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件:结核_第1页
病理学课件:结核_第2页
病理学课件:结核_第3页
病理学课件:结核_第4页
病理学课件:结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传染病温州医学院附一院病理科李剑敏InfectiousDiseases第十五章传染病温州医学院附一院病理科主要内容第一节结核病第二节伤寒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性传播疾病主要内容第一节结核病人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特点: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并常定位于一定的器官或组织;其基本病变一般属于炎症范畴,发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传染病概述人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传染源病原微生物(病人或携带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者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接触等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呼吸道

乙肝流行情况

结核病流行情况2002-11-1至2003-6-6,SARS流行人类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霍乱七次大流行传染病对人类的巨大危害那么多啊!!乙肝流行情况结核病流行情况人类历史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理学课件:结核第一节结核病(Tuberculosis)第一节结核病(Tuberculosis)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患结核病的历史悠久,自有人类出现以来就有了结核病的存在。公元三世纪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认识到该病可能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病。病理学课件:结核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发现,距今两千多年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上,发现了左肺上及左肺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国外也曾发现过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鲁迅结核病概况1882年3月24日由科赫氏首先发现结核杆菌传染病的首位杀手发达国家次要因素发展中国家主要因素全球2000万300万死亡/年,75%在亚洲我国600万200万/年新病例,仅次于印度结核病概况1882年3月24日由科赫氏首先发现结核杆菌WHO呼吁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WHO呼吁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概述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其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临床特点:起病慢,病程长,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等概述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病因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病因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传播途径一、呼吸道传播:最主要。肺结核(主要是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在谈话、咳嗽和喷嚏时,从呼吸道排出大量带菌微滴,吸入这些微滴即可造成感染。二、消化道感染:少数可因食入带菌的食物或咽下带菌的痰液而感染。三、皮肤伤口感染:极少见。传播途径一、呼吸道传播:最主要。肺结核(主要是空洞型肺结核)发病机制发病机制1、脂质

2、蛋白:与蜡质D结合后引起机体变态反应3、多糖: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磷脂:使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结核结节糖脂索状因子:使结核菌呈索状排列,从而具有毒力蜡质D:与蛋白结合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磷脂:使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结核结节糖脂索状因子病理学课件:结核基本病变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以增生为主的病变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基本病变以渗出为主的病变病变渗出为主增生为主坏死为主机体状态免疫力变态反应结核杆菌菌量毒力病理特征低较强低较强较弱强多少多强较弱强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结核基本病变和机体免疫状态病变渗出为主增生为主坏死为主机体状态免疫力变态反应结核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增生为主的病变

见于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反应较强或变态反应较弱时。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增生为主的病变

见于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反应较强或变态反应结核结节肉眼观:灰白或灰黄色、半透明、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结节。镜下观:结核结节由内到外为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结核结节肉眼观:灰白或灰黄色、半透明、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结见于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变态反应强烈时在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基础上继发干酪样坏死以坏死为主的病变见于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变态反应强烈时以坏死为主的肉眼观:因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名。镜下观:为一片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干酪样坏死肉眼观:因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三种病变转变模式图

增生性病变变质性病变渗出性病变+

为机体免疫力增强或变态反应减弱-

为机体免疫力减弱或变态反应增强+-+--三种病变转变模式图增生性病变+-+--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转化规律愈合吸收消散渗出性病变的愈合方式纤维化、钙化干酪样坏死灶的愈合方式

恶化浸润进展病灶周围炎、干酪样坏死溶解播散坏死物液化后,经自然管道淋巴道、血道播散溶解播散期硬结钙化期浸润进展期吸收好转期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转化规律愈合吸收消散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溶解播散溶解播散肺结核病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故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病因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结核菌时机体的反应性不同,肺部病变的发生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两大类。肺结核病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故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一)原发性肺结核病定义:指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儿童,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病变特征:原发综合征形成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结局:95%转向愈合,少数患儿病灶扩大、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并沿支气管、淋巴道、血道播散(一)原发性肺结核病定义:指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原发综合征1、原发病灶:直径约1~1.5cm的灰白色圆形实变灶,常为单个,中央多有干酪样坏死,常位于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右肺多见。2、结核性淋巴管炎3、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和干酪样坏死。X线检查呈哑铃状阴影。原发综合征1、原发病灶:直径约1~1.5cm的灰白色圆形实变(二)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年人,故又称成人型肺结核病。(二)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发病机制1外源性再感染学说:

经常接触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可再感染而发病。2内源性再感染学说(主要)原发性肺结核病经血播散在肺尖形成潜伏性病灶。发病机制1外源性再感染学说:2内源性再感染学说(主要)病变特点:(1)病变多从肺尖开始。(2)主要通过支气管在肺内播散(3)病变复杂,三种病变交织,新旧病变交杂。(4)病程较长,易形成慢性空洞病变特点:(1)病变多从肺尖开始。(4)病程较长,易形成慢性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局灶型肺结核部位:肺尖下2-4cm,右肺多见。肉眼:单发,灰白色,0.5-1cm,分界清楚,纤维包裹,病变局限。镜下:增生性病变为主结局:愈合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1局灶型肺结核(无活动性)部位:肺尖下2-4cm,右肺多见。1局灶型肺结核(无活动病理学课件:结核2

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病变特点:渗出病变为主

肉眼:病灶分界不清,中央干酪样坏死,外周渗出性病变。

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具有传染性

X-ray:锁骨下边缘模糊、云絮状阴影。2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病变特点:渗出病变为主肉眼病理学课件:结核浸润型肺结核的转归合理治疗转向愈合坏死物液化排出肉芽组织增生空洞愈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菌播散形成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形成急性空洞治疗不当病变恶化病灶扩大浸润进展浸润型肺结核的转归合理治疗坏死物液肉芽组织增慢性纤维空洞型肺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开放性肺结核)

成人慢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

为肺结核的传染源多有浸润型肺结核形成急性空洞基础上发展而来。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开放性肺结核)成人慢性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变特点1厚壁空洞干酪样坏死物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2同侧/对侧新旧不等病变,上重下轻,病变类型不同3病变迁延肺组织广泛纤维化(硬化型肺结核)病变特点1厚壁空洞干酪样坏死物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2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干酪样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干酪样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并发症大咯血肠结核气胸或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干酪性肺炎转归愈合瘢痕愈合开放性愈合恶化开放性肺结核并发症大咯血肠结核气胸或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干酪性肺炎转归愈合病理学课件:结核4

干酪性肺炎(奔马痨)病变特点:广泛渗出性病变和干酪样坏死分类:大叶性和小叶性肉眼:病变肺叶肿胀、灰黄色、实变;可见急性空洞形成。临床:严重中毒症状,病死率高。病因: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而来;急、慢性空洞支气管播散

4干酪性肺炎(奔马痨)病变特点:广泛渗出性病变和干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

5结核球(结核瘤)*

概念: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2-5cm。

病因:1)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3)多个干酪样坏死灶融合并纤维包裹2)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充。5结核球(结核瘤)*概念: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病变:

肉眼:

单发,肺上叶,切面:灰白色,呈同心层状,点状钙化。转归:

愈合:纤维化、钙化

恶化:形成空洞、支气管播散治疗:手术切除。病变:肉眼:转归:愈合:纤维化、钙化恶化:形成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1)湿性(渗出性):多见

病因:肺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病灶

病变:浆液纤维素性炎(主要)6

结核性胸膜炎:

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

病变分类:结局:完全痊愈/胸膜粘连、增厚胸膜(1)湿性(渗出性):多见6结核性胸膜炎:见于原发性和(2)干性(增殖性):

肺膜下结核病灶胸膜

病变:

肺尖部,局限性。

以增生为主,很少有胸腔积液。

结局:痊愈,并常使局部胸膜增厚、粘连。(2)干性(增殖性):肺膜下结核病灶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比较表

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结核杆菌感染初次再次发病人群儿童成人机体的免疫力先无,病程中发生有起始部位上叶下部或下叶肺尖部上部近胸膜处病理特征原发综合征新旧并存播散途径多为淋巴道或血道多为支气管病程短、大多自愈长、波动性需治疗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比较表(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含结核杆菌的干酪样坏死物破入肺动脉肺粟粒性结核破入肺静脉全身粟粒性结核破入支气管动脉肺粟粒性结核破入颈部大静脉如上腔静脉肺粟粒性结核含结核杆菌的干酪样坏死物破入肺动脉肺粟粒性结核破入肺静脉全身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恶化进展发生血道播散时,引起的血源性结核病有以下五种类型: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4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5肺外结核病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恶化进展发生血道播散时,引起的血源性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肺原发灶肺静脉分支左心全身形成粟粒性结核肉眼:分布均匀、灰白、圆形粟粒小结节镜下:增生为主临床:病情危重,有明显中毒症状,肝脾肿大,常有脑膜刺激征结局:愈合少数死于结核性脑膜炎

肺原发灶肺静脉分支左心全身形成粟粒性结核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肺原发灶肺静脉分支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急性期不能及时控制,病程迁延3周以上,或结核杆菌长期、少量反复多次入血引起。

病变性质和大小不一致,同时可见渗出、增生、坏死病变,病程长,成人多见。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急性期不能及时控制,病程迁延3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灰白/灰黄色,粟粒大小的结节,微隆起切面,并显露于肺膜表面。途径(1)肺门、纵隔、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干酪样坏死静脉右心和肺动脉播散双肺。(2)含结核杆菌的淋巴液胸导管入血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途径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

多见于成年人,结核杆菌由肺外结核病灶较长期、间歇性地进入血流,播散于肺内,形成新旧不等的病变。4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病变:增生改变为主

病程为数月—数年多见于成年人,结核杆菌由肺外结核病灶较长期、间歇性地进入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5肺外结核病

在原发综合征少量结核杆菌经原发灶内的毛细血管侵入血流,则能在肺外某些器官内形成个别的结核病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乃恶化进展为肺外器官结核病。

大多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经血道播散的后果。5肺外结核病在原发综合征少量结核杆菌经原发灶内的毛细血管三肺外器官结核病

继发性: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部位:回盲部(一)肠结核病

原发性:很少见

肠原发性结核性溃疡原发综合征结核性淋巴管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三肺外器官结核病继发性: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一病变(1)溃疡多呈环形,较浅,其长径与肠轴垂直,溃疡愈合后常引起肠腔狭窄。

(2)浆膜面纤维素和结核结节。1.溃疡型:

结核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引起结核结节形成,以后结节逐渐融合并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

临床:腹痛、腹泻、营养障碍和结核中毒症状。分型:病变(1)溃疡多呈环形,较浅,其长径与肠轴垂直,溃疡愈合后常病理学课件:结核溃疡较浅、边缘参差不齐,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溃疡较浅、边缘参差不齐,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1)肠壁内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显著增生。肠壁高度肥厚变硬、肠腔狭窄(2)粘膜可有浅在溃疡或息肉形成2.增生型

(较少见)

临床:慢性不完全低位肠梗阻右下腹常可扪及包块,易误诊为肠癌病变特点:(1)肠壁内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2.增生型(较少见)临病理学课件:结核(二)结核性腹膜炎

以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

1.湿型:

主要病变:腹腔内大量草黄色浆液性腹水,一般无腹膜粘连现象。临床:病人常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中毒症状。(二)结核性腹膜炎

(1)腹膜上除见结核结节外,尚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后引起腹腔器官广泛粘连。(2)大网膜一般增厚、变硬和缩短。肠系膜也显著缩短。因腹膜增厚触诊时有柔韧感或橡皮样抗力。

2.干型:(1)腹膜上除见结核结节外,尚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机(三)结核性脑膜炎病变部位:发病人群:儿童多见、由血道播散引起脑底部病变特点:蛛网膜下腔胶冻样渗出物由浆液、纤维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常有干酪样坏死,偶见结核结节并发症脑膜脑炎多发性脑软化脑积水(三)结核性脑膜炎病变部位:发病人群:儿童多见、由血道播散引病理学课件:结核(四)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四)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1肾结核病病因: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血道播散病变:皮髓质交界、肾锥体乳头局灶性结核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肾组织全部破坏空壳1肾结核病病因:原发性肺结核病的血道播散病理学课件:结核形成多数结核空洞,使肾仅剩一空壳,功能丧失形成多数结核空洞,使肾仅剩一空壳,功能丧失病理学课件:结核肾结核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一侧肾结核同侧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膀胱挛缩损伤对侧输尿管口活瓣对侧肾盂、输尿管积水尿液肾结核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一侧肾结核同侧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膀胱挛

男性:部位:附睾(主要)尿道→→精囊、前列腺→输精管、附睾、睾丸。病变:结核结节形成和干酪样坏死

2生殖系统结核女性:部位:输卵管(主要)

输卵管结核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男性:部位:附睾(主要)2生殖系统结核女性:部位:输卵(五)骨、关节结核1、骨结核:血源播散所引起部位:脊椎骨、指骨及长骨骨骺干酪样坏死型:

主要病变:干酪样坏死和死骨形成;

“冷脓肿”、形成窦道。

增生型: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骨小梁破坏、消失。(五)骨、关节结核1、骨结核:血源播散所引起病理学课件:结核1)部位:第10胸椎—第2腰椎

2)椎体发生干酪样坏死,破坏椎间盘及临近椎体→→脊柱后凸畸形(驼背)

3)“冷脓肿”:脊柱两侧形成冷脓肿;或坏死物沿筋膜下流,在远隔部位

形成“冷脓肿”。

脊椎结核:骨结核中最常见1)部位:第10胸椎—第2腰椎脊椎结核:骨结核中最常见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

病因:骨结核干酪样坏死侵入关节软骨和滑膜关节结核部位:髋、膝、踝、肘等关节病变:以浆液、纤维素渗出,结核性肉芽组织后果:关节强直2、关节结核:病因:骨结核干酪样坏死侵入关节软2、关节结核:(六)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常见(瘰疬)淋巴结成群受累,有结核结节形成和干酪样坏死淋巴结彼此粘连,形成较大的包块后期形成窦道(六)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常见(瘰疬)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抗酸染色)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结核结节之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之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之上皮样细胞结核结节之上皮样细胞结核结节之Langhans巨细胞由多个上皮样细胞互相融合或一个细胞核分裂胞浆不分裂而形成结核结节之Langhans巨细胞由多个上皮样细胞互相融合或一结核结节之外周淋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结核结节之外周淋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结核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原发综合症原发综合症

肺原发性结核病播散途径示意图

肺原发性结核病播散途径示意图胸片示左锁骨下散在渗出性病变胸片示左锁骨下散在渗出性病变病理学课件:结核慢性纤维空洞的壁干酪样坏死慢性纤维空洞的壁干酪样坏死慢性纤维空洞的壁结核性肉芽组织慢性纤维空洞的壁结核性肉芽组织慢性纤维空洞的壁纤维结缔组织慢性纤维空洞的壁纤维结缔组织这是一头受染的奶牛我却喝了它的奶!!没想到…这是一头受染的奶牛我却喝了它的奶!!没想到…第十五章传染病温州医学院附一院病理科李剑敏InfectiousDiseases第十五章传染病温州医学院附一院病理科主要内容第一节结核病第二节伤寒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性传播疾病主要内容第一节结核病人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能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特点: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并常定位于一定的器官或组织;其基本病变一般属于炎症范畴,发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传染病概述人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传染源病原微生物(病人或携带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儿童、老人免疫力低下者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接触等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呼吸道

乙肝流行情况

结核病流行情况2002-11-1至2003-6-6,SARS流行人类历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霍乱七次大流行传染病对人类的巨大危害那么多啊!!乙肝流行情况结核病流行情况人类历史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理学课件:结核第一节结核病(Tuberculosis)第一节结核病(Tuberculosis)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类患结核病的历史悠久,自有人类出现以来就有了结核病的存在。公元三世纪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认识到该病可能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慢性传染病。病理学课件:结核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发现,距今两千多年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上,发现了左肺上及左肺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国外也曾发现过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鲁迅结核病概况1882年3月24日由科赫氏首先发现结核杆菌传染病的首位杀手发达国家次要因素发展中国家主要因素全球2000万300万死亡/年,75%在亚洲我国600万200万/年新病例,仅次于印度结核病概况1882年3月24日由科赫氏首先发现结核杆菌WHO呼吁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WHO呼吁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概述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其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临床特点:起病慢,病程长,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咯血等概述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病因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病因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对人致病的主要为人型和牛型传播途径一、呼吸道传播:最主要。肺结核(主要是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在谈话、咳嗽和喷嚏时,从呼吸道排出大量带菌微滴,吸入这些微滴即可造成感染。二、消化道感染:少数可因食入带菌的食物或咽下带菌的痰液而感染。三、皮肤伤口感染:极少见。传播途径一、呼吸道传播:最主要。肺结核(主要是空洞型肺结核)发病机制发病机制1、脂质

2、蛋白:与蜡质D结合后引起机体变态反应3、多糖: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磷脂:使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结核结节糖脂索状因子:使结核菌呈索状排列,从而具有毒力蜡质D:与蛋白结合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结核杆菌的致病物质磷脂:使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结核结节糖脂索状因子病理学课件:结核基本病变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以增生为主的病变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基本病变以渗出为主的病变病变渗出为主增生为主坏死为主机体状态免疫力变态反应结核杆菌菌量毒力病理特征低较强低较强较弱强多少多强较弱强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结核基本病变和机体免疫状态病变渗出为主增生为主坏死为主机体状态免疫力变态反应结核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增生为主的病变

见于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反应较强或变态反应较弱时。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增生为主的病变

见于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反应较强或变态反应结核结节肉眼观:灰白或灰黄色、半透明、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结节。镜下观:结核结节由内到外为干酪样坏死、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及外周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结核结节肉眼观:灰白或灰黄色、半透明、粟粒大小、境界清楚的结见于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变态反应强烈时在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基础上继发干酪样坏死以坏死为主的病变见于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变态反应强烈时以坏死为主的肉眼观:因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名。镜下观:为一片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干酪样坏死肉眼观:因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三种病变转变模式图

增生性病变变质性病变渗出性病变+

为机体免疫力增强或变态反应减弱-

为机体免疫力减弱或变态反应增强+-+--三种病变转变模式图增生性病变+-+--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转化规律愈合吸收消散渗出性病变的愈合方式纤维化、钙化干酪样坏死灶的愈合方式

恶化浸润进展病灶周围炎、干酪样坏死溶解播散坏死物液化后,经自然管道淋巴道、血道播散溶解播散期硬结钙化期浸润进展期吸收好转期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转化规律愈合吸收消散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溶解播散溶解播散肺结核病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故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病因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结核菌时机体的反应性不同,肺部病变的发生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两大类。肺结核病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故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一)原发性肺结核病定义:指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儿童,又称儿童型肺结核病。病变特征:原发综合征形成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结局:95%转向愈合,少数患儿病灶扩大、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并沿支气管、淋巴道、血道播散(一)原发性肺结核病定义:指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原发综合征1、原发病灶:直径约1~1.5cm的灰白色圆形实变灶,常为单个,中央多有干酪样坏死,常位于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右肺多见。2、结核性淋巴管炎3、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和干酪样坏死。X线检查呈哑铃状阴影。原发综合征1、原发病灶:直径约1~1.5cm的灰白色圆形实变(二)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年人,故又称成人型肺结核病。(二)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发病机制1外源性再感染学说:

经常接触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可再感染而发病。2内源性再感染学说(主要)原发性肺结核病经血播散在肺尖形成潜伏性病灶。发病机制1外源性再感染学说:2内源性再感染学说(主要)病变特点:(1)病变多从肺尖开始。(2)主要通过支气管在肺内播散(3)病变复杂,三种病变交织,新旧病变交杂。(4)病程较长,易形成慢性空洞病变特点:(1)病变多从肺尖开始。(4)病程较长,易形成慢性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局灶型肺结核部位:肺尖下2-4cm,右肺多见。肉眼:单发,灰白色,0.5-1cm,分界清楚,纤维包裹,病变局限。镜下:增生性病变为主结局:愈合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1局灶型肺结核(无活动性)部位:肺尖下2-4cm,右肺多见。1局灶型肺结核(无活动病理学课件:结核2

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病变特点:渗出病变为主

肉眼:病灶分界不清,中央干酪样坏死,外周渗出性病变。

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具有传染性

X-ray:锁骨下边缘模糊、云絮状阴影。2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病变特点:渗出病变为主肉眼病理学课件:结核浸润型肺结核的转归合理治疗转向愈合坏死物液化排出肉芽组织增生空洞愈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菌播散形成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形成急性空洞治疗不当病变恶化病灶扩大浸润进展浸润型肺结核的转归合理治疗坏死物液肉芽组织增慢性纤维空洞型肺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开放性肺结核)

成人慢性肺结核的常见类型

为肺结核的传染源多有浸润型肺结核形成急性空洞基础上发展而来。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开放性肺结核)成人慢性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变特点1厚壁空洞干酪样坏死物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2同侧/对侧新旧不等病变,上重下轻,病变类型不同3病变迁延肺组织广泛纤维化(硬化型肺结核)病变特点1厚壁空洞干酪样坏死物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2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干酪样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干酪样坏死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并发症大咯血肠结核气胸或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干酪性肺炎转归愈合瘢痕愈合开放性愈合恶化开放性肺结核并发症大咯血肠结核气胸或脓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干酪性肺炎转归愈合病理学课件:结核4

干酪性肺炎(奔马痨)病变特点:广泛渗出性病变和干酪样坏死分类:大叶性和小叶性肉眼:病变肺叶肿胀、灰黄色、实变;可见急性空洞形成。临床:严重中毒症状,病死率高。病因: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而来;急、慢性空洞支气管播散

4干酪性肺炎(奔马痨)病变特点:广泛渗出性病变和干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

5结核球(结核瘤)*

概念: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2-5cm。

病因:1)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样坏死灶纤维包裹3)多个干酪样坏死灶融合并纤维包裹2)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充。5结核球(结核瘤)*概念: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病变:

肉眼:

单发,肺上叶,切面:灰白色,呈同心层状,点状钙化。转归:

愈合:纤维化、钙化

恶化:形成空洞、支气管播散治疗:手术切除。病变:肉眼:转归:愈合:纤维化、钙化恶化:形成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1)湿性(渗出性):多见

病因:肺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病灶

病变:浆液纤维素性炎(主要)6

结核性胸膜炎:

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

病变分类:结局:完全痊愈/胸膜粘连、增厚胸膜(1)湿性(渗出性):多见6结核性胸膜炎:见于原发性和(2)干性(增殖性):

肺膜下结核病灶胸膜

病变:

肺尖部,局限性。

以增生为主,很少有胸腔积液。

结局:痊愈,并常使局部胸膜增厚、粘连。(2)干性(增殖性):肺膜下结核病灶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比较表

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结核杆菌感染初次再次发病人群儿童成人机体的免疫力先无,病程中发生有起始部位上叶下部或下叶肺尖部上部近胸膜处病理特征原发综合征新旧并存播散途径多为淋巴道或血道多为支气管病程短、大多自愈长、波动性需治疗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比较表(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

含结核杆菌的干酪样坏死物破入肺动脉肺粟粒性结核破入肺静脉全身粟粒性结核破入支气管动脉肺粟粒性结核破入颈部大静脉如上腔静脉肺粟粒性结核含结核杆菌的干酪样坏死物破入肺动脉肺粟粒性结核破入肺静脉全身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恶化进展发生血道播散时,引起的血源性结核病有以下五种类型: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4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5肺外结核病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恶化进展发生血道播散时,引起的血源性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肺原发灶肺静脉分支左心全身形成粟粒性结核肉眼:分布均匀、灰白、圆形粟粒小结节镜下:增生为主临床:病情危重,有明显中毒症状,肝脾肿大,常有脑膜刺激征结局:愈合少数死于结核性脑膜炎

肺原发灶肺静脉分支左心全身形成粟粒性结核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肺原发灶肺静脉分支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急性期不能及时控制,病程迁延3周以上,或结核杆菌长期、少量反复多次入血引起。

病变性质和大小不一致,同时可见渗出、增生、坏死病变,病程长,成人多见。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急性期不能及时控制,病程迁延3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灰白/灰黄色,粟粒大小的结节,微隆起切面,并显露于肺膜表面。途径(1)肺门、纵隔、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干酪样坏死静脉右心和肺动脉播散双肺。(2)含结核杆菌的淋巴液胸导管入血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途径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

多见于成年人,结核杆菌由肺外结核病灶较长期、间歇性地进入血流,播散于肺内,形成新旧不等的病变。4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病变:增生改变为主

病程为数月—数年多见于成年人,结核杆菌由肺外结核病灶较长期、间歇性地进入病理学课件:结核病理学课件:结核5肺外结核病

在原发综合征少量结核杆菌经原发灶内的毛细血管侵入血流,则能在肺外某些器官内形成个别的结核病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乃恶化进展为肺外器官结核病。

大多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经血道播散的后果。5肺外结核病在原发综合征少量结核杆菌经原发灶内的毛细血管三肺外器官结核病

继发性: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部位:回盲部(一)肠结核病

原发性:很少见

肠原发性结核性溃疡原发综合征结核性淋巴管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三肺外器官结核病继发性: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一病变(1)溃疡多呈环形,较浅,其长径与肠轴垂直,溃疡愈合后常引起肠腔狭窄。

(2)浆膜面纤维素和结核结节。1.溃疡型:

结核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引起结核结节形成,以后结节逐渐融合并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

临床:腹痛、腹泻、营养障碍和结核中毒症状。分型:病变(1)溃疡多呈环形,较浅,其长径与肠轴垂直,溃疡愈合后常病理学课件:结核溃疡较浅、边缘参差不齐,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溃疡较浅、边缘参差不齐,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1)肠壁内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显著增生。肠壁高度肥厚变硬、肠腔狭窄(2)粘膜可有浅在溃疡或息肉形成2.增生型

(较少见)

临床:慢性不完全低位肠梗阻右下腹常可扪及包块,易误诊为肠癌病变特点:(1)肠壁内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2.增生型(较少见)临病理学课件:结核(二)结核性腹膜炎

以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

1.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