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热工过程建模与实例分析
第三章
热工过程建模与实例分析
12本章解决的问题了解常用环节的动态过程常用环节的数学模型形式与MATLAB建模微分方程形式传递函数形式状态方程形式常用环节的动态模型辨识理论分析方法建模响应曲线法建模观察序列参数辨识2本章解决的问题了解常用环节的动态过程233.1水箱系统建模(传递函数形式)一、自平衡单容过程
具有一个贮蓄容量且具有自平衡能力的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阀1改变则q1改变;q1改变则h改变;h改变则q2改变33.1水箱系统建模(传递函数形式)一、自平衡单容过程阀342、动态平衡方程微分方程与增量微分方程(3-1)式中: —分别为某一平衡状态的增量;
q
—
水流量;
A
—水箱截面积;
C
—过程容量;42、动态平衡方程微分方程与增量微分方程45
水箱流出流量与水箱液位和阀门阻力有关 设q2与h的变化关系是线性关系(3-2)式中:
R2—阀2的阻力,称为液阻5水箱流出流量与水箱液位和阀门阻力有关56
联立(3-2)(3-3)得(3-3)以微分方程形式建立Simulink仿真图见danshuixiang.mdl6
联立(3-2)(3-3)得67
将(3-1)式进行拉氏变换为(3-4)将(3-2)式进行拉氏变换为(3-5)7将(3-1)式进行拉氏变换为783、单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方框图为83、单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方框图为89
推导液位与进水流量间的传递函数将(3-5)代入(3-4),得到(3-6)(3-7)(3-8)9推导液位与进水流量间的传递函数910
传递函数(3-9)式中T1=R2C液位过程的时间常数;
K1
=R2液位过程的放大系数对应MATLAB的Simulink库的Continuous库的TransferFcn10传递函数对应MATLAB的Simulink库的Cont1011确定单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R=0.9(阀门阻力)液容C=A=5X5=25m2(水箱截面积)时间常数T=RC=0.9X25=22.5s放大系数K=R=0.9m/(m3/s)(可以无单位也可以有单位,取决于输入与输出的单位)11确定单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1112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建仿真模型:打开danshuixiang.mdl文件12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1213二、自平衡双容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注意:第二个水箱的输入量已经不是阶跃输入13二、自平衡双容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注意:13142、动态平衡方程增量微分方程(3-10)(3-11)(3-12)(3-13)142、动态平衡方程增量微分方程1415
将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推导输入量是Q1(s),输出量是H2(s)的传递函数将(3-11)代入(3-10)代换掉△h1(3-14)将(3-13)代入(3-12)代换掉△q3(3-15)15将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推导输入量是Q1(s),输出15162.1各单容环节单独求取传函整理(3-14)式,并进行拉氏变化,得到(3-16)(3-17)(3-18)162.1各单容环节单独求取传函整理(3-14)式,并进1617
将(3-15)式进行拉氏变化,得到(3-19)(3-20)17将(3-15)式进行拉氏变化,得到17182.2双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未代换的方框图为传递函数(观察实例库中的erjie仿真)(3-21)182.2双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未代换的方框18192.3联立求取传递函数将(3-15)代入(3-14)代换掉△q2(3-22)整理(3-22)式,得到(3-23)192.3联立求取传递函数将(3-15)代入(3-14)19202.4双容液位过程的综合传递函数再整理(3-23)式,得到(3-24)进行拉氏变换(3-25)(3-26)202.4双容液位过程的综合传递函数再整理(3-23)式2021确定双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R1=R2=R3=0.9(阀门阻力)液容C1=C2=A1=A2=5X5=25m2(水箱截面积)时间常数T1=T2=R1C1=R2C2=0.9X25=22.5s放大系数K1=K2=R1=R2=0.9m/(m3/s)(可以无单位也可以有单位,取决于输入与输出的单位)21确定双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2122
微分方程(带入参数)第一个水箱的微分方程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22微分方程(带入参数)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2223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带入参数)第二个水箱的微分方程23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带入参数)2324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传递函数带入参数(3-26)建立仿真模型shuangshuixiang.mdl24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传递函数2425三、滞后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q1增加后要流经L长的管道(滞后τ0时间)才能流入水箱25三、滞后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q1增加后要25262、动态平衡方程与传递函数增量微分方程(3-27)传递函数(3-28)式中
τ0—过程的纯滞后时间h的响应总是滞后q一个τ0时刻262、动态平衡方程与传递函数增量微分方程h的响应总是滞后q2627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建立滞后环节仿真打开shuangshuixiangzhihou.mdl27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建立滞后环节仿真2728改变输入量观察水箱系统的输出变化输入端加入方波双水箱:shuangshuixiang.mdl带滞后双水箱:shuangshuixiangzhihou.mdl28改变输入量观察水箱系统的输出变化输入端加入方波2829第二节热力系统建模(状态方程形式)一、热力系统的热容与热阻热容设输入某物体的热流为qin(t),输出热流为qout(t),在t到t0时间间隔内,此物体蓄热为(3-29)此时物体温度(3-30)对(3-30)微分(3-31)式中,C
就是这个物体的热容29第二节热力系统建模(状态方程形式)一、热力系统的热容2930
热阻设从一个具有温度θ1(t)的物体流向另一个具有温度θ2(t)物体的热流,见下式(3-32)式中
R——就是这两个物体热流路径的热阻30热阻3031二、热力系统双容环节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热力系统如图所示,周围是绝热的,q1(t)为热源,求两个容量环节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θa为大气温度,R1
、R2为各环节热阻,C
1
、C
2为各环节热容,θ1
、θ2为各环节温度31二、热力系统双容环节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热力系统如图所示,3132取θ1和θ2作为状态变量
增量方程,并将上式展开32取θ1和θ2作为状态变量
3233状态变量的标准形式33状态变量的标准形式3334计算各系数设热力系统选择的保温材料为岩棉则:计算热阻岩棉导热系数:λ=0.064[W/(m∙K)]热阻(厚度h=0.1m):R=h/λ=1.56[K/W]计算热容岩棉比热容:c=0.217[W∙h/(kg∙K)]热容(重量W=5kg):C=W∙c=1.085[W∙h/K]为了计算方便设:R1C1=R2C2=RC34计算各系数设热力系统选择的保温材料为岩棉则:3435
计算各系数
(仿真zhuangtaifangcheng.mdl)35计算各系数
(仿真zhuangtaifangc3536结论对象建模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对象模型的结构:一阶、二阶…,或状态方程的结构等确定对象模型的系数:T、K、τ,或状态方程的A、B、C、D等理论分析建模与实验建模相结合36结论对象建模的关键问题是:3637第三节 响应曲线法建模在被研究对象的输入端施加一个专门的信号,测量对象输出端的响应,得到响应曲线或数据,利用响应曲线从中得到对象的特征参数在进行响应曲线试验之前应作以下工作:用理论建模法确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内容);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法,以得到足够的信息确定施加试验信号及记录数据的具体方案;在进行响应曲线试验之后作以下工作:整理数据确定对象模型的参数;分析试验曲线与计算数据之间的误差;验证理论建模确定的对象模型结构是否准确37第三节 响应曲线法建模在被研究对象的输入端施加一个专门的3738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一阶惯性环节一阶带滞后惯性环节二阶惯性环节二阶带滞后惯性环节38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3839一、阶跃响应曲线法(一)阶跃响应曲线法试验设计应注意的几点1、合理地选择阶跃信号值,一般取正常输入信号的5%~15%,以不影响正常生产为准2、输入信号前应保证测试过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3、试验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重复作几次4、试验最好应该是在正、反阶跃输入下做几次39一、阶跃响应曲线法(一)阶跃响应曲线法试验设计应注意的几3940(二)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过程的传递函数1、确定一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静态放大系数(2)时间常数阶跃信号下,y(t)的解为:当t=T0时:根据上式反求T040(二)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过程的传递函数1、确定一阶惯性环4041
(3)校验 将K0、T0带入y(t)中计算与试验曲线的误差,如误差较大调整K0、T0
;或者考虑是否应为二阶系统或增加滞后环节。41(3)校验41422、确定带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切线法 在拐点处做切线,确定τ、T0;确定K0方法同上422、确定带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切线法4243
(2)计算法归一转换阶跃输入下的解43(2)计算法4344选取不同的时间t1和t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y*(t)并联立求解,从而确定τ、T0式中t2>t1>τ,两边取自然对数,得44选取不同的时间t1和t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y*(t)并联立44联立求解为方便计算,取y*(t1)=0.39;y*(t2)=0.63,代入上式则有:得到T0、τ联立求解4546
校验检验线段选择t1以后的线段若误差较大,则应考虑选用二阶惯性环节例如:用带滞后的一阶环节代替二阶环节仿真见shuangjianyan.mdl46校验46473、确定二阶或n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两点法确定K0方法同上T1、T2可根据阶跃响应曲线上的两点确定首先运用如下公式计算T1、T2473、确定二阶或n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两点法4748当当 即当 即48当4849从下表可以查出多容过程的n与t1/t2的关系n1234568101214t1/t20.320.460.530.580.620.650.6850.710.7350.7549从下表可以查出多容过程的n与t1/t2的关系n123454950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给一阶系统施加方波观察响应例如:yijiefangboxiangying.mdl50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给一阶系统施加方波观察响应5051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方波试验,相当于施加正反方向的阶跃试验的曲线合成即51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方波试验,相当于施加正反方5152
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 即:△t52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t5253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 即输入方波的时间是2分,输出y要加入前2分的y1值t012345678910111213y00.250.480.600.690.610.560.510.470.430.390.360.330.30y100.250.480.851.171.461.731.972.202.402.592.762.923.06tt-τ53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t01234567895354方波响应曲线法的特点可以避免被测对象产生过大的输出可检验对象的非线性(相当于施加正负输入信号)54方波响应曲线法的特点可以避免被测对象产生过大的输出54三、最小二乘法辨识建模1、过程的差分方程表示2、若观察了(N+n)次,则有观察序列如下:式中:n模型的阶次三、最小二乘法辨识建模1、过程的差分方程表示55563、观察方程组用矩阵形式表示即或式中Y(N)
—
输出向量;
X(N)
—
输入向量;
θ(N)
—
所要求解的参数向量;
e(N)
—
模型残差向量;563、观察方程组用矩阵形式表示即56矩阵已知项已知项待求项随机项矩阵已知项已知项待求项随机项5758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原理寻找一组最佳的参数向量θ使得观察方程组的残差平方和最小,即
将前式带入可得J为二次型函数存在极值,两边求导,并令58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原理寻找一组最佳的参数向量θ使得观察方5859
由上式可得则可得系数的辨识公式由上式可知,如获得X,Y系列值,则可以得到各系数θ在线辨识要采用递推算法59由上式可得5960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模型阶次与滞后时间的确定模型阶次的确定根据试验曲线确定模型阶次试探法确定模型阶次,即改变模型阶次,比较J值模型滞后时间的确定根据试验曲线确定模型滞后时间试探法确定模型滞后时间,同上滞后时间一般取采样时间的整数倍过程带纯滞后的差分方程为60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模型阶次与滞后时间的确定模型阶次的确定60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计算框图得到观测数据设定模型阶次n的初值设定纯滞后时间τ的初值对设定的n和τ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计算残差e和误差函数Jτ最佳否?n最佳否?调整τ调整nNYY结果N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计算框图得到观测数据设定模型阶次n的初值设6162
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的参数辨识(MATLAB应用)1、假设得到观测序列(y,u)62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的参数辨识(MATLAB应62632、最小二乘法求解a,b632、最小二乘法求解a,b6364function[num,den]=lsqident(u,y,m,n)%u,y输入输出数列,m,n输入输出数列的阶次M=length(u);%获得观测序列u,y的长度Y=y(n+1:M);fori=1:length(Y)A(i,:)=[-y(n+i-1:-1:i)',u(m+i:-1:i)'];End%建立A,Y阵,A*X=Y,X未知X=A\Y%A左除Ynum=X(n+1:length(X))'%返回差分方程系数biden=[1X(1:n)']%返回差分方程系数ai
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的m函数64function[num,den]=lsqident(6465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crasim1.mbi0=[24.1467,-67.7944,63.4768,-19.8209]%设定参数结构ai0=[1,-3.6193,4.9124,-2.9633,0.6703]%设定参数结构u=rand(15,1);%产生随机序列输入y=dlsim(bi0,ai0,u);%计算输出响应[bi,ai]=lsqident(u,y,3,4)%调最小二乘计算函数Fa2=normest(bi-bi0)%误差分析,采用2范数估计Fb2=normest(ai-ai0)65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crasim1.mbi6566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加入观测误差)%crasim2.mbi0=[24.1467,-67.7944,63.4768,-19.8209]%设定参数结构ai0=[1,-3.6193,4.9124,-2.9633,0.6703]%设定参数结构u=rand(15,1);%产生随机序列输入y=dlsim(bi0,ai0,u);%计算输出响应a=rand(1,length(y))*0.0000001-0.00000005;%产生随机误差矩阵y=y-a';%制造带偏差的输出响应[bi,ai]=lsqident(u,y,3,4)%调最小二乘计算函数Fa2=normest(bi-bi0)%误差分析,采用2范数估计Fb2=normest(ai-ai0)66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加入观测误差)%cra6667第四节建模实例分析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nk模型二、阶跃响应法试验获取输入输出数据三、Simulink仿真确定各环节参数四、分析误差67第四节建模实例分析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6768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nk模型低温热水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台概述
68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nk模型低温热水散热器68691.1热媒系统
1、高位水箱供水温度传递函数
图中qi—热水系统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kW;θ0、θ1—水箱入口、出口水的温度,℃691.1热媒系统1、高位水箱供水温度传递函数图中6970
1、高位水箱供水温度传递函数
根据能量方程得到:Mb—高位水箱中水的质量,kg;c—水的比热,kJ/kg·℃;θ—水箱的温升,℃GD—水的质量流量(kg/s);701、高位水箱供水温度传递函数7071
对上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传递函数71对上式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7172
2、循环管路传递函数θa
—室外环境温度(℃);MD—管道内所含水的质量(kg)CD—水的比热容(kJ/kg·℃)Q—单位内表面由介质传给管道的热量(kJ/m2·s)αa
—综合放热系数,包括辐射和对流(kJ/m2·s·℃)F—管道的内表面积(m2)722、循环管路传递函数7273
3、散热器进出口环节传递函数Ksr—散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W/m2·℃θsr1
、θsr2
—散热器入口、出口水的温度,℃Fsr1—散热器的受热面积,m2Fsr2—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θr—室内温度,℃Msr—停留在散热器中的水的质量,kgθM—散热器温度,℃MM—散热器的质量,kgCM—散热器的比热容(kJ/kg·℃)733、散热器进出口环节传递函数7374
4、散热器对室内温度影响的传递函数Mr
—测试小室空气质量,kgKrA
—测试小室对外的综合传热系数,W/m2·℃Fr
—测试小室的传热面积,m2Cr
—空气定压比容,KJ/kg·℃744、散热器对室内温度影响的传递函数7475
5、散热器对室外风道温度影响的传递函数θR—回风温度,℃θa—环境温度,℃FR—风道与外界的接触面积,m2Cfd—空气定压比容,KJ/kg·℃MR—测试小室对应段风道中风的质量,kg
755、散热器对室外风道温度影响的传递函数75761.2风冷系统在风冷系统中,电加热器环节的传递函数﹑循环风道的传递函数和室温对散热器出口温度间的传递函数的建立同水系统对应环节传递函数建立的机理,它们结构相同,在这里不再叙述下面对其他环节的传递函数进行推导。761.2风冷系统在风冷系统中,电加热器环节的传递函数﹑7677
1、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间的传递函数
Gfd—风道中风的质量流量,kg/sKRr—综合传热系数,W/m2·℃771、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间的传递函数7778
2、送风温度和测试小室室温间传递函数Krs—测试小室对散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W/m2·℃782、送风温度和测试小室室温间传递函数7879
3、测试室温度对散热器出口温度影响的传递函数4、系统传递函数与Simulink仿真图的构成793、测试室温度对散热器出口温度影响的传递函数79风道电加热电加热量送风温度送风风道回风温度空调制冷段小室结构小室温度水箱电加热电加热量供水温度供水管道散热器入口温度散热器散热器出口温度回水管道传热环节传热环节小室结构风道电加热电加热量送风温度送风风道回风温度空调制冷段小室结构80u1W1W3W2W4W5W8W9W10W11u2y2y1W6W7室温u1W1W3W2W4W5W8W9W10W11u2y2y1W681Simulik仿真图Simulik仿真图8283二、模型线性化1、提取线性模型利用linmod和dlinmod函数从传递函数模型中提取线性模型,以状态空间矩阵的形式表示命令的形式为[A,B,C,D]=linmod(‘模型名’)例:将散热器试验台的模型转换为线性模型,将原来模型加入输入输出环节,改名为:w2bujjxian得到:A:11X11;B:11X2;C:6X11;D:6X2阶阵83二、模型线性化1、提取线性模型83842、转换成LTI对象利用ss(A,B,C,D)命令转换成LTI对象(连续时间的状态模型)sys=ss(A,B,C,D)842、转换成LTI对象利用ss(A,B,C,D)命令转换成8485三、分析幅频特性Bode相位、幅度与频率图bode(A,B,C,D)或bode(sys)85三、分析幅频特性Bode相位、幅度与频率图85865、Simulink仿真见MATLABSimulinkw2bujj865、Simulink仿真见MATLABSimulink86理论与试验建模第三章课件87理论与试验建模第三章课件88理论与试验建模第三章课件89理论与试验建模第三章课件90理论与试验建模第三章课件91理论与试验建模第三章课件92第三章
热工过程建模与实例分析
第三章
热工过程建模与实例分析
9394本章解决的问题了解常用环节的动态过程常用环节的数学模型形式与MATLAB建模微分方程形式传递函数形式状态方程形式常用环节的动态模型辨识理论分析方法建模响应曲线法建模观察序列参数辨识2本章解决的问题了解常用环节的动态过程94953.1水箱系统建模(传递函数形式)一、自平衡单容过程
具有一个贮蓄容量且具有自平衡能力的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阀1改变则q1改变;q1改变则h改变;h改变则q2改变33.1水箱系统建模(传递函数形式)一、自平衡单容过程阀95962、动态平衡方程微分方程与增量微分方程(3-1)式中: —分别为某一平衡状态的增量;
q
—
水流量;
A
—水箱截面积;
C
—过程容量;42、动态平衡方程微分方程与增量微分方程9697
水箱流出流量与水箱液位和阀门阻力有关 设q2与h的变化关系是线性关系(3-2)式中:
R2—阀2的阻力,称为液阻5水箱流出流量与水箱液位和阀门阻力有关9798
联立(3-2)(3-3)得(3-3)以微分方程形式建立Simulink仿真图见danshuixiang.mdl6
联立(3-2)(3-3)得9899
将(3-1)式进行拉氏变换为(3-4)将(3-2)式进行拉氏变换为(3-5)7将(3-1)式进行拉氏变换为991003、单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方框图为83、单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方框图为100101
推导液位与进水流量间的传递函数将(3-5)代入(3-4),得到(3-6)(3-7)(3-8)9推导液位与进水流量间的传递函数101102
传递函数(3-9)式中T1=R2C液位过程的时间常数;
K1
=R2液位过程的放大系数对应MATLAB的Simulink库的Continuous库的TransferFcn10传递函数对应MATLAB的Simulink库的Cont102103确定单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R=0.9(阀门阻力)液容C=A=5X5=25m2(水箱截面积)时间常数T=RC=0.9X25=22.5s放大系数K=R=0.9m/(m3/s)(可以无单位也可以有单位,取决于输入与输出的单位)11确定单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103104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建仿真模型:打开danshuixiang.mdl文件12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104105二、自平衡双容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注意:第二个水箱的输入量已经不是阶跃输入13二、自平衡双容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注意:1051062、动态平衡方程增量微分方程(3-10)(3-11)(3-12)(3-13)142、动态平衡方程增量微分方程106107
将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推导输入量是Q1(s),输出量是H2(s)的传递函数将(3-11)代入(3-10)代换掉△h1(3-14)将(3-13)代入(3-12)代换掉△q3(3-15)15将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推导输入量是Q1(s),输出1071082.1各单容环节单独求取传函整理(3-14)式,并进行拉氏变化,得到(3-16)(3-17)(3-18)162.1各单容环节单独求取传函整理(3-14)式,并进108109
将(3-15)式进行拉氏变化,得到(3-19)(3-20)17将(3-15)式进行拉氏变化,得到1091102.2双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未代换的方框图为传递函数(观察实例库中的erjie仿真)(3-21)182.2双容液位过程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画出未代换的方框1101112.3联立求取传递函数将(3-15)代入(3-14)代换掉△q2(3-22)整理(3-22)式,得到(3-23)192.3联立求取传递函数将(3-15)代入(3-14)1111122.4双容液位过程的综合传递函数再整理(3-23)式,得到(3-24)进行拉氏变换(3-25)(3-26)202.4双容液位过程的综合传递函数再整理(3-23)式112113确定双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R1=R2=R3=0.9(阀门阻力)液容C1=C2=A1=A2=5X5=25m2(水箱截面积)时间常数T1=T2=R1C1=R2C2=0.9X25=22.5s放大系数K1=K2=R1=R2=0.9m/(m3/s)(可以无单位也可以有单位,取决于输入与输出的单位)21确定双水箱对象的特性参数液阻113114
微分方程(带入参数)第一个水箱的微分方程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22微分方程(带入参数)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114115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带入参数)第二个水箱的微分方程23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微分方程(带入参数)115116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传递函数带入参数(3-26)建立仿真模型shuangshuixiang.mdl24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传递函数116117三、滞后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q1增加后要流经L长的管道(滞后τ0时间)才能流入水箱25三、滞后过程1、水箱系统原理图及阶跃响应曲线q1增加后要1171182、动态平衡方程与传递函数增量微分方程(3-27)传递函数(3-28)式中
τ0—过程的纯滞后时间h的响应总是滞后q一个τ0时刻262、动态平衡方程与传递函数增量微分方程h的响应总是滞后q118119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建立滞后环节仿真打开shuangshuixiangzhihou.mdl27将水箱特性参数带入方程进行特性仿真建立滞后环节仿真119120改变输入量观察水箱系统的输出变化输入端加入方波双水箱:shuangshuixiang.mdl带滞后双水箱:shuangshuixiangzhihou.mdl28改变输入量观察水箱系统的输出变化输入端加入方波120121第二节热力系统建模(状态方程形式)一、热力系统的热容与热阻热容设输入某物体的热流为qin(t),输出热流为qout(t),在t到t0时间间隔内,此物体蓄热为(3-29)此时物体温度(3-30)对(3-30)微分(3-31)式中,C
就是这个物体的热容29第二节热力系统建模(状态方程形式)一、热力系统的热容121122
热阻设从一个具有温度θ1(t)的物体流向另一个具有温度θ2(t)物体的热流,见下式(3-32)式中
R——就是这两个物体热流路径的热阻30热阻122123二、热力系统双容环节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热力系统如图所示,周围是绝热的,q1(t)为热源,求两个容量环节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θa为大气温度,R1
、R2为各环节热阻,C
1
、C
2为各环节热容,θ1
、θ2为各环节温度31二、热力系统双容环节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热力系统如图所示,123124取θ1和θ2作为状态变量
增量方程,并将上式展开32取θ1和θ2作为状态变量
124125状态变量的标准形式33状态变量的标准形式125126计算各系数设热力系统选择的保温材料为岩棉则:计算热阻岩棉导热系数:λ=0.064[W/(m∙K)]热阻(厚度h=0.1m):R=h/λ=1.56[K/W]计算热容岩棉比热容:c=0.217[W∙h/(kg∙K)]热容(重量W=5kg):C=W∙c=1.085[W∙h/K]为了计算方便设:R1C1=R2C2=RC34计算各系数设热力系统选择的保温材料为岩棉则:126127
计算各系数
(仿真zhuangtaifangcheng.mdl)35计算各系数
(仿真zhuangtaifangc127128结论对象建模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对象模型的结构:一阶、二阶…,或状态方程的结构等确定对象模型的系数:T、K、τ,或状态方程的A、B、C、D等理论分析建模与实验建模相结合36结论对象建模的关键问题是:128129第三节 响应曲线法建模在被研究对象的输入端施加一个专门的信号,测量对象输出端的响应,得到响应曲线或数据,利用响应曲线从中得到对象的特征参数在进行响应曲线试验之前应作以下工作:用理论建模法确定对象模型的结构形式(内容);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法,以得到足够的信息确定施加试验信号及记录数据的具体方案;在进行响应曲线试验之后作以下工作:整理数据确定对象模型的参数;分析试验曲线与计算数据之间的误差;验证理论建模确定的对象模型结构是否准确37第三节 响应曲线法建模在被研究对象的输入端施加一个专门的129130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一阶惯性环节一阶带滞后惯性环节二阶惯性环节二阶带滞后惯性环节38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130131一、阶跃响应曲线法(一)阶跃响应曲线法试验设计应注意的几点1、合理地选择阶跃信号值,一般取正常输入信号的5%~15%,以不影响正常生产为准2、输入信号前应保证测试过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3、试验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重复作几次4、试验最好应该是在正、反阶跃输入下做几次39一、阶跃响应曲线法(一)阶跃响应曲线法试验设计应注意的几131132(二)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过程的传递函数1、确定一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静态放大系数(2)时间常数阶跃信号下,y(t)的解为:当t=T0时:根据上式反求T040(二)由阶跃响应曲线确定过程的传递函数1、确定一阶惯性环132133
(3)校验 将K0、T0带入y(t)中计算与试验曲线的误差,如误差较大调整K0、T0
;或者考虑是否应为二阶系统或增加滞后环节。41(3)校验1331342、确定带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切线法 在拐点处做切线,确定τ、T0;确定K0方法同上422、确定带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切线法134135
(2)计算法归一转换阶跃输入下的解43(2)计算法135136选取不同的时间t1和t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y*(t)并联立求解,从而确定τ、T0式中t2>t1>τ,两边取自然对数,得44选取不同的时间t1和t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y*(t)并联立136联立求解为方便计算,取y*(t1)=0.39;y*(t2)=0.63,代入上式则有:得到T0、τ联立求解137138
校验检验线段选择t1以后的线段若误差较大,则应考虑选用二阶惯性环节例如:用带滞后的一阶环节代替二阶环节仿真见shuangjianyan.mdl46校验1381393、确定二阶或n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两点法确定K0方法同上T1、T2可根据阶跃响应曲线上的两点确定首先运用如下公式计算T1、T2473、确定二阶或n阶惯性环节的特性参数(1)两点法139140当当 即当 即48当140141从下表可以查出多容过程的n与t1/t2的关系n1234568101214t1/t20.320.460.530.580.620.650.6850.710.7350.7549从下表可以查出多容过程的n与t1/t2的关系n12345141142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给一阶系统施加方波观察响应例如:yijiefangboxiangying.mdl50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给一阶系统施加方波观察响应142143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方波试验,相当于施加正反方向的阶跃试验的曲线合成即51二、矩形脉冲(方波)响应曲线法方波试验,相当于施加正反方143144
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 即:△t52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t144145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 即输入方波的时间是2分,输出y要加入前2分的y1值t012345678910111213y00.250.480.600.690.610.560.510.470.430.390.360.330.30y100.250.480.851.171.461.731.972.202.402.592.762.923.06tt-τ53根据方波响应曲线反推出阶跃响应曲线t0123456789145146方波响应曲线法的特点可以避免被测对象产生过大的输出可检验对象的非线性(相当于施加正负输入信号)54方波响应曲线法的特点可以避免被测对象产生过大的输出146三、最小二乘法辨识建模1、过程的差分方程表示2、若观察了(N+n)次,则有观察序列如下:式中:n模型的阶次三、最小二乘法辨识建模1、过程的差分方程表示1471483、观察方程组用矩阵形式表示即或式中Y(N)
—
输出向量;
X(N)
—
输入向量;
θ(N)
—
所要求解的参数向量;
e(N)
—
模型残差向量;563、观察方程组用矩阵形式表示即148矩阵已知项已知项待求项随机项矩阵已知项已知项待求项随机项149150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原理寻找一组最佳的参数向量θ使得观察方程组的残差平方和最小,即
将前式带入可得J为二次型函数存在极值,两边求导,并令58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原理寻找一组最佳的参数向量θ使得观察方150151
由上式可得则可得系数的辨识公式由上式可知,如获得X,Y系列值,则可以得到各系数θ在线辨识要采用递推算法59由上式可得151152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模型阶次与滞后时间的确定模型阶次的确定根据试验曲线确定模型阶次试探法确定模型阶次,即改变模型阶次,比较J值模型滞后时间的确定根据试验曲线确定模型滞后时间试探法确定模型滞后时间,同上滞后时间一般取采样时间的整数倍过程带纯滞后的差分方程为60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模型阶次与滞后时间的确定模型阶次的确定152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计算框图得到观测数据设定模型阶次n的初值设定纯滞后时间τ的初值对设定的n和τ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计算残差e和误差函数Jτ最佳否?n最佳否?调整τ调整nNYY结果N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计算框图得到观测数据设定模型阶次n的初值设153154
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的参数辨识(MATLAB应用)1、假设得到观测序列(y,u)62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的参数辨识(MATLAB应1541552、最小二乘法求解a,b632、最小二乘法求解a,b155156function[num,den]=lsqident(u,y,m,n)%u,y输入输出数列,m,n输入输出数列的阶次M=length(u);%获得观测序列u,y的长度Y=y(n+1:M);fori=1:length(Y)A(i,:)=[-y(n+i-1:-1:i)',u(m+i:-1:i)'];End%建立A,Y阵,A*X=Y,X未知X=A\Y%A左除Ynum=X(n+1:length(X))'%返回差分方程系数biden=[1X(1:n)']%返回差分方程系数ai
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的m函数64function[num,den]=lsqident(156157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crasim1.mbi0=[24.1467,-67.7944,63.4768,-19.8209]%设定参数结构ai0=[1,-3.6193,4.9124,-2.9633,0.6703]%设定参数结构u=rand(15,1);%产生随机序列输入y=dlsim(bi0,ai0,u);%计算输出响应[bi,ai]=lsqident(u,y,3,4)%调最小二乘计算函数Fa2=normest(bi-bi0)%误差分析,采用2范数估计Fb2=normest(ai-ai0)65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crasim1.mbi157158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加入观测误差)%crasim2.mbi0=[24.1467,-67.7944,63.4768,-19.8209]%设定参数结构ai0=[1,-3.6193,4.9124,-2.9633,0.6703]%设定参数结构u=rand(15,1);%产生随机序列输入y=dlsim(bi0,ai0,u);%计算输出响应a=rand(1,length(y))*0.0000001-0.00000005;%产生随机误差矩阵y=y-a';%制造带偏差的输出响应[bi,ai]=lsqident(u,y,3,4)%调最小二乘计算函数Fa2=normest(bi-bi0)%误差分析,采用2范数估计Fb2=normest(ai-ai0)66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仿真实例分析
(加入观测误差)%cra158159第四节建模实例分析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nk模型二、阶跃响应法试验获取输入输出数据三、Simulink仿真确定各环节参数四、分析误差67第四节建模实例分析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159160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nk模型低温热水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台概述
68一、理论分析建模并构成Simulink模型低温热水散热器1601611.1热媒系统
1、高位水箱供水温度传递函数
图中qi—热水系统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kW;θ0、θ1—水箱入口、出口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聊城2024年健身服务合同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精美课件
- 土地承包权协议书范本版
-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课件
- 农村私人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商务考察与招商合同2篇
- 益生菌奶粉课件
- 2024年度离岗创业人员培训服务合同
- 租房定金合同范本共
- 财务模拟述职报告范文
- 知识竞赛pptPPT(完美版)
- 产品包装、防护和交付管理规定
- 施工现场扬尘防治资料 全套
- DB12-T1059-2021行洪河道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 销售人员心态培训ppt
- 郑商所品种基本面甲醇交易手册
- 管理学-第九章-控制工作
- 冯至 江上详细分析
- 浙江省执业医师注册健康体检表(新)
- 阑尾炎超声诊断共29页PPT资料课件
- 初中英语说课ppt模板通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