般14%;南带南北长700m,宽100m~400m,矿体7个,含蓝晶石11.26%~24.80%。⑶矽线石区内有矽线石产地两处,镇平县揪树湾矽线石矿,赋存于雁岭沟群岩层中,长800余米,宽600米,含矽线石13.3%~40%,预测矿物量大于100万吨。镇平县茅草坪矽线石矿位于二龙乡西南3千米处,含矿岩系雁岭沟群石榴矽线石英片岩、石墨大理岩夹矽线钾长片麻岩,矿体7个,含矽线石30%~50%,矿物储量数十万吨,达中型规模。⑷白云岩产地7处,大型2处,中型4处,小型1处。探明储量14336.3万吨,资源总量大于13亿吨,氧化镁含量17.98%~23.65%。淅川县荆紫关石门、秀子沟为两个大型矿床,方城县拐河、独树乡汪庙、杨楼乡尚洞和南召县小店乡杨树沟属中型规模,桐柏县大河乡蔡家凹等地亦有分布。⑸萤石矿主要分布在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三县北部地区,产于栾川-南召-明港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断裂裂隙中,围岩多为官道口群、栾川群、回龙寺组地层,个别为二郎坪群。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3处、小型5处、矿点6处,远景储量1亿吨以上,已探明桐柏县回龙乡周大庄、大寺沟、马山及方城县独树乡马庄4处,保有储量464.69万吨,品位85.17%~93.86%。=6\*GB2⑹硅石矿产地11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4处、矿点4处,探明储量10966.76万吨,预测总量超过2亿吨。主要产在方城县独树乡小顶山砚瓦石沟和清河乡罗汉山-大坡岗、南召县云阳镇马庄、淅川县盛湾乡岔河-仓房、桐柏县回龙乡杨树沟,有石英(砂)岩和脉石英两种类型,二氧化硅含量为97.04%~99.68%。=7\*GB2⑺耐火粘土分布于淅川、南召两县。淅川县黄庄、上集、蒿坪、毛堂、寺湾、荆紫关一线,为一长达50多千米的矿带,有上下两层矿:上矿层产于下石炭统顶部,厚0.5m~1m;下矿层产于中、上石炭统的下部,厚2m。粘土耐火度1580℃~1670℃,预测总量12093.98万吨,为一大型矿床。南召县大山庙乡罗沟-姚沟一带,为高岭土型软质耐火土,耐火度1500℃~1600℃,预测资源量100万吨。2.2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矿种有天然碱、盐、化工灰岩、含钾岩石、硫铁矿、磷矿、蛇纹岩、重晶石、琥珀、地腊共10个矿种,产地28处。⑴天然碱天然碱为我国发现最早、规模最大,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首位。已发现桐柏县吴城、安棚两个大型矿床。吴城天然碱矿赋存于新近系五里墩组下段中上部,面积4.66,埋深642.74m~973.78m,厚57.04m~177.0m,由上下两个矿段36个单层矿组成。下部天然碱矿段含碳酸钠40%~60%,含氯化钠低于0.3%;上部盐碱矿段含氯化钠45.55%,矿石呈蜡黄色至浅黄色,含有机质的呈红棕色,探明天然碱储量3648.67万吨、氯化钠储量1769.45万吨。安棚天然碱矿赋存于新近系核桃园组二、三岩段上部,上碱组厚712m、埋深445m~2253m,下碱组厚87m,埋深2085m~2418m,属重碳酸钠型天然碱矿,矿石为固体或液体,合碳酸氢钠63%~82%、碳酸钠2.9%~15%,初步估算固态碱储量3.17亿吨、液态碱15.53万吨,伴生硼、锂、溴、碘、钾等元素。⑵含钾岩石分布于方城县大洼及塔山、镇平县二龙、南阳市卧龙区安皋、内乡县马山口、桐柏县祖师顶等地。多产在变质岩区的伟晶岩脉中,不具有工业价值。也有产在碱性岩中,呈岩脉状,规模小,品位富。方城县大洼钾长石矿含氧化钾8%~10%,储量150021t。⑶磷矿产地10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3处,矿点6处。已探明余家庄、松扒、虎头庄三处磷矿,储量1132.22万吨。余家庄磷矿位于淅川县毛堂乡余家庄,产在寒武系下统小泉沟组中,有矿体8个,五氧化二磷含量12.85%~19.9%,地质储量54.1t。虎头庄磷矿位于桐柏县回龙乡虎头庄,产于变质岩中,有层状矿体2个,矿石为含磷黑云钠长片岩,平均含磷灰石2.88%~3.44%,选矿回收率94.19%,精矿五氧化二磷可达35.76%,探明储量339.78万吨。松扒磷矿分布于桐柏县鸿仪河乡松执一带,产在磷灰白云大理岩中,有两个矿层,含磷灰石3%~5%,局部高达8%~10%,平均5.39%,精选后五氧化二磷达30.75%,探明矿石量176.96万吨。⑷地腊南阳盆地魏岗、张店、王集、周庄、东庄、双河、赵凹等7个油田油质均具含腊高特点,总腊中地腊含量丰富,溶点80℃以上的地腊含量一般为11%,最高17%,仅作为石油副产品回收。另在南召县发现一处裂隙充填型地腊,地腊产于上侏罗-下白垩统中下部砾岩层中,含矿岩系长2550m,厚80m~100m。地腊沿张性节理、裂隙充填,砾岩层中矿化裂隙带厚7m~12m。地腊呈半液体胶状产出,经分析其中总胶质0.68%,油质27.49%,含腊量71.83%,精腊含量5.8%,不含沥青质。此种类型在国内不多见。2.3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此类矿产种类30种,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蓝石棉储量在全国居第二位,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饰面大理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等10种矿产居河南省首位或位居前列。⑴蓝石棉产在内乡、淅川两县,有蓝石棉产地31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6处、矿点24处。探明有马头山大型矿区和张营、唐家洼、东川、三岔口、鸡笼山、竹园沟等中型矿区,探明储量5790t(纤维储量入矿石每立方米平均含3级石棉50g~1233g、4级177g~3931g,纤维长3mm~5mm,具有良好的柔性、韧性和劈分性以及特殊的过滤和吸附性能。⑵石墨分布于镇平、内乡、淅川、西峡、桐柏诸县,已发现南北两个成矿带14处产地,其中已探明小岔沟、后湖、黑山寺沟、杨连沟、陡岭、黄竹园等地矿物储量Z181.05万吨。北带东起镇平县老庄经内乡县马山、夏馆至西峡县蛇尾、军马河,全长80多千米,含矿岩系为雁岭沟组钙质石墨片岩和含石墨大理石,含石墨3.9%~15%,一般为4%~10%,石墨片为0.12~1.6,属晶质石墨矿,主要矿区有:小岔沟矿区位于镇平县寺山乡,矿体分上下两层,总厚52.95m~63.19m,上矿层含固定碳4.41%~5.12%,下矿层含固定碳3.71%~4.19%,选矿回收率92.49%,精矿品位89.25%,矿物储量258.86万吨;黑山寺沟矿区位于内乡县马山镇北6km处,矿化带长1400m、宽200m~300m,有矿体11个,含固定碳6.99%,矿石储量148.25万吨;西峡县蛇尾后湖矿区探明储量914.92万吨;桐柏县黄竹园矿区储量20万吨。南带东起西峡县田关,西到淅川县陡岭一带,含矿岩系陡岭群大沟组和瓦屋场组石墨片岩,为晶质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墨鳞片0.02×0.08~0.05×0.15,其中小陡岭矿区探明石墨储量300万吨。⑶石膏产地4处,地质储量47264.21万吨。安棚石膏矿赋存在南阳盆地新近系核桃园组中,有石膏5层,埋深130m~380m,多为泥膏,少量纤膏,含水硫酸钙含量49.67%~68.29%,探明储量4.2亿吨,属大型沉积矿床。新宅子石膏矿产在李官桥盆地中的新近系玉皇顶组、大仓房组和核桃园组,有6个矿组、25层,总厚度70.99m,含水硫酸钙含量74.04%~75.33%,探明储量0.42亿吨,洪水位以上仅存55.5万吨,大部分处在库区洪水位以下。核桃园石膏矿埋藏深,品位低,储量有千余万吨。安岗石膏矿长500m、宽50m,已为丹江水库所淹没。⑷石灰岩全区除南阳市和社旗县、新野县外,其他各县均有分布。产出层位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及秦岭群雁岭沟组和二郎坪群大庙组等,据南阳盆地以西层位预测,总量达669.6亿吨,其中淅川县古生界地层储量588.7亿吨,邓县杏山16亿吨。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邓县杏山、南召县青山和太山庙、淅川县汤山、方城县周庙、镇平县时沟等处为优质水泥灰岩,探明储量5087.15万吨。桐柏县毛集乡铁山庙等地为熔剂灰岩和化工灰岩,探明储量457万吨和172万吨。区内石灰岩氧化钙含量一般51%~53%,矿体无覆盖,剥离量较少,宜于开采。⑸大理石分布于淅川、内乡、邓县、南召、西峡、镇平、方城、桐柏等县,初步发现适宜做装饰材料的68处,可规模开发的28处。已探明内乡县西庙岗和夏馆镇大块地,淅川县阎沟、简沟、温营、银洞门,西峡县桑坪,镇平县皂爷庙等地,储量3938.16×104。大理石品种齐全,有松香黄、米黄玉、黑墨玉、汉白玉、紫竹帘、银鸽灰、蝴蝶花、芙蓉红、石燕花等50多个品种,其中松香黄、米黄玉已列入全国名牌大理石品种之列。2.4玉石类矿产玉石种类有产于淅县毛堂乡贾营、龙潭沟、狐狸扒及荆紫关镇陡岭和西峡县了河乡蒲塘等地,多系陡岭群中超基性岩经蛇纹石化而成的黑绿玉,主要赋存在蓝石棉矿段中的虎睛石,产于南阳市卧龙区安皋乡张庄-青城沟一带古近系绿色粘土砾岩中的玛瑙,产在南阳市北独山的次闪石化辉长岩体两侧挤压破碎带中,尤以西南坡玉脉密集的独山玉矿。以独山玉矿为例。独山玉矿矿体以脉状为主,次为透镜状、四块状、网脉状及分支脉状,向下延伸深度达400m。玉石有白、绿、紫、黄、青、杂、红、黑等色,色彩组合达80余种。已探明储量1.87万吨,其中特级王占7%~8%、一级王占10%、二级玉占60%、三级玉占20%。2.4.1区域地质背景独山玉矿床位于华北板块与杨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褶皱系东段,属秦岭地层区北秦岭地层分区。位于朱阳关-夏馆断裂带北侧,主要含矿地质体为加里东期次闪石化辉长岩和变辉长岩。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秦岭群和中元古界二郎坪群,构造以北西西向的巨大断裂带为主。主要断裂有:朱阳关-夏馆断裂,西官庄-镇平断裂等,沿断裂带多有超基性-酸性岩浆岩分布,并有长期活动特点。岩浆活动频繁,从元古代至中生代超基性-酸性岩浆岩均有分布。主要为蚀变橄榄岩、变辉长岩、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等。2.4.2矿床地质特征⑴玉脉特征玉矿体属于分布不均匀却又成群出现的小脉状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次闪石化中粗粒辉长岩中,为蚀变的斜长岩脉,钠黝帘石化在局部地段集中产出,成群分布,呈带状延伸而形成玉脉密集带。玉脉的密集带呈320°~350°方向展布,长200m~1800m,宽一般20m~100m,倾向NE,倾角55°~85°,与构造带产状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独山岩体边部的隐伏断裂的次级张性或张扭性小断裂和裂隙中,严格受构造控制。由密集带向岩体内部,随着岩石应变强度的递减或辉长岩变形强度的减弱,玉脉的分布由密变疏。⑵玉矿体的特征玉矿体规模一般不大,最长达20m,厚一般为0.30~1.2m,最厚可达2.00m。主要是由成矿的张性、张扭性裂隙、节理构造的特点所决定。玉矿体的形态,主要为大小不同的透镜状,其次为脉状,少量的网脉状、囊状、树枝状、椭球状。玉矿体在密集带中的分布以近等间距成群成带的特点,玉矿体在平面上一般呈雁行斜列,与玉脉密集呈锐角。玉矿体在垂向上间隔距离一般为3m~6m,在走向上间隔距离一般10m~15m;在倾向间隔距离一般5m~10m。玉矿体的密集分布,与热液蚀变,特别是次闪石化、钠黝帘石化作用关系相当密切。2.4.3找矿标志层位标志:加里东期次闪石化辉长岩和变辉长岩体是本区独山玉的含矿母岩,它们是本区寻找独山玉矿的重要层位标志。构造标志:区域性深大断裂破碎带是热液活动的主要部位,形成重要的成矿带,玉脉主要受构造严格控制,而在这些构造带中的次级构造及张裂隙中则常常形成矿体。在裂隙中充填褐红色高岭土时可作为追索矿脉的标志。蚀变标志:与独山玉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有次闪石化、钠黝帘石化透闪石化、绿帘石化等。特别是次闪石化、钠黝帘石化强烈地段是成矿的有利地段。2.5地下热水区内热水泉14处,分布在南召县、淅川县、内乡县、方城县、社旗县、邓州市及桐柏县境内。其分布多与断裂构造及岩体侵入有密切联系。从成因上看,南阳市城区地热田是山区大气降水沿断裂带径流循环,在热传导基础上叠加以沿断裂带深部热水(汽)上升对流和放射性蜕变热而形成,属于沉积盆地型。以中低温为主,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和较大的地温值。新近系廖庄组泥岩为保温盖层,大理岩热储层为本区主要热储层。2.5.1地层结构南阳市城区西北部基底为华力西期侵入岩,东北部为加里东期辉长岩,东南分布下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大理岩。研究区北部第四系、古近系直接覆盖于基岩之上,厚度自北向南由50m增至250m左右,研究区南部地层结构为第四系、古近系、新近系和基岩,自北向南,新生代总厚度由250m增至800m左右。新近系泥岩是很好的隔水、隔热盖层,南阳市城区北部缺失新近系,该区无地热异常显示,南部新近系分布区存在地热异常。新近系底部砂砾岩与基底结晶岩含水岩组构成本区统一的地热水含水系统,新近系底部砂砾岩在南阳市中级法院以南层位稳定,厚10m~22m。新近系是南阳市城区地热水分布的标志性地层。2.5.2分布南阳市城区地热水分布在城区的南部,推断在新华东路、中州西路一线以南。根据其富水性可划分为两个区[8]:(1)基底岩浆岩区:地下热水赋存在岩浆岩顶部古风化壳和新近系底砾岩中。水温自北向南增高,井底温度33.5℃~41℃,水量较低,如五里堡地热井,单位涌水量小于0.122m/m.h。该区地热水具有承压水头大、水位恢复速度快、富水性差的特点,开发意义不大。(2)基底大理岩区:地热水赋存于大理岩溶蚀孔(洞)、裂隙和新近系底砾岩中,井K1水温40℃~46.6℃,受岩溶发育程度控制,单位涌水量在0~3.03m/m.h之间变化,富水性不均。该区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属地热水富集区。2.5.3水质评价医疗热矿水评价:依据《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参考件)氟达到命名矿水浓度,偏硅酸达到有医疗价值的矿水浓度,可以作为医疗、洗浴用水。饮用热矿水评价:依据《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GB8537),各项感官指标和污染指标均符合标准,在界限指标中,锶和偏硅酸含量达到矿泉水标准,限量指标除氟和砷含量超标外,其它各项含量均符合标准。南阳市城区地热水经过降氟除砷处理后,可以用做矿泉水饮用。农业灌溉用水评价:依据《农业灌溉用水水质标准》(GB5084),水温大于40℃的地热水可以用于温室加温,温度低于35℃的地热水,由于硼、砷、氟化物超标,不宜做为农业灌溉用水。3能源矿产3.1石油、天然气3.1.1分布概况赋存于古近系核桃园组深灰色泥岩、砂岩、泥质白云岩和油页岩等产油岩系中。已发现有南阳市宛城区魏岗,新野县东庄、赵凹,唐河县张店、王集、周庄、井楼,桐柏县双河、安棚等油田。魏岗、张店、双河、安棚油田为中型规模,其余属小型规模。魏岗油田面积44.48,油层埋深1500m~2000m,储油层厚30m~90m,平均有效油层厚10m,原油比重0.87t/。双河油田面积30.4,有9个油层组成,厚531m~1530m。井楼油田面积16.2,储油层厚10m,埋深200m~400m。3.1.2区域地质背景南阳凹陷隶属南襄盆地,位于秦岭褶皱带和扬子板块北缘断裂带的结合部位,是燕山晚期发育起来以古近纪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断坳型盆地。盆地面积约17000,发育北西、北东向两组主断裂。断裂的切割和块体的升降差异,使其具明显的南北分带、东西分块、隆凹相间的盆岭构造格局。南阳凹陷面积约3600。3.1.3东庄油田成矿特征3.1.4张店油田成矿特征研究发现张店油田油层具有明显的叠瓦状油藏规律性,其表现特征如下:⑴含油井段集中、层位多、面积小,油层在剖面上和断层呈“屋脊”状搭配,叠加图在平面上呈“叠瓦”状。⑵油藏在平面展布上均表现为顺断层走向呈狭窄条带状分布。⑶油层、油气显示与断点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油层在剖面上均处于主控断层断点下高部位,含油高度小(50m~100m)。⑷紧接每套油层之下均有一套连续的油气显示层段,每套油气显示层在显示级别上表现为油浸一油斑一油迹的连续变化特征。断层的封闭具有广泛性和相对性,断层封闭的广泛性是张店油田油层多的主要原因,断层封闭的相对性造成了该油田大多数油层含油高度较小。另外,盖层的优劣对油藏含油高度具有一定影响。3.2煤矿主要分布在南召县霍家庄、康庄、留山,方城县袁店、大连山、陶庄、丰山一带,统称南召煤田。产在上二叠统留山组,有一层厚0.1m~4.57m,呈似层状、透镜状、鸡窝状,不稳定,以贫煤为主,次为瘦煤。翟家庄煤田勘查后有储量2680.6万吨,为高灰份富硫煤,适宜做民用燃料。3.3油页岩分布于桐柏县吴城,矿层含在新近系五里墩组中。长7km,宽2km,平均厚50.3m,埋深300m。含岩系分11个矿组124个单矿层,有24层可采,总厚度18.87m。含油率4%~6.69%,平均5.78%,发热量514cal/g~4149cal/g。3.4石煤分布在内乡县城关、岞岖、西庙岗和淅川县上集、毛堂、黄庄、香花、宋湾、仓房、大石桥等乡,产在寒武系下统小泉沟组下段上部,含煤岩系厚20m~30m,单层厚1m~4m,最厚7m~10m。石煤发热量800kcal/kg~2500kcal/kg,平均灰份76.41%,硫1.67%,挥发份6.03%,伴生钒、铜、钼、镍、钇、钛、银、磷、铬、钴、铀、铅、锌等20余种元素,其中五氧化二钒平均含量0.997%,石煤总量超过2亿吨。4分析结果4.1总特征⑴南阳地区矿产种类的多样性。⑵南阳地区金属矿产分布的不均衡性,以贵金属类金、银最为丰富。⑶南阳地区非金属矿产的特色性。⑷南阳地区能源矿产的主导性。⑸区域分布的规律性。4.2分布特征南阳地区的优势矿产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集中成区、成带分布的特点。石油、天然碱集中分布于南阳盆地及盆缘地区;东西向绵延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为“高铝三石”-石墨高档耐火材料系列矿产集中分布区;桐柏地区为金、银、铜、铅、锌、铁多金属矿集中分布区,为我省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低山-山前交通便利地区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大理石等建材类矿产,便于开发利用。西部山区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远景找矿潜力较大,为资源的接替勘查与开发提供了后备基地。4.3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变质型、热液型、矽卡岩型、岩浆型等,其中以沉积型、变质沉积型、矽卡岩型最具工业意义。5结论根据目前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将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分别作如下分类:⑴能源矿产重点开采:石油鼓励开采:油页岩禁止开采:石煤、高硫煤炭⑵非金属矿产重点开采:天然碱、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鼓励开采:金红石、磷、萤石、岩盐、水泥灰岩(大理岩)、饰面花岗石、饰面大理石、白云岩、石英岩、含钾岩石、重晶石、高岭土、石膏、蛭石、滑石、水晶、白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分析新人教版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2025届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消费品零售渠道变革-全面剖析
-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第11篇-全面剖析
- 智能电网控制技术-全面剖析
- 研究iOS9下AR交互方式的创新-全面剖析
- 丽水龙泉市属国有企业招聘真题2024
- 智能调试算法研究-全面剖析
- 数据隐私与隐私保护的社会影响-全面剖析
- 多源数据融合在监控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3课 《赤壁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
- 第5章 层次分析法课件
- 情感纠纷案件调解协议书
- 咯血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车间主任培训》课件
- 感染性休克急救流程及应急预案
- 历年全国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汇总及答案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册
-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小班语言《小兔乖乖》课件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登记表(科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