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52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1页
2022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52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2页
2022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52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3页
2022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52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4页
2022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52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522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法律:宪法(

A.公路:马路

B.酒店:宾馆

C.教材:课本

D.水果:苹果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宪法是一种法律,是最基本的法律,两者为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马路指宽阔平整的路,泛指公路,两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酒店又称宾馆,两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教材又称课本,两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苹果是一种水果,两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①引发剧烈的山崩地裂,引发大面积地震和惊天海啸,从而带来遍地浩劫

②引起像温泉及间歇泉那样的地热现象

③火山区的地下活动至今仍未停止

④当达到超级火山爆发的限度时,其喷发力可将岩浆喷到25公里的高空

⑤平时看起来水火不容的力量似乎在和谐地同时工作

⑥表面休眠中的火山将地下的水体加热煮沸,形成奇异的化学反应,不停息地溶解着岩石层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⑤④②③①

B.⑤③①④⑥②

C.④⑤②⑥①③

D.③⑤⑥②④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⑤句和⑥句论述的是火山地下活动的具体表现;④句谈论的是火山地下活动积累到火山爆发的限度;③句为火山区地下活动的总体描述。对比可知,应先有火山区地下活动的总体综述,然后才有具体描述。因此,③句应在⑤句和⑥句之前,答案锁定D项。

第二步,验证D选项。根据先有地下活动,才有地下活动积聚之后的火山爆发可知,⑤句和⑥句应在④句之前,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3.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5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其他。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故表述错误。4.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

)。

A.降低利率

B.减少支出

C.增加税收

D.减少税收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

A项错误,“降低利率”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手段之一。

B项正确,“减少支出”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之一。

C项正确,“增加税收”即增加财政收入,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之一。

D项错误,“减少税收”即减少财政收入,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之一。

故正确答案为BC。5.通常所说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其内容可能因不同地区,不同工作条件和不同的工作内容而有所不同,但除(

)之外,其他的几项都是国家法定的。

A.住房公积金

B.生育保险

C.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D.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法知识。

第二步,“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和住房公积金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根据《劳动法》第七十条,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因此,选择A选项。

6.随着移动设备的流行,手机、平板电脑(PAD)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也由“离不开电视”变为“离不开手机和PAD”。有人认为,过多地使用电脑会减少人们看电视的时间,毕竟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调查显示,“用电脑的时间”增多的人并没有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为了验证上述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以下哪项是最需要考虑的:

A.在不用或很少使用电脑的人群中,是否看电视的时间也在减少

B.除了参与调查的这部分人群,其他人群是否很多人都说自己经常看电视

C.在参与调查的人中,所看电视节目的类型是否会随着用电脑的时间上升而改变

D.被调查者所谓的“用电脑的时间”是否包括了工作中使用电脑的时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即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的结果是“用电脑的时间”多的人并没有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的作用。

A选项、B选项、C选项均为无关选项,看电视与使用电脑的时间不冲突,不能作为参考依据;

为验证上述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考虑“用电脑的时间”是否包括工作中使用电脑的时间,如果包括,则题干结果是不科学的,D选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用电脑的时间”增多的人并没有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看电视与使用电脑的时间不冲突,与题干论述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其他人群是否很多人都说自己经常看电视,与题干论述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看电视与使用电脑的时间不冲突,与题干论述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如果在上班时候也是用电脑的,那在上班时间用电脑时间增多则不影响在非工作时间看电视的时间,所以看电视时间还是和之前用电脑时间并没有关系,所以,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干内容确定调查结果,即题干最后一句,要求选择对调查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是“用电脑的时间”增多的人并没有减少看电视的时间,为验证上述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考虑D项,即“用电脑的时间”是否包括工作中使用电脑的时间,如果包括,则题干结果是不科学的。

A、B、C三项,对调查结果无影响。

故本题选D。7.整治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办理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时必须:

A.“公捕公判”,告示全社会

B.从重、从快,严惩不贷

C.公、检、法、司机关联合办案,有效处理

D.要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对死刑罪犯不准游街示众,对其他已决犯、未决犯以及一切违法的人也一律不准游街示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坚决制止将已决犯、未决犯游街示众的通知》:各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务必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和有关规定,不但对死刑罪犯不准游街示众,对其他已决犯、未决犯以及一切违法的人也一律不准游街示众。将已决犯、未决犯游街示众,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必须坚决制止。犯罪嫌疑人还没有经过法院的依法审判,因此还不能将他们当作有罪的人来看待。在法律性质上,刑拘和逮捕也非惩罚手段,而通常是侦查部门为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强制措施。这些嫌犯事后被判有罪,他们仍合法享有人格权,并且将未决犯游街示众无法可依。

因此,选择D选项。

8.生石灰∶氧化钙

A.金刚石∶碳

B.小苏打∶碳酸氢钠

C.氢气∶氧气

D.水银∶汞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二者属于全同关系,同时“氧化钙”是化合物。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金刚石”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同时“碳”是单质,排除;

B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二者属于全同关系,同时“碳酸氢钠”是化合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氢气”和“氧气”是两种气体,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D项:“水银”是“汞”的俗称,但“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不是化合物,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9.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迎合消费者心理造出的噱头

B.如果不使用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

C.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例如点豆腐用的卤水

D.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在水泥里能够作为高效减水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点为第一句话,其他为论据。要支持该结论,只需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益无害。题干论据: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题干结论: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A项,指出宣称无食品添加剂往往是商家的噱头,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为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从反面说明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作用,可以支持题干结论。

C项,指出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悠久,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三聚氰胺也是一种添加剂及其在水泥里的作用,但与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无关,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论据: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选项中只提到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和卤水的例子,但没有具体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是否对人体无害,不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B项:增加论据。以“不使用添加剂,食品就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食物中毒”为例,说明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对人体无害,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无食品添加剂是否迎合消费者心理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讨论的是食品添加剂,而三聚氰胺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对人体无害,而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了大量的方便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要么难看、难吃或者难以保鲜,要么就是价格昂贵。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即解释为什么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或举例证明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和人类文明一样历史悠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若不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会因微生物作用而导致食物中毒,说明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是有好处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当选;

C项:论点说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商家会以什么样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D项:论点强调的是食品添加剂按规定添加既对人体无害,并且能够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保鲜,该项说的是三聚氰胺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0.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市面上以活性乳酸菌为卖点的酸奶其实很难补充乳酸菌,对肠道健康并没有什么益处。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A.不管是常温酸奶还是冷藏酸奶,其中乳酸、钙及蛋白质等有益物质都得到了很好保留

B.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酸奶都是常温型、添加型的,在制作过程中大部分乳酸菌都被杀死了,不能被称为“酸奶”

C.酸奶中的蛋白质已经被乳酸菌凝冻化,因此很容易被吸收,这就减轻了肠胃消化负担

D.食用酸奶后的血糖反应比米饭馒头等主食低,而血糖反应异常可能引起多种症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直接表明了观点,即酸奶对肠道健康没有什么益处。要求选择最能反驳该观点的一项,只要能够说明酸奶对健康有益即为正确答案。题干观点是市面上以活性乳酸菌为卖点的酸奶对肠道健康没有什么益处。

A项,有益物质得到保留并不意味着对肠道健康有益,不能反驳题干观点。

B项,乳酸菌都被杀死了,不能说明其有没有用,不能反驳题干观点。

C项,说明被乳酸菌凝冻化的蛋白质容易被吸收,减轻了肠胃的消化负担,证明是有益于肠道健康的,反驳了题干观点。

D项,说的是血糖反应,不能说明是否对肠道健康有影响,不能反驳。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市面上以活性乳酸菌为卖点的酸奶其实很难补充乳酸菌,对肠道健康并没有什么益处。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说明酸奶中的有益物质得到很好保留,但对肠道健康有无益处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市场上大部分酸奶中的乳酸菌都被杀死了,说明确实无法补充乳酸菌,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酸奶中的蛋白质很容易被吸收,减轻了肠胃消化的负担,说明酸奶对肠道健康有益处,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该项比较了食用酸奶和米饭后血糖的反应,而血糖反应异常会引起多种症状,但“多种症状”是否与肠道的健康有关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市面上以活性乳酸菌为卖点的酸奶其实很难补充乳酸菌,对肠道健康并没有什么益处。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乳酸并非乳酸菌,有益物质得到了很好保留,但并不明确对肠道健康是否有益,为不明确选项,排除;

B项:说明市面上的酸奶并不能补充乳酸菌,加强了论点,排除;

C项:乳酸菌能够冻化蛋白质,间接说明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够起到减轻肠胃负担的作用,削弱了论点,当选;

D项:血糖反应与乳酸菌、肠道健康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1.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目标,是有效改善农村少儿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素质。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食物资源、饮食习惯、传统民俗不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对各地农村少儿健康和营养状况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食物结构和改善计划。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农村少儿的营养需科学改善

B.各地的营养改善方式存在差异

C.营养改善目标是通过研究来确定的

D.地域不同,营养改善的目标就不同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结构。文段论述主题是“农村少儿营养改善问题”,正确选项中应有所体现。文段主要说的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需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的不同,进行科学改善。A项表述与此一致。B、C、D三项均未体现“农村少儿营养改善问题”,且不能与末句“需要”后的对策构成呼应,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目标,接着分析各地的环境、习惯等均不同,所以,为了实现“目标”就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合理的食物结构和改善计划。文段结构为“分—总”,对策是重点,对对策进行归纳就是如何科学地改善农村少儿营养。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先指出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目标是要改善农村少儿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素质,其后指出由于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改善计划。可见整个文段都在围绕改善农村少儿营养这一话题展开。结合选项可知,A

项表述为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B、C、D三项均无“农村少儿”这一主题词,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2.文饰作用,是指人们在受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的现象。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饰作用的是:

A.戈尔竞选美国总统失败后,抱怨美国司法制度不公正

B.小张没评上先进分子,他认为是自己与当评委的领导关系不好

C.小李生意失败,股票下跌,就吃安眠药自杀了

D.老师说漏嘴了,便解释说自己路上太匆忙,打乱了思路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人们在受挫折后;

②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美国总统失败后属于“人们在受挫折后”,抱怨美国司法制度不公正属于“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符合定义;

B项:小张没评上先进分子属于“人们在受挫折后”,他认为是自己与当评委的领导关系不好属于“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符合定义;

C项:小李生意失败属于“人们在受挫折后”,股票下跌,就吃安眠药自杀了没有体现原谅自己和为自己辩解,不符合定义;

D项:老师说漏嘴了属于“人们在受挫折后”,便解释说自己路上太匆忙,打乱了思路属于“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13.男甲和女乙结婚后,因甲多次家庭暴力,乙不能忍受提出离婚,甲请求乙原谅,并签订了一份保证协议,约定如果甲今后再对乙使用暴力,则需赔偿乙20万元,请问该协议(

)。

A.有效

B.无效

C.待生效

D.是否有效由法院确定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甲和乙作为成年人,签订的保证协议是真实意思表示,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符合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三个要件。该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故A项正确,B、C、D的表述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14.欲望——特别是形成为某种执念的强烈冲动——会把人们带入万劫不复的痛苦与折磨之中,只有人们在彻底抛弃执念之后,才能获得某种“升华”,从而成为“圣人”或“幸福人士”。可是,要求人们抛弃执念欲望的观点只说对了一半——欲望得不到满足内心当然会产生痛苦,执念也确实容易将人引向疯狂。但是,一个人如果不再能产生欲望、也不再对任何事情产生执念,如此这般的生活还能被称为人生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欲望得不到满足内心会产生痛苦

B.执念容易将人引向疯狂

C.“圣人”或“幸福人士”没有执念

D.痛苦出自执念,但人不能没有执念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以程度词“特别是”指出形成为某种执念的强烈欲望是不好的,只有彻底抛弃执念才能成为“圣人”或“幸福人士”,随后通过转折关联词“可是”指出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最后再次以“但是”对前文进行转折,并以反面论证的形式强调了欲望与执念虽有不好,但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则不能称其生活为人生,即阐述了拥有欲望和执念才是人生。文段第二个转折之后为重点,强调人生要有欲望与执念,对应D项。

A项,“欲望得不到满足内心会产生痛苦”、B项,“执念容易将人引向疯狂”均对应第二个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文段重点强调人要有执念和欲望,排除;

C项,“‘圣人’或‘幸福人士’没有执念”,对应第一个转折之前,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15.2010年年末,某公司高收入员工(占20%)收入是一般员工(占80%)的6倍,未来5年实现员工总收入增加一倍,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当一般员工收入增加1.5倍时,则高收入员工收入是一般员工的多少倍?

A.5

B.4.5

C.4

D.3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赋值总员工数为10人,其中高收入员工2人、一般收入员工8人,赋值一般收入员工的收入为1,则高收入员工的收入为6,故总收入为2×6+1×8=20。

第三步,未来5年员工总收入为20×(1+1)=40,一般收入员工每个人收入为1×(1+1.5)=2.5,一般收入员工总收入为2.5×8=20,则高收入员工总收入为40-20=20,高收入员工每个人收入为20÷2=10。

第四步,高收入员工收入是一般收入员工的10÷2.5=4倍。

因此,选择C选项。

16.对于债务主体关系,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水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D.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通货膨胀。

第二步,通货膨胀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测的水平,那么意味着货币贬值更严重。但是,债务人向债权人还款的数量,并没有随着通货膨胀率的提高而增加,由于货币贬值,债权人实际得到的货币的购买力已大不如前,故债权人实际利益会受损。债务人借钱时货币的购买力要高于还钱时的购买力,故债务人实际上得到了更多的利益。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通货膨胀往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的货币需求量,导致钱不值钱的现象发生。比如若出现通货膨胀,还款时候的100块钱肯定和借款时的100块钱不能同日而语。经过以上简单分析可以很快锁定正确答案。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主要涉及通货膨胀率的相关内容。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

在债务关系履行过程中,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水平,则会出现物价进一步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但此时债务人需承担的还款债务并没有随着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比例增加,故债务人受益。而随着通货膨胀率的提高,纸币贬值,债权人的实际利益将会受损。故当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水平时,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

故正确答案为C。17.某小区物业征集业主意见,计划从100户业主中抽取20户进行调查。100户业主中有b户户主年龄超过60岁,a户户主年龄不满35岁,户主年龄在36岁到59岁的有25户。为了使意见更具代表性,物业采取分层抽样的办法,从b户中抽取了4户。则a的值可能是:

A.44

B.50

C.55

D.66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由题意得,a+b+25=100,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则各部分抽样户数比与各部分户数比保持一致,即a︰b=a抽样数︰b抽样数,同理,各部分抽样户数与总抽样比也应等同于各部分户数与总户数的比。本题已知总户数为100,总抽样数为20,根据b的抽样户数求解即可。100∶20=5∶1,故b=4×5=20,则a=100-25-20=55。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由100户中分层抽样抽取20户可知,抽取比例为5∶1,通过b户中抽取4户,可得b∶4=5∶1,解得b=20。

第三步,总户数100=a+25+20,解得a=55。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100户中抽取20户,可知抽取比例为5:1,根据题意可得,b:4=5:1,a+b=100-25,解得b=20,a=55。

故正确答案为A。18.75年前一头驯鹿因感染炭疽死亡后尸体保存在北极圈附近的冻土中,不久前附近的一名男童因感染炭疽死亡。有科学家推测,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圈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炭疽杆菌因此卷土重来。同时,一些“古老病毒”比如天花和黑死病的病原体也可能埋藏在这些永久冻土中。科学家正为此极度担忧。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有助于为科学家解忧?

A.永久冻土是细菌长期保持活力的最理想场所,时间也许可以长达一百万年

B.人类与细菌和病毒一直并存,如黑死病和天花,人类已进化出对抗它们的基因

C.全球变暖让北半球国家变得更温暖,诸如疟疾等热带疾病开始发生于北半球

D.如果病原体长时间没有接触到人类,那么我们的免疫系统对它不会有所防备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圈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炭疽杆菌因此卷土重来。同时,一些“古老病毒”比如天花和黑死病的病原体也可能埋藏在这些永久冻土中。

论据:75年前一头驯鹿因感染炭疽死亡后尸体保存在北极圈附近的冻土中,不久前附近的一名男童因感染炭疽死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讨论的是埋藏在冻土中的病菌是否会卷土重来,该项讨论的是细菌保持活力的时长,话题不一致,无关选项,排除;

B项:说明人类有了对抗黑死病和天花的基因,即使病毒卷土重来,也不需要担忧,削弱了题干论点,当选;

C项:题干讨论的是埋藏在冻土中的病菌是否会卷土重来,该项讨论的是北半球开始发生热带疾病,话题不一致,无关选项,排除;

D项:说明人类的免疫系统对长时间没有接触到的病原体不会有所防备,即这些病毒卷土重来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具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不能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有助于解忧”,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科学家担忧一些“古老病毒”比如天花和黑死病的病原体会卷土重来。

论据: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圈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炭疽杆菌因此卷土重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是提到“永久冻土”是保存细菌的理想场所,未提及全球变暖对它的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人类具有对抗黑死病和天花的基因,说明即使这些病菌卷土重来,也不会对人类有伤害,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疟疾属于热带疾病,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全球变暖使得天花和黑死病的病原体卷土重来,同时人类的免疫系统又没有防备,这会加重科学家的担忧,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要求选择有助于为科学家解忧的一项,首先要清楚科学家担忧的内容,即全球变暖使得一些“古老病毒”的病原体卷土重来,那么如果这些病原体不出现或者人类可以对抗它们,科学家就可能不用担忧。科学家的担忧为,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圈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炭疽杆菌因此卷土重来。同时,一些“古老病毒”比如天花和黑死病的病原体也可能埋藏在这些永久冻土中。

A项,指出永久冻土可以使细菌长期保持活力,那么全球变暖,那些埋藏在冻土中的病原体就能够卷土重来,加剧了科学家的忧虑,排除。

B项,说明人类已进化出对抗天花和黑死病的基因,所以科学家没有必要担忧全球变暖使得这些“古老病毒”卷土重来,有助于为科学家解忧。

C项,指出全球变暖使得疟疾等热带疾病开始发生于北半球,而题干讨论的是埋藏在冻土中的病原体是否会卷土重来,为无关项,排除。

D项,指出免疫系统不会对长期没有接触人类的病原体有防备,那么全球变暖,一些“古老病毒”的病原体出现,人类也就不会有所防备,容易感染上,加剧了科学家的忧虑,排除。

故本题选B。19.有A、B两种不同浓度的淡盐水,取150克A和50克B可以混合成浓度为4%的淡盐水,取300克A和500克B可以混合成浓度为5.5%的淡盐水,则A、B的浓度分别为:

A.4%,5.5%

B.3%,7%

C.7%,3%

D.5.5%,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A、B两种溶液的浓度分别为x、y,则150x+50y=(150+50)×4%①,300x+500y=(300+500)×5.5%②,解得x=3%,y=7%,即A溶液浓度为3%,B溶液浓度为7%。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已知两种混合溶液浓度分别为4%、5.5%,则A、B溶液浓度不会是这两个值,排除A、D选项。代入B选项,A溶液浓度为3%,B溶液浓度为7%,则(150×3%+50×7%)÷(150+50)=4%,(300×3%+500×7%)÷(300+500)=5.5%,满足题目要求。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三:

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用十字交叉法解题。

第二步,设A、B两种溶液的浓度分别为x、y,则:

解得:x=3%,y=7%,即A溶液浓度为3%,B溶液浓度为7%。

因此,选择B选项。

根据混合后浓度必介于混合前两溶液的浓度之间,故A、B中一个浓度应大于4%,另一个应小于4%,排除A、D;根据混合后浓度偏向于混合前溶液质量较大的一方,故A溶液浓度接近4%,B溶液浓度接近5.5%,故排除C选项,选择B选项。

20.线上阅读建立起四通八达的内容传播渠道,让我们获取信息的种类和数量更多了,但其并非唯一的阅读形式。事实上,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一种不可或缺、具有独特优势、更适合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阅读形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纸质书在设计、排版等各方面,更能给读者带来许多独特、珍贵的阅读体验

B.在数字时代,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才能过上更充实、有效的阅读生活

C.对于文本篇幅长、内容丰富的经典作品,纸质书更容易使读者形成系统思维、专注能力

D.在我国成年读者中,大多数人选择的阅读形式有纸质阅读、网络阅读、新媒体音频听书阅读等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一种不可或缺、具有独特优势、更适合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阅读形式。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指出纸质书在设计、排版等各方面更给读者独特、珍贵的阅读体验,说明纸质阅读在设计、排版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保留;

B项:选项指出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非常重要,但这和论点中纸质阅读的优势和重要性无关,无法加强,排除;

C项:选项指出对于某些经典作品来说,纸质书更容易使读者形成系统思维、专注能力,说明对于某些经典作品来说,纸质阅读更适合深度阅读,补充论据,可以加强,保留;

D项:选项指出我国成年读者有多种阅读形式,但未说明纸质阅读是不是重要阅读形式,无法加强,排除。

对比A、C两项,论点表明了纸质阅读的优势和重要性,A项指出的是所有的纸质书都在设计、排版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C项仅指出了在阅读某些经典作品时纸质书具有的优势,相比而言,A项的表述更加全面,故A项更合适,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21.小城镇具有低成本吸纳农村人口的先天性优势,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________。小城镇在促进农村人口转移、________城乡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及投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那些位于城市群区域内的小城镇,可以在接受来自大城市________的同时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服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桥梁谋划影响

B.节点统筹辐射

C.载体规划优势

D.通道筹划馈赠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确定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所给的四个词语填入均符合句意,较难排除,可选择从第二空入手。第三步,第二空中“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常见的政治概念,由此可排除A、C、D。第四步,验证其他两空即可。第一空,四个词语填入均符合句意,较难排除,选择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概念,由此排除A、C、D。

验证其他两空,“节点”指整体事物中的某个关键点,用于描述小城镇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位置和作用恰当;“辐射”填入第三空也符合大城市影响周边小城镇的语境。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修饰的主体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小城镇”,且需要填入表示“能起到联系作用”之意的词。A项“桥梁”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符合语境。B项“节点”指电路中连接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点,指某个大环境中的一个点或者一段,符合语境。C项“载体”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通道”指来往畅通的道路,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B项“统筹”指统一筹划,搭配“城乡发展”符合语境。A项“谋划”指筹划、想办法,一般接具体的事件,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锁定答案为B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辐射”置于此处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分析语境可知该空表达“小城镇是沟通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之意,对应选项,A项“桥梁”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B项“节点”指一个连接点,均能表达连接、沟通的语义,符合文段语境。C项“载体”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D项“通道”指来往畅通的道路,均体现不出沟通、连接的语义,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搭配“城乡发展”,B项“统筹”指通盘筹划,与“城乡发展”搭配恰当,且在政府官样文章中为固定搭配,当选。A项“谋划”指试图找到解决办法,与“城乡发展”搭配不当,且语义不如“统筹”更加丰富,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对于在城市群区域的小城镇,肯定会受到大城市的影响,B项“辐射”指从中心伸展对周边事物产生一定影响,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小城镇在城市群中的大作用》22.个体经营户朱某,于2007年2月21日,在未取得工商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的情况下,私自出售熟食制品。由于该熟食制品未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检验鉴定,且朱某将间隔了三天的熟食制品出售给附近居民,致使10余人不同程度中毒。县卫生局接到举报后,经调查核实,对朱某处以罚款,并将朱某无证经营的情况反映给了县工商局,工商局对朱某无证经营的行为处以罚款。朱某对两个部门的行政处罚均表示不服,分别向以上两个行政机关的上级部门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均维持了原处罚决定,原告不服,委托律师以违反《行政处罚法》第24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规定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对一事不再罚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卫生局的行为已经违反该原则,因其应该在作出处罚之前和工商局协商

B.工商局的行为已经违反该原则,因为它不能再对朱某的同一个行为给予第二次罚款

C.工商局的行为未违反该原则,因为其处罚的是朱某无证经营的行为,而不是朱某销售劣质熟食的行为

D.卫生局的处罚行为未违反该原则,因其在作出处罚时还没有任何一个机关对朱某的行为进行处理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法理学上的概念,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处罚。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CD项:工商局在接到举报后对朱某无证经营的行为进行处罚,与卫生局对其销售劣质食品的处罚不冲突。同时卫生局在进行处罚时并未有其他机关对朱某进行处罚。CD项当选。

因此,选择CD项。

23.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这种法律监督称为检察监督。(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常识。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三条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当事人的申诉。

其中人民法院的监督指的是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检察监督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故表述错误。24.下列各项句子中,表达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催眠术是指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并能够产生神奇效应,引起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的意识恍惚的心理状态。

B.火山与飓风都具有雷霆万均的威力,它们发作时使人感到有灭顶之灾般的恐惧,这两种自然现象,虽然道理简单,但却完全不受控制,人类还是束手无策。

C.大学毕业生求职,是优先考虑职业前景还是待遇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动向、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张颖和李欣的朋友都要参加明天的汇报表演,所有单位的领导都会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的手段”,排除。

第二步,B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第三步,C项,成分赘余,应将“造成的”删掉,排除。

第四步,D项,定语修饰不明,可以理解为张颖和李欣的朋友两个人要来参加,也可以理解为张颖和李欣共同的朋友一个人要来参加,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5.假如你被任命为单位某个先进部门的主管,上任之初,你应该:

A.宣布一年之内一切保持现状,不做任何重大变革

B.暂时保持现状,并请下属针对部门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C.立即审核现行制度,找出不足之处

D.进行人事整顿,换上自己信任的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唯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新的环境里游刃有余。主管上任之初,了解部门所有人员的心态、性格、甚至一切。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做出正确的指令或用恰当的方式下达指令。所以要暂时保持现状,并请下属针对部门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因此,选择B选项。

主管上任之初,要花时间把部门内人员从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上进行划分,分析出高意愿高能力、高意愿低能力、低意愿高能力、低意愿低能力四象限分别所述的员工,对于高能力低意愿的人员要进行沟通;对于高意愿低能力的人员惊醒培训;对于低能力低意愿的人员可采取彻底解决方式。不同的人员不同对待,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26.从抑郁到认知能力下降,到心脏问题和中风,越来越多的证据将孤独与心理、生理疾病联系在了一起。在某些时刻,我们都会感到“孤独”。但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感觉取决于我们的状态以及如何看待它。孤独被定义为可以感知的社交隔离和与他人切断联系的经历。大多数经历孤独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找到新朋友或开始一段新恋情。研究人员也提到过一些“长期孤独”人群,他们在一生中经历了沉重的孤独,即便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发生变化也无法改变他们孤独的感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改变心态,就能改变感到孤独的状态

B.只有改变心态,才能改变感到孤独的状态

C.通过改变心态,可以改变感到孤独的状态

D.只需改变心态,就能改变感到孤独的状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需衔接上下文。文段开篇强调许多证据将孤独与心理、生理疾病联系在了一起,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孤独的感觉取决于我们的状态以及如何看待它,横线后文“比如”针对所填内容举例,尾句再次举了“长期孤独”人群的例子,说明其孤独无法改变。联系前后语义可知,横线处表达我们的心态决定了孤独的状态,故只要改变心态就能改变孤独的状态,对应A项。

B项,文段强调改变心态就能改变孤独的状态,但并非强调只能通过改变心态去改变感到孤独,排除;

C项,与文段强调的“孤独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相比,程度较轻,与文段对应不及A项要好,排除;

D项,“只需······就能”强调改变孤独的状态很容易,只需改变心态即可,文段并非强调改变孤独的状态是否容易,而是强调心态是决定性因素,故不及A项要好,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回家吧,孤独感致命!》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横线位于文段中间,所填入的句子起承上启下作用。横线前面是给“孤独”下定义,横线之后是“比如”引导的具体对策,那么横线所填的句子应是提出的对策。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填充。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明确文段是拿大多数人和一些“长期孤独”人群对比,强调的是前者更容易改变孤独状态。对比选项,首先排除与文意相悖的D。然后根据关联词语的语气差异,选择与文意最契合的一项。文段首先介绍孤独的危害并说明在某些时刻,我们都会感到孤独。然后以“但”转折说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感觉取决于我们的状态以及如何看待它,找到新朋友或开始一段新恋情就可以让大多数人摆脱孤独,另外还存在一些“长期孤独”的人群,即便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发生变化也无法改变他们孤独的感觉。空缺处句子论述的是“大多数人”,强调的是改变心态就可以让他们摆脱孤独,D项与此相悖,排除。文段是将大多数人与“长期孤独”的人群对比,强调的是前者改变孤独状态相对容易。“只有……才……”强调的是必要性,即要改变孤独状态,必须改变心态,这一点文段未体现,排除B。与C项相比,A项“只要……就……”所表达的充分条件更能体现改变心态,如找到新朋友或开始一段新恋情对改变孤独状态的立竿见影作用,排除C。故本题选A。27.产权是指主体对物的排他性权利,它的本质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对劳动成果的权利。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产权的是:

A.所有权、占有权

B.收益权、转让权

C.劳动选择权、劳动交换转让权

D.支配权、使用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主体对物的排他性权利;

②对劳动成果的权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所有权是对物的独占的支配权,而占有权是指对财产实际掌握、掌控的权利,二者都在产权范围内,符合定义;

B项:收益权是基于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转让权是将自己的专利所有权依法转让给他人的权利,二者都在产权范围内,符合定义;

C项:劳动并非“物”,且选择权、劳动交换转让权并非“对劳动成果的权利”,不符合定义;

D项:支配权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对权利客体直接管领和控制的权利,使用权是不改变财产的本质而依法加以利用的权利,二者都在产权范围内,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28.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是(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它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踏青游玩的欢乐节日,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获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项正确,端午节也叫“龙舟节”,它不仅是人们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的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C项错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即为重阳节,它与除夕、清明节、盂兰盆节并成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D项错误,中秋节也叫“拜月节”,通过对月亮的祭祀,寄托一种思念之情,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故正确答案为B。29.要想走近历史的“原生态”,首要的是要深入发掘一手的可靠的原始史料,要真正读懂历史文本,在史学分析时也应重视解释,追寻研究对象的原貌,尽可能地不作________的评论,不带任何偏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陈词滥调

B.夸夸其谈

C.不着边际

D.信口开河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要想走近历史的‘原生态’,要发掘可靠的原始史料……应重视解释,追寻研究对象的原貌”和“不带任何偏见”可知,评论应依靠原始史料尽可能保持客观。该空前有否定词“不作”,所填词语应体现“没有依据事实”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陈词滥调”指陈旧而不切合实际的话;B项“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侧重浮夸之意。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C项“不着边际”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离题太远,符合文意。D项“信口开河”指随口乱说一气,是动词应作谓语,此处不能作定语来修饰评论,且“信口开河”本身就有乱说的意思,与“评论”语义重复,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陈词滥调”指陈腐、空泛的论调。一般作宾语,不能作定语,排除A。“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不着边际”形容空泛、不切实际。“信口开河”指不加思索地随口乱说。历史研究难免存在推测的成分,也难以完全杜绝偏见,所以前文有“尽可能地”的表述。而“夸夸其谈”和“信口开河”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故排除B、D。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此题为成语填空题。

根据题干可知对历史进行评论是应该要有态度的,文段指出应根据事实本身进行评论,C选项“不着边际”的意思是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因此不作不着边际的评论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

A选项“陈词滥调”是指陈腐、空泛的论调;B选项“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D选项“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A、B、D三项都没有体现根据事实进行评论,因此都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0.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绝腐败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这里面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D.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发展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A项: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反腐倡廉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经常抓、长期抓正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事情的发展,去解决腐败问题。A项正确。

B项: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中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腐败问题,要经常抓才能解决问题,但是解决腐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长期坚持,因为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们要相信腐败是可战胜的,不能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满腔热情地扶持新事物,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壮大。B项正确。

D项:“常”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长”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所以,只有做好量的积累,才促进事物的发展。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C项:解决腐败问题,要长期抓、要常抓,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体现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C项错误。

31.一项心理调查显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感受到的日常工作生活压力会大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有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着更广阔的工作生活场景,而随着场景拓展,面临的冲突性事件数量呈几何级上升。

下列最能削弱以上论证的是(

)。

A.克服冲突性事件所造成的压力有助于人们提升心理舒适度

B.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冲突性事件所造成的压力将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C.日常工作生活的压力越大,人们越能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

D.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心理抗压能力更弱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感受到的日常工作生活压力会大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

论据: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着更广阔的工作生活场景,而随着场景拓展,面临的冲突性事件数量呈几何级上升。

本题论点说的是”日常工作生活压力大”,论据说的是“冲突性事件多”,二者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拆桥,即证明冲突事件多不代表产生的压力大。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说的是克服冲突性事件所造成的压力之后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但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否压力更大无关,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B项:选项说明冲突性事件给教育程度高的人带来压力不大,甚至可能没有,拆掉了“冲突事件”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拆桥项,当选;

C项:选项说的是日常工作生活压力对个人能力的影响,未提到教育,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选项说的是受教育程度高低与心理抗压能力之间的关系,与教育程度不同所具有的压力大小无关,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2.2019年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而考生与家长最关注的,依旧离不开“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算”、“高校怎么招”等关键问题。对此,记者在梳理政策的同时,采访了多位考试招生专家。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阐述的是:

A.关于“高校怎么招”的新政策和专家看法

B.关于“成绩怎么算”的新政策和专家看法

C.关于“考试怎么考”的新政策和专家看法

D.关于高考综合改革的新政策方案和专家看法​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接语选择题,重点看尾句,“对此”中的“此”指代前文家长们对于“‘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算’、‘高校怎么招’”问题的关注,“同时”表示并列,即面对这些问题,记者一方面梳理政策,一方面采访了多位考试招生专家,后文应围绕高考改革的新政策和专家的看法展开论述,对应D项。

A项“高校怎么招”、B项“成绩怎么算”、C项“考试怎么考”仅对应高考综合改革其中一个方面,表述片面,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8省高考改革方案发布:关注考试怎么考高校怎么招》3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观察第一行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第二行验证规律,也均为轴对称图形;第三行运用规律,问号处应为轴对称图形,只有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34.在工作中防止“过”或者“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把握事物的度

D.确定事物的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事物的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在工作中防止“过”或者“不及”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做到工作的平稳有序。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主要矛盾是在多对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B项:事物的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

D项:事物的质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35.情绪惰性,是指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预测程度越大则反映情绪惰性水平越高,情绪惰性作为情绪动态性指标之一反映了情绪变化的速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属于情绪惰性的是:

A.冬季往往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所以这个冬天也不会例外

B.调皮的小铭被老师批评之后终于老实了,随后几天都一直规规矩矩的

C.自从万师傅的老伴儿半年前去世后他就一直很忧郁,估计一时半会儿好不起来

D.自从首长做了战时动员令之后,整个工厂的工人都保持着激昂的心情努力生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冬季往往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是根据季节来预测情绪,没有针对某一个体,不符合“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不符合定义;

B项:调皮、老实、规规矩矩都是对小铭性格、行为的描述,不属于“情绪”,不符合定义;

C项:万师傅的老伴儿半年前去世后他就一直很忧郁,估计一时半会儿好不起来,是指根据万师傅之前的情绪状态,能够很大程度上预测出万师傅当前的情绪状态,符合“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符合定义;

D项:动员令之后,工人心情激昂,未体现“情绪预测”,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情绪惰性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情绪惰性定义的关键信息: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

A项,冬季会让人情绪低落,没有涉及个体当前的情绪状态,不符合定义。

B项,小铭被老师批评后的几天一直规规矩矩的,没有涉及对当前情绪状态的预测,不符合定义。

C项,因为半年前万师傅的老伴儿去世后他就一直很忧郁,所以预测到他当前的情绪状态是低落的,符合定义。

D项,首长做了动员令后,整个工厂的工人保持着激昂的心情,没有涉及之前的情绪状态,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预测程度越大则反映情绪惰性水平越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冬季使人情绪低落,这个冬天也不例外,只是体现冬天的普遍情绪状态,没有指明“个体当前情绪状态”,并不能说明预测程度到底怎么样,不符合“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预测程度越大则反映情绪惰性水平越高”,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小铭被批评之后就老实了,之后几天也都规规矩矩的,没有体现出通过之前情绪进行预测的过程,不符合“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预测程度越大则反映情绪惰性水平越高”,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万师傅在老伴儿去世后一直很忧郁,估计一时半会好不了,既体现了当前的情绪状态,又体现了能被之前的情绪所预测,符合“个体当前情绪状态”、“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预测程度越大则反映情绪惰性水平越高”,符合定义,当选;

D项:工人们在战时动员令后保持着激昂的心情努力生产,并没有体现出通过之前情绪进行预测的过程,不符合“能被之前情绪状态所预测的程度,预测程度越大则反映情绪惰性水平越高”,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6.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塑料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下列关于3D打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型来完成打印

B.3D打印技术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C.目前3D打印还停留在塑料制品阶段、不能用于打印金属制品和食物

D.今后3D打印技术的成熟发展将改变现有的制造业模式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题。根据“运用粉末状塑料可粘合材料”可知,3D打印可以按需打印,避免材料浪费,提升效率,B项正确,应该排除。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新技术必然会取代旧技术,从而改变现有的制造业模式,D项正确,应该排除。其他两项不太确定,暂且放下。3D打印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

A项错误。3D打印技术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逻辑颠倒。

B项正确。3D打印技术对于生产者来说,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它还使消费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量身定制产品。

C项错误。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打印金属制品。

D项正确。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必然将改变现有的制造业模式。

故本题选A、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3D打印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扫描金属板材诱发的内部非均匀分布的热应力,使板材发生局部塑性屈服,从而使板材产生一定角度的弯曲变形。由此可见,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是改变原有物体的形状,而3D打印是构造新物体,两种技术基于不同原理,所以A项说法错误。3D打印常用材料有尼龙玻纤、耐用性尼龙材料、石膏材料、铝材料、钛合金、不锈钢、镀银、镀金、橡胶类材料。可见3D打印可以用于打印金属制品,所以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C选项。

解题思路: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它是利用激光技术、CAX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直接造型,快速制造产品模型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并不是3D打印。因此A项错误。虽然3D打印技术还不是十分地成熟,但目前可以打印金属、ABS、PLA、石膏等材质。C项错误。

本题为非选题,故正确答案为A、C。37.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纵贯京津两市和(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公里,是中国历史上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A.冀

B.鲁

C.苏

D.浙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1公里,是中国历史上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A项正确,河北,简称冀,河北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

B项正确,山东,简称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

C项正确,江苏,简称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

D项正确,浙江,简称浙,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故正确答案为ABCD。38.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引起诉讼时效期间里的届满,李某因此丧失了:

A.胜诉权

B.起诉权

C.实体权利

D.借款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诉讼时效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而胜诉权体现为法院对当事人权利请求的支持。“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即法院对当事人权利请求不予支持,意味着失去胜诉权。本题中,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意味着法院不再保护李某的胜诉权。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起诉权是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即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时效届满时,李某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即没有失去起诉权。B项错误。

C项: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内,未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护自己的权利时,诉讼胜诉权利消失,也就是法院不会判我们胜诉。但是李某的债权不因诉讼时效届满而丧失,即实体权利——债权依然存在,没有丧失。C项错误。

D项:借款的所有权在李某交付给借款人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而不是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才丧失。D项错误。

39.物质:暗物质

A.声波:超声波

B.音速:亚音速

C.健康:亚健康

D.正义:非正义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暗物质”是“物质”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音速”是指声波传播的速度,在15°C的空气中约为340米/秒;“亚音速”一般是指比音速略低的速度。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亚健康”是一种非健康状态,是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与“健康”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正义”与“非正义”为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0.①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

②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

③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

④这一点不会改变

⑤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

⑥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②③⑤①

B.③④①⑥②⑤

C.②④⑥③①⑤

D.①③⑥④⑤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第二步,根据首句较难排除选项,可通过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③提出“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①的拒绝多数项目而专注少数项目是对此的进一步阐述,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③①,只有C项符合。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首句的四个句子都有做首句的可能性,无法排除选项。

第二步,分析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①②⑤三句话均以“我们相信”开头,判断这三句话的逻辑关系发现,②提到“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①“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和⑤“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进行创新”,均是对②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从位置上应该在②的后面,由此排除B项和D项。另外,此时再对比②⑥发现,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是文段的总观点,而⑥的“关注于创新”是强调创造伟大产品时要“创新”、要③中的“简约而不是复杂”等,由此对②解释说明,即②更适合放在文段开篇,做首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