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1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2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全面性是指: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评价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能力因素,又评价其情感因素等。除了注意全面性以外,还应给于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即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定的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评价,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使学生更好的体验到成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3在评价方法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遗传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体育基础素质不同体育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兴趣的不同在评价方法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4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家长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5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以及体育学习行为表现,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与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淡化体育运动成绩与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影响,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包6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的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的情况与表现,以及7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能的评价发展体能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进行评价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以及地方的特点进行灵活评价。体育教师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能的评价8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运动的知识、运动的技能学习态度的评价课堂上的表现、课堂出勤率、课外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表现等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9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情意表现: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的进行体育活动,能否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能否较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失败面前;合作精神: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包括同学、老师、裁判等),在体育活动中能否主动斑竹别人,与人较好的合作,能否为了小组的或本队的利益全力以赴。健康行为的评价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10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存在方式分类:显性体育课程资源、隐性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11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事务的总称。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体育学习内容的直接来源.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12具体来说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师、教材、学生、以及学校中所有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具体来说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13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特点)多样性,即广泛多样的特点。潜在性,一切可能的体育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的潜在性的特点。多质性,同一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特点)多样性,即广泛多样的特点。14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校内体育课程、校外体育课程根据存在方式分类:显性体育课程资源、隐性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功能特点分类: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形态分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体育课程人力资源。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校内体育课程、校外体育课程15隐性体育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国内的文献资料对隐性课程所下的定义如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既不是课内学科,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他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隐性体育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国内的文16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儿童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接触到的一种有形、无形的影响”。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儿童青少年现实17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学识”。隐性课程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內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18归纳如下概念所属范畴来看,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隐性课程属于“教育影响因素”,二是隐性课程能属于学生获得的经验;三是隐性课程属于非学术性学识。从外延上看,基本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隐性课程既存在于校内,也存在于校外;另一观点认为隐性课程只存在于校内。
归纳如下概念所属范畴来看,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隐性课程属于19从内涵上看,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从结果上看,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学术性的和非学术性的,从而认为显性课程与前者先联系,而隐性课程与后者相联系;二是从计划性方面看,认为现行课程是有计划的,因而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的、公开的,而隐性课程是非计划的,因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意识的、潜在的。从内涵上看,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从结果上看,把学20基本认识第一,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第二,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第三,校外教育机构中存在的类似现象不能称之为隐性课程。第四,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一种学生自发的学习活动。基本认识第一,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21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于非正规课程的范畴。计划性是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关节点是课程的呈现方式。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2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竞技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基本方法
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意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竞技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23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有器材设备的开发和利用对现有场地设施的改造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4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学生其他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25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26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余暇时间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或个人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余暇时间在校内进行的27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泛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目的任务的多向性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泛性28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课外体育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29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巩固体育课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30课外体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的高度发展,经济是基础,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学校教育和体育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经济的发展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课外体育的广泛开展刺激了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课外体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的31课外体育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普及化、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多元化(即多样的培养目标、多样的教育结构、多样的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等。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功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课外体育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普32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功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功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33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34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一个以自觉自愿为主,强制规定为辅;宏观调控指导,微观自主开放为特点的操作过程。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
全校性活动计划、年级活动计划、班级活动计划、俱乐部活动计划、小团体活动计划和个人计划。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确立制度和工作规范、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编制实施方案和落实操作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一个以自觉自愿为主,强35附:人的现代化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现代人具有如下14个特征: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4、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6、计划;7、知识;附:人的现代化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现代人具有如下14个368、可依赖型和信任感;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10、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的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11、互相了解、尊重和自尊;12、了解生产过程;13、对自己和社会生活及未来持乐观态度;14、平等观念和守法意识。8、可依赖型和信任感;37思考题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课外体育活动有那些组织途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意义有那些?思考题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38第十一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课余训练计划的制定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训练方法的运用第十一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39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概念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概念40定位1、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要求的重要内容。2、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一个组成环节,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基础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定位1、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贯彻普及4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1、总体上是基础训练2、训练过程具有间断性3、训练内容具有相对系统性、专项性不强的特点4、课余体育训练并不追求极限负荷5、课余体育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紧密结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1、总体上是基础训练4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学校运动队基层训练点体育特长班体育俱乐部其他:如:民办公助的训练中心、民间协会、训练站点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学校运动队4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开展和实施,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确定训练项目参训运动员的选拔指导教师的配备规章制度的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开展和实施,需要学校44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是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保证体育训练顺利进行和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是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45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准备比赛阶段计划、比赛阶段计划、恢复阶段计划和临时性短期集训计划等不同类型。周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46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战术训练品德与作风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身体训练47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儿童、少年时期运动素质敏感期(1)单纯性力量的发展敏感期。7-9岁为力量发展的第一个可训练阶段。7岁后随身高增加,肌肉长度开始改变,肌肉内协调得到改善,这时训练不会导致肌肉纤维变粗。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48女孩从10岁开始单纯性力量
的自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0—13岁,力量增长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屈肌力量;第二阶段,13—15岁,力量增长的速度明显变慢。虽然此时增长速度变慢,但总的来说,9—14岁期是女孩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15—16岁,一年中力量可增长14%;第四阶段:16—21岁,增长很慢,但已接近最大力量。女孩从10岁开始单纯性力量
的自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9男孩10岁后的力量增长男孩在10岁前与女孩在力量上差异不大,增长速度也较慢;从11岁起男、女出现差异,男孩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在11—13岁间增长最快;13—15岁间增长速度减慢;18—25岁,已接近最大力量,增长缓慢,至25岁左右达到最大力量。男孩10岁后的力量增长男孩在10岁前与女孩在力量上差异不大,50相对力量的发展特点对男女来说,发展都比较平稳,增长的速率并不大,甚至在个别年龄阶段只增长2—3%。其原因是因为:体重增长较快;身高增长时肌肉横断面增长很少,身高增长减慢时则肌肉的厚度增加。相对力量的发展特点对男女来说,发展都比较平稳,增长的速率并51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7—13岁男女孩速度力量的增长都很快;13岁后,性别差异明显暴露出来,男孩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女孩增长的幅度就稍小;到16—17岁时增长速度开始变缓慢。在儿童时期,速度力量的发展与单纯性力量的发展相比要快和早,因而在儿童时期及早培养效果较好。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7—13岁男女孩速度力量的增长都很快;52力量耐力的发展特点男孩从7—17岁,力量耐力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17岁之后,力量耐力还会有所增强;女孩15岁前是持续上升的,但以后则开始产生停滞,甚至下降。力量耐力的发展特点男孩从7—17岁,力量耐力的发展是直线上53协调能力的发展6—9岁是一般性协调发展的最有利的时期;9—14岁起开始素质训练,力量、速度、耐力可得到较快发展,于是促使协调能力自然发展;到13—14岁,个别人到十五岁,达到高峰。一般来说,18岁时运动素质可接近最大值,如果适时训练,到20岁左右协调能力与运动素质大致平衡,从而协调能力可达到新的水平。协调能力的发展6—9岁是一般性协调发展的最有利的时期;54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男孩女孩6—12岁反应速度都是大幅度提高的,在12岁时反应速度可达到第一次高点。在青春发育期,反应速度稍减慢,到20岁左右出现第二次高点。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男孩女孩6—12岁反应速度都是大幅度提高55技术训练: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从兴趣着手,形势多种多样是早期的技术训练的特殊形式。采用与协调能力相适应的技术作为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从发展运动素质入手进行技战术训练。(单纯的技战术训练枯燥、单调。)技术训练: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从兴趣着手,形势多种多56训练方法的运用重复训练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变换练习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循环练习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竞赛训练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训练方法的运用重复训练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57选择训练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成人训练方法要慎用选择训练方法时应当考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适度估计所选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效果专项成绩的提高要尽量使用非专项的手段与方法。选择训练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成人训练方法要慎用58思考题: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有哪些?课余体育训练包括哪些内容?循环练习法的概念以及在运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在选择训练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思考题: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有哪些?59第十二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第十二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60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开展课余体育竞赛可以检查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体育交流。课余体育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课余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性群众性教育性多样性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性62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组织形式
学校运动会、单项运动竞赛、单项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比赛、季节性单项比赛、体育节或体育周、体育文化节(健身周、健身节、健身文化节)、校际间交流比赛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组织形式63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竞赛计划和规程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计划一般包括: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和竞赛规程两种计划文件。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是对全校一学年的体育竞赛活动所作的全面规划和安排。其内容一般包括:本学年的竞赛项目、竞赛时间、竞赛地点、参赛单位、参赛人数和主办单位等。
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竞赛计划和规程64制定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应考虑的因素:群众性、可行性、常规性、简便性。竞赛规程是根据学校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开展某一项比赛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课余体育竞赛工作的重要依据。
制定年度体育竞赛日程计划应考虑的因素:群众性、可行性、常规性65制定竞赛规程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竞赛规程应明确可行、竞赛规程应利于更多的学生参加、竞赛规程应提前下达制定竞赛规程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66第十三章理想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特征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主要职责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第十三章理想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特征67体育教师的特征性格特征教师的一般性格特征体育教师的特殊性格特征体育教师的特征性格特征68教师的一般性格特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即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旨趣和认知风格;热爱本职工作,既要热爱学生,又要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谦虚好学教师的一般性格特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即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69体育教师的特殊性格特征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品质:首先是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兴趣与职业的忠诚;其次是对学生的爱和良好的教态;第三是坚强的意志。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体育教师的特殊性格特征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品质:70专业知识教师的一般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知识:生物学科、学科发展史、体育原理与方法、体育专业技术与理论、体育教育专业技术与理论体育课程与教学知识等。专业知识教师的一般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基71专业能力教师的一般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的表达、文字的表达和运用图物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专业能力教师的一般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现代教7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工作任务繁重复杂;体育教师的工作面向整个社会。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73体育教师主要职责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搞好课外体育工作;协助学校和教研组做好各项体育工作;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体育教师主要职责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74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意义
体育教师进行科研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体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意义75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意义体育科研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体育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进行科研工作可以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意义体育科研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76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意义体育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时间工作,在实践中会获得许多教学经验,进行体育科研可以促进体育教师对这些经验加以总结,上升为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被更多体育教师所学习和利用,从而可以广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体育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结合,更能促进自己能力的提高,或者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与理论系统。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意义体育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时间工作,在实践中77体育教师进行科研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体育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便利的实践条件。同时也应注意: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与可行的研究方法;从小处着手,切忌贪大求全;立足于体育课;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进行科研的关系,要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科研工作。体育教师进行科研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体育78思考题:1、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包括哪些方面?3、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有哪些?思考题:79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课件80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81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体育课程评价的理念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人82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全面性是指: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评价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能力因素,又评价其情感因素等。除了注意全面性以外,还应给于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即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定的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评价,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使学生更好的体验到成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83在评价方法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遗传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体育基础素质不同体育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格的差异兴趣的不同在评价方法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84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家长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85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态度以及体育学习行为表现,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与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淡化体育运动成绩与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影响,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要评价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包86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的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的情况与表现,以及87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能的评价发展体能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进行评价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以及地方的特点进行灵活评价。体育教师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能的评价88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运动的知识、运动的技能学习态度的评价课堂上的表现、课堂出勤率、课外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体育活动的行为表现等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89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情意表现: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的进行体育活动,能否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能否较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失败面前;合作精神: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包括同学、老师、裁判等),在体育活动中能否主动斑竹别人,与人较好的合作,能否为了小组的或本队的利益全力以赴。健康行为的评价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90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存在方式分类:显性体育课程资源、隐性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91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事务的总称。广义的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体育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体育学习内容的直接来源.体育课程资源的含义体育课程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92具体来说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师、教材、学生、以及学校中所有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具体来说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93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特点)多样性,即广泛多样的特点。潜在性,一切可能的体育课程资源都具有价值的潜在性的特点。多质性,同一课程资源对于体育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
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特点)多样性,即广泛多样的特点。94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校内体育课程、校外体育课程根据存在方式分类:显性体育课程资源、隐性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功能特点分类:素材性体育课程资源、条件性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形态分类: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资源、体育课程人力资源。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校内体育课程、校外体育课程95隐性体育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国内的文献资料对隐性课程所下的定义如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既不是课内学科,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他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隐性体育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国内的文96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儿童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接触到的一种有形、无形的影响”。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儿童青少年现实97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学识”。隐性课程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內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体育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含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98归纳如下概念所属范畴来看,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隐性课程属于“教育影响因素”,二是隐性课程能属于学生获得的经验;三是隐性课程属于非学术性学识。从外延上看,基本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隐性课程既存在于校内,也存在于校外;另一观点认为隐性课程只存在于校内。
归纳如下概念所属范畴来看,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隐性课程属于99从内涵上看,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从结果上看,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学术性的和非学术性的,从而认为显性课程与前者先联系,而隐性课程与后者相联系;二是从计划性方面看,认为现行课程是有计划的,因而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的、公开的,而隐性课程是非计划的,因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意识的、潜在的。从内涵上看,大致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从结果上看,把学100基本认识第一,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第二,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课程,也可能是非计划的课程。第三,校外教育机构中存在的类似现象不能称之为隐性课程。第四,隐性课程既可能是一种教育活动,也可能是一种学生自发的学习活动。基本认识第一,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101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于非正规课程的范畴。计划性是区分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的主要标志。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是依据课程的不同属性对课程所作的分类,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交叉关系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区分的关节点是课程的呈现方式。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隐性课程并非与正规课程相对,也不属10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竞技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基本方法
竞技运动项目改造的意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竞技运动项目的利用与开发103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有器材设备的开发和利用对现有场地设施的改造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04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学生其他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105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106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余暇时间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或个人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余暇时间在校内进行的107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泛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方法的灵活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辅助性组织活动的法定性和学生参与的自愿性参与对象的群众性和目的任务的多向性体育课堂的延伸性和自成体系的独立性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空间的广泛性108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课外体育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109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巩固体育课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110课外体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的高度发展,经济是基础,是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学校教育和体育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经济的发展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课外体育的广泛开展刺激了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课外体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的111课外体育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普及化、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多元化(即多样的培养目标、多样的教育结构、多样的教育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等。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功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课外体育活动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普112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功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民发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功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课外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113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114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一个以自觉自愿为主,强制规定为辅;宏观调控指导,微观自主开放为特点的操作过程。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计划的制定
全校性活动计划、年级活动计划、班级活动计划、俱乐部活动计划、小团体活动计划和个人计划。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确立制度和工作规范、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编制实施方案和落实操作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一个以自觉自愿为主,强115附:人的现代化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现代人具有如下14个特征: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4、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6、计划;7、知识;附:人的现代化英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现代人具有如下14个1168、可依赖型和信任感;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10、乐于让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的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11、互相了解、尊重和自尊;12、了解生产过程;13、对自己和社会生活及未来持乐观态度;14、平等观念和守法意识。8、可依赖型和信任感;117思考题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课外体育活动有那些组织途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个体的意义有那些?思考题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118第十一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
课余训练计划的制定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训练方法的运用第十一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119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概念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概念120定位1、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要求的重要内容。2、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一个组成环节,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基础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定位1、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贯彻普及12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1、总体上是基础训练2、训练过程具有间断性3、训练内容具有相对系统性、专项性不强的特点4、课余体育训练并不追求极限负荷5、课余体育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紧密结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1、总体上是基础训练12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学校运动队基层训练点体育特长班体育俱乐部其他:如:民办公助的训练中心、民间协会、训练站点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学校运动队12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开展和实施,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确定训练项目参训运动员的选拔指导教师的配备规章制度的建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开展和实施,需要学校124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是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保证体育训练顺利进行和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是指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125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准备比赛阶段计划、比赛阶段计划、恢复阶段计划和临时性短期集训计划等不同类型。周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126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战术训练品德与作风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身体训练127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儿童、少年时期运动素质敏感期(1)单纯性力量的发展敏感期。7-9岁为力量发展的第一个可训练阶段。7岁后随身高增加,肌肉长度开始改变,肌肉内协调得到改善,这时训练不会导致肌肉纤维变粗。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128女孩从10岁开始单纯性力量
的自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0—13岁,力量增长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屈肌力量;第二阶段,13—15岁,力量增长的速度明显变慢。虽然此时增长速度变慢,但总的来说,9—14岁期是女孩力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三阶段:15—16岁,一年中力量可增长14%;第四阶段:16—21岁,增长很慢,但已接近最大力量。女孩从10岁开始单纯性力量
的自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29男孩10岁后的力量增长男孩在10岁前与女孩在力量上差异不大,增长速度也较慢;从11岁起男、女出现差异,男孩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在11—13岁间增长最快;13—15岁间增长速度减慢;18—25岁,已接近最大力量,增长缓慢,至25岁左右达到最大力量。男孩10岁后的力量增长男孩在10岁前与女孩在力量上差异不大,130相对力量的发展特点对男女来说,发展都比较平稳,增长的速率并不大,甚至在个别年龄阶段只增长2—3%。其原因是因为:体重增长较快;身高增长时肌肉横断面增长很少,身高增长减慢时则肌肉的厚度增加。相对力量的发展特点对男女来说,发展都比较平稳,增长的速率并131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7—13岁男女孩速度力量的增长都很快;13岁后,性别差异明显暴露出来,男孩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女孩增长的幅度就稍小;到16—17岁时增长速度开始变缓慢。在儿童时期,速度力量的发展与单纯性力量的发展相比要快和早,因而在儿童时期及早培养效果较好。速度力量的发展特点7—13岁男女孩速度力量的增长都很快;132力量耐力的发展特点男孩从7—17岁,力量耐力的发展是直线上升的;17岁之后,力量耐力还会有所增强;女孩15岁前是持续上升的,但以后则开始产生停滞,甚至下降。力量耐力的发展特点男孩从7—17岁,力量耐力的发展是直线上133协调能力的发展6—9岁是一般性协调发展的最有利的时期;9—14岁起开始素质训练,力量、速度、耐力可得到较快发展,于是促使协调能力自然发展;到13—14岁,个别人到十五岁,达到高峰。一般来说,18岁时运动素质可接近最大值,如果适时训练,到20岁左右协调能力与运动素质大致平衡,从而协调能力可达到新的水平。协调能力的发展6—9岁是一般性协调发展的最有利的时期;134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男孩女孩6—12岁反应速度都是大幅度提高的,在12岁时反应速度可达到第一次高点。在青春发育期,反应速度稍减慢,到20岁左右出现第二次高点。反应速度的发展特点男孩女孩6—12岁反应速度都是大幅度提高135技术训练: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从兴趣着手,形势多种多样是早期的技术训练的特殊形式。采用与协调能力相适应的技术作为教学与训练的主要内容。从发展运动素质入手进行技战术训练。(单纯的技战术训练枯燥、单调。)技术训练:基本技术训练和高难技术训练从兴趣着手,形势多种多136训练方法的运用重复训练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变换练习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循环练习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竞赛训练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训练方法的运用重复训练法的概念及运用时注意事项137选择训练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成人训练方法要慎用选择训练方法时应当考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适度估计所选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效果专项成绩的提高要尽量使用非专项的手段与方法。选择训练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成人训练方法要慎用138思考题: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有哪些?课余体育训练包括哪些内容?循环练习法的概念以及在运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在选择训练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思考题: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有哪些?139第十二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第十二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140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开展课余体育竞赛可以检查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体育交流。课余体育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课余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4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性群众性教育性多样性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课余性142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组织形式
学校运动会、单项运动竞赛、单项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比赛、季节性单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工程学院《数字系统设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数据挖掘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系统及应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固体表面物理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中外剧作家及作品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休闲学与休闲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协同效应
- DB2201T 69-2024 哺乳母猪智能化饲喂技术规范
- 数学社团学习活动
- 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模拟试卷1
- GB/T 9978.5-200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5部分:承重水平分隔构件的特殊要求
- 上海纽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试题综合素质答案技巧
- 办公家具项目实施方案、供货方案
- 2022年物流服务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
- 危化品安全操作规程
- 连锁遗传和遗传作图
- DB63∕T 1885-2020 青海省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技术规程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中海地产设计管理程序
- 简谱视唱15942
-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