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_第1页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_第2页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_第3页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_第4页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

为了改善国内城市的大气环境,全国各大城市正在加快液化气汽车的发展速度,作为其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也在迅速发展,以下是对加气站规范的简要介绍。

一、气站的分类

按照站内液化气的最大存量来分,加气站可分为三级:较为合理的分布是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一般都具备较宽阔的场地,适合建一级加气站;在人口稍微密集的地区,适合建设二级加气站;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宜建设三级加气站。总的说来,哪些地方可以建设加气站,适合建哪一级的加气站,主要由规范和实际的场地条件决定。

按照储罐的不同形式,加气站可分为地上储罐式和地下储罐式两种,两者的主要区别还在于为汽车加气的液化气泵不同,如果采用地下储罐,每个储罐上安装1~2台潜液泵,或在地面安装专为地下储罐设计的离心泵,如果采用地上储罐,则在储罐附近安装至少两台地面烃泵。采用地下储罐的加气站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距离市中心近,场地小的加气站多采用这种形式,但工艺相对复杂一些,管线和各种阀门的密集程度也大,投资也较大。采用地上储罐的加气站受规范要求占地面积较大,但工艺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投资额度较小。

按加气站的功能来分,可分为综合型和单一型两种。综合型即站内同时具有加气系统和加油系统,目前北京市拟建和待建的加气站多采用这种形式,有的是新建整个双燃料加注站,有的是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改造。单一型加气站即站内只具有液化气加气系统。

总之,选择什么形式和规模的加气站,由场地条件、投资大小等实际情况决定。

二、加气站的运行

1.储罐进液汽车槽车将液化气运至站内,进液可分为三种方式:①利用站内卸车泵卸车,这种形式是较普遍的形式。

②利用装有卸车泵和计量系统的槽车卸车,这种形式简化了站内的卸车系统,节约了成本,但受槽车类型的限制。

③利用站内压缩机卸车,这种形式的压缩机系统相对复杂一些,除了卸车外,还具有其他功能,但投资相对较高。

2.加气:当加气枪被摘下,或手动开关打开时,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潜液泵或地面泵启动,将储罐内的液化气经储罐区的地上管线和中途的地下管线送至加气机,经加气机计量后,由加气枪进入液化气汽车内的储罐。正常情况下,每只加气枪的平均流量在25~35升/分钟。

三、加气站内的建筑设施

加气站内必须有的建筑设施为:配电室、仪表间、加气岛及其罩棚。如果采用地下储罐,需要建造储罐池。根据采用的工艺不同,有的站内还设置独立的压缩机室或泵房等设施。如果是综合型的站,一般加气系统与加油系统相对独立。

四、其它

为了保证加气站的安全运行,站内都设有安全防护系统,必须有的包括:消防系统、防雷防静电系统、浓度检测及报警装置。另外,储罐进液口、潜液泵出口、加气机前等部位应装有能远程控制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则有加气站所采用的工艺和投资额度决定。

有些工艺较先进的加气站除了设置就地显示的仪表外,还在仪表间内设二次仪表,有的液位计还具有瞬时液位的数字显示和超高或过低液位报警功能,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加气站的顺利进行。

附表:液化气加气站设备一览

序号

项目

价格

备注

1

两台10立方米地下储罐

160,000

含防腐和电保护

2

潜液泵2台

250,000

进口设备

3

加气机2台

250,000

进口设备

4

其它液化气工艺系统

200,000

含进口材料

5

配电系统及防静电接地

200,000

6

自控系统

100,000

7

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

60,000

8

消防及给排水等

100,000

不含水源与站外部分

液化气站设备安全技术及措施

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发布时间:2009-10-619:05:24

1、引言。

在城市内建设的液化石油气站(如小区气化站、混气站和加气站等)应安全使用。保证安全有二种途径,一是主要通过比较大的安全间距来减少事故的危害,二是主要通过技术措施保证运行的安全。为减少事故而需设置的安全间距是很大的。为了防止较大事故(如发生连续液体泄漏,泄漏时间30min)的安全距离:静风为36m,风速≤1.Om/s时下风向为80m;为防止重大事故(如爆发性液体泄漏)的安全距离:静风为65m,风速≤1.0m/s时下风向为150m。这对一般液化石油气站难以实现。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很难找到一片空地专用于液化石油气站建设。这就要求液化石油气站的建设应以安全技术为主,即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防止燃气泄漏措施,满足液化石油气站的建设的发展的需要。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存系统发生重大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是:储罐、储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接口和阀门、汽车槽车的卸液处。其他部位若发生泄漏,只要操作人员能迅速切断相关阀门的采取控制火源等措施后,基本不会引发爆炸等大事故。

2.1预防储罐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

(1)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检查和验收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其中城市液化石油气站储罐的设计压力为1.77MPa。

(2)储罐的接管除出液管端口随选择的加气泵要求外,要求将其他管道端口设置在罐顶,优点是:一旦管口接头发生泄漏主要是气相,便于处理。

(3)为防止储罐超装可能纺发的事故的隐患,要求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液位上限报警装置。压力温度、液位3个计量仪表,除现场指示外,并远传至中央控制窒,以便操作人员随时监视。

(4)在液化石油气站内设置比较完善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紧急切断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的电源。

(5)为防止地下储罐的腐蚀,应采用特加强级防腐;为防止储罐生发点为腐蚀和局部的腐蚀,应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措施。

(6)应重视对储罐基础沉降的限制,防止储罐接管严重受力,形成事故隐患。

2.2预防储罐外接管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

(1)若储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法兰及阀门发生泄漏,处理较为困难,尤其地下储罐无法处理空间。第一道貌岸然法兰接口的连接,应遵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产于加强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通知)(质技监局国发[1999]143号)规定,应采用高颈对焊法兰、金属缠绕片(带外环)和高强度螺栓紧固的组合。阀门及附件应按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配置,并应采用液化石油气介质专用阀门的附件。

(2)强调储罐首级关闭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对进液管、气相回流管上宜选用内置式止回阀;出液管上应选择内置式过流阀或外置式紧急切断阀。罐外第一道阀门的进口侧应对着储罐,即在阀杆发生脱扣等事故时,可采用装卡堵漏,此时的阀体上腔处于卸压区。按此要求,可避免由储罐的第一道法兰接口和阀门发生泄漏。

(3)因储罐的排污管接口和阀门冻裂而引发泄漏,国内已发生多起重大贡献事故,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极为重要。各液化石油气站应制定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如倒膜、装卡箍等。排污管在运行中应防止积水和采取防止结冻的措施。

2.3防止槽车卸液时发生事故的技术措施。为防止槽车卸液是雪生事故的技术措施,与槽车连接的液相管道上宜设置拉断阀的紧急切断。气相管道上宜设置接断阀。在卸液运行中应有专人负责,遵守操作规程。

2.4合建站的运营安全。为保障液化石油气站和油气合建站的运营安全。要求:

①液化石油气和各类油品在装卸、充装过程中都应设法控制和减少泄漏,并严格控制泄漏和放散时的相互影响;严格控制气相液化石油气窜入到汽、柴油储罐内;应严格消除静电影响;

②消除事故发生后的相互影响,即一个储罐若发生泄漏、着火、爆炸等事故时,不得影响相邻储罐。

在市区内所建的液化石油气站宜采用地下罐,采用地下、半地下储罐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事故。罐外的火灾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安全性较高。地下储罐的主要接管设置在储罐的气相空间,一旦发生泄漏也仅是气相,易于处理。泄漏到大气中的液化石油气,只要站区工作人员处理得当,不会酿成爆燃。

3、事故防范措施

(1)从技术上限制液化石油气站发生

重大泄漏事故,主要事故防范措施见表1。

(2)液化石油工业气站泄漏事故的治理措施见表2

有些部位泄漏事故难以短时完成堵漏,且倒罐困难,如罐体发生点蚀孔泄漏,可采取人工引燃从混凝土盖板外窜的液化石油工业气。采用该法的前提必须是:在泄漏点周围的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爆炸极限下限的确20%,且应不存在其他非引燃泄漏。同时,应时刻做好灭火准备和进行倒液、堵漏的措施。

重大泄漏事故技术防范措施。储罐的爆裂泄漏①提高储罐的设计压力,相当于提高储罐的耐压能力和腐蚀裕量;②防范超装和安全放散的措施;防范储罐腐蚀的措施;③采用地下、半地下储罐,避免了外来火灾的影响。

罐外第一道接口、阀门的大跑气①第一道法兰的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②内置式阀门的使用;③排污管的防冻裂等措施;④设置法兰卡箍、阀门卡箍的紧急堵漏;⑤防止储罐基础下沉造成管道等受力变形。

槽车卸液连接管大跑气①设置了拉断阀,防止槽车误启动事故;②设置了紧急切断阀,事故萌芽期亦获得处理;③槽车和卸车点间距离达不到行车宽度;④卸车专人管理,卸车期间禁止加油加气。

泄漏内容治理措施。入孔法兰处的泄漏堵漏堵漏:拧匀螺丝、装卡堵漏等约耗时20min,并应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驱散泄漏的液化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