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七下音乐教案_第1页
上海版七下音乐教案_第2页
上海版七下音乐教案_第3页
上海版七下音乐教案_第4页
上海版七下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歌曲《回忆童年》导学案(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童年的记忆单元目标:1.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儿童时代生活的回忆,从而对少年时光加倍珍惜,孕育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通过对钢琴曲、歌曲、轻音乐等不同体裁的描绘儿童生活的音乐作品的欣赏,体验音乐中所表达的童趣与天真烂漫的真情实感,了解作品不同的风格。3.能用连贯的声音、朴实的情绪及合适的形式唱好歌曲《回忆童年》,切实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童年的美好情景。4.能用创造性的活动方式再现童年情景,加深对音乐的理解。5.初步了解“轻音乐”这一音乐体裁,了解“速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法律渗透: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的健康和成长是我们关注的,也预示着祖国的未来。第一课时《回忆童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开心一刻——童年游戏导入还记得儿时的游戏吗?请你在歌曲《回忆童年》欢乐的歌声中演示一下你曾经玩过的游戏动作,让大家踩踩是什么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叫两个小组分别演示。活动建议:(1)根据图示,可以做以下游戏:踢毽子,滚铁环、跳橡皮筋、捉迷藏等(2)上来做游戏的同学不一定有实物,可做模拟动作。二、学生学习新课《回忆童年》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作词作曲,调门,节奏,演唱速度等作词郑南作曲徐东蔚调门1=C节奏速度稍快、高兴地这是一首结构为一段体、大调式的创作歌曲。拍的节奏使歌曲充满愉快与摇曳的感觉,具有丰富的舞蹈律动感。2、教师教唱歌曲简谱。3、教师介绍歌词。4、学生听范唱,因为该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可用听后哼唱的方法。5、教师教唱歌词。歌词有四段,在学会歌曲以后,第一、二段采用领唱,以变化演唱形式。6、分组进行表演活动:喜爱表演的同学编律动,编舞蹈;会乐器的如吹笛子;节奏感强的配上打击乐器;其他集体演唱歌曲。三、欣赏钢琴组曲《童年情景》选段《捉迷藏》部分学生围圈做游戏捉迷藏,其他学生欣赏乐曲。教师引导,钢琴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儿时的情景:忽隐忽现的孩子们,相互追逐又很快地各自躲闪——那是花季少年对儿童时代朦胧的记忆。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是什么1.教学所得:同学们学到了八六拍的歌曲,它的节奏比较快2.教学偶得:通过两个班教学之后总结了节奏的准确度3.智慧火花:当同学们都露出回忆时的喜悦时是开心的,心情也被带动起来。.教学败笔:前面两个班没把握好节奏所以学生没唱好也没学好5.拦路虎:第二课时《童年的回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欣赏《童年的回忆》教学重难点:1、音乐的速度、情绪。2、听辨“3、5、6”的音高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同学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2、初听音乐:边听音乐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3、再听音乐(学生可闭上眼睛回想情景),从中感受音乐进行速度的快、慢与欢快、甜美的关系。4、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师:请同学们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板书:快慢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可请一位同学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的走进行比较,引出“中速”并板书。5、再听音乐。师:同学们说说第1、2段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生:回答,并完成书上练习。6、小结。二、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导入:同学们,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2、初听歌曲。师:请同学们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有幻灯的可出示歌词)生:欢快、活泼、热烈、积极向上。3∕4拍。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这首歌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曲作者郑律成„„。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4、复听歌曲。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师:A、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B、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C、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生:回答。6、编创与活动。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再次放录音,请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三、听辨练习。1、请学生用“LU”模唱356三个音。2、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组音中的哪个音?哪个音高?哪个音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A、355356B、533663(每组音弹三遍)四、小结。师生再见。1.教学所得:一二班学会了聆听,在听音乐的时候很安静2.教学偶得: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还不错,可以继续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3.智慧火花:当同学们沉浸在音乐中时,他们事快乐的4.教学败笔:四班没有完成聆听,第一首歌曲学的不太好,花时间多了,下节课来听。5.拦路虎:要找找几个同学来谈谈他们的情况,学习的时候过分活跃第二单元欧洲风情导学案教学内容:综合活动课听辨、学唱、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欧洲各国的歌曲2.欣赏外国歌曲时了解其特点3.在唱歌曲时感受一下外国歌曲与中国歌曲的不同4.音乐网上行板块学习和积累一些音乐知识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唱歌欣赏教学用具:CD播放器,有条件时用多媒体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会唱外国歌曲吗都会哪些呢?今天让我们去欧洲旅行一下了解欧洲各国的歌曲风格,学唱一下这些歌曲新课:1.听音乐辩服饰:通过听三小段音乐《西班牙斗牛舞曲》《波兰舞曲》》《蓝色多瑙河》辨别与之相适应的舞曲。2.唱歌:学唱爱尔兰民歌《夏日最后的玫瑰》说说歌曲的给你的感受3.欣赏:管弦乐《匈牙利狂想曲》熟悉作曲者,管弦乐《法兰多舞曲》感受歌曲特点。管弦乐《绿袖子主题幻想曲》歌曲《我的太阳》说说歌曲想表达的意义4.活动与创造:吹吹打打,听赏思考听音乐片段,说说它们与本单元的哪些乐曲相似并连线5.快乐点击:欣赏名曲《西班牙舞曲》聚焦民歌《到留声湖去》教学所得:通过学习大致知道了一些欧洲歌曲教学偶得:通过听赏发现同学们还是有一些乐感的,能简单辨别和判断智慧火花:在听赏时也能体会到快乐第三单元希望的田野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丰收之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歌曲中较为复杂的切分节奏、装饰音的演唱方法,吐字清晰、气息流畅,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歌唱。2、情感目标——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体会劳动者丰收的喜悦之情,用质朴的歌声表达对生活、对自然、对劳动的热爱,引导学生关关注地方民歌,产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3、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分析乐段、节奏、为演唱伴奏等方法逐步掌握较难歌曲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及演唱情绪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歌唱并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准备手鼓或铃鼓等特色乐器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一段有关新疆的视频,让学生从画面中初步感知新疆的人、物、景和歌舞,从而心情愉悦地投入音乐课的学习。一、导入新课(音乐搜索)美丽的姑娘、热情的舞蹈,诱人的葡萄,欢快的手鼓,今天我们将在这样的氛围下一起走进新疆。新疆有“歌舞之乡”的美誉,音乐和舞蹈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同学们一定听过不少新疆歌曲,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在下面的音乐中找出新疆歌曲,并说说你是怎样来判断的。1、《杨柳青》江苏2、《达坂城的姑娘》新疆3、《牧歌》内蒙4、《酒歌》藏族5、《青春舞曲》新疆学生交流判断方法;教师小结:【新疆民歌】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十三个民族。新疆民歌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b7、#1、#2、#4、#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点击乐器图片,并介绍手鼓/铃鼓的演奏方法,拍打歌曲中的节奏请学生模仿)二、学习歌曲《丰收之歌》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好听的,但是有一点难度的新疆歌曲《丰收之歌》。2.胡松华演唱《丰收之歌》(出示歌谱和问题——歌曲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绪?)3.分析歌曲⑴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歌曲描绘了新疆人民喜获丰收的场面,透过歌声我们仿佛看到金色的麦浪,诱人的葡萄,香甜的哈密瓜以及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情景,歌曲充满热烈欢快的情绪。(提问:同学们能否从不同的节奏型,情绪的变化来为歌曲划分段落?再听歌曲原唱)⑵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歌曲为单三部曲式a+b+a+结束句4.分组分段学习歌曲⑴第一组学唱a段,请第二组的同学为第一组伴奏,并听一听他们有哪些地方唱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够准确;(教师针对问题,指导难点节奏——切分音、波音)⑵第二组学唱b段,请第一组的同学为第二组伴奏,并听一听他们有哪些地方唱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够准确;(提示三连音的节奏,强弱记号的演唱)⑶全体学唱结束句,教师用划拍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连线音符的时值。⑷小组学习成果展示,采用分组演唱的方法演唱全曲并适当加入伴奏。5.有感情地演唱全曲⑴讨论你认为用怎样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演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现歌曲?⑵按要求合作演唱全曲:女同学演唱红色的歌谱部分,男同学演唱绿色的歌谱部分,未涂色部分由老师演唱。老师演唱的部分,请同学们用拍手或是打击乐器来伴奏。提供伴奏节奏型:X—X—︱XXXXX︱⑶请个别学生表演新疆舞蹈,其他学生一部分打节奏一部分演唱歌曲。三.评价与总结⑴评价同学们演唱的效果并提出要求;⑵好听的新疆歌曲有很多,“西部歌王”王洛宾搜集整理了很多的新疆民歌,通俗歌手刀郎也创作了一些有新疆风格的歌曲,下面我们就来个赛歌会,唱一唱新疆歌曲,更好地感受新疆音乐的特色。(学生可以分成两大组开展比赛,老师也可提供一些音乐让学生演唱新疆歌曲。)第四单元草原牧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银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歌声问好。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它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由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民歌,(看书:学习什么是“中国民歌”?并能理解。)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新课内容:1、师:这是一首由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回答。2、师:(小结)歌曲用诗的语言勾勒了一幅草原美景,蒙古人民过着自由,舒畅,美好的生活,那么对于这样美丽的蒙古族你有哪些了解呢?生: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提示)同学回答。(课件从蒙古族的居住,运动,饮食,音乐,舞蹈,语言,服装,礼节,等方面收集的图片。)3、师:(小结,)给予评价。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歌曲一定很有特点,今天我们共同学唱一首蒙古民歌《银杯》,听一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聆听(播放歌曲视频)生:回答。4、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面?表达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生:回答,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来学唱这首歌吧!聆听(教学光盘)5、视唱旋律。6、随琴单旋律演唱。讲解:(1)“X.X”、“XXX”节奏。(2)倚音:在记谱时比主音小(跳度大),倚附在闰音前面,起到装饰作用。在演唱时不能占主音太多时间,越短越好。7、自由读词。师问:“赛勒日外咚赛”是什么意思?8、填词,有感情地演唱。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热情豪爽?找学生表演。9、学习长调、短调。(播放课件)师:比较银杯是长调,还是短调?生:回答。10、师:通过对蒙古民歌长调、短调的学习和理解,让我们对蒙古族民歌在情绪、情感上有了更多了解。让我们再用优美、抒情的歌声体验民族风情吧!学生齐唱。四、小结师: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希望我们能记住和更加走近美丽多彩的民族——蒙古族。板书设计银杯短调特点:1:音乐起伏较大。2:旋律优美抒情3:欢快、热情、豪爽的情绪4:运用装饰音:滑音、倚音课后反思1、“赛勒日外咚赛”这首唱的不是很好,特别是“赛”这个音,需要的气息比较长,可能学生的气息还不够,因此速度可以加快一些2、敬请干一杯”也是一样,注意气息3、长调和短调,应该那些作品来给学生听听,区别一下。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考与鉴赏音乐的积极性。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教法学法:试唱法、表演法、听赏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学生喜欢的教材分析本课以草原上的蒙古族为主线,通过听、唱、演、思来了解蒙古族民歌以及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先给学生听无伴奏合唱《牧歌》,与此同时用多媒体展示蒙古草原的风貌,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享受中开始学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从中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继而引导学生欣赏马头琴独奏《我从草原来》,在充分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让学生参与才艺展示活动,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展现蒙古族音乐。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教学难点:音乐材料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草原的音乐、图片、民族风情。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提问,你去过草原吗?你心中的草原是怎样的?想感受古诗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草原风情吗?(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中有乐器伴奏吗?那你们能听出哪几个声部呀?听后回答1、同学描绘一下这首歌曲所表现的画面。(说得非常好)这首歌曲是放牧时演唱的歌曲,叫《牧歌》。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2、这种只用人声歌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就叫无伴奏合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个声部组成的。师引导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3.你是怎么知道这是蒙古的民歌?(请一两名同学谈谈)歌唱草原的歌曲就一定是蒙古民歌吗?还可能是哪儿的民歌?(引导学生说出四大牧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草原旅行,了解一下草原上的生活和歌曲。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说出四大牧场的地理位置。(三)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1、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美、创造美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5.让学生简介课前搜集的蒙古民族风俗(课件展示图片或录像),然后教师补充。如果你来到蒙古,蒙族同胞会先跟你亲切地说“塔、赛白奴”,“您好”。请同学和我一齐说一遍。然后给你端来可口的奶茶,请你吃烤全羊,让你一饱口福。再带你去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还会带你去祭拜他们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陵。(四)学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1.教师或磁带范唱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提问: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与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表演上有何不同?(在学生对蒙古草原有了初步印象后,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清新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总结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宽广、舒展。4.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用M唱)在学唱歌曲时,尽管淡化识谱学习,以降低学习对乐谱的畏惧感,这样学生就摆脱了牵的绳索,教师在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空间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去评述本歌的情绪、线条,并让学生体会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5、教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体会歌曲的意境。6、以多种形式练习歌曲。(可分男女声部,可配合肢体动作)(五)蒙古族乐器马头琴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马头琴。马头琴是拉弦乐器,音色柔和浑厚,独具特色。演奏技术丰富,既可以为民歌、说唱音乐伴奏,也可以独奏。欣赏马头琴独奏:《我从草原来》提问:作品的情绪?节奏?旋律?回答:情绪热情,节奏紧凑,旋律动感、流畅(六)知识拓展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师: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中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乘着歌声的翅膀、踏着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更增加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内容:欣赏《万马奔腾》《天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3、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教学重难点:1、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2、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万马奔腾》1、播放《万马奔腾》,设问: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什么?(乐器音色很特别,想到在大草原上很多匹马在奔驰的场面)。2、介绍马头琴:图片(1)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2)音色深沉、粗犷、激昂。常用于独奏、民歌说唱的伴奏。(3)演奏姿势: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3、简单介绍马头琴的故事。4、再次聆听《万马奔腾》,边聆听边表演音乐。(1)观察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2)同学们聆听《万马奔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5、讨论:从刚才的参与音乐表演中,你体会到什么?(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二、欣赏《天边》来自草原的天籁,深情感动天与地。布仁巴雅尔的歌声质朴流畅,仿佛山涧里流淌的溪水沁人心脾。那种深沉幽远的演唱风格将歌曲《天边》的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吉尔格楞(《天边》词作者)好喜欢这首歌,音乐感丰富,不仅表现出民族音乐富于浓郁地域特色的独特而优美的旋律,又把时尚和流行的编曲和配器融入其中,听起来耳目一新,充满全新的时代感。这种尝试和探索也将给民族音乐以新的发展和空间。三、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蒙古族代表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天边》这首歌曲,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今天学习的只是祖国众多民族音乐中的一种,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就能欣赏到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体会到各民族音乐的精神。四、下课学生在音乐声中下课。第五单元爱心呼唤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体验本单元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以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关爱社会、关心他人。2.学会用自然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爱的人间》3.聆听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天下一家.》,能够判断歌曲的演唱方法,并体验不同演唱方法所表达的不同意境。聆听歌曲《重返校园的小阿妹》,感受歌曲民族性的风格。4.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拓展音乐视野,体验音乐中美好的情感。5.初步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6.在歌唱中渗透法制教育《残疾人保护法》课时:2课时教学重点:唱歌《爱的人间》教学难点:歌曲节奏和演唱方法的掌握第一课时(一)唱歌《爱的人间》1.演唱歌曲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歌曲开始与结束前再现的旋律作对比变化,前者唱得稍慢、深沉,后者激动、稍快些。2.找出歌曲的高潮乐句,并合理的分配音量和力度。3.歌曲结束时的重复乐句,“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应表现意蕴悠长,力度上放慢弱处理,深化“爱的人间”的意境。(二)欣赏《你是这样的人》1.聆听时,结合周总理的感人事迹来进行欣赏。2.让学生回答歌词所要表达的内涵,带学生朗诵歌词,深刻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思考男中音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从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入手。(三)欣赏《天下一家》1.指导学生分段聆听领唱与合唱的段落。2.引领学生体会流行歌曲口语化、通俗化的特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用听唱法教学生用英文演唱部分乐段。3.讲述通俗歌曲特征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探讨通俗歌曲的存在价值。教学所得:在唱这首歌曲时,同学们学会了演唱这首歌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