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包装车间
主体高支模施工方案**********生产包装车间
主体高支模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布署四、施工方案设计五、主要分部施工方案六、高支模施工检测七、安全文明施工八、安全应急预案九、安全计算书
目录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三层顶板结构平面图梁截面尺寸:KL1:400mm*1000mmL1:200mm*400mm三层顶板结构平面图梁截面尺寸:纵向1-1剖面图纵向1-1剖面图二、编制依据1、**********生产包装车间工程施工图纸;2、技术核定单;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著;12、本工程支架方案安全验算采用品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二、编制依据1、**********生产包装车间工程施工图三、施工部署施工平面布置图三、施工部署施工平面布置图四、施工方案设计表3-1施工进度计划表板模板设计方案
板模板构造示意图四、施工方案设计表3-1施工进度计划表板模板设计方案板模满堂脚手架平面布置图满堂架设计方案满堂脚手架平面布置图满堂架设计方案脚手架1-1纵向剖面图1层、2层满堂架在3层高支模拆除前不得拆除脚手架1-1纵向剖面图1层、2层满堂架在3层高支模拆除前不得满堂架与主体结构连接设计满堂架立杆在水平方向间距6m、竖向间距3m与主体结构(已施工完的16.27m、20.27m夹层)框架柱、框架梁进行可靠固定连接。
满堂架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连接
满堂架与主体结构连接设计满堂架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连接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1)框架梁模板与下部支架设计方案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1)框架梁模板与下部支架设计方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2)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2)五、主要分部施工方法5.1总体施工顺序本次高支模板按12.27m~16.27m,16.27m~20.27m,20.27m~24.27m由下而上分三次进行梁、柱、板结构施工。高支模板支撑系统与已完成的梁、柱进行可靠连接,进一步确保架体的稳定性。五、主要分部施工方法5.1总体施工顺序本次高支模5.2满堂架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竖立柱→安放横向扫地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搭设单元体底部水平剪刀撑→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搭设单元体周围竖向剪刀撑→搭设连接单元体的竖向之字撑→标高16.27m、20.27m夹层梁、柱混凝土施工→逐层搭设架体到24.27米→架体阶段验收→自检整改→检查验收5.2满堂架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5.2满堂架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立杆、单元体定位)支撑架搭设前,应先把标高引测到施工作业区域内,同时根据轴线把板上梁、架体立杆位置、单元体的位置在二层楼面上标示出来。用经纬仪根据支撑架立杆的纵向和横向间距进行现场预排定位,在二层楼板表面弹出控制线作为搭设支撑架控制依据,保证支撑架立杆位置准确。5.2满堂架施工方法2)搭设杆件(立杆垂直度、接头位置)
(1)搭设支撑架时应保证底层立杆的垂直度,在搭设底步水平杆的同时要注意检查立杆是否垂直,待第一步架体搭设完成后,应调整所有立杆的垂直度和水平杆的平整度,待全部调整完毕后方可拼装上一步架体。
(2)搭设支撑架时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以使立杆的接头得以错开。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架内,同步架内相隔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2)搭设杆件(立杆垂直度、接头位
(3)立杆接长时应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发现立杆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架体高度的1/400之内,防止立杆倾斜度过大,受力后产生偏心弯矩,影响立杆的稳定性。
(4)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时,在架体的底部加设纵横向钢管扫地杆,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按照纵下横上的原则进行加设。同时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随着架体的搭设同步进行,当架体构造剪刀撑设置完毕后开始之字斜撑的连接。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扫地杆、剪刀撑、之字撑搭设顺序)(3)立杆接长时应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发现立杆的垂(5)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单元体周围的竖向剪刀撑,宽度为5.6米*5.6米,高度为12m,同时在其底部、中部、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架体周围的连续式剪刀撑依次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必须与地面顶紧且与立杆扣件连接。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根据现场情况予以调整。(单元体的构造要求)(5)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单元体的构造要求)单元体与单元体、单元体与周围连续式剪刀撑通过之字斜撑相互连接,每道之字斜撑均与立杆连接,且与地面顶紧,同时与地面夹角在45度~60度。竖向和水平剪刀撑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接,斜杆与立杆的扣接点距节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50mm。当斜杆不能与立杆扣接时,应与横杆扣接,扣件的扭紧力矩应控制大于60N·m。剪刀撑斜杆接长时必须采用搭接,搭接的长度不应小于1m,搭接部分应用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连接。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之间,水平剪刀撑斜杆的夹角应控制在60~90°之间。(单元体之间之字撑的连接)单元体与单元体、单元体与周围连续式剪刀撑通过之3)架体高度控制支撑架搭设高度根据二、三层楼板的高度进行计算,二层楼板面标高为12.27m,三层楼板面标高为24.27m,计算架体高度为12米。4)安装可调支托立杆顶部安装的可调托撑顶面标高调整到设计标高位置后,(丝头外漏长度小于200mm)在托撑上铺设主楞,主楞横桥向放置。主楞接头处应放置在托撑的支撑处,严禁主楞的端头悬空。铺设主楞时应检查方木是否弯曲、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铺设完成后还要再检查主楞的顶部标高。注意框梁跨中位置按照跨度进行2‰起拱。3)架体高度控制5)主次楞的安装主楞铺设完并检查在主楞上铺放次楞,次楞顺桥向放置。铺放次楞应严格按照预设间距进行,次楞铺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上口标高。主次楞铺设完成后,应分段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在次楞上铺模板。(主、次楞间距、平整度)5)主次楞的安装(主、次楞间距、平整度)6)架体检查与验收项目部成立了以质量技术科、安全科主要成员组成的检查验收小组,对整个架体搭设进行验收。每一个环节都有专职人员进行跟踪检查验收,一旦发现有违反规范要求和高架支模方案的之处,坚决予以整改,确保该高架支模顺利进行,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按方案文本中的5-1架体检查验收表逐项验收。6)架体检查与验收7)高支模混凝土浇筑及技术措施1)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加载,通过对称两个方向的浇筑来平衡侧向水平力,计划采用两部泵车由纵向方向的中间向两端倒退浇筑。2)严禁一侧的混凝土过度堆载而造成架体局部荷载过重和侧向压力过大。3)混凝土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倍板厚。4)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进行,设置独立支撑架子竖向固定泵管,沿结构洞口接至作业面上,泵管水平方向支设在废旧汽车轮胎上,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用两节软管连接,用塔吊配合以减轻对模板支架的冲击荷载。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6)泵管竖向固定必须独立设置,严禁同高支模架体相连接。7)高支模混凝土浇筑及技术措施8)模板拆除
现场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根据试验强度对照规范确定支撑底模拆模时间,并申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严禁私自拆模。
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挑梁、板
-≥100
8)模板拆除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1、成立高支模现场监测机构。2、明确检查内容,及相关检查标准要求。●检查频率班组每天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天巡检及组织不定时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4)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六、高支模施工监测1、成立高支模现场监测机构。六、高支模施工监测●架体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架体四角位置和中间位置设置观测点,在架体立杆距楼层500高标记红油漆点与结构柱子上50线进行比对进行沉降观察(每天观测一次,遇大风、大雨天气后增加一次)。●架体构件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工具1立杆钢管弯曲3m<L≤4m4m<L≤6.5m≤12mm≤20mm钢板尺
2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30mm
钢板尺3立杆垂直度全高
≤30mm
吊线和卷尺
●架体沉降观测点设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工具1立杆1、高空安全施工2、安全用电3、安全拆模4、环境保护七、安全文明施工1、高空安全施工七、安全文明施工八、安全应急预案
高架支模施工是一项责任重大、影响面广、危险性大的施工过程,通过对该施工过程进行危险源分析: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危险源
1、脚手架坍塌;2、消防火灾;3、高空坠落;二、危险源监控措施
1、脚手架坍塌监控措施
(1)所用支架的材料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铸蚀、扭曲严重的钢管和扣件等。(2)支撑架要按方案设计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防止不均匀沉落(降)、失稳和变形。(3)水平杆拉结是否符合要求,剪刀撑设置是否正确,扣件的力矩是否满足要求。(4)做好支架搭设、预压、浇注、拆架等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现场的检查、监督工作。八、安全应急预案高架支模施工是一项责任重大、影响面广、2、消防火灾监控措施(1)对现场的电焊、切割、及电渣压力焊等施工要实行审批制度,并且派专人进行跟踪监督。(2)要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对潜在的火灾源进行预控。(3)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及设施,加强消防安全教育。(4)现场的施工用电要严格按照规范布置铺设。3、高空坠落监控措施(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2)作业前,要正确使用“三宝”。(3)对起重吊装作业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4)加强安全技术检查,严禁向下抛掷物品。2、消防火灾监控措施
三、安全应急小组1、事故现场指挥组2、现场伤员营救组3、保卫疏导组4、善后工作组5、技术处理组6、后勤供应组三、安全应急小组九、安全计算书本次高架支模计算选用二种架体受力模型进行验算,通过品茗安全计算软件验算。一.架体高度12m,板厚100mm的板模板架体受力模型验算。二.梁截面为0.4m*1m的梁模板架体受力模型验算。九、安全计算书本次高架支模计算选用二种架体受力模型进行一.架体高度12m,板厚100mm的板模板架体受力模型验算。(1)支架高12m:(1)设计参数:顶板板厚0.1m。(2)模板支架参数:底模板厚度15mm、次龙骨45×85mm方木间距200mm、主龙骨为钢管间距800mm、其下立杆间距为800mm×800mm。荷载取值见施工方案文本高架支模计算一.架体高度12m,板厚100mm的板模板架体受力模型验算。N+Mw≤fAW1.轴向力计算:立柱轴向力取上述较大值,N=4.67KN。2.立柱稳定性验算
N+Mw=4.67+0.1×106==41.4N/mm2<f=205N/mm2AW0.68×
3844120高架支模计算N+Mw≤fAW1.轴向力计算:2.立柱稳定性验算N+M高架支模计算
经过验算,复核对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著》8.5章节表8-17立杆容许荷载值N=26.8KN,大于钢管立柱轴向力值4.67KN。
立柱的稳定性满足要求,1层、2层满堂架在3层高支模拆模前不得拆除。高架支模计算经过验算,复核对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梁模计算(1)设计参数:三层顶板梁(0.4m×1m)为混凝土梁,支架高度12m。(2)模板支架参数:底模板厚度15mm、次龙骨(45×85mm)立放,方木间距80mm、主龙骨为单钢管间距800mm、其下立杆间距400mm+400mm进行计算。二.梁截面为0.4m*1m的梁模板架体受力模型验算。梁模计算(1)设计参数:三层顶板梁(0.4m×1m)为混凝土梁模计算N+Mw≤fAW1.立柱轴心压力设计值N计算立柱轴心压力值N:11kN;2.立柱稳定性计算N+Mw=11+0.1×106=65.41N/mm2<f=205N/mm2AW0.68×3844120梁模计算N+Mw≤fAW1.立柱轴心压力设计值N计算2.立梁模计算经过验算,复核对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著》8.5章节表8-17立杆容许荷载值N=26.8KN,大于钢管立柱轴向压力值11KN。立柱的稳定性满足要求,1层、2层满堂架在3层高支模拆模前不得拆除。梁模计算经过验算,复核对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生产包装车间
主体高支模施工方案**********生产包装车间
主体高支模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布署四、施工方案设计五、主要分部施工方案六、高支模施工检测七、安全文明施工八、安全应急预案九、安全计算书
目录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三层顶板结构平面图梁截面尺寸:KL1:400mm*1000mmL1:200mm*400mm三层顶板结构平面图梁截面尺寸:纵向1-1剖面图纵向1-1剖面图二、编制依据1、**********生产包装车间工程施工图纸;2、技术核定单;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著;12、本工程支架方案安全验算采用品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二、编制依据1、**********生产包装车间工程施工图三、施工部署施工平面布置图三、施工部署施工平面布置图四、施工方案设计表3-1施工进度计划表板模板设计方案
板模板构造示意图四、施工方案设计表3-1施工进度计划表板模板设计方案板模满堂脚手架平面布置图满堂架设计方案满堂脚手架平面布置图满堂架设计方案脚手架1-1纵向剖面图1层、2层满堂架在3层高支模拆除前不得拆除脚手架1-1纵向剖面图1层、2层满堂架在3层高支模拆除前不得满堂架与主体结构连接设计满堂架立杆在水平方向间距6m、竖向间距3m与主体结构(已施工完的16.27m、20.27m夹层)框架柱、框架梁进行可靠固定连接。
满堂架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连接
满堂架与主体结构连接设计满堂架与主体结构的固定连接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1)框架梁模板与下部支架设计方案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1)框架梁模板与下部支架设计方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2)梁模板及梁下支撑系统构造图(2)五、主要分部施工方法5.1总体施工顺序本次高支模板按12.27m~16.27m,16.27m~20.27m,20.27m~24.27m由下而上分三次进行梁、柱、板结构施工。高支模板支撑系统与已完成的梁、柱进行可靠连接,进一步确保架体的稳定性。五、主要分部施工方法5.1总体施工顺序本次高支模5.2满堂架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竖立柱→安放横向扫地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搭设单元体底部水平剪刀撑→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搭设单元体周围竖向剪刀撑→搭设连接单元体的竖向之字撑→标高16.27m、20.27m夹层梁、柱混凝土施工→逐层搭设架体到24.27米→架体阶段验收→自检整改→检查验收5.2满堂架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5.2满堂架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立杆、单元体定位)支撑架搭设前,应先把标高引测到施工作业区域内,同时根据轴线把板上梁、架体立杆位置、单元体的位置在二层楼面上标示出来。用经纬仪根据支撑架立杆的纵向和横向间距进行现场预排定位,在二层楼板表面弹出控制线作为搭设支撑架控制依据,保证支撑架立杆位置准确。5.2满堂架施工方法2)搭设杆件(立杆垂直度、接头位置)
(1)搭设支撑架时应保证底层立杆的垂直度,在搭设底步水平杆的同时要注意检查立杆是否垂直,待第一步架体搭设完成后,应调整所有立杆的垂直度和水平杆的平整度,待全部调整完毕后方可拼装上一步架体。
(2)搭设支撑架时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以使立杆的接头得以错开。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架内,同步架内相隔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2)搭设杆件(立杆垂直度、接头位
(3)立杆接长时应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发现立杆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架体高度的1/400之内,防止立杆倾斜度过大,受力后产生偏心弯矩,影响立杆的稳定性。
(4)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搭设时,在架体的底部加设纵横向钢管扫地杆,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按照纵下横上的原则进行加设。同时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随着架体的搭设同步进行,当架体构造剪刀撑设置完毕后开始之字斜撑的连接。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扫地杆、剪刀撑、之字撑搭设顺序)(3)立杆接长时应检查立杆的垂直度,发现立杆的垂(5)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单元体周围的竖向剪刀撑,宽度为5.6米*5.6米,高度为12m,同时在其底部、中部、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架体周围的连续式剪刀撑依次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必须与地面顶紧且与立杆扣件连接。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度~60度之间。根据现场情况予以调整。(单元体的构造要求)(5)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单元体的构造要求)单元体与单元体、单元体与周围连续式剪刀撑通过之字斜撑相互连接,每道之字斜撑均与立杆连接,且与地面顶紧,同时与地面夹角在45度~60度。竖向和水平剪刀撑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接,斜杆与立杆的扣接点距节点的距离应不大于150mm。当斜杆不能与立杆扣接时,应与横杆扣接,扣件的扭紧力矩应控制大于60N·m。剪刀撑斜杆接长时必须采用搭接,搭接的长度不应小于1m,搭接部分应用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连接。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之间,水平剪刀撑斜杆的夹角应控制在60~90°之间。(单元体之间之字撑的连接)单元体与单元体、单元体与周围连续式剪刀撑通过之3)架体高度控制支撑架搭设高度根据二、三层楼板的高度进行计算,二层楼板面标高为12.27m,三层楼板面标高为24.27m,计算架体高度为12米。4)安装可调支托立杆顶部安装的可调托撑顶面标高调整到设计标高位置后,(丝头外漏长度小于200mm)在托撑上铺设主楞,主楞横桥向放置。主楞接头处应放置在托撑的支撑处,严禁主楞的端头悬空。铺设主楞时应检查方木是否弯曲、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铺设完成后还要再检查主楞的顶部标高。注意框梁跨中位置按照跨度进行2‰起拱。3)架体高度控制5)主次楞的安装主楞铺设完并检查在主楞上铺放次楞,次楞顺桥向放置。铺放次楞应严格按照预设间距进行,次楞铺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上口标高。主次楞铺设完成后,应分段组织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在次楞上铺模板。(主、次楞间距、平整度)5)主次楞的安装(主、次楞间距、平整度)6)架体检查与验收项目部成立了以质量技术科、安全科主要成员组成的检查验收小组,对整个架体搭设进行验收。每一个环节都有专职人员进行跟踪检查验收,一旦发现有违反规范要求和高架支模方案的之处,坚决予以整改,确保该高架支模顺利进行,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按方案文本中的5-1架体检查验收表逐项验收。6)架体检查与验收7)高支模混凝土浇筑及技术措施1)浇筑混凝土时应对称加载,通过对称两个方向的浇筑来平衡侧向水平力,计划采用两部泵车由纵向方向的中间向两端倒退浇筑。2)严禁一侧的混凝土过度堆载而造成架体局部荷载过重和侧向压力过大。3)混凝土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倍板厚。4)混凝土浇筑采用地泵进行,设置独立支撑架子竖向固定泵管,沿结构洞口接至作业面上,泵管水平方向支设在废旧汽车轮胎上,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用两节软管连接,用塔吊配合以减轻对模板支架的冲击荷载。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6)泵管竖向固定必须独立设置,严禁同高支模架体相连接。7)高支模混凝土浇筑及技术措施8)模板拆除
现场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根据试验强度对照规范确定支撑底模拆模时间,并申请监理工程师批准,严禁私自拆模。
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挑梁、板
-≥100
8)模板拆除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1、成立高支模现场监测机构。2、明确检查内容,及相关检查标准要求。●检查频率班组每天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天巡检及组织不定时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4)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脚手架体和脚手架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六、高支模施工监测1、成立高支模现场监测机构。六、高支模施工监测●架体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架体四角位置和中间位置设置观测点,在架体立杆距楼层500高标记红油漆点与结构柱子上50线进行比对进行沉降观察(每天观测一次,遇大风、大雨天气后增加一次)。●架体构件允许偏差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工具1立杆钢管弯曲3m<L≤4m4m<L≤6.5m≤12mm≤20mm钢板尺
2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30mm
钢板尺3立杆垂直度全高
≤30mm
吊线和卷尺
●架体沉降观测点设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工具1立杆1、高空安全施工2、安全用电3、安全拆模4、环境保护七、安全文明施工1、高空安全施工七、安全文明施工八、安全应急预案
高架支模施工是一项责任重大、影响面广、危险性大的施工过程,通过对该施工过程进行危险源分析: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危险源
1、脚手架坍塌;2、消防火灾;3、高空坠落;二、危险源监控措施
1、脚手架坍塌监控措施
(1)所用支架的材料应详细检查,不得使用腐朽、劈裂、铸蚀、扭曲严重的钢管和扣件等。(2)支撑架要按方案设计要求施工,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防止不均匀沉落(降)、失稳和变形。(3)水平杆拉结是否符合要求,剪刀撑设置是否正确,扣件的力矩是否满足要求。(4)做好支架搭设、预压、浇注、拆架等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现场的检查、监督工作。八、安全应急预案高架支模施工是一项责任重大、影响面广、2、消防火灾监控措施(1)对现场的电焊、切割、及电渣压力焊等施工要实行审批制度,并且派专人进行跟踪监督。(2)要做好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对潜在的火灾源进行预控。(3)现场设置消防器材及设施,加强消防安全教育。(4)现场的施工用电要严格按照规范布置铺设。3、高空坠落监控措施(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2)作业前,要正确使用“三宝”。(3)对起重吊装作业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4)加强安全技术检查,严禁向下抛掷物品。2、消防火灾监控措施
三、安全应急小组1、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档案管理者的职业路径试题及答案
- 食品应急响应机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商场租赁合同协议书
-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获奖
- 防拐骗教育课件
- 古代文学史考点全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艺术品买卖合同》
- 2025餐饮店代理经营合同
- 公共事业管理考试复习方向试题及答案
- 七台河职业学院《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中国物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饰品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洞察报告-艾媒咨询
- 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Ⅲ)-临床用药解读
- 2024带病体保险创新研究报告
- 3.28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演讲稿1500字2篇
- 员工节能环保培训课件
- 《精益生产培训》课件
- 学校招生工作培训方案
- 访谈记录表模板
-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以及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课件
- 工程结构静力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