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营养学(一)05760考点复习资料_第1页
自考营养学(一)05760考点复习资料_第2页
自考营养学(一)05760考点复习资料_第3页
自考营养学(一)05760考点复习资料_第4页
自考营养学(一)05760考点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营养学(一)05760考点复习资料.营养素:食物中已经明确的、经消化、吸收和代谢后参与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营养素的分类: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等六大类。.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①平均需要量(EAR):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②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③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④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对某特定人群几乎所有个体不产生健康危害的每日摄入量的最高水平。.消化:食物经过消化道的加工处理,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食物的消化。.吸收:食物经消化后,其中所含营养素以及能被人体利用的非营养素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由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组成。①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②下消化道:由小肠、大肠。.消化系统的功能:⑴口腔:①把大块食物,通过咀嚼切割、磨碎为较小食物;②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利于吞咽;③进行初步消化,并把食物输送到胃,为以后消化做准备。⑵咽:吞咽食物时,咽后壁前移,封闭气管开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而发生呛咳。⑶食管:

.植物性食物中以坚果类含脂肪量最高,可达50%以上,不过组成多以亚油酸为主,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牛奶含脂肪3%,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必需脂肪酸主要膳食来源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亚油酸来源于所有的植物油,富含a-亚麻酸的油仅限于菜籽油、大豆油等少数油。.膳食脂肪的适宜摄入量:成人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20~30%,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各10%,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n-3为4~6:1。食团进入食管,食管上端平滑肌收缩,推动食团向下移动,食团下方的平滑肌舒张,便于食团通过。⑷胃:容纳和消化食物。⑸十二指肠:接受胃液、胰液、胆汁、肠液。⑹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⑺大肠:吸收水分,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临时的储存场所。.食物的吸收形式及吸收部位:①吸收部位:胃内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回肠主要是吸收功能的储备,空肠是食物成分吸收的主要部位;②吸收形式: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与主动转运来完成。.被动转运过程:被动扩散、易化扩散、滤过作用和渗透作用。.主动转运:某些营养成分必须要逆浓度梯度的方向穿过细胞膜,这个过程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并需载体协助。.蛋白质在小肠内的消化: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蛋白质在小肠内经胰液及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酶及肽酶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在转氨基和氧化脱氨基的联合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a-酮酸和氨的过程。.个别氨基酸的代谢过程:⑴个别氨基酸的脱竣基作用:部分氨基酸可进行脱峻基作用生成相应的胺。⑵含硫氨基酸的代谢:蛋氨酸可转变为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不可逆转变,后两者可互变。⑶芳香氨基酸的代谢:①苯丙氨酸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生成酪氨酸;②酪氨酸经酪氨酸羟化酶作用生成多巴,再经多巴脱竣酶作用生成多巴胺,酪氨酸还可经酪氨酸酶合成黑色素,也可经酪氨酸转移酶作用生

成对羟基苯丙酮酸,再经中间产物进一步变成胡索酸和乙酰乙酸;③色氨酸可经代谢转变成5-羟色胺,还可分解代谢成为尿酸、丙氨酸与乙酰辅酶A,此外色氨酸分解还可产生烟酸。(4)支链氨基酸的代谢: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缴氨酸,三者开始经脱氨基作用生成各自相应的a-酮酸,再经若干代谢步W亮氨酸、异亮氨酸、生成各自相应的a-酮酸,再经若干代谢步W亮氨酸、异亮氨酸、缴氨酸分别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乙酰辅酶A、琥珀酸辅酶A。.脂肪酶对甘油三酯的水解: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甘油三酯水解,生成两分子游离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未被消化的少量脂肪则随胆汁酸盐有粪便排出。.影响TC吸收的因素:⑴胆汁酸、食物中脂肪含量高,促进TC吸收;⑵其在肠道中的吸收率随食物TC含量增加而下降;⑶膳食中饱和脂肪酸过高,血浆TC升高,摄入较多不饱和脂肪酸,血浆TC降低;(4)植物性食物中的谷固醇和膳食纤维可减少TC的吸收,可降低血TC;⑸年龄增加,血浆TC增加,50岁前性别差异不明显,60岁后,女升高且超过男性,65岁左右达到高峰。.淀粉酶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产物:葡萄糖、麦芽糖、异麦芽糖、麦芽寡糖及糊精等混合物。.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部位:消化与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能量单位:国际通用焦耳(J),营养学上常用千焦(kJ)或兆焦(MJ),也用卡(cal)或千卡(kcal)。lkcal=4.184kJ;lkJ=0.239kcalo

.主要产能营养素及其能量系数:⑴碳水化合物:16.7kJ/g,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分别为15.7kJ/g和8kJ/g;⑵蛋白质:16.7kJ/g;⑶脂肪:36.7kJ/go.人体的主要能量消耗:⑴基础代谢;⑵体力活动;(3)食物热效应;⑷生长发育。..基础代谢的特点及影响因素:⑴特点:体内能量的消耗只用于维持一些基本的生命活动,能量代谢比较稳定。⑵影响因素:①生理、病理状态:A、♦幼儿和孕妇代谢较高,B、成年后,年龄增加,代谢缓慢下降,C、理、病理状态:A、♦幼儿和孕妇代谢较高,B、成年后,年龄增加,.体力活动特点及影响因素:⑴特点:是变化最大的部分,占机体能量总消耗比例随个体体力活动增加而增加,通常占总消耗15〜30%。⑵影响因素:①肌肉越发达,活动时能量消耗越多;②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③活动强度越大,持续越久,能量消耗越多,这是主要因素。.食物热效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⑴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⑵影响因素:①食物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最高,约消耗本身能量的30%,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约占5〜6%,脂肪最低,约

占4~5乐②进食量和进食频率:量越大,频率越快,热效应越高;③体力活动:人体劳动时食物的热效应是安静时的2倍。.基础代谢率与静息代谢率的区别和联系:⑴基础代谢率(BMR):人体在适宜温度、进食12~14h后,清醒、静卧、放松时仅用于维持正常体温、呼吸、循环与其他器官生理活动需要所消耗的能量,人体处于这一状态是每h每面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⑵静息代谢率:对空腹和温度的要求没有BMR严格,测定时要求受试者全身处于休息状态,仅需禁食3~4h,测得能量略高于BMR,方法简便易行,比较接近于人们正常生活中的状态。.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⑴直接测热法;⑵间接测热法:①呼吸商法,②双标水法,③心率监测法。.人体总能量消耗的估算:能量消耗量二基础代谢率X体力活动水平。.人体能量的来源:存在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一般建议成人的碳水化合物占热能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成人脂肪摄入量不宜超过总能量30%。.非必需氨基酸:为人体需要,在体内可利用其它氮源合成,不一定必须由膳食提供。.谷氨酰胺(Gin)的营养及临床作用:是体内含量最高的非必需氨基酸,在各种创伤、感染等应激条件下,其需要量增加。一些重要细胞的功能必须依赖充足的Glno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⑴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2)构成体内多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⑶参与调节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及胶体渗透压;(4)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思维活动及遗传信息的传递;⑸提供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⑴蛋白质缺乏:水肿型和干瘦型营养不良。⑵蛋白质过剩:①摄入较多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②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加速骨钙的丢失,导致骨质疏松;③含氮产物随尿排出体外的过程需大量水分,加重了肾脏的负荷。.用蛋白质营养不良解释安徽阜阳空壳奶粉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是用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剂调香调味而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极低,以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儿因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引起轻、中度营养不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四肢短小,身体瘦弱,脑部偏大。.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从食物蛋白质含量、消化率和被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蛋白质体内利用率的指标:⑴蛋白质生物学价值;⑵蛋白质功效比值;⑶氨基酸评分。.用蛋白质消化率解释豆类制品营养优于大豆:植物性食物蛋白因有纤维包裹,消化率稍低,大豆整粒进食消化率约60%,经加工去掉纤维或使之软化,可提高消化率,加工为豆腐或豆浆,消化率可提高至90%,此外大豆中存在抗胰蛋白酶因子,可降低消化率,加热破坏后,消化率可提高。

.大豆蛋白消化率校正评分及其应用范围: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更能客观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本法最高评分为lo本法可替代功效比对食物蛋白质进行评价,但用于孕妇和婴儿的食物例外。.蛋白质的食物来源:⑴动物性食品:①蛋类含蛋白质13~15%,②瘦肉含蛋白质17~20%;⑵豆类及制品:大豆蛋白质含量约35~38g/100g;⑶谷类:小麦蛋白质含8~10g/100g,大米5~8g/100g。.食物蛋白质种类:⑴动物蛋白质:①纤维蛋白类:纤维蛋白、胶原蛋白、角蛋白;②球蛋白类:白蛋白、球蛋白。⑵植物蛋白质:①谷蛋白类:麦谷蛋白、米谷蛋白;②醇溶蛋白:不溶于水,溶于50~80%乙醇。.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指标:⑴生化检查:①血液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运铁蛋白、血清氨基酸比值;②尿液生化指标:尿肌肝、尿肌酊-身高指数。⑵间接指标:①Z评分法;②年龄别BMI法。.血清白蛋白评价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意义:其降低说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已持续较长时间,是判定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评价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⑴血清白蛋白(g/L):正常》35,轻度缺乏30~34,中度缺乏25~29,严重<25,<28出现水肿,其生物半衰期常约20天,早期缺乏不易测出;⑵前白蛋白(mg/L):正常>250,轻度缺乏150~250,中度100~150,严重<100,生物半衰期1.9天。.脂类的分类:⑴脂肪:脂(常温下呈液态)和油(常温下呈固态);⑵类脂:磷脂、糖脂、固醇及其酯。⑵类脂:磷脂、糖脂、固醇及其酯。.脂肪的结构及分布:⑴结构: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⑵分布:多分布于腹腔、皮下、肌纤维间。.磷脂的结构及分布:⑴结构:①磷酸甘油酯:1分子甘油+2分子脂肪酸+1分子磷酸+含氮化合物;②神经鞘脂:由脂肪酸与鞘氨醇通过酰胺键结合。⑵分布:神经组织、细胞膜及其外侧。.用体格指标评价生长发育期儿童的蛋白质营养状况: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上臂围、上臂肌围等。以Z评分法应用最广。.胆固醇的结构及分布:以由3个己烷环及1个环戊烷稠合而成的环戊烷多氢菲为核心结构。⑵分布:人体内约含胆固醇140g,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约1/4分布于脑及神经组织。.脂类的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脂肪);⑵重要的人体成分和生物膜的结构(类脂);⑶合成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TC);⑷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⑸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靠膳食脂类提供;(6)脂肪可阻止体热散发,维持体温恒定,并能防止因震动而造成的对脏器、组织、关节的损害。.用磷脂种类及分布说明磷脂作为生物膜结构的功能:细胞膜是由磷脂、糖脂和TC等组成的类脂层,神经组织中含较高的磷脂和糖脂,红细胞膜脂类40%为磷脂,线粒体膜脂类95%为磷脂。体内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神经磷脂,神经鞘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磷脂,

常与卵磷脂并存与细胞膜外侧。人类红细胞膜20〜30%为神经鞘磷脂。磷脂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富裕膜流动性和各种功能。.脂肪酸分类:⑴按碳原子数目分: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⑵按双键数目分:⑵按双键数目分:⑵按双键数目分: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⑵按双键数目分: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⑴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但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⑵其衍生物:①亚油酸是花生四烯酸的前体;②a-亚麻酸是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前体。.必需脂肪酸及衍生物的生理功能:⑴磷脂的最主要成分;(2)参与脂质代谢;⑶合成重要的衍生物;⑷对生殖及X射线损害的保护作用。.各种脂肪酸与人体健康:⑴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