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本节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本节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3课题来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4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来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4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技巧,通过本专题学习后,将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5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和类比迁移能力,能够通过物质分类理论知识,来推导出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6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分析出二氧化硫中硫的+4价属于中间价态,从而推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7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为实验探索做好了准备。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9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由此对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教学难点是二氧化硫对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防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由此对人10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办法。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1过程与方法: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
实验探索→回归生活为主线,训练综合分析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索方法与科学品质,开发多元智能。过程与方法: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体验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13设计思路设计思路14设计主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用实验探索知识用理论引导分析设计主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用实验探索知识用理论引导15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观察生活
理论分析
实验探索
回归生活
用化学视野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素材感知二氧化硫的性质。
用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理论具体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
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索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用化学原理和方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回归1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7教学过程一:
媒体引入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一:媒体引入18《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9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20教学过程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教学过程二:自主学习21自主学习途径知识背景或实验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自主学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22资料卡本材料来自中国环境监测网/ReportCont.aspx?type=2&id=1337资料卡本材料来自中国环境监测网em23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有毒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4记者暗访福建古田银耳变白内幕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资料卡记者暗访福建古田银耳变白内幕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资料卡25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福建古田银耳变白
大气污染物,有毒具有漂白性但对人体有害
可用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福26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气。资料卡或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27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福建古田银耳变白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大气污染物,有毒具有漂白性但对人体有害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具有还原性。
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
可用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福28硫酸工业制备流程硫酸工业制备流程29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福建古田银耳变白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大气污染物,有毒具有漂白性但对人体有害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具有还原性。
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
可用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福30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理论分析
依据物质分类,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二氧化硫中的硫的化合价是+4价,是中间价态。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硫酸盐,③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水。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理论分析依据物质分类,二氧化硫3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32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3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34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35《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36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针管不断向内移动,经测定,针筒中的水溶液pH值约为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37《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38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针管不断向内移动,经测定,针筒中的水溶液pH值约为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Ba(OH)2=BaSO3↓+H2O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3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40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针管不断向内移动,经测定,针筒中的水溶液pH值约为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Ba(OH)2=BaSO3↓+H2O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SO2+I2=H2SO4+2HI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41教学过程三:
交流成果总结提升教学过程三:交流成果42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4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44《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45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
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可以印刷漂白报纸的纸张。,可以生产硫酸,也可以在葡萄酒中起抗氧化的作用。-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46资料卡资料卡47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
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可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可以生产硫酸,可以在葡萄酒中起抗氧化的作用。-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48《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4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
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可以漂白报纸。,可以生产硫酸,可以在葡萄酒中起抗氧化的作用。④具有弱氧化性能与氢硫酸反应-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50教学过程四:
学以致用推出成果教学过程四:学以致用5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52《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5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54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55课堂讨论:酸雨的形成对人体、对动物,对建筑物都有很大的危害,那么,酸雨到底该怎样防治呢?课堂讨论:酸雨的形成对人体、对动物,对建筑物56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气。资料卡或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57
酸雨的防治方法一:选择种植一些吸收SO2能力较强的花草树木(如石榴、菊花、桑树、银杉等)。当SO2被植物吸收后,可形成亚硫酸盐,再氧化成硫酸盐,变成对植物生长有用的营养物质。随着叶片的衰老凋落,所吸收的硫元素也一同落到地上,为土壤所吸收,因而在植物叶枯叶荣的周期变化中,就可不断地将空气中的硫转移到土壤中,这样,在大气与地面中形成了循环,使空气不断得以净化。学生分析讨论酸雨的防治方法一:选择种植一些吸收SO2能力58
酸雨的防治方法二:对硫酸工业的尾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尾气脱硫。SO2+2NH3·H2O=(NH4)2SO3+H2OSO2+NH3·H2O=NH4HSO3(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2NH4HSO3+H2SO4=(NH4)2SO4+2SO2↑+2H2O可以获得高纯度的二氧化硫,再利用。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分析讨论59
酸雨的防治方法二: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学生分析讨论Ca(OH)2+CO2=CaCO3+H2OCaCO3十SO2=CaSO3十CO22CaSO3+O2+4H2O=2(CaSO4·2H2O)生成副产物石膏学生分析讨论Ca(OH)60
酸雨的防治方法三:在原煤加工时加入脱硫剂,从而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即原煤脱硫。CaCO3=CaO+CO2↑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脱硫中产生的废料中含有CaSO4,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学生分析讨论高温学生分析讨论高温61
酸雨的防治方法四: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学生分析讨论学生分析讨论62⑴科学研究往往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酸雨的危害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索酸雨的防治小结⑵科学研究必须大胆分析,勇于实验。⑶科学研究最终应该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⑴科学研究往往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酸雨的二氧化硫酸雨的小结63精彩延续: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小论文《如何看待二氧化硫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精彩延续: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小论文《如何看待6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65教学反思1.本节课所有的学生实验均为针筒微型实验,操作简便,防止污染,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教学反思1.本节课所有的学生实验均为针筒微型实验,操作简便,66教学反思2.在本堂课中,老师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讨论的内容多,交流的机会也多,这对于老师控制好有序、动态的课堂教学局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把握好课堂进程,怎样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自主学习是教师应该特别重视的。教学反思2.在本堂课中,老师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真正67《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68本节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本节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反69教材分析教材分析70课题来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4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来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必修)》71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技巧,通过本专题学习后,将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72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和类比迁移能力,能够通过物质分类理论知识,来推导出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73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分析出二氧化硫中硫的+4价属于中间价态,从而推出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也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74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实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为实验探索做好了准备。知识体系和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7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76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由此对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教学难点是二氧化硫对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防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由此对人77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办法。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8过程与方法: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
实验探索→回归生活为主线,训练综合分析能力、设计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培养科学的探索方法与科学品质,开发多元智能。过程与方法: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7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体验如何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80设计思路设计思路81设计主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用实验探索知识用理论引导分析设计主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用实验探索知识用理论引导82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观察生活
理论分析
实验探索
回归生活
用化学视野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素材感知二氧化硫的性质。
用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理论具体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
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探索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用化学原理和方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自主学习途径具体内容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回归8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84教学过程一:
媒体引入激发兴趣教学过程一:媒体引入85《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86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87教学过程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教学过程二:自主学习88自主学习途径知识背景或实验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自主学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89资料卡本材料来自中国环境监测网/ReportCont.aspx?type=2&id=1337资料卡本材料来自中国环境监测网em90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有毒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91记者暗访福建古田银耳变白内幕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资料卡记者暗访福建古田银耳变白内幕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资料卡92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福建古田银耳变白
大气污染物,有毒具有漂白性但对人体有害
可用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福93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气。资料卡或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94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福建古田银耳变白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大气污染物,有毒具有漂白性但对人体有害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具有还原性。
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
可用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福95硫酸工业制备流程硫酸工业制备流程96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
《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首要污染物
福建古田银耳变白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大气污染物,有毒具有漂白性但对人体有害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具有还原性。
是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
可用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观察生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福97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理论分析
依据物质分类,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二氧化硫中的硫的化合价是+4价,是中间价态。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亚硫酸盐,③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水。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知识背景二氧化硫的性质理论分析依据物质分类,二氧化硫98《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99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100《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01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102《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03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针管不断向内移动,经测定,针筒中的水溶液pH值约为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104《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05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针管不断向内移动,经测定,针筒中的水溶液pH值约为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Ba(OH)2=BaSO3↓+H2O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106《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07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
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品红溶液②用充有SO2的针筒吸入少量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眼,观察气体体积的变化,并用pH试纸测量水溶液的pH值。③将针筒中的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中④将针筒中的SO2通入碘水溶液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针管不断向内移动,经测定,针筒中的水溶液pH值约为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液变浑浊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SO2+Ba(OH)2=BaSO3↓+H2O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SO2+I2=H2SO4+2HI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和结论实验探索①将针筒中的SO2通入108教学过程三:
交流成果总结提升教学过程三:交流成果10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110《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1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12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
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可以印刷漂白报纸的纸张。,可以生产硫酸,也可以在葡萄酒中起抗氧化的作用。-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113资料卡资料卡114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
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可以漂白印刷报纸的纸张。,可以生产硫酸,可以在葡萄酒中起抗氧化的作用。-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115《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16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①具有漂白性
品红溶液褪色②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③具有强还原性能与氧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碘水等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可以漂白报纸。,可以生产硫酸,可以在葡萄酒中起抗氧化的作用。④具有弱氧化性能与氢硫酸反应-亚硫酸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117教学过程四:
学以致用推出成果教学过程四:学以致用118《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1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20《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说课(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课件121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拍摄于1925年拍摄于1982年122课堂讨论:酸雨的形成对人体、对动物,对建筑物都有很大的危害,那么,酸雨到底该怎样防治呢?课堂讨论:酸雨的形成对人体、对动物,对建筑物123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气。资料卡或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pH值<5.6SO2的来源:化石燃料的燃124
酸雨的防治方法一:选择种植一些吸收SO2能力较强的花草树木(如石榴、菊花、桑树、银杉等)。当SO2被植物吸收后,可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高能射线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脲醛塑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心理健康课件素材
- 2025年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项目发展计划
- 空气知识课件
- 2025年注射用骨肽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预售包销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型农业用地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移民定居全程辅导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个人心理咨询分期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年山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
- 职工心理安全课件
- (高清版)DB11∕T 2429-2025 补充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统一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创维光伏培训课件
- 院感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民警心理减压活动方案
- 2025年贵州省6月28日纳雍事业单位教师岗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机场行李安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 睾丸扭转超声诊断
- 2025年省考陕西(行测)考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