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xxx公司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汇总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运动生理学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是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并应用这些规律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和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的一门科学。学习运动生理学的任务:(1)了解人体整体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实现这些功能的机制;(2)掌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所产生的反应(运动反应)和适应(运动适应)变化及规律;(3)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生理学原理,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为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研究对象:人体,确切说是在运动过程或长期系统体育锻炼影响下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研究目的:为大众健身锻炼、学校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提供科学指导。2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应答性反应。特点:迅速、短暂、局限。(2)体液调节:通过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功能进行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3)自身调节: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活,但有意义。3肌肉的收缩过程:(1)兴奋—收缩耦联:指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子(媒介物)。(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3)收缩肌肉的舒张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肌肉的收缩:由运动神经以冲动形式传来的刺激引起的。4肌肉的收缩的形式:(1)缩短收缩(向心收缩):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特点:肌肉长度缩短,肌肉起止点靠近,骨杠杆发生位移,负荷移动方向与肌肉用力方向一致,肌肉做正功。(屈肘、高抬腿跑、挥臂扣球);(2)拉长收缩(离心收缩):指肌肉积极收缩所产生的张力仍小于外力,肌肉被拉长的一种收缩形式。特点:肌肉积极收缩但仍然被拉长,肌肉起止点远离,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与阻力方向相反,肌肉做负功。(跑步时支撑腿后蹬前的屈髋、屈膝等)(3)等长收缩(静力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特点: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骨杠杆未发生位移,肌肉没有做外功。5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张力与速度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呈反比关系: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作等长收缩;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2)长度与张力关系: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是前负荷。前负荷使肌肉收缩前即处于被拉长状态,从而改变肌肉收缩的处长度。逐渐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也逐渐增加;当初长度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此后,再继续增加肌肉收缩的初长度,张力反而减小,收缩效果亦减弱。5快肌纤维(FT,或ІІ型)肌浆网较发达,反应速度快,收缩力教大,无氧氧化酶活性高,无氧代谢能力强,但易疲劳;慢肌纤维(ST,或І型)线粒体数量多且直径大,毛细血管分布比较丰富,且肌红蛋白较多,甘油三酯含量较高,有氧氧化酶活性高,有氧氧化能力强,可持续长时间运动。6呼吸: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7呼吸的形式:(1)腹式呼吸是以膈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如支撑悬垂、倒立(2)胸式呼吸是以肋间外肌收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3)混合式呼吸。8肺通气功能的指标:(1)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最常用的测定肺通气机能的指标之一。(2)时间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气之后,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呼气。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3)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等于潮气量与每分钟呼吸频率的乘积。反映一分钟通气的能力,不仅是反映容量,而且也反映通气速度。(4)最大通气量:是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是检查肺通气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5)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评价呼吸效率。9氧通气当量:指每分通气量和每分吸氧量的比值(VE/VO2)。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人安静时氧通气量为24(6L/0.25L)10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在肺通气过程中,呼吸系统中的解剖无效腔没有气体交换功能,容量约为150ml,真正能够进入肺泡的有效气量,应是每次吸入的气量除去无效腔容量的那部分。浅而快的呼吸和深而慢的呼吸,其肺通气量可能是一致的,但由于无效腔的存在,肺泡通气量不同。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为: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如相同的肺通气量时,呼吸频率为8次/分,潮气量为1000ml,肺泡通气量为6800ml/min,但若呼吸频率为16次/分,潮气量为500ml,肺泡通气量则为5600ml/min。由此可见,深而慢的呼吸对肺泡气的更新比浅而快的呼吸要多。安静时,呼吸采用适当的深度与频率次数,既节省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保持了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交换。11运动时应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如何合理地运用憋气呼吸的形式、时相和节奏等,必须适应技术动作的变换,必须随运动技术动作而进行自如的调整,这不仅可以提高动作质量,同时也可以推迟疲劳的产生。(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根据动作的特点灵活转变呼吸形式,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和运动成绩。如如支撑悬垂、倒立时,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时,应以胸式呼吸为主。(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通常非周期性的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时相,应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如两臂前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体或反弓动作时,采用吸气比较有利;在完成两臂后伸、内展、内旋、收胸、塌肩、屈体或团身动作时,采用呼气比较顺当。但也有例外,如杠铃负重蹲起时的展体,改为呼气较好,这时应首先以考虑发力和完成技术动作为主,然后在考虑吸气与呼气的时相协调。憋气是指或深或浅的吸气后,紧闭声门,做尽力的呼气动作。通常在完成最大静力用力的动作时,需要憋气来配合。憋气对机体有良好的作用,如引起肌肉张力的增加,为运动环节提供有效收缩条件等。但其不良影响也不能忽视,如增加胸内压、静脉血回心不畅、出现头晕等症状。所以应运用正确、合理的憋气方法:(1)憋气前的吸气不要太深,(2)结束憋气时,呼出气应逐步而有节制地进行,(3)憋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不必每一个动作都运用憋气。12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运输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血浆中的水分、血浆蛋白及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工具。(2)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3)保护和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通过吞噬和免疫反应来实现机体自身保护和防御外来微生物的侵害,称为细胞防御。13氧解离曲线的意义:氧解离曲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是指反映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近似“S”型,这一特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氧解离曲线可分为三段:(1)氧解离曲线上段:曲线平坦,此阶段氧分压较高。意义:为机体摄取足够的氧气提供较大的安全系数。(2)氧解离曲线中段:曲线较陡,此阶段氧分压稍有降低,血氧饱和度便会明显降低。意义:保证正常状态下组织细胞的氧气供应。(3)氧解离曲线下段:曲线最陡,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显著下降。当组织活动加强时,氧气需求量增加,氧与血红蛋白进一步解离,释放氧气。意义:代表氧气的贮备,使机体适应组织活动增强时对氧气的需求。氧解离曲线左移的意义是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增强;右移的意义是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降低。14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血液中的PCO2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以及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的增多,都使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下降,氧解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更多的氧气;反之,血液中PCO2下降、PH值升高、体温降低和2,3—二磷酸甘油酸的减少,都使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提高,氧解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氧气。15运动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1)氧解离曲线偏移,改变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分别说明氧解离曲线向左偏移或向右偏移所指示的含义。(2)运动引起机体血液中PCO2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从而使氧解离曲线向右偏移,有利于向肌肉组织释放更多的氧气。(3)长时间运动可使体内2,3—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升高,使氧解离曲线向右偏移。运动促使氧解离曲线向右偏移,降低血红蛋白和氧气的亲和力,释放出更多的氧气,供机体利用。16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红细胞数目因运动而发生变化,其数量变化与运动的种类、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胞增加得更明显。在同样时间的运动中,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得越多。但这种增多很大程度上与血浆的相对和绝对减少有关,不能以单位容积血中红细胞的绝对数值作为评定红细胞数量变化的依据。运动后即刻观察到的红细胞数目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液重新分布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增加是暂时性的,运动停止后便开始恢复,1—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17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数量增加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这种现象可视为运动员血液系统对运动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高,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这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总量的增加与进行紧张训练和比赛时红细胞的工作性溶解作用刺激加强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机制有关。安静时运动员的红细胞浓度下降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它降低了血黏度,减少了血循环的阻力,减轻了心脏负荷。而在肌肉活动时,血浆的水分丧失使血液比安静时相对浓度,保证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应提高,但又不至于明显影响血液流动性,所以优秀运动员在运动中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这说明运动员可承受血液中较大幅度的工作性变化而使血液能维持在正常状态,并且对于提高氧的运输能力仍有较大潜力。18如何运用血红蛋白指标科学指导运动训练: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可与氧结合或分离,运输氧到细织,供细胞代谢的需要。运动员经过系统的运动训练,其血红蛋白量会发生一些变化。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的变化是一致的。运动中凡能影响细胞的因素都能影响血红蛋白。由于血红蛋白指标相对稳定,又能较敏感地反映身体机能状态,所以常用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血红蛋白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因此,保持血红蛋白值在最适程度范围,可使运动员达到最佳机能状态,这也是科学地进行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评定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时,应考虑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针对每一个体情况测定和分析。在应用血红蛋白指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冬训期间评价标准应降低,女运动员月经期间亦稍低,这是正常的生理波动。(2)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个体差异。但男运动员血红蛋白值一般不超过17克,女运动员不超过16克。最低值不得低于本人全年平均数的80%。(3)血红蛋白指标主要用于评定运动员某个训练周期或阶段的机能状态,而不能用于评定每次训练课的情况。应结合其他指标(如无氧阈、尿蛋白、心率等),以及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运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4)血红蛋白指标的应用主要针对有氧工作为主的运动项目,其他运动项目只能将其作为参考指标。19论述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心脏泵血功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输出足够的血量,以适应机体各器官组织新陈代谢的需要。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如下:(1)心输出量:以每一平方米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安静或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脏功能的常用评价指标。(2)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心力储备的大小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要的适应能力,也反映心脏的训练水平。心力储备可分为心率储备、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3)心脏做功量: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心脏做功量是评价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20试述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1)心率。搏出量。心输出量。血压的变化。血液重新分配及肌肉微循环的变化。(2)心血管活动的调节:①心血管脏的神经调节:运动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与收缩调节血液分配;②心血管中枢的调节;③心血管反射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④体液调节: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21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使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工作能力。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逸的。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可,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故可将窦性心动徐缓作为判断训练程度的参考指标。(2)运动性心脏肥大: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与病理性增大在功能上有极显著的差别。运动性心血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运动性心脏增大有运动项目的特征。如以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举重运动员的心脏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增大却以心室增大为主。(3)心血管机能改善: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而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者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运动开始后,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以适应运动活动的需要。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可发挥心血管系统的最大机能潜力,充分动员心力贮备。运动后恢复期短,也就是运动时机能变化很大,但运动一停止就能很快恢复到安静时水平。22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单位时间内机体的最大摄氧水平及氧利用率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常用指标有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作能力,与耐力训练有关,是评价心肺功能的指标,也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因素:最大摄氧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可以认为最大摄氧量是最大心率、最大每博输出量及最大静脉氧差三者的乘积,心脏的泵血功能被称为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称为最大摄氧量的外周机制。肌纤维类型影响肌肉的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还受遗传、年龄、性别几训练因素的影响。23论述乳酸阈和通气阈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1)乳酸阈是指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乳酸阈的形成原因是供能方式发生变化,血乳酸大量堆积。通气阈是指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通气的形成原因是血乳酸急剧增加,同期量.二氧化碳排出两等指标发生非线形的上升。(2)可以预测和评定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及训练后耐力能力的提高。(3)个体乳酸阈是制定训练强度的有效指标。(4)可用于制定大众康复和健身运动的运动处方。通气阈是判断乳酸阈的一种非损伤性的方法。24乳酸阈及其影响因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乳酸阈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度的临界点。通常血液乳酸浓度为4Mm/L,约为最大摄氧量的60%—80%。影响因素:影响乳酸阈的因素有训练水平、运动项目、肌纤维类型及酶的活性、性别与年龄及环境条件等。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乳酸阈,长跑、游泳、自行车等项目运动的乳酸阈25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1)持续训练法: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键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练习时间要在5分钟以上,甚至可持续20分钟—30分钟以上。(2)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个体乳酸阈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有氧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个体乳酸阈提高。具体应用时,常用乳酸阈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3)间歇训练法: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要根据不同年龄、训练水平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强度和间歇时间。(4)高原训练法:在高原训练时,运动员要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可以大大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26试述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1).心率。搏出量。心输出量。血压的变化。血液重新分配及肌肉微循环的变化。(2)心血管活动的调节:①心血管脏的神经调节:运动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与收缩调节血液分配;②心血管中枢的调节;③心血管反射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④体液调节: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27试述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1)能源物质的贮备:①ATP和CP的含量:人体在运动中ATP和CP的供能能力只要取决于ATP和CP含量,以及通过CP再合成ATP的能力。极限强度运动中,肌肉中的ATP和CP在10秒内就几乎耗竭。短跑运动员的ATP和CP供能能力高于马拉松运动员和一般人;在完成相同负荷的无痒运动时,运动员血乳酸积累的出现较一般人迟,表明运动员能通过ATP和CP供能完成更多的工作。②糖原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这是糖无痒酵解能力的物质基础。通过训练可使机体糖酵解能力提高。(2)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官活动的协调等。糖酵解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值产生影响,超过一定程度会使工作能力下降。(3)最大氧亏积累:剧烈运动时,需要量大大超过摄氧量,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目运动的力量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它是衡量机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标志。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最大氧亏积累值明显高于耐力项目运动员;接受无氧训练后机体的最大氧亏积累明显增加27三个能源系统:1)磷酸原系统:无氧代谢,CP,功能十分迅速,ATP生成量很少,肌肉中贮量少,用于短跑或任何高功率、短时间运动;2)乳酸能系统:无氧代谢,糖,功能迅速,ATP生成有限,副产品乳酸可导致肌肉疲劳,用语1分钟-3分钟的运动;3)有氧氧化系统:有氧代谢,糖、脂肪,供能慢,ATP生成很多,没有导致疲劳的副产品,用于长时间耐力性运动。能量连续统一体在体育时间中的应用:①不同的运动项目其主要的供能系统是不同的。在制定教学和训练计划时,应着重发展在该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供能系统。如马拉松跑应着重发展有氧系统的供能能力,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应着重发展无氧系统的供能能力;②当确定应着重发展的供能系统之后,关键是选择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如一名3000米跑的运动员,可先选择3000米跑应着重发展起主导作用的能量系统,即有氧系统,其次是乳酸能系统。总之,为有效发展该项目的主导能量系统,应尽可能选择与该项目功能比例最接近的训练方法。28运动时影响能源物质动用的因素运动时人体内的能量供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特点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必须与ATP的消耗和再合成之间的速率保持匹配,否则运动就不能持续进行。影响因素包括:1)运动强度:极限强度、次极限强度、递增负荷的力竭性运动、中低强度运动:2)持续时间3)训练水平的影响:能量利用节省化;体内能源物质的储量多且动员快。29运动性蛋白尿: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尿中仅含有微量的蛋白质,常规检测不出来,视为尿蛋白阴性;但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所以将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1)负荷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大时,运动员易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而且尿蛋白量随之增加。坚持一段时间后,会产生适应,即完成相同的负荷量时,尿蛋白减少。2)运动机体状态及时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技能状况和适应能力良好时,尿蛋白排量减少,尿蛋白恢复期缩短;反之,机能状况欠佳,适应性差时,则尿蛋白阳性率增高,而且尿蛋白量也增加,恢复期延长。3)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的运动量时,尿蛋白量相对稳定。当训练水平提高时,尿蛋白量减少。4)运动项目:长距离跑、游泳、自行车、足球、塞艇等项目运动后,运动员出现蛋白尿阳性率较高,尿蛋白量也较大;而体操、举重等项目运动后,运动员出现蛋白尿的阳性率低,尿蛋白量也少。5)年龄和环境:尿蛋白出现的比冽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运动时外界的温度、海拔高度等因素都会对尿蛋白的出现产生影响,如冬泳后运动尿蛋白阳性率高。30运动性血尿:指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出现运动性血尿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造成肾血管收缩,肾血量减少,出现暂时性肾缺血等障碍,使肾渗透性增高,红细胞外溢。且运动时肾脏受到挤压也导致红细胞外溢,另外,运动引起的自由基增多也可造成运动性血尿,所以运动性血尿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运动性血尿与运动项目、负荷量和运动强度、身体适应能力及环境的因素有关。31运动技能:是指在准确的时间和空间内大脑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也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3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形成过程:分别为泛化相、分化相、巩固相和自动化相。2)影响因素: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受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影响。①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兴奋性过高,兴奋容易扩散;兴奋性过低,条件反射的联系不易接通;适宜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②多通道感觉信息的作用。在实践中,利用多通道感觉信息的作用(本体感觉、视觉、听觉、位觉等),尤其是加强本体感觉,建立正确的肌肉运动感觉,促进和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③反馈信息的作用。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充分利用视觉和语言等反馈作用,加强示范与模仿,不断强化视觉与本体感觉之间的联系。当动作已能熟练完成时,应注意多应用语言反馈以及肌肉运动觉的反馈信息,扩大学生的注意力去适应环境,强化动作与思维的沟通。④消除防御性反射。应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或高度,有些较难动作不能完成,应加强保护设施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增加完成动作的信心。⑤运动技能之间的影响。良好影响;原有的运动技能可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或同时学习几种运动技能可以彼此促进,或新的运动技能在形成后有助于原有的运动技能巩固和完善。不良影响;原有的运动技能防碍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新形成的运动技能破坏原有的运动技能,当同时形成几种运动技能时相互防碍33.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1)泛化相时,应注意直观教学;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形象的讲解,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突出重点,强调掌握动作的主要环节,不宜过多要求动作的技术细节;及时指出主要错误,对正确的及时予以肯定并加以强化。(2)分化相时,应注意纠正错误动作;强化动作细节要求和反复实践;加强对动作的分析和思考,促进分化仰制的进一步完善。(3)巩固相时,应避免停止或减少练习,否则刚形成的运动技能会消退,技术越复杂、难度越大的动作消退速度越快;加强对动作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学习,强调练习的经常化和精细化,促进动作迅速达到自动化程度。(4)自动化相时,应避免变质动作的出现,不断检查动作质量,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更新项目沙石料采购合同2篇
- 2024年芮韵与前配偶共同抚养子女条款2篇
- 2024年增强版:虚拟现实应用开发服务合同2篇
- 办公楼租赁合同续签20243篇
- 2024年企业间长期借款协议3篇
- 2024年合作伙伴商业保密协议:确保合作共赢
-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幼儿教研活动策划
- 2024年企业与个人简易咨询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房地产代理与销售合同3篇
- 2024年高级人才搜索服务协议2篇
- 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补)
- 金融工程学(第五版)第4章期权工具及其配置
- 细胞生物学实验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 初三数学老师家长会课件
- 2022年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度
- GB∕T 37566-2019 圆钢超声检测方法
- 鼻腔鼻窦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教学课件·光学测量技术
- 03-习题考点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 标准化基础知识
- 口算伴我成长自动出题系统v2.9-万以内整数加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