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花城版集合5篇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为三个月,春季是年的开头和年的终止。一年就是十二个月,不包括闰月,阳历365或366天,农历354或355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花城版5篇,供大家参考选择。
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花城版5篇
【篇一】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花城版
第1课
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心绪,张扬孩子的天性,表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才能。
2、让孩子们初步熟谙和爱好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骄傲感。
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才能,开头学会熟悉自我、熟悉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心绪,张扬孩子的天性,表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才能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打定: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凝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击掌。
师生问好。
二、组织学生编排座位。
三、音乐活动。
1、凝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和大家一样有一群小挚友今天第一天上学,心情可欣喜了,来到学校唱起了喜悦的歌曲。
随乐自由律动。
2、学习音乐问候语及常规音乐语。
接着孩子们来到了特意上音乐课的地方:音乐教室。上音乐课可以用怎样的方式问好?(启发学生用歌咏或律动问好)
凝听翻书的音乐、宁静的音乐、表扬的音乐等,并反复练习。
3、师生彼此熟悉,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老师很想熟悉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
谁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请几对小伙伴上台表演
四、终止。听音乐出室。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
1、课件显示p3的内容。
2、上课铃敲响了,小挚友们理应怎样做?
3、议论交流。
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1、观看课件、凝听歌曲。
2、议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高兴……)
同自己的心情对比一下。
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打定?(新衣服、新书包……)
来到学校你都看到了什么?(爱戴的老师、爱戴的同学、美观的校园)
3、学习歌词。
配乐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各组比赛背歌词。
4、跟随录音唱词两遍。
5、演唱活动:金话筒(话筒对准谁,谁演唱)
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创作活动。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形式:小组比赛,那组编的动作创作的美好即可赏赐。
3、选出最美的动作,由小老师率领全体学生边唱边演。
五、表演。
1、自信独唱。
2、集体评议。
六、终止。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声问好。
二、音乐活动。
1、填词活动:雄鸡喔喔。
早上起床,雄鸡唱歌了。
跟随老师朗读歌词。
试一试,用你学会的歌曲《我今天上学喽》填唱新歌词。
请填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
2、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雄鸡催我们早起,别迟到。我们背着书包唱着歌儿上学吧!
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4、律动:跳踢踏。
来到了学校,音乐老师请大家跳踢踏舞。没有音乐怎么办?
跟随老师朗读歌词《跳踢踏》。
填新歌词。
边唱边跳。(即兴肆意跳踢踏)
激励孩子上台表示。
评议、激励。
三、终止。听曲出室。
第2课
去同学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情谊;培养喜欢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去体验、感受和表达“去同学家”的高兴心情是重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才能,建立自信仰是难点。
教学打定:
三角铁、木鱼、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音的长短,嬉戏《考考小耳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感受音的长短。
1、熟悉三角铁、木鱼。
说一说(形状特点)
听一听(音色特点)
敲一敲(摸索多种演奏方法)
2、比较敲击三角铁、木鱼的声音的长短。
议论用哪件乐器敲适合?
议论用哪件乐器敲(波浪线)适合?
3、生活中哪些动物的叫声长哪些短?(课件)
模仿并议论
4、你能用嘴发出长和短的音吗?
自由模仿,同桌议论。
三、嬉戏《考考小耳朵》。
凝听乐曲听到像。。。的音响时,做敲门的动作。
当听到音乐中有像(波浪线)的音响时,与一位同学握手。
四、律动《去同学家》
1、议论:去同学家的路上会怎么表演?
到同学家时要敲门,见到同学很欣喜怎么表演?
2、创设情境,全班同学随音乐的心绪自由律动。
3、师生合作律动。
4、激励自信的孩子上台表演。
5、评议。
五、终止。听曲出室。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1、导入。
故事:放学后,同学小明、小瑛高欣喜兴的去马璇璇家玩。
凝听音乐片段1、2、3,分辩哪段音乐表现场景、敲门、问好。
2、请三名同学示范。
3、自由组合,设计动作。
4、听音乐自由表演。
5、变换形式再嬉戏。
全班围成圈,请几位同学扮小仆人。当《场景音乐》起,有节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请出两位同学做同伴。《问候音乐》可自己创作。如:你好、请坐、请进等等。
6、音乐剧反复举行。
7、集体评议,选出表现卓越的孩子及合作默契的小组。
三、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四、终止。在歌声中出教室。
第3课国旗飘飘
教学目标:
1、能联系学相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能用崇敬的心情凝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教导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弥漫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
真美观》,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弥漫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观》培养爱祖国的感情是重点;
主动参与律动表演是难点。教学打定课件、国旗、白云、五星、阳光等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挚友》。
二、节奏练习。
小火车开起来,我们启程了
4/4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二、引入新课。
赏识《国歌》
1、放音乐赏识,再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
同学们,方才我们听的是什么音乐?你知道他的名字吗?
你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吗?
2、组织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画面,并说一说这是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适应肃立,经对利或注目礼,神情专注二庄重)
3、交流:除了周一升国旗外,你还看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升国旗?
天安门前每天升旗
节日升旗
重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时升旗
4、播放升国旗的情景录像,感受严肃与骄傲感。
5、再一次赏识《国歌》,起立、敬礼!看指挥歌咏。
三、嬉戏。听音乐按强、弱、快、慢梁同学对左拍手和点手。
四、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观》
1、以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国旗的含义。
赏识学生美术作品。
同学们,当我们的国旗在空中高高飘扬时,我们都觉得他很美,那你们知道他美在哪?
(外形、颜色、组成、含义)
2、赏识歌曲。
3、请已会唱的学生当小教师。
4、处理歌曲,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后两句要更为亲切、自然。
五、创编探究活动。
1、老师为每一位孩子打定了一份神秘礼物,想知道在哪儿吗?
2、寻礼物。
3、引导学生作国旗。
4、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找伴奏型。
5、引导学生亲自制作一面国旗。
6、利用手中的道具创编舞蹈动作举行表演。
7、分组表演。
8、集体表演。
9、评价。
六、作业。
相关延迟
画一画
第4课小举行曲
教学目标:
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
的快与慢、强与弱。熟悉x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的嬉戏活动。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
教学难点:熟悉x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的嬉戏活动。
教学打定: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挚友》。
二、唱歌曲《小列兵》。
1、导入。
课件出示:鼓号队的有关画面。
2、节奏嬉戏。
想学一学神气的鼓、号手吗?
模仿号手的吹奏模样念节奏: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嗒
xxxx|xxxx|x--||
鼓手的演奏模样边敲边念节奏: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xxxx|xxxx|x0||
3、凝听新歌《小列兵》。
听,我们的鼓号声把鼓号队吸引来了。
4、议论:从歌曲中你听出鼓号队中的成员们精神怎样?(神气、精神、骄傲)
5、凝听。
我们用鼓声轻轻的伴奏。
生边听边敲击节奏嬉戏中鼓手的节奏。
6、唱一唱。
凝听轻声唱,主要要求唱切实。
7、合作唱。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组与组合作。
8、再唱一唱。
要求有感情演唱,表现出神气、骄傲的心绪。
三、终止。
听曲出室。
第5课学唱好听的歌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弥漫情感的《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赏识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难得。
教学重点、难点:赏识美的歌曲旋律感受亲情的难得,引导学生对正确演唱方法的听辨和模唱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打定: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教学新歌《雁群飞》。
1、导入。
(出示大雁的图片)这是什么?想得到吗?
他们也有一个和暖的家,每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大雁们就一家人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飞到南方过冬,一路上相亲相爱、彼此扶助不分开。
2、创作活动。(启发不同飞的动作,在活动中轻声播放歌曲)
大雁怎样飞?
自由创作
用自己的动作随乐律动。
3、音乐嬉戏:凝听音乐,用手势划出旋律线。
4、听唱歌曲至纯熟。
5、练唱嬉戏:金话筒。
三、小组活动。
在组长的率领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创设情景演一演。
各组随乐表演。
集体评议。
四、终止。
听曲出室。
第6课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心爱的形象,培养学生喜欢大自然,并懂得动物
是人类的好挚友。
2、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x”“xx”“x—”三种长短不同的节
奏;在凝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心爱的形象,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是
重点;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是难点。
教学打定:课件、手板、蛙鸣筒、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喜悦》。
二、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在农场里》,师生共同设计农场情景。)
1、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音乐里的农场。
2、启发学生的想象,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
3、教师用彩笔把大家共同探讨的植物、房子、河流等画出框架,并请学生把动物卡片贴上黑板。
三、嬉戏。
1、从大家设计的虚拟农场里,查看有没有自己热爱的动物。
2、学学你最热爱的小动物的叫声。
3、引导选择小鸡、小狗、小猫的叫声作对比。
4、举行三种声音的声势练习。
分组练习——合练
留神看老师手势、听其他族的声音。
四、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1、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师唱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在动物形象的启发下,让学生边模仿动物特征动作边随录音模唱。
3、全班调配角色演唱。
4、随伴奏齐唱。
5、创作活动:把自己热爱的动物编入歌里唱一唱。
6、编得好的歌词集体唱一唱。
五、作业。
把自己创作的歌咏给家人听。
六、终止。听曲出室。
第7课听听声音的上下
教学目标
1、感知音的上下。
2、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熟悉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
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
1、歌曲《青蛙合唱》
2、音的上下。
教学重点、难点:对音的上下进一步感知
教学打定
课件、打击乐、小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探索手板、蛙鸣筒的声音。
1、分发乐器各组一套。
2、组内自由探索,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
二、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1、凝听歌曲,斟酌:歌里有几只青蛙在歌咏?
2、再凝听,斟酌: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议论:你怎样选择用手扳和蛙鸣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凝听,一、二组孩子学校青蛙的样子,三、四组孩子学老青蛙的样子,跟着录音在青蛙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扳和蛙鸣筒的效果。
5、凝听,引导学生随乐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咏的声音。
6、尝试着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上下走向。
7、说说生活中音的上下现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组、师生等)
9、综合体验。
歌曲熟谙后,师引导生举行分工合作。
请一片面同学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鸣筒伴奏。留神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三、作业。
边拍手边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给父母听。
做头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四、终止。听曲出室。
第8课感知音的上下(一)
教学目标
1、能听辨“3、5”两个音。
2、学习“3、5”两个音的手号,在听辨“3、5”两个音时能打着手
号,并唱出正确的音高。
3、学习歌曲《布谷叫,春天到》与《3、5短曲》。
教学重点:学习“3、5”两个音的手号,在听辨“3、5”两个音时能打着手
号,并唱出正确的音高。
教学打定:课件、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熟悉3和5
(一)嬉戏导入——听听,玩玩。
1.嬉戏“你在哪”
2.嬉戏“拍皮球”
3.嬉戏“谁的耳朵最灵”
(二)模唱3和5.
1.跟随老师的歌词范唱,全体学生模唱歌词。
2.老师用慢速唱这首歌的歌词,学生跟随老师模唱唱名。
二、学唱歌曲《布谷叫,春天到》。
1.播放录音。
2.跟随录音模唱。
3.用手拍拍节奏。
4.学生一边歌咏,一边模仿布谷鸟鸣叫和飞的动作。
三、赏识《3、5短曲》
四、听曲出室。
第8课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一)
教学目标:
1、稳定复习“3、5“两个音。
2、能跟随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能在正确的位置用正确的音高唱出歌曲中模仿布谷鸟叫声
咕咕的两个音。
教学打定:课件、头饰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听曲即兴接龙。
二、凝听、表演《布谷叫,春天到》。
三、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稳定“3、5“两个音。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3.完整凝听歌曲,感知歌曲。
4.听辨出歌曲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5、3”这两个音组成的,
并能借助手势唱准咕咕。
四、熟悉顿音句话。
五、即兴表演歌曲。
四、终止。
第9课感知音乐力度(一)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是谁在敲》、《我们歌咏》
2、熟悉力度句话fp,能识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3、在做如何敲门更好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悉力度句话fp,能识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熟悉力度句话fp,能识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教学打定:录音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是谁在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听音乐做出强弱的回响
2、听歌曲《是谁在敲》,学生跟老师做律动表现所听到的强与弱。
二、学唱歌曲《是谁在敲》
1、听听、填填
听录音或老师范唱时,让学生在括号内补填旋律与强弱句话。
在复习稳定“3、5”两个音的同时进入力度句号的学习。
2、听听,动入耳歌曲打节拍,要求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留神凝听,关注强弱的变化,当遇到p时单手拍打膝盖,当遇到f时,双手拍掌。
3、听听、唱唱
4、唱唱动动
5、唱唱、敲敲、演演
分小组举行合作表演,一片面同学演唱,一片面同学做律动,还有一片面同学敲打音条。
6、唱唱、说说
通过歌咏,让学生说说怎样敲门才有礼貌,对学生举行礼貌教导。
三、终止。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们歌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贯穿导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是谁在敲》
二、学唱歌曲《我们歌咏》
1、听录音,打拍子。留神f与p的比较。
2、听录音,用敲打乐器来伴奏。
3、跟着老师供给的图谱唱歌曲,留神音高及强弱的比较。
4、跟着音乐或老师的伴奏,让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三、评价,看谁唱的好,留神抓住强弱这个音乐要素。
四、听音乐走出教室。
第10课感知音的上下(二)
教学目标:
1、复习稳定“3、5”两个音的手号,增加“6”的手号。
2、学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3、在听辨“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正确的音高。
教学重点:在听辨“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正确的音高。
教学难点:在听辨“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正确的音高。
教学打定: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
听口令,做动作。
二、学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1、听老师范唱歌曲,老师用表演唱,边唱边做动作以吸引学生的留神力。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复听歌曲,学生默唱,在凝听中不断熟谙音乐和歌词,在轻声跟琴
学唱。
3、把自己会唱的乐句或最热爱的乐句与大家共享,比比谁最乐于和别
人共享。
4、歌曲对唱。
5、教师提示学生,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挚友,它们天真活泼又开心,
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也要用这样的心绪去演唱。
三、模唱“3、5、6”
1、复习“3、5”两个唱名。
2、教师教授“6”的手号、位置和音准。
3、用唱名模唱“3、5、6”的简朴乐谱。
四、终止。
第12课小兔子乖乖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
2、在唱游活动中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大灰狼、小兔子和兔妈妈展现
时的歌声。
3、结合唱游熟悉三件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并能判断出它们音色的不同。
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音色,感知音色。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音色,感知音色。
教学打定:有关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喜悦》。
二、故事导入。
谁听过“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师复述故事,并配上音乐。
三、听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2、歌曲是怎样描述《小白兔乖乖》这个故事的?
3、再凝听,斟酌:哪段是狼的声音?哪段是兔妈妈的声音?那里是小白兔的声音?
4、和我们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样了?录音机是怎么唱的?
5、请同学上台表演这三种动物。(随乐)
6、分组边唱边表演(带自己做得头饰)。
7、评议,那组表演的最投入、最像。
四、赏识器乐演奏的《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听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的不同音色。
2、斟酌:假使你是音乐家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3、凝听全曲,用动作报告老师你听到谁在唱歌了。
4、分组随乐表演。
5、集体评议。
五、终止。听曲出室。
第13科吟唱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能背唱歌曲《咏鹅》,在演唱中感受音乐如何与诗歌相结合,体验
音高与诗词韵律相结合的美感。
2、通过唱游的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对唱曲的表现与理解。
3、复习和稳定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能区分出用这两件乐器演奏
的《咏鹅》。
教学重点:咏唱歌曲时如何表达音乐的韵味与稳定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听辨。
教学难点:稳定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的听辨。
教学打定:有关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出示课件。)
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上鹅玩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一首什么古诗呢?
生:《咏鹅》。
师:对了,这是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诵一遍,好吗?
生:……
(出示《咏鹅》诗词。)
师:这首诗大家最熟谙不过了,有的同学甚至三岁就会背诵了。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写出了骆宾王对鹅的爱好之情。
生:出出了鹅心爱的样子……
师:大家说得真好。诗人用寥寥几笔就把鹅那美好的体态以及诗人对鹅的爱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学唱歌曲
师:以往我们都是朗诵《咏鹅》,今天我们为它谱上曲子唱《咏鹅》。
(出示歌单。)
1、学唱歌曲
(1)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启发心绪
(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往往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三、综合、拓展
师:方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表示了你们对《咏鹅》诗的理解与升华,真是丰富多彩,都分外有天性,有创意。假设要发奖的话,都可以插上一面告成的红旗(发放一面小红旗)。我对每位同学都很合意。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这些作品和古诗《咏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
学生集体议论。综合表现举例:
首先,音响创作组创设情景,模似鹅叫、鸟叫、流水声、风声、雨声。前奏中全体朗诵原诗,然后全体一起唱前段歌词,歌舞创作组和乐舞蹈,配上飘舞的“柳枝”飘舞。间奏时朗诵创作的儿歌,全体一起唱后段歌词。结果两然诗,配上飞洒的花瓣。舞蹈组在台前做舞蹈造型。学生的图画在屏幕上出示,做背景。
学生全体创造表演后(全程录音),老师给全体学生拍照作纪念。四、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更加开心,我们不仅学会了为古诗《咏鹅》谱写的歌曲,而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性地举行了发挥。我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还会有大量大量新的创意……
放学生的创作录音。学生排队出教室。
第14课学童谣唱儿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背唱歌曲《梅花鹿》。
2、复习和稳定小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蛙筒、响板敲击用”X”、“XX”
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能背唱歌曲《梅花鹿》。
教学难点:复习和稳定小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蛙筒、响板敲击用”X”、“XX”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打定:有关乐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学唱歌曲《梅花鹿》
1、听听、拍拍。学生初听歌曲时,边默唱边跟着老师打拍子,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听听、唱唱、数数。
3、听听唱唱、排排、画画。教师出示4个打乱依次的乐句,让学生重新排序,并找出歌曲中旋律一致的语句,找出歌曲中一致的旋律,并用一致的颜色涂上。
4、红绿灯嬉戏。
嬉戏要求:当老师举起绿色卡纸的时候学生唱;反之举起红色卡纸时,学生中断歌咏。
5、唱唱、读读、奏奏。用四种打击乐器自由组合为歌曲配伴奏。
6、唱唱、动动。演唱歌曲,边唱边做律动,回忆歌曲中一致的地方。
7、唱唱、背背。
三、终止。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爷爷今天过生日》。
2、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崇敬长辈,培养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爷爷今天过生日》。
教学难点:复习和稳定小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蛙筒、响板敲击用”X”、“XX”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打定:有关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师生谈话:
师:同学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吗?生日是什么意思?你的生日是如何过的?
2、通过对话,让学生知道最爱他的人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和暖的家》。
4、教师提出问题:谁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爷爷奶奶的生日?
二、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
1、学生看《爷爷过生日》的视频动画。
2、讲讲动画中的孙子是怎样给爷爷过生日的?爷爷欣喜吗?你计划怎样给爷爷过生日?
3、听歌曲,拍节拍。感受歌曲的心绪。
4、学生跟唱歌曲。
5、找出难点:“祈福爷爷生日喜悦。”中“生日”两个字要唱得快一些。
6、尝试用拍手或跺脚的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学识拓展
1、你还能用这首歌的旋律,另外填上词给别人过生日吗?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等。
2、请个别同学出来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歌曲。
3、教师小结,赋予学生的第一次歌词创作举行激励与表扬。
第15课冬天的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
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才能。
2、能高兴而抒情的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师的扶助下开展自
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好玩的班级圣诞打扮舞会。
教学重点: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
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才能是重点。
教学难点:能高兴而抒情的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师的扶助下开
自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好玩的班级圣诞打扮舞会是难点。
教学打定:课件、学生自制面具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祝您圣诞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猜猜我是谁》。
二、凝听《铃儿响叮当》、《平安夜》
1、出示课件。
2、小明是“小金鸟童声合唱团”的团员,他虽合唱团到美国去访问演出。在飞机上小明听到了这样的音乐。
3、播放《铃儿响叮当》。
4、生随乐自由律动。
5、说说这首歌的根本心绪是怎样的?
6、合唱团到美国的那天是12月24日,正是圣诞节的前夕。晚上,小明听到了这样的音乐。
7、课件播放《平安夜》。
8、生随乐律动。
9、说说这首歌的根本心绪是怎样的?并同前一手对比。
三、听唱歌曲《祝你圣诞喜悦》。
1、其次天,美国小挚友们迎来了他们在欣喜的节日——圣诞节。圣诞老人给他们带来了礼物,带来了快乐。小明听到了大量人都在唱下面这首歌。我们也来学学吧。
2、凝听,生随乐律动。
3、朗读歌词。
4、随乐轻声唱词。
5、师生合作演唱。
6、生生合作演唱。
7、齐唱。
8、创编动作。
9、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四、作业。表演唱《祝你圣诞喜悦》,祝家人圣诞喜悦。
在家长的扶助下,做面具一个。打定下节课的打扮舞会。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猜猜我是谁》。
二、歌曲《新年好》。
1、导入。
有过了几天,元旦到了。合唱团员与美国小挚友联欢,共庆新的一年到来。大家唱起了下面这首歌,互问新年好。
2、播放课件《新年好》。
3、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4、跟琴轻声唱词。
5、合作演唱。
6、齐唱。
7、创作动作表演歌曲。
三、打扮舞会。
1、听!小明在飞机上听到的音乐又响起来了。噢!原来这是一首美国小挚友在圣诞节和新年时最热爱听或唱的歌曲。
2、播放《铃儿响响叮当》,生戴上面具自由舞蹈。
3、小组出节目。(激励同学们以各种形式表演歌曲《祝你圣诞喜悦》和《新年好》)
4、评一评。
四、作业。
表演唱《新年好》,祝家人新年喜悦。
五、终止。
听曲出室。
第16课迎春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师的扶助下,主动而自信的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2、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才能。
教学重点: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师的扶助下,主动而自信的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教学难点: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中国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才能。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打定:课件、民族打击乐器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行花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拍手跺脚”。
二、凝听《春节序曲》片段。
1、“小金鸟童声合唱团”终止了在美国的访问演出,回到了祖国。这时,正赶上我国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最喜庆、最喧嚷的佳节——春节。在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小名就感受到了浓重的节日气氛。有敲锣打鼓的,舞狮子的,耍龙灯的;还有那娇艳美观的花市……
小明还听到了表现春节炎热气氛的乐曲。
2、课件播放《春节序曲》片段。
3、说说乐曲的心绪。
4、随乐自由律动。
三、歌曲《行花街》。
1、小明回来了,同学们都来看他。大家强烈地互问新年好。之后,他们一起快乐的唱起了独具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并边歌边舞起来。让我们也学会这首歌,与他们一同快乐吧!
2、凝听《行花街》。(课件)
3、说说歌曲的心绪及特点。
4、请会粤语的同学率领大家朗读歌词,并解释其义。
5、随录音轻声唱歌。
6、合作演唱。
7、齐唱。
四、参与表现。
1、议论如何创设花街的情景。
2、分组自由编排、设计。
3、各组表示。
4、评一评。
五、作业。
把新歌《行花街》献给家人。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凝听《东北秧歌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精彩三分钟:律动“拍手跺脚”。
二、复习歌曲《行花街》。
三、凝听《东北秧歌舞曲》。
1、寒假期间,爸爸妈妈还带小明去东北拜访了外公和外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高兴的元宵节。那里的元宵节可真喧嚷啊!扭秧歌、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可真让小明开了眼界。尤其是听到那喜庆的秧歌调。小明情不自禁的也扭起了秧歌。
2、播放课件《东北秧歌舞曲》。
3、说说听到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4、出示民族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小锣。
这些乐器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打击乐器。在过年和其他喜庆的日子里,敲起这些乐器可喧嚷了。
敲一敲,说说各乐器的音色特点。
5、凝听全曲,听到打击乐声就举手示意。
6、自由律动:听取随屏幕上的孩子扭秧歌。
四、作业。
向爸爸妈妈介绍今天熟悉的民族打击乐器。
每人打定“迎新春联欢会”的一个节目。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我能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拍手跺脚”。
二、音乐活动“我能行”。
1、看画忆唱。
课件表示。
2、看画听音乐:
把你听到的音乐的编好,写在适当的画内。
3、敲敲《小列兵》中的鼓点。
4、下面三个乐器中,哪个是《小白兔乖乖》中演奏大灰狼的乐器?
小提琴、圆号、大提琴
5、你能看出下面的线条是哪一首歌曲的第一句吗?
6、把“f”“p”两个记号写在适当的()内。
三、迎春联欢会。
1、请出主持人。
2、生自由组织表演,每人要有节目,可一个人表演也可几个一起表演。
3、评一评。
4、颁奖。
四、终止。听曲出室。
【篇二】一年级音乐教案上册花城版
第1课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心绪,张扬孩子的天性,表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才能。
2、让孩子们初步熟谙和爱好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骄傲感。
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才能,开头学会熟悉自我、熟悉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心绪,张扬孩子的天性,表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才能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打定: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凝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击掌。
师生问好。
二、组织学生编排座位。
三、音乐活动。
1、凝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和大家一样有一群小挚友今天第一天上学,心情可欣喜了,来到学校唱起了喜悦的歌曲。
随乐自由律动。
2、学习音乐问候语及常规音乐语。
接着孩子们来到了特意上音乐课的地方:音乐教室。上音乐课可以用怎样的方式问好?(启发学生用歌咏或律动问好)
凝听翻书的音乐、宁静的音乐、表扬的音乐等,并反复练习。
3、师生彼此熟悉,交流感情。(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老师很想熟悉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
谁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请几对小伙伴上台表演
四、终止。听音乐出室。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音乐活动:想想、玩玩、出新招。
1、课件显示p3的内容。
2、上课铃敲响了,小挚友们理应怎样做?
3、议论交流。
4、唱一唱、演一演。
三、教学新歌《我今天上学喽》。
1、观看课件、凝听歌曲。
2、议论:从歌声中你听出这些孩子第一天上学的心情如何?(兴奋、高兴……)
同自己的心情对比一下。
上学第一天你都做了哪些打定?(新衣服、新书包……)
来到学校你都看到了什么?(爱戴的老师、爱戴的同学、美观的校园)
3、学习歌词。
配乐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各组比赛背歌词。
4、跟随录音唱词两遍。
5、演唱活动:金话筒(话筒对准谁,谁演唱)
师生交替合作演唱、生生合作演唱。
四、创作活动。
1、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2、形式:小组比赛,那组编的动作创作的美好即可赏赐。
3、选出最美的动作,由小老师率领全体学生边唱边演。
五、表演。
1、自信独唱。
2、集体评议。
六、终止。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声问好。
二、音乐活动。
1、填词活动:雄鸡喔喔。
早上起床,雄鸡唱歌了。
跟随老师朗读歌词。
试一试,用你学会的歌曲《我今天上学喽》填唱新歌词。
请填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
2、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雄鸡催我们早起,别迟到。我们背着书包唱着歌儿上学吧!
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4、律动:跳踢踏。
来到了学校,音乐老师请大家跳踢踏舞。没有音乐怎么办?
跟随老师朗读歌词《跳踢踏》。
填新歌词。
边唱边跳。(即兴肆意跳踢踏)
激励孩子上台表示。
评议、激励。
三、终止。听曲出室。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
去同学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情谊;培养喜欢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去体验、感受和表达“去同学家”的高兴心情是重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才能,建立自信仰是难点。
教学打定:
三角铁、木鱼、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音的长短,嬉戏《考考小耳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感受音的长短。
1、熟悉三角铁、木鱼。
说一说(形状特点)
听一听(音色特点)
敲一敲(摸索多种演奏方法)
2、比较敲击三角铁、木鱼的声音的长短。
议论用哪件乐器敲适合?
议论用哪件乐器敲(波浪线)适合?
3、生活中哪些动物的叫声长哪些短?(课件)
模仿并议论
4、你能用嘴发出长和短的音吗?
自由模仿,同桌议论。
三、嬉戏《考考小耳朵》。
凝听乐曲听到像。。。的音响时,做敲门的动作。
当听到音乐中有像(波浪线)的音响时,与一位同学握手。
四、律动《去同学家》
1、议论:去同学家的路上会怎么表演?
到同学家时要敲门,见到同学很欣喜怎么表演?
2、创设情境,全班同学随音乐的心绪自由律动。
3、师生合作律动。
4、激励自信的孩子上台表演。
5、评议。
五、终止。听曲出室。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
1、导入。
故事:放学后,同学小明、小瑛高欣喜兴的去马璇璇家玩。
凝听音乐片段1、2、3,分辩哪段音乐表现场景、敲门、问好。
2、请三名同学示范。
3、自由组合,设计动作。
4、听音乐自由表演。
5、变换形式再嬉戏。
全班围成圈,请几位同学扮小仆人。当《场景音乐》起,有节奏的自由慢跑到圈上,各自请出两位同学做同伴。《问候音乐》可自己创作。如:你好、请坐、请进等等。
6、音乐剧反复举行。
7、集体评议,选出表现卓越的孩子及合作默契的小组。
三、复习歌曲《我今天上学喽》。
四、终止。在歌声中出教室。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爱我的家
教学内容:
1、歌曲《和暖的家》
2、歌曲《爷爷过生日》
3、歌曲《雁群飞》
4、感受音乐的抒情及欢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弥漫情感的《和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赏识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难得。
2、通过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懂得崇敬长辈,培养学生的认知才能,想象自己可为和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并用体态和声音去体验抒情与活泼两种不可怜绪的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赏识美的歌曲旋律感受亲情的难得,引导学生对正确演唱方法的听辨和模唱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打定:钢琴,对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教学新歌《和暖的家》。
1、导入。
谈话:最爱你的人是谁?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让大家共享。(轻声播放此曲)
我们都有们暖的家,和爱咱们的父母亲,今天学习一首新歌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2、凝听范唱,体会歌曲的根本心绪。
3、根据歌曲的心绪及歌词含义为歌起名字。(和暖的家、幸福的家、我的家……)
4、跟录音轻声唱曲两遍。
5、播放伴奏演唱后指出缺乏并改正。
6、引导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家的和暖、亲情的难得。
7、激励自信上台独唱。
8、集体评议。
三、创作活动。
为全曲创编几个动作。
自由创作——各组比赛(那一组的动作最美、最多)
边做自己热爱的动作边演唱。
四、议论。
爸爸妈妈最爱你,你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曾为爱戴的爸爸妈妈过生日吗?
以后你将怎样做来报答父母的培育之恩?
五、作业。
1、把歌曲《和暖的家》献给爸爸妈妈,并请父母写上评语。
2、填一填爸爸他的生日,并记住它。
3、把全家弥漫温情的照片贴在p10。
六、终止。
听曲出室。
其次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爷爷过生日》。
1、导入。(课件)
看这个小姑娘和暖的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爷爷过生日)
2、凝听《爷爷过生日》。
3、议论问题1、同歌曲《和暖的家》举行心绪上的比较。
4、再听全曲,斟酌:除了小姑娘还有那些人?
5、再听全曲,斟酌:小姑娘在爷爷过生日时送了什么?(蛋糕、生日歌)
6、为了表示庆祝,我们也参与他们的生日party吧。
凝听并击掌,用掌声伴奏。
创作活动:这样击掌不够喧嚷,谁能尝试用拍手和跺脚的方法创作更好听的节奏为全曲伴奏。
7、咱们也为爷爷献歌一曲。
8、听唱学曲至纯熟。
9、练唱嬉戏:金话筒。
三、创作活动——改编歌词。
你还想为谁过生日?你将送给她什么?放到歌里唱出来。
四、终止。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教学新歌《雁群飞》。
1、导入。
(出示大雁的图片)这是什么?想得到吗?
他们也有一个和暖的家,每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大雁们就一家人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飞到南方过冬,一路上相亲相爱、彼此扶助不分开。
2、创作活动。(启发不同飞的动作,在活动中轻声播放歌曲)
大雁怎样飞?
自由创作
用自己的动作随乐律动。
3、音乐嬉戏:凝听音乐,用手势划出旋律线。
4、听唱歌曲至纯熟。
5、练唱嬉戏:金话筒。
三、小组活动。
在组长的率领下扮演大雁一家人,创设情景演一演。
各组随乐表演。
集体评议。
四、终止。
听曲出室。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国旗飘飘
教学内容
一、歌曲国旗飘飘
二、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三、歌曲小列兵
四、律动小列兵
教学目标
一、能联系学相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凝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教导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能弥漫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观》,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
三、学生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列兵》,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快与慢、强与弱。熟悉xxx两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并主动参与创编的嬉戏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弥漫感情的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观》培养爱祖国的感情是重点;主动参与律动表演是难点。
教学打定
课件、国旗、白云、五星、阳光等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挚友》。
二、节奏练习。
小火车开起来,我们启程了
4/4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
三、引入新课。
赏识《国歌》
1、放音乐赏识,再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
同学们,方才我们听的是什么音乐?你知道他的名字吗?
你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吗?
2、组织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画面,并说一说这是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适应肃立,经对利或注目礼,神情专注二庄重)
3、交流:除了周一升国旗外,你还看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升国旗?
天安门前每天升旗
节日升旗
重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时升旗
4、播放升国旗的情景录像,感受严肃与骄傲感。
5、再一次赏识《国歌》,起立、敬礼!看指挥歌咏。
三、嬉戏。
听音乐按强、弱、快、慢梁同学对左拍手和点手。
四、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观》
1、以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国旗的含义。
赏识学生美术作品。
同学们,当我们的国旗在空中高高飘扬时,我们都觉得他很美,那你们知道他美在哪?
(外形、颜色、组成、含义)
2、赏识歌曲。
3、请已会唱的学生当小教师。
4、处理歌曲,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后两句要更为亲切、自然。
五、创编探究活动。
1、老师为每一位孩子打定了一份神秘礼物,想知道在哪儿吗?
2、寻礼物。
3、引导学生作国旗。
4、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找伴奏型。
5、引导学生亲自制作一面国旗。
6、利用手中的道具创编舞蹈动作举行表演。
7、分组表演。
8、集体表演。
9、评价。
六、作业。
相关延迟
其次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挚友》。
二、唱歌曲《小列兵》。
1、导入。
课件出示:鼓号队的有关画面。
2、节奏嬉戏。
想学一学神气的鼓、号手吗?
模仿号手的吹奏模样念节奏:
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嗒
xxxx|xxxx|x--||
鼓手的演奏模样边敲边念节奏: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xxxx|xxxx|x0||
3、凝听新歌《小列兵》。
听,我们的鼓号声把鼓号队吸引来了。
4、议论:从歌曲中你听出鼓号队中的成员们精神怎样?(神气、精神、骄傲)
5、凝听。
我们用鼓声轻轻的伴奏。
生边听边敲击节奏嬉戏中鼓手的节奏。
6、唱一唱。
凝听轻声唱,主要要求唱切实。
7、合作唱。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组与组合作。
8、再唱一唱。
要求有感情演唱,表现出神气、骄傲的心绪。
三、终止。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挚友》。
二、音乐活动。
1、齐唱歌曲《小列兵》。
2、创作活动——出新招。
请学生用不同的拍击方法来演奏同一节奏型:
Xx|xxx|xxxx|xxx|
用你出的新招为歌曲伴奏。
3、即兴填词活动。
我们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
教师示范、启发:我是小鸭子,我是小鸭子,唱起歌来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我是小琴手,我是小琴手,拉起琴来拉拉拉……..
生自由创作并唱一唱。
表演自己的创作。
评议。
4、律动活动《小列兵》。
随音乐走步:音乐快——快走;音乐慢——慢走;音乐强——大步走;音乐弱小步走。
反复练习。
三、作业。
把新歌《小列兵》有感情的唱给父母听。
四、终止。
听曲出室。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动物世界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农场里》
2、歌曲《青蛙合唱》《小白兔乖乖》
声音的上下
3、赏识《云雀》《长耳朵》《公鸡和母鸡》《鸭子拌嘴》等音乐片段。
赏识《小白兔乖乖》
教学目标
一、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心爱的形象,培养学生喜欢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挚友。
二、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x”“xx”“x—”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在凝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三、初步建立音的上下概念,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选择其中一首背唱;能学会用手扳和蛙筒为歌曲演唱伴奏。
四、能听辨出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的音色;用动作表达三种乐器所表现的动
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心爱的形象,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是重点;能从动物的
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是难点。
教学打定
课件、手板、蛙鸣筒、头饰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喜悦》。
二、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在农场里》,师生共同设计农场情景。)
1、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音乐里的农场。
2、启发学生的想象,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
3、教师用彩笔把大家共同探讨的植物、房子、河流等画出框架,并请学生把动物卡片贴上黑板。
三、嬉戏。
1、从大家设计的虚拟农场里,查看有没有自己热爱的动物。
2、学学你最热爱的小动物的叫声。
3、引导选择小鸡、小狗、小猫的叫声作对比。
4、举行三种声音的声势练习。
分组练习——合练
留神看老师手势、听其他族的声音。
四、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1、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师唱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在动物形象的启发下,让学生边模仿动物特征动作边随录音模唱。
3、全班调配角色演唱。
4、随伴奏齐唱。
5、创作活动:把自己热爱的动物编入歌里唱一唱。
6、编得好的歌词集体唱一唱。
五、作业。
把自己创作的歌咏给家人听。
六、终止。
听曲出室。
其次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喜悦》。
二、导入。
探索手板、蛙鸣筒的声音。
1、分发乐器各组一套。
2、组内自由探索,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
三、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1、凝听歌曲,斟酌:歌里有几只青蛙在歌咏?
2、再凝听,斟酌: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议论:你怎样选择用手扳和蛙鸣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凝听,一、二组孩子学校青蛙的样子,三、四组孩子学老青蛙的样子,跟着录音在青蛙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扳和蛙鸣筒的效果。
5、凝听,引导学生随乐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咏的声音。
6、尝试着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上下走向。
7、说说生活中音的上下现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组、师生等)
9、综合体验。
歌曲熟谙后,师引导生举行分工合作。
请一片面同学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鸣筒伴奏。留神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四、作业。
边拍手边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给父母听。
做头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五、终止。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
1、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喜悦》。
2、音乐赏识《动物世界》。
1、故事导入。
森林里正在开一个动物联欢会,想知道谁的节目最精彩吗?这节课啊,每一位同学都是评委,首先上场的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2、赏识和表演音乐中小鸟的形象。
课件播放,用动作报告我你听到的是什么动物?
请动作独特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随乐表演。
集体评价。
3、赏识和表演公鸡和母鸡的形象。
这时来加入动物联欢会的小动物都争先恐后要上场,现在该谁出场了?听听这对动物已经上场了,嘴里还嘀嘀咕咕探讨不休呢,他们是谁?
播放课件。
再凝听,要求:听到母鸡报蛋的叫声时,女同学模仿;听到公鸡报晓的叫声时,男同学模仿。
随乐律动。
评价、激励。
4、赏识和表现音乐中鸭子形象。
赏识完公鸡和母鸡的表演,在旁观看的鸭子们特别慌张,竟吵起架来,听听他们都吵些什么?
播放课件。
生按乐曲的节奏模仿鸭子拌嘴。
评议。
5、赏识和表演音乐中的毛驴形象。
大家正在为鸭子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时,突然听到长长的叫声,这是谁耐不住性子急于要表演了呢?
播放那个毛驴的叫声,让学生听辨后学一学。
评议。
从毛驴心爱的音乐形象,开展养护象动物的议论。
三、终止。
听曲出室。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喜悦》。
二、故事导入。
谁听过“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师复述故事,并配上音乐。
三、听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2、歌曲是怎样描述《小白兔乖乖》这个故事的?
3、再凝听,斟酌:哪段是狼的声音?哪段是兔妈妈的声音?那里是小白兔的声音?
4、和我们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样了?录音机是怎么唱的?
5、请同学上台表演这三种动物。(随乐)
6、分组边唱边表演(带自己做得头饰)。
7、评议,那组表演的最投入、最像。
四、赏识器乐演奏的《小白兔乖乖》。
1、播放课件。
听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的不同音色。
2、斟酌:假使你是音乐家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3、凝听全曲,用动作报告老师你听到谁在唱歌了。
4、分组随乐表演。
5、集体评议。
五、终止。
听曲出室。
第6课听听声音的上下
教学目标
1、感知音的上下。
2、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熟悉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
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
1、歌曲《青蛙合唱》
2、音的上下。
教学重点、难点:对音的上下进一步感知
教学打定
课件、打击乐、小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探索手板、蛙鸣筒的声音。
1、分发乐器各组一套。
2、组内自由探索,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
二、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1、凝听歌曲,斟酌:歌里有几只青蛙在歌咏?
2、再凝听,斟酌: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议论:你怎样选择用手扳和蛙鸣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凝听,一、二组孩子学校青蛙的样子,三、四组孩子学老青蛙的样子,跟着录音在青蛙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扳和蛙鸣筒的效果。
5、凝听,引导学生随乐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咏的声音。
6、尝试着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上下走向。
7、说说生活中音的上下现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组、师生等)
9、综合体验。
歌曲熟谙后,师引导生举行分工合作。
请一片面同学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鸣筒伴奏。留神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三、作业。
边拍手边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给父母听。
做头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四、终止。听曲出室。
第7课感知音的上下
教学目标
1、能听辨“3、5”两个音。
2、学习“3、5”两个音的手号,在听辨“3、5”两个音时能打着手
号,并唱出正确的音高。
3、学习歌曲《布谷叫,春天到》与《3、5短曲》。
教学重点:学习“3、5”两个音的手号,在听辨“3、5”两个音时能打着手
号,并唱出正确的音高。
教学打定:课件、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熟悉3和5
(一)嬉戏导入——听听,玩玩。
1.嬉戏“你在哪”
2.嬉戏“拍皮球”
3.嬉戏“谁的耳朵最灵”
(二)模唱3和5.
1.跟随老师的歌词范唱,全体学生模唱歌词。
2.老师用慢速唱这首歌的歌词,学生跟随老师模唱唱名。
二、学唱歌曲《布谷叫,春天到》。
1.播放录音。
2.跟随录音模唱。
3.用手拍拍节奏。
4.学生一边歌咏,一边模仿布谷鸟鸣叫和飞的动作。
三、赏识《3、5短曲》
四、听曲出室。
第8课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教学目标:
1、稳定复习“3、5“两个音。
2、能跟随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能在正确的位置用正确的音高唱出歌曲中模仿布谷鸟叫声
咕咕的两个音。
教学打定:课件、头饰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听曲即兴接龙。
二、凝听、表演《布谷叫,春天到》。
三、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稳定“3、5“两个音。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3.完整凝听歌曲,感知歌曲。
4.听辨出歌曲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5、3”这两个音组成的,
并能借助手势唱准咕咕。
四、熟悉顿音句话。
五、即兴表演歌曲。
四、终止。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课感知音乐力度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是谁在敲》、《我们歌咏》
2、熟悉力度句话fp,能识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3、在做如何敲门更好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悉力度句话fp,能识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熟悉力度句话fp,能识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教学打定:录音机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是谁在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听音乐做出强弱的回响
2、听歌曲《是谁在敲》,学生跟老师做律动表现所听到的强与弱。
二、学唱歌曲《是谁在敲》
1、听听、填填
听录音或老师范唱时,让学生在括号内补填旋律与强弱句话。
在复习稳定“3、5”两个音的同时进入力度句号的学习。
2、听听,动入耳歌曲打节拍,要求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留神凝听,关注强弱的变化,当遇到p时单手拍打膝盖,当遇到f时,双手拍掌。
3、听听、唱唱
4、唱唱动动
5、唱唱、敲敲、演演
分小组举行合作表演,一片面同学演唱,一片面同学做律动,还有一片面同学敲打音条。
6、唱唱、说说
通过歌咏,让学生说说怎样敲门才有礼貌,对学生举行礼貌教导。
三、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