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题_第1页
桃花源记练习题_第2页
桃花源记练习题_第3页
桃花源记练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础知识(60分)文学常识(10分)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字,(朝代)著名诗人。2.本文以为线索,叙述了渔人、、、再寻桃源的经过。3.成语积累:、、落英缤纷阡陌交通怡然自乐鸡犬相闻(二)、通假字(2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具答之(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6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今义: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今义: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4.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今义:5.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今义:(四)词类活用(4分)1.渔人甚异之异2.复前行,欲穷其林前3.未果果4.处处志之志(五)、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看看它们的词义有什么不同。(8分)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复前行,欲穷其林()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乃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寻寻向所志()寻病终()舍便舍船()屋舍俨然()向便扶向路()寻向所志()得便得一山()既出,得其船()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六)、重点词语解释(10分)缘溪行缘其中往来种作往来悉如外人悉见渔人乃大惊乃咸来闻讯咸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停数日,辞去去此中人语云语便扶向路扶向(七)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表人称的词。(4分)(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八).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九)理解性背诵默写(6分)①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②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③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④《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⑤《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⑥请用《桃花源记》中的一个成语补充在虾类句子横线上,使之完整成句。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二阅读(一)(09广东省)阅读《桃花源记》做下面各题

(7分)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译文: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什么:(3分)

(二).(08苏州)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10分)

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和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答〕

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分)答: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答: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答:

(三).(2008吉林省)(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答: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答: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江天一传(节选)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6.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

。(1分)7.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2分)答:

8.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四).(2008太原市)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译文: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2分)〔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

桃花源记答案一.基础知识(60分)(一)(二)略(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12分)鲜美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无论古:不要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穷途末路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四)异以……为异,对……感到诧异前:向前穷:走到尽头果:实现志:做标记(五)、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看看它们的词义有什么不同。为:作为、对,向其:这,那他(指渔人乃:就,于是竟然寻:寻找、不久舍:舍弃、房屋向:旧、原先的得:看到、找到志:做标记、标记(六)缘溪行缘:沿着其中往来种作往来:往来的人悉如外人悉:全见渔人乃大惊乃:竟然咸来闻讯咸:都。全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停数日,辞去去:离开此中人语云语:告诉便扶向路扶:沿着向:原来的,先前的(七).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表人称的词。(4分)1、村中人渔人渔人村中人2、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八)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九)略(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8分)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鱼塘和桑树竹子之类。译: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显得心满意足足译: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译: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拿出酒饭来款待他。译: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译: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二.阅读(40分)(一)1.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2.答: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3.

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二).1.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2.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3.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5.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三)(甲)1.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2.(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2)通“邀”,邀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