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椽笔殷殷意_第1页
感君椽笔殷殷意_第2页
感君椽笔殷殷意_第3页
感君椽笔殷殷意_第4页
感君椽笔殷殷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感君椽笔殷殷意

赵敏

前段时间,读过剑秀的几篇小说,无论中篇还是短篇,都是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论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论语言辞采华茂,清爽英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以为剑秀是写小说的高手,为他的成绩感到骄傲。但最近读了他的散文集《追念爱》,我才知道他是文壇的多面手,小说、散文双管齐下,亦可谓双枝并秀。

剑秀的散文集《追念爱》中的“乡愁〞“乡情〞“乡韵〞“乡游〞“乡趣〞“乡事〞,六部分,都有一个“乡〞字,可见其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鲁迅写有小说《家乡》、魏巍的散文《寄家乡》,他们各有着自己的情调和风格。而叶剑秀的这些写家乡风土人情、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时代物华在剑秀笔下,真像一粒粒或大或小的珍珠落在玉盘之中,发出悠扬顺耳、妩媚动人的脆响。这一声声脆响,组成一部歌颂家乡的交响乐,或如大江东去,激扬澎湃;或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千里;或如潺潺细流,泠泠作响;或如林鸟和鸣,嘤嘤成韵;这部“交响乐〞让人感受到赏心悦目。

我以为叶剑秀散文集《追念爱》具有以下优点。

一、笔下的风物具有灵性,灵气,富有感情色调。

不管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在他的笔下,都灵动起来。《在草木间行走》中写我遇见蛇:“彼此悄悄地友好起来,每次相遇,对视一望……〞“友好〞“对视〞,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蛇的灵性和灵气。又如在本篇中,我观测鸟夫妻孵卵的事情:“最初大抵是我在附近的起因,它们不时引颈张望,四周顾盼,神情略带些微的惶恐和防范。〞鸟的“惶恐〞“防范〞不是灵性的表现吗?在《秋蝉》中,写“蝉敬业地抱紧承载命运的树杆,穷尽生命的能量,不遗余力地去讴歌夏天。〞也说它是顺应节候的精灵。特别是《追念爱》中的小黄狗,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精灵,那样的通“人性〞,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假如说蛇、鸟、蝉、小黄狗都是有生命的东西,赋予它们灵性,或者说拟人化,那么,那无生命的炊烟、流水、雪、乡间小路等,都赋予它们以灵性,让它们“人格化〞。由于人为万物之灵。在《母亲的炊烟》中,写炊烟有声有色,有神态有味道。说“炊烟的轻声细语,抚慰着他们疲惫的心〞“我记忆里的炊烟生动起来,有了灵性,有了神采〞。

田园诗人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佳句,“依依〞,写出了炊烟对村墟的别情依依,恋恋不舍,多么富于人情味呵!这也是人格化的表现。

在《河里的水井》一文中,写家乡小河里的流水“悄然走完了千年的流淌,流完最终一滴泪〞。也说“河水是有灵性的〞。写枯竭的河水真的是形象生动。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中有一篇《雪》,把江南的雪比喻为“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剑秀的《下乳白》,以比喻的手法,把雪灵性化,他写雪当时“矫情〞“试探性〞,然后“选择不同的幽美姿态飘落而下,舍身忘我地匆促赶来……是期待与冬日暖阳的重逢……〞这些描写,把雪的灵性人格化了。这样写出了诗趣。在乡路中,家乡的路迎接异乡归来的游子,用一脸慈祥的笑容,几句疼爱的话语,抚慰你心灵的创伤,温暖你漂泊孤独的心扉……

读着这些灵动的文字,让读者仿佛看到缕缕炊烟的娇姿,倾听小河流水的如泣如诉,看到皑皑白雪的摇曳生姿的飘落,听到家乡小路的多情召唤!

二、比衬递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切实的自然的修辞,必定是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生活的表现。〞剑秀在散文集《追念爱》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比衬递进的综合运用。在《我家房子的高度》《自行车的故事》里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我家房子的高度》中,表达自己结婚无房,第一次在乡里艰苦盖房。其次次轻松盖好二层小楼,在欢乐声中议定在城中再买套房。反映了时代变迁,改革开放后生活的步步提高,从房子的由低到高隐喻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自行车的故事》亦是如此,先述借车的无奈,难堪,后买自行车、摩托车、轿车,运用前后比较,相互衬托,层层递进的艺术手法,透露生活的变迁。

三、丰富的生活知识与深刻的人生哲理。

读《春韭》,让人想起杜甫“夜雨剪春韭〞的佳句。在《春韭》中,引用《说文解字》《尚书》《汉书》《红楼梦》等,对韭菜的生长食用,药用价值作了表达和说明,融知识性与哲理于一体。在《香椿》《槐树情》《仲秋柿红》《艾草五月香》等篇亦是如此。

叶剑秀的《追念爱》是一本有生活趣味的散文集。读他的充满乡趣的几篇,给人的印象是趣味浓郁、知识深广。例如丝绸之路,人们提到时就会滔滔不绝,喜形于色,会说到古都洛阳、长安如何如何。《鲁山与丝绸之路》,在谈到丝绸之路时,对它的意义、贡献、影响等有对比深刻地阐述。

在《高装故事》一文中,写了起源于鲁山背孜、瓦屋而流传于周边县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装故事。高装(桩)的表演惊险、刺激、好玩儿。追根溯源,写它的起始、表演、道具、服饰等。这是一种大型的、综合的、精彩的、惊心动魄的、让人提心吊胆的集体表演艺术。正如叶剑秀所说:加入人数多,技艺要求高,气势恢宏,惊险神秘。

是的,十几米的高空中,小姑娘手持花伞、鲜花站在“中桩〞上表演出炯娜多姿、轻松自如的各种动作,特别是表演要做到动作轻便娴熟,协调和谐、相互协同默契、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境界,出人意料的神秘,原来却有玄机。

“不足为外人道也〞!却收到魔术般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妙趣横生,趣味无穷。

衣食者,人之大欲也。

叶剑秀写了衣用的蚕丝,又写了鲁山名吃——浆面条、揽锅菜。写《鲁山味道》,就是抓住水席、浆面条与揽锅菜为代表别具一格的鲁山特色。水席“八碗八〞,汤汤乎如流水淙淙,上菜程序悠悠闲如行云流水。

浆面条引出了《王莽撵刘秀》的民间传闻,而揽锅菜是省烹饪协会命名的“河南名吃〞。如此代表正宗的鲁山味,不亦宜乎?

叶剑秀的散文不仅富于趣味,还有知识性强的特点。知识面广阔。如《鲁山花瓷探源》,写花瓷遗址、史话、制作工艺、特征、原料、作品、价值与地位,都作了全面介绍,涉及的知识面可谓多矣!

考古、历史、陶瓷知识、人文典籍……只此种种,既专且深,非一般浅尝辄止者能为之。

又如《沉香大槽油》一文,从溯源,原料制作工艺流程,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都有对比详细的叙说。特别是制作工艺,这可是专门的学问,由此可见,叶剑秀知识面之广,读书之多。

由此想到,作家对各种知识,各种学问都必需学习,应博而精,深而透。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四、开门见山,短小精悍。

散文,亦称小品文,贵在开门见山,一语触题,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忌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开启叶剑秀的《追念爱》散文集,一股清爽爽朗的气息扑面而来。全书近百篇大多是开门见山、短小精悍之作。如《下乳白》,开笔写道:

“一场大雪酝酿很久,终究矫情的来了。〞《乡路》开头一句是“记忆中的乡路没有那么规整……〞,结尾说“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认真去走。〞确是一句言简意赅的警句。《村口的皂角树》,一开头就说:“村口有一棵皂角树……〞结尾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每棵树都是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否风范一世,全凭自己的淬炼与修为,勇于赋予生命的追求,才能活出古树的意义〞,这段话更是意味深长,这些散文都不长,语言清爽而俊丽。

紧贴生活,紧扣主题,严谨的行文,才是好文章。我以为叶剑秀做到了,他懂得散文的灵性和真谛。

五、历史的感悟与人文精神的采撷。

人是生活在历史与现实当中,以前种种事,人们的悲欢离合,月儿的阴晴圆缺,都已成为历史。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二十四小时过去,今天就成了昨天,就成了历史。

留下的是什么呢?是喜怒忧思?是痛楚的追忆,还是幸福的遐思?是对历史的感悟,还是对现实的期盼?

读叶剑秀的散文,从中读出了他对历史的感悟和对人文精神的采撷。例如他的《家乡古桥》——砚潭板桥。写板桥的由来,板桥的历史贡献。从当年的“喧嚣与喧嚷常年不息,景象甚为壮观,到一场洪水过后,河流改道,板桥隐身黄沙,湮没多年,销声匿迹。〞可是正如所说:“岁月总是带有几分幽默和情趣〞,到2022年,河流再次改道,砚潭桥全貌重现,古韵犹存,风采依旧,它重新唤醒人们渐行渐远的记忆。村里的男女老少,来到桥上,仿佛见到久别无音讯,突然归来的亲人,仿佛杜甫诗中写的“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觀详、抚摸、凝眸、拥抱,悲喜交集,热泪盈眶。这明显就是的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悟!

还引用了民谣采撷了村民的人文精神:小男孩,走走桥,读书聪明人品好。小姑娘,走走桥,聪慧丽质身苗条。小伙子,走走桥,前程似锦步步高……

说:百余年来,村里读书之风极盛,村人以耕读为荣,民风淳朴,风清气正,文人雅士辈出,这不正是村民人文精神的表达吗?

农村的历史存储在人们的记忆里,乡村是农民的根,是永远难以忘却的缕缕情思和永恒的回忆。那肥田沃土,稻麦菽黍的播种。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喜悦,那牛、那羊、那鸡、那农家小院,那清清的溪水,那往来倏忽的游鱼,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中秋节是团聚节日。花好月圆中秋夜,金蟾玉兔快乐时。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像。这正是几千年来人们对中秋节的哲意深思。

可叶剑秀《月圆仲秋夜》中的父亲、母亲等啊!盼啊!可以用望穿秋水来形容,可最终是层层希望成泡影。“父亲和母亲就那么坐着,一直坐着,坐成两尊悠悠思念和殷殷牵挂的塑像。优美的月光洒在他们身上……〞

文中的父亲、母亲是苦苦的期盼,是闷闷的叹息,是浓浓的思绪,是淡淡的感伤……

读着这篇散文,丝毫没有那种“花好月圆庆团聚〞的快乐气氛。读着这篇散文,亦应当有一种历史的感悟与现实的思考!

今日年轻一代对缸的认识生怕是一片空白,而年老的一代对缸的记忆生怕也早已成为历史。以前农村的缸有两大用途,盛水、盛粮。

叶剑秀的《缸的记忆》,盛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到了冬天,闲置的大缸派上了大用场

泡酸菜。〞说:“浸泡着日子的艰苦和辛酸,饱尝着人世的苦涩滋味……〞

写道:“改革开放以后,各家各户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多,家家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