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②借旁近与之《伤仲永》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②录毕走送之《伤仲永》③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②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③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④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⑤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之(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2之(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⑤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⑥虽有千里之能《马说》⑦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无丝竹之乱耳。《爱莲说》
之(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3之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之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4之(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③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之(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记忆顺口溜:
之字5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②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③舍鱼而取熊掌④国险而民附《隆中对》⑤蔚然而深秀《醉翁亭记》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日出而林霏开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6而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三顾茅庐》)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⑥足肤龟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⑦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⑧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三顾茅庐》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而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中考常见文7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醉翁亭记》
③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④佣者笑而应曰⑤面山而居⑥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而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而记忆顺口溜:8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其(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9(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语气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大概”。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其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10其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其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11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以(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以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以(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13以(三)动词“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三峡》)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通假字
“以”通“已”
如:故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以(三)动词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中考常14于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于:向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于:对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于:对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于:给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于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15于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②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于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记忆顺口16为㈠动词wéi⒈“做”
例:①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核舟记》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③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③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④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⑤若为佣耕《陈涉世家》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为㈠动词wéi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17为㈡介词wèi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⑥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为㈡介词wèi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18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乃代词人称代词,你,你们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副词表肯定,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乃石性坚重(《河中石兽》)强调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竟然”“居然”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连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乃入见(《曹刿论战》)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等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乃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乃代词人称代词,你,你们家祭无忘告乃翁(19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与介词与……相比吾与徐公孰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给,给予蹴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连词和,跟,同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天与云与山与水(《湖心亭看雪》)与“相”连用,意思是“一起”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与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与介词与……相比吾与徐公孰美/吾孰与徐公20所所名词处所,地方,位置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代指人或事物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衣食所安(《曹刿论战》)副词和“以”连用,……的原因;用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所所名词处所,地方,位置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21者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种”“样”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用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者事物,相当于“……的人”“……的事”“……的方面”“……的手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者助词结构助词,有时不译,有时译为“……的样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语气词表判断,有时和“也”一起作为判断句的标志,可译为“是”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者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者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种”“样”二者不可得兼22何代词表疑问,相当于“什么”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疑问,相当于“谁”“哪一个”“哪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记承天寺夜游》)此乐何及(《岳阳楼记》)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怎么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表疑问,相当于“为什么”“何故”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副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水何澹澹(《观沧海》)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何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何代词表疑问,相当于“什么”何陋之有(《陋室铭》)
表疑问,23则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相当于“乃”“即”可译作“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则有去国怀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与“然”连用,组成固定结构,表示“既然……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然则天下之事(《河中石兽》)常“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则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则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相当于“乃”“即”可译24乎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⑶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5)同“于”。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乎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中考常见文言虚词25虽“虽”作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纵然”。例: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③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④故虽有名马,祈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虽“虽”作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中考常26焉(一)代词,相当于“之”、“哪里”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且焉置土石”。(二)助词、兼词时的用法和意义。(1)语气助词①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了”,也可不译。例: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②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①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2)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那)里”、“从这(那)里”。例: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在那里)《曹刿论战》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从这里)《桃花源记》焉(一)代词,相当于“之”、“哪里”27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8之(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②借旁近与之《伤仲永》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②录毕走送之《伤仲永》③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②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③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④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⑤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之(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29之(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⑤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⑥虽有千里之能《马说》⑦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无丝竹之乱耳。《爱莲说》
之(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30之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之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31之(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③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之(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记忆顺口溜:
之字32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②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③舍鱼而取熊掌④国险而民附《隆中对》⑤蔚然而深秀《醉翁亭记》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日出而林霏开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33而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三顾茅庐》)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⑥足肤龟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⑦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⑧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三顾茅庐》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而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中考常见文34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杂然而前陈《醉翁亭记》
③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④佣者笑而应曰⑤面山而居⑥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而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而记忆顺口溜:35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其(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36(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语气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大概”。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其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37其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其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38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以(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39以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以(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40以(三)动词“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三峡》)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通假字
“以”通“已”
如:故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以(三)动词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中考常41于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于:向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于:对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于:对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于:给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于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42于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②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于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记忆顺口43为㈠动词wéi⒈“做”
例:①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核舟记》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③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③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④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⑤若为佣耕《陈涉世家》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为㈠动词wéi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44为㈡介词wèi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⑥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为㈡介词wèi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45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乃代词人称代词,你,你们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副词表肯定,可译为“是”“就是”“原来是”乃石性坚重(《河中石兽》)强调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竟然”“居然”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连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乃入见(《曹刿论战》)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等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乃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乃代词人称代词,你,你们家祭无忘告乃翁(46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与介词与……相比吾与徐公孰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动词给,给予蹴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连词和,跟,同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天与云与山与水(《湖心亭看雪》)与“相”连用,意思是“一起”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与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与介词与……相比吾与徐公孰美/吾孰与徐公47所所名词处所,地方,位置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代指人或事物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衣食所安(《曹刿论战》)副词和“以”连用,……的原因;用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所所名词处所,地方,位置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48者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种”“样”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用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者事物,相当于“……的人”“……的事”“……的方面”“……的手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虚词词性用法意义例句者助词结构助词,有时不译,有时译为“……的样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语气词表判断,有时和“也”一起作为判断句的标志,可译为“是”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者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中考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课件27张)者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种”“样”二者不可得兼49何代词表疑问,相当于“什么”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疑问,相当于“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读《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精美课件
- 六下美术苏教版教育课件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美课件
- 保险理念沟通-保险公司早会培训资料早会分享课件模
- 《专用车资料》课件
- 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及应用 课件 项目三-4 数控折弯机认知
- 《1别伤着自己》课件
- 《数据的处理》课件
- 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6下(教案+课件)201 奇妙的指纹-走进司法机关专题活动
- 牙颌畸形病因介绍
- 播音社社团管理制度
- 测绘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解决措施
- 网络安全教育课件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课《大家排好队》公开课课件
- 温室效应完整
- 精益生产诊断雷达图
- 重症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建立与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 铁艺栏杆施工组织设计
- 《统计热力学》课件
- 补阳还五汤治疗眼病验案1则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猫》(第一课时)习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