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特征-艾滋病培训PPT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爱爱医资源-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特征-艾滋病培训PPT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爱爱医资源-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特征-艾滋病培训PPT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爱爱医资源-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特征-艾滋病培训PPT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爱爱医资源-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特征-艾滋病培训PPT课件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特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主要内容一、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二、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三、我市艾滋病防治的特色工作2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31、全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全省艾滋病的流行现状3、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4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全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571985-2008年全国历年报告HIV/AIDS变化趋势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全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7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截至2008年12月31日)

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全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8全国历年报告HIV/AIDS传播途径构成情况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全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9全国2008年报告HIV/AIDS传播途径构成情况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全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0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全省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1

1985年,浙江省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至2008年12月31日,已累计报告HIV/AIDS3834例,其中感染者3022例,病人812例,死亡登记358例。在全国范围内,我省仍属于艾滋病疫情的低流行区域。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全省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2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3、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3

1990年,宁波首次在劳务输出渔民中发现HIV感染者;1997,年宁波市首次在吸毒者及献血员中发现感染者;2006年,则首次发现经同性性接触及母婴途径传播的感染者。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4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

HIV/AIDS517例,其中感染者383例,病人134例,死亡登记38例。在全国范围内,我市仍属于艾滋病疫情的低流行区域。2008年,全市共报告191例,较去年同期上升83.7%。其中感染者144例,病人47例,死亡登记13例。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5①时间分布描述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6疫情传入期:1990~2000年,共10例,有9例为外地病例。疫情扩散期:2001~2003年,疫情上升趋势明显;快速增长期:2004年~,疫情上升速度明显增快。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7宁波市历年报告HIV/AIDS数

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8②地区分布描述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19宁波市历年报告HIV/AIDS中户籍分布情况

历年报告517例病例中,外地户籍多见,共364例,占70.4%;本地户籍较少,共143例,占27.7%;户籍地不详者10例,占1.9%。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0宁波市08年新发病例与既往病例户籍地构成对比2008年191例新发病例中,外地户籍占61.8%(118/191);本地占37.7%(71/191);不详1例。2008年新发病例中本地户籍比例较既往上升明显。

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1

364例输入性病例中,除我省其它地区的32例、国外4例及港澳台地区3例外,剩余325例分别来自于国内20个地区。其中病例数排在前5位的地区分别是四川、贵州、新疆、河南和云南,共占63.7%(207/325)。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2宁波市历年输入性病例户籍地区前8位排序情况顺位户籍人数构成比(%)1四川5617.22贵州5516.93新疆3510.84河南319.55云南309.26安徽257.77广西226.88湖北206.2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3③人群分布描述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4宁波市历年报告HIV/AIDS性别构成比情况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5宁波市历年报告HIV/AIDS年龄构成比情况历年报告的517例HIV/AIDS中,主要分布于20~39岁这一年龄段,共395例,占76.4%。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6宁波市历年报告HIV/AIDS文化程度构成比

517例HIV/AIDS中,文化程度主要集中于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共371例,占71.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8.4%(95/517)。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7宁波市历年报告HIV/AIDS婚姻状况构成比

历年报告的517例HIV/AIDS中,已婚或同居者最多,占55.9%(289/517)。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8宁波市历年报告HIV/AIDS感染途径构成比

统计历年517例HIV/AIDS的感染途径,发现经性传播者最多,占59.8%(309/517),其次为注射吸毒传播,占19.3%(100/517)

。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29宁波市08年新发病例与既往病例感染途径构成对比性传播病例的比例随着时间变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新发病例中,这一比例已达74.3%(142/191)。

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30不同户籍病例感染途径构成情况对比本地户籍病例经性传播而感染者所占比例(81.1%)要高于外地户籍病例(52.5%),而外地户籍病例中经注射吸毒传播(27.5%)和经血传播(9.3%)的比例则要明显高于本地户籍病例。本地户籍病例中尚未发现经注射吸毒传播的病例。户籍人数血传播

吸毒传播

性传播

其它途径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

人数比例(%)本地14374.9%00.0%11681.1%2014.0%外地364349.3%10027.5%19152.5%3910.7%不详1000.0%00.0%220.0%880.0%合计517417.9%10019.3%30959.8%6713.0%第一部分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宁波艾滋病的流行现状31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32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

宁波市虽属于艾滋病的低流行地区,但自2001年开始,疫情发展迅速,这种趋势在最近几年更加明显。从2004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共报告疫情461例,占历年报告总数的89.2%,2008年报告病例则有191例,占总数的36.9%。疫情报告数不断增加,上升势头迅猛。1、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迅猛33可能原因:①综合检测网络逐步健全,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综合监测人群不断增多;②外来人口增多,特别是来自疫情高发省份的外来人口形成疫情的“主力军”;③事实存在着大量的性服务工作者和多性伴现象。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34报告病例中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占70.4%。分析其来源,主要集中于四川、贵州等地的外来人口中。2、输入病例为主,且集中于少数几个地区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35可能原因:

①在宁波市,来自这些地区的务工人员基数较大;②来自这些地区人员中有吸毒史或卖血史的比例较大。

对于外来流动人口,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检测力度,尽可能多的发现那些潜在感染者。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36

本地病例构成比在2007年及以前为21.8%,而2008年则为37.7%,上升趋势非常明显。本地病例的感染方式中,性传播途径占了绝大多数,为81.1%。3、本地户籍的病例增加显著,性传播是其主要感染方式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37可能原因:①最近几年,宁波市综合检测网络已经健全,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针对本地居民的初筛检测力度大大增强;②宁波本地居民,特别是男性居民中事实存在的大量婚外性行为和多性伴现象,也是本地户籍病例显著增加的重要原因。所以,针对本地居民的高危性行为干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38男性病例占总数的65.0%,男女性别比约为1.86:1。2008年新发病例中,这一比例则达到2.13:1

。可能原因:①男性群体中多性伴者的基数较大;②最近几年加强了对男男同性恋人群的检测。4、男性病例居多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39分析结果显示:76.4%的报告病例集中于20~39岁年龄组。这一年龄段人群性行为较为活跃,而且更容易形成吸毒等高危行为。

所以,艾滋病防治工作应该有选择性和侧重性的进行,干预工作应该主要针对这些处于高危年龄段的人群开展。5、病例集中于20~39岁年龄组人群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40

517例HIV/AIDS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了71.8%。对于艾滋病来说,低文化者防病知识少,卫生意识差,更容易形成一些利于HIV传播的生活习惯。

所以,针对低文化层次者进行艾滋病防治中知识的宣教,改变其高危行为,应该成为防艾工作的重点之一。6、感染者以低文化层次者多见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41历年报告病例中经性传播者最多,占59.8%。2008年新发病例中这一比例已达74.3%。

所以,针对高危性行为的干预,应该成为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7、性传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男男性接触感染增长迅猛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42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市2005年及以前还没有报告过男男性接触传播病例。2006年有5例男男性接触病例报告,2007年有11例报告,而2008年则有32例报告,男男性接触者中HIV的感染状况不容忽视。

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和感染率监测,已势在必行。第二部分宁波市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43第一部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我市艾滋病防治的特色工作44第三部分我市艾滋病防治的特色工作1、党政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2006年,市疾控中心启动了“在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项目,对宁波市委党校和各县(市、区)协调会议成员单位相关领导及各地街道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培训,截至2008年底,已累计培训4000余人。45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现场第三部分我市艾滋病防治的特色工作46第三部分我市艾滋病防治的特色工作2、以社区/乡村为依托的暗娼人群干预2007年,中心成立了6个暗娼人群干预项目点,要求各点以街道或乡镇为基本单位,组建以社区/乡村工作人员为主体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开展暗娼人群的综合干预工作。

这些项目点的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