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A.撷取(xié)镌刻(juàn)啜泣(chuò)忡忡(chōng)B.碑帖(tiè)炽痛(chì)藩篱(fān)引吭(háng)C.星宿(xiù)翌日(yì)稽首(qǐ)通霄(xiāo)D.吮吸(shǔn)劫难(jié)叱咤(zhà)扪心(mēn)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炫耀(xuàn)涉猎(shē)怪癖(pǐ)迷惘(mǎng)B.商榷(què)屏窒(bǐng)纤巧(xiān)蓬莱(péng)C.横蛮(héng)感触(chǔ)茁壮(zhuó)枝桠(yā)D.锁匙(chí)不讳(wěi)甫健(fǔ)引吭试啼(kàng)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家风是弘扬家庭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德育良方。B.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在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D.“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便捷高效,科技感十足。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扑救凉山州森林火灾过程中有30人不幸遇难,获知此消息,很多网友不能自已,纷纷在网上发帖表示悼念,愿30位英雄一路走好。B.亚洲文化嘉年华整体舞台设计上采用的“天地矩阵”格局精美绝伦地呈现,融汇着主创人员着力创新、精益求精的可贵“匠心”。C.“一带一路”搭起了一个规模庞大、极具创新性和包容性的平台,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蓬勃生机,人们将看到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繁荣。D.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诗经·关雎》)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辛弃疾的《破阵子》补充完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6.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甲)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么有力的“掌”重重地打击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乙)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甲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现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乙段字里行间流淌着爱子深情,语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孩子是___________。二、阅读7.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曾与印持①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②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③,如镜中,复如画中。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桥名。古时原是西湖从北山到孤山的渡口。③摩荡:荡漾。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庭下如积水空明/晦明变化者(《醉翁亭记》)B.相与步于中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C.欣然起行/性行淑均(《出师表》)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桃花源记》)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语段(一)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冋悲见,后被贬为黄州因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4.同样是描绘月色之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一)(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写出一种即可)8.汉元年十月,沛公①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②。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③,封皇帝玺符节④,降轵道⑤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⑥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⑦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⑧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⑨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⑩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①沛公:指刘邦。②霸上:在今陕西西安。③组:丝带。④玺、符、节:分别是天子印、发兵符、使节信物。⑤轵道:轵道亭,在今陕西西安。⑥属:委托。⑦偶语:聚在一起说。偶,相聚。⑧抵:判处。⑨诸吏人:各官吏和百姓。⑩献飨:即犒劳。飨,用酒食招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诸将或言诛秦王(____)(2)吾当王关中(____)馀悉除去秦法(____)(4)人又益喜(____)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4.这段文字是成语“约法三章”的出处。刘邦在什么情况下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的?根据你的理解,简要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做。9.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②。忽忆戴安道③。时戴在剡④,即便夜棹小舟寻之。经宿方至,造门⑤不前
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解]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③[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④[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县。⑤[造]到、至。1.解释加点词。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2)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4)因起彷徨________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B.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C.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D.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时戴在剡,即便夜棹小舟寻之。4.甲、乙、丙三个文段中,主人公出行的原因各是什么?各体现了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10.阅读《火山喷冰》,回答后面小题火山喷冰①伴着阵阵“轰隆轰隆”的巨响声,地动山摇,构成山体的冰块与岩石大面积滚落,那是阿胡那火山在爆发喷射。这个庞然的山峰高约4千米,底部直径约为30千米,体积相当于半座珠穆朗玛峰。奇妙的是,阿胡那火山喷射的不是热浪滚滚、灼人赤红的岩浆,而是白色的、冷气逼人的冰岩浆。这种含水、氨、冰、甲烷和氯化物的混合物,被强大的能量推向高空,形成数百米乃至数万米的白色喷流。瀑布似的落到地表时,冰岩浆呈液态四下流淌,当遇到温度较低的时候,便凝结成了形态各异的固体。②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火山喷出的都是岩浆,为什么这座火山偏偏与众不同,喷出的却是冰呢?原来,这座火山不属于地球,阿胡那火山是太阳系内已知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上最庞大的山峰,而谷神星则是围绕着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运行。可是,阿胡那火山与人类先前见过的所有山峰全然不同,它的山体并没有古老的撞击坑,而是布满了年轻垂直的条状结构。③冰火山是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在形态上,冰火山与地球上的火山很相似,它们在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当喷发时,会爆发出四处流淌的液体。但与地球火山的主要区别在于,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的沉积物,所以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被喷出的奇异景观。④据资料显示,地球火山喷发是因为压力和密度差造成的。当岩浆温度比周围岩石更高时,密度就会更低,这种压力差会使得岩浆做上升运动,当岩浆上升时,岩浆释放的气体会形成气泡,释放大量压力,这一压力使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⑤可阿胡那火山是一座冰火山,它又是如何喷发的呢?冰火山的喷发原理和地球火山十分相似。由于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导致热能聚集,或由于潮汐摩擦而生热,致使深部冰层熔融。如果这时,上部冰层破裂,深部融化了的冰水就会像地球内部的岩浆一样,在周围压力的挤迫下,沿裂缝喷发,这就是冰火山爆发的过程。而如果冰岩浆跟周围的环境温度相差不大,冰火山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也可能成为永远的死火山。⑥不过,虽然阿胡那冰火山的名字听上去似乎是火山的一种类型,喷发过程又跟地球火山类似,但严格意义上说,它只是有与地球火山相似的地貌,并不是真正的火山。⑦无独有偶,在冰岛北部的格里姆斯维特火山,曾有过一次十分壮观的冰火山爆发场面:从火山口喷射出来的不是灰、砾,也不是岩浆,而是大量透明洁净的冰块。那次爆发持续了两周,每秒钟喷射出的冰块约有420立方米,在火山特大爆发时可达2000立方米。那次爆发抛出的冰块约有1.3万立方千米。据记载,冰岛的火山喷发冰块现象,古代也有过类似的情况,这是高纬度冰层广布地区火山爆发所特有的现象。1.文章采用了何种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2.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事例做简要说明。3.文章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去掉?为什么?4.文章第①段文字有什么表达作用?11.阅读《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完成后面小题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舒晋瑜雨后的莒县博物馆,巍峨的气势中又有几分清新素朴。80岁的老馆长苏兆庆正给参观者讲解。这座20000平米的博物馆,留下苏兆庆几十年不停歇的脚印。我说,待在这里,看着一件件展品,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他笑了,说:“成就感觉不到,文物好比是自己的孩子。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馆支撑着。”苏兆庆从文化馆的一名职员,成长为一名文物专家,见证了莒县博物馆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20平米·200平米·2000平米·20000平米1976年春天,苏兆庆在莒县文化馆负责文物征集工作。有一回,他收集了4件文物,给了人家60元钱。可是这一行为却被文化馆长批评“乱花钱”。苏兆庆坐不住了。他一气之下找到了县委书记,说想成立文物管理所。书记问他,经费怎么办?他说:“我自己想办法!”听上去,只有20平方米的莒县文管所,是苏兆庆一时负气的行为。但实际上,他自打走街串巷收集文物的时候起,就爱上了这一行。他收集文物,有好几招。一是守。在莒县,老苏几乎是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喜欢文物,懂行,有“好东西”都愿意拿来给他看。1980年,有人拿来一件文物,苏兆庆一看,是玉琮,中间有圆孔,四边圆滑,是原始氏族部落礼地神时使用的礼器。苏兆庆说,“入了账,可就是国家的了。你为国家贡献了文物,应该奖励你。”二是劝。苏兆庆听说莒县的赵明禄家里有“好东西”,苏兆庆就经常去找他聊天,有一次聊到得意处,赵明禄搬出了董其昌的行书中堂让老苏看。苏兆庆劝他捐给国家,赵明禄就是不松口。后来,苏兆庆听说赵明禄要盖房子,手头有些紧,就又来劝他捐给国家,并答应奖励他25元。这一次,赵明禄没再坚持。他不但捐出了清代董其昌的行书,还捐出黄慎的水墨写意画《渔家乐》。三是磨。80年代初,一个熟人说邻居有个壶,苏兆庆赶紧去看,壶盘口细短颈,圆鼓腹,假圈足,腹上塑一龙,龙身钻入壶内,又从壶腹对侧伸出头来,整个器物构思独特,制作精美。苏兆庆知道遇见了好文物,多次上门,终于成交。后来经鉴定,这把壶属国家一级文物。1979年,随着文物的增多,20平米的小房子渐无苏兆庆立足之地。在经过多重努力之后,“博物馆”从20平米的小屋变成了200平米的独立小院;1989年,莒县博物馆在县城建起陈列楼,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新世纪以后,文物还在不断地增加,2009年,莒州博物馆开馆,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苏兆庆说,他喜欢到处跑,抢救发掘,好多文物就是这么一件件积累起来的,几乎每一件背后都藏着故事。他自豪地说,齐鲁文化用文献可以摆出来,莒文化可以用文物摆出来。5000年的文明之路,竟然通过苏兆庆的考古人生将其一步步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橱窗里。大炮弹·日月山·大口尊1960年夏季的一天,莒县普降暴雨,山洪暴发。苏兆庆接到电话:“河崖里冲出3个大陶器,看起来像三个大炮弹!”他不顾土路泥泞,蹬上自行车就赶到现场。他发现每件器物胸部都刻有图画,便以图画称这三件文物为:“日月山”“锛”和“斧”的“大炮弹”。1969年,苏兆庆带着这三个“炮弹”进京参加展览。他将重约200斤的3个“大炮弹”装箱,其中两个用绳子拴着,挂在胸前和后背,左手再拎一个,右手还拿着随身物品,就这么上下汽车和火车。后来提及此事,学界都惊出一身冷汗。“我当时的情景就像个逃难的一样。”苏兆庆回忆说,自己当时敢这么干,是因为确实不知道这三个“炮弹”是改写中国文明史的无价之宝。原来“大炮弹”是大口尊,被古文字学界称之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物证。随着“陶文大口尊”在国内外的展览,它就像当年发现的“甲骨文”一样,为考古、历史、古文字、天文学界所瞩目。有专家指出,大口尊外部刻画的“日月山”图形是一个会意字“旦”,“山上的云气承托着初出的太阳,其为早晨旦明的景象,宛然如绘。”苏兆庆受到启发,他想,先人在陶文上刻的图形,不可能是为了创造文字,而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他大胆设想如果在聚落居住的地方有突出的山峰,只要观测点选择得当,就能看到陶文所示的景象。为了验证这个判断,苏兆庆曾在春分、秋分季节,先后十次骑着自行车去陵阳河遗址发掘点中央观察日出现象。“春分时太阳升到山之巅,就能出现陶文的图景,它可能是东夷民族一个部落天文观象台的遗址。”苏兆庆说。遗址东方也有一个高耸的孤峰,从前高峰处有一个塔,被称为莒城八景“屋楼春晓”。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已用日出方向确定春分,用测量日影确定二至。我国天文历法产生的年代,当追溯到5000年前。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莒地文明终于在她的后代面前露出了真容。金点子·()·文物之外的功夫1957年接触文物时,苏兆庆几乎是一窍不通。他完全是在实践中学习,家里的十几架书,都是和文物考古历史有关。无论是文献资料、实物资料,还是民间资料,苏兆庆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研究文物要在文物之外下功夫,“历史是一个大课题,我们怎能一下子明白?所以要扎扎实实一步步来。这是对文化和历史本身的负责,也是对祖先、民族和未来的负责。”最初在陵阳河发现的三口大尊皆是洪水冲出来的,学界一直有人怀疑是否真是莒地出土,要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陵阳河再挖出一个来。1979年,在苏兆庆的多方努力下,新一轮的挖掘工作开启。但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几无收获,失望的挖掘负责人因与苏兆庆观点不合愤而离去。现场只剩苏兆庆与支持他点的万良三人人手不足,苏兆庆以每120元的价格从附近村子里雇用60位民工,沿陵阳河沟深挖。一天,一直挖到中午仍然一无所获。挖掘队放工,苏兆庆到河沟中洗手,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角陶片,凭直觉,苏兆庆兴奋地高呼:“大口尊。”几人高兴得顾不上吃饭顾不得找工具,直接用手扒了起来。直到把它扒出来,苏兆庆才感觉到磨出血的两手生疼。考古界称,老苏和赖非“洗手得宝”。2012年,苏兆庆听说有人发现石头上有字,第二天他就带着宣纸和拓片工具去了,先后考证了14次,确定是岩画,上有圆,下有方,中间是人。这一大发现,填补了山东没有原始岩画的空白。有人对苏兆庆说,这个老头真有福!苏兆庆就乐了,他说,挖不着是正常,挖着了是侥幸。恰恰他挖到的都是精品,这是福分和勤奋努力结合的结果。博物馆中的每一件藏品,苏兆庆都能讲出一段故事,他们有的来自苏兆庆的慧眼识珠,有的来自四里八乡慕名人的无私奉送。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苏兆庆将她们一一收藏进馆,无一私藏,也正是苏兆庆这份公心,让今天的莒州博物馆成为国内学界知名的文物藏馆,更成就了今天莒县的文化高度,让沉积千年的莒文化重放光彩。1.阅读文章开头两个自然段,你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并说说探究这个问题的原因。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第三个小标题下面的内容,补全这个小标题。下面最恰当的项是(_____)有才气(乙)笨力气(丙)凭运气3.苏兆庆“从文化馆的一名职员,成长为一名文物专家”,你从他的经历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大炮弹·日月山·大口尊”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4.这篇纪实文学讲述了苏兆庆与莒县博物馆之间真实的故事。阅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的理解。三、应用12.某校初三(1)班举行了一次“校级三好学生”评比推荐讨论会,以下是讨论内容节选:同学甲:我建议推荐我们的班长黄烨,他是连续三年的班级三好学生,成绩也一直是班上的前三名,而且他还乐于助人,一直是学校“志愿服务社”的成员。同学乙:我也同意,黄烨体育也不错,他是我班排球队主攻手,带领我们获得过学校排球赛的亚军。同学丙: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黄烨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担任我班班长,花费了好多时间和精力,但从来没有怨言。……班主任:我同意大家的意见!我还公布一个结果:这次候选人的无记名投票推选,黄烨的得票数是全班最高的。请你根据讨论内容,完成下面这封推荐信。要求:①信息全面、准确、有效;②语言简练得体;③符合文体要求;④只需写推荐信的正文内容,字数不超过180字。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城池”在古代指城墙和护城河,它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建筑。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它可能是一种信仰,也可能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你的“城池”中,有你无比珍重的、坚持的、保护的……你的“城池”,别人是很难攻破的。主持人董卿说:“在长街短巷,市井烟火里,愿我们用最质朴的灵魂守住心底的城池。”守住“城池”,也就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请以《守住自己的“城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等相关信息,不可抄袭和套作。
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
A.镌刻(juān)。C.通霄——通宵。D.扪心(mén)。2、B【解析】
试题分析:A.涉猎(shē)-(shè)、迷惘(mǎng)-(wǎng);B.正确;C.横蛮(héng)-(hèng)、感触(chǔ)-(chù);D.不讳(wěi)-(huì)、引吭试啼(kàng)-(háng)。据此,答案为B。3、A【解析】
A项,正确;B项,语序不当,“读者深受喜爱”改为“深受读者喜爱”的后面;C项,两面对一面,把“是否”去掉;D项,在句末加“等功能”。【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4、D【解析】
A.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符合语境。B.精美绝伦: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符合语境。C.蓬勃生机: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符合语境。D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这是说“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锲而不舍”,很明显是不正确的。5、(1)寤寐思服辗转反侧(2)酒酣胸胆尚开张(3)雾凇沆砀(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
“寤寐”“沆砀”“麾”“炙”“翻”“赢”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6、《昆虫记》法布尔傅雷傅聪【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难度不大。甲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乙文选自傅雷的《傅雷家书》,知道这两个选段出处之后,再去做题就很简单了。二、阅读7、1.D2.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织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3.①苏轼满腹才华却被贬黄州,有职无权,才能无以施展,可谓职闲;②他趁夜出行,庭中赏月,醉心空明月色,可谓情闲;③作者以闲人自称,既有被贬的惆怅苦闷,也有赏月中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可谓心闲。4.示例一: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语段(一)(二)分别通过描写竹柏的影子、堤上柳枝来表现月光的明亮。示例二: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段(一)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语段(二)将湖面比作镜子,将美景比作画。【解析】1.A透明/明朗。B散步/步。C出行/品德。D都是“寻找”。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交横:交错纵横。3.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4.考查对写景手法的理解。“庭下如积水室明,水中莲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同样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通过描写堤上柳枝来表现月光的明亮。【点睛】译文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文,曾经和印持等诸位兄弟朋友在喝酒后乘小船游览,从孤山回来.当时是初月照耀的在新修的堤上,柳树枝都倒影在湖面上,很是空旷,好像镜子一般,又像是在画中一般。8、1.有人称王全部更加2.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3.(1)(刘邦)于是向西进入咸阳,想要留在宫殿中休息。(2)父老们苦于秦朝的严刑峻法已经很久了。4.刘邦率先攻入咸阳,有入住秦宫的野心,但是在樊哙张良的劝说下,退出咸阳,驻军霸上。他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是为了笼络人心,为他以后称王以及建立汉王朝赢得百姓的支持。【解析】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王”在这里是“称王”之意。2.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3.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遂”“西”“苦”“苛”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4.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心中有数。此题要依据原文内容,按着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谈原因。译文: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9、1.(1)寒冷(2)同“彻”,穿过,透(3)清澈透明(4)于是2.B3.(1)青翠的树枝和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当时戴逵远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寻找他。4.原因:甲文是因被贬永州,心情抑郁,出游散心;乙文因“月色入户”,又被贬黄州;丙文因月色皎洁,后咏左思《招隐诗》,忆起戴逵。心境:甲文主人公由乐到悲;乙文主人公乐观、豁达;丙文主人公随性、放达。【解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澈”通“彻”,穿过,透;“空明”是“清澈透明”的意思。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的意思是: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据此,正确的句读为: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故答案为B。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翠蔓(翠绿的藤蔓)、蒙(覆盖)、络(缠绕)、缀(联结)”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时(当时)、棹小舟(乘小船)、寻(寻找)”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小石潭记》中的柳宗元是因被贬永州,心情抑郁,出游散心,其心境是由“乐”到“悲”;《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被贬黄州而见美好的月色而出行,其心境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表现了作者公乐观、豁达的;丙文中的王子猷因月色皎洁,后咏左思《招隐诗》,回忆起戴逵而出行。通过回顾往事,从“经宿方至,造门不前
而返”可以看出王子猷随性、放达的性格特点。【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丙】王子猷住在会稽山北面,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没了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10、1.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冰火山与活火山的成分构成、地表形态、喷发原理。2.做比较。将冰火山与地球上的活火山做比较,通过二者的成分构成、地表形态、喷发原理的异同点的比较,说明冰火山的特点。3.不能去掉。“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冰火山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是一般情况,还会有特殊或例外的情况。如果去掉,就没有特殊或例外的情况了,与事实不符。“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及对其喷发原理的介绍。【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文章作者依次介绍了冰火山与活火山的成分构成、地表形态、喷发原理。可见使用的是逻辑顺序。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如第③段将“冰火山与地球火山进行比较,运用的是作比较。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两者的比较,突出说明冰火山的特点。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中的“通常”意思是“一般”情况下,起限制作用,但不包括特殊情况,如果删去,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在说明文中,开头引用小故事、名言等,其作用一般是: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出说明对象。然后结合具体文章分析即可。此文开头以阿胡那火山喷发的例子,引出本文要说明对象,引出对其喷发原理的解释说明,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1、1.问题:苏兆庆为什么说“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馆支撑着”?原因:我想知道为什么博物馆对苏兆庆如此重要2.乙3.示例:我获得的启示是: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勤奋执著,才能获得成功苏兆庆热爱文物事业,他亲自到发现“大炮弹”的现场,又不辞辛苦带文物参展,他多次到遗址观察日出现象,求证“旦”字的学术价值,使古老的莒地文明展露了真容,同时自己也成长为一名文物专家。4.示例:题目表明了苏兆庆和博物馆的关系,正是靠着苏兆庆的勤奋努力,博物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内学界知名的文物藏馆,题目体现了苏兆庆对博物馆发展的重大贡献。【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需要结合一、二两段的内容提出你所要探究的问题,可从“他笑了,说:“成就感觉不到,文物好比是自己的孩子。我的生命就靠博物馆支撑着。””这句话中提取出你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再将原因说明一下即可。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补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通过文中“1979年,在苏兆庆的多方努力下,新一轮的挖掘工作开启。但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几无收获,失望的挖掘负责人因与苏兆庆观点不合愤而离去。现场只剩苏兆庆与支持他点的万良三人人手不足,苏兆庆以每120元的价格从附近村子里雇用60位民工,沿陵阳河沟深挖。”这几句话可知,苏兆庆挖掘文物完全是靠人力,并没有采取一些先进的技术,踏踏实实地做好挖掘工作,所以在甲乙丙三项中,乙最符合。3.本题是启示题,考查对段落主题的理解。启示,其实就是这一人物有哪些方面对你造成了影响,是需要你去学习的或者自己去改正的。从文中“大炮弹·日月山·大口尊”这段内容中的为了验证这个判断,苏兆庆曾在春分、秋分季节,先后十次骑着自行车去陵阳河遗址发掘点中央观察日出现象。可以知道,苏兆庆为了能够验证他的判断,不辞辛劳,终于成功,体现了他对于文物工作的执著与热爱,这就可以作为你获得的启示。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回答。从表层义来看,“一个人和一座博物馆”表现出了苏兆庆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他的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征集文物,不惜一切挖掘文物,才慢慢地让博物馆由小变大----1979年,随着文物的增多,20平米的小房子渐无苏兆庆立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木材采购合同与木材质量保证协议4篇
- 2025年度门楼安全门采购与安装合同4篇
-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的2025年度合规性审查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力资源派遣中介委托合同3篇
- 2025年有机农业专用农药农膜供应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龙门吊拆除与专业运输及安装调试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生态农业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房屋买卖合同税费计算指南3篇
- 2025年度模特经纪公司模特签约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交通设施建设履约担保合同模板2篇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春节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12123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实践特色作业设计模板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XPath 解析库
- 财务报销流程培训课程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春节慰问困难职工方案春节慰问困难职工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