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_第1页
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_第2页
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_第3页
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_第4页
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埃及建筑

(EgyptianArchitecture,c.3200B.C.~30B.C.)古埃及建筑

(EgyptianArchitecture,1一、概述(Background)1、自然地理状况(PhysicalCharacteristics)尼罗河——埃及文化的摇篮领土分为上下埃及,地理环境分别为丘陵河谷和冲积平原、沙漠地带气候干燥,盛产石材(花岗石、石灰石、砂岩等)一、概述(Background)1、自然地理状况(Phys2古王国时期(c.3200~c.2130B.C.1-10王朝)国家中心在下游孟菲斯,主要建筑任务:金字塔陵墓,“金字塔王朝”2、历史分期(History)

中王国时期(c.2130~c.1580B.C.11-17王朝)国家中心上移至底比斯附近,主要任务:陵墓,并开始出现成规模神庙建设。

新王国时期(c.1580~332B.C.18-30王朝)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阶段,国家中心依然位处底比斯,主要建筑任务:神庙、石窟墓,“庙宇时代”。

托勒密王朝时期(332B.C.~30B.C.)受东西文化交融的时期,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密切。古王国时期(c.3200~c.2130B.C.13二、建筑物(MainArchitecturalTypes)

1、陵墓(TombArchitecture)二、建筑物(MainArchitecturalTypes4①背景

神学——自然与图腾崇拜的多神论自然环境条件:独特自然环境助长了对来世的向往气候炎热干燥,易于保存有机物和建筑物

上埃及盛产石材

运输——尼罗河特殊的航运条件①背景神学——自然与图腾崇拜的多神论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5

社会制度政教合一、君主独裁的奴隶制——国王成为国家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国家工程的组织核心社会制度6②类型

台墓(玛斯塔巴mastaba)——早期形态②类型7第一座石构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第一座石构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8时间:第三王朝~第六王朝地点:尼罗河西岸,集中于离今天开罗西南近郊吉萨高地:吉萨金字塔群构成:门厅→甬道→祭祀厅堂→金字塔体

金字塔式陵墓(RoyalPyramid)时间:第三王朝~第六王朝金字塔式陵墓9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10

崖墓(CliffTomb)中王国时期,国家统治中心南移,进入河谷地区,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而采取的陵墓形式构成:坡道→人工平台(小型金字塔)→崖壁→内藏墓室崖墓(CliffTomb)11

石窟墓(Rock-hewnTomb)构成:墓道→前厅→墓室。新王国时期法老们主要的埋葬方式,集中在底比斯(Thebes)附近的尼罗河西岸地段的山谷中——王陵谷。完全深藏于山中,入口以立柱支撑,常结合祭庙一同建造。石窟墓(Rock-hewnTomb)构成:墓道→前厅→墓122、神庙(Temple)

基本构成:神道(斯芬克司Sphinx)→庙门(牌楼门Pylon+方尖碑Obelisk)→前院→多柱大厅(Hypostylehall)→祭坛(Sanctuary)2、神庙(Temple)13设计特点:整个建筑按严格中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空间从开敞→封闭(尺寸递减,高度渐低),光线由明→暗,以营造神秘气氛,强化对法老权力的膜拜。设计特点:整个建筑按严格中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空间从开敞→封14牌楼门(Pylon)牌楼门(Pylon)15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16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17规模:大型神庙常与宫殿结合建造,多进院落,多轴线

代表作:卢克索和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代表作:卢克索和卡纳克的阿蒙神庙183、方尖碑(Obelisk)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石质柱式纪念碑。常成对置于神庙前。断面呈方形,细长比1:9-1:10,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状物。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建筑形象。3、方尖碑(Obelisk)194、住宅(Dwelling)广泛使用庭院式住宅形制。贫富悬殊,基本采用土坯或砖砌建造4、住宅(Dwelling)广泛使用庭院式住宅形制。205、城市(City)不太重视发展城市文明。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为修建王陵兴建的城市,如卡宏城5、城市(City)不太重视发展城市文明。21三、建筑技术(ArchitecturalTechniques)1、材料两类不同性质的建筑,其材料选择和加工是完全不同的:石材采集、加工、运输、砌筑→纪念性建筑粘土+植物(芦苇、棕榈)→混合物→世俗建筑(如宫殿、住宅等)2、结构梁柱体系和墙体承重体系,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基础。3、石材的开采、运输、安装三、建筑技术(ArchitecturalTechnique22四、建筑形式(ArchitecturalForms)

1、群体布局

封闭围合:意在创造一种强烈的内部感受和静态秩序,与生态条件亦有关系

尺度巨大:物化了埃及神学中的永恒思想

方正结构:建筑物与空间严格按直角坐标系来组织

对称轴线:以此强调序列感,营造气氛四、建筑形式(ArchitecturalForms)

123

埃及石柱:处理比较成熟,常用整石,体形高大,比例粗壮1:5,特色之处为柱头,形象多源于植物,包括棕榈、纸莎草、莲花等。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24

装饰母题:象形文字、植物、动物和人物等,石刻技术发达,表现方式原始而独特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25五、建筑实例(CasesStudy)1、萨卡拉的昭塞尔金字塔(StepPyramidofZoser,Sakkara,c.2778~2723B.C.)五、建筑实例(CasesStudy)1、萨卡拉的昭塞尔金字262、吉萨金字塔群(GreatPyramid,Giza,c.2723~2563B.C.)2、吉萨金字塔群(GreatPyramid,Giza,27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283、德·埃·巴哈利崖墓建筑群(TemplesatDel-el-Bahari,c.1520B.C.)曼都赫特普崖墓和哈特什普苏陵墓3、德·埃·巴哈利崖墓建筑群(TemplesatDel-294、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un,Karnak,c.1312~323B.C.)4、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un305、阿布辛贝勒大庙(GreatTempleatAbuSimbel,c.1301B.C.)5、阿布辛贝勒大庙(GreatTempleatAbu31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32六、本讲小结(Conclusion)

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造就了庞大且持久的纪念性建筑石构技术发达,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基础。艺术装饰与建筑结合紧密,成就很高,尤其是石刻技术发达。缺陷:世俗建筑不发达六、本讲小结(Conclusion)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造就33七、课后问题(Questionsafterclass)1、分析古埃及陵墓型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方式。2、探讨宗教观念与建筑形式处理的关系。七、课后问题(Questionsafterclass)134八、延伸阅读指南(Guidelinesforintensivereading)1、(英)罗莎莉戴维著,李晓东译,探寻古埃及文明,商务印书馆,2007年2、BanisterFletcher,AHistoryofArchitectureontheComparativeMethod,

ArchitecturalPress,Oxford,England,1996,Twentiethedition,P39-693、SpiroKostof,AHistoryofArchitecture,SettingsandRituals,OxfordUniversityPres,1995,P67-90八、延伸阅读指南(Guidelinesforintens35古埃及建筑

(EgyptianArchitecture,c.3200B.C.~30B.C.)古埃及建筑

(EgyptianArchitecture,36一、概述(Background)1、自然地理状况(PhysicalCharacteristics)尼罗河——埃及文化的摇篮领土分为上下埃及,地理环境分别为丘陵河谷和冲积平原、沙漠地带气候干燥,盛产石材(花岗石、石灰石、砂岩等)一、概述(Background)1、自然地理状况(Phys37古王国时期(c.3200~c.2130B.C.1-10王朝)国家中心在下游孟菲斯,主要建筑任务:金字塔陵墓,“金字塔王朝”2、历史分期(History)

中王国时期(c.2130~c.1580B.C.11-17王朝)国家中心上移至底比斯附近,主要任务:陵墓,并开始出现成规模神庙建设。

新王国时期(c.1580~332B.C.18-30王朝)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阶段,国家中心依然位处底比斯,主要建筑任务:神庙、石窟墓,“庙宇时代”。

托勒密王朝时期(332B.C.~30B.C.)受东西文化交融的时期,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密切。古王国时期(c.3200~c.2130B.C.138二、建筑物(MainArchitecturalTypes)

1、陵墓(TombArchitecture)二、建筑物(MainArchitecturalTypes39①背景

神学——自然与图腾崇拜的多神论自然环境条件:独特自然环境助长了对来世的向往气候炎热干燥,易于保存有机物和建筑物

上埃及盛产石材

运输——尼罗河特殊的航运条件①背景神学——自然与图腾崇拜的多神论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40

社会制度政教合一、君主独裁的奴隶制——国王成为国家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国家工程的组织核心社会制度41②类型

台墓(玛斯塔巴mastaba)——早期形态②类型42第一座石构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第一座石构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43时间:第三王朝~第六王朝地点:尼罗河西岸,集中于离今天开罗西南近郊吉萨高地:吉萨金字塔群构成:门厅→甬道→祭祀厅堂→金字塔体

金字塔式陵墓(RoyalPyramid)时间:第三王朝~第六王朝金字塔式陵墓44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45

崖墓(CliffTomb)中王国时期,国家统治中心南移,进入河谷地区,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而采取的陵墓形式构成:坡道→人工平台(小型金字塔)→崖壁→内藏墓室崖墓(CliffTomb)46

石窟墓(Rock-hewnTomb)构成:墓道→前厅→墓室。新王国时期法老们主要的埋葬方式,集中在底比斯(Thebes)附近的尼罗河西岸地段的山谷中——王陵谷。完全深藏于山中,入口以立柱支撑,常结合祭庙一同建造。石窟墓(Rock-hewnTomb)构成:墓道→前厅→墓472、神庙(Temple)

基本构成:神道(斯芬克司Sphinx)→庙门(牌楼门Pylon+方尖碑Obelisk)→前院→多柱大厅(Hypostylehall)→祭坛(Sanctuary)2、神庙(Temple)48设计特点:整个建筑按严格中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空间从开敞→封闭(尺寸递减,高度渐低),光线由明→暗,以营造神秘气氛,强化对法老权力的膜拜。设计特点:整个建筑按严格中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空间从开敞→封49牌楼门(Pylon)牌楼门(Pylon)50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51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52规模:大型神庙常与宫殿结合建造,多进院落,多轴线

代表作:卢克索和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代表作:卢克索和卡纳克的阿蒙神庙533、方尖碑(Obelisk)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石质柱式纪念碑。常成对置于神庙前。断面呈方形,细长比1:9-1:10,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状物。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建筑形象。3、方尖碑(Obelisk)544、住宅(Dwelling)广泛使用庭院式住宅形制。贫富悬殊,基本采用土坯或砖砌建造4、住宅(Dwelling)广泛使用庭院式住宅形制。555、城市(City)不太重视发展城市文明。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为修建王陵兴建的城市,如卡宏城5、城市(City)不太重视发展城市文明。56三、建筑技术(ArchitecturalTechniques)1、材料两类不同性质的建筑,其材料选择和加工是完全不同的:石材采集、加工、运输、砌筑→纪念性建筑粘土+植物(芦苇、棕榈)→混合物→世俗建筑(如宫殿、住宅等)2、结构梁柱体系和墙体承重体系,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基础。3、石材的开采、运输、安装三、建筑技术(ArchitecturalTechnique57四、建筑形式(ArchitecturalForms)

1、群体布局

封闭围合:意在创造一种强烈的内部感受和静态秩序,与生态条件亦有关系

尺度巨大:物化了埃及神学中的永恒思想

方正结构:建筑物与空间严格按直角坐标系来组织

对称轴线:以此强调序列感,营造气氛四、建筑形式(ArchitecturalForms)

158

埃及石柱:处理比较成熟,常用整石,体形高大,比例粗壮1:5,特色之处为柱头,形象多源于植物,包括棕榈、纸莎草、莲花等。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59

装饰母题:象形文字、植物、动物和人物等,石刻技术发达,表现方式原始而独特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60五、建筑实例(CasesStudy)1、萨卡拉的昭塞尔金字塔(StepPyramidofZoser,Sakkara,c.2778~2723B.C.)五、建筑实例(CasesStudy)1、萨卡拉的昭塞尔金字612、吉萨金字塔群(GreatPyramid,Giza,c.2723~2563B.C.)2、吉萨金字塔群(GreatPyramid,Giza,62古埃及建筑教程课件633、德·埃·巴哈利崖墓建筑群(TemplesatDel-el-Bahari,c.1520B.C.)曼都赫特普崖墓和哈特什普苏陵墓3、德·埃·巴哈利崖墓建筑群(TemplesatDel-644、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un,Karnak,c.1312~323B.C.)4、卡纳克阿蒙神庙(GreatTempleofAmun6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